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玩四游 » 隨風遊客

隨風遊客

發布時間: 2020-12-17 18:03:15

㈠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意思

1、直譯:暖洋洋的香風吹得貴人如醉,簡直是把杭州當成了那汴州。

2、意譯:淫靡的香風陶醉了享樂的貴人們,簡直是把偏安的杭州當作昔日的汴京!

3、賞析:

「遊人」在這里不能僅僅理解為一般遊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國難,苟且偷安,尋歡作樂的南宋統治階級。詩人面對這不停的歌舞,看著這些「遊人們」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現出自己的感慨之情。其中,「暖風」一語雙關,在詩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風,又指社會上淫靡之風。在詩人看在,正是這股「暖風」把「遊人」的頭腦吹得如醉如迷,忘記了自己的國家正處於危難之中。

一個「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場面的龐大與熱鬧,為「遊人們」營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圍。接著一個「醉」字,承接上一個「熏」字,把那些縱情聲色的「遊人們」的精神狀態刻畫得惟妙惟肖。

詩人為了進一步表現出「遊人醉」,在結尾中寫道:「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來建都於汴梁,時已為金侵佔。就是說,紙醉金迷中,這些「遊人」們簡直把杭州當成了故都汴州。

拓展資料

1、出處:《題臨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譯文:

青山無盡樓閣連綿望不見頭,西湖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風吹得貴人如醉,簡直是把杭州當成了那汴州。

3、賞析:

這是一首寫在臨安城一家旅店牆壁上,不但通過描寫樂景來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審美境界中,蘊含著深沉的意蘊。

詩人通過詩來揭露那些「遊人們」無視國家前途與命運,沉醉在醉生夢死、不顧國計民生的卑劣行為,同時,也表達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及其對統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的憤怒之情。

4、創作背景:

這首《題臨安邸》七絕系南宋淳熙時士人林升所作,此為寫在南宋皇都臨安的一家旅舍牆壁上,是一首古代的「牆頭詩」,疑原無題,此題為後人所加。

5、作者:

林升,字雲友,又字夢屏,溫州橫陽親仁鄉蓀湖裡林坳(今屬蒼南縣繁枝林坳)人,(《水心集》卷一二有《與平陽林升卿謀葬父序》)。大約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長詩文的士人。事見《東甌詩存》卷四。《西湖游覽志余》錄其詩一首。

㈡ 求這首詩的白話翻譯和全文註解

⑴客競去:客人竟然都離去了。
⑵參差:錯落不起的樣子。
⑶曲陌:曲折的小徑。
⑷迢(tiáo)遞(dì):高遠貌。此處指落花飛舞之高遠者。
【翻譯】
高閣上的遊客們已經競相離去;小園的春花隨風凋零紛紛亂飛。花影參差迷離接連著彎彎小徑;遠望落花回舞映著斜陽的余暉。我痛惜這如雨的落花,不忍將落紅掃去。我望眼欲穿,盼來的春天卻又匆匆歸去。賞花的心意也隨著春天的歸去而消失,春去花謝,只留下我淚濕衣裳。
【賞析】
《落花》這首詠物詩是詩人於唐武宗會昌六年閑居永樂期間所作。當時以牛信孺為首和李德裕的一群的朋黨互相傾軋,李商隱因娶王茂元之女一事,構怨於牛黨的令狐鶚,因而境況很不如意。於是,便借園中的落花抒發自己憂傷身世之感。
首聯上句寫的是客去樓空,下旬寫小園花飛。詩人成功地發揮了聯想的技巧,運用「客競去」寫留人不住,用「花亂飛」寫留春不住的藝術手法,從「競」和「亂」中讓人品味出怨有情之人卻無情,惱無情之花卻有情的感覺。詩里行間表達出主人在客去樓空之後對春去花落的一種悵然之感,從而使花、情、意融為一體,達到了以情致動人的目的。
頷聯寫離去之人由園內到園外遠去的步履。上句從地理「參差」遘路崎嶇不平,到「曲陌」蜿蜒曲折,一「連」字,寫盡道路難行。下旬從時間著眼,「迢遞」為遙遠之處,送斜暉寫主人長時間佇立在樓上,獃獃地矚目遠方,彷彿在送別夕陽落山,實際上是在目送不斷遠去的客人。第三聯寫落花飄零,使視線由園外轉入園內,由上而下。

㈢ 擴句海棠花絮遊客

隨風飄盪的海棠花絮,其馨香引來無數的遊客。
若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了您,請順手採納,謝謝!

