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三花 » 桃花扇哀江南

桃花扇哀江南

發布時間: 2020-12-21 23:26:00

1. 桃花扇哀江南字拼音

桃 花 扇 哀
江 南拼音
tao hua shan ai
jiang nan
第二聲第一聲第四聲第一聲
第一聲第二聲

2. 閱讀清代《桃花扇》和《哀江南》的曲詞,回答問題。 沽美酒 孔尚任你記得跨青溪半里橋,舊紅板沒

(1)①對來比,昔日橫跨青溪的半源里長橋,如今已沒有一片紅板;過去風景優美,人群熙來攘往,如今行人稀少,冷冷清清。通過今昔對比,突出環境的無限凄涼和作者內心的感傷。
②寓情於景,以「夕陽殘照」的冷清來寫內心的悲涼,以「一樹柳」的孤獨,來寫物是人非、懷念故國的哀思。(意對即可)
(2)①一個「剩」字,意味深長,使人想見當年絲絲綠柳夾岸垂翠的美景,飽含今非昔比、時過境遷、感時傷懷的無限凄涼。
②夕陽殘照下的柳樹不僅只有一株,是孤獨之柳,而且是昔日眾多柳樹中的殘存之柳、僅存之柳。更貼切的表達了唱曲人的故國情懷。(意對即可)

3. 桃花扇余韻的解釋

【哀江南】【北新水令】山松野草帶花挑,猛抬頭秣陵重到。殘軍留廢壘,瘦馬卧空壕;村郭蕭條,城對著夕陽道。 【駐馬聽】野火頻燒,護墓長楸多半焦。山羊群跑,守陵阿監幾時逃。鴿翎蝠糞滿堂拋,枯枝敗葉當階罩

4. 【哀江南】每一首曲子的賞析

《哀江南》多了
樓主說的是那個朝代的,還是歷代的……
回答字數被限定在10000字以內,如果是歷代的,恐怕……

5. 詩歌鑒賞,關於《桃花扇·哀江南》

這里有
自己去看看吧

6. 桃花扇余韻<哀江南>,最好完整

[北新水令]山松野草帶花桃,猛抬頭秣陵重到。殘軍留廢壘,瘦馬卧空壕。村郭蕭條,城對著夕陽道。

[駐馬聽]野火頻燒,護墓長楸多半焦。山羊群跑,守陵阿監幾時逃?鴿翎蝠糞滿堂拋,枯枝敗葉當階罩。誰祭掃,牧兒打碎龍碑帽。

[沉醉東風]橫白玉八根柱倒,墮紅泥半堵牆高,碎琉璃瓦片多,爛翡翠窗欞少,舞月墀燕雀常朝,直入宮門一路蒿,住幾個乞兒餓殍。

[折桂令]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消。當年粉黛,何處笙簫?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

[沽美酒]你記得跨青溪半里橋,舊紅板沒一條。秋水長天人過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

[太平令]行到那舊院門,何用輕敲,也不怕小犬哰哰。無非是枯井頹巢,不過些磚苔砌草。手種的花條柳梢,盡意兒采樵,這黑灰是誰家廚灶?

[離亭宴帶歇指煞]俺曾見金陵王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7. 孔尚任《桃花扇》最後一出《余韻》---《哀江南》中「不信這輿圖換稿」怎麼理解

出自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
書中,在【離亭宴帶歇指煞】中,老藝人蘇昆生放聲悲歌,盡情發抒:
「俺曾見,金陵玉樹鶯聲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過風流覺,把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離亭宴帶歇指煞】一曲,將感傷情緒推上了極至,其妙處恰在強烈的對比。

