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玩四游 » 一個有故事的游泳池

一個有故事的游泳池

發布時間: 2020-12-05 19:11:34

A. 韓劇的一個片段:一個叫愛莉的落水(游泳池),然後許多男的救她,女

《她很漂亮》
是韓國MBC電視台於2015年9月16日起播出的水木迷你連續劇,由趙成熙編劇,鄭大允導演,黃正音、朴敘俊、高俊熙、崔始源主演。
該劇主要講述了兒時財貌雙全、長大後卻一無所有的女主人公與兒時默默無聞、長大後卻變身為完美男子的男主人公之間搞笑的愛情故事。
這是第一集片段

B. 美洲故事有沒有游泳池啊

肯定有!

C.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電影里有個情節就是一個男人好像被游泳池的排水口吸住了(而且好像是菊花)

好像是死神來了1.2.3.4部裡面的一部,

D. 黑柳徹子的《游泳池》 主要內容

故事發生在一所房子和一座游泳池內。片中只有兩位女性人物。薩拉.莫爾頓(Charlotte Rampling 飾)是英國暢銷書女作家,專寫偵探故事。她來到法國呂貝龍地區,孤身一人住到她的法國出版商家中,准備隱居構思她的新作。一天晚上,出版商的女兒於莉來度假了。影片從這里開始變得神秘起來。人們不知道在薩拉眼中的女孩是真實的,還是女作家構思中的人物。這是構成本片的主要懸念。於是,女作家開始亦幻亦真地構思著她與這個女孩的故事。

莎拉.莫頓(夏洛特.漢普林飾)是英國著名的神秘小說作家,她一直疲倦地留在倫敦為正在撰寫的新小說尋找靈感,最後她接受了自己的出版商約翰.布蘭德(查理士.當斯飾)的建議,到他的家鄉——法國南部的倫伯朗——繼續她的小說創作。在這些接近不工作的日子,莎拉發現這個法國南方鄉村非常得美,悠閑的生活對她來說像是一道美味的甜品。

直到不久後的一個晚上,約翰那無憂無慮的女兒茱莉(盧蒂文.薩尼埃飾)出乎意外地到來。從此,莎拉英國式的保守被茱莉充滿瘋狂和淫盪味道的生活徹底改變了。兩個女人相互之間產生出巨大的影響,繼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也打亂了莎拉的創作計劃,最終被捲入到茱莉放浪的生活中去…… 英國偵探小說家莎拉因為創作遇到瓶頸,她的出版商朋友約翰建議她到自己的法國別墅清靜一下,但是她過分講究的嚴謹和老處女般的討厭心態從約翰的女兒朱莉亞突現出現之後展現了出來,兩人之間的關系從敵對逐漸發展成友誼。但是在游泳池畔發生的一宗神秘謀殺案,使莎拉陷入了一種模糊不清的狀況之中。實際上有沒有發生這宗池畔謀殺案?或許只是莎拉創作出來的小說情節? [1]

