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遊玩記
A. 以端午節為題目寫一篇日記~
2000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學透羅江邊,仰天長嘆,投入了滾滾激流
B. 寫一篇一年級慶祝端午節的日記
【小學生端午節日記篇一:快樂的端午節】
今年的端午節,我也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准備好棗子、綠豆、肉等做餡,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粽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粽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奶奶告訴我,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我在想粽子包出四個稜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經過千辛萬苦,我的粽子總算包好了。放到鍋里煮的時候,我不停地打開蓋子,嘴裡還念著「好了沒有、好了沒有。」把家裡人逗得哈哈大笑。終於粽子出鍋了,我狼吞虎咽的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想:我的粽子雖然難看,但太好吃了!
這真是難忘的端午節呀!
【小學生端午節日記篇二:快樂的端午】
今天是端午節,我媽媽對我說。
早上,我對媽媽說:「我們去買粽子吧。」媽媽說:「好。」然後,我們就出發了。」
在路上,我看見有很多人,就問媽媽說:「這些人是做什嗎的?」媽媽說:「這些人和我們一樣,也是來買粽子的。」
到了超市,我看見那裡人山人海。我和媽媽從人群中擠過來,對媽媽說:「粽子在那裡。」我們走了過去,看見只有不幾個了,就拿走了。我們給了錢就回家了。
到了家,我問媽媽多少元一斤?媽媽說:「3元4角一斤。」我說:「這么貴。」後來我一吃說:「太好吃了,下一次我還要吃。」
【小學生端午節日記篇三:快樂過端午】
端午節來了,從陽光中走來了。
公園里的小朋友可真多呀!看,他們有的在吃香甜的粽子,有的在玩五彩繽紛的花線,有的脖子上掛著十二生肖的香荷包……
我們呢?我們在小河邊玩紙船呢。
「迪迦號出發了。」丁丁大吼一聲。
「鳳凰號也出發了。」冬冬用尖尖的嗓子說。
我大聲喊:「屈原號荷花船閃亮登場了。」
一隻蜻蜓飛來了,落在我的荷花船上。有了小船手,我的船游的更快了。
我樂壞了,高聲大喊「屈原加油!」
丁丁和冬冬急了,也大叫了起來。
「迪迦加油!」
「鳳凰加油!」
一陣風吹來了,小船游地越來越快。
漸漸地,小船變成了三個小白點……
過端午節真快樂。
C. 端午游記 踏青 初中
是端午節!下面就請大家與我一起來看看我那「快樂的端午節」吧! 在乘車5小時後,我們來到了目的地——安徽省池山市石台縣。一下車,一股清新而又干凈的自然氣息迎面而來,望著遠處那些層層疊疊,顏色深淺不一的山峰,大家都情不自禁的贊嘆起這如詩如畫的環境來。我們先是來到秋浦河畔,記得李白大詩人曾在這里做過多少美麗的詩篇!其中,「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最為著名。看著面前這美麗的景色,我不由地呆住了:秀麗的河水襯托著高高的大山,即使是技術再高超的畫家也畫不出這么優美的油畫。當導游宣布劃龍舟後,大家都異常興奮,於是,我們迅速分成兩組比賽,一個個陸續上了龍舟。我擔任喊號子和敲鼓,這可是一項不簡單的任務啊!我忍不住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起來。終於吹號子了!隨著哨聲的吹響,我們雙方都努力地劃了起來。漸漸的,敲擊打鼓的雙手越來越疼,可看著大家那整齊劃一的「一二,一二」聲和那整齊的劃船動作,我倒吸了一口涼氣,憋足了勁,又努力的敲了起來。終於,在我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勝利了!大家(指我們這組的人)個個喜笑顏開,而我,更是高興的手舞足蹈起來。
緊接著,我們又去玩了漂流,我們上了打水仗的船,剛「啟航」不久,無數個「水炮彈」便向我們「射」來,不到半分鍾,我就成了「落湯雞」!不過,沒過多久,我們又打了一場「烈戰」,這一次,我們終於贏了!快樂的時光很快過去了,到了該回家的時候了,水山好像在跟我告別:「再見!再見!」我也在心底默默地與它們告別。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啊!!!
