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不文明出遊
A. 如何解決中國遊客旅遊不文明行為
「文明」是一個漫長的漸進過程
——二談出國出境文明旅遊
夏廷獻
西方一家媒體(註:《今日美國報》)2006年9月7日以「中國遊客的不雅行為惡名遠揚」為題嘲弄中國遊客「喜歡推推搡搡,不停地抽煙,遇事還不肯讓步」,「一場噩夢,他們太吵了」,「從來不守規矩」等等(轉引自《參考消息》9月9日頭版)。
這家報紙說中國遊客「惡名遠揚」,是「五十步笑百步」,因為他們西方國家自己做得也不怎麼樣。
美國的情況怎麼樣,手頭沒有現成資料。法國《世界報》2006年9月5日報道「英整治不文明行為從嬰兒抓起」,該文說:和其他發達國家一樣,英國也苦於不文明行為的增多:包括吐痰、塗鴉、說臟話、亂扔垃圾、街邊醉酒、宣化吵鬧、強行乞討等。更加嚴重的還有打人耳光取樂的「摑掌樂」、破壞公物、偷盜、吸毒或販毒等(以上轉引自《參考消息》2006年9月10日第6版)。老牌的以紳士聞名於世的英國尚且如此,以英語作為母語的美國也好不到哪裡去。有意思的是,法國報紙刊登英國苦於不文明行為增多的消息,其實他自己也是「一屁股屎」,如果不信,到法國首都巴黎一游就知道了。
早已經進入工業文明的西方主要國家尚且如此,更遑論我們屬於發展中的國家——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都正在發展之中。中國遊客在西方人眼裡有點「不文明行為」,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相信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中國遊客的素質也會逐步提高起來。20世紀60年代時,美國人也曾給歐洲製造過麻煩,被稱作「醜陋的美國人」。幾十年過去,「醜陋」的程度才略為減輕了點,但「霸氣」依然故我。
筆者這樣說,決沒有為中國遊客「不文明行為」開脫的意思,我是要說,凡是有人類的地方,就有不文明行為,東方西方南方北方都一樣,只是程度不同罷了。作為地球村的人,都有一個繼續向文明邁進的問題,不獨中國人,不獨中國遊客。有關部門對「不文明行為」的糾正,不能操之過急。因為「文明」是一個漫長的漸進過程,從根子上說,人類仍然沒有擺脫「動物性」的一面,野蠻草昧的殘余根深蒂固,難以消除,各色人種,概莫能外。
換句話說,人類從野蠻到文明,是一個漫長的漸進過程。雖然經過了千萬年的進化,總體上脫離了「蒙昧時代」,但仍然或多或少地遺傳了「動物性」的一面——不夠文明的自然行為。例如不守秩序,喧嘩吵鬧,隨地吐痰、便溺、亂扔垃圾的不衛生習慣等。就某個地區某個「個體」來說,可能遺傳的更多一些。中國遊客是不是就比西方遊客做得更差,從總體上看,我不這么認為。我親眼看到,歐洲大都市馬路上「闖紅燈」的多是西方人,中國遊客倒反而還不敢。
人類作為「高級動物」,「高級」在可以用理性控制自己的感性,可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級、低級動物做不到。但人類對自己「動物性慾望」的控制(法律、制度、道德等)也不是萬能的,無論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文明」都處在漸進的「過程」之中,誰要不要說自己的「文明」就好得不得了,企圖用一種文明代替其他眾多文明。
各種文明還是和諧相處取長補短為好,旅遊文明或曰文明旅遊也應如此。
B. 旅遊時,遊客的不文明行為大部分有哪些啊
中國公民國內旅遊文明行為公約
營造文明、和諧的旅遊環境,關繫到每位遊客的切身利益。做文明遊客是我們大家的義務,請遵守以下公約:
1 、維護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亂扔廢棄物,不在禁煙場所吸煙。
2 、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嘩吵鬧,排隊遵守秩序,不並行擋道,不在公眾場所高聲交談。
3 、保護生態環境。不踩踏綠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實,不追捉、投打、亂喂動物。
