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玩四游 » 建陽周邊有什麼好玩的

建陽周邊有什麼好玩的

發布時間: 2020-12-18 07:55:12

① 建陽哪裡好玩

建陽名勝古跡有革命遺址3處、古文化遺址132處、古建築12處、古回墓6處、古石刻3處。其中省級文答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7處。境內黃坑大竹嵐一帶19平方公里范圍為國家重點保護區——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的核心部分。區內原始森林裡有眾多珍稀樹種、名貴葯材、珍禽奇獸,被譽為「昆蟲世界」、「蛇類王國」、「鳥的樂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此外還有鯉魚山多寶塔、白塔山、庵山、武夷蛇園、朱熹墓、宋慈墓、西山摩崖石刻、書林門和積墨池、唐代龍窟、游酢祠堂、考亭書院遺址、書坊麻沙雕版印刷遺址和水吉將口古窯兔釉等一批自然和人文景觀,是我市發展旅遊文化生態產業的潛在優勢。2002年我市還被國家環保署授予「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② 建陽有什麼地方好玩

白塔山風景區:為建陽道教名山,位於建陽與武夷山紅河大峽谷生態旅遊區交界處,海拔1553米,傲岸地插入藍天,山上有始建於唐代的龍濟道院,規模壯觀。山上尚留有棋盤石、飛來石、試心石、仙人洞等勝跡。從道院登石階而上,行千米就可登上白塔山巔--"燒香頂",此處是觀月出最好之處。山岩壁上留有古人摩崖石刻眾多處。山頂至今存有清道光年間建的小石層一座登臨山頂風景極至可讓遊人贊嘆不已。目前,建陽市政府已引進投資商對白塔山生態風景區進行深度開發,定位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考亭陂石千年古樟包佛像景點::該景點距離建陽市區約4.5公里,經考察鑒定陂石古樟樹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相傳在朱熹逝世後,約在780年前,朱子理學深入人心,人們為紀念朱子,特在古樟樹主幹樹裂縫中塑一神像,以表慎終追遠之情。經年代的流逝,現今古樟樹裂口已癒合了,形成現在奇觀。
庵山森林公園:據建陽縣志記載,庵山地名的來歷是因為唐明宗時,有一個叫石湖的處士,結庵其上,始稱庵山。庵山高聳挺撥,四顧形態各不同,主要山峰為南峰、北峰,南峰多奇石,其一塊平整大岩石美稱"龍壇",周圍奇石林立,如斧劈刀削、崢嶸險峻,十分壯觀,俗稱"關刀峽"。北峰有一奇岩狀如醒獅,俗稱"獅子岩",岩下泉水清涼甘甜,此泉稱庵山泉,又美稱"靈泉"。庵山最高處俗稱"玉皇頂",海拔1020米。前人贊曰"眾山皆小皆拱護,孤峰獨聳獨稱尊"。庵山距市區8公里。從最底處往上登至靈濟廟約2500令級石階,登臨其上,開人心胸,怡人心境。

考亭書院遺址:位於建陽市城區西南三公里處。書院背負青山,三面環水,景色清幽。宋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朱熹承父志建"竹林精舍"後更名"滄州精舍"(考亭書院)。在宋代四方學子不遠千里負笈到考亭求學問道,群賢畢至,形成學術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考亭學派"。朱熹在考亭書院授徒講學八年,於慶元六年(公元1200年)病歿。宋理宗時,程朱理學倍受重視,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詔為考亭書院,理宗皇帝趙昀御書匾額褒崇之。考亭書院因年湮代遠,風雨侵蝕而傾圮,予今僅存有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御史蔣昭創修的石牌坊,建陽市政府於1998年興建朱子文公祠一座屹立在考亭玉枕山之巔。當今考亭書院已成為海內外朱子後裔及朝聖者的"闕里"。

西山古跡:建陽莒口西山景觀怡人,尤以摩崖石刻引人注目,其為南宋石刻,為縣級文物保護物。石刻位於西山頂峰巨石之上,中間刻楷書"西山"兩大字,每字1米見方,上款為:"乙卯賜蔡抗",下款為"室佑丙辰十月朔,太中大夫參知政事臣蔡抗刻石";下款末了一行為"理宗皇帝御書"。

