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玩四游 » 唱詩樂游園

唱詩樂游園

發布時間: 2020-12-14 22:28:58

『壹』 樂游園古詩

樂游原
樂游原上妓如雲,盡上風流柳七墳。
可憐紛紛縉紳輩,憐才不及眾紅裙。
樂游原
(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貳』 寫出《樂游園》古詩

是《樂抄游原》。

『叄』 樂游園這首古詩的意思表達了什麼

你好,你指的應該是李商隱的《樂游原》這首唐詩吧。
原文是:
向晚專意不適,驅車登屬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譯文是:

傍晚時分我心情抑鬱,駕著車登上古老的郊原。
這夕陽晚景的確十分美好,只不過已是黃昏。
賞析如下:
「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適」指不悅。詩人心情憂郁,為了解悶,就駕著車子外出眺望風景。「古原」就是樂游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是唐代的游覽勝地。這兩句,點明登古原的時間和原因。
「無限好」是對夕陽下的景象熱烈贊美。然而「只是」二字,筆鋒一轉,轉到深深的哀傷之中。這是詩人無力挽留美好事物所發出深長的慨嘆。這兩句近於格言式的慨嘆涵義是十分深的,它不僅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發,也是對自己,對時代所發出的感嘆。其中也富有愛惜光陰的積極意義。
望採納。

『肆』 杜甫樂游園

據我所知,《樂游園》的作者是李商隱。

《樂游園》是近體詩。

樂游原

李商隱

向 晚 意 不 適,

驅 車 登 古 原。

夕 陽 無 限 好,

只 是 近 黃 昏。

[注釋]

1. 樂游原:在長安城南。漢宣帝立樂游廟,又名樂游苑、樂游原。登上它可望長安城。

2. 不適:不悅, 不快。

--------------------------------------------------------------------------------

[簡析]

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盡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很不得志。這首詩就反映了他的傷感情緒。

前兩句「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是說:傍晚時分我心情悒鬱,駕著車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適」指不悅。詩人心情憂郁,為了解悶,就駕著車子外出眺望風景。「古原」就是樂游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是唐代的游覽勝地。這兩句,點明登古原的時間和原因。後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說:夕陽下的景色無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黃昏。「無限好」是對夕陽下的景象熱烈贊美。然而「只是」二字,筆鋒一轉,轉到深深的哀傷之中。這是詩人無力挽留美好事物所發出深長的慨嘆。這兩句近於格言式的慨嘆涵義是十分深的,它不僅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發,也是對自己,對時代所發出的感嘆。其中也富有愛惜光陰的積極意義。

對本詩素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只是」無轉折之意,而是「就是」「正是」之意,那就無傷感惋惜之情了。

『伍』 《樂游園》古詩

李商隱

樂游原》
向 晚 意 不 適,
驅 車 登 古 原。
夕 陽 無 限 好,
只 是 近 黃 昏。

[注釋]
1. 樂游原:在長安城南。漢宣帝立樂游廟,又名樂游苑、樂游原。登上它可望長安城。
2. 不適:不悅, 不快。

[簡析]
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盡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很不得志。這首詩就反映了他的傷感情緒。

前兩句「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是說:傍晚時分我心情悒鬱,駕著車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適」指不悅。詩人心情憂郁,為了解悶,就駕著車子外出眺望風景。「古原」就是樂游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是唐代的游覽勝地。這兩句,點明登古原的時間和原因。後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說:夕陽下的景色無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黃昏。「無限好」是對夕陽下的景象熱烈贊美。然而「只是」二字,筆鋒一轉,轉到深深的哀傷之中。這是詩人無力挽留美好事物所發出深長的慨嘆。這兩句近於格言式的慨嘆涵義是十分深的,它不僅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發,也是對自己,對時代所發出的感嘆。其中也富有愛惜光陰的積極意義。
對本詩素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只是」無轉折之意,而是「就是」「正是」之意,那就無傷感惋惜之情了。

『陸』 杜甫《樂游園詩》

首先糾正一下,不是《樂游園詩》是《樂游園歌》。這首詩是歌行體。
《樂游園歌①》
樂游古園崒森爽,煙綿碧草萋萋長②。公子華筵勢最高,秦川對酒平如掌③。長生木瓢示真率,更調鞍馬狂歡賞④。青春波浪芙蓉園,白日雷霆夾城仗⑤。閶闔晴開諜盪盪,曲江翠幕排銀牓⑥。拂水低徊舞袖翻,緣雲清切歌聲上⑦。卻憶年年人醉時,只今未醉已先悲。數莖白發那拋得,百罰深杯亦不辭⑧。聖朝亦知賤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⑨。此身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⑩。
1) 此詩當作於天寶十載(751)。題下原有自註:「晦日賀蘭楊長史筵醉歌。」晦日指正月晦日,是唐代一個節日。——中和節。樂游園即樂游原,漢宣帝時建,始稱樂游苑,在長安東南郊,地勢最高,四望寬敞,為唐代游賞勝地。

