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驚夢文
A. 白先勇的《游園驚夢》賞析
小說《游園驚夢》的成功在於將意識流手法的完美應用,在今昔的交錯與對比之中突出往昔的可戀,現在的悲涼,從而將人生的無可奈何表現得淋漓盡致!
當藍田玉在眾人的勸說下臉紅心跳地坐上了主位時,她不禁回想到了錢鵬志當年對她的照顧,為她擺的大場面,那時確是享盡榮華富貴和氣派尊嚴,而如今風華已逝,自己無力鎮住場面,確是今非昔比,失落和惆悵已成必然。
當藍田玉目睹著蔣碧月蠻橫耍潑的姿態飲下一杯花雕時,由一句似曾相識的「到底是不賞妹子的臉」勾起,意識流入桂枝香生日酒的時空,那時妹妹月月紅明艷動人,仗著年輕氣盛,也是說著這般話為難著她。而昔日的情人鄭彥秋竟也順勢胡鬧,彎著身敬酒,柔柔地叫夫人,全然無所顧忌。
月月紅正如今日的蔣碧月,都搶了姐姐的男人,還要在姐姐面前耍盡威風,要足面子。她們也都喜歡穿的那樣鮮艷,洋溢著光華,想要吸走眾人的目光。竇夫人今日的宴會和當年她的生日宴又構成了一組對比。
小說以第三人稱藍田玉的人物視角敘事,彷彿在積蓄力量,當酒力上來,錢夫人的感情也蘊積到相當程度時,完全中斷竇公館宴請賓客唱崑曲的現實線索。
在錢夫人意識流動中回到當年在南京酒席清唱會的情境中去:時而是錢將軍充滿憐愛的話語,時而是鄭彥青的柔聲低喚,時而是瞎子師娘的無限嘆息,時而是妹妹的肆意嘲弄,時而是自己與情人的縱情交歡,時而是妹妹與情人的輕柔淺語。
由於聽到《游園驚夢》,觸景生情,心理上又重新經歷了一次她一生中最痛苦的經驗……以往經驗和眼前情境所形成的合力喚起並且推動了錢夫人的意識流動。
錢夫人意識流動使眼前的竇公館故事和當年錢夫人在南京酒筵清唱會上故事的重疊。兩個時間橫斷面上的兩個故事,在錢夫人意識流中重疊在一起。
錢夫人的意識流將情緒引向高潮,在文本中自然地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效應,一個圓熟、和諧並且具有波瀾之美的藝術品就這樣臻於完成了。蒙太奇、時空跳躍、自由聯想等意識流技巧的交替使用,使現實與幻覺相互交織,構成一個時空錯亂、斑駁離奇的世界。
(1)游園驚夢文擴展閱讀
《牡丹亭》是我國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的代表作,扮演的是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悲喜劇。大家閨秀杜麗娘背父游園,看到「奼紫嫣紅開遍」的美景,發出「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的感嘆,激發了自身人性意識的覺醒。
南柯一夢,與柳夢梅相愛,夢醒後苦苦思念情人,抑鬱而亡。三年後復生,杜麗娘與柳夢梅這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游園》是《牡丹亭》全劇的第十齣《驚夢》的前半部分。這部分由六支曲子組成,生動地唱出了顧影自憐的少女的懷春心情,把抒情、寫景和刻畫心理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游園》只是一個小小的片斷,但它喊出了封建社會中被壓抑女子的心聲,在那世間只有情難訴的裡面,游園的主題就具有了強烈的社會意義了。也正因如此,才在那些呻吟於封建禮教重壓之下的廣大青年女性的心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共鳴。
《驚夢》這一出戲通過長期幽居深閨的杜麗娘對美好春色的觀賞,以及對春光短暫的感嘆,表現出她對大自然的熱愛和青春意識的覺醒,以及對自己美好青春被耽誤的不滿。
反映了在宋明理學等封建禮教桎梏下青年女子的苦悶,揭露了扼殺人性的封建禮教對青年人的摧殘和造成的不幸,表現了鮮明的反封建精神。
B. 牡丹亭游園原文~~
【繞地游】
夢回鶯囀
亂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炷盡沉煙
拋殘綉線
恁今春關情似去年。
曉來望斷梅關,宿妝殘。
你側著宜春髻子恰憑欄。
剪不斷,理還亂,悶無端。
已吩咐催花鶯燕借春看。
雲髻罷梳還對鏡
羅衣欲換更添香。
《游園驚夢》是崑曲《牡丹亭》的一個曲目。作者為中國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其中最為引人入勝的當屬杜麗娘與柳夢梅那亦真亦幻的愛情故事。
