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感受
『壹』 關於盲人游園活動的感想作文,1000字左右
盲人,這個詞大家並非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都可以見到盲人。我們所看到的盲人,都是用拐杖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走路。而我們,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能清楚地看到大自然的美好色彩,可盲人卻難以做到這一點。在盲人的眼中,世界似乎永遠是黑暗的,沒有一點光明與美好。為了生活,他們往往只能通過觸摸、嗅覺、聽覺等去感受大自然。
為更好地了解盲人,我曾親身體驗了一次盲人世界。當我請媽媽用干凈的手帕蒙住我的眼睛時,頓時,我的眼前一片漆黑,見不到一絲光明。我試著走幾步路,剛向前走了兩、三步,我就感覺身子失去了平衡,一下子給摔倒了,磕破了一點皮,媽媽關心地勸我別再體驗了。但我覺得,磕破一點皮算不了什麼,那些盲人每天都生活在這樣的世界裡,往往更容易摔跤。想到這些,我決定堅持下去。於是,我從地上爬了起來,繼續我的盲人之旅。走了一會兒,我沒有再摔跤,主要因為我掌握身子平衡了。走路好一點了,盲人們幹活做事時是怎樣的呢?這時,媽媽讓我把一隻盛滿食物的盆子送到廚房裡,由於眼睛被手帕遮住,看不見路,辯不明方向,所以每走一步,總是試探著挪動前行,可一不小心又與大門相撞了。這回門倒沒啥事,我的額頭卻叩出了一個大包包、流出了血,手上端的盆子也自然摔落在地上,東西灑得滿地皆是,只好請媽媽幫我清理一下。
媽媽把手帕摘下後,我的眼前一片光明。回到自己的房間里,我凝思了許久,盲人走路做事,可真不容易,隨時隨地都有栽跟頭、碰釘子,甚至是生命的危險。而他們大都非常堅強,能夠勇敢面對生活困難,自強不息,干出了常人難以做好的事。比如,大家熟悉的的俄國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就是一位盲人,這部書是他在病床上用歷時三年的心血完成的一部小說;還有一位叫海倫•凱勒的女孩,她也失去了光明,但她以驚人的毅力,學會了五種語言,並著有《我的生活》等14部書籍。他們能夠做出健全人都無法做到和做好的事,我打心眼裡敬佩他們。
通過體驗盲人生活這件事,讓我深感觸動。作為一個四肢健全的正常人,我們應該多去關心幫助盲人。盲人過馬路時,主動上前扶一把;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主動去幫上一把,為盲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感受到
的溫暖,感受到我們共同擁有一個美好的世界!
『貳』 對崑曲 游園驚夢的理解與感受
沒有《游園》這一出(出),崑曲里常說的《游園驚夢》,都是第十齣《驚夢》里的,《尋夢》則是第十二出。之所以叫游園,我想是因為這一出是比較經典的劇目,而游園這一情節也是很經典的,經常演出的,所以就常稱為「游園驚夢」。
以下是余秋雨《笛聲何處》里的,我覺得回答你這個問題還不錯。部分文字有所省略,你可以找找這本書看看。
「( 一)《牡丹亭》湯顯祖的《牡丹亭》無疑可列入中國戲劇文化史上哪怕是以最苛嚴的標准選定的幾部第一流的佳作之內。
為了論述的方便,,還需要把人們也許早已很熟悉的《牡丹亭》的故事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這是一個在明媚的春光里開始的故事。南安太守杜寶家的後花園里已是一片奼紫嫣紅,但是,他的獨生女兒杜麗娘還被牢牢地關在閨房裡。一天,杜寶聽說女兒在刺綉之餘還偶爾午睡一會,,十分生氣,覺得有失家教,決定聘請一位家庭教師來嚴加管束。請誰呢?杜寶夫婦合計:女兒除父親外還沒見過其他男性,,最好是請一位女先生來;但是合適的女先生是很難請到的,,他們終於選定了一個六十多歲、咳嗽多病的窮學究陳最良。
沒料到,,剛開課就出了亂子。陳最良為杜麗娘和伴讀丫頭春香講解《詩經》的第一篇《關雎》,,明明是一首求愛的戀歌,,陳最良卻依據禮教習慣講解成有什麼賢達、風化的意義在內,,兩位姑娘當然既不懂,,又不滿。春香當著陳最良的面頑皮地搶白了一通,,杜麗娘則在先生背後反復吟味《關雎》中的詞句,,悄然嘆道:聖人不是也在這里說「情」嗎?真是古今同懷啊!不讀書還好,,一讀書竟惹起了春愁,,惹起了杜麗娘青春的郁悶。春香丫頭見小姐困悶,,就建議她到後花園走走,,消遣消遣。
雖然是自己家的後花園,,按照規矩,,姑娘們也是不準進的。知道有這么一個破敗的後花園的存在,,還是春香丫頭不久前的發現呢。杜麗娘當然很想去看看,,但又十分害怕父母親得知,,後來想起父親這些天外出了,,就鄭重其事地取來歷書選日期,,決定幾天之後大膽地到後花園去領略一下春光!
