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隧道
A. 貴州到常德的隧道多少公里
7小時55分鍾 649.8公里
途經:安江高速、杭瑞高速
貴州
進入市北路,行駛120米
右後方版轉彎,進入中華權北路,行駛180米
左轉,進入市北路,行駛1.7公里
請直行,進入鹽沙大道,行駛10.1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從鹽沙大道到綜保路,行駛400米
右轉,進入綜保路,行駛620米
右轉,從綜保路到貴陽繞城高速,行駛1.0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貴陽繞城高速,行駛12.4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銀百高速,行駛17.3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從銀百高速到銀百高速,行駛310米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銀百高速,行駛71.2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安江高速,行駛141.9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杭瑞高速,行駛375.2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常德南樞紐,行駛1.3公里
右轉,從常德南樞紐到桃花源路,行駛720米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桃花源路,行駛8.2公里
右轉,從桃花源路到桃花源路,行駛740米
左轉,進入桃花源路,行駛1.1公里
請直行,進入鼎城路,行駛1.1公里
請直行,進入紫緣路,行駛2.9公里
左轉,進入青年路,行駛960米
右轉,進入建設路,行駛500米
右轉,進入朗州路,行駛80米
常德
B. 時空隧道
【時空隧道】
古時,有一句得道成仙之語:「洞中才數月,世上已千年。」這句話人們現在認為是一派胡言,但在現實生活中確有其事,這正是當前歐美科學界熱衷探索的超自然現象,稱之為「時空隧道」。這也證明在中國古代可能已發現"時空隧道"。
【實例】
實例一:
1990年9月9日,在南美洲委內瑞拉的卡拉加機場的控制塔上,人們突然發現一架早已淘汰了的「道格拉斯」型客機飛臨機場,而機場的雷達根本找不到這架飛機。
機場人員說:「這里是委內瑞拉,你們是從何處而來?」飛行員聽罷驚叫道:「天啊!我們是泛美航空公司914號班機,由紐約飛往佛羅里達州的,怎麼會飛到你們這里,誤差2000多公里?」接著他馬上拿出飛行日記給機場人員看:該機是1955年7月2日起飛的,時隔了35年。機場人員吃驚地說:「這不可能,你們在編故事吧!」後經電傳查證;914號班機確實在1955年7月2日從紐約起飛,飛往佛羅里達,突然途中失蹤,一直找不到,機上的50多名乘客全部都賠償了死亡保險金。這些人回到美國家裡真令他們的家人大吃一驚。孩子們和親人都老了,而他們仍和當年一樣年輕。美國警方和科學家們專門檢查了這些乘客的身份證和身體,認為這不是鬧劇,而是事實。
實例二:
著名的「泰坦尼克號」游輪的遇難者再現更令人震驚:1912年4月15日,世界最大的豪華游輪「泰坦尼克」號在首航北美的途中,困觸撞流動冰山而不幸沉沒,造成了1500多人死亡的大悲劇。80多年過去了。美國的《太陽報》於1993年3月8日上旬報道了"泰坦尼克"號船長史密斯再現的秘聞,接著英、美各報對此奇特超自然現象作了更為具體的報道,成為"時空隧道"的熱門話題。
1991年8月9日,歐洲一個科學海洋考查船在冰島西南387公里處,發現一座冰山上坐著一位60多歲的男子,他穿著本世紀初的船長制服,靜靜地吸著煙斗,雙目眺望著大海。但誰會想到,他就是80年前沉沒在大西洋中的"泰坦尼克"號船長史密斯!