杜麗娘深受封建禮教的束縛,一日,背著父母和塾師,和丫環春香到後花園游春,花香鳥語,觸景傷情,游倦之後,回房休息。在夢中與書生柳夢梅在花園中相會,並有許多花神一起來為他們做媒。
(2)游園驚夢文擴展閱讀:
《游園驚夢》作者在這篇小說里,苦心經營製造「夢」的意象。夢境和仙境,十分相像,只有一點大異:仙境是永恆的,夢境是短暫的。人類往往不願面對「人生有限」「世事無常」的悲苦事實,卻躲藏入「一切如故」的自欺幻想里。
然而,俗語說得好,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今晚竇夫人這棟「上上下下燈火通明,亮得好像燒著了一般」的大樓公館,哪裡持得了多久,轉眼間就會燈火熄滅,燒成灰燼。今晚的錢夫人,就是明天的竇夫人。
作者對過去生活的追憶更多的是在心理情感上對故國的眷戀。在這里,故國不僅僅是祖國大陸、舊時家園,而是一種情感,一種對舊時在心理上的認同感、歸屬感。故國更多的是一種心理情感,而祖國大陸、舊時家園只是承載這種情愫的載體。這種情愫,以鄉愁的形式表現出來。
C. 游園驚夢文字文本和影視文本的異同
游園驚夢寫一隻蝴蝶愛上一位書生,於是變成一位少女來到書生身旁,最後因書生醒了而落荒而逃鳳求凰這個...有點弄不懂,好像講的是兩只鶴的故事,最後其中一隻鶴腳被夾住受傷了,另一隻鶴就一直在它身旁蒹葭一條白鮭化為少女救了一位受傷的少將軍,但李老兒捕到鮭魚並頓了湯給少將軍喝,最後少將軍從碗底的朱紅耳墜知道了頓了湯的鮭魚就是那天救她的少女(真悲慘,救了人還被包了湯...)阿箐不怎麼懂,反正就是跟一把梳子有關的故事煢兔一位皇子在打獵時救了一隻兔子。蕙姬愛的是皇子,但太子又愛蕙姬,皇子不願讓蕙姬跟他一起受苦,就把蕙姬給了太子。太子當上皇帝後就派人追殺皇子,他受傷後被那隻兔子所化的少女救了。他們生活了很多天後,一位老人因山下的官兵而來到了他們的住處,向他們訴了苦。皇子知道自己難逃一死,就下山了。他早就知道那位少女是他救過的兔子。最後,皇子死掉了。我知道自己講的不太清楚..
D. 哪有湯顯祖的《游園驚夢》的原文
游園驚夢出自湯顯祖的《牡丹亭》(《牡丹亭》,全名《牡丹亭還魂記》,即《還魂記》,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傳奇劇本,二卷,五十五齣,據明人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而成,明代南曲的代表,湯顯祖著。) 中的第十齣 驚夢 ,原文如下: 【繞池游】〔旦上〕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貼〕炷盡沉 煙,拋殘綉線,恁今春關情似去年?〔烏夜啼〕「〔旦〕曉來望斷梅關,宿妝殘。 〔貼〕你側著宜春髻子恰憑闌。〔旦〕翦不斷,理還亂,悶無端。〔貼〕已分付 催花鶯燕借春看。」〔旦〕春香,可曾叫人掃除花徑?〔貼〕分付了。〔旦〕取 鏡台衣服來。〔貼取鏡台衣服上〕「雲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鏡台 衣服在此。 【步步嬌】〔旦〕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鈿。沒揣 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行介〕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貼〕今日穿 插的好。 【醉扶歸】〔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艷晶晶花簪八寶填,可知我 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堤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 閉月花愁顫。〔貼〕早茶時了,請行。〔行介〕你看:「畫廊金粉半零星,池館 蒼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綉襪,惜花疼煞小金鈴。」〔旦〕不到園林,怎知春色 如許! 【皂羅袍】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 賞心樂事誰家院!