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玩清源山作文
『壹』 家鄉的清源山作文196個字
美麗的清源山
如果你有逸興作客文化古城---泉州;如果你想在「十八勝景」、「三十六岩洞」里穿梭;如果你還不知何為「老子天下第一」;如果你要了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及有關「閩海蓬萊第一山」的秘聞,建議你到清源山旅遊!如果說你不能親自前往,那麼,就請你跟隨我的文字---作清源山逍遙游.
我們是從廈門坐大巴到泉州的,在網上訂了「刺桐賓館」,「刺桐」其實就是古城泉州的名稱.
中午時分,才從「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九日山下來,我沉思在山上那些有關「海外交通及祈風石刻」中.石刻中,有一條是前幾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考察團來時鑿刻上去的.
據傳,當年朱熹在福建同安任知縣時,才27歲,正是風華正茂,血氣剛放,常感懷才不遇,心中郁悶,酷愛山水,曾二度到九日山游,並留有詞及石刻為證:郡乘山川志,朱文公兩游於此,有書九日山三字.而「九日山」的山名就是朱熹的筆跡,當看到這石刻文字,能想像出,千年以前,朱熹書寫「九日山」三字時,是一種什麼心情呢?
中午飯吃了泉州的閩南粽.當香味還在口腔時,我們又匆匆趕路,去領略真正的「老子天下第一」----老君岩.
進得老君岩門洞,只見有一位老人端詳地坐在山腳下.他左手按膝、右手憑幾、垂耳飄髯、慈祥和藹.這就是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石雕座像,高約有五米多,堪稱「天下老子第一」.看到它讓我想起「齊天大聖」時期的太上老君,難道說他真的練成了仙丹?這尊石雕像還是宋朝的一位老石匠用三七二十一年才雕鑿成的.如此神來之筆,真是巧奪天工!令來往於此的遊人嘖不絕口.
在出口處,我看到一些小攤上擺著燒焦了的一些小玩藝:這是什麼?導游吳先生告訴我,這些燒焦的東面里.還有一個「火燒老君岩道觀」的傳說.說的是當年這里香火很旺,而那些行香膜拜的青年婦女,卻時常失蹤.後發現是那些好色的惡道士,在上面設下陷阱,每當有婦女掉入,他們便拖進暗窒糟蹋.後來官兵用計把寺殿燒掉了,才有了如今的燒焦了的紀念品.看了這些,我想起了一句成語「道貌岸然」之說.如果說太上老君天上有知,他會如何看待這些徒子徒孫呢?是把他們撤職查辦!?還是接受部下們的性賄賂呢?
不過,最近聽說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准備把《射鵰英雄傳》進行進行修改,小說中的黃葯師愛上了自己的美女徒弟---梅超風,並將這次修改作為這部小說的「終身定稿版」.由此引申,我想太上老君接受徒孫們的「性賄賂」還是有一定的歷史和現實意義.同理,吳承恩如果活著或他早就知道三、五百年以後的世界形勢,那麽《西游記》的定搞版也許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結局了!豬八戒向唐僧進行「性賄賂」、沙僧向唐僧經濟賄賂被格提拔到上一級領導崗位.而孫悟空則可能出職或坐牢去了,理由他常常妨礙公務,還有就是常常動手打人,被打的人有的還是「人D代表」!其實說這些,是真是假,我也實在是不得而知.
離開了老君岩,開始爬清源山.先前,我仔細地查看了示意圖.每一山腰層,都有一個讓遊人憩息地,當地人又給每個休息點起了不少別有意境的名字.「天然氧吧」、「綠色森林茶座」、「瀑布岩」、「仙苑」、等等.這詩意般的名字,立即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和憧憬.
在通往彌陀岩的石徑右側,也是首個山腰平台---「第一山」,說它是第一,那是因為這里豎立一塊石碑,碑上有宋代大書法家米芾(讀fei)的筆跡.有關這方「第一山」碑刻,最初是倒在旗峰下妙覺岩.不知何是倒仆、湮滅.它還有一段南來北往有曲折經歷,我和其它遊人一樣不得而知.我們在米芾這剛勁有力的字體下,拍照留影.
到「仙苑」了.這里實際上是一山間小園林,亦叫「仙苑」.環看四周,滿目綠色,聽聞涼風爽爽.導游吳先生告訴我,這里原來的主人是一個叫丁衍廈的明代隱士,他在年過八十時,徒步登山,踏遍清源山脈,縱覽三十六景,寫成《三十六洞志》.