廬峰石刻:莒口東山村安樟山麓澗旁巨石之上。中間刻楷書"廬峰"二大字,每字一米見方,上面刻書"理宗皇帝御書",石刻保存完整。二處石刻大字乃南宋理宗帝於室寶佑三年(1255年)賜蔡抗手跡,寶佑四年(1256年)十月刻於此。1983年7月縣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朱熹陵園:座落建陽市黃坑鎮後塘村大村谷。是宋先賢朱熹與夫人劉氏合葬之墓陵。陵墓位於丘埠隆起的高爽之處,周列水田,視野開闊,遠眺墓陵,墓兩旁山脈逶迤延伸如風吹羅帶飄拂。相傳是朱熹自己生前選中的風水寶地,墓園共分三層,頂層為墓室,中為穹隆園形墓堆,周圍用小鵝卵石砌成,墓堆上立一石碑,上刻"宋先賢朱子、夫人劉氏墓";二層為墓園,設有長方形石香爐、石供案各一,石燭一對;三層為長方形草坪,1987年已修建了朱子墓道碑亭一座,朝聖者置身此地,懷古之情幽然而生。現在每年海內外朱氏後裔都要到朱熹陵園來拜謁朱子先祖,以表慎終追遠之情。

文公母祝氏墓:墓地座落建陽市馬伏大平山北寒泉林天湖之畔。墓地林木茂盛、古樹參天,墓旁天湖之水終年不竭,墓碑文書書"宋太師徽國公母祝氏夫人墓"。朱熹奉母至孝,為報養育之恩,特在墓旁建"寒泉精舍",朝夕與母亡靈作伴。時過境遷,建陽市政府已於1991年對祝氏墓進行了修茸。

宋慈墓:座落在建陽市崇雒鄉昌茂村旁。1955年組織力量經多方尋找,終於得尋斷碑:"慈字惠父宋公之墓",地點與道光《建陽縣志》所載相符,1957年和1982年縣政府撥款對墓地進行全面修整,拓寬墓道,建亭"業績垂千古,洗冤傳五洲"立碑,加築圍牆,植樹綠化,現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蔡氏大宗祠:建陽蔡氏梓里,自唐至今已有1100餘年。它座落在麻沙鎮水南村,原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一座古建築。二00三年進行全面翻修。宗祠大門保持原有的磚砌古門,書匾"蔡氏大宗祠",大門兩邊紅牆上浮嵌鈦金鍍制的由南宋理宗皇帝為表彰蔡元定、蔡沉著書有功而御書的"西山"、"廬峰"巨字。用細石砌成的石階直通"九賢堂"。正中建大紅色的龕樓,內放蔡氏九賢雕像,兩邊桂木製柱聯曰:"圖衍九疇,通易象春秋,天道人道九賢相繼;書兼四代,朔商周虞夏,心法治法四世遞承"。九賢堂的兩壁高懸四個匾額曰:"紫陽羽翼"、"學闡圖疇"、"閩學干城"、"家傳心學"。左右還懸掛十幅掛聯,內容是理宗皇帝贊"九儒";歷代各臣贊"九儒"蔡氏九儒遺言。從"可以處"磚門進入"濟陰堂",正中建大紅色的大龕樓,中央放入閩始祖爐公的木雕像。兩壁懸掛16幅古代名祖畫像,讓裔孫瞻仰祖先的功德。宗祠雖是改造而成,但內部設計都是集建陽蔡氏古代"廬峰書院"、"九峰書院"、"西山書院"的精華,突出弘揚蔡氏九儒的光輝業績。

麻沙長坪游酢祠堂遺址: 位於麻沙鎮長坪富壠村,為宋代理學家、教育學家游酢講學著述之所,北宋熙寧二年(1071年)游氏後裔創建祀唐入閩一世祖五丈公祠;嘉熙二年(1238)改建"豸山書院"。歲月流逝,書院主體建築於近代之季倒塌,僅存清代磚砌大門及殘牆。現在游酢陵園正在修建這中。