恁般景緻,我老爺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飛暮卷,雲霞翠 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貼〕是花都放了,那牡 丹還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紅了杜鵑,荼蘼外煙絲醉軟。春香啊,牡丹雖好, 他春歸怎占的先!〔貼〕成對兒鶯燕啊。〔合〕閑凝眄,生生燕語明如翦,嚦嚦 鶯歌溜的圓。〔旦〕去罷。〔貼〕這園子委是觀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 〔行介〕 【隔尾】觀之不足由他繾,便賞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興盡回家閑過 遣。〔作到介〕〔貼〕「開我西閣門,展我東閣床。瓶插映山紫,爐添沉水香。」 小姐,你歇息片時,俺瞧老夫人去也。〔下〕〔旦嘆介〕「默地游春轉,小試宜 春面。」春啊,得和你兩留連,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氣,好睏人也。春香那 里?〔作左右瞧介〕〔又低首沉吟介〕天呵,春色惱人,信有之乎!常觀詩詞樂 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誠不謬矣。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 忽慕春情,怎得蟾宮之客?昔日韓夫人得遇於郎,張生偶逢崔氏,曾有《題紅記》、 《崔徽傳》二書。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約偷期,後皆得成秦晉。〔長嘆介〕吾生 於宦族,長在名門。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誠為虛度青春,光陰如過隙耳。 〔淚介〕可惜妾身顏色如花,豈料命如一葉乎! 【山坡羊】沒亂里春情難遣,驀地里懷人幽怨。則為俺生小嬋娟,揀名門一 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緣,把青春拋的遠!俺的睡情誰見?則索因循靦腆。想 幽夢誰邊,和春光暗流傳?遷延,這衷懷那處言!淹煎,潑殘生,除問天!身子 睏乏了,且自隱幾而眠。〔睡介〕〔夢生介〕〔生持柳枝上〕「鶯逢日暖歌聲滑, 人遇風情笑口開。一徑落花隨水入,今朝阮肇到天台。」小生順路兒跟著杜小姐 回來,怎生不見?〔回看介〕呀,小姐,小姐!〔旦作驚起介〕〔相見介〕〔生〕 小生那一處不尋訪小姐來,卻在這里!〔旦作斜視不語介〕〔生〕恰好花園內, 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淹通書史,可作詩以賞此柳枝乎?〔旦作驚喜,欲言 又止介〕〔背想〕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生笑介〕小姐,咱愛殺你哩! 【山桃紅】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小姐, 和你那答兒講話去。〔旦作含笑不行〕〔生作牽衣介〕〔旦低問〕那邊去?〔生〕 轉過這芍葯欄前,緊靠著湖山石邊。〔旦低問〕秀才,去怎的?〔生低答〕和你 把領扣松,衣帶寬,袖梢兒搵著牙兒苫也,則待你忍耐溫存一晌眠。〔旦作羞〕 〔生前抱〕〔旦推介〕〔合〕是那處曾相見,相看儼然,早難道這好處相逢無一 言?〔生強抱旦下〕〔末扮花神束發冠,紅衣插花上〕「催花御史惜花天,檢點 春工又一年。蘸客傷心紅雨下,勾人懸夢采雲邊。」吾乃掌管南安府後花園花神 是也。因杜知府小姐麗娘,與柳夢梅秀才,後日有姻緣之分。杜小姐游春感傷, 致使柳秀才入夢。咱花神專掌惜玉憐香,竟來保護他,要他雲雨十分歡幸也。 【鮑老催】〔末〕單則是混陽蒸變,看他似蟲兒般蠢動把風情扇。一般兒嬌 凝翠綻魂兒顛。這是景上緣,想內成,因中見。呀,淫邪展污了花台殿。咱待拈 片落花兒驚醒他。〔向鬼門丟花介〕他夢酣春透了怎留連?拈花閃碎的紅如片。 秀才才到的半夢兒;夢畢之時,好送杜小姐仍歸香閣。吾神去也。〔下〕 【山桃紅】〔生、旦攜手上〕〔生〕這一霎天留人便,草借花眠。小姐可好? 〔旦低頭介〕〔生〕則把雲鬟點,紅松翠偏。小姐休忘了啊,見了你緊相偎,慢 廝連,恨不得肉兒般團成片也,逗的個日下胭脂雨上鮮。〔旦〕秀才,你可去啊? 〔合〕是那處曾相見,相看儼然,早難道這好處相逢無一言?〔生〕姐姐,你身 子乏了,將息,將息。〔送旦依前作睡介〕〔輕抇旦介〕姐姐,俺去了。