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遊客赴台
⑴ 內地的遊客要怎樣去台灣旅遊
國家旅遊局、公安部、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今天聯合發布 《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旅遊管理辦法》。全文如下:
第一條 為規范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旅遊,依據《中國公民往來台灣地區管理辦法》和《旅行社管理條例》,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旅遊(以下簡稱赴台旅遊),須由指定經營大陸居民赴台旅遊業務的旅行社(以下簡稱組團社)組織,以團隊形式整團往返。參遊人員在台灣期間須集體活動。
第三條 組團社由國家旅遊局會同有關部門,從已批準的特許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旅行社范圍內指定,由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公布。除被指定的組團社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大陸居民赴台旅遊業務。
第四條 台灣地區接待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的旅行社(以下簡稱接待社),經大陸有關部門會同國家旅遊局確認後,由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公布。
第五條 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實行配額管理。配額由國家旅遊局會同有關部門確認後,下達給組團社。
第六條 組團社在開展組織大陸居民赴台旅遊業務前,須與接待社簽訂合同、建立合作關系。
第七條 組團社須為每個團隊選派領隊。領隊經培訓、考核合格後,由地方旅遊局向國家旅遊局申領赴台旅遊領隊證。組團社須要求接待社派人全程陪同。
第八條 組團社須要求接待社不得引導和組織參遊人員參與涉及賭博、色情、毒品等內容的活動。
第九條 組團社須要求接待社嚴格按照合同規定的團隊日程安排活動;未經雙方旅行社及參遊人員同意,不得變更日程。
第十條 大陸居民須持有效《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以下簡稱《通行證》)及旅遊簽注(簽注字頭為L,以下簡稱簽注)赴台旅遊。
第十一條 大陸居民赴台旅遊須向指定的組團社報名,並向其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辦理《通行證》及簽注。
第十二條 赴台旅遊團須憑《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旅遊團名單表》,從大陸對外開放口岸整團出入境。
第十三條 旅遊團出境前已確定分團入境大陸的,組團社應事先向有關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或省級公安邊防部門備案。
旅遊團成員因緊急情況不能隨團入境大陸或不能按期返回大陸的,組團社應及時向有關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或省級公安邊防部門報告。
第十四條 參遊人員應按期返回,不得非法滯留。當發生參遊人員非法滯留時,組團社須及時向公安機關及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並協助做好有關滯留者的遣返和審查工作。
第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之規定的旅行社,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將根據《旅行社管理條例》予以處罰。對組團單位和參遊人員違反國家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由有關部門依法予以處理。
第十六條 本辦法由國家旅遊局、公安部、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十七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⑵ 陸客赴台人數減少了嗎
據台媒報道,2017年陸客赴台人數降為189萬人次,台灣觀光業者、民宿業者等生計受到較大影響。截至8日,全台網路待售民宿有近七成待售超半年以上。
台媒報道,台灣房屋比價平台「屋比」統計數據指出,目前,全台民宿網路待售量為447間,待售超過半年以上有308間,占整體比重約69%,餘下的139間刊登半年內未賣出,佔比約31%。
「屋比」趨勢研究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陸客人數大減,加上日租套房產品興起,瓜分民宿客源。目前在網路上待售的民宿多半「掛很久還賣不掉」,因為「只要承接下來,買方就等於是虧錢,所以現階段觀望者仍佔多數」。
⑶ 一年有多少大陸遊客游台灣
觀光團約123萬人抄,自由行控制約9萬多襲人
2011年,大陸遊客觀光團人數已達一百二十二萬三千人次,非但是赴台觀光客最大客源,而且占赴台觀光客總人數的比例也逐年增加,從二OO八年百分之五點三四,到去年已逼近百分之四十。盡管去年下半年大陸遊客赴台一度有減緩趨勢,但在兩岸各自努力下,已逐漸恢復成長,僅僅農歷春節九天假期,赴台大陸觀光團就有四萬五千八百一十一人次,平均每天五千零九十人次,創下新高。
