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兒的漢字
㈠ 求一些好玩的字,配上拼音,越多越好!!
01 驫(biāo),眾馬奔騰的樣子。
02 犇(bēn),「奔」的異體字,意思是急走、跑;急著去做。最牛的漢字當屬「犇」,美中不足的是「犇」的字義不是特別牛。古人為何用三頭牛來表示「奔跑」呢?我估計造字者曾目睹三頭牛角斗你追我趕奮力奔跑的場景:)據說有球隊的名字叫「犇牛隊」的。如果名字牛,球隊就牛的話,我強烈建議中國隊改名為「犇牛隊」。好像有個叫「牛犇」的,是個老藝術家,他在1983年憑《牧馬人》獲得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犇」自然是最牛的漢字。
03 羴(shān),「膻」的異體字。羊臊氣,羊肉一類的氣味。
04 猋(biāo)本意是狗奔跑的樣子;迅速;通「飆」,暴風、旋風。猋升(飆升)的意思是急速上升。
六畜中的牛、馬、羊、狗(犬)都有品字結構,豬和雞卻沒有。看來,我們的老祖先比較歧視豬和雞:) 。
05 麤(cū),「粗」的異體。《左傳》中有這樣的記載「糧則無矣,麤則有之。」鹿的品字結構意思是「粗」,我不大理解,但不知道古人這樣造字的原因。
06 鱻(xiān),「鮮」的異體。古代指生魚;新鮮、明麗的、(味道)美好、鮮美應時的食物。三個魚表示新鮮是不錯的創意。魚的味道確實很鮮的:)在不少飯店都可以看到「鱻」字,讓人看到店名就知道店裡的特色菜是和魚相關的(我就吃過,特色菜是水煮魚),盡管大家不一定知道「鱻」的發音。我覺得「鱻」字是很好的一個字,絕對比「麤」好。
07 焱(yàn),火花、火焰。值得一提的是,「火」比「木」更有意思,「木」有木、林、森,「火」則有:
火【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本義是物體燃燒所發的光、焰和熱】;
炎【本義是火苗升騰,炎熱、酷熱】;
焱【火花、火焰】;
燚【燚(yì)火燃燒的樣子,多用於人名】。「燚」應該是最火的漢字。
08 垚(yáo)高。這個字不常見(所以使用智能拼音輸入法打不出這個字,我覺得這個字比較生僻,用來做名字不合適,至少我是不會選擇不好認的字做孩子名字的)。我偶爾見到的不是作為商店字型大小就是用於人名。「土」也有土、圭、垚。第一次看到「垚」,我望文生義猜想「垚」字應該是土多的意思,查字典才發現意思是「高」:)大概古人覺得很多土堆起來就很高了吧。「垚」應該是最土的漢字。
09 贔(bì)。贔屓(bìxì):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像龜。舊時大石碑的基座多雕成它的形狀;用力的樣子。
10 掱(pá),竊取別人身上的財物。掱手,同「扒手」。我覺得「掱」字造得相當好,幾乎可以獲得最佳創意獎。「掱手」是什麼?是小偷!小偷是什麼?小偷就是我們常罵的「三隻手」!所以說「掱」字很經典。我恨「掱手」,他們所做的無本生意就是將別人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掱」為己有。「掱」是最有創意的漢字。
11 劦(xié),眾人協力。
12 聶(niè):同「聶」。會意。從三耳。本義:附耳小語。
13毳(cuì):會意。從三毛。本義:鳥獸的細毛。
毳毛,醫學上指人體表面除頭發、陰毛、腋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細毛。俗稱「寒毛」。
㈡ 有什麼好玩的漢字,像槑 囧
嬲。
囤。
囡。
囝。
㈢ 有什麼好玩的漢字
中國最牛的10個漢字:1「奸」讀「奸」;2「鱻」讀「鮮」;3「猋」讀「標」;4「麤」讀「粗」,5「羴」讀「山」;6.毳」讀「脆」;7「蠱」讀「古」8贔讀「必」;9垚,讀「堯」;10「犇」,讀「奔」。
㈣ 大家知道哪些有趣的組合漢字
組合成三個字以後會有些很有趣的變化,如驫,意思是眾馬奔騰的意思,羴,回這個就沒什麼好講的答了,同膻,精確點就是掉進羊群里還能聞著什麼好味兒?臊氣!有句成語叫做「趨腥附膻」。所謂「膻」,就是羊肉的氣味。犇,也就是,奔跑,急匆匆的意思。
㈤ 有趣的漢字笑話
快あ樂£
向該團提問
採納率:20.8%
宣言:只要開心快樂不要憂傷
快あ樂£
初級團
合作回答者:1人
2009-11-09
舉報
我們有一個女數學教師,四川人,普通話還可以,可就是「吻」和「問」總是分不清。
有一次她給我們講完一道題問大家說:「大家聽明白了嗎?不明白的話可以起來『吻』我。」同學們一聽都驚訝了,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沒一個人起來。她又說:「怎麼,不好意思起來『吻』是不是呀?」同學們一聽更是惡然了,有的同學快笑出來了。老師一看還是沒人問就說:「都這么大了,還不敢『吻』呀,好了,不會的等下課後到我辦公室,沒人的時候『吻』我。」哈哈!同學們最終還是沒忍住笑了出來。
解恨
二戰期間,一節火車包廂里有四個人:○1一老太太,○2一年輕姑娘,○3一羅馬尼亞人,○4德國軍官,火車進入一個黑暗的隧道,車廂內什麼都看不見,只聽見一聲親嘴的聲音,接著便是一記響亮的耳光.火車從隧道出來了,只見德國軍官臉上有五道紅紅的手印,尷尬的坐在那兒(心理活動…)
○1這德國佬太不像話了竟敢趁黑欺負著姑娘,真活該!