我們拾級而上,突然感覺空氣里透露著一陣陣青香味,耳聞鳥語.不由察看前後,發現這里原來是一個茶座,有幾個遊客在那裡玩撲克,也有的在聊天.只見山泉水自上而下,然後聚集在茶座旁邊的小池塘里.哦!原來我們來到了「天然氧吧」.
品茗小憩後,我們繼續攀登.忽然,一陣涓涓流水聲傳來,由遠而近,不由得加快了腳步,啊!來到了彌陀岩了.你看,你快看!彌陀岩,這高聳的奇石怪狀;那遮陰敞陽的參天古樹;再看再看!從那五十多米高處峭壁凌空而下的瀑布,一派嫵媚景色!這、這確實讓我們陶醉了…………
清源山的自然景色還有很多,像「千手岩」、碧霄岩、弘一法師的舍利塔、狀元石、連心石、夫妻樹、還有學名叫洋蒲桃的蓮霧樹、刀辟「一線天」等等等等.舉不勝數,每個景點都有著一個,多至幾個的名人傳聞或者千年故事…………
有人說:黃山之美美在它那秀麗的景色;泰山之美美在它的庄嚴穩重;華山之美美在它的險峰峻壁;廬山之美美在它迷離般的雲霧;峨眉山之美美在它的雄偉博大.這些大山名川,自有名人名言頌揚.而清源山之美,美在它的清和秀,猶如含苞待放的月季花;還美在它的寧靜,宛若一個初初成長的嬌少女,是那樣的恬靜嫻雅.這美妙無比的自然景色加上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足於展現出清源山蘊秀藏奇的嫵媚風姿.
下午三點多時,我們來到了清源天河.滿目翠綠,加上才十來個遊客,顯得格外寧靜.不竟意時,還能聽到山泉的潺潺流水聲.天河水如鏡面般的平靜,一陣山風襲來,激起陣陣漣漪,讓你隨著漣漪去遐想、去憧憬.清源天河,給人一種彷彿到了世外桃園的感覺.難怪歷來那麼多文人隱士,喜歡來這里.這里真安靜呀!我不由地發出感嘆…….一陣叫喊聲,打斷了我的浮想,友人拉我一把,指給我看:原來是有人下水游泳,和他一起的還有一條狗.哦!這里不是不可以游泳的嗎?導游吳先生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意,告訴我:這人也許就是管理員.我恍然大悟!俗語講:近水樓台先得月.而這個「月」本是不應該得的,看著這一幕作為遊客有什麼可說的呢?
沿著天河北邊的台階往上走,我們來到了「虎乳泉」.清源山泉多水質又好,所以素有「泉山」之稱,而「虎乳泉」又最負盛名.看著這從山岩石中流出來的泉水,我忍不著跑去用空礦泉水瓶接了滿一瓶子.放入口裡,清涼中帶有甜味,絲絲入喉.啊!竟有如此優質的水,絕對超過可口可樂!你信不信呢?嘿嘿.
泉水的左上方,有古人題刻的「源頭活水」、「虎乳泉」.那裡留下了我和友人的影子.遺憾的是,因為這里沒人管理,(沒人管理也就沒人收錢).每天有不少當地人來這里接水,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和混亂.
下午五點多,我們登上了次高峰---南台岩.只見山峰平台處還是剛開始開發,在不少新裁的樹木邊,我們看到的是一塊塊紀念植樹人的石碑.有「XX少年宮植」、還有不少是公司、社會團體、也有用個人名字的.讓人不明白的是:為什麼一個普通公民或者說是社會團體,在自己家鄉的風景區裁一棵樹,一定要留下一塊紀念碑呢?更有甚者,一個社會團體、一家公司,就算你出了一支樹的錢,又為什麼還要花另一支樹的錢立一塊碑呢?
帶著疑惑,我們來到了清源山的千年福鍾台.福鍾是2000年元旦零始首敲,花上三元錢我也敲了幾下,心裡的祝福,隨著鍾聲響徹雲霄.…………
在福鍾的旁邊有一塊很漂亮的石碑.看到敬立在上面的,泉州市二位最高領導的名字,原來是上行下效,茅塞頓開,我明白了當地的植樹文化的內涵和外因.
我不曉得,在風景區立碑的人們想過沒有,你的後人將會如何看待這些碑石?在這國家級旅遊風景區,有著這樣「現代化」的石碑,這對清源山、對那披著淡若輕紗的、煙靄掩映在綠樹繁花中的自然景色不正是一種諷刺嗎?