D. 端午節去岱廟游記日記100字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往常一樣,早早地起來去上奧數課。走過菜場時,我發現那裡特別內熱鬧。賣粽容子的地方,有四五個人在那裡包粽子;買鴨子的地方也排起了長隊。我心裡納悶,今天到底是什麼節日呀!
媽媽告訴我,今天是端午節,下午要到婆婆家去。我高興極了。下午,媽媽帶我到了婆婆家。還沒進門,我就看見婆婆家門前插著艾草。艾草又長又綠,還能驅蚊去毒,對人可有幫助啦!媽媽說「端午節一般人家都會插這個,驅蚊避邪。」
我一進婆婆家,婆婆就拿來一個鴨蛋,而且還用紅、黃、綠、粉四種顏色的絲線包著。婆婆把它掛在我的脖子上,說:
「這是送給你的小禮物。」我拿著鴨蛋,忽然想起語文書中有端午節的作文,但上面說的不是這四種顏色的絲線,而是紅、黃、藍、黑、白五種顏色的絲線。於是,我把它告訴了婆婆,婆婆說:「你懂得真多,婆婆一定改正。」
吃晚飯了,今天的晚飯特別豐富,有「五黃」,它們是黃魚、黃瓜、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咸黃鴨蛋五種帶有「黃」字的食品。還有「五紅」,紅蝦、紅莧菜、紅豆粽子、考鴨、紅心鴨蛋,婆婆說這是現代的端午流行的。我這才恍然大悟,難怪買鴨子要排隊。晚飯我吃了很多,「五黃」、「五紅」嘗了個遍。
E. 端午節日記,是日記! 100~200字
2011年06月02日
星期四
天氣:晴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吃粽子,粽子香噴噴的、甜版絲絲的,真權香!真好吃!哎呀,還是不要說了,我一說就流口水了。
粽子是用糯米、大棗和粽葉做成的。
有一次,媽媽包粽子,我也很想包,我就問媽媽:「媽媽,我可以包嗎?」媽媽說:「可以呀。」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粽子做好了,我把粽子遞給奶奶吃,奶奶吃了說:「太好吃了,太香了。」我也樂得笑了。
媽媽回來了,我就告訴媽媽,說:「奶奶吃過之後,就說好吃,好香。」
媽媽聽了,微笑著說:「校花網*那是因為你包得好。」我說:「什麼呀,那還有你的功勞。」媽媽說:「你長大了,懂事了。」我聽了,心裡樂得直開花。
F. 端午五泉山游記 作文600字
蘭州是山水名城,那可真是不假,單單一個五泉山就能看得出來。五泉山因有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眼清澈甘美的泉水而得名。相傳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霍去病徵西,曾駐兵於此,士卒疲渴,霍去病手著馬鞭,連擊五下,鞭響泉涌,遂成五泉。這雖屬神話,但五泉山「五泉」的神奇絕妙確為世人矚目。今天,我伴隨著朝陽,早早的來到了五泉山下。
剛下車,我便被這熙熙攘攘的人群給驚呆了,只見五泉廣場上人頭攢動,好像是家鄉的人們都在趕集似的。我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走到了五泉山前。只見紅燭碧瓦上寫了三個金燦燦的大字——五泉山。我急忙鑽了進去。繞過玉璧,我一眼就看到了霍去病的雕像。再往前走,一個問題擺在了我的面前:五泉山可分東、西、中路走,各路建築不同,風格迥異,可以說是各有千秋,這個是我犯了難,我前思後想,最終決定走西路。
我從西路開始出發,第一個風景點為「翠幽新圃」,圃內有梅花洞,洞內有幾汪清池,幾丈迴廊,一座凌波軒,一座八角亭,一座地下游藝場。池中飛檐紅柱的倒影,和青幽山色相映,景緻優美迷人。循西長廊而上,有一形似一輪初上新月的小亭,名「半月亭」,穿半月亭即到企橋,五泉之一的「惠泉」就緊依在企橋邊。泉圓形,四周綠樹掩映,芳草環繞,泉水清澈見底,味甘甜,宜於烹茶,且有灌溉之利,非常實惠,故名「惠泉」。
