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南海觀音顯靈嚇倒遊客
⑴ 1997年普陀山觀音菩薩像開光奇觀是怎麼回事
在普陀山普濟寺,我們見到了全山方丈戒忍大師。對於1997年在南海觀音銅像開光法會上出現的奇異天象,他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據戒忍大師回憶,1997年的農歷九月二十九日,即陽歷10月30日的那一天,准備進行南海觀音銅像開光。在24、25日之前一直在刮風下雨,如果這樣的天氣再繼續下去,法會的客人就沒辦法如期到來,就會影響到開光法會的順利進行。
就在所有人都感到一籌莫展的時候,原本厚重的烏雲竟然在一夜之間悄然退去。當天凌晨三點半,戒忍大師特意起身上殿察看天氣,發現天上星光朗朗,他不禁鬆了一口氣,看來天公作美,今天開光應該是沒問題了。
但是沒有想到,開光之前,鋪天蓋地的烏雲再度席捲天空,一場傾盆大雨似乎已不可避免。戒忍大師當即通知准備雨衣4000件,以備法會使用。4000件雨衣買好了,天空依舊烏雲密布,絲毫沒有放晴的意思。本來預定8點鍾准時進行的開光,也因故延遲了15分鍾。
8點15分,開光法會正式開始。戒忍大師宣布:「南海觀音聖像開光法會正式開始!」話音剛落,彷彿有一雙無形的巨手在這一瞬間撥開了烏雲,一束陽光透過雲層直射下來
見此奇異天象,在場的人們紛紛跪倒,虔誠地頂禮膜拜。戒忍大師抬起頭望向空中,他彷彿看到雲中露出了觀音菩薩像,就在空中俯視著法會上的眾人……
對當時出現的天象奇觀,也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如果這種天象不是出現在那一天、那一刻,不是出現在普陀山,或者這樣的佛教儀式不在那一天、那一刻舉行,又或者開光的時間沒有推遲,那麼,人們還會賦予這種天象以神異色彩嗎?
這種天象奇觀出現的時間是如此巧合,簡直就像人工控制的一樣。所以現場目睹的人無不歡欣鼓舞,同時自然而然地跟觀音信仰、觀音顯靈聯系在了一起。
不要說是有佛教信仰的人,就算是沒有佛教信仰的普通平民百姓,在此時此地,在這樣一個氛圍當中,在這樣一個儀式當中,他怎麼可能不把天象奇觀跟觀音信仰聯系在一起呢?
或許正是從古至今眾口相傳的各種靈異傳說,給普陀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而那神秘的小白花,對於普陀山來說更是具有特殊的意義。
(1)普陀山南海觀音顯靈嚇倒遊客擴展閱讀
普陀山南海觀音立像總高33米,其中台基高13米,銅像高18米,蓮花座為2米·重70多噸。由河南洛陽銅加工廠承建·頂現彌陀,基本採用飄海觀音形像,端莊慈祥。
大佛材料採用仿金銅精密鑄造,由96塊銅壁板組成,溶入佛面黃金6500克。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為「南海觀音」題字。南海觀音立像處,恰是當年慧鍔留不肯去觀音之新羅礁上首龍灣崗墩,這座南海觀音銅像已成為普陀山新的標志性建築之一。
南海觀音——「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觀音信仰在中華民族可謂婦孺皆知,影響深遠。普陀山佛教協會為庄嚴菩薩道場,弘揚大士聖德,乃廣納群言,發起建造南海觀音露天立像,俾諸眾瞻禮獲福,得大吉祥。「南海觀音慈悲大千,普陀新景光照千秋。」
⑵ 普陀山的南海觀音像是當地最著名的地標性景點嗎
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國之”稱,是我國非常有名的佛教名山。普陀山的南海觀音像是當地最著名的地標性景點,普陀山是是觀音菩薩的道場,每年都吸引著全國各地的善男信女前來禮佛。南海觀音像坐落於雙峰山南端的觀音跳山崗上,是至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觀音銅像,也是普陀山的象徵,觀音菩薩左手托起法輪,右手施無畏印,顯現大慈大悲之相。
在普陀山的南海觀音許願特別靈驗,所以每年的普陀山的香客都絡繹不絕。另外普陀山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色也很迷人,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遊客在游覽時有一個注意事項要記住,普陀山寺廟外的觀音銅像是可以拍照的,但是寺廟裡面供奉的佛像千萬不要拍攝,這是對佛祖的不尊敬。
⑶ 為什麼我去浙江的普陀山看到了南海觀音後我忍不住的哭
你恭敬信仰觀世音菩薩,見到了心潮澎湃,就像孩子見到了久違母親。
⑷ 我在普陀山南海觀音附近摔了一跤是什麼預兆
這個和佛教無關的 不用什麼事都拿佛教說事 人類的一切問題都是自身業報導致的
不如每天念誦經文 抄經文 禮佛拜懺 功德迴向 化解業報 則一切吉祥如意也················
⑸ 普陀山上的南海觀音像 是坐落在東海還是南海。。。要是東海的話。為什麼說南海觀世音呢
