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游園活動方案
1. 小學慶元旦方案
慶元旦」游園活動方案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小學生人人自主地參與游園活動之中,在游園中陶冶情操;在游園中獲取知識;在游園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從而全面地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2、通過活動,讓學生感知規則,學會規則。知道規則不是約束個人而是為了讓個人更自由地生活。
二、活動時間
12月31日(星期四)下午12:40—14:40
1.12:40前各班級活動點做好准備,學生(五到六名服務員,視本班情況而定)及負責老師(正、副班主任)到位。
2.12:40學生開始游園。
3.14:40游園結束,學生用游園卡到書法教室兌換相應獎品。
4.活動結束後各班把使用過的教室和公共場地打掃干凈。
三、活動地點
各班級教室(六年級除外)
四、活動形式及要求
1、以班級為單位,自由組織活動節目,要求節目內容符合兒童實際、難易適當、人人參與、學生感興趣並考慮安全因素和活動成本。(備註:每個節目滿分5分)
2、全校n個班分兩個組進行,即一、二、三年級為一組,四、五、六年級為一組,每位學生憑入場券自由參加自己組內各個班級的活動,共可參加6個活動。
3、參與的學生在玩每一個節目時要求排隊,同時為保證參與的公平性及廣泛性,要求每個節目只准參與一次。
4、各班級必須精心布置好自己的活動場地與准備好本班級的節目,每個節目必須有負責人負責本節目的進行、維持游戲秩序。
5、學生持游園卡在游完一個節目後由所在班級教師簽名有效,自己簽名或塗改無效。
6、活動前班主任老師要向學生宣講活動規則,並注意安全教育,反對弄虛作假。活動結束後,各班級要搞好衛生工作。
7、參加活動學生要自覺遵守活動場所秩序(排隊、不大聲喧嘩、不追逐打鬧等)。
8、1-3年級盡量走西邊的樓梯,4-6年級盡量走中間的樓梯,各班事先要教育學生,注意各項安全事項。
五、活動准備與安排
1、各班充分發動學生徵集游園活動節目方案,討論出本班級的節目方案後,上報大隊部
並開始准備活動的組織工作(包括本班級的人員安排與准備道具等)。
2、各班的節目在12月24日(周四)前上報大隊部(如遇重復,後交者更改節目方案)。
3、在12月31日中午,各班布置好場地,並做好各項准備,在班級顯眼處粘貼一張海報,註明本班活動游戲的名稱、規則等。
六、獎勵規則
一、二、三年級組
四、五、六年級組
一等獎: 45分——36分
一等獎: 45分——36分
二等獎: 35分——26分
二等獎: 35分——26分
三等獎: 25分及以下
三等獎: 25分及以下
七、組織領導及具體分工
組長:..
成員:輔導員、各班正副班主任等
具體分工:
游園活動總協調:...
各班活動負責及安全保障:正、副班主任
游園活動總負責:少先隊
領獎安排:總務處
信息保障:信息組
2. 小學六一兒童節游園活動方案猜成語
一無所有
yīwúsuǒyǒu
[釋義] 什麼都沒有(一:一概;完全)。
[語出] 《敦煌變文集·廬山遠公話》:「萬法皆無;一無所有。」
[近義] 空無所有 空空如也 兩手空空 身無長物 家徒四壁
[反義] 無所不有 無所不包 包羅萬象 應有盡有
[用法] 含貶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動賓式。
[辨析] ~與「一貧如洗」有別:~是直陳性的;可與比喻配合運用;所指不僅是財物;較為廣泛;適用對象也不僅是個人、家庭、范圍可擴大至集團、國家等;「一貧如洗」是比喻性的;不能再與比喻配合運用;所指以財物為主;適用對象僅是個人或家庭。
[例句] 解放前;我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