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目的地
⑴ 中國已成為海外遊客熱衷的旅遊目的地了嗎
據報道,中國一直是海外遊客熱衷的旅遊目的地。2017年,中國入境游全面恢復增長。除了古老的歷史、悠久的文化、美麗的山水和好客的人民,中國還有許多獨特的優勢和新發展,正以其強大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外遊客。
希望中國可以吸引更多的世界遊客!
⑵ 中國遊客心目中最安全的目的地是哪些
上海位列國內最有安全感城市,日本以51.6%的票率位居第二,東南亞的新加坡位居第三。除此之外,最安全目的地前十名還包括紐西蘭、冰島、澳大利亞、瑞士、奧地利、瑞典、阿聯酋。
⑶ 泰國為什麼成為中國遊客熱門目的地
因為泰國離中國近,氣候好,風景獨特,佛教文化很有魅力,消費不高,對於國人來說是很適合的選擇旅遊地
⑷ 中國甘肅為什麼眾多外國遊客選為亞洲行的終極目的地
因為甘肅位於「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河西走廊的重要關隘上。這里有舉世聞名的敦煌莫高窟,還有「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以及絲路重鎮張掖。
這可愛的顏色,讓人不禁聯想到當年漢武征西,匈奴人失敗撤退後,在石上留下的詩句。赤紅石黃的岩土,是當年匈奴婦女臉上妝點的胭脂嗎。外國遊客則認為它們和科幻電影中土星、木星表面的美麗場景一樣。
除此之外,甘肅張掖過去曾經是歷史重鎮,現在則是美酒產地;天水的水族美女格外養眼,蘭州拉麵紅遍全中國,別的美食也很誘人。
⑸ 出境旅遊的中國遊客
「如果有一天,《時代周刊》將中國遊客作為封面人物,我絲毫不會驚訝。」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直言,「中國遊客」已在全球范圍內成為一個顯著話題,熱度持續升高。
中國已穩居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市場。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4》發布:2013年,中國出境旅遊規模達到9819萬人次,今年,這一數字或將被改寫為1.14億。
2015年3月4日發布首份年度出境旅遊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內地遊客赴日本、韓國旅遊增長顯著,韓國首次排名第一,成為中國內地遊客出行人次最多的國家。
2014年中國內地出境游首次突破1億人次,排名前十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是:韓國、中國香港、泰國、日本、中國台灣、印度尼西亞、馬爾地夫、新加坡、美國、柬埔寨。一些小眾目的地塞席爾、斐濟、丹麥、汶萊、埃及、墨西哥等國家也備受內地遊客青睞。
中國國家旅遊局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出境遊人次首次過億,達1.07億人次,出境游開支總額近900億美元。而2015年出境旅遊人次更增加到1.2億。
中國旅遊研究院和螞蜂窩旅行網共同發布的《全球自由行報告2015》顯示,2015年中國自由行出境人次達到8000萬,平均消費11624元,同比增長24.1%。 戴斌介紹,中國出境旅遊的試點工作起步於1998年,主要是赴「新馬泰」三國的旅遊。「16年過去了,我國已成長為全球消費量最大的旅遊客源國,成長非常迅速。」戴斌說,「中國人早已走出亞洲,將足跡延展至全球。這個以中文為交流語言的群體,輻射的半徑正逐漸加大,形成一個日益廣泛的中文旅遊圈。」
快速成長的中國出境旅遊對全球最直接的影響體現在商業上,中國遊客成為全球零售商的一個關鍵的收入來源。
《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4》指出:2013年,中國出境旅遊消費達到1287億美元,超出其他任何國家。有媒體指出,在西方人眼裡,中國遊客已經「泛土豪化」,出境游不再是富人的專屬,他們旺盛的消費能力給各國萎靡不振的經濟注入了「強心針」,成為各國政府爭相招攬的「寵兒」。
