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消費行為
❶ 與之相比,國際遊客的消費行為多是到餐飲店享受中國美食,或到小商品市場買些小商品,一般不會到百貨店
我也有同樣的困惑,從第一句可知上段肯定是談D的內容,估計那些培訓機構被方法論搞想當然了。
❷ 導遊人員欺騙脅迫遊客消費違反了哪一項行為規范
首先你如果報的是低價購物團就不要說導游欺騙你消費了,購物團你就是內要買東西,容誰讓你報團貪便宜的
如果不是低價團,是品質純玩團導游欺騙你消費,保留好證據回來向報名旅行社投訴,旅行社不處理就到當地旅遊局投訴這個旅行社和導游,現在國家正在嚴查這類情況
❸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禁止遊客帶食物進場的行為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嗎如果沒有,那觸犯哪些法律
《憲法》第十三條 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民法通則》第七十五條第二款 公民合法的財產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查封、凍結、扣押、沒收。
❹ 四川青神漢陽湖景區涉嫌變相強制消費,作為遊客我們如何應對這種情況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堅決拒絕並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❺ 在旅遊景區發現遊客被消費詐騙的行為,遊客怎樣舉報當
在旅遊景區發現遊客被消費詐騙,你可以向工商機關投訴。
投訴電話號碼12315。
如果涉及大金額詐騙,應向公安機關報案,
報案電話號碼110。
❻ 如何看待中國遊客在歐洲搶購奢侈品的現象(消費行為學)
借經濟危機匯率震盪的時機而出國血拚,正成為了許多有錢中國人的潮流。
點擊瀏覽更多最新圖片
「像搶白菜,像春運,像蝗蟲」
買奢侈品與搶白菜
劉飛是在12月26日早上9點到達倫敦龐德街的。9點半趕到了英國第二大百貨商店Selfridge。她當天的目標是淘一件Miu Miu包 (Prada的副品牌),結果還沒到Selfridge,就看到店外綿延成Z字狀的隊伍。劉飛在隊伍中遇到一個熟人,說早上6點就打車過來了,但從店子營 業到現在,隊伍才移動了幾十米。隊伍移動得慢,全是因為店內Gucci 50%的折扣。
12月26日在西方被稱作Boxing Day,名稱據說來源於過去聖誕節後,富人會給僕人和低收入人群派發禮物,Boxing便指將禮物置於盒中。這一天人們都會去逛商場購物,而商家通常會有大幅折扣以配合。
但這幾年的隊伍里,出現了大量的中國人。「就像在唐人街。」劉飛說。
2008年下半年持續至今的經濟危機,在令國內商家愁雲慘霧,擔憂消費停滯的當口,卻讓遙遠的異國掀起了陣陣消費熱潮。
這個冬天的早晨,劉飛還轉戰 Westfield,歐洲最大shopping mall,到其Gucci店子一看,也是很長的隊伍,隊伍中眾多黃皮膚同胞。她覺得整個倫敦都是中國人在排隊購物。
這種時空錯位的感覺,王齊也曾在Selfridge前產生過。
王齊是1月22日到達倫敦,把自己的春節安排在倫敦,就是為了購物。1月24日上午10點,同樣站在Selfridges百貨公司門前,王齊突然覺得自己是在上海呢,「大街上到處都能聽到中國話,到處都是中國人在排隊搶購。」
Selfridges百貨公司主要銷售的,是被視為奢侈品的世界頂級服飾品牌。面對動輒萬元的單件商品,「大家都像買白菜一樣,甚至不像是在買,是在搶。」王齊說。
王齊是在倫敦讀的大學。這一次她還發現,奢侈品店裡的服務員,態度明顯沒有以前好了。「可能看到來買東西的中國人太多,不再擔心自己的東西賣不出去。」
「買白菜」的誇張比喻背後,隱藏著中國物質緊缺時期的記憶。即使現在,在國內,一些人仍然基於經濟並不寬裕的原因而以「搶」的方式,購買價格打折的 生活必需品。2007年10月10日上午8時,重慶市數百人在一家家樂福超市搶購打折食用油,最後引發踩踏事件,導致3人死亡。
但這一次,在異國,同樣是中國人搶購(並且是跨國搶購)的卻是價格數倍甚至數十倍於中國人均月收入的奢侈品。
香港成了這股浪潮的又一個直接的受益者。2008年12月底,李冉和朋友想到香港的亞洲LV旗艦店逛逛。但保安說,人滿為患。後來進去了,店裡滿是來自中國內地的「血拚客」。
在全球性經濟低迷的大背景下,歲末年初的香港購物遊客量不降反增。統計顯示,2009年1月份赴港旅遊人次與往年相比,增長了40%左右。而來自內地的中國血拚客們佔去了大比重。
百年來的最佳銷售紀錄
幾經折返後,下午2點,劉飛趕到了selfridges的Miu Miu店裡。「我才看到Miu Miu店裡都空了,總得買一個吧。」於是轉到Prada店,發現「也基本上空了」。