○2這德國人不懷好意,一定是想親我,結果親到了老太太,真是活該!
○3這羅馬尼亞人太不像話了,親了這姑娘還躲得快,害我替他挨打,這姑娘下手也太狠了吧,真疼啊!
○4我親了自己手背一下,還打了德國人一巴掌,真解恨…
2.有一次我爸媽吵架,我媽很生氣地說了句:"你給我滾出去"我爸氣的說了句:"我給你滾出去!"
3.我有個朋友剛看過《射鵰英雄傳》,對「打狗棍法」非常感興趣,經常跟別人開玩笑。
一日,他又照例而為。踢了別人一下,大喝一聲:「踢狗腿!」大家狂笑,他也覺尷尬,就又踢了一腳,大喊:「狗踢腿!」
4.大學時,班級里拱豬成風,每晚必拱。開始輸的人用鼻子拱牌,鑽桌子,喝涼水,玩的時間長了,也就不新鮮啦。於是有人提議,若是有人再輸,就在走廊里喊「我是豬」,時間長了,又換了方法,讓兩個人一起去喊,第一個人喊:「我是豬」,第二個人喊「我才是豬」。可是沒想到提議的那個人連輸了兩把,於是他對著走廊喊:「我是豬,我真的是豬」。其餘眾人已經笑得肚子痛啦。
我的一個朋友還告訴我更可笑的呢!輸的人要給自己班裡的女生打電話,很誠懇地說:「你知道嗎,有三個字我一直想對你說,卻難於啟齒,可是我怕再不說就沒有機會了,我。。。我。。。我是豬!」
我們那裡更惡劣,贏的人指定一個人(一般是個不知情的彪型大漢或者樓長或者某女生),然後輸了的人要揪住他(她)的領子惡狠狠地說:「你是豬!」
還有,輸了的人要跑到貼著某某病廣告的電線桿前大喊:「我的病有治了!」
後來大家就打電話找女生,開口很誠摯地說:「你知道嗎,我欺騙了你,其實我是一頭豬。」一次,某君班主任打電話祝賀其獲三好學生,剛開口:「XXX,你知道嗎?」該女生就極不耐煩的說:「我知道,你是豬,你的的確確、徹徹底底是一頭蠢豬!」
5.醫生問病人是怎麼骨折的。病人說,我覺得鞋裡有沙子,就扶著電線桿抖鞋。TMD有個混蛋經過那裡,以為我觸電了,便抄起木棍給了我兩棍子!
6.鄉音濃重的國文老師,為學生朗讀了一首題為《卧春》的陸游的古詩,要求學生聽寫出來。
語文老師朗讀如下
有位學生聽寫如下
《卧春》
《我蠢》
暗梅幽聞花,
俺沒有文化
卧枝傷恨底,
我智商很低,
遙聞卧似水,
要問我是誰,
易透達春綠。
一頭大蠢驢。
岸似綠,
俺是驢,
岸似透綠,
俺是頭驢,
岸似透黛綠。
俺是頭呆驢
㈥ 你和漢字之間有趣的事情
1.今天,老師讓我們搜集有關漢字的字謎。「鈴——鈴——」上課鈴響了,同學們陸續走回教室。不一會兒,老師滿面春風地來了。
「今節課,我們來組織有關漢字的活動,誰准備了字謎?」老師和藹地說。 「我!」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請張旅同學。」
「同學們,有眼看不見,有心記不住。請問這是什麼字?」張旅同學問道。
同學們沉思了一會兒。
「我知道!」一個同學站了起來,「是死亡的亡!」
「為什麼?」同學們疑惑不解。
「有眼看不見,不就是盲字嗎?有心記不住,不就是忘字嗎?『盲』字和『忘』字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有一個『亡』字!」
「太有趣了!」
漢子真是神奇、有趣!說起漢字,我想起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個人砍柴時用力過猛,不小心甩掉斧子傷了旁人。傷者到衙門告狀。那個人慌了,忙寫了一份說明情況。內中寫道:某日砍柴時用力過猛,用(甩)斧子傷人。「官府一看就定那人 的罪名了。
由此看來,每個漢字,多一筆,少一劃,含義完全不同。若是在經濟合同里,真是一字千金,寫錯了,那後果就不堪設想。
漢字的發展源遠流長,每字每句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我們每天都在漢字的海洋里遨遊。趣妙橫生的歇後語令我開懷大笑;妙語連珠的詩句使我心曠神怡;感人至深的篇章哺育我成長;鏗鏘有力的語句激勵著我的鬥志……
只要我們多了解漢字,用心去體現,就能得到知識與財富!