史密斯船長被救上這艘科學考查船,立即被送往奧斯陸。在醫院里,經著名的精神病心理學家喻蘭特博士認真檢查後,認為他生理和心理一切正常。科學考察船的負責人、著名海洋學家艾德蘭博士和病理學家哈蘭特博士在1991年8月1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向歐洲新聞界宣布:經英國海事機構的指紋和照片驗證和航海記錄表明,救起的這位老人確確實實是史密斯船長,他現在有140多歲了。據海洋學家艾德蘭博士說,在營救史密斯船長時,他拒絕援救、並稱應與"泰坦尼克"號共存亡。這是一位船長應該做的。確實,在"泰坦尼克"號沉沒時,史密斯船長在指揮營救,拒絕登上救生船並和"泰坦尼克"號一起沉沒在大洋之中。史密斯船長一直認為"泰坦尼克"沉沒是發生在昨天。此事如何解釋呢?歐美的有關海事機構認為,史密斯船長是屬於"穿越時光再現"的失蹤人。另外,考特太太也是這艘船的遊客,於1990年9月被一艘拖船救出。
實例三:
1968年6月1號深夜,兩輛高級轎車在南美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郊疾馳著。六月天,在南美是冬季漸漸降臨的季節。然而,阿根廷的濱海地區都幾乎沒有經歷過嚴冬。那裡離赤道的距離與東京相仿,可是,在最寒冷的七月,平均氣溫也保持在十度。而在盛夏的一月,也難得有達到二十五度的日子。這或許是大西洋海洋流起了調節氣溫的作用所致吧。這天夜裡,兩輛轎車疾馳著,濃霧正籠罩著四野。後面車上坐著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律師蓋拉爾德.畢達爾博士和他的妻子拉弗夫人,前面車上坐著的夫妻二人是他們的朋友。為了探望熟人,他們由布宜諾斯艾利斯南面的查斯科木斯市,向南一百五十公里的買普市,徹夜驅車而行。
阿根廷的西部屏障著險峻的安第斯山。由中部直到東部是綿廷的大平原。那是南美最大的谷倉.道路穿過連綿無際的麥田,又直插砂塵漫漫的荒野。不知是因為前面的車速度太快了還是由於博士夫婦的車發動機有點毛病,兩輛轎車的距離漸漸拉開了。
前面的車臨近買普市郊時,兩人回首顧望,後面是濃霧迷漫,什麼也看不見。於是他們決定停車等候後面的博士夫婦。可是,等了半小時、一小時,迷霧中依然茫無所見。道路平坦而無分叉,他們心中狐疑,調回車頭來尋望。然而,既沒有車相會,也沒有車停在路旁。甚至連出了故障或破損的車的碎片都沒有見到。就是說,博士夫婦乘坐的車在公路上賓士途中,忽地化作雲煙消失了。
自翌日起,親戚朋友們全體出動,找遍了查斯科木斯市與買普市之間。然而,道路東西兩邊,在廣袤無垠的地平線上,不論是人還是車,連影子都不曾見到。
兩天過去了。正當最後要報警時,由墨西哥打來了長途電話。電話說:「我們是墨西哥城的阿根廷領事館。有一對自稱是畢達爾律師夫婦的男女正在我們保護中。您認識他們嗎?」,接到電話很是詫異,於是請畢達爾本人來通電話,一聽,果真是失蹤的畢達爾博士的聲音。這就是說,博士夫婦六月三日確是在墨西哥城。
博士夫婦不久被送回了阿根廷,聽聽他們的談話吧,那簡直成了光怪陸離的事。據說,博士們坐的車離開查斯科木斯市不久,大約夜裡十二點十分,車前突然出現白霧狀的東西,一下子把車包圍了。他們驚慌中踩下剎車,不一會兒,便麻木失去了知覺。
不知過了多少時間,兩人幾乎同時蘇醒過來。這時已是白天,車在公路上行馳著。可是,車窗外面的景色,與阿根廷的平原已迥然不同了。行人的服裝也多未曾見過。他們急忙停下車來打聽,呵,竟然說這里是墨西哥!「這正是怪事!」他們這樣想著,又開動起車來,這時,街道和建築物都無可置疑地說明確是墨西哥城。帶著夢境未醒的神態,兩個人跑進阿根廷領事館求助。他們驚魂稍定後才知道,他們的表在他們失去知覺的時刻---十二點十分已停住了,而跑進領事館則是六月三日了。這是完全如謊言一般的故事,可是,博士在待人接物上都是十分講信用的。只是夫人因受這次事件的刺激身罹神經病而住進了醫院。
由阿根廷的查斯科木斯市到墨西哥城,直線距離也在六千公里以上。即便利用了船舶、火車和汽車之類,要在兩日內抵達也是斷無可能的。若只是人,還可以認為是乘飛機飛去的,可是,連轎車一起在墨西哥出現,這怎麼說也是件怪事。然而,阿根廷駐墨西哥領事拉伐艾爾.貝爾古里證實說:「此事是真實的。」
實例四:
1999年7月2日,在中美洲的哥倫比亞約有一百多名聖教徒,到阿爾里斯山的山頂去朝拜。這伙聖教徒相信1999年8月「世界末日」來臨,他們上山去祈禱上帝的拯救。誰知這伙教徒上山以後再沒有下來,就此失蹤了。此事驚動了哥倫比亞,他們派出了大批警察在阿爾里斯山頂四周大面積尋找,並出動了直升飛機。近一個月,整個內華達山區查遍,但不見一點蹤影。
1915年12月,英國與土耳其之間的一場戰爭,英軍諾夫列克將軍率領的第四軍團准備進攻土耳其的達達尼爾海峽的軍事重地加拉波利亞半島。那天英軍很英勇地一個一個爬上山崗,高舉旗幟歡呼著登上山頂。
突然間,空中降下了一片雲霧覆蓋了一百多米長的山頂,在陽光下呈現淡紅色,並射出耀眼的光芒,在山下用望遠鏡觀看的指揮官們對此景觀也很驚奇。過了片刻,雲霧慢慢向空中升起,隨即向北飄逝。指揮官們才驚奇地發現,山頂上的英軍士兵們全部消失了。
更為驚奇的是1978年5月20日, 在美國南方的新奧爾良城,在一所中學的操場上,體育老師巴可洛夫在教幾個學生踢足球射門。14歲的巴爾萊克突然一球射進球門,他高興地跳起來一叫,當著眾人的面,眨眼工夫就失去蹤影。
