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地夫遊客死亡
① 馬爾地夫 死亡姓名有個小兩口度蜜月
有網友在國內各大網站發帖,說明一對80後上海夫婦,在馬爾地夫度假時不幸遇害,老公死亡,老婆重傷。
② 馬爾地夫會海嘯嗎
會的,04年印度洋海嘯就波及到馬爾地夫了。
在2004年12月26日的大海嘯中,印尼受專襲最為嚴重,據屬印尼衛生部稱,該國共有238945人死亡或失蹤。已經確認死亡的人數增加了1874人,達到111171人,失蹤人數則為127774人。
泰國確認遇難者總人數為5393人,失蹤人數新增加3071人,其中超過1000人為外國人。
斯里蘭卡是受襲僅次於印尼的國家,其遇難者總人數為30957人,失蹤者人數為5637人。
在印度,官方確認的死亡人數是10749人,失蹤人數為5640人。
緬甸共有61人在海嘯中遇難,而聯合國估計該國死亡人數為90人。
馬爾地夫至少有82人遇難,失蹤人數新增加26人。
馬來西亞警方稱,該國共有68人遇難,大部分為檳榔嶼居民。
孟加拉國則有2人死亡。
非洲東海岸也有人員在海嘯中遇難,其中索馬里死亡298人,坦尚尼亞死亡10人,肯亞死亡1人。
③ 親屬去馬爾地夫旅遊意外死亡,家屬懷疑他是被謀殺,國內公安機關卻不立案,怎麼辦
刑法中的屬地原則以地域為標准,凡是在本國領域內犯罪,無論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都適用本國刑法;反之,在本國領域外犯罪,都不適用本國刑法。
④ 我該怎麼說,一對新婚夫婦去馬爾地夫度蜜月溺亡了
建議有大風大浪的時候不要浮潛,浮潛提前做好准備工作
一、浮潛注意事項:到馬爾地夫度假,大部分人一定會在島嶼周圍浮潛。浮潛之前,應對注意事項進行了解,馬爾地夫各島遊客密度不高,且幾乎沒有酒店於海灘上設置救生員,因此自身對於浮潛安全的注意就格外重要。
浮潛前:1. 注意天氣狀況,陰天、雨天或風較大的天氣都不適合浮潛。因為海浪主要來自風力,通常陰、雨天的風都會較強且氣溫較低。風強浪大時,不僅浮潛非常不適,也會影響體能。此外,氣溫低也會造成身體不適。
2. 浮潛前請先到Diving Center了解該酒店周圍的海況及海流,通常應該問漲、退潮時間、適合浮潛的區域、附近海流狀況。
3. 倘若酒店提供浮潛教學課程,請務必參加。游泳跟浮潛的呼吸法不同(游泳是水中鼻噴氣,出水嘴吸氣;浮潛是全程在水中以呼吸管用嘴吸氣與吐氣),千萬不可因為本身泳技極佳而對浮潛掉以輕心。
4. 除非已經學會浮潛、潛水的技術,否則應該全程穿著救生衣以策安全。
5. 注意海流方向,下水時最好是逆流,回來時變順流,可節省體力;由於回來時通常體力已較差,若又遇到逆流勢必加速耗盡體力,徒增危險。
6. 請預先思考,萬一遇上緊急狀況(如溺水、漂流)該如何處理,並衡量本身是否具備救援能力。
7. 選擇浮潛地點要考慮附近是否有其他人或是常有人經過,當發生緊急狀況時較容易得到救助。
8. 無論是否會游泳,請為自己准備具有浮力的輔助器具,如救生衣、浮筏或防寒衣等。
9. 浮潛三寶(面鏡、呼吸管及蛙鞋)皆不可少,一般人可能忽略蛙鞋的重要性,實際上蛙鞋可提供強大推力,可輕易產生上浮力,並可節省體力。
10. 浮潛一定要結伴,當發生狀況時,可互相有照應。
11. 請於水深較淺處先行檢查面鏡松緊度(不可過松或過緊)、面鏡是否容易進水(面鏡與臉間不能有任何東西,即使是頭發亦會導致面罩進水;臉部塗抹防曬油也會導致面鏡吸附力變差而進水)、呼吸管是否容易進水、蛙鞋是否舒適,調整所有裝備至最佳狀態。
⑤ 馬爾地夫姐妹溺水死亡
據馬爾地夫太陽復在線報道,這制對姐妹是本周四去Kaafu環礁的Maafushi居民島度假的,可就在周五,她們去附近的Fihalhohi Resort(菲哈後島)浮潛,不幸發生了。
知情人說,「她們其中一個被一股強大的水流(暗流?)吞沒,另一個去救她。結果她們都淹死了。」
當她們最終被救起並送到IGM醫院,還是搶救無效。。。
消息人士稱,溺亡的妹妹21歲,姐姐28歲。
⑥ 去馬爾地夫旅遊不會再有海嘯了吧
趣旅為您解答,
希望採納
謝謝了
放心吧,不會有的,還是比較安全的。
游海島,就趣旅!趣旅,全球海島游第一品牌。
趣旅為您解答,
希望採納
謝謝了
⑦ 騰越新聞馬爾地夫3月7號中國死亡遊客
人民網3月9日電據中國旅遊新聞網援引馬爾地夫媒體8日報道,兩名中國姐妹7日在馬爾地夫度假時溺水身亡。目前,中國駐馬爾地夫大使館領事部已在第一時間獲悉此事,並介入了善後處理事宜。
據馬爾地夫媒體報道,在南馬累環礁島嶼附近的一個度假村,這兩名中國遊客溺水身亡。一名當地居民說,當時姐妹兩人正在海里游泳,一人不幸被強海潮捲走,另一人在施救過程中也溺亡。
參考新聞:兩名中國遊客(姐妹)在馬爾地夫溺水身亡
http://www.s1979.com/news/world/201503/091408600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