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三花 » 劉禹錫桃花觀

劉禹錫桃花觀

發布時間: 2020-12-26 22:10:22

1. 與桃花有淵源的詩人

應該是劉禹錫。永貞元年,34歲的劉禹錫因參與王、柳等人的革新運動而遭牽連,被專貶連州刺史,屬行至江陵,再被貶為郎州司馬。至憲宗元和十年被召回朝。這一年春,劉禹錫作《玄都觀桃花》一詩。詩人以桃花比喻趨炎附勢的奸佞小人,諷刺封建守舊勢力。此詩一出,詆謗蜂起,劉禹錫再次被貶為連州刺史,至唐文宗太和元年被召回。此時已是十二年後。劉回長安後,再游玄都觀。作《唐劉禹錫再游玄都觀》。因此二詩,劉禹錫被後人稱為「桃花詩豪」、「桃花詩傑」。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唐劉禹錫玄都觀桃花》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唐劉禹錫再游玄都觀》

2. 求劉禹錫的《玄都觀桃花》

玄都觀桃花——[唐] 劉禹錫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劉禹錫在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永貞革新失敗後,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十年後,被朝廷「以恩召還」,回到長安。這年春天,他去京郊玄都觀賞桃花,寫下了《玄都觀桃花》這首詩,不料又因詩句「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觸怒新貴,再次被貶為連州刺史。這是一首政治諷刺詩。詩人在作品裡把玄都觀的千株桃樹比作朝廷中的新貴,因此作品一起筆便暗示了新貴聲勢顯赫,滿朝趨奉的情景;後面兩句則諷刺他們是作者離開朝廷後才爬上高位的政治暴發戶,表示了極大的鄙視。「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作品名曰《玄都觀桃花》,可詩人開篇卻並未寫桃花,而是極力渲染京城大街小巷喧鬧的場面,寫觀花歸來的人,用意何在?「紫陌紅塵拂面來」,京城裡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喧鬧不堪,塵土飛揚,這是去玄都觀看花的人鬧得嗎?不是。那又是誰呢?作品要的就是這種效果,讓讀者去想,想其中暗喻的那些依靠阿諛奉承起家的新權貴們,是那些人把京城搞得烏煙瘴氣,煙塵撲面。再看看「無人不道看花回」。在這里,詩人寫「看花」,沒有去,只寫了回,並且是「無人不道」,這四個字巧妙地再現了人們看花以後歸途中的滿足心情和愉快神態。這流露於外的心情、神態,有看花的真實感受,更應該有攀附權貴的奸佞小人的洋洋自得。「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意為玄都觀里的上千棵桃樹都是我離開京城後才栽種的。但是,這只是表面,不是詩人要表露的本質所在。詩句蘊含的深刻意義在於告訴人們:那些新貴們都是「我」被貶離開京城之後靠阿諛獻媚攀爬上高位來的,根本不值得一觀。借題發揮,諷刺那些政治暴發戶,表達了詩人內心極大的鄙視和無情的諷刺。

3. 西安玄都觀在哪裡,就是劉禹錫寫桃花的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中的玄都觀在現在西安崇業路一帶。

4. 劉禹錫的《玄都觀桃花》表達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表面上是描寫人們去玄都觀看桃花的情景,骨子裡卻是諷刺當時權貴的。從表面上看,前兩句是寫看花的盛況,人物眾多,來往繁忙,而為了要突出這些現象,就先從描繪京城的道路著筆。一路上草木蔥蘢,塵土飛揚,襯托出了大道上人馬喧闐、川流不息的盛況。寫看花,又不寫去而只寫回,並以「無人不道」四字來形容人們看花以後歸途中的滿足心情和愉快神態,則桃花之繁榮美好,不用直接贊以一詞了。
它不寫花本身之動人,而只寫看花的人為花所動,真是又巧妙又簡練。後兩句由物及人,關合到自己的境遇。玄都觀里這些如此吸引人的、如此眾多的桃花,自己十年前在長安的時候,根本還沒有。去國十年,後栽的桃樹都長大了,並且開花了,因此,回到京城,看到的又是另外一番春色,真是「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了。

再就此詩骨子裡面的,即其所寄託的意思來看,則千樹桃花,也就是十年以來由於投機取巧而在政治上愈來愈得意的新貴,而看花的人,則是那些趨炎附勢、攀高結貴之徒。他們為了富貴利祿,奔走權門,就如同在紫陌紅塵之中,趕著熱鬧去看桃花一樣。
附全詩: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
玄都觀桃花

作者:劉禹錫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5. 劉禹錫的《玄都觀桃花》與《再游都玄觀》

玄都觀桃花
[譯文]京城的大街上無數行人揚起的塵埃迎面撲來,個個都說是看花歸來。內玄都觀有道士種了千容株桃樹,滿城的人都去觀賞,而這些桃樹都是我貶官離開長安後栽種的。(作者把玄都觀里的千棵桃樹比作朝廷中的新貴,而這些新貴都是靠阿諛奉承,趨炎附勢才爬上去的政治爆發戶,作者對他們表示了極端的鄙視)。

