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搶購
⑴ 蒙古國遊客湧入中國搶購聖誕用品是真的嗎
離聖誕節還有半個月的時間,但在中國對蒙開放最大陸路口岸二連浩特,大批蒙古國遊客湧入中國提前采購聖誕用品,節日氛圍日漸濃郁。
中蒙兩國毗鄰,交通十分便利,加上中國商品質優價廉,所以來中國購物成為蒙古國民眾的首選。據統計,全球約70%的聖誕用品從中國的義烏小商品市場輸出,中國的聖誕用品遠銷俄羅斯、歐美等國。
⑵ 中國最美的大學,為何參觀需要搶購預約
中國最美的大學需要搶購預約是因為為了保正參觀該大學遊客的安全。畢竟如果來參觀該大學的人,很多就會發生踩踏或者擁擠的情況,造成遊客的人身安全。因此,搶購預約就是一個很好的措施來保證遊客們的安全,也可以讓遊客們順順利利的來參觀大學,而且有一個愉悅的心情。最美大學通過搶購預約是為了保證該學校的正常教學。畢竟大學是以教學為科研單位,而非旅遊景點。不能每時每刻都對遊客們開放,所以通過採取搶購預約,來保證遊客們的新鮮感。同時也保證了,該大學的教學制度能夠正常運作,而不受遊客們所打擾。通過搶購預約就可以保證,該大學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對外開放。所以,小編認為最美大學參觀需要搶購預約是一個很明智的措施。
⑶ 中國遊客搶購日本馬桶蓋現象發表你的看法利用愛國主義回答
搶購日本馬桶蓋與愛國主義無關,與市場經濟有關。
中國的企業不認真樹立品牌形象,未來這種事情只會越來越多。
⑷ 政治,中國遊客赴日搶購馬桶蓋的原因有哪些
中國也有這些商品,為啥要去日本買?原來,這馬桶蓋不是普通的馬桶蓋,而是具有抗菌、可沖洗和座圈瞬間加熱等貼心功能的智能馬桶蓋;電飯煲也用了獨特的材料技術,煮飯粒粒晶瑩不粘鍋;電吹風通過納米水離子技術,讓頭發乾爽柔滑;而陶瓷刀所用材料竟比普通鋼耐磨60倍……可見,時下部分中國消費者消費升級的需求十分強烈,他們不再滿足於商品「能用」,還希望商品「好用」「耐用」甚至能帶來「享受」。
當前,我國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已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在日本搶購生活用品的國人並非少數富人,而是日漸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馬桶蓋現象恰恰說明他們的一些消費需求還難以在國內得到滿足。再從供給側看,我們已經告別商品供給不足的時代,從總量上看,一些傳統產業的供給能力已大幅超出需求。只有創新供給才能激活和滿足多層次消費需求特別是一些中高端需求。世上本無夕陽產業,只有夕陽企業。只要技術和理念的創新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產品就不會日薄西山。而創新供給不僅能滿足國內消費者消費升級的需求,還能有力拉動經濟增長、助力經濟轉型升級。
⑸ 飛豬和攜程哪個靠譜
飛豬更靠譜。
飛豬方面表示,未來依託阿里大生態在境外商品領域的零售業務及大數據積累,結合飛豬在旅行業務中的多年成熟經驗,「飛豬購」將可獲取更加精準的用戶畫像及熱門商家、爆款商品名單,並通過構建訂購、支付、提取、出遊的業務閉環,提升用戶在旅行中的購物服務體驗,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旅遊跨境生態。
⑹ 中國遊客赴日本搶購之我見
(爆買)前段時間在日本 這個詞很流行。說的是中國遊客來日旅行,不惜代價大買專特買,似乎覺得永屬遠有買不完的東西,有用不完的錢。可樂壞了日本老闆,忙死了普通員工,養肥了眾多中間人。
暫且不說這樣的行為是好是壞,真佩服了我們國人的跟風現象。不過在我看來,購物是購物,其中還是有很多問題。首先,當地的物價是多少?作為遊客,又有多少人了解日本的物價。有新聞報道說,有人買健康食品用了100萬日元(將近5萬rmb)真不知道是去哪裡,買了什麼品牌的東西。
再者,吃喝玩樂是一回事,生活用品電器又是另一回事。日本的東西都是針對當地的民眾來設計的。電飯煲買了回來,但是用的還是國內的米,放的還是國內的水。味道還會一樣嗎?日本小學生每天只帶需要的文具上學,其書本等也是按照書包大小設計的。但是把日本書包拿回國,東西還放得下嗎?
