馬橋有什麼好玩的
⑴ 上海閔行附近有沒有什麼好玩的景點可以逛呢
閔行附近的話,七寶老街有個,還有馬橋文化,馬橋旗忠村,旗忠網球中心等等.
建議你可以用用騰訊地圖吧,這樣就可以幫你實時的查詢各個好玩的地方了,還能提供一些去景點的交通方式,比如公交啊,打車啊,自駕啊等等,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而路線都是最短的,可以更加快捷的到達的路線,這些都會高清的實景的顯示在你的手機上,看起來特別方便,還能搜索到你附近的好吃的好玩的地方,會讓你玩的很安心,試試看吧,希望能幫到你.
望採納啊!~
⑵ 上海市閔行區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錦江樂園。
七寶老街。
閔行體育公館。
召家樓古鎮。
韓湘水博園。
⑶ 兗州馬橋濕地公園好玩嗎
該地方的濕地公園游樂項目比較少,不過適合散步跑步進行鍛煉等,該濕地公園晚上的話也是有比較多的中老年人跳廣場舞
⑷ 蚌埠到新馬橋有什麼好玩的
好友結婚去新馬橋附近什麼村子接親,汽車還要過個小河,有輪船的。我們幾個發現那裡真是安靜的很,河岸邊的大樹高大挺拔,河水真清澈,我們連忙下車拍照!好友說這地方在過去日本鬼子都打不進來。
⑸ 馬駒橋有什麼好玩的
西海子公園 寶光寺 伏魔大帝宮 通運橋 漢路縣城遺址
通州古城 通州區博物館 永通專橋 中國民兵屬武器裝備陳列館 通州區運河文化廣場
面人湯藝術館 通順賽馬場 張家灣文化旅遊度假中心 台湖第五生產隊 莎日娜蒙古風情園
葡萄生產示範園
京杭大運河 通州博物館 靜安寺 潮白烈士陵園 通州樹莓園
馬駒橋清真寺 北齊土長城遺址 三官廟 燃燈佛舍利塔 張家灣葡香苑園
永樂店三大冢 大營旅遊度假村 楓露皇苑軍體俱樂部 齊天樂園 李卓吾墓 張家灣清真寺 大運河水夢園 通州清真寺
路縣故城遺址 運河文化廣場 於家務清真寺 通州好玩的地方不多,這是所有的了
⑹ 閔行區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或旅遊景點,公園什麼嗎
七寶老街
閔行公園
錦江樂園
馬橋遺址
黃浦江邊
還有點吧
但是我知道就這些了
你玩這些也應該夠了哦
謝謝請加分,,,,
⑺ 閔行馬橋老街在哪裡 好玩嗎
在馬橋鎮上,不好玩
破破爛爛,只能說一般般
⑻ 馬橋鎮較著名的地方
叫馬橋鎮的地方有好幾個 你說的是哪個城市的 ?
