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門古街遊玩攻略
① 從井岸到斗門古街的公交車路線,詳細點,謝謝
井岸車站坐407、來402到斗門鎮站自,反正就是看到和風中學就可以下車了,下車後往前幾米右邊有個路口,往裡一直走到盡頭就是了。這樣比坐到南門近一點。回程就回到下車的地方,在下車那個站對面坐406、402。406和407是不走回頭路的,他們的路線剛好是相反地,所以去的時候坐407,回來坐406,大概20幾分鍾就能到了,不然你會浪費很多時間
② 斗門古街怎麼去
坐 504車直接 井岸大夏 再坐609車 斗門鎮下車 OK ;
③ 斗門古街為什麼越舊越多人去
聽說過斗門古街的人都知道,它在珠江三角洲的斗門鎮,因為斗門古街的歷史悠久,建版築風格很美,所權以吸引了很多各個地方的遊客前去遊玩。
但是,斗門古街遊客多,還是因為它的古老建築。
我覺得這個原因很簡單,首先,斗門古街的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建築風格,斗門古街的主要建築是歷史時期中西方建築文化的結晶,使得斗門古街能夠在眾多古老建築中特別耀眼。
我們都知道,現今依然存在的古建築已經很少很少了,很多古建築都是經過現代的工藝按照原來的模型重新打造的,雖然還是有古建築的基本輪廓,但是古建築的那種韻味或者說那種美觀已經不存在了,所以遊客自然而然的就少了。
遊客去古建築遊玩,第一是為了想說那種年代感,第二就是喜歡古建築那種古老的風格,這就跟收藏古董一樣,越舊的就越值錢了,另一方面,遊客遊玩斗門古街的目的是看中了它獨特的建築風格,如果它不再是那麼古老的建築的話,而像現在很多古建築一樣被翻新,那就很難建造出那種有年代感的中西方建築結合為一體的斗門古街了。
所以說,斗門古街的建築越舊,就越吸引遊客,自然而然,去游覽斗門古街的人就越來越多了。
④ 斗門古街為什麼越舊越多人去
在珠海斗門有一條街,年代久遠,有著與現代格格不入的回特色風格——斗答門古街
斗門鎮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歷代地方行政機關駐地。據歷史記載,北宋(公元960年)時和附近一帶稱潮居里,明清期間稱黃梁都,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置巡檢署。斗門墟是地方行政中心、墟鎮的清朝古街,現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斗門古街,主體建築中融合中西方各國建築風格的獨特騎樓,使古街在斗門的建築中顯得鶴立雞群,鋪房店門高低基本劃一,規格近似,外牆和走廊天花等飾以花形、幾何圖形等磚刻,中西合璧的斗門古街依稀可見其作為商業街的特色及昔日的繁華.
如今,在當地的保護和開發中,還增加了很多可觀賞的元素,你們覺得這條街如何?
⑤ 斗門古街的斗門墟的歷史
1850年左右,澳門、加拿大的一些建築師、牧師等宗教人士經常到斗門鎮訪問和居住版。由於商貿業權發展迅速,當時墟鎮舊街的建築已滿足不了發展的需要。所以,外國商人和本地富商開始醞釀修建街道、房屋。在這種情況下,加拿大建築工程師嘉理慰等人統籌規劃、設計,博採歐美各國古典建築之精華,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這里陸續建起了廣英祥、大昌、祥盛等10餘間布匹店,及多間百貨店、中葯店、米鋪、錢庄。
除商鋪之外,基督教還建起了福音堂,天主教建起了德式二層樓房的教堂。這些建築構成了斗門鎮清朝古街的全貌,成為珠海市目前惟一保存較完整的古街。
一進街口就看見一個建築上刻著「斗門」兩個大字,從那些依稀可見的當年商店的招牌上看,完全可以想像得到這條街當年是何等的繁華。雖然如今這些建築的磚瓦已經殘舊,有些建築已經是雜草叢生,門可羅雀,到成了燕子的天堂。有些建築斷壁頹垣,但是這些依然不影響古街的魅力,因為她還是一條原汁原味的保存較完整的古街,她裡面蘊藏著厚重的歷史文化。
⑥ 斗門鎮清朝古街
坐609路車到斗門鎮下車走一段路就到了,古街不是很好玩,可以到附近的金台寺一游,好山好水還可以運動一下。
⑦ 斗門清朝古街要不要門票
不要門票。
斗門鎮古街——珠海市目前唯一保存比較完整的清末民初版風情古街,博權采歐美各國古典建築之精華,於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陸續建起布匹店、百貨店、中葯店、米鋪、錢庄等,沿街建築基本採用南方特色的「騎樓」結構,蔚為壯觀。
⑧ 珠海市斗門古街怎麼去下車後怎麼走
斗門古街,沒有直接到那裡的公交站,看你坐什麼公交車咯。。如果在南門下車,坐個5塊錢摩托車,如果在和風中學站下車,然後直走,走到三叉路口那裡,往右手繼續直走500米就到了,不懂就繼續問
⑨ 斗門古街怎麼去
你坐 504車直接到 井岸大夏 再坐609車 到斗門鎮下車 就OK ;
⑩ 斗門古街的介紹
珠海斗門古街 位於斗門鎮內位於珠江三角洲南端,地處珠海市斗門區西北部,東枕黃楊山,西臨虎跳門水道。全鎮總面積105平方公里,鎮區面積4.5平方公里。總人口4136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