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櫻花
1. 如何評價武漢大學的櫻花和櫻花節
武大的櫻花非常美,個人認為櫻花節也是必要的,可以增添人們春天裡賞花的趣味性。
陽春三月,又到了賞櫻花的季節。每年的此時,不在社交媒體上po一張賞櫻的自拍,簡直不好意思說自己過了春天。而說到賞櫻勝地,就不能不提武漢大學。
但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伴隨美麗櫻花的,總有些不和諧消息。今年也不例外,先是武大再次被曝有人「花式摧花」:一名賞花的男子跨過護欄,瘋狂地搖動櫻花樹干,花瓣掉一地,有旁觀者起鬨叫好。後有媒體報道,黃牛操縱軟體代搶「武大看櫻花」,導致正常預約排隊一票難求
武大在官微呼籲:「請大家文明賞櫻!」,溫和剋制中是難言的無奈。廣大網友,尤其是愛校護校的武大師生們,對「摧花」等行為則明顯更為激憤,紛紛痛斥不文明者與現象。諸多媒體「武漢大學徹底怒了!」的標題,也讓對不文明賞花者痛恨譴責擴散到全網參與。
武大「櫻花節」,對武大師生,及廣大真正愛花、賞花的人而言,正變成「櫻花劫」。
賞花變「摧花」,當然是缺乏素質的不文明行為。這種「戲精」上身的人設,發再美的朋友圈,也掩蓋不了濃濃的自私味道,也難怪被怒懟「請拿出和自己年齡相符的行為觀念來」。
但說實話,怒懟和譴責並不能解決問題。更何況,武大櫻花節的尷尬,不止搖樹,還有攀爬、折枝、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讓校園秩序「雪上加霜」。加強管理,似乎是更好的出路。
其實,武大在此方面並非毫無作為。武大櫻花節經歷了收門票、門票翻倍、免費預約的曲折探索。校方希望以此來控制人流、維持校內秩序的初心非常明顯。
然而,門票未能阻止遊客的腳步,反而引發輿論爭議,網民紛紛追問「錢去哪兒了?」。通過網上預約,又催生了黃牛代搶門票「業務」。不少武大的學子們吐槽,一到春天,就要承擔一項重要的任務:帶領親朋好友進校園賞櫻。
因此,另一種質疑正越來越多地涌現:武大開辦櫻花節,真的合適嗎?還高校一個寧靜,不好嗎?
要承認,高校憑借自身優美風光、獨特景觀,主動或被動地打造旅遊觀光資源,是一種非常好的品牌推廣。對內,可以豐富校園文化,提升師生職工身份認同與榮譽感。對外,可以提高知名度,對社會公眾也是一次人文精神的潛移默化。武大櫻花,南理工二月蘭,都已成為大學知名名片。
武大校長竇賢康曾表示,武大櫻花全國聞名,大家願意到武大來,武大有責任接納。為盡到這份責任,學校願意為此承擔每年約600萬元經費。這個態度充滿著開放、包容的大家氣度,令人欣賞。
2. 怎麼讓在櫻花校園中搶別人的男人
我在印發校園牆,別的男人,我覺得這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