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玩四游 » 游園心情

游園心情

發布時間: 2020-12-08 12:30:29

❶ 形容天氣晴朗,人心情愉悅的詩句

1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後》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秋詞》

4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抹濃妝總相宜。——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

5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垂裊風。——李白《陽春歌》

拓展回答: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在這首詩下自註:「余田園在東京。」詩的主題是抒寫忽聞叛亂已平的捷報,急於奔回老家的喜悅。「白日」,指晴朗的日子,點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難得「放歌」,也不宜「縱酒」;如今既要「放歌」,還須「縱酒」,正是「喜欲狂」的具體表現。這句寫「狂」態,下句則寫「狂」想。「青春」指春天的景物,春天已經來臨,在鳥語花香中與妻子兒女們「作伴」,正好「還鄉」。詩人想到這里,自然就會「喜欲狂」了。

《登科後》譯文: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郁結的悶氣已如風吹雲散,心上真有說不盡的暢快,真想擁抱一下這大自然。策馬賓士於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

游園不值表現了詩人什麼的心情

此詩先寫詩人游園看花而進不了園門,感情上是從有所期待到失望遺憾;後看到一枝紅杏伸出牆外,進而領略到園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的驚喜之情。

《游園不值》是宋代詩人葉紹翁的名篇,原文為: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譯文:

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

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牆頭來。

(2)游園心情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是葉紹翁的觸景生情之作。此詩所寫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雲淡風輕、陽光明媚的時節。由詩人春日乘興游園的所見所感所作。

寫作特色:

其一是寫春景而抓住了特點,突出了重點。葉紹翁這首詩應是從陸游詩中脫胎而來,用一「出」字把紅杏擬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點,突出了重點。

其二是「以少總多」,含蓄蘊藉。比如「一枝紅杏」就是「滿園春色」具體而集中的表現,一枝紅杏就代表了牆內百花。

其三是景中有情,詩中有人,而且是優美的情、高潔的人。門雖設而常關,「小扣柴扉」又「久不開」,其人懶於社交,無心利祿,已不言可知。門雖常關,而滿園春色卻溢於牆外,其人怡情自然,豐神俊朗,更動人遐思。

其四是不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春色在這么一「關」一「出」之間,沖破圍牆,溢出園外,顯示出一種蓬蓬勃勃、關鎖不住的生命力度。後人更賦予這兩句詩以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會沖破重重困難,脫穎而出,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這兩句詩也便獲得了新的生命,流傳不絕。

❸ 牡丹亭游園中杜麗娘在游園時思想感情是如何變化的呢

牡丹亭》游園部分共六支曲子,寫的是杜麗娘游園時的心境,表達的是她觸景生情的悵惘,暗自嘆惜的憂愁和無可奈何的自慰。這是傷春的情懷,從反面表達了她的熱望和追求。這是一種可意會不可言傳,可神通難以語達的心靈波動。

附:

一\藝術特色

主要寫作特點是即景生情,而且採用了兩種方法。一是調和法,即情與景在情調上一致。一是不調和法,即情與景在情調上相反,使樂景生哀情。

前三支曲子中的即景生情,採用的是調和法,春景和春情在情調上是一致的,其中雖有感慨,也是一種熱切希望的感慨。後三支曲子中的即景生情,採用的是不調和法,在明媚的春景中,產生的卻是憂愁、感傷。

兩種方法的採用,從正反兩個方面表現杜麗娘想沖破封建牢籠,對自由愛情、幸福生活的熱烈追求,是相得益彰的。而以樂景寫哀情的處理,更顯得動人。

二\賞讀曲文。

賞讀六支曲子,緊扣景與情的結合,鑒賞六支曲子中透出的杜麗娘的內心感受。

第一支曲子

解說:鶯兒鳴叫婉轉催夢醒,心兒被處處春光撩亂。孤零零佇立在重宅深院。熏沐的沉香燒盡,殘斷的綉線拋完,為什麼今年思春的情懷勝過去年?