㈣ 採桑子歐陽修群芳過後西湖好,狼藉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

百花凋落,暮春時節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紛雜的版枝葉間分外醒目;柳絮權時而飄浮,時而飛旋,舞弄得迷迷濛蒙;楊柳向下垂落,縱橫交錯,在和風中隨風飄盪,搖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風中,怡然自得,整日輕拂著湖水。遊人盡興散去,笙簫歌聲也漸漸靜息,才開始覺得一片空寂,...

㈤ 瓊花初落疏疏雨, 柳枝輕搖淡淡風。 紗籠銀菊紅顏隱, 哪得遊人不動情 詩句的意思是

瓊花:蝴蝶花 紗籠銀菊:青紗籠罩著的黃菊花

瓊花在綿綿的春雨里慢慢落下,版
柳枝在涼涼的權風里輕輕的搖晃。
美麗的姑娘藏在紗籠的銀菊里,
遊客們怎麼會不為之而動情呢!
原文:仲春詞》:「每日青樓醉夢中,不知城外又春濃。杏花初落疏疏雨,楊柳輕搖淡淡風。浮畫舫,躍青驄,小橋門外綠陰籠。行人不入神仙地,人在珠簾第幾重?」

㈥ 西安的遊客多到無處下腳,西安究竟有多吸引人

西安遊客多到無處下腳,可以說作為古都的西安,對遊客來說還是有著巨大的吸引力的。

古都西安是不同的,是另類的,不僅僅是文化氣息,還有著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說大雁塔、比如說古玩店,比如說周邊的秦始皇陵,還有那威嚴地站在地下兩千多年的兵馬俑,這一切更是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大家到這里來,除了回味曾經的繁華外,還可以看看貨真價實的古人的傑作,這同樣是其他城市所無法送給遊客的。

西安有著獨特的魅力,西安散發著古文明的氣息,這個曾經走過多少位帝王將相的城市裡,注入了現代文明的元素後,更加的光彩奪目,更令人流連忘返。

㈦ 林清玄散文賞析

桃花心木

鄉下老家前面,有一塊非常大的空地,租給人家種桃花心木的樹苗。

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從前老家林場種了許多,林場的桃花心木已是高達數丈的成林,所以當我看到桃花心木僅及膝蓋的樹苗,有點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種桃花心木的是一個高大的人,他彎腰種樹的時候,感覺就像插秧一樣,不同的是,這是旱地,不是水田。

樹苗種下以後,他總是隔幾天才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的天數沒有規則,有時三天,有時五天,有時十幾天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我住在鄉下時,天天都會在種有桃花心木苗的小路散步,種木苗的人偶爾會來家裡喝茶,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

我感到愈來愈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有時就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

我起先以為他太懶,隔那麼久才為樹澆水。

但是,懶的人怎麼會知道有幾棵樹枯萎了呢?

後來我以為他太忙,才會做什麼事都不按規律。但是忙的人怎麼可能行事那麼從從容容?

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是什麼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麼會無緣無故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應該不會這么容易就枯萎吧?

種樹的人笑了,他說:「種樹不是種菜或種稻子,種樹是百年的基業,不像青菜幾個星期就可以保收。所以,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澆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它幾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樹苗很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只要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拚命紮根的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種樹的人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都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生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底,一旦我們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

植樹者言,使我非常感動,想到不只是樹,人也一樣,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養成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覺知。在不確定中,我們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生命的法則不可能那麼固定、那麼完美,因為固定和完美的法則,就會養成機械式的狀態,機械的狀態正是通向枯萎、通向死亡之路。

當我聽過種樹的人關於種樹的哲學,每天走過桃花心木苗時,內心總會有某些東西被觸動,這些樹苗正努力面對不確定的風雨,努力學習如何才能找到充足的水源,如何在陽光中呼吸,一旦它學會這些本事,百年的基業也就奠定了。

現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經長得與屋頂等高,是那麼優雅而自在,宣告著自主的生命。

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2004年3月下半月版《知音》)

[美文品評]