觀音菩薩的修行道場來在浙源江普陀山,其所在海域為東海,但在我國的唐朝以前,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在陝西省的西安,以西安為坐標計,現在普陀山在其南,因此,唐朝之前這一帶海面就叫南海。然而,隨著我國朝代的變遷,自元明清後以及到現在,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北遷至北京,從明朝始,這一帶海面改名為東海。但南海觀音叫法深入人心,所以,盡管海面易名,南海觀音的稱謂還是保留至今。
⑹ 去普陀山看見觀音菩薩會哭是怎麼回事
我今天去普濟寺 看到佛像就想哭 出來後哭了好久 曾經也去過很多寺院 沒有過這種感覺
⑺ 普陀山的典故傳說
普陀山的典故傳說:
據史書記載,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為道人修煉之寶地。普陀山的佛教歷史悠久,作為觀音道場初創於唐代。
唐大中年間,有梵僧來山禮佛,傳說在潮音洞目睹觀音示現。唐咸通四年日僧慧鍔大師從五台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舟至蓮花洋遭遇風浪,數番前行無法如願。
遂信觀音不肯東渡,乃留聖像於潮音洞側供奉,故稱不肯去觀音。後經歷代興建,寺院林立。鼎盛時期全山共有4大寺、106庵、139茅蓬,4654餘僧侶,史稱震旦第一佛國。
(7)普陀山南海觀音顯靈嚇倒遊客擴展閱讀:
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普陀山是東海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南北狹長,面積約12.5平方公里。
島上風光旖旎,洞幽岩奇,古剎琳宮,雲霧繚繞。普陀山與九華山、峨嵋山、五台山合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而且又以山、水二美著稱的名山,普陀山這座海山,充分顯示著海和山的大自然之美。
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日又稱普陀山三大香會期,每年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為觀音生日、得道、出家三大香會。
此時普陀盛況空前,從普濟寺的中門到佛頂山,香客如涌,從法雨寺的九龍殿到千級石階的香雲山徑,信徒禮膜參拜,一步一跪拾級而上,虔誠之至,令人感悟。
1997年農歷九月廿九,南海觀音露天銅像建成,此日烏雲密布,妙善大和尚宣布銅像開光時,剎那間天門洞開,陽光普照,令海內外信徒無不傾服。
普陀山觀音香會節起源於觀音應化誕生或成道等日。每年農歷二月十九觀音聖誕日、六月十九觀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海內外佛門弟子。
不論遠近紛紛從四面八方雲集普陀山敬香朝拜和參加法會。十八日晚、十九日凌晨達到高潮,上萬信眾摩肩接踵。
三步一拜齊登佛頂山,場面蔚為壯觀。全山徹夜燈燭輝煌,講經誦佛之聲通宵達旦,呈現出佛國盛會庄嚴虔誠的節慶氛圍。
⑻ 昨天初一去普陀山拜佛,看見南海觀音手上飛來一隻白鴿子,不知道是什
換個角度說,你終於看到煩惱是怎麼生起來的了,由妄心生相,由相牽心,內外攪擾,乃生死本。當然慚愧之心是必須的,需要好好懺悔。所以好好學佛修心吧。
祝一切順利!
⑼ 普陀山上的南海觀音手裡為什麼拿的是一個舵
拿的不是舵,是法輪,佛教八寶之一。佛教中把法輪喻指為佛法如轉輪聖內王的"輪寶"一樣轉動不容息。供奉法輪意在祈禱佛法住世,法輪常轉。常見的法輪分成八輻輪和千輻輪兩種。
它既作為八寶之一來供奉,同時由於法輪象徵了佛法的權威及庄嚴,在藏傳佛教中還作為吐蕃法王松贊干布和五世達賴的手持標志出現。西藏博物館收藏的兩件法輪造型相似,只是鎏金鑲寶圖案有所差異。
(9)普陀山南海觀音顯靈嚇倒遊客擴展閱讀
拜佛禮儀:進佛殿時,應靠在門的一邊,女生右腿邁進,男生左腿,跨過門檻進殿,不宜從中間走,那是留給出家人的。在佛殿里拜佛,一般人都喜歡佔用中間的一隻拜墊,其實,正中間的是專供方丈和尚或主法師傅在發揮佛事上拈香禮佛時用的,一般的信眾不宜在這個位置拜佛。
拜佛時先拜中間的主佛,然後沿順時針方向,依次去拜其餘諸佛菩薩。拜佛時要面向佛像,你所要拜的是哪一尊聖像,就稱念哪一尊名號。
比如觀世音菩薩,就口念一聲「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說上自己的姓名,地址,然後隨著拜下去,雙手掌朝上,表示接佛兩足,如此三遍。如果不知道面前是哪一尊佛菩薩,在普陀山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拜完右手撐起身體,右轉離開,這就是拜佛的整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