2) 崒,山高危貌。森爽,蕭疏貌,是說樂游園上的樹木參天。正因樹木不密集才見得其高。綿,延綿,籠罩。這兩句寫樂游園上的景色。

3) 公子:指筵席主人楊長史。勢:地勢。《三秦記》:長安正南秦嶺,嶺根水流為秦川,又名樊川。這里當指長安周圍的平原,因居高俯視而覺其平坦如掌。沈佺期《長安道》:秦地平如掌。這兩句寫樂游園周圍景。

4) 長生木瓢:長生木做的瓢,《西京雜記》載上林苑有長生木。示真率:主人用長生木瓢盛酒,表明他的真率。調:戲弄。兩句寫主客歡宴。

5) 青春:猶言青青,河水碧綠。芙蓉園:在樂游園西南,中有芙蓉池。雷霆:指宮廷儀仗隊的赫赫聲勢。夾城仗:《兩京新記》:「開元二十年,(唐玄宗)築夾城入芙蓉園。」從這兩句開始轉入對玄宗出遊芙蓉園之盛大景況的描寫。

6) 閶闔:天門。這里指宮殿門。諜盪盪:闊大之意。曲江:在樂游園西南,翠幕:貴族游宴時搭建的帳幕。銀牓:宮殿門端所懸金碧輝煌的匾額。排:指壓倒性的氣勢。這兩句再寫皇帝和親貴們從宮中出發、抵達曲江的氣勢之盛。

7) 這兩句寫芙蓉園和曲江的皇家歌舞。緣雲句,形容歌聲嘹亮,攀援雲層而上達青天。

8) 此四句由對皇家出遊的描畫轉入感嘆。百罰:多次罰酒。深杯:滿杯。

9) 聖朝:有道之邦。這里指當時的朝廷。賤士:杜甫自稱。《論語》:「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一物:仇注釋為酒,沈德潛以為是杜甫自謂,陸原廠認為是泛指。我同意後者,以為當釋為一草一木、萬事萬物。荷,承載。這兩句實為反語,語含牢騷,因為權貴之奢華生活引起詩人對自己困窘處境的感憤不平。

10) 無歸處:包含復雜內涵。一是仕途不得志,滿腔抱負無所託,二是沒有志同道合者。
蒼茫,暮色貌,融合全詩則含有前途渺茫的身世之感、對國家政治的憂虞之感以及念天地悠悠的歷史深沉感。

『柒』 樂游園這首詩一

樂游園來歌①

樂游古園崒森爽,煙綿碧草源萋萋長。②

公子華筵勢最高,秦川對酒平如掌。③

長生木瓢示真率,更調鞍馬狂歡賞。④

青春波浪芙蓉園,白日雷霆夾城仗。⑤

閶闔晴開昳盪盪,曲江翠幕排銀牓。⑥

拂水低徊舞袖翻,緣雲清切歌聲上。⑦

卻憶年年人醉時,只今未醉已先悲。

數莖白發那拋得?百罰深杯亦不辭。⑧

聖朝亦知賤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⑨

此身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⑩

『捌』 樂游園詩

李商隱

樂游原》
向 晚 意 不 適,
驅 車 登 古 原。
夕 陽 無 限 好,
只 是 近 黃 昏。

[注釋]
1. 樂游原:在長安城南。漢宣帝立樂游廟,又名樂游苑、樂游原。登上它可望長安城。
2. 不適:不悅, 不快。

[簡析]
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盡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很不得志。這首詩就反映了他的傷感情緒。

前兩句「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是說:傍晚時分我心情悒鬱,駕著車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適」指不悅。詩人心情憂郁,為了解悶,就駕著車子外出眺望風景。「古原」就是樂游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是唐代的游覽勝地。這兩句,點明登古原的時間和原因。後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說:夕陽下的景色無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黃昏。「無限好」是對夕陽下的景象熱烈贊美。然而「只是」二字,筆鋒一轉,轉到深深的哀傷之中。這是詩人無力挽留美好事物所發出深長的慨嘆。這兩句近於格言式的慨嘆涵義是十分深的,它不僅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發,也是對自己,對時代所發出的感嘆。其中也富有愛惜光陰的積極意義。
對本詩素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只是」無轉折之意,而是「就是」「正是」之意,那就無傷感惋惜之情了。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玖』 《樂游原》