③ 建陽有哪些有名的景點

庵山是潭東第一名抄山,距建陽市區約襲 8公里,最高峰「海拔1020米。登臨絕頂,建陽、建甌、武夷山風光盡收眼底。庵山因山中有庵而得名。孤峰獨聳,環山似揖,四時風景不同,妖嬈怡人。主要景點有靈泉寺、關刀峽、仙姑梳妝、青士迎賓、月景波光、鴛鴦柏樹、白鶴仙母、龍壇等十八景。靈泉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明萬曆年間,邑人傅國珍修葺擴建。清雍正十年(1732年)寺遭火焚。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邑人傅光裔、傅克欽倡捐重建。

④ 建陽什麼地方好玩

白塔山風景區:為建陽道教名山,位於建陽與武夷山紅河大峽谷生態旅遊區交界處,海拔1553米,傲岸地插入藍天,山上有始建於唐代的龍濟道院,規模壯觀。山上尚留有棋盤石、飛來石、試心石、仙人洞等勝跡。從道院登石階而上,行千米就可登上白塔山巔--"燒香頂",此處是觀月出最好之處。山岩壁上留有古人摩崖石刻眾多處。山頂至今存有清道光年間建的小石層一座登臨山頂風景極至可讓遊人贊嘆不已。目前,建陽市政府已引進投資商對白塔山生態風景區進行深度開發,定位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考亭陂石千年古樟包佛像景點::該景點距離建陽市區約4.5公里,經考察鑒定陂石古樟樹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相傳在朱熹逝世後,約在780年前,朱子理學深入人心,人們為紀念朱子,特在古樟樹主幹樹裂縫中塑一神像,以表慎終追遠之情。經年代的流逝,現今古樟樹裂口已癒合了,形成現在奇觀。 庵山森林公園:據建陽縣志記載,庵山地名的來歷是因為唐明宗時,有一個叫石湖的處士,結庵其上,始稱庵山。庵山高聳挺撥,四顧形態各不同,主要山峰為南峰、北峰,南峰多奇石,其一塊平整大岩石美稱"龍壇",周圍奇石林立,如斧劈刀削、崢嶸險峻,十分壯觀,俗稱"關刀峽"。北峰有一奇岩狀如醒獅,俗稱"獅子岩",岩下泉水清涼甘甜,此泉稱庵山泉,又美稱"靈泉"。庵山最高處俗稱"玉皇頂",海拔1020米。前人贊曰"眾山皆小皆拱護,孤峰獨聳獨稱尊"。庵山距市區8公里。從最底處往上登至靈濟廟約2500令級石階,登臨其上,開人心胸,怡人心境。 考亭書院遺址:位於建陽市城區西南三公里處。書院背負青山,三面環水,景色清幽。宋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朱熹承父志建"竹林精舍"後更名"滄州精舍"(考亭書院)。在宋代四方學子不遠千里負笈到考亭求學問道,群賢畢至,形成學術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考亭學派"。朱熹在考亭書院授徒講學八年,於慶元六年(公元1200年)病歿。宋理宗時,程朱理學倍受重視,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詔為考亭書院,理宗皇帝趙昀御書匾額褒崇之。考亭書院因年湮代遠,風雨侵蝕而傾圮,予今僅存有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御史蔣昭創修的石牌坊,建陽市政府於1998年興建朱子文公祠一座屹立在考亭玉枕山之巔。當今考亭書院已成為海內外朱子後裔及朝聖者的"闕里"。 