杜麗娘終於一步跨進了後花園。這些花,,這些草,,這些鳥鳴,,是那樣的平常,,但都在杜麗娘心中激起了青春的感應,,掀起了情感的波瀾。她立即發覺,,自己的生命與眼前燦爛而又易凋的春花是那麼相像。她奇怪地感受到,,在這惱人的春色中,,自己竟然產生了需要尋找一個「折桂之夫」, 與之「早成佳配」的強烈願望。她闖到閨房後就迷迷糊糊地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一個手持柳枝的英俊青年朝她走來,,並把她摟抱到牡丹亭畔、太湖石邊、芍葯欄前,,千般愛戀,,萬種溫情。直到從夢中驚醒,,杜麗娘還在低聲呼喚著: 「秀才,,秀才,,你去了也?」
(部分文章省略)
「《牡丹亭》的情節,,奇異到了怪誕的地步。你看杜麗娘,,也不是有過兩小無猜的愛侶,,也不是有過一見鍾情的際遇,,只是遊了一次園,,做了一個夢,,就懨懨而死。夢中之人果有,,死後尚能復生,,這就更奇特了。後代的人們有理由疑惑:這樣大膽的藝術措置,,能夠取信於人嗎?戲劇領域的任何藝術創造都在睽睽眾目的逼視之下,,一點細小的失真常常成為人們長年譏笑的話柄,,像《牡丹亭》這樣的怪誕,,能在劇壇容身嗎?
歷史證明,,它不僅受到人們充分的信任,,而且還以巨大的力量震撼了無數青年男女的心。偉大的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到,,林黛玉只是隔牆聽了幾句《牡丹亭》的曲調,,就已經「如醉如痴,,站立不住」。......
明代末年可憐的婦女馮小青所寫的這首詩,,是幾乎所有研究《牡丹亭》的人都喜歡提及的: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閑讀牡丹亭。
人間更有痴於我,,不獨傷心是小青。
任何虛假的藝術都不可能引起如此強烈的情感共鳴的。
......
直到今天,,我們仍然能夠在奇幻無比的《牡丹亭》中看到一種強悍而熱切的情感邏輯,,並在這種情感邏輯背後,,看到一種使它產生具有必然性的歷史邏輯。
《牡丹亭》最精彩的部位,,不是在矛盾糾葛臨近解決的後半部分,,而在於矛盾引起和展開的前半部分。不要輕視了那一堂近乎嬉鬧的《詩經》課,,也不要輕視了那兩個姑娘到後花園賞玩春色的小小舉動。正是它們,,給了女主人公以出入生死的力量,,給了劇作家以上天下地的自由。
不妨說,,湯顯祖在《牡丹亭》的開頭就用輕松的筆觸扳開了封建禮教的重閘,,哪怕只是一條縫,,放進來一股強大的新鮮氣流,,讓我們的女主角迷醉和暈眩。
她竟然在孔聖人編定的詩集中讀到了坦率地表述戀情的詩句!她竟然在每日囚禁著自己的房舍後面看到了不加掩飾的春光!這兩個發現,,在現代人看來是那樣平常,,但對生活在濃郁的理學氣氛中的杜麗娘來說簡直有驚心動魄的力量。重重的禮教教條和閨房迴廊的重重門檻在這里幾乎構成了同一種形象。原先總以為是不可逾越雷池一步的,,但今天她驚恐地看到,,外面,,有一個更真實、更美好的天地。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
這兩個發現,,引起了她的另一個、也是更重要的一個發現:對自己的發現。
是啊,,連堂堂聖人也沒有避諱男女間的戀情,,甚至還用在洲渚間互相呼叫、追逐的雎鳩來比擬,,杜麗娘為什麼不能產生這樣的聯想呢: 「關關的雎鳩,,尚然有洲渚之興,,何以人而不如鳥乎?」