〔作 回顧介〕姐姐,你可十分將息,我再來瞧你那。「行來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 片雲。」〔下〕〔旦作驚醒,低叫介〕秀才,秀才,你去了也?〔又作痴睡介〕 〔老旦上〕「夫婿坐黃堂,嬌娃立綉窗。怪他裙衩上,花鳥綉雙雙。」孩兒,孩 兒,你為甚瞌睡在此?〔旦作醒,叫秀才介〕咳也。〔老旦〕孩兒怎的來?〔旦 作驚起介〕奶奶到此!〔老旦〕我兒,何不做些針指,或觀玩書史,舒展情懷? 因何晝寢於此?〔旦〕孩兒適在花園中閑玩,忽值春暄惱人,故此回房。無可消 遣,不覺睏倦少息。有失迎接,望母親恕兒之罪。〔老旦〕孩兒,這後花園中冷 靜,少去閑行。〔旦〕領母親嚴命。〔老旦〕孩兒,學堂看書去。〔旦〕先生不 在,且自消停。〔老旦嘆介〕女孩兒長成,自有許多情態,且自由他。正是: 「宛轉隨兒女,辛勤做老娘。」〔下〕〔旦長嘆介〕〔看老旦下介〕哎也,天那, 今日杜麗娘有些僥幸也。偶到後花園中,百花開遍,睹景傷情。沒興而回,晝眠 香閣。忽見一生,年可弱冠,豐姿俊妍。於園中折得柳絲一枝,笑對奴家說: 「姐姐既淹通書史,何不將柳枝題賞一篇?」那時待要應他一聲,心中自忖,素 昧平生,不知名姓,何得輕與交言。正如此想間,只見那生向前說了幾句傷心話 兒,將奴摟抱去牡丹亭畔,芍葯闌邊,共成雲雨之歡。兩情和合,真個是千般愛 惜,萬種溫存。歡畢之時,又送我睡眠,幾聲「將息」。正待自送那生出門,忽 值母親來到,喚醒將來。我一身冷汗,乃是南柯一夢。忙身參禮母親,又被母親 絮了許多閑話。奴家口雖無言答應,心內思想夢中之事,何曾放懷。行坐不寧, 自覺如有所失。娘呵,你教我學堂看書去,知他看那一種書消悶也。〔作掩淚介〕 【綿搭絮】雨香雲片,才到夢兒邊。無奈高堂,喚醒紗窗睡不便。潑新鮮冷 汗粘煎,閃的俺心悠步嚲,意軟鬟偏。不爭多費盡神情,坐起誰忺?則待去眠。 〔貼上〕「晚妝銷粉印,春潤費香篝。」小姐,薰了被窩睡罷。 【尾聲】〔旦〕困春心游賞倦,也不索香薰綉被眠。天呵,有心情那夢兒還 去不遠。 春望逍遙出畫堂,(張說) 間梅遮柳不勝芳。(羅隱) 可知劉阮逢人處?(許渾) 回首東風一斷腸。(韋庄)
麻煩採納,謝謝!
E. 牡丹亭 游園驚夢 譯為散文
《牡丹亭·驚夢》 麗娘游園歸來,睏倦了,便伏幾小睡,卻作了個甜美的夢:夢見一個小生,拿著柳枝,向她說道:「小生那一處不尋訪小姐來,卻在這里。恰好在花園內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通書史,可作詩以賞此柳乎?」麗娘沒有答話,只是想:「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小生一笑,唱道:「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便牽麗娘衣袖,轉過芍葯欄前湖山石邊說話去了。
麗娘怎會在夢中與一素昧平生的人幽會呢?原來一直受封建禮教禁銅的麗娘,沒有人與她說過知心話。與她最親近的母親,看她睡個午覺,也要說不符家教,看她綉對鴛鴦,也不以為然。麗娘委實寂寞得很,渴望有人關心她同情她,當夢中人說出這「似水流年,如花美眷」八個字時,動魄驚心,怎能不引為知己?以柳枝求題,也不是一般市俗之見,他不是捧來珠光寶氣的首飾,而是分文不值的垂柳枝。戲里有一折「寫真」,描寫杜麗娘作自畫像,可見她有很高的藝術修養,在她眼裡,藝術價值與實用價值、經濟價值之間並不劃等號,一草一木都可人畫,對金銀珠寶、烏紗玉帶卻看不上眼。在這一點上,他們又有了共同語言。心靈上的相通,在麗娘看來是頭等重要的事,與此人為伴是幸福的,輕輕地一牽,便隨他而去了。
《游園驚夢》是明朝劇作家湯顯祖《牡丹亭》里的一折。 杜麗娘深受封建禮教的束縛,一日,背著父母和塾師,和丫環春香到後花園游春,花香鳥語,觸景傷情,游倦之後,回房休息。在夢中與書生柳夢梅在花園中相會,並有許多花神一起來為他們做媒。杜麗娘的母親來到床前將女兒喚醒,母親看見女兒神情恍惚;囑咐她以後少去後花園。杜麗娘雖然應允,但心裡仍在追戀夢境,不久竟憂郁成疾。
F. 牡丹亭 游園驚夢 翻譯
1、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
譯文:不經意間,鏡子偷偷的照到了(她的)嬌容,害羞的(她)把頭發都弄歪了
2、原來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譯文:這樣繁花似錦的迷人春色無人賞識,都付予了破敗的斷井頹垣。這樣美好的春天,寶貴的時光如何度過呢?使人歡心愉快的事究竟什麼人家才有呢?