清源山就像一幅美麗山水畫,不!它猶如一幛畫了優美山水的屏障,拱護著千年文化古城---泉州北郊.難怪學者要嘆出「踏遍春江憶此游」、「泉州未必遜杭州」絕妙佳句.
清源山之美,在於它的秀麗,猶如一朵含苞未放的花蕾.
清源山之美,在於它的寧靜,靜得讓人不相信它的存在.
清源山之美,在於它的久遠,久遠得讓你數不清、道不完.
我喜歡清源山!
『貳』 美麗的清源山 500字作文
美麗的清源山
如果你有逸興作客文化古城---泉州;如果你想在「十八勝景」、「三十六岩洞」里穿梭;如果你還不知何為「老子天下第一」;如果你要了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及有關「閩海蓬萊第一山」的秘聞,建議你到清源山旅遊!如果說你不能親自前往,那麼,就請你跟隨我的文字---作清源山逍遙游。
我們是從廈門坐大巴到泉州的,在網上訂了「刺桐賓館」,「刺桐」其實就是古城泉州的名稱。
中午時分,才從「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九日山下來,我沉思在山上那些有關「海外交通及祈風石刻」中。石刻中,有一條是前幾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考察團來時鑿刻上去的。
據傳,當年朱熹在福建同安任知縣時,才27歲,正是風華正茂,血氣剛放,常感懷才不遇,心中郁悶,酷愛山水,曾二度到九日山游,並留有詞及石刻為證:郡乘山川志,朱文公兩游於此,有書九日山三字。而「九日山」的山名就是朱熹的筆跡,當看到這石刻文字,能想像出,千年以前,朱熹書寫「九日山」三字時,是一種什麼心情呢?
中午飯吃了泉州的閩南粽。當香味還在口腔時,我們又匆匆趕路,去領略真正的「老子天下第一」----老君岩。
進得老君岩門洞,只見有一位老人端詳地坐在山腳下。他左手按膝、右手憑幾、垂耳飄髯、慈祥和藹。這就是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石雕座像,高約有五米多,堪稱「天下老子第一」。看到它讓我想起「齊天大聖」時期的太上老君,難道說他真的練成了仙丹?這尊石雕像還是宋朝的一位老石匠用三七二十一年才雕鑿成的。如此神來之筆,真是巧奪天工!令來往於此的遊人嘖不絕口。
在出口處,我看到一些小攤上擺著燒焦了的一些小玩藝:這是什麼?導游吳先生告訴我,這些燒焦的東面里。還有一個「火燒老君岩道觀」的傳說。說的是當年這里香火很旺,而那些行香膜拜的青年婦女,卻時常失蹤。後發現是那些好色的惡道士,在上面設下陷阱,每當有婦女掉入,他們便拖進暗窒糟蹋。後來官兵用計把寺殿燒掉了,才有了如今的燒焦了的紀念品。看了這些,我想起了一句成語「道貌岸然」之說。如果說太上老君天上有知,他會如何看待這些徒子徒孫呢?是把他們撤職查辦!?還是接受部下們的性賄賂呢?
不過,最近聽說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准備把《射鵰英雄傳》進行進行修改,小說中的黃葯師愛上了自己的美女徒弟---梅超風,並將這次修改作為這部小說的「終身定稿版」。由此引申,我想太上老君接受徒孫們的「性賄賂」還是有一定的歷史和現實意義。同理,吳承恩如果活著或他早就知道三、五百年以後的世界形勢,那麽《西遊記》的定搞版也許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結局了!豬八戒向唐僧進行「性賄賂」、沙僧向唐僧經濟賄賂被格提拔到上一級領導崗位。而孫悟空則可能出職或坐牢去了,理由他常常妨礙公務,還有就是常常動手打人,被打的人有的還是「人D代表」!其實說這些,是真是假,我也實在是不得而知。
離開了老君岩,開始爬清源山。先前,我仔細地查看了示意圖。每一山腰層,都有一個讓遊人憩息地,當地人又給每個休息點起了不少別有意境的名字。「天然氧吧」、「綠色森林茶座」、「瀑布岩」、「仙苑」、等等。這詩意般的名字,立即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和憧憬。