毫無疑問,這是過去半個多世紀英國經濟最困難的時候。
但是2008年12月26日中午,Selfridges百貨公司創造了該店100年以來的銷售紀錄:一個小時的營業額高達100萬英鎊。
美國貝恩公司2008年11月29日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即使最富有的消費者也正在削減開支,但巴西、俄羅斯和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的奢侈品消費卻在不斷增長。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的2008年的財報顯示,中國五成的奢侈品消費能力流向境外。
「牛津街的一家LV的店子,甚至要求中國顧客必須用護照登記購買記錄,每人最多隻允許購買兩個包包。估計是擔心中國人把他們的陳列品都買走了。」王齊說。
中國血拚客隊伍甚至出現在了歐洲一些機場的免稅店。1月22日去倫敦的航班上,空姐就提醒過王齊,如果要在倫敦的希斯羅機場購買香煙,一定要早去。 王齊以為空姐開玩笑,沒在意。2月初回上海的時候,路過免稅店,果然發現有同胞在排隊。輪到她的時候,服務員說,整個店子,就剩下7條香煙了。
這些中國血拚客表現出了強大的購買力。「像蝗蟲一樣。」王齊說。她的一些到米蘭、巴黎等地旅遊的朋友,發現那裡也和倫敦一樣。2008年聖誕節前夜,一位中國旅客在巴黎戴高樂機場商店一口氣購買了近5萬歐元的法國紅酒,成為法國媒體的熱門新聞。
除了王齊、劉飛這些自己飛到英國血拚的白領,更多的遊客依託旅行社滿足自己到歐洲購物的慾望。春節前後,一些大的旅行社紛紛推出歐洲購物團,血拚字樣成為最直接的招攬符號。
❼ 導游不滿意遊客消費低,大發雷霆,大罵遊客的行為,侵犯了遊客的什麼權利
女導游罵遊客 不滿遊客消費低導游大發雷霆
不滿意遊客消費低,雲南一導游大發雷霆,大罵遊客的道德、良心在哪裡,昨日這一視頻在微信朋友圈被廣泛轉發。隨後記者從旅遊部門了解到,旅遊部門已經安排人手調查處理,將嚴肅查處導游及所涉旅行社的行為。
不滿遊客消費低
導游大發雷霆
昨日是五一黃金假期的第一天,但有遊客通過微信視頻爆料稱,在西雙版納旅遊時被導游強行要求消費滿3000-4000元。爆料視頻昨日上午在微信朋友圈內被廣泛轉發,該起事件涉及的一批遊客正乘坐大巴到西雙版納州旅遊。
視頻中,一名中年婦女因部分遊客消費金額低或有的遊客沒有消費,向遊客大發怒火:「你們的良心和道德在哪裡?」然後,該名女性導游稱:「我付出了四天的時間,有父母、孩子,如果大家(遊客)不消費,對得起你們的良心嗎?」
隨後,該名女導游又說:「你們有的三四名遊客才消費1000多元,還不如其它旅行大巴上的一個遊客就消費一萬多,有的一個人買鐲子就花四五萬。」
她接著說,在此次出行的50多輛旅行大巴中,消費最少的就是她所在的這輛大巴。這也是她很生氣的原因。她進而發出威脅的話語:「如果每個人不消費滿3000-4000元,將取消版納的旅遊,旅行社將不再負責返回沈陽、河南遊客的2000多元的機票費用。」
視頻顯示,大巴正在駛向西雙版納的路上。在一頓怒火之後,該名導游點出了到達下一站(版納),遊客需要為家人購買黃龍玉、煙嘴、化妝品等,直到買滿指定的數額。
從整個視頻看,該名導游並未提及其所屬哪家旅行社。同時視頻中也並未交代旅行社及出遊時間等信息。
❽ 請舉例說明什麼樣的因素會影響遊客在酒店以及旅遊消費行為
在酒店要有問必答,解決一切問題
旅遊消費要價廉物美
❾ 多少人曾經嚮往的「三亞」,又有多少人被它「套路」
三亞雖然作為免費的景點,可當地的消費確實異常的高,特別是某些餐廳甚至出現惡意誤導消費的行為,因此很多遊客去過三亞都會覺得被「套路」。在決定到一個地方旅遊之前,必須提前了解當地的酒店以及飯店,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地方,不要盲目地聽從別人的推薦。
三亞的消費確實很貴,因此套路也是存在的,作為精明的消費者我們應該時刻留意避免被套路。
❿ 迪士尼「翻包現象」被消費者抗議,是合理規定還是侵犯了消費者隱私
最近來有消息曝出,一遊客前往上海源迪士尼樂園遊玩的時候被門口的工作人員翻包,認為迪士尼侵犯了他的隱私,將上海迪士尼上告法院。此消息一經爆出就引起了輿論界的熱議,很多人都支持這位遊客的行為。控訴了迪士尼的種種罪狀,以及對上海迪士尼翻遊客包的譴責,認為這是侵犯了消費者的隱私權。
隨著這次事件在全國鬧得沸沸揚揚,相信迪士尼會認真的思考中國市場上的反應,會為了解決這次事件制定一個合理的辦法。也希望其他的樂園或者是其他的商業機構,一定要尊重每個人的隱私權,公平公正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