由這種聯想,,她的膽子壯大起來。她敢於讓自己的身心到真實的自然景色中去作一次短促的巡行。但這一步邁出去實在非同小可。這哪裡是一次普通的游園,,分明是對她自己內心中已在發酵的情感激潮的一次驗證和催動。湯顯祖筆下的杜麗娘游園,,是一個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怡然融和的絕妙藝術片斷,,在整個中國文化藝術史上都光彩奪目。人和自然,,在一片勃勃生機中互相感應著。對杜麗娘來說,,這次游園簡直是一個重大的人生儀式。她事先選擇吉日,,梳妝打扮,,在打扮時已經體味到自己與自然的特殊親和關系。她對服侍她的春香說: 「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這是一種人生原則的自我表述,,也是在貼近自然美的時刻所獲得的一種自我發現。待到進得園中,,她輕步慢踏,,美目四盼,,開始怨恨起父母不把這么好的景色告訴她。花草鶯燕,,對她來說件件都能引起激動,,樣樣都在催發她生命的嚮往、青春的渴求。在這么一個美好的環境里,,她覺得,,她與這些花草聲息與共,,她與如許春色魂魄相印。於是,,十分自然,,她由鮮花的易凋聯想到自己青春的短暫。她煩惱了,,甚至傷心了。當杜麗娘離開後花園回到自己房中的時候,,滿心充溢著一種青春的緊迫感。自然界雄辯地告訴她,,絢麗的春光雄辯地告訴她:必須趕緊追取情感、享受青春!請看她一回到閨房就這樣嘆息道:默地游春轉,,小試宜春面。春啊,,得和你兩留連。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氣,,好睏人也。……天啊,,春色惱人,,信有之乎?常觀詩詞樂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誠不謬矣。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宮之客?……吾生於宦族,,長在名門。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誠為虛度青春。光陰如過隙耳,,( 淚介)可惜妾身顏色如花,,豈料命如一葉乎!
也這樣,,當她從自然的懷抱中重新認識了自己、發現了自己,,她便忍耐不住了。她接受了自然的崇高指令,,要去過一種新的生活,,哪怕是短暫的,,哪怕在夢中。
一切能夠享受正常的青春和感情的姑娘是難於理解杜麗娘這番心聲的力度的。一切能夠自由地觀賞自然景色、領受天地恩賜的青年是不會面對春光產生杜麗娘這樣強烈的生命沖動的。但是,,我們只要根據湯顯祖提供的情境設身處地地想一想杜麗娘的爛漫青春陷落在如何深黑的泥淵里,,我們就能理解她。這是一股沖開頑石迸湧出來的激流,,在平常的情況下,,它也許只是一泓靜靜的泉水。
於是,,她立即做起了大膽的夢。這個夢,,就是她突然翻卷出來的情感的凝聚;這個夢,,就是對於由她的父母、腐朽的塾師、高高的門檻、整日相對的綉架、裝著禮教的書櫃等等組成的家庭生活的叛逆,,就是對於「宦族」、「名門」的叛逆。平時連午睡也不準許的森嚴家教,,怎會容忍這么一個夢呢?這個夢,,在杜麗娘活動的天地里,,是沒有絲毫容身之地的。但這又正是她全部生命寄託所在,,因此她要背著人,,獨個兒到花園「尋夢」。「尋夢」之舉,,證明她的青春焦渴,,並不是一時沖動,,而是一種邁開了步不再想回頭的決絕行動,,也證明她的這種行動是何等艱苦和可憐,,有著何等險惡和渺茫的現實背景。連夢還要尋,,連夢也值得尋,,湯顯祖由此寫出了夢境和實境的嚴重分裂,,理想和現實的嚴重分裂。他用夢境,,反襯了現實的黑暗;他又用現實,,反襯了理想的珍貴。
當這一切都寫好了,,杜麗娘因夢而死、死而復生的理由已經大體溝通。當千百個杜麗娘只能在夢中享受她們的青春和理想的時候,,我們的藝術家為什麼不能以自己深厚的同情心和豐富的想像力,,給她們以許諾呢?