個人游部分,去年六月二十八日正式上路,以每天上限五百人計算,到年底應有九萬多人赴台,但實際上只有三萬,平均每天只有一百六十二人;今年一月擴增到每天三百三十一人,但較原先預期顯然有很大距離。檢討原因,除了初期宣傳不足之外,主要是限制過多。根據規定,個人游大陸遊客必須是二十歲以上、存款須達新台幣二十萬元、或收入超過六十七萬元、或有信用卡、或是十八歲以上學生;不僅在台灣要有保證人,在大陸也要有負「協尋義務」的緊急聯絡人;同時,採取雙重審查制,先要在大陸取得「赴台證」,再向台灣申請「入台證」。這些規定對有意赴台參加個人游的遊客,手續繁復,時間較長,更不免有尊嚴受損的感覺
⑷ 赴台個人游暫停後島內「炸翻了鍋」,11年來大陸遊客給台灣帶來了什麼
【環球時報駐台北特約記者 王裕文 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不敢相信」,這是台灣各界7月31日上午聽說大陸要暫停個人赴台自由行後的反應。據台媒報道,島內旅遊業者當天一直在向大陸同行求證,「希望不是真的」。傳言變事實後,台灣知名政治評論人士趙少康在媒體上感嘆道:「這絕對是台灣近年來最重大的新聞,會成為島內所有媒體的頭版頭條。
台灣旅遊業當下愁眉苦臉的樣子同2008年時的滿懷期待與振奮形成鮮明對比。2008年6月13日,中國大陸的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台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在北京經過協商,達成並簽署《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規定大陸居民赴台游在7月18日正式實施。
⑸ 中國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主要依據的是
遊客可直接到國家旅遊局公布的13個省(直轄市)33家赴台旅遊組團社咨詢、報名。根據兩會簽署的《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規定,接待一方旅遊配額以平均每天三千人次為限,組團一方視市場需求安排。第二年雙方可視情況協商做出調整。
因為大陸居民去台灣要大陸發的《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和台灣發的《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入出境許可證》,看大陸跟台灣制定配額哪個少,就按哪個。一般來說大陸對台灣是無限額的,台灣說多少就多少。也有例外,就像現在一樣。
⑹ 台灣放寬大陸個人游限制能吸引大陸遊客赴台旅遊嗎
赴台抄自由行需要「兩證一簽」,即通行證、入台證和台灣個人旅遊簽注: 1.先在當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辦妥 「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含個人旅遊簽注頁); 2.委託旅行社向台灣申請入出境許可證(即入台證)。 2013年8月1日起,開放陸客自由行(個人游)一年多簽措施:申請自由行(個人游)簽證的大陸旅客,在申請日前一年內曾赴台自由行2(含)次以上者,可由「一游一次簽」放寬為發給「一年效期多次簽」,讓自由行遊客能更加便捷、多次的旅行台灣。
⑺ 2017年上半年大陸遊客赴中國台灣人數如何
2017年上半年大陸遊客赴中國台灣126.5萬人次。
據台灣觀光部門統計,2016年上半年陸客赴台有211萬人次,2017年同期僅126.5萬人次,大幅衰退40%。調查也顯示,2016年陸客在台平均每人每日消費金額為198.43美元,較2015年少了12.8%。航空、飯店、餐飲業、伴手禮業、免稅店、游覽車、各式賣店都受到極大的影響。
全球的旅遊趨勢是短天期、區域性,且消費金額逐年降低,在此情況下,近兩年除了日本因為貨幣貶值吸引很多人前往消費外,其他成熟的觀光國家和地區的消費金額都在衰退。過去陸客赴台走八天七夜的環島行程,整體消費金額也高。
現在台當局推動新南向政策,東南亞國家旅客到台灣多為五天四夜或六天五夜的行程,且消費金額也沒有陸客高,他們走的行程多為區域性的,一開始大都在北部地區,如果可以讓他們願意再到台灣其他地方(如中部、花東),就可補陸客減少的人數和拉高整體消費金額。
(7)大陸遊客赴台擴展閱讀:
2017年全年大陸遊客赴中國台灣273萬人次.
大陸遊客赴台人數從2015年的418萬人次,降低到2017年的273萬人次。大陸遊客赴台人次逐漸減少,但台灣遊客赴大陸人次卻年年增長,在大陸花錢越來越多。
在廣西和貴州一帶,估計台灣遊客人均消費約500美元。一位華中地區接待社總經理表示,多數台灣遊客花費約650美元到813美元。
雖然台灣遊客在大陸的人均消費比不上大陸遊客在台灣的人均消費,但因為大陸遊客赴台漸少,反而台灣遊客赴大陸漸多。
趨勢造成台灣旅遊業越賺越少,大陸旅遊業越賺越多,兩岸雙向旅遊人次和消費差額仍在擴大。
⑻ 台灣島是祖國的寶島,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自大陸赴台旅遊開通後,遊客日益增大,如圖為台灣島輪廓
A、台灣省旅遊業發達,現已成為其重要的經濟支柱,阿里山、日月潭是著名的旅遊勝地.故A符合題意;
B、台北市是台灣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台灣省最大的城市.故B不符合題意;
C、台灣省的水果中,以香蕉、菠蘿和柑橘為主體,被稱為水果之鄉.故C不符合題意;
D、北回歸線橫穿台灣中南部,大部分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區屬於熱帶氣候.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⑼ 目前大陸遊客赴台的主要方式是什麼
大陸遊客赴台的主要方式是什麼?我的回答是,目前大陸遊客赴台的主要方式是坐輪船
⑽ 赴台大陸遊客銳減原因有幾個
原因是台灣地區領導人換屆選舉,為了避免大陸遊客在此期間遇到麻煩,許多旅行社暫時不安排團隊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