3、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一錦屏人忒看的這韻光賤
譯文:行雲彩霞、華麗的亭台樓閣、春天的微風細雨、裝飾華麗的船。這優美的景色美好的時光,讓我怎樣面對,養在深閨中的小姐不知道時光的可貴,太把美好的春光白白浪費了。
4、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
譯文:(我)為了(找)你這位貌美如花,流年似水的眷侶啊,把這兒都平白找遍了。
(6)游園驚夢文擴展閱讀
《牡丹亭》創作背景
湯顯祖自幼心性靈慧,才華卓越,但因時運不濟、兼得罪權貴而四次科舉考試失利,使湯顯祖對科舉制度的弊端與權貴以勢壓人、惡意報復的醜陋面目有了清醒深刻的認識,人生之路上的磨難未能改變湯顯祖堅持自我、重視德行的做人准則,反而造就了他堅定意志、注重操守品行的風格。
不久,身處官場險途的湯顯祖慢慢消減了其經世致用的雄心壯志,上疏貶官事件後,湯顯祖下定決心告別官場,將滿腔報國熱情投注於戲曲創作之中。重情重義的湯顯祖始終將「情」與「志」緊密相聯,並指出「萬物之情各有其志」,很早就開始嘗試以言情主題為核心開展戲曲創作。
而湯顯祖與好友之間「夢生於情」、「情生於適」的友情互動帶給了他特別的感情體會,最終促使湯顯祖走上「因情成夢、因夢成戲」的創作之路。
萬曆二十八年(1598年),湯顯祖辭官,回到家鄉江西臨川縣的鄉村閑居。這一年他49歲。他在生活中耳聞目儲了一些青年男女的愛情遭遇,這些經歷激起了他的創作感情。回鄉不久,他就開始了《牡丹亭還魂記》的寫作。《牡丹亭還魂記》據明人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改編而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牡丹亭
G. 《游園驚夢》原文誰有呀,,
上網路搜索。
H. 游園驚夢的《游園驚夢》賞析
《游園驚夢》小說的主題與賞析作者在這篇小說里,苦心經營製造「夢」的意象。夢境和仙境,十分相像,只有一點大異:仙境是永恆的,夢境是短暫的。人類往往不願面對「人生有限」「世事無常」的悲苦事實,卻躲藏入「一切如故」的自欺幻想里。然而,俗語說得好,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今晚竇夫人這棟「上上下下燈火通明,亮得好像燒著了一般」的大樓公館,哪裡持得了多久,轉眼間就會燈火熄滅,燒成灰燼。 今晚的竇夫人,就是明天的錢夫人。
小說的主人公藍田玉由一位崑曲藝人一躍成為錢將軍夫人,也曾經風華蹁躚,烜赫一時,「筵席之間,十有八九的主位,倒是她佔先的。」然而這一切都是「從前錢鵬志在的時候」,現在她不過是一個落魄夫人,王謝堂前的燕子,落入了百姓人家。
烜赫與沒落,構成刺激性的對照。對於沒落,是無奈的現實,錢夫人無力去改變,於是就只剩下追憶與懷戀,自己並不能超脫出來,把這一切視若浮雲。竇公館門前兩旁的汽車,大多是公家的黑色小汽車,「錢夫人坐的計程車開到門口她便命令司機停了下來」。這一細節動作,表現錢夫人還很在意自己的面子,遮掩自己沒落的現實。在筵會中,錢夫人幾次有意識地或潛意識地回憶起自己風華蹁躚時候的場景,與現實的筵會做比照,折射出錢夫人對過去的懷戀。
作者對過去生活的追憶更多的是在心理情感上對故國的眷戀。在這里,故國不僅僅是祖國大陸、舊時家園,而是一種情感,一種對舊時在心理上的認同感、歸屬感。故國更多的是一種心理情感,而祖國大陸、舊時家園只是承載這種情愫的載體。這種情愫,以鄉愁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錢夫人總覺得「台灣的衣料粗糙,光澤扎眼,尤其是絲綢,哪裡及得上大陸貨那麼細致,那麼柔熟?」
