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三花 » 桃花的文詩

桃花的文詩

發布時間: 2020-12-22 02:13:13

㈠ 古詩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水東)全詩文

原文: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譯文:

來到黃師塔前江水的東岸,又困又懶沐浴著和煦春風。

一株無主的桃花開得正盛,我該愛那深紅還是愛淺紅?

作者:唐·杜甫

(1)桃花的文詩擴展閱讀:

這組詩作於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後,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後,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

從詩題看,詩中有江、花、人。詩第一句交代了地點,提到了江;第二句交代了時間,即春天,同時描寫了詩人懶困的神情。為什麼會懶困呢?原來是因為春光融融,春風和煦造成的。

正當詩人要在春風中休息時,卻感到眼前一亮,一簇深淺不同的桃花盛開在江邊,詩人的精神也為之一振,「可愛深紅愛淺紅」一句,不僅寫出了桃花爭妍斗艷的景象,為畫面增添了亮麗的色彩,而且透過詩句,我們好像看到了詩人在桃花叢中欣賞玩味、目不暇接的神態。

㈡ 桃花意象在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文化意義與價值是什麼

正桃花原生長於我國北部與中部,春秋時期的《詩經》就已有「桃之夭回夭,灼灼其華答」的詩句。桃花意象經常出現在古詩詞中。由於桃花嬌媚動人,大方爛漫。
一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天意象
二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美人意象
三 人面桃花相映紅——愛情意象
四 桃花庵里桃花仙——仙隱意象
五 桃花亂落如紅雨——悲情意象
六 輕薄桃花逐水流——情色意象
桃花意象是中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結晶,分析桃花的多重意蘊,可以使我們更好地欣賞和品味桃花。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桃花一直在演繹著自己的故事,從未停歇過,於花開花落之間悠悠地訴說著它的情懷。無論是歲月流轉,還是季節更迭,桃花永遠都綻放在人們的心中,而不衰敗!

㈢ 《桃花源記》這首詩全文的注音

táo huā yuán jì jìn ·táo qián

《桃花源記》 晉·陶潛

jìn tài yuán zhōng ,wǔ líng rén bǔ yú wéi yè 。yuán xī háng ,wàng lù zhī yuǎn jìn 。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hū féng táo huā lín ,jiá àn shù bǎi bù ,zhōng wú zá shù ,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fāng cǎo xiān měi ,luò yīng bīn fēn ,yú rén shèn yì zhī 。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fù qián háng ,yù qióng qí lín 。

復前行,欲窮其林。

lín jìn shuǐ yuán ,biàn dé yī shān ,shān yǒu xiǎo kǒu ,fǎng fó ruò yǒu guāng 。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biàn shě chuán ,cóng kǒu rù 。chū jí xiá ,cái tōng rén 。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fù háng shù shí bù ,huō rán kāi lǎng 。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tǔ dì píng kuàng ,wū shě yǎn rán ,yǒu liáng tián měi chí sāng zhú zhī shǔ ,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qiān mò jiāo tōng ,jī quǎn xiàng wén 。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qí zhōng wǎng lái zhǒng zuò ,nán nǚ yī zhe ,xī rú wài rén ;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huáng fā chuí tiáo ,bìng yí rán zì lè 。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jiàn yú rén ,nǎi dà jīng ,wèn suǒ cóng lái 。jù dá zhī 。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biàn yào hái jiā ,shè jiǔ shā jī zuò shí 。cūn zhōng wén yǒu cǐ rén ,xián lái wèn xùn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zì yún xiān shì bì qín shí luàn ,lǜ qī zǐ yì rén lái cǐ jué jìng ,bú fù chū yān ;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suí yǔ wài rén jiān gé 。wèn jīn shì hé shì ,nǎi bú zhī yǒu hàn ,wú lùn wèi jìn 。

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cǐ rén yī yī wéi jù yán suǒ wén ,jiē tàn wǎn 。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yú rén gè fù yán zhì qí jiā ,jiē chū jiǔ shí 。tíng shù rì ,cí qù 。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cǐ zhōng rén yǔ yún :「bú zú wéi wài rén dào yě !」