E. 求一部電影名字 說是家裡有個游泳池裡面有條怪魚

BIG FISH 剛剛好以前看過
在《大魚》這部感人至深的電影里,導演蒂姆·波頓帶我們進入了一對父子的內心世界。 威爾(比利·克魯德普飾)記得,從小時候起,父親愛德華(亞伯特·芬尼飾)就喜歡滔滔不絕的講述自己早年當阿拉巴馬旅行推銷員時經歷的眾多離奇的故事,它們是如此的光怪陸離,就連小威爾也時常懷疑它們的真實性,他覺得自己根本就不了解父親,也無法接受他的奇說,這讓父子間的關系逐漸疏遠。後來威爾和一名叫約瑟芬的法國女子結了婚,終於離開了自己的家和喋喋不休的父親。 整整三年,威爾一直沒和家裡聯系,這天母親桑德拉(傑西卡·蘭格飾)突然打來電話,她告訴威爾,他的父親得了癌症,很快將不久人世,請他回家見父親最後一面。威爾和妻子重返故里,威爾再次聽到了父親的那些他年輕時候的傳奇故事。 根據愛德華的敘述,自己年輕時(伊萬·麥奎格飾)是一位意氣風發,野心勃勃的人,他一直想離開自己居住的小村莊,去體驗一下外面大城市的生活。在旅行途中,他曾遇到過一個老巫婆,一個巨人,一個叫做「幽靈城」的地方,一個晚上會變成狼人的馬戲團老闆,還包括一名有著兩個不同性格但只有一個身體的中國歌手和一條誰也抓不住的「大魚」。在這些傳奇之餘,愛德華也道出了自己和妻子桑德拉的愛情故事——他如何遇到她,如何被她的美麗打動並向她求婚。 雖然從這些講述中威爾發現其中包含了很多的修飾,但卻比自己從前認為的要真實得多,它們只是父親要保留過去的激情和誠實的一種方式而已。在愛德華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終於獲得了兒子的尊重和理解,威爾最後為父親講述了一個將會是很真實的故事:愛德華將會在深愛著他的親人的環繞中安詳地逝去。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導演蒂姆·波頓用《大魚》這個充滿了溫馨魔幻寓言,帶我們進入了一對父子的內心世界,而它的意義解釋則讓人想起羅洛梅的《哭喊神話》,以一種神話般的方式來闡述一個普通生命可能經歷的多彩和親子溝通中的主題。作品保持了波頓一貫的絢麗神秘風格,彷彿成年版的《愛麗斯漫遊仙境》,在似乎已經現實化和平庸化的實際生活中,這一影片展示了另一種可能的生活。但也有不少評論家認為陳詞濫調太多,缺乏內力。

F. 方與圓里有一個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一位富翁在家裡游泳池養了鱷魚蛇

斜月三星洞 : 我們仔細地看《西游記》,不難發現作者是一個對佛教教理非常通達的人。菩提老祖,即須菩提,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解空第一,是《金剛經》的當機者。其所居地「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與他的這一身份是相稱的。

「靈台方寸」與「斜月三星」都指的是佛教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許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實相、佛性、法性、如來藏、圓成實性、本來面目、本地風光、大圓鏡智等。一心的真諦不可思議,不可思即禪宗的「動念即乖、心行處滅」,不可議即禪宗的「開口便錯、言語道斷」。在此,只好引用蓮池大師的話作一個牽強的比喻:「心是無形相的,所以沒有任何東西可作為比喻。大凡用來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彷彿與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東西來形容它,使人對於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領會,但不可以認為心當真如某種東西。試舉一例,譬如以鏡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鏡能照物,當物還沒有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把物的影像攝入鏡中;當物正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因為物的好惡美醜而生憎愛;當物離開鏡子的時候,鏡子也不會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鏡子里。聖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則一塵不染,照則遍覺十方。此心既不住內,不住外,不住中間,三際空寂,而又無所不住,無物不照。所以用鏡子來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極而論,鏡子畢竟是一種沒有知覺的物體,心難道也象鏡子那樣無知嗎?而且鏡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體常寂常照。以此類推,或以寶珠喻心,或以虛空喻心,無論用哪一種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樣的。」

個人拙見,供參考,阿彌陀佛! 菩提祖師 :::: 【誰是菩提祖師】

種種跡象表明,菩提祖師就是准提道人。只是後來西方教並入(或說化成)佛教,接引道人更名為如來佛祖統領佛門弟子,准提道人改名為菩提祖師,退隱山林,修身養性去了。

菩提祖師,乃是海外老仙。他隱居深山,不露頭腳。雖法力無邊,卻是無人知曉。這位大仙只用了三年功夫就使孫悟空學會了長生不老術,七十二變和筋斗雲的本領。這對悟空今後大鬧天宮的,以至最後成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可見菩提祖師絕非等閑之輩。

菩提祖師隱居在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靈台方寸山」取首尾二字就是「靈山」,「斜月三星」乃是天上之物,暗指「天空」。把他們合起來就是:「天上靈山」。而我們知道如來佛祖恰恰就住在西牛賀洲「天竺靈山」的大雷音寺內。這兩座山名如此相像,這真的是巧合嗎?菩提祖師與如來佛祖會不會有什麼關聯? 當孫悟空第一次見到菩提祖師時,吳承恩是這樣描繪的:「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見《西遊記》第一回)。可見,菩提祖師也是西方的一位尊者,而菩提乃是西方佛教的象徵。

