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心理現象
⑴ 如何把握遊客心理
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他是怎麼想的,再可以多問問,
⑵ 52.導遊人員應該從哪些方面了解遊客的心理
(1)從國籍、年齡、性別和所屬階層等方面
(2)從分析遊客所處的地理環境
(3)從分析遊客的出遊動機
(4)從遊客不同的個性特徵
(5)通過分析旅遊活動各階段遊客的心理變化了解遊客
⑶ 旅遊活動的不同階段,遊客的心理活動有什麼變化
1.入境初期階段:求安全心理,求新、求異心理 遊客初到一地,興奮激動,但由於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環境不同,因而會產生茫然和不安全感,這個階段遊客求安全的心態表現得非常突出,甚至上升為他們的主要需求。同時,遊客這時的注意力和興趣從日常生活轉移到旅遊目的地,對什麼都感到新奇,什麼都想看、想要問、都想知道,一些當地人司空見慣的平常事在遊客眼裡可能事一件新鮮事。這時導遊人員應多組織些輕松愉快的參觀游覽活動,對遊客提出的在導遊人員看來似乎事幼稚可笑的問題也應該認真的回答,以滿足遊客求新、求異的心理需求。2.個性表露階段:懶散心理、求全心理 隨著旅遊活動的進展、接觸的增多,旅遊團成員間、遊客與導遊人員間越來越來熟悉,遊客開始感覺輕松愉快,這時會產生一種平緩、輕松的心態,遊客的性格開始暴露,其心理特徵主要表現為: 懶散心理。遊客的弱點越來越暴露,時間概念差,群體觀念弱,游覽活動中自由散漫,丟三落四,旅遊團成員間的矛盾逐漸顯現。 求全心理。人民花錢外出旅遊,往往把旅遊活動理想化,希望旅遊活動的一切都時美好的、理想的,從而產生生活上、心理上的過高要求。遊客在這一階段提出的問題范圍更廣泛、更深刻,個別遊客還會提出一些不友好、挑釁性的問題。導遊人員在這一階段的工作最為艱巨、最容易出差錯。這個階段最能考驗導遊人員的組織能力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是對其導游技能、心理素質的一次重要考驗。3.離境前階段:忙於個人事務
⑷ 普勞格的遊客個性心理模式
美國心理學家普勞格的心理類型模式,將旅遊者劃分為五種類型:自我中心型、回近自我中心型、答 中間型、近多中心型和多中心型,其中用保守型 (psychocentric)與開放型(allocentric)來分別描述兩種對立性格的人。
⑸ 遊客的旅遊心理是怎樣產生的
讓人們想旅遊的心理有不同產生原因:
1、心情不好,換個風景好的地方換個心情
2、放假了,待在家裡太無聊想出去玩
3、去心愛的他所在的地方看他,順便去玩
4、聽說那個地方很好玩、風景特別美
5、看到照片發現那個地方我也特別想去
6、……
總結無非兩個本質原因:內心自發的想旅遊;受環境影響想旅遊。
⑹ 旅遊者有哪些心理需求
第五節 旅遊者需求心理(摘抄)
一·旅遊者在不同旅遊階段的旅遊需求心理·
(一)准備階段的旅遊需求心理
旅遊者有了旅遊的願望,並具備旅遊條件以後,便著手准備旅遊活動,即進入旅遊准備階段。在准備階段,旅遊者需要確定旅遊目的地和旅遊方式以及日程安排。
1、確定旅遊目的地(信息來源於「口碑」效應、民間渠道、官方宣傳)
確定旅遊目的地時,需要佔有盡可能的多的資料和信息,幫助他(她)做出抉擇。這些信息的來源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1)「口碑」效應。「口碑」效應 是旅遊者的親戚、朋友、同學、同事等熟悉的人言論對旅遊者的旅遊抉擇所施加的影響。
(2)民間渠道。它是指旅遊者通過報刊、雜志、書籍、電影、電視、錄象等途徑獲取的。由非旅遊組織或個人提供的有關旅遊接待國、地區或旅遊點的信息。比如,某旅遊者因為看了《廬山戀》這部電影而激起去廬山旅遊的願望;從歷史書上了解到埃及是世界四大發明文明古國之一,為埃及的金字塔所吸引而欲去埃及一游。
(3)官方宣傳。是指旅遊街道國或地區為了吸引遊客,發展旅遊業而進行的一系列廣告宣傳和推銷活動。例如,利用廣播、電影、電視、錄象、幻燈等視聽和視覺手段和報紙、雜志、旅遊小冊子等印刷品進行關高宣傳活動;通過主辦和參加各種旅遊博覽會進行宣傳和招攬活動。
2、確定旅遊方式(團體旅遊與散客旅遊)
旅遊方式有兩種,即團體旅遊和散客旅遊。不同的旅遊方式有不同的的特點,旅遊者在決定了旅遊目的地以後,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旅遊方式。團體旅遊有四大優點:省時方便、經濟實惠、相對安全、導游服務