鑒賞:曲中展示了怎樣的景?透出了怎樣的情?

提示:一邊是鶯囀催動的無限春光,一邊是枯燥單調的閨閣寂寞。這種一動一靜、一鬧一寂的強烈反差,催動著少女思春的情懷,因此,一句「恁今春關情似去年」自問,把意欲掙脫束縛、嚮往自由(大好春光)的熱望,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了。

第二支曲子

解說:晴空的庭院游絲如煙,春在飄盪的游絲上呈現。剛邁步又遲延,退而回房理花鈿,沒想到菱花鏡偷照了半個顏面,害得我將發髻梳偏。步出閨閣羞將身姿顯現。

鑒賞:從游園前的整裝美容,可以看出杜麗娘怎樣的心理活動?怎麼去理解這種心理活動?

提示:欲行又止,想扮得和春色相當;整裝美容後,第一次從鏡中驚奇地發現自己的俊美,使自己情不自禁、羞答答的將發髻也弄歪,還故意自我埋怨,寫出了少女含情脈脈、自我欣賞的微妙心理。杜麗娘的這一發現極為重要。它更激發了杜麗娘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愛情的追求。

第三支曲子

解說:你說紅裙衫顯現得色彩鮮艷,嵌著寶石的頭簪亮閃閃。這正是我愛美天性的表現。正愁我的美貌和情思無人識見,沒擔心沉魚落雁鳥驚喧,只恐怕春花羞愧愁緒添。

鑒賞:對春香的贊賞,杜麗娘是怎樣回答的?從回答中,我們可以看出她什麼樣的心情?

提示:一方面對自己的美貌毫無掩飾的自我欣賞,一方面又為自己的美貌和情思無人賞識而惋惜。這里的惋惜不是孤芳自賞的矜持,而是一種無人理解、知音難覓的感慨。這樣就形成了形體美、情思深與心靈空、意念虛的巨大反差,深刻地表現了杜麗娘面對大好春色,心情想有寄託的希望之情。

小結:這三支曲子寫的是杜麗娘游園前的心理活動,表達的是她想尋找春天、寄託情思的熱望。其中,有思春的興奮,贊春的驚喜,惜春的感慨,當然,這「春」,既包含著「春光」「春色」,也包含著「春情」「春思」。

第四支曲子

解說:沒想到春花燦爛開遍,可惜是開在破敗冷寂的庭院。可嘆春色美好春光虛度的日子難捱,那賞心的樂事、歡欣的快意不知落在誰家院?瑰麗的樓閣飛檐,華麗的亭台欄檻;細雨絲絲、輕風片片,煙霧籠罩、遊船斑斕,——深閨人領略這大好春色太難!

鑒賞:杜麗娘面對著怎樣的春色?她的心裡在怎樣活動?

提示:面對的是由近及遠的紅花紫蓓、亭台樓閣、細雨輕風、煙霧遊船,這是一片動人的春景。在這樣的春景中,先是惋惜只有「斷井頹垣」相伴,後是感嘆「忒看的這韶光賤」,核心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的惆悵郁悶。通過杜麗娘的直白,以「樂景」寫「哀心」,「倍增其哀」,宣洩了杜麗娘內心的郁悶,表達了她追求自由的熱望。

第五支曲子

解說:杜鵑花紅遍了青山,荼花外游絲飄忽柔軟。春香呵,牡丹雖好,哪能開在百花之先!凝神聽,燕子的清脆叫聲明快如剪,黃鶯流囀的歌聲柔和潤圓。

鑒賞:怎樣理解「春香呵,牡丹雖好,他春歸怎佔得先」?

提示:字面上的意思是,牡丹雖然美艷,但它遲至暮春才開花,不能開在百花之先。其實這是杜麗娘以牡丹自比,哀嘆自己的青春被耽擱了。

第六支曲子

解說:看不厭的春色無限留戀,即使賞遍十二亭台也是枉然。倒不如就此盡興回房打發日子暗自憐。

鑒賞:「枉然」、「過遣」是一種什麼樣的心境?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心境?

