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玩巴東
Ⅰ 旅遊跟團好,還是自己去
跟團旅遊好,跟團的最大好處是便利,衣食住行都有人安排妥當,你只需要出錢就好了,一般而言,由於規模經濟的特性,成團的旅行的遊玩成本會相對於散客,既然是和自由行相比,那最大的缺點顯然是——不自由!不自由!不自由!
當然跟團旅遊也有風險,導游的服務、同行的素質、半強制性消費、路線安排是否合理……等等等都是需要去考量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不可控的,但即便如此,跟團旅行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都遠勝於自由行。
但是自由行總會伴隨著一些不確定因素,交通工具,行程,天氣,酒店,住宿,這些可以自定義的東西都可能跟你開個玩笑——交通工具被扣,堵車錯過航班,展館時間變更,突遇暴雨被淋濕器材……
這種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分分鍾會生氣。而且,自由行如果需要達到優質旅行團的舒適性,開銷成本會很大、很大。總體來說,還是跟團游比較好。
Ⅱ 關於三國的歷史故事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呂蒙(178-219),字子明,孫權繼位後前來投奔,在剿滅吳郡城外的山賊的戰斗中初顯鋒芒,在東吳四英將中衛列第三位,其餘三位是周瑜、魯肅、陸遜。呂蒙早年沒有上過學,是個大老粗。但呂蒙並非無謀之人,周瑜攻打南郡時還向呂蒙請教過戰術。後來孫權看出呂蒙的能力,便勸他多看些兵書,這就是著名的「孫權勸學」。呂蒙立即請假在家,認真苦讀兵書。後來魯肅回吳郡時與呂蒙交談,感嘆「昔日吳下阿蒙,如今竟是這般模樣」。呂蒙說「士別三日,更當刮目相看」。217年,魯肅病逝。呂蒙不久後代魯肅之職,成為了東吳的第三位水軍都督。然後,關羽攻打樊城,呂蒙用白衣渡江之計成功襲取荊州,使關羽敗走麥城。呂蒙再作為主將四面圍住麥城,終於活捉了關羽。
三顧茅廬,呵呵,這個大家都知道,不用我說了吧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馬懿死後,大兒子司馬師輔助十三歲的,權勢比司馬懿更大,但沒有多久,就病死了。司馬師在病重的時候,便把一切權力交給了弟弟司馬昭。司馬昭專管國政,自封為相國,不久封為晉公。皇帝曹髦只有13歲,知道自己遲早會被司馬昭除掉,就打算鋌而走險,用突然襲擊的辦法,幹掉司馬昭。 一天,曹髦把跟隨自己的心腹大臣找來,對他們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恥辱,我要你們同我一道去討伐他。"幾位大臣知道這樣做等於是飛蛾投火,都勸他暫時忍耐。曹髦不接受勸告,親自率領左右仆從、侍衛數百人去襲擊司馬昭。誰知大臣中早有人把這消息報告了司馬昭。司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殺掉了。 司馬昭除掉了曹髦,另外從曹操的後代中找了一個十五歲的曹奐接替皇位,這就是魏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