再游都玄觀
http://ke..com/view/650052.htm

6. 桃花凈盡菜花開表現玄都觀什麼的景象,表現劉禹錫詩豪品格的句子是

《再游玄都觀抄》是襲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重提舊事,向打擊作者的權貴挑戰,表示決不因為屢遭報復就屈服妥協。前兩句寫出玄都觀經過繁盛以後的荒涼景色,後兩句由花事之變遷,關合到詩人自己之升沉進退。全詩用比擬的方法,對當時的人物和事件加以諷刺,表現了詩人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


《再游玄都觀》

作者: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7. 求劉禹錫的《玄都觀桃花》

作品名稱:玄都觀桃花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劉禹錫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賞析:
劉禹錫在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永貞革新失敗後,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十年後,被朝廷「以恩召還」,回到長安。這年春天,他去京郊玄都觀賞桃花,寫下了《玄都觀桃花》這首詩,不料又因詩句「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觸怒新貴,再次被貶為連州刺史。 這是一首政治諷刺詩。詩人在作品裡把玄都觀的千株桃樹比作朝廷中的新貴,因此作品一起筆便暗示了新貴聲勢顯赫,滿朝趨奉的情景;後面兩句則諷刺他們是作者離開朝廷後才爬上高位的政治暴發戶,表示了極大的鄙視。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作品名曰《玄都觀桃花》,可詩人開篇卻並未寫桃花,而是極力渲染京城大街小巷喧鬧的場面,寫觀花歸來的人,用意何在?「紫陌紅塵拂面來」,京城裡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喧鬧不堪,塵土飛揚,這是去玄都觀看花的人鬧得嗎?不是。那又是誰呢?作品要的就是這種效果,讓讀者去想,想其中暗喻的那些依靠阿諛奉承起家的新權貴們,是那些人把京城搞得烏煙瘴氣,煙塵撲面。再看看「無人不道看花回」。在這里,詩人寫「看花」,沒有去,只寫了回,並且是「無人不道」,這四個字巧妙地再現了人們看花以後歸途中的滿足心情和愉快神態。這流露於外的心情、神態,有看花的真實感受,更應該有攀附權貴的奸佞小人的洋洋自得。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意為玄都觀里的上千棵桃樹都是我離開京城後才栽種的。但是,這只是表面,不是詩人要表露的本質所在。詩句蘊含的深刻意義在於告訴人們:那些新貴們都是「我」被貶離開京城之後靠阿諛獻媚攀爬上高位來的,根本不值得一觀。借題發揮,諷刺那些政治暴發戶,表達了詩人內心極大的鄙視和無情的諷刺。

8. 桃花為什麼又叫玄都花

劉禹錫曾有詩雲:「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後以玄都花作為桃花的別稱。劉郎,本為劉禹錫自稱,後又用以借指桃花。
1.桃花是自由隱逸之花。詩仙李白曾借桃花抒發高蹈塵外,醉心山林的隱逸情懷;
2.桃花是悲愁苦恨之花;詩聖杜甫也借桃花抒發詩人老邁多病,漂泊天涯的悲苦之情;
3.桃花是愛戀惆悵之花。崔護的《題都城南庄》就是借桃花比喻詩人尋春遇艷的驚喜和重尋不遇的惆悵;
4.桃花是生意盎然之花。戴叔倫的《蘭溪棹歌》借桃花畫蘭溪山水之美,抒漁家歡快之情;
5.桃花在歷史上有很多別稱,因花開三月所以又稱陽春花;
6.李賀有詩:「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紅雨,本用以形容繽紛飄落的桃花,後亦作桃花的別稱。

9. 劉禹錫的兩首桃花詩分別是什麼

一、劉禹錫的兩首桃花詩分別是:
1、玄都觀桃花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2、再游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二、賞析:
這兩首詩沒有正面寫桃花,也沒有形容或描繪它的妖嬈、色香、繁盛、凋零、飄落。
前首詩把桃花開放的地點玄都觀在詩題和詩句中著重點出來,使讀者的腦海里自然升起一個時空動盪的畫面,涉入歷史動盪的歷程。詩人把顯赫一時的滿朝新貴比做那紅艷艷、鬧嚷嚷的滿觀桃花,並暗諷他們踩著革新志士的肩膀往上爬。
第二首與前首對照鮮明,桃花凈盡,遊人絕跡。當年道士的得意與今朝不知所歸,暗示了官場得失升沉的感慨。這兩首詩都以桃花為核心,抒情感事:借桃花對顯赫一時的新貴進行諷刺、抨擊,又借桃花突出時、空的變化,表現自己堅定的立場和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
讀者通過變與不變的關系,體會到的卻是社會人生的哲理,這種哲理思維,蘊藏在鮮明的可以捉摸的形象中,蘊藏在桃花的前後不同的形象中。
三、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有「詩豪」之稱。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於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後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分析「天命論」產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有《劉夢得文集》,存世有《劉賓客集》。
四、作者其他作品:
1、陋室銘
唐代: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2、秋詞
唐代: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代: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4、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唐代: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5、望洞庭
唐代: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10. 劉禹錫兩吟桃花詩惹出什麼麻煩的