【菩提祖師的真實身份 】

一.《西遊記》和《封神演義》聯系密切

提起明朝著作《西遊記》和《封神演義》,我想你一定不會陌生。從兩部作品中派生出來的《孫悟空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神話就更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了。兩部小說雖然講述的是不同朝代的故事,可是裡面的人物卻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李靖、哪吒、木吒、楊戩等人在兩部書中都有體現。而《封神演義》中的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燃燈道人經過若干年後,修成了正身,加入了佛教。後來分別成為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和燃燈上古佛。這些人物也在《西遊記》中出現過。可見,兩部作品關聯之緊密。

二.《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中厲害人物簡介

1.《西遊記》二巨頭

a.如來佛祖

如來佛祖,是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尊者,南無阿彌陀佛。在西牛賀洲天竺靈山鷲峰頂上修得六丈金身。此人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剛一出場便化解了天庭大難。後又多次顯露身手,幫著悟空破了重重磨難。堪稱《西遊記》中的巨無霸。

b.菩提祖師

菩提祖師,乃是海外老仙。他隱居深山,不露頭腳。雖法力無邊,卻是無人知曉。是傳授美猴王孫悟空武藝的師傅,對三教九流,長生之術,七十二變、騰雲駕霧等樣樣精通。美猴王剛投到菩提祖師門下,祖師見他天性聰悟,給他取名悟空。隨後教給孫悟空長生的法術,又教了七十二般變化的本領,再傳授給十萬八千里的筋斗雲。十年功夫的悉心教授,使美猴王從頑劣的凡骨俗胎成為得道的神猴,身上八萬四千根毫毛,根根能隨心變化,為悟空鬧天宮、保唐僧奠定了深厚的武功基礎。

2.《封神演義》五教主

a.老子

即太上老君。他是鴻鈞老祖的大弟子,掌管人教。曾三次下山幫助闡教力退截教眾仙。也曾一氣化三清,戰敗過通天教主。《西遊記》中,他住在離恨天中,是三清教教主之一的太清聖地混元教祖——太上道祖,也稱太上老君。

b.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鴻鈞老祖的二徒弟,掌管闡教。他的弟子很多,其中不乏有名之士。像佛教中的文殊、普賢、觀音三位菩薩,以及「過去七佛」中的懼留孫佛都曾是他的門人弟子。而楊戩、哪吒、李靖等人都是他的徒孫。後來他成為三清教的主管——《西遊記》中的玉清聖地先天教祖。

c.通天教主

通天教主是鴻鈞老祖的三徒弟,掌管截教。他的門人弟子最多,但大多都是在濫竽充數。不過他也為上天做了不少的貢獻。像玉帝手下的二十四星宿、雷公電母、普天星相幾乎都是他的門人。通天教主聽信眾弟子的讒言,擺了下「誅仙」、「萬仙」二陣,堵住了姜子牙的去路。後來多虧四大教主同心協力才破得此陣。他就是三清教的另一位教主——上清聖地通天教祖靈寶天尊。

d.接引道人

接引道人是西方教教主,住在西方極樂之鄉。此人身高丈六,麵皮黃色。長年累月不曾離得清凈之所。後來受人之約,三顆舍利取下戮仙門,與老子、元始共破通天惡陣。

e.准提道人

准提道人是西方教二教主。曾多次來到東土度化有緣人。他比接引更開明,也多次幫助闡教解危難。可以說是二道皆通。他手裡的加持神杵和七寶妙樹真可謂是法力無邊。通天教主曾兩次敗在准提之手。

三.《西遊記》中隱藏著線索

《西遊記》里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是一個世外神仙。由於孫悟空在三星洞里修了7年道,習了3年武就把靈宵寶殿揭了個底掉,因此有很多人對他的師傅普提祖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那麼此人究竟是誰?在《西遊記》中就連一點線索都沒有留下嗎?答案是否定的。

先讓我們看看菩提祖師的住所。菩提祖師隱居在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靈台方寸山」取首尾二字就是「靈山」,「斜月三星」乃是天上之物,暗指「天空」。把他們合起來就是:「天上靈山」。而我們知道如來佛祖恰恰就住在西牛賀洲「天竺靈山」的大雷音寺內。這兩座山名如此相像,這真的是巧合嗎?菩提祖師與如來佛祖會不會有什麼關聯?