西山古跡:建陽莒口西山景觀怡人,尤以摩崖石刻引人注目,其為南宋石刻,為縣級文物保護物。石刻位於西山頂峰巨石之上,中間刻楷書"西山"兩大字,每字1米見方,上款為:"乙卯賜蔡抗",下款為"室佑丙辰十月朔,太中大夫參知政事臣蔡抗刻石";下款末了一行為"理宗皇帝御書"。 廬峰石刻:莒口東山村安樟山麓澗旁巨石之上。中間刻楷書"廬峰"二大字,每字一米見方,上面刻書"理宗皇帝御書",石刻保存完整。二處石刻大字乃南宋理宗帝於室寶佑三年(1255年)賜蔡抗手跡,寶佑四年(1256年)十月刻於此。1983年7月縣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朱熹陵園:座落建陽市黃坑鎮後塘村大村谷。是宋先賢朱熹與夫人劉氏合葬之墓陵。陵墓位於丘埠隆起的高爽之處,周列水田,視野開闊,遠眺墓陵,墓兩旁山脈逶迤延伸如風吹羅帶飄拂。相傳是朱熹自己生前選中的風水寶地,墓園共分三層,頂層為墓室,中為穹隆園形墓堆,周圍用小鵝卵石砌成,墓堆上立一石碑,上刻"宋先賢朱子、夫人劉氏墓";二層為墓園,設有長方形石香爐、石供案各一,石燭一對;三層為長方形草坪,1987年已修建了朱子墓道碑亭一座,朝聖者置身此地,懷古之情幽然而生。現在每年海內外朱氏後裔都要到朱熹陵園來拜謁朱子先祖,以表慎終追遠之情。 文公母祝氏墓:墓地座落建陽市馬伏大平山北寒泉林天湖之畔。墓地林木茂盛、古樹參天,墓旁天湖之水終年不竭,墓碑文書書"宋太師徽國公母祝氏夫人墓"。朱熹奉母至孝,為報養育之恩,特在墓旁建"寒泉精舍",朝夕與母亡靈作伴。時過境遷,建陽市政府已於1991年對祝氏墓進行了修茸。 宋慈墓:座落在建陽市崇雒鄉昌茂村旁。1955年組織力量經多方尋找,終於得尋斷碑:"慈字惠父宋公之墓",地點與道光《建陽縣志》所載相符,1957年和1982年縣政府撥款對墓地進行全面修整,拓寬墓道,建亭"業績垂千古,洗冤傳五洲"立碑,加築圍牆,植樹綠化,現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蔡氏大宗祠:建陽蔡氏梓里,自唐至今已有1100餘年。它座落在麻沙鎮水南村,原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一座古建築。二00三年進行全面翻修。宗祠大門保持原有的磚砌古門,書匾"蔡氏大宗祠",大門兩邊紅牆上浮嵌鈦金鍍制的由南宋理宗皇帝為表彰蔡元定、蔡沉著書有功而御書的"西山"、"廬峰"巨字。用細石砌成的石階直通"九賢堂"。正中建大紅色的龕樓,內放蔡氏九賢雕像,兩邊桂木製柱聯曰:"圖衍九疇,通易象春秋,天道人道九賢相繼;書兼四代,朔商周虞夏,心法治法四世遞承"。九賢堂的兩壁高懸四個匾額曰:"紫陽羽翼"、"學闡圖疇"、"閩學干城"、"家傳心學"。左右還懸掛十幅掛聯,內容是理宗皇帝贊"九儒";歷代各臣贊"九儒"蔡氏九儒遺言。從"可以處"磚門進入"濟陰堂",正中建大紅色的大龕樓,中央放入閩始祖爐公的木雕像。兩壁懸掛16幅古代名祖畫像,讓裔孫瞻仰祖先的功德。宗祠雖是改造而成,但內部設計都是集建陽蔡氏古代"廬峰書院"、"九峰書院"、"西山書院"的精華,突出弘揚蔡氏九儒的光輝業績。 麻沙長坪游酢祠堂遺址: 位於麻沙鎮長坪富壠村,為宋代理學家、教育學家游酢講學著述之所,北宋熙寧二年(1071年)游氏後裔創建祀唐入閩一世祖五丈公祠;嘉熙二年(1238)改建"豸山書院"。歲月流逝,書院主體建築於近代之季倒塌,僅存清代磚砌大門及殘牆。現在游酢陵園正在修建這中。