離開惠泉,踏著一道道青石階迴旋而上,就到了久負盛名的「嘛尼寺」。這里古槐濃郁,寺院清幽,一排懸樓橫壓寺門,東為瞰霞樓,西為延月樓,樓下前方有依依徑、仄仄門、重重院、疊疊園、曲曲亭,小巧玲瓏,曲折有致。出嘛尼寺,向高處繼行,只見一面削壁上有涓涓清瀑直瀉壁下一汪清潭中,這便是西龍口。這里距甘露泉很近。「甘露泉」是五泉中最高的一眼泉,地處文昌宮西邊,孤亭掩護,源流纖細,久雨不淫,大旱不幹,飲之猶如甘露。相傳此泉合「天下太平,則天降甘露」之意而得名。
出甘露泉就到了文昌宮。宮東側有一垣花牆,其花瓶狀小門的門楣上,大書著三個淡灰的隸字——掬月泉。此泉和其它幾眼泉迥然不同,說它是泉,其實更象井,泉水聚在一眼井樣的深洞中,距地面深約1。6米。每逢月夜,月影直投泉心,如掬月盤中,「掬月」雅名由此而來。這里還是西、中、東三條上山路徑的匯合處。
不知不覺中,走到了子午台和八卦台,這里上臨東龍口,下瀕蒙泉。仰視可觀東龍口飛瀉而下的瀑布,俯瞰則可飽覽五泉之冠的「蒙泉」。
五泉山的景點是盧溝橋的獅子——數也數不清,那天如果你來遊玩,一定要叫上我呦,我一定會盡地主之誼好好招待你的。
G. 關於端午節的一篇日記。100字
早上在吃早餐時,聽到旁邊的人在說買艾葉才知道,又到一年的端午節了。是啊,版每年的端午權節我們這里的人家都會在門上掛上艾葉,說是起到驅蚊避邪的作用。
記得小時候,每年的端午節,母親總是早早出去割一大把艾葉回來,先在門上掛一把,剩下的放到晚上煮水來幫家裡的小孩洗澡。用艾葉水洗過澡的小孩一年都很少有蟲子咬,也不會有皮膚病了。小孩總是開心地在一旁玩,等著吃母親包好的粽子。父親就會去街上買一些好菜回來讓我們解解饞,順便也帶些雄黃回來,晚上就用雄黃沾些酒為每個小孩點在額頭和耳朵上。
現在的小孩不會像我們那時一樣等著吃粽子了,也不會塗雄黃酒了。我很少會想起要掛艾葉。雖然母親每年總是叫人幫帶粽子來給我吃,但我也不像小時候那麼喜歡吃了。不過每每想起小時候過端午節的情景,都感覺很溫馨。總想起父母在院子里忙碌的身影,母親是不是又在包粽子了?父親是不是坐在一旁和母親商量去買雄黃的事了?
現在端午節放假了,我明天一定要帶小孩回去和父母一起過端午節了,嘗嘗母親剛剛煮好的粽子,再讓父親幫我們塗點雄黃酒,讓小孩洗洗艾葉水澡。我們大家一年都會平平安安!
H. 記端午節作文
今天是端午節了,已經習慣了在早上看新聞的我,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電視,今天新聞節目上的互動話題就是"端午節",主持人也是微笑著回憶了自己小時候在家鄉里過端午節時候的事情.
說到端午節,其實自己並不怎麼熟悉,而且我總覺得北方對這種節日好象並不象中秋節那樣隆重,反而是南方比較重視一些,也會舉辦一些活動,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這么說來,這個節日反而是多了一些懷舊的色彩,這么多的傳統節日中,好象端午節是唯一的一個紀念古人的節日?看來,中國人確實是對古人很是尊重,或許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吧.
早上,下起了雨,好象今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是有雨,雨水很舒服,盡管沒有帶任何的雨具,想想難得在這種天氣里感受到這么清涼的空氣,不禁抬頭深呼吸了幾下,真是舒服,雨天的空氣就是最純凈的,手機上早上收到了朋友發來的祝願,也為自己的心情上添加了一抹美麗,今天一出門就是這種溫馨,想想一天都是美好的心情吧.印象中,以前是寫過很多關於雨天的文章,很喜歡雨天的感覺,雨水輕輕飄落下來,僅僅打濕了自己的頭發,反而體會到了一種春風的感覺.