當孫悟空第一次見到菩提祖師時,吳承恩是這樣描繪的:「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見《西遊記》第一回)。可見,菩提祖師也是西方的一位尊者。而菩提乃是西方佛教的象徵。難道這就意味著菩提祖師是佛非道嗎?如果他是佛,那他為什麼對道教文化了如指掌呢?如果他是道,為什麼又有「西方妙相祖菩提」之說呢?

這有什麼奇怪的,佛已經超越了六道輪回,既然是佛,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不明了的。化身無量無邊,去度眾生。慈航道人不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嗎?佛度人不一定是以佛的身份,可以是出家,可以是在家,可以化身男子,可以化身女人。總之,度人是講善巧方便的。

四.《封神演義》尋答案

在《西遊記》中,我們無法破解菩提祖師身份之謎。但我們知道《西遊記》里的人物是與《封神演義》中的角色是緊密相關的。這一點,我在前面已經說過了。《西遊記》里的菩提祖師給人的感覺是佛道一體。而在《封神演義》中恰恰就有一個似佛非佛的道教——西方教的存在。西方教中有兩位教主,法力無邊神通廣大。曾經幫助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大破通天教主布下的「誅仙陣」和「萬仙陣」。堪稱《封神演義》的兩大頂尖高手。他們一位叫做接引道人,一位叫做准提道人。

1.接引道人 VS 如來佛祖

接引道人住在西方極樂之鄉,身高丈六,麵皮黃色。不禁讓人想起了《西遊記》中已經修成丈六金身的如來佛祖。兩人相貌如此相似,並且都在掌管西方極樂聖地。難道他們是一個人嗎?那就讓我們看看兩位作者對兩位角色的描述吧。

a.以下段落截自《封神演義》第七十八回:

接引道人如准提道人之言,同往東土而來。只見足踏祥雲,霎時而至蘆篷。廣成子來稟老子與元始曰:「西方二位尊師至矣。」老子與元始率領眾門人下篷來迎接。見一道人,身高丈六。但見:

大仙赤腳棗梨香,足踏祥雲更異常;

十二蓮台演法寶,八德池邊現白光。

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說豈狂;

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閑極樂是西方。

話說老子與元始迎接接引、准提上了蘆蓬,打稽首,坐下。

b.再看看《西遊記》中第七回對如來的描述:

只見赤腳大仙又至。向玉帝前俯囟禮畢,又對佛祖謝道:「深感法力,降伏妖猴。無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顆,火棗數枚奉獻。」詩曰:

大仙赤腳棗梨香,敬獻彌陀壽算長。

七寶蓮台山樣穩,千金花座錦般妝。

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話豈狂。

福壽如期真個是,清閑極樂那西方。

如來又稱謝了。叫阿儺、迦葉,將各所獻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前謝宴。

c.在《封神演義》里,還有這么一段:

接引道人頂上現出三顆舍利子,射住了戮仙劍。那劍如釘釘一般,如何下來得。西方教主進了戮仙門,至戮仙闕立住。

諸多因素表明,接引道人就是若干年後建立佛教的如來佛祖。西方教便是佛教的前身。

2.准提道人 VS 菩提祖師

我們再來看看兩部作品對另外二人的評價如何:

a.准提道人第一次露面,見《封神演義》第六十一回:

文殊廣法天尊聽得腦後有人叫曰:「道兄劍下留人!」廣法天尊回顧,認不得此人是誰;頭挽雙髻,身穿道袍,面黃微須,道人曰:「稽首了!」廣法天尊答禮,曰稱:「道友何處來,有甚事見諭?」道人曰:「原來道兄認不得我,吾有一律說出,便知端的:

大覺金仙不二時。西方妙法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庄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道人曰:「貧道乃西方教下准提道人是也。」

b.菩提祖師首次亮相,見《西遊記》第一回:

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庄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封神演義》中的准提道人是一個開明人事。他多次來再東土度化有緣人。對東方道教頗為了解。而他又是西方教的二教主。對佛學文化自然更是了如指掌。《西遊記》中的菩提祖師,似佛似道。名出菩提,身行道家。可見他與西方道教淵源極深。他們一個掌教於西方極樂之鄉,一個隱居在西牛賀洲教徒。種種跡象表明,菩提祖師就是准提道人。只是後來西方教並入(或說化成)佛教,接引道人更名為如來佛祖統領佛門弟子,准提道人改名為菩提祖師,退隱山林,修身養性去了。

五.答案揭曉

根據以上二文、四詩的評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那就是菩提祖師便是准提道人,是如來佛祖的師弟。兩人曾經共同執掌西方教。後來如來修成六丈金身,建立佛教,把西方教吞並。菩提祖師也從此隱居山林,將高山命名為「靈台方寸山」,與「天竺靈山」相對。以後自立道觀修身養性,除了山中居民,沒人知道他的住處。就是那如來,也不知道自己的師弟身在何方。更不知西牛賀洲還有仙人存在。如來曾這樣評價西牛賀洲:「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見《西遊記》第八回)。可見,同處西牛賀洲的如來,卻不知菩提老祖的存在。由此可知,菩提的道行一點都不遜色於如來。甚至可以避開如來的法眼。

較之《西遊記》中其他神佛仙聖,須菩提祖師至少表現出了三樣鮮明的特色。

其一,如前所述,他法力高超、神通廣大,但他的法力和神通,卻不止限於高超和廣大,更凸現在一個「博」字、突出在兼容並包上。我們看,他開講大道能夠「說一回道,講一會禪」(第二回),他可以傳授給孫悟空「道」字門中三百六十傍門的神通,並能使孫悟空「皆成正果」(第二回)。這般兼容三教九流的神通,是《西遊記》中其他神仙都難以望其項背的,——即便是如來佛祖和太上老君,也只不過各代表一家而已。可以說,須菩提祖師雖然名氣不響,卻屬真正的高人。

其二,較之其他神佛仙聖,須菩提祖師不給人以隔膜感,他更像一位隱在人間的「上仙」。他所居之地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孤懸於海外的西牛賀洲地界,他似乎與其他神仙並無往來(這點不同於鎮元大仙這些「散仙」),與他交往的卻不乏樵夫野老。如曾指引過孫悟空的那位樵夫,就蒙他傳授過一曲《滿庭芳》,得以在「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時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第一回)。他座下的弟子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第一回),但細算起來,不難發現其中絕大多數當是俗子凡夫。是以,須菩提祖師雖然法力通天,卻並不給人以高不可攀、觸不能及之感,他更像一位隱在世間的高士、聖人;這也成了須菩提祖師與《西遊記》中其他神仙最大的不同。

其三,須菩提祖師表現出了幾分「刑天之志」,至少,是在心中認同了這份「不平」。如書中所言,須菩提祖師對孫悟空的前後因緣了如指掌,知道傳授給他神通,他學藝有成後「這一去,定會不良」(第二回),卻仍沒有將孫悟空拒之門外。試想,假若須菩提祖師顧忌天廷地府的威儀、將仙界的金科玉律奉為圭臬,他何所取而非如此不可呢?雖然,他也曾告誡孫悟空不要講出他來,但在骨子裡卻未嘗不會因有這樣的徒弟而欣慰,不會為孫悟空的那番作為而振奮。和他的弟子孫悟空一樣,須菩提祖師當也屬仙界的一個「另類」「異數」,只不過,他表現的不如孫悟空那樣張揚、那樣義無反顧罷了。並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須菩提祖師是一位真正的「世外高人」,他雖隱於世外、人間,骨子裡卻有一股「不平」之氣(至少是包容、認可了這種「不平」之氣)。這般形象和氣質,絕似人間的高士、大隱。由此,筆者以為,在作者吳承恩的筆下,須菩提祖師緣是人間隱士的化身;在他的身上,寄寓了作者對高士、大隱由衷的敬佩和神往,也流露出他對現實的不滿和難酬壯志的憤懣。