這篇文章頗給人一種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的感覺,也是以種樹之法,寓為人處世之理,但本文更是以桃花心木這種特殊的樹的生長過程設寓,生動形像地揭示出人生的哲理:「人也一樣,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養成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覺知。在不確定中,我們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告訴人們,自主精神才是一個人的立身立世之本。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文章層層深入,層層設疑,由事入理,融理於事,意味深長,奈人尋味。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借物喻人,寓意深刻。哲理通俗易懂,具有教育意義。語言自然親切朴實。

陽光的香味

我遇見一位年輕的農夫,在南方一個充滿陽光的小鎮。

那時是春末,一季稻穀剛剛收成,春日陽光的金線如雨傾盆地潑在溫暖的土地上,牽牛花在籬笆上纏綿盛開,苦苓樹上鳥雀追逐,竹林里的筍子正紛紛綻出土地。細心地聆聽植物突破土地,在陽光下成長的聲音,真是人間非常幸福的感覺。

農夫和我坐在稻埕①旁邊,稻子已經鋪平攤開在場上。由於陽光的照射,稻穀閃耀著金色的光澤,農夫的皮膚也染上了一種強悍的銅色。我在農夫家做客。剛剛是我們一起把稻子倒出來,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山堆一般,一條棱線接著一條棱線,這樣可以讓「山脈」兩邊的稻穀同時接受陽光的照射。似乎幾千年來都是這樣曬穀子,因為等陽光曬過,八爪耙把棱線推進原來的谷底,則稻穀翻身,原來埋在裡面的穀子全翻到向陽的一面來——這樣曬穀子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簡直是一種陰陽哲學。

農夫用斗笠扇著臉上的汗珠,轉過臉來對我說:「你深呼吸看看。」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緩吐出。

他說:「你聞到什麼沒有?」

「我聞到的是稻子的氣味,有一點香。」我說。

他開顏笑了,說:「這不是稻子的氣味,是陽光的香味。」

陽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著他。

那年輕的農夫領著我走到稻穀中間,伸手抓起一把向陽一面的穀子,叫我用力地嗅,稻子成熟的香氣整個撲進我的胸膛;然後,他抓起一把向陰的埋在內部的穀子讓我嗅,卻沒有香味了。這個實驗讓我深深地吃驚,感覺到陽光的神奇,究竟為什麼只有曬到陽光的穀子才有香味呢?年輕的農夫說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穀曬太陽時發現的。那時他還是個大學生,暑假偶爾幫忙,想像著都市裡多彩多姿的生活,自從曬谷時發現了陽光的香味,竟使他下了決心留在家鄉。我們坐在稻穀邊,漫無邊際地談起陽光的香味,然後我幾乎聞到了幼時剛曬乾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曬的棉被、新曬的書畫的味道,光的香氣就那樣淡淡地從童年中流瀉出來。自從有了烘乾機,那種衣香就消失在記憶里,從未想過竟是陽光的原因。

農夫自有他的哲學,他說:「你們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陽光,有陽光的時候,空氣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說花香好了,你有沒有分辨過陽光下的花與屋裡的花香氣不同呢?」

我說:「那夜來香、曇花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種陰香,沒有壯懷的。」

我便那樣坐在稻埕邊,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細細地品味陽光的香氣。看我那樣正經莊重,農夫說:「其實不必深呼吸也可以聞到,只是你的嗅覺在都市退化了。」

註:①稻埕:這里指曬谷場

(2006年全國I卷高考試題)

[美文品評]

本文是台灣作家林清玄的哲理性散文,又稱《光之香》。文章記述了一個城裡人與一位放棄城市繁華生活回到鄉村皈依土地、陽光,反璞歸真的原本是大學生的農夫一起翻曬稻穀的故事,圍繞著「陽光的香氣」,將「繪—嗅—憶—議—盼」幾個材料串聯起來,表達了對遠離自然的憂慮和回歸自然的渴盼,使讀者跟隨作者的敘述喚醒人類與自然息息相關的天性,一起感受大自然天賦之香的幸福心情以及渴望回歸自然的迫切願望。從而表明了人與大自然的日益疏遠的現實,表達了人類應熱愛自然、親近自然、保護自然的深刻立意。

㈧ 有兩個遊客披著紅斗篷,著實對這種裝扮震驚,大家覺得怎麼樣

是新娘還是作秀俠女,這不僅僅是震撼,不方便好不好,很容易拖地?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