⑤ 福建建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哦

建陽建窯遺址/建陽庵山

⑥ 建陽哪裡好玩

這一時候下雨,沒有什麼地方好去。
考亭書院正在裝修,千年古樟哪兒正在修路,油岩山雖然不大卻有點風景,建築太過於簡陋。去考亭吃米粿?還是去震前海難上燒烤?建陽人除了吃真的沒有什麼地方好玩的了.

⑦ 建陽有什麼地方好玩

別聽一樓的來亂說。源
義烏街大多數都是古代人們所說的青樓。
我就是建陽的,建陽好玩的就是
1、考亭書院、
2、還有考亭書院還要進去點路的破石古樟農家樂。
3、庵山,有好多層樓梯呢、
4、就是步行街(中山廣場)和宋慈廣場。

⑧ 建陽哪裡最好玩

考亭書院遺址:位於建陽市城區西南三公里處。書院背負青山,三面環水,景色清幽。宋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朱熹承父志建"竹林精舍"後更名"滄州精舍"(考亭書院)。在宋代四方學子不遠千里負笈到考亭求學問道,群賢畢至,形成學術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考亭學派"。朱熹在考亭書院授徒講學八年,於慶元六年(公元1200年)病歿。宋理宗時,程朱理學倍受重視,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詔為考亭書院,理宗皇帝趙昀御書匾額褒崇之。考亭書院因年湮代遠,風雨侵蝕而傾圮,予今僅存有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御史蔣昭創修的石牌坊,建陽市政府於1998年興建朱子文公祠一座屹立在考亭玉枕山之巔。當今考亭書院已成為海內外朱子後裔及朝聖者的"闕里"。 西山古跡:建陽莒口西山景觀怡人,尤以摩崖石刻引人注目,其為南宋石刻,為縣級文物保護物。石刻位於西山頂峰巨石之上,中間刻楷書"西山"兩大字,每字1米見方,上款為:"乙卯賜蔡抗",下款為"室佑丙辰十月朔,太中大夫參知政事臣蔡抗刻石";下款末了一行為"理宗皇帝御書"。 廬峰石刻:莒口東山村安樟山麓澗旁巨石之上。中間刻楷書"廬峰"二大字,每字一米見方,上面刻書"理宗皇帝御書",石刻保存完整。二處石刻大字乃南宋理宗帝於室寶佑三年(1255年)賜蔡抗手跡,寶佑四年(1256年)十月刻於此。1983年7月縣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朱熹陵園:座落建陽市黃坑鎮後塘村大村谷。是宋先賢朱熹與夫人劉氏合葬之墓陵。陵墓位於丘埠隆起的高爽之處,周列水田,視野開闊,遠眺墓陵,墓兩旁山脈逶迤延伸如風吹羅帶飄拂。相傳是朱熹自己生前選中的風水寶地,墓園共分三層,頂層為墓室,中為穹隆園形墓堆,周圍用小鵝卵石砌成,墓堆上立一石碑,上刻"宋先賢朱子、夫人劉氏墓";二層為墓園,設有長方形石香爐、石供案各一,石燭一對;三層為長方形草坪,1987年已修建了朱子墓道碑亭一座,朝聖者置身此地,懷古之情幽然而生。現在每年海內外朱氏後裔都要到朱熹陵園來拜謁朱子先祖,以表慎終追遠之情。 文公母祝氏墓:墓地座落建陽市馬伏大平山北寒泉林天湖之畔。墓地林木茂盛、古樹參天,墓旁天湖之水終年不竭,墓碑文書書"宋太師徽國公母祝氏夫人墓"。朱熹奉母至孝,為報養育之恩,特在墓旁建"寒泉精舍",朝夕與母亡靈作伴。時過境遷,建陽市政府已於1991年對祝氏墓進行了修茸。 宋慈墓:座落在建陽市崇雒鄉昌茂村旁。1955年組織力量經多方尋找,終於得尋斷碑:"慈字惠父宋公之墓",地點與道光《建陽縣志》所載相符,1957年和1982年縣政府撥款對墓地進行全面修整,拓寬墓道,建亭"業績垂千古,洗冤傳五洲"立碑,加築圍牆,植樹綠化,現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蔡氏大宗祠:建陽蔡氏梓里,自唐至今已有1100餘年。它座落在麻沙鎮水南村,原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一座古建築。二00三年進行全面翻修。宗祠大門保持原有的磚砌古門,書匾"蔡氏大宗祠",大門兩邊紅牆上浮嵌鈦金鍍制的由南宋理宗皇帝為表彰蔡元定、蔡沉著書有功而御書的"西山"、"廬峰"巨字。用細石砌成的石階直通"九賢堂"。正中建大紅色的龕樓,內放蔡氏九賢雕像,兩邊桂木製柱聯曰:"圖衍九疇,通易象春秋,天道人道九賢相繼;書兼四代,朔商周虞夏,心法治法四世遞承"。九賢堂的兩壁高懸四個匾額曰:"紫陽羽翼"、"學闡圖疇"、"閩學干城"、"家傳心學"。左右還懸掛十幅掛聯,內容是理宗皇帝贊"九儒";歷代各臣贊"九儒"蔡氏九儒遺言。從"可以處"磚門進入"濟陰堂",正中建大紅色的大龕樓,中央放入閩始祖爐公的木雕像。兩壁懸掛16幅古代名祖畫像,讓裔孫瞻仰祖先的功德。宗祠雖是改造而成,但內部設計都是集建陽蔡氏古代"廬峰書院"、"九峰書院"、"西山書院"的精華,突出弘揚蔡氏九儒的光輝業績。 麻沙長坪游酢祠堂遺址: 位於麻沙鎮長坪富壠村,為宋代理學家、教育學家游酢講學著述之所,北宋熙寧二年(1071年)游氏後裔創建祀唐入閩一世祖五丈公祠;嘉熙二年(1238)改建"豸山書院"。歲月流逝,書院主體建築於近代之季倒塌,僅存清代磚砌大門及殘牆。現在游酢陵園正在修建這中。