1975年的一天, 莫斯科的地鐵里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失蹤案。那天晚上21點16分,一列地鐵列車從白俄羅斯站駛向布萊斯諾站。只需要14分鍾列車就可抵達下一站,誰知這列地鐵車在14分鍾內,載著滿車乘客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列車與乘客的突然失蹤迫使全線地鐵暫停,警察和地鐵管理人員在內務部派來的專家指揮下,對全莫斯科的地鐵線展開了一場地毯式的搜索。但始終沒有找到地鐵和滿列車的幾百名乘客。這些人就在地鐵軌道線上神奇地失蹤了。
實例五:
據美國海軍部記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太平洋戰役中,美國的「印第安納堡利斯 」號軍艦被日本潛艇擊沉。當時美國海軍部收到艦上有25名官兵乘救生艇逃離了軍艦的求救信號。但美國海軍部多次派出營救艦隊和飛機去尋找,均一無所獲,最後只好宣告他們已葬身海底。然而,1991年7月的一天,一隊菲律賓漁船在菲律賓群島以南的西比斯海域上,竟然發現了這只救生艇。小艇上的25名船員雖然如驚弓之鳥、一片惶恐不安的樣子,但他們仍然不失年輕力壯的風貌。這一發現,便得美國當局感到萬分驚愕。當然,更使他們感到大惑不解的是,「印第安納堡利斯」號軍艦是1945年7月30日被擊沉的,時隔46年後,他們的模樣竟和被擊沉時一模一樣,連鬍子和頭發都沒有一點變化。這25名獲救的人員一致認為他們在海上僅僅漂流了1天時間。46年如一日,怎麼說?天文學家森梅西堅斯博士認為,他們有可能闖入了一個「時空隧道」,幾十年後復出人間,卻全然不知道已經過了那麼久時間。
實例六:
我國東晉詩人陶淵明《桃花源記》所記載: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以捕魚作為職業。有一天他順著溪水劃船前進,忘記了路程有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緊靠著溪流兩岸生長,長達幾百步(這兒的步在古代是一個計算單位,並非是現代的一步),中間沒有其他的樹,野花野草鮮艷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漁人對此感到詫異。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桃林的盡頭。
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於是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漁人就離開小船,從洞口進去。開始洞口很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這里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的樣子,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這類的景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互相能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那裡面的人們來來往往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閑愉快,自得其樂的樣子。
桃源中人看見漁人,便很驚奇,問漁人從哪裡來。漁人一一地回答。他們就邀請漁人到他們家裡去,擺酒殺雞做飯菜。村子裡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問消息。他們自己說前代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候的戰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沒有再出去過,最終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絕了。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這漁人一個一個地為他們詳細說出自己知道的情況,這些人聽罷都感嘆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請漁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飯菜來招待。漁人在這里停留了幾天,告辭離去。這里的人告訴他說:「請不要把這里的情況對桃花源以外的人說。」
漁人出了桃花源後,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來時的路回去,到處作了標記。回到武陵郡里,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些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前去,尋找先前做的標記,竟迷路了,再也找不到漁人留下的標記。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就高高興興地計劃前往。沒有找到目標,不久病死了。後來就再沒有探尋通往桃花源的路的人了。
實例7:南極 時空之門:
據3月2日《真理報》報道,自從遠古以來,「時間」就一直是最復雜的科學問題,而且以「時間」為課題的研究也很少,但八年前,美英兩國在南極洲進行科學考察的科學家們終於有了驚人發現。
南極上空的迷霧:時光倒流三十年!