4 、保護文物古跡。不在文物古跡上塗刻,不攀爬觸摸文物,拍照攝像遵守規定。
5 、愛惜公共設施。不污損客房用品,不損壞公用設施,不貪佔小便宜,節約用水用電,用餐不浪費。
6 、尊重別人權利。不強行和外賓合影,不對著別人打噴嚏,不長期佔用公共設施,尊重服務人員的勞動,尊重各民族宗教習俗。
7 、講究以禮待人。衣著整潔得體,不在公共場所袒胸赤膊;禮讓老幼病殘,禮讓女士;不講粗話。
8 、提倡健康娛樂。抵制封建迷信活動,拒絕黃、賭、毒。
中央文明辦 國家旅遊局
2006年10月2 日(完)
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文明行為指南
新華網北京10月2 日電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文明行為指南
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注重禮儀,保持尊嚴。
講究衛生,愛護環境;衣著得體,請勿喧嘩。
尊老愛幼,助人為樂;女士優先,禮貌謙讓。
出行辦事,遵守時間;排隊有序,不越黃線。
文明住宿,不損用品;安靜用餐,請勿浪費。
健康娛樂,有益身心;賭博色情,堅決拒絕。
參觀游覽,遵守規定;習俗禁忌,切勿冒犯。
遇有疑難,咨詢領館;文明出行,一路平安。
C. 關於旅遊期間遊客出現的不文明現象,該如何制止
現在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已經非常的富有,很多人在假期的時候都會選擇去旅遊。旅遊有很多的好處,從國家層面上來說,能夠刺激消費,拉動全國的經濟增長。從個人層面上說,能夠放鬆身心,讓自己得到美的享受。旅遊是我們都嚮往著去做的一件事情,但是除了旅遊帶來的很多有利的影響,旅遊還會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比如很多遊客會在旅遊的過程中做出一些不文明的事情,這些事情包括在文物古跡上亂塗亂畫,在旅遊景區隨處丟垃圾等。這些不文明的行為給很多的旅遊景點都帶來了很多麻煩。那麼關於旅遊期間遊客出現的不文明現象,我們該如何制止呢?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加大處罰力度
很多任亂丟垃圾、亂塗亂畫是因為沒有相應的後果需要承擔,所以他們才會毫無顧忌地做出這種不文明的行為。因此對待很多不文明的做法,有關部門應該加大處罰力度,讓遊客知道,他們這樣做是要受到處罰的,這樣他們就能夠有所忌憚,不會再做出不文明的行為。
關於旅遊期間遊客出現的不文明現象,我們該如何制止,以上是我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麼?歡迎留言交流。
D. 如何根治中國遊客在旅遊過程中的不文明行為,看法
中國出境遊客不文明行為分析
摘要:近些年,隨著我國公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利用閑暇時間外出觀光、度假的遊客日漸增多。中國出境旅遊的迅速發展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但是部分遊客「不文明」旅遊行為的發生也屢屢受到國內外媒體的披露和報道。有些中國遊客在國外的不文明行為,如隨地吐痰、當眾脫鞋、不遵守公共秩序、大聲說話、坦胸露背、愛佔小便宜等不雅行為引起當地居民的反感。雖然這只是少數部分出境旅遊者的行為,但是卻給旅遊目的地國家或地區居民留下不好的印象,在某種程度上會上升到用來代替全體中國人,進而會影響到國家形象、國際交流活動以及中國入境旅遊市場的發展。加強國民出行文明行為,也已經迫在眉睫。
關鍵字:旅遊 不文明 形象 發展
一、中國出境遊客不文明行為
1、美國:騎在華爾街金牛上大肆拍照
紐約華爾街的那隻金色銅牛,在全世界都很出名,到紐約的遊客常常要到牛前合個影,希望帶來點好運氣。然而,有一群中國遊客則是翻身騎牛,大肆拍照留念。
旅遊是一種文化,也是一項休閑活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常態。但一樁樁、一件件境外「丟人事件」發生後,我們需要靜心反思,中國遊客怎麼了?