以「中國遊客」為關鍵詞通過網路進行搜索,共有相關新聞282萬條。檢閱相關新聞,在法國、韓國、英國、新加坡等地,中國遊客都成為消費量最大群體。
不久前,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專門發布了一份關於購物和旅遊的報告,指出購物仍是中國遊客的關鍵活動。全球的零售商需要通過各種途徑來應對中國客戶口味的多樣化。 不僅是全球的零售商在試圖做出改變。旅遊業界的改變早已進行。
近年來,多次走出國門的中國遊客會發現,國外的住宿餐飲接待有了不少變化,「10年前,在國外聽到一句『你好』都能興奮半天。」戴斌介紹,如今,中餐、中文服務已不是新鮮事。
早在2011年8月,希爾頓酒店就啟動了「希爾頓歡迎計劃」。在希爾頓酒店看來,中國遊客一方面希望體驗新鮮的文化及目的地,另一方面也想擁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希爾頓歡迎計劃」要為中國遊客提供熟悉親切的細節,讓中國遊客盡可能獲得最愜意的體驗。
2013年發布的一份《中國遊客境外旅遊調查報告》中,列出了十大最受歡迎專為中國遊客而設的服務,依次分別為中國銀聯/支付寶設施、通曉中文的酒店員工、免費無線網路、中文版旅遊/游覽指南、酒店中餐廳、中文電視節目、酒店中文網站、中式客房服務、中式早餐、中文版歡迎資料。中國旅遊研究院的中國遊客出境游滿意度調查報告指出:2013年四個季度中,缺少中文服務、中文電視節目和中文菜單是中國出境遊客最不滿意的因素。
「要做中國人的生意,就應該提供更多的中文服務」已經成為共識。
2012年,中國旅遊研究院與哲意控股共同啟動「歡迎中國」活動,致力於研究和推廣一套「為中國遊客定製」的服務標准體系,通過與境外目的地的住宿、餐飲、購物、交通、主題公園等商家通力合作,為中國遊客提供更加便捷、更為友好的接待環境,特別是滿足中國遊客在境外旅遊過程中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這一套認證標准就是希望幫助國外商家滿足中國遊客的核心訴求。」戴斌介紹,讓這些商家藉此領會「新待客之道」。 中國遊客遍地走,中國企業跟著提供全球服務。據美國《僑報》報道,中國最大的移動用車服務網站「易到用車網」登陸美國,將美國兩座城市納入用車軟體的適用地區,而舊金山和紐約這兩大城市正是中國遊客最愛的旅遊目的地。據介紹,「易到用車網」將為中國遊客提供專屬服務,配備中文司機來滿足英語交流困難的中國遊客的用車需求。中國遊客一下飛機,便可以享受用車服務。未來,中國遊客在美國旅遊,即便不會「實用英語100句」,也能直達目的地。
該公司的創始人周航預計自己公司的市值將在未來幾年與Uber(叫車服務界的鼻祖)旗鼓相當。他的底氣正是來自於中國出境遊客數量的迅猛增長。
中國企業走出去,中文的影響也日益壯大。已有1000多個來自漢語的詞語進入英語體系。這其中,「kungfu(功夫)」、「jiaozi(餃子)」等都與中外間旅遊交流有著密切關系。中山大學教授周海中認為,這是漢英兩種語言接觸的必然產物,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必然結果,隨著中華民族與英語民族的交流交往日益頻繁,來自漢語的英語詞語及表達方式將會越來越多。
過去幾年間,中國遊客因為在境外的不文明行為,成為「話題人物」。對此,戴斌認為,應當理性看待。「中國人去的地方越來越遠,除了看風景,還通過自由行等方式深入當地老百姓生活。回歸到日常生活的旅遊就得經常面對主人和客人之間的關系。既有客人覺得主人不夠熱情的時候,也會有主人覺得客人不夠禮貌的時候。」戴斌說,近年來,關於中國遊客不文明的話題越炒越熱,扎堆高聲喧嚷、小孩子當街小便等,幾乎每一事件都可炒作成新聞熱點。「這些年出境旅遊的持續高速發展使得國家與國家,國家與地區之間的交往已經從政治外交、精英交流過渡到普通國民之間的日常互動,結果就是遊客在慣常環境中的生活方式也毫無保留地展現在世人面前,與境外目的地居民之間的主客關系也由充滿神秘互動的『戀愛期』一步步地走到柴米油鹽的『生活期』。不文明現象都是中國出境旅遊初級階段的暫時問題,是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戴斌強調,在承認這些問題和現象客觀存在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將之隨意放大,更不能因噎廢食。