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jì chū ,dé qí chuán ,biàn fú xiàng lù ,chù chù zhì zhī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jí jun xià ,yì tài shǒu shuō rú cǐ 。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tài shǒu jí qiǎn rén suí qí wǎng ,xún xiàng suǒ zhì ,suí mí ,bú fù dé lù 。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nán yáng liú zǐ jì ,gāo shàng shì yě ,wén zhī ,xīn rán guī wǎng ,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

wèi guǒ ,xún bìng zhōng 。hòu suí wú wèn jīn zhě 。

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靠捕魚為生。(一次漁人)沿著小溪劃船,往前行,忘記了路程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兩岸幾百步以內,中間沒有別的樹木,花和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漁人對此感到非常驚異。(漁人)又向前劃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


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沒有了,(在那裡)便看到一座山,山邊有個小洞,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漁人就舍棄船上岸,從小洞口進入。起初洞口很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漁人又向前走了幾十步,一下子變得開闊敞亮了。只見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

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互相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村裡面,來來往往的行人,耕種勞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著裝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

(桃花源的人)一見漁人,竟然大為驚奇,問他是從哪裡兒來的。(漁人)細致詳盡地回答了他們,人們就把漁人請到自己家裡,擺酒殺雞做飯款待他。村裡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客人,都來打聽消息。

(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率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了,於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絕了。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

這個漁人一一的給(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訴說他知道的事情,(他們)聽了都很驚嘆惋惜。其餘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他們家裡,都拿出酒菜飯食來款待他。漁人居住了幾天,告辭離開。這裡面的人告訴他說:「(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界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後,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處處標上記號。漁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見太守,把這些情況作了稟報。太守立即派人隨同他前往,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結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有個劉子驥,是位清高的隱士,聽到這個消息,興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沒有實現,不久就病死了。以後就不再有探訪的人了。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此文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3)桃花的文詩擴展閱讀: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賞析


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閑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一個質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兒,一切都是那麼單純,那麼美好。沒有稅賦,沒有戰亂,沒有沽名釣譽,沒有勾心鬥角。甚至連一點吵吵嚷嚷的聲音都聽不到。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那麼平和,那麼誠懇。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作者沒有明說,但從「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中已隱約透露了消息:原來歸根結底,是因為沒有一個高踞人民頭上為私利互相攻伐的統治集團。

這個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對生活在虛偽黑暗、戰亂頻繁、流血不斷的現實世界中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

作者的簡凈筆觸,恰如其分地表現出桃花源的氣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當然,這種理想的境界在當時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過對大同社會的構想,藝術地展現了大同社會的風貌,是不滿黑暗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為主幹家庭(三代同堂),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從「男女」、「黃發」、「垂髫」這三個詞便可以看出此點。


文章的結構也頗有巧妙之處。作者借用小說筆法,以一個捕魚人的經歷為線索展開故事。開頭的交代,時代、漁人的籍貫,都寫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這就縮短了讀者與作品的心理距離,把讀者從現實世界引入到迷離惝恍的桃花源。

相反,如果一開頭就是「山在虛無縹緲間」,讀者就會感到隔遠,作品的感染力也就會大打折扣。「不足為外人道也」及漁人返尋所志,迷不得路,使讀者從這朦朧飄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現實世界,心中依舊充滿了對它的依戀。文末南陽劉子驥規往不果一筆,又使全文有餘意不窮之趣。


㈣ 《桃花溪》古詩的全文是什麼

【原文】

作者: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礬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㈤ 古詩文答案1)「__。」是啊,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

(1)無可奈復何花落去,時曾相識制燕歸來。
(2)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4)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5)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6)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7)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9)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10)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1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13)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14)吹面不寒楊柳風。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6)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7)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有幾句(4,6,10,17)比較牽強,酌情採納吧。