3、確定旅遊日程(考慮個人閑暇時間、興趣愛好、經濟水平)
旅遊者在確定旅遊目的地和旅遊業方式之後,如果參加散客旅遊,還得親自確定旅遊日程安排,包括游覽日期、游覽時間、游覽點的確定,以及交通工具、住宿設施的選擇等。此時。旅遊者主要考慮的因素是:(1)本人的休閑時間。決定游覽日期的長短以及出發和返回日期;(2)興趣愛好。決定游覽項目和游覽點以及每個游覽點的逗留時間;(3)個人經濟水平。決定選擇交通工具和擬投宿飯店的檔次,如經濟寬裕則可選擇豪華、舒適的交通工具和檔次較高的飯店。
(二)旅途階段的旅遊需求心理
1、旅遊者對旅遊交通的需求心理是安全、准時、舒適。其中安全啊旅遊者首先的而且是最基本的需求。國際旅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飛機,盡管很多人認為坐飛機旅遊是一件夠刺激,但很危險的事,而調查表明,在現代交通工具中,飛機是最安全的。
旅遊者對交通的第二種需要心理就是「准時」。旅遊者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准時出發,准時抵達目的地,准時住進飯店,准時離開目的地,准時返回家中,一旦發現飛機、火車、輪船、汽車誤點,他們就會變得煩躁不安。
要求舒適方便是現代旅遊者對旅遊交通的一種普遍需求心理,尤其是長途旅遊,旅遊者容易疲勞、煩悶、產生度「時」如年的感覺。無論是火車汽車、還是飛機,旅遊者希望有舒適的寬敞的座位,熱情周到的服務和冬暖夏涼的條件,以清除旅途的疲勞和不適合。
2、旅遊者對旅館的需求心理是干凈衛生、便利、安全。
(三)游覽階段的旅遊需求心理(尋求知識性、刺激性)
(四)結束階段的旅遊需求心理(既流連忘返又歸心似箭)
二·不同類型旅遊者的旅遊需求心理·
1、外國旅遊者
除商務旅遊外,來我國的外國旅遊者大都參加旅行團。外國旅行團根據其不同組成成分分為觀光團、專業團和青年學生團。
觀光團主要以參見游覽我國的名勝古跡,了解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風土人情為目的。
專業團是指由一行業的人員組成的代表團。參加專業團的旅遊者除過觀光外,還從事一定的專業考察和交流活動。他們對本專業有很濃的興趣,希望對了解我國通航的情況,因而對安排他們進行科學技術、文化等的交流活動和參觀訪問十分感興趣。
2、華僑及港澳台同胞
3、國內旅遊者
4、女性商務旅遊者
⑺ 看到遊客亂扔垃圾的現象你心裡怎麼想
沒有素質的人應該教育,提示遊客做文明的人。
⑻ 心理學分析,為什麼中國遊客特別急躁
旅遊行程作為一種時間性比較強的行動,對於普通中國人來說太難了。無論是航班的時間點,專還是大巴的時間點屬,都是非常嚴密的,精確度是以分鍾計算的,而且不能有任何差錯,否則就可能會導致整個行程泡湯。這種行動對於注意力強的人來說,是一種休閑放鬆。但對於注意力弱的人來說,則是一種高強度的壓力,他們的精神時時刻刻處於緊張之中。於是到了各種場合,都可能出現急躁爭搶的情況。可見,中國遊客的表現,背後就是注意力水平的問題,我們的注意力水平與現代文明的平均水平有差距。
—慕容惠琦
⑼ 遊客的六種購物心裡哪些是最重要的
旅遊購物心理的影響因素主要有文化傳統,購物者的興趣、愛好、情緒,商品本身,購物環境,購物服務,社會群體等。
(1)文化傳統
社會文化傳統是一個社會在其發展過程中長期演進而約定俗成的,對該社會的全體成員的心理和社會活動影響巨大。具有不同文化傳統的人,其生活方式、心理活動、興趣愛好、行為模式、審美觀念都有極大差異,從而決定了其消費和購物心理的差異性。例如,華僑和港澳台同胞回大陸旅遊時,大多數人都希望買到發菜,因為發菜不僅是一種營養豐富的中國特產,而且發音近似「發財」,因此是一種大吉大利之物,久而久之就成為饋贈親友的佳品。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的體現,對於西方文化傳統的旅遊者來說,發菜就不會如此珍貴。
(2)興趣、愛好與情緒