(上海閔行區馬橋鎮)
萬壽庵:
坐落於馬橋鎮東街北側的東庵,原名「萬道庵」,為宋代建造,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八月間整修。清嘉慶年間改稱為「萬壽禪院」。庵內有前、中、後三棣,每棣三間,中間有大廳供觀世章菩薩。相傳,農歷六月十九日為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善男信女前往進香者絡繹不絕。天井內現存有古銀杏大樹一顆。
馬橋天主堂:
清光緒三年(1875年)建位於馬橋鎮東街,由上海教區主教直接管轄。堂內辦事人員39人,下轄分堂13所,在馬橋地區有西河橋黨(今聯建村),交門堂(今三友村),楊家堂(今工農村),高門堂(今工農村),其他分堂分設於北橋、顓橋、塘灣等地。民國初期,馬橋地區天主教徒有3000餘人,解放後,馬橋天主堂曾作為區、鄉大禮堂,後作倉庫。1979年落實宗教政策,恢復正常天主教活動。
古紫藤
位於馬橋鎮友好村紫藤棚,距閔行江川路2公里,臨靠沙港河東側。紫藤棚原為馬橋的一個鄉間小鎮,鎮上共有20戶人家,鎮區中央有一條4-5公尺的街徑,全長只有50-60米。在街西的路中長著一株古老的紫藤樹,這株紫藤,據當地傳說為隋唐時期遺留下來,也有一種說法為明代大儒董宜陽所植,距今500年。
這株紫藤的主藤一人合抱還餘二三十公分,遠遠看去虯枝橫空、亭亭如蓋,柔枝紛披、懸架倒掛,宛如一架巨大的綠色絨毯飛天而下,掩映了足足半個街面,每年清明前後,新枝勃發,生機盎然。
古藤園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株古紫藤曾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達官顯貴。相傳唐代文學家韓愈、明代大宗師董其昌、清代乾隆皇帝都曾到達或居住於此,乾隆皇帝的馬匹還曾拴在紫藤樹上,所以在當地至今還流傳著「拴馬藤」的傳說。
1989年,原上海縣人民政府將古紫藤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市園林局將它列為上海市古樹名木保護范圍,2000年閔行區人民政府把改造古紫藤園作為區府實事工程,投資900萬元,動遷街中20餘戶居民,建成佔地4000平方米的「古紫藤園」,使這株千年古藤得到更好的保護,也將成為馬橋地區耀眼的文化福地。
馬橋吳會書院
馬橋吳會書院創立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主要創辦人是顧言。顧言(1843~1914),字丹泉,世居荷巷橋鎮。他自幼聰慧,辦事沉穩且有膽識。年僅十六,就博覽古文辭,尤喜漢書,丹黃燦然。同治十一年,年近三十的顧言說動鄉紳紐世章、張慶慈,在馬橋鎮上的文昌閣首創了吳會書院,命題課試。兩年後,紐、張兩老先後去世,顧言獨當一面,繼續籌款添建講堂,使書院形成規模,並認真規劃課程,使其課業與上海城內著名的敬業書院相同,以利本地子弟接受近代教育思想。這一舉動十分艱難,但在浦西地區產生了重大社會影響。當時書院定額每年只取36人,以致令人刮目相看。顧言在這里造就了一代新人,其中包括後來的民國元老紐永建。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年輕有為的紐永建創辦強恕學堂,增添「新學」課程,開辟上海縣近代教育新風氣。顧言全力支持,將吳會書院800多畝田產、2000多元錢款都移作學堂的辦學經費。兩年後,正式改稱為強恕學校。強恕學校原址在今馬橋幼兒園地界。1995年,經閔行區政府批准,原馬橋中學和馬橋中心小學分別復名為強恕中學和強恕小學,2002年年初兩校合並現統稱為馬橋強恕學校。
韓倉的傳說
在馬橋鎮西南角,靠近黃浦江,有個宅基叫韓倉,傳說是八仙之一韓湘子居住過的地方。韓湘子出身在南陽,是大文學家韓愈的養子。他自小學道,法力高深,考中進士,做了官。他年老辭去官職後,全家搬到雲間(即當時的松江府,今馬橋鎮韓倉村),造了十排九庭心的場屋,南到黃浦江,北到拖尾巴橋。傳說韓家還有四件世上少見的寶貝:一是金麵杖,說是能撐住太陽;二是珠砂屏風,說是將它順手展開,天上就會有彩虹;三是小石磨,往磨眼放一粒谷,磨子推一圈,就能碾出好幾擔米來;四是竹龍駒,雖說是竹蔑編的,但騎上它可以一躍千里。