美國物理學家馬瑞安·麥克林告訴研究員們注意觀察1月27日南極洲上空的那些不斷旋轉的灰白色的煙霧。最初,他們認為這些只是普通的沙暴。但是這些灰白色的煙霧並沒有隨著時間的進程而改變形狀,也沒有移動。研究人員決定認真研究這種現象。他們發射了一個氣象氣球,氣球上裝備了測定風速、溫度和大氣濕度的儀器。然而,一經發射,這個氣球就急速地上升,很快就消失了。
過了一會,研究人員利用拴在氣球上的繩子收回了這個氣球。但是,讓他們感到震驚的是,這個氣球的計時器顯示的時間是1965年1月27日,正好提前了30年!在確認氣球上的儀器沒有損壞後,研究人員又進行了幾次同樣的試驗。但是每次都表明時間倒退了,計時器顯示的是過去的時間。這個現象被稱作「時間之門」。研究人員向白宮做了匯報。
現在,針對這些不同尋常的現象所作的研究仍在進行著。人們推測南極洲上空的那個不停旋轉的空間是一個可以通往其他時代的通道。而且把人送往其他時代的研究項目也已經開始。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正在為這個可能會改變歷史進程的研究項目的控制權而展開激烈的爭奪。目前尚不清楚美國當局會在什麼時候批准這項試驗。
密林中的秘密試驗:時間機器加速前進
著名的俄羅斯科學家內克雷·克茲列夫實施了一項試驗來證明從將來返回到過去是可能的。他通過假設即時的信息可以通過時間的物理特性進行傳送來證明他的觀點。內克雷·克茲列夫甚至假定,「時間可以完成工作並且能夠產生能量」。一位美國物理學家也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時間在這個世界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眾所周知,我們每個人在不同的情況下對時間進程會有不同的感覺。曾經有一次,閃電擊中了一位爬山者。後來這位登山者告訴別人,他看見閃電進入了他的胳膊,並且沿著胳膊緩慢移動;閃電把他的皮膚和組織分開了,使他的細胞碳化。他覺得那種刺痛的感覺就好像是在皮膚下面有無數個刺蝟在刺自己。
俄羅斯的蓋納迪·比利莫夫是一名反常現象研究員、哲學家,寫過大量的專著。他在報紙上發表了論文《時間機器:加速前進》。他描述了在瓦蒂姆·車諾布羅夫領導下,一些熱衷於時間研究的人所負責實施的唯一一次試驗。瓦蒂姆·車諾布羅夫早在1987年的時候,就開始利用地磁泵來製作時間機器。現在,這些研究人員可以通過對磁場施加特殊的沖擊來減慢或者加速時間的進程。在試驗室設備的作用下,最大限度地減緩時間可以高達每小時1.5秒。
2001年8月,在俄羅斯的伏爾加格勒地區的一個偏僻的森林裡對一個新型的時間機器進行了試驗。這個機器即使只用汽車的電瓶作動力,能量很低,但它改變時間的幅度仍達到了3%。時間的改變是由對稱的晶體振盪器來記錄的。
最初,研究人員花5分鍾、10分鍾、20分鍾來操作這台機器,最長的一次時間延緩持續了半小時。瓦蒂姆·車諾布羅夫說,人們覺得彷彿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他們可以同時感受到「這邊」和「那邊」的生活,彷彿空間完全打開了。「我實在無法描述當時我們所經歷的那種不同尋常的感受」,瓦蒂姆·車諾布羅夫如此回憶。
不可思議的爆炸:不可預測的時代?