2.我與漢字的故事
漢字,我天天和它打交道。它也是我的好朋友,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與它發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
小時候我對漢字情有獨鍾,在畫畫後,我總會提筆在畫上簽上名兒。那時候的我,很小,只會寫「大」、「小」、「人」等幾個簡單的字。我就在畫的角上歪七扭八地寫上「小大人」。有時記不住,就寫成「大人小」,要麼寫成「人小大」。現在翻著看看,我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
幼兒園畢業時,我終於會寫我的名字了。為了使我的畫看上去更好看,我就把張鶴寧三個字平均分在畫的四個角,我居然把鶴字左右分家寫成兩個字。當時,我並不覺得很可笑,還得意呢!
上了小學後,我在作文中很可笑地把「公雞」寫成「分雞」,把「母雞」寫成「每雞」。老師看見了就會在我的作文本上畫上幾個紅圈圈。
雖然這些只是因馬虎而出的錯,但一直讓我對漢字肅然起敬,讓我覺得漢字是那麼神奇,那麼有趣,比那種拼音文字能表達出的東西更多更深。正是因為漢字的有趣,我也很愛寫作文。我想從心底對漢字悄悄地說:「我很喜歡你!」
在識字認字的過程中,我也與漢字發生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記得有一次,在奧運會期間,當電視屏幕上出現「自豪」兩個大字時,我天真地指著它們對爸爸驕傲地說:「白象!」我還沒反應過來,爸爸突然哈哈地大笑起來。原來那是「自豪」兩個字。
中國的漢字就是這樣有趣,形近字、形聲字、同音字……我之所以喜歡漢字,是因為它的變化,它的奇特,它的樣子,它們就像一個個小精靈,那樣有趣、那樣活潑,隨時都能表達一種歡樂的心情。
作為中國人,我感到很榮幸,很自豪。因為,我們中國有一絕——那就是漢字。在漢字的陪伴下,我快活地過著每一天。
這就是我與漢字的故事。
3.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它已經有六千多年的歷史了,它不但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而且還是世界上最最古老的文字呢!
我剛出生那年,爸爸媽媽就買了許多色彩鮮艷、圖案生動活潑的畫報讓我認識漢字,和漢字做朋友。每當我們走在大街上看到有漢字的地方,爸爸媽媽就會指著它們告訴我那上面的字怎麼讀;每次爸爸媽媽教我認字時我都會忘記,而爸爸媽媽總是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的告訴我,教我記住的方法。
在我六歲那年我與漢字開始親密接觸了,媽媽送我去學硬筆書法,為讀小學打好文字基礎,也為了讓我更快的多認識這偉大的漢字!
開始讀書了,我認識的字也越來越多了。漸漸的,我看的課外書也由淺到深,我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貪婪的吸取著文字的魅力。我所寫的文章會被老師在課堂上范讀,博客里的文章偶爾也會印成鉛字出現在報紙上。
但是,由於年級的增高,作業量的增大,我的文字也越來越潦草,而不是家長所期望的字寫得越來越好。爸爸媽媽有好多文學家、書法家的朋友,他們經常會犀利的指出我書寫文字的優缺點。在他們真誠的點評和關愛中,我成長了。
謝謝那些關心和指引過我的老師們、叔叔阿姨們,寫字的道路上有你們的陪伴,我不孤單,我 更加努力 的 。
㈦ 有趣的漢字
漢字,人們聽起來都抄覺得乏味、枯燥,本來我也是覺得的,但我們學習了第五單元後,我覺得漢字很有趣,我們還知道了漢字產生為四千多年前。
我們在倉頡造字中知道了,人類早期是沒有文字的,這樣過了很長的時間,人類都是用結繩記事的,而倉頡在野外發現了鳥的足跡,而創造了,我們還在冊、典、刪里知道了漢字有象形字、會意字等,原來在漢字中發生了演變,先是甲骨文再是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其中草書、行書是楷書的一種。
我們還學習了多音字而造成的誤會,有一個諧音笑話,說有一個人送給縣官枇杷,可他在禮單上寫成了琵琶。縣官笑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當年認字差。
㈧ 漢字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有些漢字很好玩
漢字是我們們中國的名文字,從倉潔造字到現在經歷了至少6000多年的歷史了,漢字的奧妙深不可測,現在就讓我給大家講一講漢字的來源把.
漢字的演變:"開頭漢字是由甲骨文,小篆,金文是由(商) (周) (秦) (漢)(魏晉)等各國使用,後來的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是在漢代末期到清政嘉慶年間使用,現在的人們最常用行書楷書等.
漢字的發現,來源:"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㈨ 有趣的漢字,有那些好玩的字謎
「力」字加兩點,不當「辦」字猜 (為什麼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