提示:「枉然」,是一種得不到任何收獲或滿足的失望;「過遣」,是一種打發日子的無可奈何。這兩種心境都出自惆悵、憂傷。曲中不著修飾的白描出來,更顯得真切動人。這種心境是對自己青春逝去的感傷,也是對禮教束縛的憤懣。透過感傷和憤懣,我們可以看到對自由、幸福的熱望和追求。

❹ 杜麗娘游園的心理變化分析800字

從早起到游園歸家,杜麗娘的 情緒依次為晨起時的懷春張望,妝扮時的自驚美艷,游園時的感春自嘆,游園後的幽怨惆悵。

❺ 游園不值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心情

你好來!

  1. 《游園不值》一詩自,作者因游賞受阻而掃興又得興,這應該看作是一種精神奇遇。詩人從一枝盛開的紅杏花,領略到滿園熱鬧的春色,感受到滿天絢麗的春光,總算是不虛此行了。

  2. 這首七言絕句,描寫了作者游園不成,紅杏出牆的動人情景。不但表現了春天有著不能壓抑的生機,而且流露出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描寫出田園風光的幽靜安逸、舒適愜意。

  3. 這首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切美好、充滿生命的新鮮事物,必須按照客觀規律發展,任何外力都無法阻擋。同樣,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鎖不住、禁錮不了的,它必能沖破任何束縛,蓬勃發展。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❻ 杜麗娘游園時的心情由激動轉為悲傷的原因

當他永遠的時候,心情有激動轉化為悲傷。實際上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事情,一個人的心情總是會觸景生情。

此時過往的一些事情就會湧上心頭,特別是對於人生的一種感慨,或者是對於自己人生的一種懺悔。就會讓人心裡邊出現一些不舒服的症狀,杜麗娘其實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現了一種悲傷的情緒,這也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也是在描述心情的時候經常會用到的寫作手法。

❼ 應憐屐齒印蒼苔表達了作者什麼的心情

因游賞受阻而掃興的心情。

此詩所寫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雲淡風輕、陽光明媚的時節。詩人乘興來到一座小小花園的門前,想看看園里的花木。他輕輕敲了幾下柴門,沒有反響;又敲了幾下,還是沒人應聲。詩人猜想,大概是怕園里的滿地青苔被人踐踏,所以閉門謝客的。詩人在花園外面尋思著,徘徊著,很是掃興。

作者游園是為了追尋春天的腳步,而主人閉園是因為愛惜青苔,這么一說便溝通了主客惜春之心,使訪友不遇的惆悵頓時化為烏有。作者看到的是一枝紅杏,而引導讀者想到的是滿園春色,讀者與作者在這里又產生了共鳴。『關不住』和『出牆來』,互為因果,也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出自《游園不值》,是宋代詩人葉紹翁的名篇,這首小詩寫詩人春日游園所見所感。

葉紹翁(生卒年不詳),南宋建炎三年(1129),因抗金有功,升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後因趙鼎黨事被貶。葉紹翁因祖父關系受牽連,家業中衰,少時即給龍泉葉姓為子。宋光宗至宋寧宗期間,曾在朝廷做小官,與真德秀過從甚密。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又與葛天民互相酬唱。

原文如下: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譯文如下:

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

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牆頭來。

詞句注釋如下:

⑴游園不值:想游園沒能進門兒。值,遇到;不值,沒得到機會。

⑵應憐:概是感到心疼吧。應,表示猜測;憐,憐惜。屐(jī)齒:屐是木鞋,鞋底前後都有高跟兒,叫屐齒。

(7)游園心情擴展閱讀:

這首小詩寫詩人春日游園所見所感。此詩先寫詩人游園看花而進不了園門,感情上是從有所期待到失望遺憾;後看到一枝紅杏伸出牆外,進而領略到園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驚喜,寫得十分曲折而有層次。