在通往彌陀岩的石徑右側,也是首個山腰平台---「第一山」,說它是第一,那是因為這里豎立一塊石碑,碑上有宋代大書法家米芾(讀fei)的筆跡。有關這方「第一山」碑刻,最初是倒在旗峰下妙覺岩。不知何是倒仆、湮滅。它還有一段南來北往有曲折經歷,我和其它遊人一樣不得而知。我們在米芾這剛勁有力的字體下,拍照留影。
到「仙苑」了。這里實際上是一山間小園林,亦叫「仙苑」。環看四周,滿目綠色,聽聞涼風爽爽。導游吳先生告訴我,這里原來的主人是一個叫丁衍廈的明代隱士,他在年過八十時,徒步登山,踏遍清源山脈,縱覽三十六景,寫成《三十六洞志》。
我們拾級而上,突然感覺空氣里透露著一陣陣青香味,耳聞鳥語。不由察看前後,發現這里原來是一個茶座,有幾個遊客在那裡玩撲克,也有的在聊天。只見山泉水自上而下,然後聚集在茶座旁邊的小池塘里。哦!原來我們來到了「天然氧吧」。
品茗小憩後,我們繼續攀登。忽然,一陣涓涓流水聲傳來,由遠而近,不由得加快了腳步,啊!來到了彌陀岩了。你看,你快看!彌陀岩,這高聳的奇石怪狀;那遮陰敞陽的參天古樹;再看再看!從那五十多米高處峭壁凌空而下的瀑布,一派嫵媚景色!這、這確實讓我們陶醉了…………
清源山的自然景色還有很多,像「千手岩」、碧霄岩、弘一法師的舍利塔、狀元石、連心石、夫妻樹、還有學名叫洋蒲桃的蓮霧樹、刀辟「一線天」等等等等。舉不勝數,每個景點都有著一個,多至幾個的名人傳聞或者千年故事…………
有人說:黃山之美美在它那秀麗的景色;泰山之美美在它的庄嚴穩重;華山之美美在它的險峰峻壁;廬山之美美在它迷離般的雲霧;峨眉山之美美在它的雄偉博大。這些大山名川,自有名人名言頌揚。而清源山之美,美在它的清和秀,猶如含苞待放的月季花;還美在它的寧靜,宛若一個初初成長的嬌少女,是那樣的恬靜嫻雅。這美妙無比的自然景色加上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足於展現出清源山蘊秀藏奇的嫵媚風姿。
下午三點多時,我們來到了清源天河。滿目翠綠,加上才十來個遊客,顯得格外寧靜。不竟意時,還能聽到山泉的潺潺流水聲。天河水如鏡面般的平靜,一陣山風襲來,激起陣陣漣漪,讓你隨著漣漪去遐想、去憧憬。清源天河,給人一種彷彿到了世外桃園的感覺。難怪歷來那麼多文人隱士,喜歡來這里。這里真安靜呀!我不由地發出感嘆……。一陣叫喊聲,打斷了我的浮想,友人拉我一把,指給我看:原來是有人下水游泳,和他一起的還有一條狗。哦!這里不是不可以游泳的嗎?導游吳先生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意,告訴我:這人也許就是管理員。我恍然大悟!俗語講:近水樓台先得月。而這個「月」本是不應該得的,看著這一幕作為遊客有什麼可說的呢?
沿著天河北邊的台階往上走,我們來到了「虎乳泉」。清源山泉多水質又好,所以素有「泉山」之稱,而「虎乳泉」又最負盛名。看著這從山岩石中流出來的泉水,我忍不著跑去用空礦泉水瓶接了滿一瓶子。放入口裡,清涼中帶有甜味,絲絲入喉。啊!竟有如此優質的水,絕對超過可口可樂!你信不信呢?嘿嘿。
泉水的左上方,有古人題刻的「源頭活水」、「虎乳泉」。那裡留下了我和友人的影子。遺憾的是,因為這里沒人管理,(沒人管理也就沒人收錢)。每天有不少當地人來這里接水,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和混亂。
下午五點多,我們登上了次高峰---南台岩。只見山峰平台處還是剛開始開發,在不少新裁的樹木邊,我們看到的是一塊塊紀念植樹人的石碑。有「XX少年宮植」、還有不少是公司、社會團體、也有用個人名字的。讓人不明白的是:為什麼一個普通公民或者說是社會團體,在自己家鄉的風景區裁一棵樹,一定要留下一塊紀念碑呢?更有甚者,一個社會團體、一家公司,就算你出了一支樹的錢,又為什麼還要花另一支樹的錢立一塊碑呢?
帶著疑惑,我們來到了清源山的千年福鍾台。福鍾是2000年元旦零始首敲,花上三元錢我也敲了幾下,心裡的祝福,隨著鍾聲響徹雲霄。…………
在福鍾的旁邊有一塊很漂亮的石碑。看到敬立在上面的,泉州市二位最高領導的名字,原來是上行下效,茅塞頓開,我明白了當地的植樹文化的內涵和外因。
我不曉得,在風景區立碑的人們想過沒有,你的後人將會如何看待這些碑石??在這國家級旅遊風景區,有著這樣「現代化」的石碑,這對清源山、對那披著淡若輕紗的、煙靄掩映在綠樹繁花中的自然景色不正是一種諷刺嗎?