今天在一個朋友的博客中看到了一幅漫畫,雨天中的風景,看到這個時候,第一的印象就是一個安靜的心情,因為在雨天中不是任何人都能夠欣賞到風景的,雨天中的風景需要自己用心去感受,不僅要去接受這雨水中的朦朧還要接受這雨水中的泥濘,而這些一旦進退到自己的視線中成為了風景時,就會忘記所有的泥濘,就好象是端午節的粽子一樣,想想,都已經好象聞到了撲面的香味了.
端午節的雨水中,祝願每一個人都溫暖.
I. 端午節去看稻草人遊玩的日記
我靠著稻草人,吹著風,唱著歌,睡著了,哦哦
J. 端午節記事的文章
五月初五,又到端午時,今之端午,天不大熱,柔綿陽光灑大地,風兒涼爽扣心門……
端午是歡騰的節日,巍巍中華,舉杯共飲,盛迎節日,家家戶戶飄粽香,大街小巷的老人小孩都歡天喜地,熱鬧非凡……
還是孩兒之時,就熱切期盼端午蒞臨,因為在這偉大的日子裡,不僅有香飄飄的米粽,還可以穿新裙子,一展美麗風姿;還有好多好吃的水果,新鮮的李子、艷滴的桃子、紅彤彤的楊梅、白嫩嫩的梨瓜、甘甜的大西瓜……哇,琳琅滿目,讓我們貪滴欲攬……今日,家中早早就要插上艾旗,還要備有雄黃酒灑,吃雞鴨魚肉,好不豐盛啊!更重要的還有呀,每年的今日,縣里都會舉辦一次盛大龍舟賽,是呀,端午,端午,又怎會缺少龍舟賽呢?
我們地屬贛南老區,傳統風俗,客家風情,讓人目不暇接、舉不勝舉……其中端午賽龍舟就是贛南一大風景,毫不遜色於除夕燃竹、元宵花燈、中秋賞月!龍舟賽早早就有備而來,縣里周邊的幾個村是主要的隊伍,隊員則是從各村精選出的強壯男兒,他們從四月初就開始訓練了,且那時經濟還不是很發達,他們會舞著龍頭、敲著鼓、打著鑼來到各家各戶前募捐,我們一群小孩總愛湊熱鬧,跟著龍頭一起歡呼,去各家串門……大家也非常熱情,你五塊,我六塊的慷慨出資,人們也非常歡迎龍頭來到家中擺舞,因為,龍頭,會給家中帶來喜慶,帶來好運,帶來吉祥……
我們是花園村是條白龍,具有悠久的勝戰歷史了,因為都勤勞漢組成的強壯陣容,從80年代來,他的頭上都占滿了光環,多數的第一,都被他強力所奪,自然,我們作為村裡的一員,更是興致高漲,意趣勃勃,一個勁的為村裡的白龍加油……在岸上,天真活潑的孩子,全然不顧烈日當頭,更不會在意什麼矜持,拿著粽子、嚼著冰棍為自己的隊伍吶喊,甚是興奮……
還時不時,總愛擠在人群堆里,一邊吃涼粉,一邊與同伴大笑,風趣高談呀!
更精彩的還有,賽完之後,有漂亮的搶鴨戰役,戰士們,放下行裝,一頭扎進滾滾河水中,去搶那活蹦亂跑的水鴨子,人、鴨、水,嬉戲成群,戰斗一起,多漂亮的景觀呀!讓我們迷戀不知歸路……
多隆重的端午呀,多快樂的節日啊,讓我們的童年豐富多彩,可惜,近幾年,縣里都沒舉辦了,許久,也沒看見那精彩的龍舟賽了;而且,節日的氛圍也大不如從前了,也許是生活好過些的緣故吧,超市的粽子各種各樣,家家戶戶也很少包了;人們也不再向以前一樣,一大早就搶購鴨子了;超市中更琳琅、更豐富的新水果也早已取代了那些李呀、桃呀……
呵呵,回望端午,讓我們快樂!可今之端午,怎就沒那種熱情了呢?吹著涼爽的夏風,感覺異常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