吳承恩為何要塑造這樣一位隱士的形象

我們都知道,《西遊記》寫的是神怪世界,包羅的卻是人間萬象。玉皇大帝的昏憒狹隘,地府龍宮的騎強懦弱,甚或各路大神的多有「小處」和仙界、佛界的諸多陰暗面,無不是人間黑暗和腐朽的寫照。但是,面對這樣的世道,單憑一己薄力是無法改變的。真正的高潔貞士只能空懷「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慨嘆,很自然地會萌生與其身處泥中,真不如隱入桃源博得內心的平和、干凈的念頭。由此,須菩提祖師便應運而生,他的高卓、脫俗、不受世之羈絆、不染世之污垢,正反映出了同處「濁世」的作者的理想和寄託。然而,作者畢竟是位讀書人,有過兼濟天下、造福蒼生的信念和追求,他雖然決意退而獨善其身,但先前的信念和追求卻並非一時即能擱舍。是以,作者心底仍有一種「不平」之氣,盼望還能澄清玉宇、滌盪塵垢,這就是為什麼隱於塵外的須菩提祖師,會流露出這種「刑天之志」,包容了那份「不平」和「逆骨」。原本,自古以來的隱士,又有多少是真正看破紅塵、自願隱於世外、窮其一生呢?許由、巢父畢竟只是屬於極少數,最大多數的都是因為世道險惡、宦海浮沉,青雲之志難遂,又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忿而歸去,求得獨善其身。他們緣是不能為世所用,而絕非不想為世所用,在他們心底何嘗不殘留著身離蓬蒿、再登魏闋的夢想呢?歸隱之舉,實出無奈。因此,在冷眼亂世之際,心中難免不生不平之氣。「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是隱士之志、之情,又何嘗不是隱士之嘆、之思呢?

六.菩提祖師的地位及職責所在

菩提祖師,是一個世外老神仙,也是西方的一位尊者。由於孫悟空在三星洞里修了7年道,習了3年武就把靈宵寶殿揭了個底掉,因此有很多人對他的師傅普提祖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那麼此人究竟是誰?在《西遊記》中就連一點線索都沒有留下嗎?答案是否定的。

先讓我們看看菩提祖師的住所。菩提祖師隱居在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靈台方寸山」取首尾二字就是「靈山」,「斜月三星」乃是天上之物,暗指「天空」。把他們合起來就是:「天上靈山」。而我們知道如來佛祖恰恰就住在西牛賀洲「天竺靈山」的大雷音寺內。這兩座山名如此相像,這真的是巧合嗎?菩提祖師與如來佛祖會不會有什麼關聯? 當孫悟空第一次見到菩提祖師時,吳承恩是這樣描繪的:「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見《西遊記》第一回)。可見,菩提祖師也是西方的一位尊者,而菩提乃是西方佛教的象徵。

G. 求一部日本動漫,講一個大學生打工的故事,每一集都會發生不同的故事,有一次是在一個游泳池,有一次是

我們在天堂相遇?

H. 一部由好幾個不想乾的故事組成的有一個是游過游泳池可以換回一個死人

真真正正真心相愛的兩個人,是絕對不會在任何時候被任何事物所打敗!

I. 一個故事有多個故事組成 其中一個是他在游泳池裡擼 沒注意水下去的時候把他的腸子也洗了進去 他只剩一

恰克·帕拉尼的《腸子》吧

J. 有一次在城牆的門口有一個游泳池在游泳池裡面有魚發生的事情這是什麼成語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拼音】: chéng mén shī huǒ,yāng jí chí yú

【解釋】: 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出處】: 北齊·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國亡猿,禍延林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舉例造句】: 我是個平凡的人,不幸生在不平凡的時代,「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無端惹出許多是非。 ★柯靈《回看血淚相和流》

【拼音代碼】: cmsy

【近義詞】:城門魚殃

【用法】: 作賓語、定語、分句;比喻無端受牽連而遭禍

【英文】: in a disturbance innocent bystanders get into trouble

【故事】: 春秋時期,宋國的一城門發生火災,火借著風勢越燒越旺,城裡的居民紛紛到護城河去取水滅火,大火被撲滅了,但護城河的河水也被舀幹了,河裡的魚再也沒法生存下去了。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