第一層,從「俺曾見」至「把五十年興亡看飽」,以反復強調的手法,譴責統抬者的豪奢腐朽。前四句,寫美景不長。「金陵」兩句,用典型景物概括了前面曲中所回憶追述的美景。「金陵玉殿」、「水榭秦淮」的地點,寫明了是皇帝和達官貴人在賞景享樂。「鶯聲曉」和「花開早",譴責南明君臣在疆土日蹙形勢下,昏天黑地,一味享樂。「誰知道容易冰銷」,一針見血指出了享樂所帶來的滅亡命運。「誰知道」三字,充滿了對昏君佞臣的嘲諷。接著,作者用「眼見他」組成的排比短句,三個「眼看他」,無非興、亡二字,這與《紅樓夢》中的「忽喇喇大廈將傾」是異曲同工之調。作者把描寫點集中在「樓」上,用緊承相連的「起朱樓」、「宴賓客」、「樓塌了」,雄辯地表明了荒淫腐化和亡國之間的必然聯系。迫促的節奏表達了憤激之情。「俺曾睡過風流覺」,和開首「俺曾見」相呼應,說明了老藝人是以歷史見證人的身份在敘說亡國痛史。蘇昆生曾說自己是「睜著五旬老眼,看了四代人」。他五十年的生涯,飽嘗了萬曆、崇禎、天啟、泓光四代的興衰勝敗。秦淮藝人的身份,使他對統治者的淫佚有更深了解。「將五十年興亡看飽」,概括了他回顧歷史、目睹現狀的無限感慨。正是長吁短嘆,無語凝噎了。「飽」字形象表明了他對這段興亡史實認識的清楚、深刻、透徹。這個詞,語氣尖刻,語意豐富,感情容量大,為一曲之眼。「將五十年興亡看飽」在結構上起了總上啟下的作用。

第二層,作者用步步深入的手法,抒發了強烈的亡國之痛。「烏衣巷」三句擴大了上一層中「樓塌了」的景象,把統治荒淫無恥所造成的後果,由統泊者的垮台擴大到國家山河的巨變。「烏衣巷」句,借王導、謝安勢衰,烏衣巷轉換主人的歷史,感嘆現實的興廢。「莫愁」兩句,巧用地名表變化。從莫愁到哭,由鳳凰到梟鳥,寫出了人民對山河易色的深悲巨痛。「殘山」、「舊境」、現實、夢境,物渺人非,江山換主,舊夢只有一晌之歡;殘缺的山河在人們夢中清晰出現,過去的種種是欲忘不能,現實都是無限悲凄,這是悲限、痛極之言。這種愛國感情是多麼深厚動人啊!「輿圖目換稿」分明是冷峻的現實,卻又冠以「不信」二字,實則是不願相信。「不信」二字,伴淚和血,妙極天人,非大作手不能為。不信歸不信,現實卻是:「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裊鳥。」這又是—種對比,任你信與不信,嚴酷的現實已是無法改變了。「輿四換稿」的「換」字,包含了很多難言的內容。明亡後,清政權圈地剃發,清兵大屠殺,文字獄的廣為連坐……這山河易色,人民血淚的種種,都在這「換」字中含混包括了。結句「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把感情再深化一步,表明了要永誌不忘亡國的哀痛。更讓人聲淚俱下,全無掩抑了。原來於此有一總評:「天空地闊,放意喊唱,以結全體《桃花扇》。」《余韻》之不余,餘音之不絕,於此可見。它雖不是戲劇的高潮,卻是感情的高潮,這在古代戲曲也不是絕無僅有,實在是一個傳統,《漢宮秋》、《梧桐雨》的第四折,都屬此等。清人梁廷柟說:「《桃花扇》以《余韻》折作結,曲終人杳,江上峰青。留有餘不盡之意於煙波縹渺間,脫盡人間俗套。」(《曲話》卷三)此評頗中肯綮,對理解《余韻》曲意,是很有啟發性的。

這套曲的最後一支曲子,通過蘇昆生的歌哭,將歷史現象加以提煉,用具體的藝術形象,隱括了慘痛的歷史教訓,表達了作者欲使廣大觀眾「知三百年之基業,隳於何人,敗於何事,消於何年,歇於何地」的明確創作意圖。

