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的古詩
⑴ 古詩游園一值
游園不值
朝代:宋代
作者:葉紹翁
原文: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⑵ 游園驚夢古詩
不是,是昆劇
昆劇
戲劇家湯顯祖的代表作《牡丹亭》,被改編成各種戲曲傳專唱了數百年之久,「良辰美屬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的詞句更是膾炙人口。在江南蘇杭一帶,崑曲是當年頗為流行的一種戲曲,而《牡丹亭》則一直是崑曲的保留劇目。《牡丹亭》中,最為引人入勝的當屬杜麗娘與柳夢梅那亦真亦幻的愛情故事。因教書先生教授了《詩經》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詞,杜麗娘萌生傷感之情,在與丫鬟一起游覽了自家的後花園之後更生傷春之情,回來後竟然夢中與一手持折柳的公子在花園內有了一番雲雨之情,在夢醒之後獨自入後花園尋找夢里多情郎。由此,也就有了崑曲《牡丹亭》中杜麗娘「游園」、「驚夢」和「尋夢」等幾段戲。
⑶ 有什麼關於游園的古詩詞嗎
初夏遊張園
作者:戴復古朝代:宋代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釋義】小鴨在池塘中或淺或深的水裡嬉戲,梅子已經成熟了,天氣半晴半陰。在這宜人的天氣里,邀約一些朋友,載酒宴遊了東園又游西園。風景如畫,心情格外舒暢,盡情豪飲,有人已經醉醺醺了。園子里的枇杷果實累累,像金子一樣垂掛在樹上,正好都摘下來供酒後品嘗。
游園不值
作者:葉紹翁朝代:宋代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釋義】
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
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牆頭來。
《春園中吟》
作者: 邵雍 朝代: 宋春暖
游園乃是常,城中殊不異仙鄉。
竹間日日同真侶,水畔時時泛羽觴。
雨後鳥聲移樹囀,風前花氣觸人香。
林間富貴一般樂,更從其來更不妨。
⑷ 關於游園的古詩
1、青絲白馬冶遊園
唐
崔顥
《代閨人答輕薄少年》
2、獨上樂游園
唐
白居易
《登樂游園望》
3、昔君樂游園
唐
元稹
《酬樂天登樂游園見憶》
4、朝游園花新
唐
司馬扎
《獵客》
5、樂游園里春正好
元
楊維楨
《麗人行》
6、秉燭游園聊適情
宋
白玉蟾
《留別鶴林諸友》
7、一年一別樂游園
宋
晁公溯
《感事》
8、何秘游園問主人
宋
陳文蔚
《壬申春社前一日晚步欣欣園》
9、蘇公宅畔蝶游園
宋
陳藻
《賦京口蘇園》
10、春暖游園乃是常
宋
邵雍
《春園中吟》
11、就便游園歸去遲
宋
邵雍
《首尾吟》
12、漢世樂游園
宋
孫嵩
《曲江頭》
13、逢春細和樂游園
宋
王灼
《三和謝娛親堂扁》
14、縈紆樂游園
明
王禕
《長安雜詩(十首)》
⑸ 《樂游園》古詩
李商隱
樂游原》
向 晚 意 不 適,
驅 車 登 古 原。
夕 陽 無 限 好,
只 是 近 黃 昏。
[注釋]
1. 樂游原:在長安城南。漢宣帝立樂游廟,又名樂游苑、樂游原。登上它可望長安城。
2. 不適:不悅, 不快。
[簡析]
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盡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很不得志。這首詩就反映了他的傷感情緒。
前兩句「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是說:傍晚時分我心情悒鬱,駕著車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適」指不悅。詩人心情憂郁,為了解悶,就駕著車子外出眺望風景。「古原」就是樂游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是唐代的游覽勝地。這兩句,點明登古原的時間和原因。後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說:夕陽下的景色無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黃昏。「無限好」是對夕陽下的景象熱烈贊美。然而「只是」二字,筆鋒一轉,轉到深深的哀傷之中。這是詩人無力挽留美好事物所發出深長的慨嘆。這兩句近於格言式的慨嘆涵義是十分深的,它不僅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發,也是對自己,對時代所發出的感嘆。其中也富有愛惜光陰的積極意義。
對本詩素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只是」無轉折之意,而是「就是」「正是」之意,那就無傷感惋惜之情了。
⑹ 寫出《樂游園》古詩
是《樂抄游原》。
⑺ 古詩描述情人游園觀的詩
陸游和唐婉在一起時寫的詩句如下:
釵頭鳳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版柳。東風惡,歡權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一叢花
仙姝天上自無雙,玉面翠蛾長。黃庭讀罷心如水,閉朱戶、愁近絲簧,窗明幾凈,閑臨唐帖,深炷寶奩香。
人間無葯駐流光,風雨又催涼。相逢共話清都舊,嘆塵劫、生死茫茫。何如伴我,綠蓑青篛,秋晚釣瀟湘。
柳梢青
錦里繁華,環宮故邸,疊萼奇花。俊客妖姬,爭飛金勒,齊駐香車。
何須幕障幃遮。寶杯浸、紅雲瑞霞。銀燭光中,清歌聲里,休恨天涯。
定風波
敧帽垂鞭送客回,小橋流水一枝梅。衰病逢春都不記,誰謂,幽香卻解逐人來。
安得身閑頻置酒,攜手,與君看到十分開。少壯相從今雪鬢,因甚,流年羇恨兩相催。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