尤其第三、四兩句,既渲染了濃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全詩寫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體現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點,情景交融,膾炙人口。

❽ 游園不值詩中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心情

游園不值詩中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對美好事物的贊美.
游園不值_
作者:葉紹翁版
應憐屐齒權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頭兩句「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交代作者訪友不遇,園門緊閉,無法觀賞園內的春花。但寫得很幽默風趣,說大概是園主人愛惜園內的青苔,怕我的屐齒在上面留下踐踏的痕跡,所以「柴扉」久扣不開。將主人不在家,故意說成主人有意拒客,這是為了給下面的詩句作鋪墊。由於有了「應憐屐齒印蒼苔」的設想,才引出後兩句更新奇的想像:雖然主人自私地緊閉園門,好像要把春色關在園內獨賞,但「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後兩句詩形象鮮明,構思奇特,「春色」和「紅杏」都被擬人化,不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讀者許多聯想,受到哲理的啟示:「春色」是關鎖不住的,「紅杏」必然要「出牆來」宣告春天的來臨。同樣,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鎖不住、禁錮不了的,它必能沖破任何束縛,蓬勃發展。

❾ 河邊風景好的說說心情

1、秋天到了,田裡全部金黃,河邊的桃樹漸漸脫下綠衣裳換上了金衣裳,隨著天氣的慢慢變冷,桃樹姑娘忍痛割愛,把自己的衣裳寫成祝福,送給大地,動物們收到祝福,就從從准備好過冬的糧食。

2、秋天,河岸兩邊的花和樹上的葉子都凋謝了。樹上結了許多果子,有紅通通的蘋果,黃澄澄的梨,火紅的柿子。在秋雨的洗禮下,果實變得格外誘人。

3、河的兩岸就是游園,人們稱它叫「千畝游園」。走進游園,首先是一片梧桐樹林。樹林里,一棵棵梧桐樹就像戰士一樣筆直地站在那裡。樹上枝繁葉茂,大大的葉子擠在一起,好像給游園戴了一頂大大的帽子,把陽光都擋在了外面。所以,現在即使是夏天,走進這個樹林也感覺非常涼爽。

4、冬天轉眼就到,田裡雪白一片,桃樹姑娘光著身子挺立在河邊,孩子們可開心了,在自家門前堆雪人,打雪仗,高興極了!

5、冬天,河水結冰了,雪花紛紛揚揚地落下,不一會兒河邊就變得白雪皚皚了,都分不清哪是河哪是地了。小朋友們在厚厚的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白茫茫的雪地霎時間成了孩子們的游樂場

6、春天,萬物復甦,百花盛開。河水上面的冰在溫暖的陽光的照射下融化了,河兩岸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小朋友們可以在河邊采野花、捉迷藏,十分有趣。

7、草地旁邊有幾排粗壯的大樹,長長的枝條上小鳥歡快的唱著動聽的歌曲,知了在樹葉里拚命的叫著,到處都是一片生機勃勃。

8、不必說那幢幢樓房,棵棵綠樹,朵朵小花,叢叢綠草;也不必說那早出晚歸的人們,在叢草中嬉戲的孩子,和主人一同出門的小狗小貓,忙於采蜜的小蜜蜂。單是河邊那一排健身通道,就別有一番趣味。

9、夏天,紅彤彤的太陽在空中徘徊,熱得知了不停地叫,曬得小狗伸出舌頭。這時,河裡的荷葉變得更綠了,荷花也盛開了,粉的像霞,白的像玉,在荷葉的襯托下顯得格外嬌美,小魚們也在荷葉下自由自在地嬉戲。

10、我們又來到了河邊,蛙媽媽正帶小蝌蚪寶寶散步,一群小魚又游過來,彷彿是和小蝌蚪寶寶在捉迷呢。遠處一群孩子正在放風箏,他們跑著笑著開心極了。天上的風箏五彩繽紛,如同一個個美麗的仙女正在迎接春姑娘呢!