原文
樂游原

李商隱

向 晚 意 不 適,

驅 車 登 古 原。

夕 陽 無 限 好,

只 是 近 黃 昏。
注釋

1. 樂游原:在長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地。漢宣帝立樂游廟,又名樂游苑、樂游原。登上它可望長安城。 樂游原在秦代屬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於西漢初年。《漢書·宣帝紀》載,「神爵三年,起樂游苑」。也就是說,樂游原本名「樂游苑」,漢宣帝第一個皇後許氏產後死去葬於此,因「苑」與「原」諧音,樂游苑即被傳為「樂游原」。對此《關中記》有記載:「宣帝許後葬長安縣樂游里,立廟於曲江池北,曰樂游廟,因苑(《長安志》誤作葬字)為名。」
據葛洪《西京雜記》載,「樂游原自生玫瑰樹,樹下多苜蓿」,又「風在其間,長肅蕭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為「懷風」,時人也謂之「光風」或稱「連枝草」。可見,玫瑰和苜蓿都是樂游原上有特色的花卉和植物。直至中晚唐之交,樂游原仍然是京城人遊玩的好去處。同時因為地理位置高便於覽勝,文人墨客也經常來此做詩抒懷。唐代詩人們在樂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璣絕句,歷來為人所稱道,詩人李商隱便是其中之一。
李商隱二十五歲時由令狐楚的兒子令狐陶推舉得中進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將女兒嫁給了他。因為王茂之是李黨的重要人物,李商隱從此陷入牛李黨爭不能自拔,在官場之中異常失意,著名詩篇《樂游原》正是他心境郁悶的真實寫照。

2. 不適:不悅, 不快。

這首詩是作者贊美黃昏前的原野風光和表現自己的感受。詩人李商隱透過當時唐帝國的暫繁榮,預見到社會的嚴重危機。而「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兩句詩也表示:人到晚年,過往的良辰美景早已遠去,不禁嘆息光陰易逝,青春不再。這是遲暮者對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於生命的偉大與不可超越,而藉此抒發一下內心的無奈感受。

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思想感情

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盡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很不得志。這首詩就反映了他的傷感情緒。
古詩賞析
前兩句「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是說:傍晚時分我心情悒鬱,駕著車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適」指不悅。詩人心情憂郁,為了解悶,就駕著車子外出眺望風景。「古原」就是樂游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是唐代的游覽勝地。這兩句,點明登古原的時間和原因。後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說:夕陽下的景色無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黃昏。「無限好」是對夕陽下的景象熱烈贊美。然而「只是」二字,筆鋒一轉,轉到深深的哀傷之中。這是詩人無力挽留美好事物所發出深長的慨嘆。這兩句近於格言式的慨嘆涵義是十分深的,它不僅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發,也是對自己,對時代所發出的感嘆。其中也富有愛惜光陰的積極意義。
樂游原簡介

樂游原,是位於西安市南郊大雁塔東北部、曲江池北面的黃土台塬。塬面長約4公里,寬200-350米,高出兩側平地10-20米,最高處海拔467米。

樂游原實際上是由於河流侵蝕而殘留在渭河三級階地上的梁狀高地。樂游原的南面有大雁塔、曲江池,上有青龍寺遺址,遺址內還建有空海紀念碑、紀念堂,種植著多株名貴櫻花,是人們春遊踏青的好去處。

樂游原得名於漢代。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秦漢時代,曲江池一帶就以風景秀麗而負有盛名。漢宣帝時,這里被稱為樂游苑。一次,漢宣帝偕許皇後出遊至此,迷戀於絢麗的風光,以至於「樂不思歸」。後來在此處建有樂游廟,樂游原就以廟得名。

===============================================================================================================
樂游原是唐長安城的最高點,地勢高平軒敞,為登高覽勝最佳景地。
唐太平公主在此添造亭閣,營造了當時最大的私宅園林——太平公主庄
園。韓愈《游太平公主庄》詩雲:公主當年欲占春,故將台榭押城堙,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屬人。」僅在樂游原上的一處園林,因太
平公主謀反被沒收後,就分賜給了寧、申、歧、薛四王,足以想見當時
樂游原規模之大。後來四王又大加興造,遂成為以岡原為特點的自然風
景游覽勝地。樂游原地勢高聳,登原遠眺,四望寬敞,京城之內,俯視
如掌。同時,它與南面的曲江芙蓉園和西南的大雁塔相距不遠,眺望如
在近前,景色+分宜人。因此,都人來此游賞者紹驛不絕。尤其是「每
三月上已、九月重陽,仕女游戲,就此拔楔登高·幄幕雲布,車馬填塞。」

