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室內好玩的地方
A. 紹興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紹興有哪些好玩的
中文名稱
紹興市
外文名稱
Shaoxing City
別名
會稽、山陰、越州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回地區
中國華東答
下轄地區
3區、1縣、2縣級市
政府駐地
紹興市越城區曲屯路286號
電話區號
(+86)0575
郵政區碼
312000
地理位置
浙江省北部,杭州灣畔
面積
8279平方公里
人口
501萬人(2017年)
方言
吳語—太湖片—臨紹小片—紹興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鑒湖、蘭亭、沈園、禹陵、魯迅故里等
B. 紹興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紹興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十大
身為一個紹興人給你建議一下,來紹興首先魯迅故里和沈園景區那肯定是必去的,然後推薦給你這幾個景點還是值得一去的:大香林、兜率天宮景區,這兩個景點可以一起逛。東湖景區、吼山景區(吼山桃花開的時候很贊)、晚上建議去迪盪新城和梅龍湖公園。喜歡自然風景的可以去平水的健身步道(日鑄嶺步道等)。在櫻花開的時候可以去宛委山公園。梅花開的時候可以去一下東村十里梅廊。古纖道也可以去一下,柯橋的瓜渚湖邊上散散步也是挺不錯的
C. 紹興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紹興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魯迅故里
:魯迅故里已經成為一條獨具江南風情的歷史街區,成為一個原汁原味解讀魯迅作品,品味魯迅筆下風物,感受魯迅當年生活情境的真實場所。
一條窄窄的青石板路兩邊,一溜粉牆黛瓦,竹絲台門,魯迅祖居,魯迅故居,百草園,三味書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間,一條小河從魯迅故居門前流過,烏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讓人想起魯迅作品中的一些場景。精心保護和恢復後的魯迅故里已成為立體解讀中國近代大文豪魯迅的場所,成為浙江紹興的「鎮城之寶」。
2、鑒湖
:位於紹興城西1.5公里處。東漢永和年間,會稽太守馬臻總納山陰、會稽兩縣三十六源之水為湖,東至曹娥江,西至浦陽江,長127里,面積約206平方公里,可灌溉農田9000餘頃,兩縣百姓大得其利。唐中葉以後,湖面逐漸淤積。湖上堤橋隨設,漁舟時見,遠山四圍,水清如鏡,堪稱江南水鄉的典型。
3、蘭亭國家森林公園
:
4、西施故里
5、柯岩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6、五泄風景區
推薦幾個名人的紀念景點。
紹興魯迅紀念館
順著魯迅路走
紹興吼山
位於紹興市區以東十二公里處的皋埠
紹興放生池
位於曹山上
紹興煙蘿洞
位於紹興市區以東十二公里處的皋埠
五泄(紹興諸暨)
位於諸暨市西北20公里處
西施殿(紹興諸暨)
位於諸暨市城南半公里許浣沙溪畔
紹興簡介及交通
位於於浙江杭州灣畔,會稽山下。
紹興東湖
浙江省紹興市東湖風景區
紹興柯岩
紹興城往西行車12公里
紹興蘭亭
浙江省紹興市蘭亭
紹興魯迅故居
在魯迅紀念館的一側
紹興大禹陵
位於紹興市區東南6公里
紹興會稽山
位於紹興城東南
斗岩(紹興諸暨)
處於諸暨市南部重鎮牌頭鎮西北
大佛寺(紹興新昌)
新昌西南1公里
穿岩十九峰景區(紹興新昌)
位於新昌城西南22公里
紹興沈園
在城內延安路洋河弄
紹興鑒湖
位於紹興城西1.5公里
紹興羊山石佛
位於紹興齊賢鎮境內下方橋
紹興咸亨酒店
魯迅路44號上的「咸亨」發祥地
紹興塔山
浙江省紹興市城區景區,紹興城南端
紹興魯迅百草園
在魯迅故居的後面
紹興三味書屋
魯迅紀念館對面
大通學堂(紹興)
浙江省紹興市府橫街258號
紹興蔡元培故居
在紹興市區筆飛弄西側
紹興棋盤石、雲石
位於紹興市區以東十二公里處的皋埠
紹興八字橋
位於紹興市區八字橋直街東端
紹興古越藏書樓
紹興市區勝利西路503號
紹興青藤書屋
在紹興市區前觀巷大乘弄
紹興戒珠寺
市區西街
紹興秋瑾故居
紹興市區塔山西麓和暢堂
紹興秋瑾紀念碑
浙江省紹興市城區景區
紹興周恩來祖居
浙江省紹興市勞動路369號
紹興府山越國遺址
位於紹興城西府山公園
紹興呂府
浙江省紹興市府橫街258號
禹王廟(紹興)
紹興市東南4公里的會稽山麓
紹興石佛寺
紹興石佛寺
西施山遺址(紹興)
在紹興五雲門外有座土丘
馬臻墓(紹興)
紹興
紹興西施山遺址(紹興)
在紹興五雲門外有座土丘
觀宗寺(紹興)
位於寧波市區靈橋路
土谷祠(紹興)
紹興失區
紹興市香爐蜂
紹興市稽山門外
紹興市印山越王陵
位於紹興市區西南12公里
紹興市風雨亭
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府山西南峰
紹興新昌十里潛溪
出新昌縣城西5公里,經茶壺
紹興府山景區
位於紹興市區西南
紹興蕺山景區
位於紹興市東北面
紹興蘭亭景區
地處紹興市郊西南
紹興塔山景區
位於紹興市區西南
紹興古纖道
位於紹興縣柯橋鎮、湖塘鎮地界的
紹興百丈飛瀑
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王院鄉境內
紹興城隍殿
浙江省紹興市安昌古鎮
紹興曹娥廟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
紹興師爺館
浙江省紹興市安昌古鎮
D. 紹興比較有特色的好玩的地方
魯迅故里
倉橋直街\城市廣場
以上兩處免費,都在市區
沈園在魯迅故里旁邊,也可順道游專玩.