11、走出樹林就來到了花的世界。在離樹林不遠處,是一大片的紫徽花林。紫徽樹上開滿了紫徽花。紫色的紫微花小小的,幾十朵擠在一起,形成了美麗的花球。樹上結滿了一簇簇的花球,好像打著一個個紫色的小燈籠,讓人留戀忘返。

12、走出花海前面又有幾座小亭子,許多人聚集在那裡。他們有的打牌,有的聊天,還有的在那裡練習吹樂器。看著眼前的美景,聽著悅耳的音樂,我覺得自己根本不是在城市裡,而是在世外桃園。

13、這是一條十米寬的河,河水並不清澈,可是,河上浮著的蓮葉卻四季常綠,每天放學回家,我總要看她一眼,心情也變得到了放鬆。特別是在盛夏時分,一朵朵小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她們沒有西湖荷花那樣巨大,也沒有桂花那樣芳香,更沒有桃花那麼繁密,她們只是默默的開著,雖然零散,卻無不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

14、早在以前,我就聽說過這濰坊的綠化是不一般呀。原先偶爾回趟老家路過這里,我也有同樣的感覺,那裡有一排排茂密的大樹,大片的草地和一簇簇的小花,這不但遮掩了汽車的嘈雜,也凈化了渾濁的空氣,果真是名不虛傳呀!

15、在清漪河的北頭,有一座橡膠壩。橡膠壩的北面是上游,南面是下游。河水從上游慢慢往下游流淌。在經過橡膠壩的時候,河水像瀑布一樣流向下游,濺起了朵朵白色的浪花。從遠處看,河面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就像一條長長的銀蛇。

16、一來到小河邊,就看到清澈見底的河水,清得能看到河底的鵝卵石,照出孩子們的影子。河裡可是個動物世界啊!有橫行霸道的螃蟹,長鬍子、大眼睛的大龍蝦,溫柔體貼的小魚……河旁邊有一棵柳樹,像一位姑娘在河邊上梳理她美麗的長頭發,美麗極了!河邊的小野花、野草並不是引人注目,但是只要在這條邊上,都會被我們輕而易舉地發現。當然,河邊也有大家常見到的桃花了,桃花在春天裡欣然怒放,像蝴蝶在枝頭翩翩起舞。在不遠處,孩子們有的在跳繩,有的在放風箏,還有的在盪鞦韆,她們玩得不亦樂乎!

17、小河裡的水清澈見底,幾個小朋友在高興的打水仗,渾身都濕了也無所謂,河內的小魚游來游去,一點也不怕河邊玩耍的孩子們,遠處還有幾個大人靜靜的坐著在釣魚。

18、夏天到了,田裡一片深綠,河邊的桃樹上掛上了一個個誘人的桃子,讓人垂涎三尺,大人們啊,喜歡在樹陰下乘涼,打撲克,下圍棋。知了在樹幹上不停的叫,使這個安安靜靜的了夏天增添幾分生趣。

❿ 游園不值古詩描繪了什麼的春天表現了詩人什麼心情

《游園不值》這首七言絕句描寫了作者游園未遂,紅杏出牆的動人情景。表現了春天有壓抑不了的生機,流露出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拓展資料:

作品原文

游園不值

南宋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譯文

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

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牆頭來。

詩文簡介:

《游園不值》是宋代詩人葉紹翁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寫的是詩人春日游園所見所感。

此詩先寫詩人游園看花而進不了園門,感情上是從有所期待到失望遺憾;後看到一枝紅杏伸出牆外,進而領略到園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驚喜,寫得十分曲折而有層次。尤其第三、四兩句,既渲染了濃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全詩寫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體現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點,情景交融,膾炙人口。

作者簡介:

葉紹翁(生卒年不詳),字嗣宗,號靖逸,處州龍泉(今屬浙江)人。其學出於葉適,與真德秀友善。詩屬江湖詩派。有《四朝聞見錄》《靖逸小集》。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