2013年07月30日 09:36
來源:大河網
2、埃及千年神廟浮雕被刻中文「丁錦昊到此一游」
晚報訊 「在埃及最難過的一刻,無地自容。」網友「空游無依」的一條微博迅速引發熱議,他在埃及盧克索神廟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錦昊到此一游」,為國人輕易毀壞千年文物的行為感到震驚和羞愧。許多網友對此均表示氣憤,大呼「丁錦昊,你要火了」。曾帶隊赴埃及多次的資深導游張先生表示,毀壞和私藏文物出入境已經觸犯了當地法律,一旦被發現且情節嚴重,可能要坐牢。
E. 旅遊不文明的問題 有哪些方面
旅遊不文明比如說在文物上刻字,亂扔垃圾等不文明現象。
F. 中國人在旅遊不文明的行為,要具體事例。
提高素質做文明觀光客
旅遊中見過的不文明的行為還真不少,例如:隨手扔果皮、亂扔食品包裝袋、隨地吐痰、在古跡上亂寫亂畫、破壞花草樹木、衣著不整敞胸露懷、語言行為粗俗等等。這些不文明的行為,有損形象,也給景區管理帶來很多困難。
提高修養素質,大家舉止文明,在旅遊觀光時,玩得才有檔次,才開心。有時遇上不文明的行為,就會讓人心裡堵得慌,沒了雅興。記得有一次在峨眉山旅遊,看見一個小夥子搶道,把一老年人撞在了地上,旁觀者都指責那年輕人。遇到這樣不開心的事,還有什麼心情旅遊?一次在都江堰,由於天氣太熱,有個男士就脫光了上衣,腆起大啤酒肚,看起來真的很不雅觀。記憶中有一次在西昌乘公交車,為了趕時間,一急之下便擠著要搶先上車,突然覺得大家都在打量我,回頭一看,原來所有乘客都在排隊,我一下就臉紅了,十分愧疚,忙站在後面去排隊上車。的確,如果沒了滋生不文明的土壤,醜陋的舉止,就會成為過街之鼠。
當然做文明的觀光客,不能只說別人,不檢點自己的所作所為,提高修養素質,還得從點滴開始,從自己身邊做起,像公益廣告說的那樣:用自己的文明行為點起一盞盞明亮的燈,大家都參與進來,就會照亮一個世界
G. 在旅遊活動中,遊客通常有哪些不文明行為,對此該怎麼辦
你好!
遊客不文明的舉止包括但不限於:
大聲喧嘩、隨地吐痰擤鼻涕挖鼻孔、亂扔果皮紙屑、隨意拋棄吃剩的食物及其包裝物、插隊、脫鞋摳腳丫、吃飯時如豬嚼食般發出難聽的聲音、喝湯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等等。
我的看法是:
1、自己一定要做到舉止言行文明規范。
2、看到別人有不文明的言行舉止,若不是直接損害到你的利益,請不要輕易對別人的一些舉止言行加以非議,更沒琺敞粹緞誄等達勸憚滑必要讓對方明白如何如何,否則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沖突。因為,旅遊場所工作人員有義務糾正一些遊客不文明的舉止言行,那是他們的責任而不是你一個遊客的責任。
3、若別人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到你,可以態度和氣但堅決地直接指出,對方若不接受則尋求現場工作人員幫助。比如,在旅行車上後排乘客脫鞋襪,氣味讓你很難首,你就可以微笑著對對方說:拜託,請穿上鞋子好不好?我有點受不了了。^_^
H. 在旅遊期間,遊客都會出現哪些不文明的現象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在滿足了基本的溫飽問題之後,越來越多的人也都開始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現在假期的時候旅遊已經成為了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不論是男女老少,都會在自己空閑的時間選擇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放鬆放鬆自己的心情,畢竟老待在自己賴以生存的地方也是一件非常無聊的事情,外面的世界那麼大相信每一個人也是對外界充滿著好奇心,就像是每一年的國慶節一樣,景區裡面幾乎都是人擠。