再加一處免費屬又有水鄉特色的,西小路,西郭吊橋兩岸,迎恩門.
八字橋,廣寧橋這兩橋所在保護區,還能讓人感到水鄉風味.這也在市區
大禹陵\東湖風景區在市郊,2路與1路能到
我們已失去了水鄉的特色,但來到這個城市,你還是很能感覺到這個城市的文化底蘊的.
E. 紹興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沈園、魯迅故居、倉橋直街、東湖等。
F. 紹興有什麼室內好玩的地方不要那些魯迅故里等等這種旅遊地方
我覺得紹興也沒有什麼好玩的,要不柯岩(據說有滑雪的地方),大香林,大禹陵,吼山,蘭亭
G. 紹興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紹興著名景點:
一、鑒湖
鑒湖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南,是我國長江以南著名的水利工程,古鑒湖淹廢後的殘留部分。俗稱長湖、大湖、慶湖,雅名鏡湖、賀鑒湖。北宋時,豪家在湖上建築堤堰,築湖墾田,湖面積大大減少。今湖塘、容山湖、屓石湖、白塔洋均為其遺跡。湖長約15千米,面積3平方千米。鑒湖水質極佳,馳名中外的紹興酒就用鑒湖水釀制。湖濱有馬臻墓、陸游故里、三山、快閣遺址等古跡。
二、蘭亭
蘭亭,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西南13公里的蘭渚山麓,是東晉著名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園林住所,是一座晉代園林。相傳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曾在此植蘭,漢時設驛亭,故名蘭亭。現址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時任郡守沈啟重建,而後幾經改建,於1980年修復成明清園林的風格。
三、沈園
沈園是國家5A級景區,位於紹興市越城區春波弄,宋代著名園林,沈園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沈園,又名「沈氏園」,是南宋時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園,始建於宋代,初成時規模很大,佔地七十畝之多。園內亭台樓閣,小橋流水,綠樹成蔭,江南景色。沈園為國家5A級景區,是紹興歷代眾多古典園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園林。
四、大禹陵
大禹陵,古稱禹穴,是大禹的葬地。它背靠會稽山,前臨禹池,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東南稽山門外會稽山麓,距紹興城區3公里。大禹是上古時代一位治水英雄,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開國之君,被後人尊為「立國之祖」。明太祖洪武年間,大禹陵即被欽定為全國該祭的36座王陵之一。
五、紹興魯迅故里
紹興魯迅故里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魯迅中路241號,是魯迅誕生和青少年時期生活過的故土,修繕、保護於1953年,佔地面積50公頃。
紹興魯迅故里有魯迅故居、百草園、三味書屋、魯迅祖居、土谷祠、長慶寺、魯迅筆下風情園、紹興魯迅紀念館等一大批與魯迅有關的人文古跡 。紹興魯迅故里保護和延續紹興古城的傳統風貌的典型,打造成生態型的「文物森林」,體現了紹興古城保護的完整性,被譽為中國名人故居保護的範例。 1988年1月13日,紹興魯迅故居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H. 紹興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雲門寺坐落於紹興城南16公里處秦望山麓的一個狹長山谷里,平水鎮寺里頭村境內。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剎,更是一處集宗教、文化、游賞於一體的古代文化勝地。