戴斌認為,在中文旅遊圈的輻射之下,2014年中國出境旅遊或會迎來轉折,我國的出境遊客會越來越文明;各國、各地區的政府和公共部門會給予中國遊客更多的便利,在接待細節上善待到訪遊客;旅遊業界會更加深入地研究中國市場和中國遊客的消費需求,不斷提升中國遊客對目的地的整體滿意度。
⑹ 日本最近幾年為什麼成為中國遊客出境游的首選目的地
日本是亞洲真正意義上的發達國家,這一點不得不承認,距離中國近,團費也便宜。
⑺ 美國大巴車禍致多名中國遊客傷亡,每年中國赴美旅遊情況如何
隨著中美貿易戰的打響,中國遊客赴美旅遊的情況已經有所減少了。最近幾年赴美旅遊的人數出現了波動也是因為大家去其他國家旅遊的人數漸漸增多,不會都集中去美國旅遊了。
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20大目的地國家分別為:泰國、日本、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美國、柬埔寨、俄羅斯、菲律賓、澳大利亞、義大利、阿聯酋、土耳其、英國、馬爾地夫、法國、德國、西班牙、斯里蘭卡。現今中美貿易戰的情況下,選擇美國作為旅遊地點的人數將越來越少。
⑻ 上半年中國遊客赴歐旅遊達300萬人次,歐洲有哪些新晉的「黑馬」旅遊目的地
其實大部分人旅行的時候並不喜歡扎堆,常常出現扎堆的情況也是一種無奈。於是,出現了很多旅行目的地的「黑馬」,小眾的旅遊目的地,滿足了部分遊客想去一些不一樣的地方旅行的需求。
除了人文景觀,克羅埃西亞的自然風光也很美麗。科爾丘拉島,地處克羅埃西亞最南端,擁有很多傳說和歷史遺跡。在它的東岸科爾丘拉鎮,有古老城堡和塔堡。這個古老的小鎮幾乎完美無損地保留了16世紀威尼斯城鎮的風貌。
這大概就是克羅埃西亞成為「黑馬首領」的原因,我也想去看看。
⑼ 為什麼中國出境遊客選擇東南亞國家作為目的地
簽證好簽,費用低,尤其從我國南方沿海城市出發,機票會有很低的折扣,再者如果跟團,旅行社在東南亞有較成熟的線路,所以團費也會相對便宜
⑽ 中國人出境游最愛去哪
剛剛結束的五一假期,很多景區再現「人山人海」景觀。據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綜合測算,全國共接待遊客1.34億人次,同比增長14.4%。
當然,火爆不只是國內游,出境游同樣如此。某旅遊平台數據顯示,近半遊客選擇了出境游。來自旅行商的數據顯示,出境旅遊熱門目的地首推東南亞,如蘇梅島、巴厘島、沙巴島、宿霧島等備受青睞。
很多人將泰國列為出境游的首選目的地。數據也顯示泰國每年的遊客數量遠遠多於其他國家。為什麼泰國這么受歡迎?
從一部電影說起…
2012年的賀歲大片《泰囧》掀起了一股「泰國熱」。根據泰國旅遊局的統計,2011年赴泰旅遊的中國遊客有152萬,而2012年,有270萬中國遊客前往泰國,增長了43.5%。2013年去泰國的遊客數量持續增長,達到453萬。
今年年初,從北京出境「跟團」前往泰國的遊客數量再攀高峰,達到35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13.8%,占總出境遊客數量的28%。
泰國似乎整裝待發,准備好再次迎接全世界,特別是中國遊客的光顧。泰國旅遊和體育部次長蓬帕努在1月召開的《關於2017年泰國旅遊及收入情況》的發布會上說道,中國遊客在數量和創收金額上對泰國旅遊業貢獻最大,去年赴泰的中國遊客為當地帶來了超過5200億泰銖(約合人民幣1047億元)的收入。而某旅行平台數據也顯示,就在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泰國曼谷的出境機票被預定的最多。
以上內容來自: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