杜甫形容樂游原是:「樂游古園翠森森,煙綿碧草萋萋長」;唐彥
謙稱贊樂游原:「杏艷桃嬌奪晚霞,樂游無廟有年華」;李頻描述了春
天樂游原的景色:「無那楊花起愁思,漫天飄落雪紛紛」。而「爽氣朝
來萬里清,憑高一望九秋輕」、「萬樹鳴蟬隔斷虹,樂游原上有西風」,
則描述的是樂游原秋天迷人的景色。

樂游原
--[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這首詩是作者贊美黃昏前的原野風光和表現自己的感受。詩人李商隱透過當時唐帝國的暫繁榮,預見到社會的嚴重危機。而「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兩句詩也表示:人到晚年,過往的良辰美景早已遠去,不禁嘆息光陰易逝,青春不再。這是遲暮者對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於生命的偉大與不可超越,而藉此抒發一下內心的無奈感受。
===============================================================================================================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玉溪詩人,另有一首七言絕句,寫道是:「萬樹鳴蟬隔斷虹,樂游原上有西風,羲和自趁虞泉〔淵〕宿,不放斜陽更向東!」那也是登上古原,觸景縈懷,抒寫情志之作。看來,樂游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時來賞之地。這一天的傍晚,不知由於何故,玉溪意緒不佳,難以排遣,他就又決意游觀消散,命駕驅車,前往樂游原而去。

樂游原之名,我們並不陌生,原因之一是有一篇千古絕唱《憶秦娥》深深印在我們的「詩的攝相」寶庫中,那就是:「……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玉溪恰恰也說是「樂游原上有西風」。何其若笙磬之同音也!那樂游原,創建於漢宣帝時,本是一處廟苑,—應稱「樂游苑」才是,只因地勢軒敞,人們遂以「原」呼之了。此苑地處長安的東南方,一登古原,全城在覽。

自古詩人詞客,善感多思,而每當登高望遠,送目臨風,更易引動無窮的思緒:家國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錯綜交織,所悵萬千,殆難名狀。陳子昂一經登上幽州古台,便發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嘆,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如若羅列,那真是如同陸士衡所說「若中原之有菽」了吧。至於玉溪,又何莫不然。可是,這次他驅車登古原,卻不是為了去尋求感慨,而是為了排遣他此際的「向晚意不適」的情懷。知此前提,則可知「夕陽」兩句乃是他出遊而得到的滿足,至少是一種慰藉—這就和歷來的縱目感懷之作是有所不同的了。所以他接著說的是:你看,這無邊無際、燦爛輝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黃金世界的斜陽,才是真的偉大的美,而這種美,是以將近黃昏這一時刻尤為令人驚嘆和陶醉!

我想不出哪一首詩也有此境界。或者,東坡的「閑庭曲檻皆拘窘,一看郊原浩盪春!」庶乎有神似之處吧?

可惜,玉溪此詩卻久被前人誤解,他們把「只是」解成了後世的「只不過」、「但是」之義,以為玉溪是感傷哀嘆,好景無多,是一種「沒落消極的心境的反映」,雲雲。殊不知,古代「只是」,原無此義,它本來寫作「祗是」,意即「止是」、「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別家之例,且置不舉,單是玉溪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錦瑟》篇中寫道:「此情可待(義即何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其意正謂:就是(正是)在那當時之下,已然是悵惘難名了。有將這個「只是當時」解為「即使是在當時」的,此乃成為假設語詞了,而「只是」是從無此義的,恐難相混。

細味「萬樹鳴蟬隔斷虹」,既有斷虹見於碧樹鳴蟬之外,則當是雨霽新晴的景色。玉溪固曾有言曰:「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大約此二語乃玉溪一生心境之寫照,故屢於登高懷遠之際,情見乎詞。那另一次在樂游原上感而賦詩,指羲和日御而表達了感逝波,惜景光,綠鬢不居,朱顏難再之情—這正是詩人的一腔熱愛生活、執著人間、堅持理想而心光不滅的一種深情苦志。若將這種情懷意緒,只簡單地理解為是他一味嗟老傷窮、殘光末路的作品,未知其果能獲玉溪之詩心句意乎。毫釐易失,而賞析難公,事所常有,焉敢固必。願共探討,以期近是。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