雲門寺始建於晉義熙三年(407)。據史書記載,晉代大書法家王獻之曾於此隱居,某夜其屋頂忽然出現五彩祥雲,王獻之將此事上表奏帝,晉安帝遂下詔改建為寺,稱「雲門寺」,門前石橋名「五雲橋」。明萬曆《會稽志》卷十六元虞集撰《雲門寺記》雲:「寺本中書令王獻之舊宅。東晉安帝義熙三年(407),有五色雲見其上,事聞安帝,是以有雲門之稱也。」雲門寺規模曾經十分宏大。從府志記載和所繪地圖看,雲門山谷口有「雲門古剎」、「卓立雲門」等數道石牌坊,道旁有著名的「辨才塔」、「麗句亭」。辨才塔為唐太宗賜建,麗句亭亭內留有歷代詩人留下的贊美雲門的詩章。雲門寺共五進:山門、韋馱殿、大雄寶殿、法堂、禪堂。主寺之外,還有「看經院」、「芍師院(懺堂)」和「廣福院」等副寺。後來這些副寺也都獨立成寺,分別稱顯聖寺、雍熙寺和壽聖寺。其實附近的寺庵還很多,「雲門」只是一個總稱。據陸游《雲門寺壽聖院記》稱:「雲門寺自晉唐以來名天下。父老言昔盛時,繚山並溪,樓塔重覆,依岩跨壑,金碧飛蛹……游觀者累日乃遍,往往迷不得出。」明萬曆《會稽志》卷十六載:「今雲門有寺六:廣孝,恩昱諸公所居也;上庵曰廣福;看經院曰顯聖;悶興懺院早雍熙;西曰普濟;南曰明覺,各有勝地。」足見當時的盛況。
「十峰游罷古招提,路入雲門峻似梯。秀氣漸分秦望嶺,寒聲猶入若耶溪」。作為一處林泉秀美、環境清幽的寺廟叢林,雲門寺尤其成為歷代文人雅士山水游賞的對象。蕭翼、王勃、宋之問、錢起、杜甫、白居易、元稹、崔顥、孫逖、李褒、范仲淹、陸游、李彌遜、虞集、金涓、劉基、王思任等,都在這里留下了他們不朽的詩文。雲門寺還是紹興除蘭亭之外最為著名的一處書法勝地,中國書法史上的許多名人和逸事都與此有關。雲門寺的前身本為王獻之的舊宅,傳為王獻之隱居練字之所。「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蘭亭帖》真跡也曾長期保存在雲門寺。王羲之的第七代孫智永及其侄子惠欣曾在這里出家為僧,叔侄二人都是書法大家,備受梁武帝的推崇,因此雲門寺曾一度改名為「永欣寺」。智永有兩個徒弟,一名智果、一名辨才,都是他的書法傳人。智果青勝於藍,隋煬帝就曾對智永說過:「和尚(——指智永)得右軍肉,智果得右軍骨。」時人求書者甚多,戶限為之穿。智永身後,王氏傳家之寶《蘭亭帖》真跡由辨才收藏,結果就在這雲門寺中被唐太宗派來的御史蕭翼設計賺去。唐高宗上元二年(675)三月上巳,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曾在雲門寺主持了一次模仿王羲之蘭亭雅集的修禊活動,並也仿《蘭亭集序》寫了一篇《修禊序》,其中敘景部分寫道:「暮春三月,修禊事於獻之山亭也。遲遲風景出沒,媚於郊原。片片仙雲遠近,生於林薄。雜草將發,非止桃溪。遲鳥亂飛,有餘鶯谷。王孫春草,處處皆青。仲統芳園,家家並翠。」在雲門寺中,原有不少與以上人事相關的建築和設施,如獻之山亭、獻之筆倉、智永鐵門檻、智永退筆冢、辨才塔以及陸游年輕時在此讀書的雲門草堂等等,可惜它們都早就隨著整座古剎的傾圮一起化作歷史陳跡。
雲門寺自明末以後一直不振,現僅存墨池一潭,五雲橋一座,清代木構建築兩進及東廂房數間。第一進三開間山門,系清早期建築,門楣上方書「雲門古剎」行楷大字,明間兼作韋馱殿,東、西兩次間易為民用。第二進三開間大雄寶殿,清代建築。前檐下置「大雄寶殿」橫匾,明間五架抬梁式帶前廊,前後金柱為圓形石柱,柱礎呈鼓形;東、西兩次間為穿斗式結構。東側廂房北端廊壁間,存有明崇禎三年(1630)王思任撰文、范允臨行書、董其昌陳繼儒和董象蒙跋語的《募修雲門寺疏》碑一通。碑為太湖石質,下設長方形基座。碑高148厘米,寬82厘米,碑文記述雲門寺地理位置以及募修雲門寺經過。這是古代雲門寺的確證。在寺的背後,有一汪清泉,傳說是王獻之的「洗硯池」,澄澈的池水,好像歷史老人的眼睛,閃爍著詭秘的神色。寺的周圍,還散落著不少廢棄的屋基,這都是古代寺廟的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