清源山就像一幅美麗山水畫,不!它猶如一幛畫了優美山水的屏障,拱護著千年文化古城---泉州北郊。難怪學者要嘆出「踏遍春江憶此游」、「泉州未必遜杭州」絕妙佳句。
清源山之美,在於它的秀麗,猶如一朵含苞未放的花蕾。
清源山之美,在於它的寧靜,靜得讓人不相信它的存在。
清源山之美,在於它的久遠,久遠得讓你數不清、道不完。
我喜歡清源山!
『叄』 求一篇游清源山作文
游清源山
早就聽過清源山的大名。終於在今年國慶有幸到此一游。
下車之後穿過180醫院來到山腳。那是一條用石塊鋪成的小路,不寬但也足夠兩輛車並列通過,石縫間的青苔顯示著歲月的痕跡。
來到山下就看見清源山的峰頂,不是很尖,顯得有些蒼老,連綿起伏的山巒如綠浪一般,一波接著一波,偶爾在青峰中露出一些色的山石,上面用紅色的水墨寫滿了古字,不遠處傳來遊人的歡快笑聲。
買了票,我們就來到山中,一條古褐蒼蒼的石路鋪上了山頂,曲曲折折如龍似蛇,路邊的樹木,盤根錯節,阿娜多姿,漫山遍野地生長著。陽光透過樹葉撒在大地上,地上的光點斑斑點點的,像一朵朵金黃色的小花點綴在這綠樹成蔭山地上,美不勝收。
我們來到山腰,山腰間有一座小廟。在廟的旁邊有一道瀑布從山上飛濺而下,還沒有看見瀑布就聽見瀑布的聲音,好像成千上萬的浪花湧上岸灘,又像陣陣微風吹過風鈴。轉個彎就見瀑布濺起的水花被涼風吹得滿天飄舞,晶瑩的水珠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輝像美麗的精靈一般。
在瀑布旁邊有一道石碣上面刻有「第一山」。在石碣之上又有一處景觀。名曰:「一線天」。那是一條由一塊巨石和山巒合成的縫隙。我聽一遊客說:「哦,這就是傳說中的一線天。」我聞聲跑去。只見巨石和山腰間的縫隙很大,跟「一線天」根本扯不上關系,有點兒言過其實。
與山巒合成「一線天」的巨石上又是一番風味。站在巨石上,向遠處遙望,就看見迷霧中的西湖公園有一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誼。」也難怪古人會血出這樣的詩句。
夕陽西下,但我們還沒爬到山頂,就帶著無限的遺憾回到家中。
但這次的遊玩讓我終身難忘,是我至今的無限回憶。
『肆』 國慶節清源山之旅作文
清源山之旅
國慶期間的一天,我和我們班同學跟隨著媽媽來到清源山游一回。清源山不愧是泉州的一朵花,她的美,裝扮著泉州。
來到山腳下,我覺得這清源山的線條好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
來到老君岩,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它那灰白的長須垂到膝上,左手扶膝,右手憑幾,垂耳飄髯,目光炯炯,整座石像神態浩然,和藹可親。使我不由低吟起老子《道德經》的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沿著彎曲的小路走著,兩旁的大樹剛勁挺拔,一些老樹的根在地上隱約可見,還有一些老樹的樹干扭來扭去,好像許多老人正在跳迪斯科。除了形態各異的老樹外,還有很多奇形怪狀的石頭:有的像一個正在睡覺的小娃娃,有的像一隻小狗,有的像一隻小船……在我們旁邊走著的人們,有的邊走邊閑談著,有的柱著登山杖專心地登山,有的時而停下來拍幾張照片,有的正在進行登山比賽。
石階越來越陡峭,我只好扶著石壁走,當我來到山頂時,已經「呼哧呼哧」地喘著大氣了。我扶著護攔桿眺望刺桐城,那西湖公園的湖水上正如楊萬里贊美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高樓聳立,胡同小巷在大樓之間穿梭交錯,顯現出泉州這幾年的蓬勃發展。
順著路標的指引,我們來到虎乳泉。我拿著喝完雪碧的空瓶子又摘了一片竹葉,小心翼翼地沿著斜坡往下走。來到接山泉處,我把竹葉放在流水口,那一小股山泉順著細的竹葉流淌下來,我連忙用瓶子接住。接完後,我從斜坡上下來,喝上一口,啊!真是甘甜可口,沁人心脾比吃一個冰淇淋還頂用。
虎乳泉下面就是天湖。天湖湖水清澈見底,微見吹過湖面,水波盪漾,白雲與湖面盪漾的波瀾好像連成了一片。我撿起一塊小石子,投進水中,響起「撲通」的清脆響聲。湖邊的花草樹木和山峰倒映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令人陶醉。楊柳那細長枝條,輕輕撫摸著湖面,就像母親撫摸著孩子一樣。這時,太陽已經偏西了,天湖湖面正如白居易筆下寫的:「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真是「元洞清虛物象新,瑤壇瀟灑回無塵。袛今萬古三生石,誰是千年不老人。座外青山開玉障,松間紫氣繞龍鱗。由來杯酒堪忘世,寵辱何須患有身。」這樣的美景讓我陶醉萬分啊。
