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荷花豎畫
『壹』 寫意畫荷花用哪幾種顏色
曙紅點來花,淡墨抹葉源,濃墨勾脈,藤黃點心。
http://ke..com/view/7233055.htm?wtp=tt 寫意荷花
『貳』 有關國畫荷花的題詞
1,《古風·其五十九》唐代:李白
原文: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秀色空絕世,馨香為誰傳。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結根未得所,願托華池邊。
白話文釋義:碧綠的荷花生長在幽靜的泉水邊,朝陽把她們映照得鮮艷無比。清秋季節,一朵朵芙蓉從綠水中裊裊舉起,茂密的圓葉籠罩著縷縷青煙。秀麗的花容,清香的氣息,絕世空前,可是誰來舉薦她們呢?眼看著秋霜漸濃,秋風勁起,難免紅顏凋謝。但願能在王母的瑤池裡生長,時時鮮艷,永不頹色。
2,《蓮花》唐代:溫庭筠
原文:綠塘搖灧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白話文釋義:碧綠荷塘搖曳的荷花激起的漣漪好像連接著銀河(星津指銀河),船槳在荷塘滑動發出扎扎的聲響,船駛入水草之中。就像洛神步履輕盈地走在平靜的水面上,盪起細細的漣漪(應該出自《洛神賦》「凌波微步 羅襪生塵」),到今天蓮花都有洛神的香塵殘留。
3,《采蓮曲》唐代:白居易
原文: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白話文釋義:菱葉在水面飄盪,荷葉在風中搖曳荷花深處,采蓮的小船輕快飛梭。采蓮姑娘碰見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話。便低頭羞澀微笑,一不留神,頭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4,《贈荷花》唐代:李商隱
原文: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白話文釋義: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說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裡變為塵土。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5,《荷花》清代:石濤
原文: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白話文釋義:五寸的荷葉托著嬌艷的荷花,荷葉密密的貼在水面,但這並不妨礙彩舟的盪漾。知道四五月間夏風微掠,這些荷葉荷花的高度依舊能恰巧把美人的腰遮住。
『叄』 荷花國畫詩詞大全
荷花詩詞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楊萬里《小池》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 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 王昌齡《采蓮曲二首》
『肆』 荷花怎麼畫
荷花俗稱蓮,又名芙蓉、鞭蕖、菡萏。歷來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溢清,亭亭凈植」,象徵高潔的精神而被歷代人廣為吟詠和喜愛。在中國繪畫中荷亦被畫家以不同的藝術手法所描繪:從宋人工筆重彩到明清徐渭、朱耷、任伯年、吳昌碩,以及近代的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李苦禪、郭味蕖、王雪濤等歷代大師筆下的寫意荷花必須先認識了解寫意花鳥畫的特點。 一、寫意花鳥畫的特點 寫意花鳥是傳統花鳥畫的一種表現形式,是與工筆花鳥畫相對而言,凡兼工帶寫、小寫意、大寫意均屬「寫意」的范疇,通稱寫意花鳥畫。其主要特點簡述如下: 1.以書法為畫法——書畫同源 寫意花鳥,「寫意」二字,字字含義深邃,它要求畫家取物造型需筆筆見筆,強調「寫」,即以書法入畫法。考察中國歷代寫意畫大師,其畫風格各異均與其書法功底有著密切關系。「能畫者必善書」,書法上沒有功夫與個性者其畫必平庸無味。所以學習書法是學習寫意花鳥畫不可缺少的首要基本功,必須下大氣力深研之、實踐之。不懂書法、不學書法就不懂什麼叫寫意畫,也就學不好寫意畫。 2.以神取形、以意舍形——似與不似 寫意花鳥之形既不是畫家主觀杜撰出來的非目所知的「抽象」,也不是極目所知的「具象」,它是傾心於以意為之的「意象」,是從具象中抽象出來的不同於表象的形象,被稱之為「意象」。既不同於自然真實,又不失自然真實之神韻,是以神韻,是以神取形,以意舍形的。這里的形是「似與不似之間」之形;是「逸筆草草,不求形似之形」,它是畫家觀察客觀物象極精細以至達到入微之境地後,千錘百煉不斷進行藝術加工後所創造的藝術形象。它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高、更強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帶普通性。 3.言簡意賅——以少勝多 寫意花鳥畫要求做到筆墨高度簡約概括,筆不恭而心恭,筆不周而意周,筆不到而意到,筆簡意繁,以少勝多,以一當十是寫意畫的最高准則。它如同中國古詩五言絕句般精練而含蓄,使讀者有隨之想像,聯想發揮再創造之餘地,從而得到更多更美的藝術享受。這里尤其要注意中國寫意畫中的「空白」,即中國畫之「虛」的處理。「虛」並不等於無,而是虛中有物,虛中見實,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如朱耷、齊白石畫魚、蝦皆不畫水,留大片空白,而感覺魚、蝦即在水是暢游之趣。 4.詩、書、畫、印四為一體。 中國寫意畫把畫面之題詩、落款、鈐印視為畫面不可缺少之組成因素,相互配合,互為生發,相得益彰,構成完美的藝術整體。