⑨ 誰告訴我福建建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白塔山風景區:為建陽道教名山,位於建陽與武夷山紅河大峽谷生態旅遊區交界處,海拔1553米,傲岸地插入藍天,山上有始建於唐代的龍濟道院,規模壯觀。山上尚留有棋盤石、飛來石、試心石、仙人洞等勝跡。從道院登石階而上,行千米就可登上白塔山巔--"燒香頂",此處是觀月出最好之處。山岩壁上留有古人摩崖石刻眾多處。山頂至今存有清道光年間建的小石層一座登臨山頂風景極至可讓遊人贊嘆不已。目前,建陽市政府已引進投資商對白塔山生態風景區進行深度開發,定位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考亭陂石千年古樟包佛像景點::該景點距離建陽市區約4.5公里,經考察鑒定陂石古樟樹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相傳在朱熹逝世後,約在780年前,朱子理學深入人心,人們為紀念朱子,特在古樟樹主幹樹裂縫中塑一神像,以表慎終追遠之情。經年代的流逝,現今古樟樹裂口已癒合了,形成現在奇觀。
庵山森林公園:據建陽縣志記載,庵山地名的來歷是因為唐明宗時,有一個叫石湖的處士,結庵其上,始稱庵山。庵山高聳挺撥,四顧形態各不同,主要山峰為南峰、北峰,南峰多奇石,其一塊平整大岩石美稱"龍壇",周圍奇石林立,如斧劈刀削、崢嶸險峻,十分壯觀,俗稱"關刀峽"。北峰有一奇岩狀如醒獅,俗稱"獅子岩",岩下泉水清涼甘甜,此泉稱庵山泉,又美稱"靈泉"。庵山最高處俗稱"玉皇頂",海拔1020米。前人贊曰"眾山皆小皆拱護,孤峰獨聳獨稱尊"。庵山距市區8公里。從最底處往上登至靈濟廟約2500令級石階,登臨其上,開人心胸,怡人心境。

考亭書院遺址:位於建陽市城區西南三公里處。書院背負青山,三面環水,景色清幽。宋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朱熹承父志建"竹林精舍"後更名"滄州精舍"(考亭書院)。在宋代四方學子不遠千里負笈到考亭求學問道,群賢畢至,形成學術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考亭學派"。朱熹在考亭書院授徒講學八年,於慶元六年(公元1200年)病歿。宋理宗時,程朱理學倍受重視,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詔為考亭書院,理宗皇帝趙昀御書匾額褒崇之。考亭書院因年湮代遠,風雨侵蝕而傾圮,予今僅存有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御史蔣昭創修的石牌坊,建陽市政府於1998年興建朱子文公祠一座屹立在考亭玉枕山之巔。當今考亭書院已成為海內外朱子後裔及朝聖者的"闕里"。

西山古跡:建陽莒口西山景觀怡人,尤以摩崖石刻引人注目,其為南宋石刻,為縣級文物保護物。石刻位於西山頂峰巨石之上,中間刻楷書"西山"兩大字,每字1米見方,上款為:"乙卯賜蔡抗",下款為"室佑丙辰十月朔,太中大夫參知政事臣蔡抗刻石";下款末了一行為"理宗皇帝御書"。