我們伴隨著西方燒的燦爛的殘霞,踏著輕盈的步伐,離開了戀戀不舍的清源山景。
『伍』 清源山的作文
你開頭先寫,清源山整體景色。。。再來就是縮小到了清源山的單體景點。你寫的是游版記,所以權景色不要疏忽。過程你應該記得,先將老君岩的一些資料展現出來,然後是動作,接著,你就可以來寫從木質步游道上去,弘一法師舍利塔,根據舍利傳說來表述它。然後就是半山腰了,你可以概括居高臨下,美麗的泉州,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接下來看到的天侶呈瑞,兩棵樹盤根錯節的交織在一起。。。虎乳泉的美麗傳說,結合結合。結尾你就自己感嘆,清源山的美麗與神秘,決定在你的筆下!
『陸』 秋天的清源山作文600字
金色的秋天(寫景作文)
秋風像一隻神奇的畫筆,一夜功夫,就把碧波盪漾的林帶染內成金燦燦的了。
登上山容頭,向下眺望,眼前是一片金色,若是仔細觀察,便看到金黃中夾帶著一片片紅、一片片綠的。紅的得像瑪瑙,綠得像翡翠。還有山下那水平如鏡的池塘,倒映著眼前的美景,格外的好看。
下山後,原來在路邊賣西瓜的小攤不見了,代替它們的是又香又脆的大蘋果和那裂了嘴、破殼欲出的、紅紅的大石榴,多麼惹人喜愛呀!
俗話說的好呀:「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瑟瑟的秋風中透著絲絲涼意。看,路上的行人在不經意間已換上了厚厚的毛衣,穿上了夾襖,有的還穿上了羽絨服呢。
莊稼地里,金黃的玉米像金棒槌一樣齊刷刷一片連著一片,高粱那紅色的穗子,像害羞小姑娘一樣,紅著臉低下了羞澀的頭,在微風中搖曳,大豆搖搖擺擺,在風中沙沙作響,田野里像演奏著一首大自然的合唱曲。
果園里,鮮紅的柿子像一個個小燈籠,高高的掛在枝頭,樹枝看起來快要被折斷的樣子,還有那一串串紫色的葡萄,掛著晶瑩的露珠,像水晶一樣在陽光的照耀下閃出五彩斑斕的光。
我被這金色的秋天感染了,陶醉了,啊!我愛這豐收的、金黃色的秋天。
『柒』 泉州清源山作文450字
到泉州旅遊的人,清源山是必游的景點之一。
清源山有一座依山雕琢的老子巨像,兩旁的石刻中,鐫刻著老子的道德經全集,而在另一邊則刻有「老子天下第一」、「紫氣東來」。
這里的「老子天下第一」,不僅寓意著這座老子石雕,是中國最大的道教始祖——老子石雕像;而另一層意思就是:老子在民間傳說中一出生就白發白眉的老者,更因其後來成為「太白金星」而聞名,他所著的《道德真經》成為我國道教的最高典著,其道家思想影響著華夏子孫。
5月21日,一個陰雨綿綿的天氣,我與同事來到清源山,可能是因為陰雨天的原因,以往熱鬧的清源山變得很冷清,老子巨像前除了我們再沒有其他遊客。這樣挺好,給我一個拍攝老子像的機會。
老君岩,原稱羽仙岩,大道岩,又稱老君公。老君岩位於清源山右峰,在羅,武二山之下。在老子造像跟前往山上望去,在半山腰有幅日月圖。從老子造像東面的石路上行三百米處,有個"元元洞天",外行酷似元寶狀。據說洞里曾有六幅畫像,現只存有一幅老子的圖像。那幅化線條流暢,筆法粗獷。因地處後山,洞里較幽暗,不為人多知,少有人去看。在"元元洞天"東面的100米處有塊大石頭,上書"見龍台"三個大字,不知何人所刻。傳說此處曾是孔子見老子的地方
一條溪澗從上面順山勢在此經過,下行200米處分開,如一"人"字形,周圍的山勢如半圓形,而老子造像恰好在那片空地上,有如眾星捧月一般;左右都有溪水經過。周圍是鳥語林,鳥類眾多;一年四季,鳥語花香,冬暖夏涼。雨中的清源山雲遮霧罩,煙霧縹緲,如在仙境。