這樣說,我們出去什麼都不要買嗎?並不是這樣,出去玩就是圖個開心。有能力的人多花點,沒有的少花點。
但是國民需要的是自己可以思考的頭腦,可以這么說,現在很多人都沒有自我思考的能力,完全就是跟風,炫耀。
⑺ 中國遊客在日本搶購智能馬桶蓋,求800字作文
春節前後,在很多赴日旅遊的中國消費者購物清單中,一種具有除臭、沖洗、烘乾、抗菌等功能的馬桶蓋成為新寵。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在中國旅遊團光顧的一些日本電器店中,這種馬桶蓋已經頻頻出現斷貨現象。
重慶晚報記者昨日調查發現,這種馬桶蓋不僅重慶本地商場就有賣,網上也隨處可見,日本和國產品牌都有,價格跟日本差不多,並且保證售後和安裝,還有重慶赴日遊客反映,買回來的馬桶蓋是不錯,但安裝起來比較麻煩。
⑻ 如何看待中國遊客在歐洲搶購奢侈品的現象(消費行為學)
借經濟危機匯率震盪的時機而出國血拚,正成為了許多有錢中國人的潮流。
點擊瀏覽更多最新圖片
「像搶白菜,像春運,像蝗蟲」
買奢侈品與搶白菜
劉飛是在12月26日早上9點到達倫敦龐德街的。9點半趕到了英國第二大百貨商店Selfridge。她當天的目標是淘一件Miu Miu包 (Prada的副品牌),結果還沒到Selfridge,就看到店外綿延成Z字狀的隊伍。劉飛在隊伍中遇到一個熟人,說早上6點就打車過來了,但從店子營 業到現在,隊伍才移動了幾十米。隊伍移動得慢,全是因為店內Gucci 50%的折扣。
12月26日在西方被稱作Boxing Day,名稱據說來源於過去聖誕節後,富人會給僕人和低收入人群派發禮物,Boxing便指將禮物置於盒中。這一天人們都會去逛商場購物,而商家通常會有大幅折扣以配合。
但這幾年的隊伍里,出現了大量的中國人。「就像在唐人街。」劉飛說。
2008年下半年持續至今的經濟危機,在令國內商家愁雲慘霧,擔憂消費停滯的當口,卻讓遙遠的異國掀起了陣陣消費熱潮。
這個冬天的早晨,劉飛還轉戰 Westfield,歐洲最大shopping mall,到其Gucci店子一看,也是很長的隊伍,隊伍中眾多黃皮膚同胞。她覺得整個倫敦都是中國人在排隊購物。
這種時空錯位的感覺,王齊也曾在Selfridge前產生過。
王齊是1月22日到達倫敦,把自己的春節安排在倫敦,就是為了購物。1月24日上午10點,同樣站在Selfridges百貨公司門前,王齊突然覺得自己是在上海呢,「大街上到處都能聽到中國話,到處都是中國人在排隊搶購。」
Selfridges百貨公司主要銷售的,是被視為奢侈品的世界頂級服飾品牌。面對動輒萬元的單件商品,「大家都像買白菜一樣,甚至不像是在買,是在搶。」王齊說。
王齊是在倫敦讀的大學。這一次她還發現,奢侈品店裡的服務員,態度明顯沒有以前好了。「可能看到來買東西的中國人太多,不再擔心自己的東西賣不出去。」
「買白菜」的誇張比喻背後,隱藏著中國物質緊缺時期的記憶。即使現在,在國內,一些人仍然基於經濟並不寬裕的原因而以「搶」的方式,購買價格打折的 生活必需品。2007年10月10日上午8時,重慶市數百人在一家家樂福超市搶購打折食用油,最後引發踩踏事件,導致3人死亡。
但這一次,在異國,同樣是中國人搶購(並且是跨國搶購)的卻是價格數倍甚至數十倍於中國人均月收入的奢侈品。
香港成了這股浪潮的又一個直接的受益者。2008年12月底,李冉和朋友想到香港的亞洲LV旗艦店逛逛。但保安說,人滿為患。後來進去了,店裡滿是來自中國內地的「血拚客」。
在全球性經濟低迷的大背景下,歲末年初的香港購物遊客量不降反增。統計顯示,2009年1月份赴港旅遊人次與往年相比,增長了40%左右。而來自內地的中國血拚客們佔去了大比重。
百年來的最佳銷售紀錄
幾經折返後,下午2點,劉飛趕到了selfridges的Miu Miu店裡。「我才看到Miu Miu店裡都空了,總得買一個吧。」於是轉到Prada店,發現「也基本上空了」。
毫無疑問,這是過去半個多世紀英國經濟最困難的時候。
但是2008年12月26日中午,Selfridges百貨公司創造了該店100年以來的銷售紀錄:一個小時的營業額高達100萬英鎊。