『伍』 國畫荷花小寫意誰畫的好
現在畫荷花的畫家比如:王榮昌、藹繪丹、邢靈敏、丁珂、石開、張洪山、楊成功等,他們幾位的荷花都有獨到之處,網上都能看到。
『陸』 荷花怎麼畫
材料:白紙、筆。
荷花畫法如下:
1、在白紙上畫一個橢圓,確切的說是畫一個像桃子一樣的形狀,然後分別在兩側再畫上一個類似的形狀,這是荷花在含苞待放狀態下的形狀。
『柒』 求國畫寫意荷花的畫法
寫意荷花的畫法和步驟
1、先畫正面的葉子,用大提筆或斗筆飽蘸水墨,側鋒卧筆揮寫,筆順由邊緣向中心畫。側面的葉子以稍重之墨色先畫出近處翻出的一邊,再用淡墨畫葉的背面。
2、蘸濃墨在葉臍處畫一圓圈,並在葉子的墨色將干未乾時勾勒葉脈,在靠近邊緣處多加些支脈和小脈分叉。
3、蘸淡墨以較厚實的中鋒線勾畫花瓣,從瓣尖到瓣根,分左右兩筆畫出,趁濕在瓣尖以較重的墨色「提醒」一下。
4、用中鋒蘸墨色畫花和葉的梗,並在梗上點上小刺。中鋒蘸濃墨依花心作輻射狀畫出蕊絲,並點以花葯。
畫荷花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1、畫荷葉一般要求邊緣實、中心虛。葉臍附近不可添滿,多留空白。葉的邊緣是顯露筆觸的地方,盡可能不加或少加修飾。
2、花朵要放在作品的醒目之處,花瓣的勾勒左右不要對稱,可一邊多一邊少,有松有緊。因透視的關系,花瓣的寬窄也要有所不同,要有變化多樣的姿態。
3、用墨色畫花梗和葉梗時,要做到花重、葉重,梗也隨之而重;花淡、葉淡,梗也隨之而淡。梗的變叉應避免出現垂直線和平行線,相交角度也不要過大,要有長短、粗細、濃淡、枯濕的變化。
4、為體現作品的豐富,可輔之以葦草、菖蒲、水草和苔點之類,以營造點、線、面的變化,但要注意疏密、濃淡、干濕、長短的變化和統一。
介紹荷花花葉清秀,花香四溢,沁人心脾,自古就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追捧,寄託著人們心中潔身自愛、不同流合污的高潔追求。荷花在佛教中式神聖潔凈的聖物,在人們心中是真善美的化身。荷花別名蓮花、水華、草芙蓉、水芙蓉、中國蓮、六月花神等。
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或間色變化,素有「花中君子」之稱,有品格高尚、純凈美好等寓意。蓮花有並蒂同心者,為一蒂兩花,且「蓮」與「憐」諧音,是男女好合、夫妻恩愛的象徵;蓮花多子,故可寄託多子多福的願望,多子的蓮蓬也象徵著多多生子。
畫家筆墨下寫意大氣的墨荷或是形象逼真、色彩鮮亮的工筆荷,我們都能從中讀出荷的美麗與純潔。亭亭玉立、玉肌水靈的荷是我們心中的聖潔仙女,無人時,靜靜的觀賞畫中的荷,總會讓人心中愉悅、神清氣爽,想起屬於我們美麗的夢。
「荷花」寓意著純潔、堅貞、吉祥,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采蓮懷人的傳統,經常以荷花作為和平、和諧、合作、合力、團結、聯合等的象徵,它縱使是在污濁的環境中也能潔身自好,保持自己高尚的品德,這也是一種君子行為的象徵。
國畫,又稱「中國畫」,古時稱為丹青,我國傳統繪畫(區別於「西洋畫」)。主要指以毛筆、墨、國畫顏料等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它的精神內核是「筆墨」。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強調融化物我,創制意境,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其重神似不重形似,重意境不重場景的一中畫。
『捌』 荷花寫意畫需要啥工具
其實這個比較好准備的,首先,毛筆,生宣紙,墨汁,國畫顏料,這些是最基本的。毛筆可以准備打一點的羊毛筆用來畫葉,小一點的畫花,然後再有一支小一點的狼毫筆稍稍處理一下細節。
『玖』 畫國畫荷花是用生宣紙還是熟宣
畫荷花要用生宣紙。
因為生宣可以才有潤味,有效果,畫出墨色的濃、淡、干、濕的變化。
如:將筆含點水,筆尖蘸點墨,一筆下來荷花的濃、淡、透明度的效果非常真實且有生動的潤味,如身臨之荷塘月色之中。。
『拾』 求國畫寫意荷花的畫法
國畫寫意荷花的畫法
1、荷葉的畫法:先畫荷葉,取中號提斗筆蘸墨或者三綠、三青,筆尖蘸花青及淡墨,一氣呵成,注意的是用筆的大小排列,不可均勻。要錯落有致。墨色要
有濃淡變化,形狀不可太圓。畫荷葉一般要求邊緣實、中心虛。葉臍附近不可添滿,多留空白。葉的邊緣是顯露筆觸的地方,盡可能不加或少加修飾。同時畫出淡墨荷葉,還是不要太圓,殘缺美才是寫意畫的追求境界。用此筆筆尖蘸濃墨畫出未開的小荷葉。注意疏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