㈥ 描寫桃花的古詩有哪些 描寫桃花的詩詞名句有哪些原文

描寫桃花的詩句和描寫桃花的古代名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夭夭:茂盛的樣子。灼灼:鮮明的樣子。
詩經·周南·桃夭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華鮮美,落英繽紛 
芳華鮮美:一作芳草鮮美。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唐·宋之問《有所思》:「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幽閨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南陌青樓十二重,春風桃李為誰容
容:打扮。
唐·賀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
然:燃。
唐·王維《輞川別業》
桃花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唐·王維《田園樂》:「桃花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映淺紅
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短短桃花臨水岸,輕輕柳絮點人衣
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
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桃蹊李徑年雖古,梔子紅椒艷復殊
梔子:梔實,可作黃色染料。
唐·杜甫《寒雨朝行視園樹》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唐·賈至《春思二首》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珍瓏
唐·韓愈《題百葉桃花》
桃花亂落如紅雨
唐·李賀《將進酒》:「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城邊流水桃花過,簾外春風杜若香
杜若:香草名。
唐·劉禹錫《寄朗州溫右史曹長》
蕙蘭有恨枝尤綠,桃李無言花自紅
宋·歐陽修《舞春風》
鴨頭春水濃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臉
鴨頭:形容春江江水如鴨頭的濃綠色。
宋·蘇軾《送別詩》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宋·蘇軾《新城道中》
桃花香,李花香。淺白深紅,一一斗新妝。
斗:比賽。
宋·秦觀《江城子》
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
桃蹊:桃樹下的小路。《史記·李將軍列傳》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句意謂:桃柳成蔭的小路,似乎把春天的美景分送到家家戶戶。
宋·秦觀《望海潮》
一番桃李花開盡,唯有青青草色齊
宋·曾鞏《城南》
梅花落盡桃花小,春事余多少。 
宋·葉夢得《虞美人》
桃初破兩三花,深淺散餘霞
餘霞:晚霞。
宋·李彌遜《訴衷情》
東風著意,先上小桃枝
宋·韓元吉《六州歌頭·桃花》
夾岸桃花蘸水開
蘸水開:桃花拂著水面帶水開放。
宋·徐俯《春遊湖》
桃花初也笑春風,及到離披將謝日,顏色逾紅
離披:花將謝的樣子。
元·姚燧《浪淘沙》
以上供參考。

㈦ 大明寺桃花的全文是什麼

《大林寺桃花》 唐代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㈧ 古詩 桃花源記的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木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㈨ 古文古詩詞中是否有一些類似桃花源的絕境奇妙境界諸如女兒國等,

鏡花緣傳奇中有很多了
天上,眾仙為王母娘娘賀壽,各施其法,盡施渾身解數。但是,任眾仙法力如何精彩和拍案叫絕,總不及百花仙子送上的百花酒釀,討得王母歡心開懷,因此便自然引起眾仙的嫉妒與怨恨,當中以主宰凡間季候風節的風仙最甚。風仙一直眷戀著觀世音身旁的金童,可是金童卻偏偏只獨鍾情於百花仙子一人,為此風仙一直耿耿於懷。
凡間,武則天在一個冬天晚上,在眾臣獻媚的宴會中,說了一句戲言,要在冬天的季節,令百花齊開放以為賀。天上眾花仙在百花仙子不在的情況下,被迫齊施仙法,使百花不守時節。因此,百花仙子受責被貶凡間,金童得悉,追往凡間,要找回投胎轉世了的百花仙子。深愛著金童的風仙,本欲藉此加害於百花仙子,害她不能回返天界,正下毒手之際,偏給暗戀著她的雷神一個錯手,反將風仙打落了凡間。
百花仙子為找回被罰的眾花仙姐妹,走入了迷離境界般的小人國、女兒國、說謊國、火山國、冰島國等異人異事的國境里,經歷了有如唐三藏取西經的西遊之險;而與此同時,金童投胎變為凡人徐承志,一出世便因為其父起義而被武則天誅殺,成了武則天頭號追緝欽犯。二人便在離離合合,重逢又分散的折磨中,在危機滿布的過程里,穿穿插插的追逐。最後,金童和百花仙子同回天界。而金童和百花仙子之間的愛情,也將冷臉無情的武則天深深地感化了

㈩ 古詩《桃花源記》的原文是什麼

原文為:抄

晉太元中,武陵襲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鬢,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