興趣、愛好號隋緒對旅遊者的購物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興趣愛好促使人積極主動地認識某種商品,想方設法地尋找某個商品。興趣愛好往往導致人對某種商品的肯定態度,形成購買動機。比如,某西方旅遊者對繪畫感興趣,他來到中國旅遊,就會把購物的重點放在中國畫上,每到一地,就要求導游介紹當地的有名的畫廊和市場,前去參觀和選擇。而不喜歡繪畫者,則不可能有此熱情,這就是興趣使然。遊客到異地旅遊,常常產生好奇、緊張、不安、愉悅或氣憤等復雜情緒,而他們的這些情緒自然會影響到他們的購物需求和動機,並帶入到購物活動中。如果遊客情緒高漲,心情愉快,就會對所提供的商品表現出較大的興趣,購物時自然會很慷慨。而如果遊客因為其他事情遭遇冷遇,丟失財物或者欺詐,想起悲傷的事情等情況,遊客心不平,氣不和,購物需求和動機自然會被削弱。因此,在帶領遊客購物時,導遊人員必須事先了解遊客的情緒狀況,切不能太主觀,以免遭到遊客猜忌,阻礙行程。
(3)商品本身
商品本身包括商品的價值、價格、品種、質量、包裝等。遊客購物時,首先考慮的就是商品有無價值。旅遊商品的價值,既包含藝術價值、欣賞價值,也包含使用價值。價值大小,往往與購物慾望成正比。價值大,容易激發購買欲;價值小,則不容易激發購買欲。旅遊購物對價格很敏感,旅遊者每走進一家商店一接觸商品,都想知道它的價格。價格適中,會堅定購買信心;反之信心動搖。商品的品種、質量同樣影響購物心理。品種多,質量高,旅遊購物心理容易得到滿足;相反則不滿足。而商品的包裝看來是商品的附屬,但在心理上的作用遠非物理保護那麼簡單。一種精美的商品若無相得益彰的包裝,在人的心理上會降低商品的美感和價值;相反,精美的包裝卻可以彌補商品的平凡,它往往會吸引遊客情緒性的購買。因而旅遊商品的包裝,如何考慮到它的紀念意義和作為禮品的需求,以及攜帶的方便,特別是增加旅遊樂趣上,顯得尤為重要。
(4)購物環境
購物環境包括購物場所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例如,位置、分布、設施、安全、氣氛等。旅遊購物心理總是依賴一定的情境,容易受時間、地點和客觀環境的影響。好的購物環境不僅讓顧客心情舒暢,還能增進顧客的購買慾望;糟糕的購物環境只能令顧客心情沮喪,空手而歸。有的遊客本來購買態度積極,如果購物時商店內人員太多,擁擠不堪,或人員太少,冷冷清清,或商品陳列不合理,店內布局零亂無序,就很可能改變其購物態度。目前我國的旅遊商店大多設在旅遊景點附近,不僅缺乏規模,也缺乏檔次,布局亂,安全感差,服務欠佳,特別是在黃金周期問。處在這樣的購物環境,還有幾人能繼續保持購物雅興?中國的香港、歐洲的安道爾被稱為「購物天堂」,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購物環境優良。
(5)購物服務
購物服務包括售前服務、售中服務和售後服務,它是影響購物心理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服務上乘,旅遊者如坐春風,甘願解囊;服務低劣,旅遊者如遇冰霜,購買慾望全無。購買商品不能包退包換,不能送貨上門,又不幫助郵寄託運,服務人員一問三不知,視顧客如仇人,旅遊者哪還敢在你這里購物,避之猶不及呢!
(6)社會群體
幾乎所有的人都需要與別人進行交流,因而每個人的消費心理也直接或間接地受到他人的影響。4種與遊客相關的群體對遊客購物心理具有特殊的影響作用,它們是家庭、朋友、正式社會群體和遊客所處的旅遊團體。家庭成員由於交往頻繁,彼此在價值觀、態度和行為模式上廣泛相互作用,因而遊客購物時總是會以家庭的價值觀或需求為出發點。朋友是僅次於家庭的典型非正式群體,朋友的觀點和好惡是遊客選擇旅遊商品的重要參考,朋友的一句贊成或者反對的話,可能比導游或者商家的很多宣傳都有分量。朋友的意見與自己的意見越相似越容易做出決策。加入正式社會群體一般是為了發展個人的事業、開拓眼界、滿足特殊興趣或完成特殊使命等。如果遊客作為正式群體的一分子隨團購物,那麼就會受團體氛圍的影響,不會做出較另類的購物活動。旅遊團體是與旅行社經營活動直接相關的群體形式,雖然表面看來遊客之間並沒有太多的聯系,然而他們同作為到異地旅遊的客人,因而具有共同的心理感受,例如,新奇、緊張和不安、焦慮等。他們所持的購物需求和動機也容易互相影響,即使導遊人員給予他們再熱情的信息幫助,他們也更傾向於遊客之間的信息溝通,以強化或弱化這種需求或動機,而且這時候會顯現出較強的從眾心理。另外,社會階層也是社會群體的類型之一,對購物心理有重要影響。在購物時,遊客總是趨向於選擇能被自己所屬社會階層或更高的社會階層所接受的商品,而對那些屬於被視為更低階層的人享用的商品則從心理上有一種抵觸感。
⑽ 導游如何做好對遊客的心理服務
尊重遊客、微笑服務、使用柔性語言、與遊客建立夥伴關系、提供個性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