有一年,韓家四小姐要出嫁。韓湘子為了顯示韓家的全面,把金麵杖和小石磨作了陪嫁。娶親那天,男家撐了一條大船來,韓家大管家對他們千叮萬囑「船行半路,千萬不可翻動嫁妝。」可男家人把他的叮囑不當回事,反而對這些嫁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嫁妝船輕飄飄地開了。船到江心,有個腳趺想看看「寶貝」,隨手從斗里捏了一把谷,放進石磨眼裡就是推了起來,他剛推一圈,白米就象水一樣流了出來,眼睛一剎,中艙囤滿了白米,再過一會,前後艙也囤滿了白米。大家這才明白韓家臨出門時千叮萬囑不可翻動嫁妝的原因。可是後悔已經遲了,江內一個大浪卷來,連船帶人一起沉到了江底。隨嫁的「寶貝」也隨之一起流失了。
幾年以後,有個皇妃路過韓倉,看見如此大的豪門望族,就想打聽清楚是誰家官邸。她剛下馬來到韓家大門前,突然,皇妃身上掛著的珍珠,都「劈劈啪啪」一顆一顆地爆碎了。她嚇壞了,立刻下令回宮。回到宮中,皇帝一聽這等怪事,爆怒雷霆:「這還了得!即刻與我將怪物拿來!」皇上一聲令下,一大群兵將開進了韓倉。韓湘子得知,卻不動聲色,仍然慢悠悠地喝著茶,吩咐管家到倉庫提了一斗黃豆,前去迎戰。管家知道主人有「撒豆成兵」的法術,心也安了。但當他帶領家將出門一看,只見門外皇家官兵黑壓壓的一片,看得見龍頭,望不見龍尾。一看這陣勢,心裡一慌,將一斗黃豆隨手往地上一倒,回頭拔腿就跑。結果,滿地的黃豆一粒也沒有變成兵,而官兵卻趁勢大舉進攻,把韓家團團圍困。韓湘子見法術失靈,只得帶上珠砂屏風,騎上竹龍駒,騰雲駕霧上天走了。韓家就此敗落。
後來,人們看見天上的彩虹,就講那是韓湘子在翻看珠砂屏;看見天上飛過流星,就講是韓湘子騎著竹龍駒在天上巡遊呢!
寺廟和教堂
萬壽庵:坐落於馬橋鎮東街北側的東庵,原名「萬道庵」,為宋代建造,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八月間整修。清嘉慶年間改稱為「萬壽禪院」。庵內有前、中、後三棣,每棣三間,中間有大廳供觀世章菩薩。相傳,農歷六月十九日為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善男信女前往進香者絡繹不絕。天井內現存有古銀杏大樹一顆。
馬橋天主堂:清光緒三年(1875年)建位於馬橋鎮東街,由上海教區主教直接管轄。堂內辦事人員39人,下轄分堂13所,在馬橋地區有西河橋黨(今聯建村),交門堂(今三友村),楊家堂(今工農村),高門堂(今工農村),其他分堂分設於北橋、顓橋、塘灣等地。民國初期,馬橋地區天主教徒有3000餘人,解放後,馬橋天主堂曾作為區、鄉大禮堂,後作倉庫。1979年落實宗教政策,恢復正常天主教活動。
第一層為明清時代遺存,第二層為唐宋時代遺存,第三層為春秋戰國時代遺存,第四層為商周時代遺存,第五層為新石器時代遺存,再下層即是古岡身,它距現在的地面180厘米。考古學界對該遺址第四層和第五層的文化遺存尤為重視,即在西周印紋陶遺存之上,發現有特殊的遺存。1982年在杭州舉行中國考古學年會時,專家們一致將這類承良渚文化、戚家墩文化距今3000年上下的文化遺存定名為「馬橋文化」。同時期的遺存,還在如今的松江廣富林、金山亭林等地區有所發現。這些地區均在古岡身之上。馬橋古文化遺址的發掘,為研究長江下遊人類發展史,特別是太湖地區的原始文化和上海的古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馬橋文化」是太湖地區一個典型的文化遺存,在中國考古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⑼ 閔行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莘庄七星滑雪場,七寶鎮 閔行體育公園
⑽ 湖北省襄陽市馬橋鎮到襄陽市區有什麼景點可以玩
這些地方,我覺得自駕游最好,本身景色都差不多,也可以說自然就是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