廬峰石刻:莒口東山村安樟山麓澗旁巨石之上。中間刻楷書"廬峰"二大字,每字一米見方,上面刻書"理宗皇帝御書",石刻保存完整。二處石刻大字乃南宋理宗帝於室寶佑三年(1255年)賜蔡抗手跡,寶佑四年(1256年)十月刻於此。1983年7月縣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朱熹陵園:座落建陽市黃坑鎮後塘村大村谷。是宋先賢朱熹與夫人劉氏合葬之墓陵。陵墓位於丘埠隆起的高爽之處,周列水田,視野開闊,遠眺墓陵,墓兩旁山脈逶迤延伸如風吹羅帶飄拂。相傳是朱熹自己生前選中的風水寶地,墓園共分三層,頂層為墓室,中為穹隆園形墓堆,周圍用小鵝卵石砌成,墓堆上立一石碑,上刻"宋先賢朱子、夫人劉氏墓";二層為墓園,設有長方形石香爐、石供案各一,石燭一對;三層為長方形草坪,1987年已修建了朱子墓道碑亭一座,朝聖者置身此地,懷古之情幽然而生。現在每年海內外朱氏後裔都要到朱熹陵園來拜謁朱子先祖,以表慎終追遠之情。

文公母祝氏墓:墓地座落建陽市馬伏大平山北寒泉林天湖之畔。墓地林木茂盛、古樹參天,墓旁天湖之水終年不竭,墓碑文書書"宋太師徽國公母祝氏夫人墓"。朱熹奉母至孝,為報養育之恩,特在墓旁建"寒泉精舍",朝夕與母亡靈作伴。時過境遷,建陽市政府已於1991年對祝氏墓進行了修茸。

宋慈墓:座落在建陽市崇雒鄉昌茂村旁。1955年組織力量經多方尋找,終於得尋斷碑:"慈字惠父宋公之墓",地點與道光《建陽縣志》所載相符,1957年和1982年縣政府撥款對墓地進行全面修整,拓寬墓道,建亭"業績垂千古,洗冤傳五洲"立碑,加築圍牆,植樹綠化,現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蔡氏大宗祠:建陽蔡氏梓里,自唐至今已有1100餘年。它座落在麻沙鎮水南村,原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一座古建築。二00三年進行全面翻修。宗祠大門保持原有的磚砌古門,書匾"蔡氏大宗祠",大門兩邊紅牆上浮嵌鈦金鍍制的由南宋理宗皇帝為表彰蔡元定、蔡沉著書有功而御書的"西山"、"廬峰"巨字。用細石砌成的石階直通"九賢堂"。正中建大紅色的龕樓,內放蔡氏九賢雕像,兩邊桂木製柱聯曰:"圖衍九疇,通易象春秋,天道人道九賢相繼;書兼四代,朔商周虞夏,心法治法四世遞承"。九賢堂的兩壁高懸四個匾額曰:"紫陽羽翼"、"學闡圖疇"、"閩學干城"、"家傳心學"。左右還懸掛十幅掛聯,內容是理宗皇帝贊"九儒";歷代各臣贊"九儒"蔡氏九儒遺言。從"可以處"磚門進入"濟陰堂",正中建大紅色的大龕樓,中央放入閩始祖爐公的木雕像。兩壁懸掛16幅古代名祖畫像,讓裔孫瞻仰祖先的功德。宗祠雖是改造而成,但內部設計都是集建陽蔡氏古代"廬峰書院"、"九峰書院"、"西山書院"的精華,突出弘揚蔡氏九儒的光輝業績。

麻沙長坪游酢祠堂遺址: 位於麻沙鎮長坪富壠村,為宋代理學家、教育學家游酢講學著述之所,北宋熙寧二年(1071年)游氏後裔創建祀唐入閩一世祖五丈公祠;嘉熙二年(1238)改建"豸山書院"。歲月流逝,書院主體建築於近代之季倒塌,僅存清代磚砌大門及殘牆。現在游酢陵園正在修建這中。

⑩ 建陽有什麼地方可以玩呀!

來建陽一定要吃建陽的早點!
推薦1:糕皮(面向現在西門小學正門口右手第一家)
推薦2:豆漿粉+油條.
我吃了這么多年了,百吃不膩!
我在外鄉的時候,每每家鄉讓我牽腸掛肚的就是建陽的早點。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