「台灣的花雕到底不及大陸的那麼醇厚,飲下去終究有點割喉的。」這種對台灣的不認同感,並不僅僅得自於錢夫人自己,而是敗走台灣的人的普遍的心理情緒。比如來台幾十年,竇公館請客仍用上海的廚子,劉副官仍頑固地操著蘇北的口音。這些都是去國之人的鄉愁的整體表現,他們對台灣、對台灣的現狀並沒有認同感、歸屬感,而是頑固地堅持過去的生活(比如票友會),頑固地眷戀著大陸。這些人在白先勇認為都是一群「流浪的中國人」,他們退走大陸,在台灣又不能融入和歸屬,他們沒有自己的家園,在心理情感上處於漂泊狀態,所以對故國懷有強烈的眷念。
白先勇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有著深刻的認同感的,在《游園驚夢》這部小說里擇取崑曲票友聚會也是有象徵意義的。在六十年代,作為「中國表演藝術中最精緻最完美的一種形式」的崑曲也已經式微了,受到歐美電影等新興文化的強烈沖擊。小說中堅持喜愛和追憶崑曲這種傳統藝術的,都是一些從大陸敗走的遺民如錢夫人、竇夫人、余參軍等。他們既是政治上的遺民,也是傳統文化上的遺民。台灣本土的人脫離大陸本土文化的母體,對這些傳統文化並沒有多高的欣賞能力,也就沒有多少眷戀。人心不古作為一種現實,文化遺民們無力去改變,便只有承認,而他們對崑曲的堅持和喜愛,僅僅是對故舊文化的懷念,也是作者文化鄉愁的表現。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光輝燦爛的過去。可是就因為太講究純美、純粹精神,絲毫不肯接受現實俗世的污染,在今日的平民世界裡,已和一般人的生活幾乎完全脫節,再也無法受到欣賞和了解。於是人人遺棄古老優美的中國文化,趨奔迎接嶄新通俗的西洋文化,正如清乾隆年間,通俗的「花部」亂彈終於取代了優美的「雅部」崑曲。如此,小說里錢夫人的今昔感觸,以及往日悼念,就有了更深一層的含義,而《游園驚夢》也就變得好像是作者對我們五千年傳統文化的一闕輓歌。
如此,《游園驚夢》小說,從錢夫人個人身世的滄桑史,擴大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貴族文化——的滄桑史。
同樣的暗示含義,亦可引申到社會型態問題上,那就是,影射貴族階級和農業社會的沒落,平民階級和工業社會的騰起,小說結尾,竇夫人問錢夫人:「你這么久沒來,可發覺台北變了些沒有?」錢夫人沉吟了半晌,側過頭來答道:「變多唆。」 走到房門口的時候,她又輕輕的加了一句:「變得我都快不認識了——起了好多新的高樓大廈。」「變」一字,就是這篇小說的中心主題。「起了好多新的高樓大廈」,即比喻工商業社會之興起。我們還注意到,今日宴會里唱《游園》的後起之秀,是徐「太太」,不是徐「夫人」。作者如此暗示:「上流社會」雖然還存在,「貴族階級」卻已隱逝無蹤。
作者復雜的情緒幾經解構和圖釋,最終匯為一條主旋律的精神內涵——懷舊,或者說鄉愁。這種懷舊包含幾個層次結構,一則是對過去生活的懷戀與追憶,一則是對故國心理情感的眷念,還有就是對故舊文化傳統的依戀。
I. 游園驚夢 夏達
游園驚夢
寫一隻蝴蝶愛上一位書生,於是變成一位少女來到書生身旁,最後因書生醒了而落荒而逃
鳳求凰
這個...有點弄不懂,好像講的是兩只鶴的故事,最後其中一隻鶴腳被夾住受傷了,另一隻鶴就一直在它身旁
蒹葭
一條白鮭化為少女救了一位受傷的少將軍,但李老兒捕到鮭魚並頓了湯給少將軍喝,最後少將軍從碗底的朱紅耳墜知道了頓了湯的鮭魚就是那天救她的少女(真悲慘,救了人還被包了湯...)