但是在別人家看來,都會覺得你是一個非常沒有素質的人,所以我們在出外旅遊放鬆自己的時候,也要注意到自己的行為,維護自己的形象,除了自己的腳印什麼也別留下,除了自己的記憶什麼也別帶走,學會文明旅遊。
I. 旅遊中常見的不文明行為有哪些
旅遊中常見的不文明行為有:
一.隨處拋丟垃圾、隨地吐痰、吐口香糖
豈一個「隨」字了得,丟者倒是隨心所欲了,可方便了自己卻惡心了別人。毫無疑問,隨處丟垃圾、隨意吐痰、吐口香糖無疑是我們在出行和旅遊過程中最常見的不文明行為。媒體曾多次曝光該類惡習,今年5月1日到5月3日,通州舉辦的北京草莓音樂節,三天吸引遊客25萬人次,而觀眾離場後,現場垃圾遍地、一片狼藉。
二.上廁所不沖水,不講衛生
不沖洗廁所,「腦補」相關畫面總讓人作嘔。但是,在旅遊景區、車站、酒店等公共場所的公廁內,這種現象屢禁不止。「來也匆匆,去也沖沖」的提示語往往被置若罔聞。
三.公共場所隨便吸煙,污染公共空間
吸煙有害健康,而被動吸二手煙的危害更是不容小覷,但是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卻並不容易。自己吸煙很放鬆,但讓人口密集之處,特別是是室內等封閉空間中的其他人「被」吸二手煙,實在缺乏公德。
四.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爭搶座位、相互擁擠
在地鐵或者公交巴士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請形:擁堵在車門外的乘客們在車門打開瞬間一哄而上,直接沖向車廂的空座。我們不排除不少人會讓座給老人、孕婦和孩子,但如此爭搶和彼此推搡擁擠,實在有失風度,更有失尊嚴,讓陌生之間喪失了基本的敬意。
五.不遵守秩序,插隊、加塞
在景點排票,在車站候車,排隊、加塞讓人深惡痛絕。輕者遭人白眼或言語褒貶,重者更有遊客因插隊大打出手。2013年2月,海南龍王別院候車點,遊客曾因不遵守公共秩序插隊加塞被工作人員制止,惱怒成羞對工作人員大打出手。
六.公共場所高聲接打電話、大聲喧嘩、扎堆吵鬧
「在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嘩」,這是從小學開始,我們就在學習的基本禮儀。然而,出行、旅遊過程中心情激動的遊客卻將這拋到腦後,三五成群不僅嬉笑打鬧,對旁人的側目甚至視而不見。殊不知,公共場所旁若無人的高聲打電話等「噪音」對的他人的侵犯,同樣令人反感,也是無公德心的表現,既有損個人形象,又影響他人。
七.景區內隨意攀爬、刻字留念,破壞景區草地、花木等
說道景區內隨意攀爬、刻字留念以及踐踏草坪、折損花木等行為,我們身邊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從萬里長城到埃及金字塔,「到此一游」成了中國遊客負面形象的「黑色」標簽;每年櫻花節,諸如武漢大學校園就會飽受遊客們高校游之苦,櫻花被各種折損,「櫻花節」成「櫻花劫」。
八.宗教場所嬉戲、玩笑,隨意拍照
廟宇、教堂等宗教場所,是具有神聖和庄嚴氛圍的場所。在宗教場所參觀時遊客打鬧、說笑以及隨意拍照的行為,不僅破壞了這種嚴肅的氣氛,更是對信教群眾的極大不尊重和冒犯。尊重他人的習俗和信仰,是起碼的禮貌。
九.大庭廣眾之下脫去鞋襪、赤膊袒胸,酒足飯飽後在剔牙、打嗝
特別是在夏季,在旅遊景點遊客(一般是男性遊客)打赤腳、赤膊坦胸,實在有礙瞻觀;當眾剔牙、打嗝等行為更是令人難以忍受。
十.說話臟字連篇,舉止粗魯專橫,缺乏基本社交修養
一個人的言談舉止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體現。面對部分遊客在出行時言談的粗俗、舉止的粗魯,讓人不齒的同時也讓人感到社會基本公民教育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