然而, 湯顯祖的許諾不是輕薄的。他不能偽造一種現實,,他必須如實地寫出杜麗娘理想實現的艱難性。他寧肯運用怪誕的手法,,也不願過多地粉飾。因此,,他只能先在夢中給杜麗娘引來一位青年男子,,而杜麗娘真的要和他結合,,還得經過一番生死磨煉。這樣做,,不是炫奇競怪,,而是為了說明,,在湯顯祖生活的年代裡(盡管他所採用的是歷史上已有流傳的故事),,要實現正常的感情理想幾乎沒有實現可能,,但是,,天地間又畢竟存在著一種不被現實困厄所掩埋的「至情」。只有這種力敵生死的「至情」, 才能構成對於扼殺感情的黑暗現實的挑戰。一切萎弱的感情細流,,根本無法與那麼沉重的禮教相抗衡。
質言之,,湯顯祖筆下的「至情」, 因它從杜麗娘胸中迸發出來時已賦有了特殊的強度和濃度,,因它要對付的是一種像大山一樣沉重和巨大的阻礙,,所以就流瀉成一種怪異的行程。它無法平直地貼著地面行進。古今中外許多浪漫主義傑作的高強度的、怪異的情感行程,,都與之相類。
平心而論,,湯顯祖通過一個春夢交付給杜麗娘的男子柳夢梅,,是配不上杜麗娘的。讓杜麗娘為他而生生死死,,他是應該自慚形穢的。柳夢梅,,比上,,比不過張君瑞,,比下,,比不過賈寶玉。這或許是杜麗娘比崔鶯鶯和林黛玉更不幸的地方。傻乎乎的張君瑞要比柳夢梅真情,,而賈寶玉則更不用說了。林黛玉雖然未能與賈寶玉結合,,甚至連杜麗娘那樣的夢也沒有做過,,但無論如何她被一個真正理解自己的人愛過了,,這就夠了。柳夢梅與杜麗娘還沒有那樣知心。柳夢梅也有一些大致不錯的作為,,對杜麗娘的情感也不能說不深,,但總的說來,,他主要是在杜麗娘身上迸發出來的「至情」的承載體。在杜麗娘身邊,,除了父親,,只有腐朽塾師一個男性,,後來劇中還陸續出現過一些殘疾人物,,在這么一個可怕的環境中,,柳夢梅,,已算是一線光明了。
雖然柳夢梅的形象內涵與杜麗娘對於他的情感強度並不相稱,,但他無論如何是一個正常的男青年。杜麗娘並不是像林黛玉那樣苦苦地尋求一個知音,,而只是尋求一種正常的戀愛生活,,正常的情感形態。因此如果塑造一個也是性格非常鮮明、情感非常奇特的柳夢梅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要不得的。就像後花園的春光並不奇特,,但對杜麗娘來說卻珍貴之極一樣,,柳夢梅的形象也應是平常的。這樣看來,,《牡丹亭》的情感結構與許多愛情題材的劇作不同, 它是更加突出杜麗娘的主體性的。柳夢梅只是她的陪襯,,而不是像《西廂記》和《紅樓夢》那樣,,男女主人公面對面地向著愛情的峽谷奔跑。......」
『叄』 游園不值詩人——想像出園的春色,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心惰由——轉為——
游園不值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因游賞受阻而掃興又得興,這應該看作是一種精神奇遇.這首詩詩就 是記錄這種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無法成游、卻勝於成游的別具一格 的記游詩.首句又作「應嫌屐齒印蒼苔」,我卻嫌這「嫌」字不好, 它似乎在表現園主人閉門謝客、遠離塵囂的清高,但清高得有點做作. 倒是「憐」字有情致,高齒的木板鞋不避苔滑路僻, 去探訪春天消息,其鍥而不舍的精神是值得憐惜、同情,盡管它吃了 「閉門羹」,輕拍木編門扇(柴扉,音fēi非)而久久不見打開. 「嫌」是從推測園主人感情的角度落筆,「憐」則是從探訪春色者的 游興的角度落筆,後者更貼合「游園不值」、無緣進門的詩題.無緣 進得園門,游賞的願望受阻,未免有點掃興.但掃興之餘驚喜地發現 奇遇、奇興,由一枝紅杏出牆,想像著牆內滿園春色燦爛奪目,這就 把「屐齒游園」轉化為「精神遊園」了.失望後的意外精神補償,彌 足珍貴.春色在這么一「關」一「出」之間,沖破圍牆,溢出園外, 顯示出一種蓬蓬勃勃、關鎖不住的生命力度.到底自然界比園主人更 能體貼遊人的情趣,這就不僅是遊人憐屐,而且春色派遣紅杏使者也 來憐屐了.