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為55平方米。左手扶膝,右手憑幾,垂耳飄髯,指能彈物,目光深邃,仙風道骨,神態浩然,慈祥和藹,被褐而懷玉。和大地渾然一體,象徵著道家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也是對「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的真詮。正面看,垂耳飄髯,雙目微閉,嘴唇微張,似在講解五千言。左側看,似有些微的憂愁。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時期的一代哲者人傑。在清源山老君岩前的石刻《道德經》開篇,他這樣寫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博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的《道德經》闡述的是「道」與「德」的深刻含義,代表了老子的哲學思想,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其思想內容微言大義,一語萬端,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聖經》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學名著。
在中國,一直都有仙人的傳說。據傳,在浩瀚的宇宙中,也有其他生命古星。這些生命古星的人們及萬物大多熱衷於修行,為的是得道成仙。當然,也有與我們大多數中國人一樣,是平凡人。在紫微星域和北斗星域,就有很多古中國人,也就是我們認為的仙人們所居住的地方,他們會法術、會駕雲而行。
關於老子,民間有著他種種傳說。相傳,老子「騎青牛西去,紫氣東來」,是指老子在古中國度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後,騎著青牛,從函谷關(今河南省三門峽市王垛村)一帶出關西去。這個函谷關,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關口,駐守此關的尹喜(歷史上確有其人),在得知老子將到來,早早地跪迎老子,老子亦贈他一卷《道德經》。尹喜拜別老子,打開城門,所見的不是陸地,而是一片星域。老子出了函谷關城門,踏著星空古路向西而行。而老子留給尹喜的這卷《道德經》則是能不斷提升修仙境界的真經,而不是老子留存於世的德道理經。
尹喜實際上也是一位道修之人,按民間說法他就是仙界中修行等級達到聖人級的修士。
老子騎青牛(此青牛也是道行很高的瑞獸),在他的身後,有著氤氳的紫氣騰騰東來。尹喜也曾踏星空古道游歷各生命星域,他的後人也多得道成仙,原因就是得有老子的修仙真經。
總而言之,歷史上的老子,集傳說於一身。他的道家哲學思想成為衡量人們的道與德並行、修養心性與品質的經典教科書
『捌』 求秋遊清源山的作文,重點寫老君岩,要750字,急急急!!跪求啊!!T.T
秋遊國慶黃金周的一個早晨,秋風引導我來到這山城的田野中,放飛心中的不安與煩惱。
放眼望去,田野愉快地投在大山母親的懷中,真是「幸福享不了」。整塊田野彷彿是一塊彩圖,金黃、深黃、土黃、淡黃,深綠、墨綠、黃綠,黃綠交錯充滿著生命的色彩。清新的空氣,蘊含著土壤氣息的稻香,深吸一口使你體輕身涼。那黃澄澄圓滾滾的稻穀挺直腰干低頭深吸一口,庄嚴地等待著農民的到來。
金色的責任田裡有一老農和一位十七八歲青年正在割稻。他們身後是一堆堆疊放整齊的稻穀。秋風吹來,等待貢獻的稻穀「沙—沙—」作響,爭先恐後,生怕遲了一步。不一會兒那青年走了,他的背影消失在金色中,隱沒在溫暖的陽光中。
老農一個人,他彎著腰,拿著一把鐮刀正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幹得起勁。
不知為什麼他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向老農走去。也許是他嫻熟割稻技術,也許是他的「孤獨」?站在田埂上注視著他。老農前胸後背都濕了一大片;黝黑的臉上留下歲月的痕跡;辛勤的汗水不時跨過那深深的溝溝坎坎,隨著絲絲喜悅灑到空中,滴在稻穀上,濺到了老農的心坎上。田埂上躺著一把鐮刀,我手癢癢的,拿起了鐮刀。
「老伯,我幫你!」
「不用,你那把鐮刀是我兒子的,我讓他回家看書!」
「你兒子讀高中?」
「明年考大學了!」老農的皺紋更深了,密密的深溝溝中盪漾著無限的得意。
我急急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窄窄的田埂似乎越來越寬廣,似乎也看到了老農明年的「雙豐收」。
這時太陽嬌似火。
『玖』 要是有關游清源山的寫景作文,要600字左右
找吧
『拾』 游泉州清源山的作文!快!!!!!