美國貝恩公司2008年11月29日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即使最富有的消費者也正在削減開支,但巴西、俄羅斯和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的奢侈品消費卻在不斷增長。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的2008年的財報顯示,中國五成的奢侈品消費能力流向境外。
「牛津街的一家LV的店子,甚至要求中國顧客必須用護照登記購買記錄,每人最多隻允許購買兩個包包。估計是擔心中國人把他們的陳列品都買走了。」王齊說。
中國血拚客隊伍甚至出現在了歐洲一些機場的免稅店。1月22日去倫敦的航班上,空姐就提醒過王齊,如果要在倫敦的希斯羅機場購買香煙,一定要早去。 王齊以為空姐開玩笑,沒在意。2月初回上海的時候,路過免稅店,果然發現有同胞在排隊。輪到她的時候,服務員說,整個店子,就剩下7條香煙了。
這些中國血拚客表現出了強大的購買力。「像蝗蟲一樣。」王齊說。她的一些到米蘭、巴黎等地旅遊的朋友,發現那裡也和倫敦一樣。2008年聖誕節前夜,一位中國旅客在巴黎戴高樂機場商店一口氣購買了近5萬歐元的法國紅酒,成為法國媒體的熱門新聞。
除了王齊、劉飛這些自己飛到英國血拚的白領,更多的遊客依託旅行社滿足自己到歐洲購物的慾望。春節前後,一些大的旅行社紛紛推出歐洲購物團,血拚字樣成為最直接的招攬符號。
⑼ 中國遊客赴日本瘋狂搶購電飯鍋,馬蓋桶和天價日本大米的現象給我們哪些啟示
國內東西質量不過關唄。不要跟我說那些都是中國製造。中國製造的東西可是有兩個版本,一個是供出口的物美價廉的合格產品,一種是內銷的次品。做過工廠的人都知道。
⑽ 攜程和飛豬的區別
區別有以下幾點:
1.各大航空公司和酒店集團在飛豬都設有旗艦店,而攜程方面的官方店鋪較少。
2.飛豬的會員體系比較完善,和航空公司與酒店合作較多,會員打折力度較大。攜程的會員體系就稍顯雞肋,能夠打折的酒店較少。
3.飛豬每周四都有1元機票搶購的活動,同時不定期有各個酒店、航司品牌的會員日優惠活動。攜程每年周年慶的時候,和雙十一的時候都會有兩個比較大的搶券活動和機票促銷活動。
4.攜程訂票流程、細節更清晰,飛豬業務流程比不上攜程。
5. 攜程的售後服務、客服比飛豬好太多,表現得更專業,攜程勝在服務,攜程旅遊大公司有保障。
(10)中國遊客搶購擴展閱讀:
飛豬和攜程同作為中國內比較知名的旅遊平台,二者的業務有本質不同。
根據國內旅遊的相關制度,消費者訂購一個旅遊產品一般會接觸到組團社和地接社。我國傳統線下的旅行社的門店,都是組團社,到了旅遊目的地提供當地服務的旅行社稱為地接社。
根據中國的法律,無論組團社還是地接社,要從事旅行社業務需要申請獲得相應的資質,如果要從事出國旅遊服務,需要在取得旅行社資質後再取得出境旅行社資質。
攜程網是有旅行社資質的,其業務模式更像是將門店搬到網上的旅行社,業內稱為OTA(Online Travel Agency)。而飛豬網是沒有旅行社資質的,飛豬把自己定義為互聯網的銷售平台就像是專門提供旅遊產品的淘寶,飛豬網只是匯聚信息撮合交易,飛豬並不直接參與到產品中提供具體服務。
從上面的大致定義可以看到,攜程網本質上就是組團社,而飛豬網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組團社。目前,飛豬網的商業模式屬於行政監管的盲區,是否應當納入到組團社的行業監管中仍有爭議。
飛豬網這樣平台型的公司應當納入到旅遊行業的監管中,因為本質上這就是旅遊行業生態鏈的重要一環,不可能取消也無法迴避,要讓他健康發展,保護消費者權益,就應當正視它,納入監管。
平台型公司被監管的身份不是旅行社,而是作為一種單獨的商業主體「第三方平台」來監管,對平台型公司監管要求應當比一般的旅行社更加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