願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肆』 求作文!寫一次游園活動,觀察景物和遊人表現,寫出自己的感受感想,不少於500字
六月一日上午,燦爛的陽光照耀著整個校園,使得剛上省級的學校顯得更美了。學校為了慶祝我們小朋友的節日,專門舉行了一個豐富多彩、趣味昂然的游園活動。
游園活動的項目有:釣魚、射門、吹蠟燭、投籃、猜謎語、夾玻珠、打盲球、毽球、呼拉圈、浮針、打乒乓球……。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項目要算吹蠟燭。這個項目的規則是:如果一口氣吹滅三根或四根蠟燭,就可以獲得一張對獎券;如果一口氣吹滅五根或六根蠟燭,就可以獲得二張對獎券。
當我興致勃勃地來到活動場地時,已經有20多人在那排隊等候,所以,我只好排在隊伍的最後面耐心等待。隊伍象流水一般,緩緩向前流動,真希望眨個眼就能輪到我。此時,有的同學一口氣吹滅了六根蠟燭,他們的臉上露出得意地神情。我心想:神氣什麼,等會看我的!有的同學一口氣只吹滅了三四根蠟燭;還有的同學用了很大力氣,小嘴鼓得圓圓的,卻連一根蠟燭都沒有吹滅,失望的他們很不甘心,還想再吹一次,只好跑到隊伍的後面繼續排隊。看著他們的表演,我的心裡既高興又緊張,真擔心自己一根都不能吹滅,要是那樣,就太沒意思了。
一會兒工夫,就輪到我上場了,我快步走到擺放蠟燭的台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快速的向前跑動並用最大的力量把那口氣吹向蠟燭。「哇塞」,老師和同學們發出一聲驚嘆,我回頭一望,「一、二、三、四、五」沒想到我竟然一口氣吹滅了五根蠟燭,我高興得跳了起來。裁判老師獎給我兩張對獎券,此時,身後的同學紛紛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
後來,我還玩了許多項目,感覺都挺好。當游園活動結束時,我已滿頭大汗,衣服也已濕透,但我一點都不覺得累。我真希望每天都是「六一」,每天都能擁有這么快樂的心情
『伍』 從游園不值中,從一關一出中我感受到什麼。
在游園不值這首知識當中,從意外一出我就感覺到詩人
真的是特別熱愛這個地方,雖然他有各種不如意,
但是他還是最喜歡自己的家。
『陸』 《游園不值》一詩中,最能使人感受到春意的詩句是什麼
色滿園來關不住,一枝紅源杏出牆來
游園不值
朝代:宋代
作者:葉紹翁
原文: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譯文
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
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牆頭來。
『柒』 游園活動後的感受 作文
期盼已久的來小區迎新春遊園活動自終於來到了,每戶三張活動票,我吃完午飯就早早地來到舉辦游園活動的地點,試目以待。
游園活動開始了,參加的人真多,娛樂項目更是數不勝數,有:摸福、摸乒乓、旋轉盤、套圈、飛標等等,讓我十分興奮。首先去「摸福」吧,我飛快地跑過去,戴著面具去「摸福」,那面具是透明的,那「福」自然好「摸」,我沒費什麼力氣就摸到了,還得到了獎品一捆鞋套呢!然後我又去摸乒乓,摸三個顏色一樣的就有獎,我一個一個地摸,哈哈!全是黃色的,又中獎了,我又得到了獎品一包碘鹽呢!我高興得無法形容。接下來我又去玩「旋轉盤」,我一撥旋轉盤,它迅速地旋轉起來,「轉啊,轉啊,」轉得我眼花繚亂,突然停了下來,指針指向的禮物是一個兒童玩具,我想要得到的禮物沒得到,真是氣死我也!但我又得到一件禮物,使我時時有一種幸福的感覺,玩套圈的人真多,不時發出驚呼聲,我也激動地跑去看,啊,這里的獎品可豐富了,我欣喜若狂用一張票換來了五個圈,我一下丟遠了,一下又丟近了,我又瞄準了一丟,可還是沒套住,氣得我火冒三丈!但內心卻充滿了喜悅。
游園活動在人們的歡笑聲中結束了,大家邊走邊談著活動中的趣事回到了家中,沉浸在新春的快樂中。