閩南之行籌劃已久,對於古城泉州,也讓我們對它充滿了好奇。小編給大家推薦的行程是泉州——清源山——惠安崇武古城——泉州。
短暫的旅途,能夠讓你感受到古城的氣息,走在最早的石頭路上,欣賞風格特色的房子;去登高山,享受運動的快樂,以及大自然地魅力;去看大海,沉醉在碧海藍天,漫步在悠長的沙灘上。
清源山游記
星期六,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輕紗,吐出燦爛的朝霞,空氣中滲透著芳香,我沐浴著這溫暖的陽光,聆聽鳥兒那歡快的歌唱,一唱一和,此起彼伏;風,柔柔的吹,枝兒悠悠地閃,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看到這兒,我連忙起身去問爸爸:「爸,這個周末有活動嗎?我們可以出去玩嗎?我們可不能浪費美好時光呀!」「嗯,好呀,我們一起去清源山吧!」我一蹦三尺高,嘴巴咧得如同一朵綻放的花朵,久久不能合攏------
一路上的歡聲笑語把我們帶到了清源山山腳。看,群山連綿起伏,猶如大海掀起的波瀾,呈現出密的波峰。看到這一切,我迫不及待地叫上爸爸媽媽,順著羊腸小道,開始了我們的「清源山之旅」!
走著走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遠近馳名的「老君岩」,「哦,這兒就是老君岩,,百聞不如一見,今日終於見看到你的廬山真面目了!」我不禁拍手稱贊道,忙叫媽媽給我拍照,留下美好的回憶。參觀完後,我活蹦亂跳,心裡那股高興勁就甭提了。我邁著大步,像一隻調皮的小猴子,東奔西跑。聽,一陣清脆的流水聲勾起我的好奇心,我順水聲而去,「啊,好雄偉呀!」原來是瀑布!望著那流水從山澗中飛濺,流水成一條弧線飛射過半空中,瀑布底下那清澈的泉水不禁使我用手捧起泉水品嘗起來。這里使我沉醉,陶醉於它的美,它的壯觀之中!
清源山的每一個角落,每一處那誘人的景色都使我流連忘返。
我會永遠記得這如詩如畫的清源山!
秋遊國慶黃金周的一個早晨,秋風引導我來到這山城的田野中,放飛心中的不安與煩惱。
放眼望去,田野愉快地投在大山母親的懷中,真是「幸福享不了」。整塊田野彷彿是一塊彩圖,金黃、深黃、土黃、淡黃,深綠、墨綠、黃綠,黃綠交錯充滿著生命的色彩。清新的空氣,蘊含著土壤氣息的稻香,深吸一口使你體輕身涼。那黃澄澄圓滾滾的稻穀挺直腰干低頭深吸一口,庄嚴地等待著農民的到來。
金色的責任田裡有一老農和一位十七八歲青年正在割稻。他們身後是一堆堆疊放整齊的稻穀。秋風吹來,等待貢獻的稻穀「沙—沙—」作響,爭先恐後,生怕遲了一步。不一會兒那青年走了,他的背影消失在金色中,隱沒在溫暖的陽光中。
老農一個人,他彎著腰,拿著一把鐮刀正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幹得起勁。
不知為什麼他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向老農走去。也許是他嫻熟割稻技術,也許是他的「孤獨」?站在田埂上注視著他。老農前胸後背都濕了一大片;黝黑的臉上留下歲月的痕跡;辛勤的汗水不時跨過那深深的溝溝坎坎,隨著絲絲喜悅灑到空中,滴在稻穀上,濺到了老農的心坎上。田埂上躺著一把鐮刀,我手癢癢的,拿起了鐮刀。
「老伯,我幫你!」
「不用,你那把鐮刀是我兒子的,我讓他回家看書!」
「你兒子讀高中?」
「明年考大學了!」老農的皺紋更深了,密密的深溝溝中盪漾著無限的得意。
我急急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窄窄的田埂似乎越來越寬廣,似乎也看到了老農明年的「雙豐收」。
這時太陽嬌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