阿箐
不怎麼懂,反正就是跟一把梳子有關的故事
煢兔
一位皇子在打獵時救了一隻兔子。
蕙姬愛的是皇子,但太子又愛蕙姬,皇子不願讓蕙姬跟他一起受苦,就把蕙姬給了太子。太子當上皇帝後就派人追殺皇子,他受傷後被那隻兔子所化的少女救了。他們生活了很多天後,一位老人因山下的官兵而來到了他們的住處,向他們訴了苦。皇子知道自己難逃一死,就下山了。他早就知道那位少女是他救過的兔子。最後,皇子死掉了。
我知道自己講的不太清楚..
J. 求:崑曲《牡丹亭》中,游園驚夢一折的戲文
杜麗娘:【繞地游】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 春香:【繞地游】炷盡沉煙,拋殘綉線,恁今春關情似去年。 杜麗娘:【步步嬌】裊晴絲吹來—— 春香、杜麗娘:【步步嬌】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 杜麗娘:【步步嬌】迤逗的彩雲偏,我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春香:【醉扶歸】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艷晶晶花簪八寶瑱。 杜麗娘:【醉扶歸】可知我這一生兒愛好是天然? 春香、杜麗娘:【醉扶歸】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春香、杜麗娘:【皂羅袍】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皂羅袍】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遍青山啼紅了杜鵑,那荼蘼外煙絲醉軟,那牡丹雖好,它春歸怎占的先?閑凝眄,聲聲燕語明如剪,聽嚦嚦鶯聲溜的圓。 杜麗娘、杜麗娘:【煞尾】觀之不足由他繾,便賞便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興盡回家閑過遣。 杜麗娘:【山坡羊】沒亂里春情難遣,驀地里懷人幽怨。則為俺生小嬋娟,揀名門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緣把青春拋的遠,俺的睡情誰見?則索要因循靦腆,想幽夢誰邊,和春光暗流轉。遷延,這衷懷哪處言?淹煎,潑殘生除問天。 柳夢梅:【小桃紅】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轉過這芍葯欄前,緊靠著湖山石邊。和你把領扣松,衣帶寬,袖梢兒搵著牙兒苫也,則待你忍耐溫存一晌眠。 杜麗娘、柳夢梅:【小桃紅】是哪處曾相見,相看儼然,早難道好處相逢無一言? 眾花神:【畫眉序】好景艷陽天,萬紫千紅盡開遍。滿雕欄寶砌,雲簇霞鮮。督園工珍護芳菲,免被那曉風吹顫。使佳人才子少繫念,夢兒中也十分歡忭。【滴溜子】湖山畔,湖山畔,雲纏雨綿,雕欄外,雕欄外,紅翻翠駢。惹下蜂愁蝶戀,三生石上緣,非因夢幻。一陣香風,送到林園。 眾花神:【滴溜子】柳夢梅,柳夢梅,夢兒里成姻眷,杜麗娘,杜麗娘,勾引得香魂亂。兩下緣,非偶然,夢里相逢,夢兒里合歡。 柳夢梅:【小桃紅】這一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則把紅鬟點紅松翠偏。見了你緊相偎,慢廝連,恨不得肉兒般和你團成片也。逗的個日下胭脂雨上鮮,我欲去還留戀。相看儼然,早難道好處相逢無一言? 杜麗娘:【小桃紅】雨香雲片,才到夢兒邊,無奈高堂,喚醒紗窗睡不便。潑新鮮,俺的冷汗粘煎,閃得俺心憂步嚲,意軟鬟偏。不爭多費盡神情,坐起誰忺,則待去眠。 杜麗娘:【尾聲】困春心,游賞倦,也不索香熏綉被眠。春哪!有心情那夢兒還去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