劉禹錫為人忠厚,為官忠直,他在玄都觀兩吟桃花詩,都有相同的寓意。

二王八司馬

王叔文實行改革的時候,不但一批宦官恨王叔文,還有不少大臣嫌王叔文地位低,辦事專斷,也對他不滿,到了唐憲宗即位,大夥都紛紛攻擊王叔文和原來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八個官員,都被看作是王叔文的同黨。憲宗下了詔書,把韋執誼等八個人一律降職,派到邊遠地方當司馬,歷史上把他們和王叔文和王任合起來稱作「二王八司馬」。

「八司馬」當中,有兩個是有名的文學家,就是柳宗元和劉禹錫。柳宗元擅長散文,劉禹錫善於寫詩,兩個人又是很要好的朋友。

這一回,柳宗元被派到永州(今湖南零陵),劉禹錫被派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永州和朗州都在南邊,離開長安很遠,那時候還是荒僻落後的地區。要是換了一些想不開的人,心情是夠難受的。幸好他們都是很有修養的人,十分相信自己的作為是正直的,失敗了也不那麼懊喪。到了那裡,除了辦公以外,常常游覽山水,寫寫詩文。在他們的詩文中,常常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也反映了一些人民的疾苦,像柳宗元的《捕蛇者說》就是在永州寫的。

兩個人在那裡一住就是十年。日子一久,朝廷里有些大臣想起他們來,覺得這些都是有才乾的人,放在邊遠地區太可惜了,就奏請憲宗,把劉禹錫、柳宗元調回長安,准備讓他們留在京城做官。

劉禹錫觀桃花惹出麻煩

劉禹錫回到長安,看看長安的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朝廷官員中有很多新提拔的都是他過去看不慣、合不來的人,心裡很不舒坦。

京城裡有一座有名的道觀叫玄都觀,裡面有個道士,在觀里種了一批桃樹。那時候正是春暖季節,觀里桃花盛開,招引了不少遊客。有些老朋友約劉禹錫到玄都觀去賞桃花。劉禹錫想,到那裡去散散心也不錯,就跟著朋友們一起去了。

古代人物劉禹錫過了十年的貶謫生活,回到長安,看到玄都觀里新栽的桃花,很有感觸,回來以後就寫了一首詩: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劉禹錫的詩本來挺出名,這篇新作品一出來,很快就在長安傳開了。有一些大臣對召回劉禹錫本來就不願意,讀了劉禹錫的詩,就細細琢磨起來,裡面到底有什麼含意。也不知道哪個說,劉禹錫這首詩表面是寫桃花,實際是諷刺當時新提拔的權貴。

這一下子可惹了麻煩,唐憲宗對他也很不滿意。本來主張留他在京城的人也不便說話了。劉禹錫又被派到播州(今貴州遵義市)去做刺史。刺史比司馬高一級,似乎是提升,但是播州地方比朗州更遠更偏僻,那時候還是人煙稀少的地方。

劉禹錫家裡有個老母親,已經八十多歲了,需要人伺候。如果跟著劉禹錫一起到播州,上了年紀的老人受不了這個苦。這可叫劉禹錫太為難啦!這時候,柳宗元在長安也呆不住了,朝廷把他改派為柳州刺史。柳宗元得知劉禹錫的困難情形,決心幫助好朋友。他連夜寫了一道奏章,請求把派給他柳州的官職跟劉禹錫對調,讓他到播州去。

柳宗元待朋友一番真誠,使許多人很受感動。後來,大臣裴度也在唐憲宗面前替劉禹錫說情,憲宗總算答應把劉禹錫改派為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以後,劉禹錫又被調動了好幾個地方。過了14年,裴度當了宰相,才把他調回長安。

再觀桃花又惹麻煩

劉禹錫重新回到京城,又是暮春季節。他想起那個玄都觀的桃花,有心舊地重遊。到了那裡,知道那個種桃的道士已經死去,觀里的桃樹沒有人照料,有的被砍,有的枯死了,滿地長著燕麥野葵,一片荒涼。他想起當年桃花盛開的情景,聯想起一些過去打擊他們的宦官權貴,一個個在政治爭斗中下了台,而他自己倒是頑強地堅持自己的見解。想到這里,他就又寫下了一首詩,抒發他心裡的感慨,詩里說: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花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一些大臣聽到劉禹錫寫的新詩,認為他又在發牢騷,挺不高興,在皇帝面前說了他不少壞話。過了三年,又把他派到外地當刺史去了。

劉禹錫為人忠厚,為官忠直,他在玄都觀兩吟桃花詩,都有相同的寓意,說明為人姦猾、為官奸詐者雖然能嘩眾取寵、獲得執政者的好感和重用,但不可能長久;為人忠厚、為官忠直者由於易遭執政者的反感而得不到重用,常常遭貶。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