《哀江南》的思想意義很明確。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一反以往文學作品的寫法,來讓文人名士來吟唱亡國痛,故國哀,而是通過底層老藝人蘇昆生的撫今弔古,感往思來,形象地概括了南明的興亡,表達了遺民的亡國之痛。這種選擇底層人表達主題的角度,說明作者看到並肯定了普通人民的強烈民族感情和愛國精神,反映了孔尚任思想中進步的一面。套曲的不足是調子低沉,傷感氣氛濃郁。

套曲以寫景為主。作者善於選擇典型景物來表達感情,孝陵、故宮是代表統治者的地方,秦淮、舊院是典型的歌舞昇平之地。描寫這些景物,很有說服力地概括了整個朝代的變遷,表現了對統治者的責難,對國家淪亡的痛心。套曲採用了第一人稱的寫法,蘇昆生現身說法,隨處指點,時發感慨,製造一種活生生、似乎能使人可感可觸的境界,增加了作品的親切感和感染力。在語言上,作者不借典故,不事雕飾,以質朴深情見長。字字含血、語語嗚咽的語言,造成了歌哭隨之的藝術效果。

《桃花扇》以侯、李愛情為線索,寫興亡之感,在許多方面都有創造性,其悲劇結局打破了生旦團圓的俗套,在古典歷史劇中是罕見的。曲詞方面,作者自言「詞必新警,不拾人牙後一字」。(《凡例》)。劇中多有麗詞佳句。在排場上,作者主張「案頭場上,兩擅其美」,因此能令人唏噓感嘆,擊節贊賞。《余韻》中【哀江南】套,變而唱北曲,遂使曲詞慷慨蒼涼,抑揚鏗鏘。此外科渾穿插,別有機趣,下得極巧等等,不一一言述了。李澤厚在《美的歷程》中評價說:「從文學角度看,《桃花扇》在構造劇情、安排場景、塑造人物、反映生活的深廣度方面,以及在文學語言上,都達到極高水平。雖以男女主人翁的愛情故事為線索;它的主要內容和意義卻明顯並不在此。沉浸在整個劇本中的是一種極為濃厚的家國興亡的悲痛感傷。」可謂知言。

常用來形容世事無常,物極必反。

8. 桃花扇 哀江南(套曲)是指哪部分

『北新水令』山松野草帶花挑,猛抬頭秣陵重到。
殘軍留廢壘,瘦馬卧空壕;村郭蕭條,城對著夕陽道。

『駐馬聽』野火頻燒,護墓長楸多半焦。山羊群跑,守陵阿監幾時逃。
鴿翎蝠糞滿堂拋,枯枝敗葉當階罩;誰祭掃,牧兒打碎龍碑帽。

『沉醉東風』橫白玉八根柱倒,墮紅泥半堵牆高,碎琉璃瓦片多,爛翡翠窗欞少,舞丹墀燕雀常朝。
直入宮門一路蒿,住幾個乞兒餓殍。

『折桂令』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消。當年粉黛,何處笙蕭。
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

『沽美酒』你記得跨青溪半里橋,舊紅板沒一條,秋水長天人過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

『太平令』行到那舊院門,何用輕敲,也不怕小犬哞哞。無非是枯井頹巢,不過些磚苔砌草。
手種的花條柳梢,盡意兒采樵;這黑灰是誰家廚灶?

『離亭宴帶歇拍煞』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來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
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梟鳥。
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
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9. 蘇軾《哀江南》賞析

《哀江南》是傳奇《桃花扇》中的一套北曲。這套曲子,通過教曲師傅蘇昆生在南版明滅亡權後重遊南京所見的凄涼景象,話興亡之感,抒亡國之痛,表達了強烈的故國哀思。這套曲子,先鋪寫景物,寓情於景;後直抒胸臆,慷慨悲歌。這套曲子,語言准確、生動、形象,多用對偶和排比,既句式整齊又駢散結合,錯落有致,讀起來一氣貫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擊節。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