『捌』 游園不值是一首贊美()的詩,作者游園看花進不了門,本來是件()的事,但他從()想像出(),感受到(
《游園不值》是一首贊美(春天)的詩,作者游園看花進不了門,本來是一件(遺憾)的事,但他從(露出牆頭的一枝紅杏 )想像出( 滿園的春色),感受到(春天的無限美好與美麗)。
解析:
《游園不值》宋代詩人葉紹翁的詩作。此詩寫詩人春日游園的所見所感:先是詩人游園看花而進不了園門,感情上從有所期待到失望遺憾;後看到一枝紅杏伸出牆外,進而領略到園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驚喜。
全詩寫得十分曲折而有層次,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尤其第三、四兩句,既渲染了濃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體現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點,情景交融,膾炙人口。
(8)游園感受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此詩創作時間難以確證,其創作動機也有很大爭議。劉永生《千古名詩千家詩》認為這就是純粹的記游之作,蔡干軍《詩藝引談》則認為是為贊美高人隱士而作,而林方直、陳羽雲《唐宋詩詞淺釋》則認為是反封建獨裁、反壓迫的政治詩。
從詩意看,門前長有青苔,足見這座花園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門很久,無人答應,更是冷清,可是紅杏出牆,仍然把滿園春色透露了出來。從冷寂中寫出繁華,這就使人感到一種意外的喜悅。
作者簡介:
葉紹翁(生卒年不詳),字嗣宗,號靖逸,處州龍泉(今屬浙江)人。其學出於葉適,與真德秀友善。詩屬江湖詩派。有《四朝聞見錄》《靖逸小集》。
『玖』 南山大佛游園心得體會
我把南山集團的概況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南山集團位於膠東半島渤海之濱的港口城市——龍口市,東臨煙台,西依龍口港,南接青島,北與大連……
煙台南山大佛位於山東省煙台龍口市境內景色秀麗的盧山之中,南山大佛,高28.66米,重380噸,這座舉世罕見的錫青銅釋迦牟尼大坐佛,堪稱目前世界第一銅鑄大佛。 煙台南山大佛萬佛堂內陳列著9999萬尊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金銅佛像,與大坐佛共同構成了萬尊佛像的宏大陣容。佛教歷史博館內展示了佛教文化興起興盛的歷史記載,館內還陳列展出了釋迦牟尼佛舍利等數十件文物和佛教文化藝術珍品。山旅遊風景區是國家首批授予187處AAAA級景區之一,它位於山東省煙台龍口市境內景色秀麗的盧山之中,景區內的南山禪寺、香水庵、靈源觀、文峰塔、南山古文化苑等景點均系晉、唐、宋、元、明、清代遺跡,千年古剎,可謂聖地重光,更添新顏。古建築群中的亭榭廊塔,山林水系,依山構造,古樸典雅,迤邐壯觀,氣勢宏偉。景區內的南山大佛,高38.66米,重380噸,這座舉世罕見的錫青銅釋迦牟尼大坐佛,堪稱目前世界第一銅鑄大坐佛 我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這次遊玩我受益匪淺
不知道是不是煙台南山大佛?
『拾』 幼兒園親子游園活動體會該怎麼寫
通過這次親子游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幼兒園老師對孩子們健康成長的關愛與呵護,同時也讓我們看到老師為這次活動付出的勞動和精力,不管是從選擇路線的安排上、家長的發動性上(既有紙條、又有簡訊)。活動的組織過程、後勤還是教育意義上都能看到老師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