任何一家電視公司以及廣播公司都對這件令人驚訝的事情進行報道。蓋納迪·比利莫夫說,他們甚至沒有將這次試驗的結果通報最高領導人。然而,他又說,早在斯大林時期就有一個專門研究平行世界(ParallelWorld)的研究所,由學者庫查托夫和伊奧澳夫所進行的試驗的結果可以在檔案里找到。
1952年,蘇聯秘密警察組織領導人貝利亞開始立案調查那些試驗的參與人員,結果有18名專家被槍決,59名物理學在讀博士生和博士被關進了監獄里。研究所在赫魯曉夫的領導下重新開始了研究,但在1961年,一個試驗平台和8名一流的專家突然全部消失,進行試驗的這所建築周圍的一些樓房也都倒塌了。從那以後,蘇聯政治局和部長委員會決定暫時停止這些對「不可預測的時代」所進行的研究。直到1987年才恢復試驗。
1989年8月30日,一次悲劇發生了。
位於安州島的這家研究所的分支辦公室發生了劇烈爆炸。爆炸不僅破壞了重達780噸的試驗艙體,而且也毀掉了這個佔地兩平方公里的小島。關於這個悲劇的一種說法是,載有3名實驗者的艙體在另外的空間中或者是在進入另外的空間的過程中撞上了一個巨大的物體,可能是小行星一類的東西。因為喪失了動力系統,艙體很可能留在了另外的空間中。
保留在檔案中的關於這次試驗的最後記錄這樣寫道:「我們馬上就要死掉了,但是我們仍然在進行試驗。這里很黑。我們所看見的所有的東西都變成了兩個;我們的手和腿都變得透明,我們能夠透過皮膚看見血管和骨骼。氧氣供應還可以滿足43小時,但是生命支持系統破壞得很嚴重。給我們的家庭和朋友以最好的祝福!」然後信號就突然中斷了。
百慕大三角失蹤者再現
「時空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這是一個哲學命題,也是人們通常最普遍的認識誤區之一。根據科學家們判定:在通古斯隕石墜落的地區、核武器實驗地區、切爾諾貝利原子能發電站附近以及其他有死亡威脅的地方,即使最精確的表也會不準。有時發生的某種不可思議的事,好像「時間斷裂」一樣……神奇的海洋上,似乎也時時向人們展示著時間斷裂。
1海風號失蹤八年再現
1981年8月,一艘名叫海風號的英國遊船在「魔鬼三角」——百慕大海區突然失蹤,當時船上六人驟然不見了蹤影。
不料,時過八年,這艘船在百慕大原海區又奇跡般地出現了!船上六人安然無恙。
這六個人共同的特點就是當時已失去了感覺,對已逝去的八年時光他們毫無覺察,並以為僅僅是過了一霎間。當調查人員反復告訴他們已經過去了八年,最後他們才勉強接受這個事實,當日他們都做了些什麼事時,他們無話以對,因為他們只感覺過了一會兒,似乎什麼也沒干。
調查人員之一澳大利亞UFO專家哈特曼對此十分興奮,因為在百慕大海區失蹤的人員重新再現,這還是首次。雖然以前曾有失蹤的船隻出現,但無法弄清楚事情始末。盡管這六個人未能圓滿回答調查人員的話,但他認為,用催眠術很可能搞清他們這次奇遇的細節,從他們身上會得到驚人的發現。
這件怪事,雖然出現了時間差異,這對於研究第I類世界和II類世界之間的時間差異問題是絕好的案例。也是對「時間隧道」進行研究的好素材。這是在諸多不明飛行物案例中,當事者產生時間丟失或產生衰老現象是同樣重要的案例,引起了有關科學家極大的重視。
2失蹤三十六年的氣球再現
1954年在加勒比海,駕駛員夏里·羅根和戴歷·諾頓駕駛氣球和其他五十個參賽者參加氣球越洋比賽。當時天氣晴朗,視野清晰。突然,在眾人面前,這個氣球一下子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1990年,消失多年後的氣球又突然在古巴與北美陸地的海面上出現。它的出現曾使古巴和美國政府大為緊張,特別是古巴,誤以為美國派出秘密武器來進攻了呢。
古巴飛機駕駛員真米·艾捷度少校說:「一分鍾前天空還什麼也沒有,一分鍾後那裡便多了一個氣球。」當時古巴軍方在雷達上發現了這個氣球,以為是美國的秘密武器,曾一度派飛機想把它擊落,最後大氣球被古巴飛機迫降在海上,兩名駕駛員則由一艘巡洋艦救起,送到古巴一個秘密海軍基地受審。
這件怪事不但古巴人感到驚訝,連兩個駕駛員諾頓和羅根也同樣感到迷惑不解。這兩個駕駛員說他們當時正在參加由夏灣拿到波多黎各的一項氣球比賽。他們不知道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十六年,他們只是感到全身有一種輕微的刺痛感覺,就好像是微弱電流流過全身一樣,然後一眨眼他們面前的一切包括大海和天空都變成一片灰白色,接著他們記得有一架古巴飛機在他們氣球面前出現。
芝加哥調查員卡爾·戈爾曾查證過羅根與諾頓的講話,他們確實在1954年參加一項氣球比賽途中神奇地失蹤,戈爾認為這氣球進入了時間隧道。「對他們來說可能只是一瞬間,可在地球上卻已過去了三十六年,相差很大。」因此說,這是比地球時間慢的一條神奇隧道。
類似上述的案例還可以列舉許多,其共同點就是失蹤者再現時時間變慢。但是,也有失蹤者感到時間變快的案例。
3九十三名船員驟然衰老之謎
在百慕大魔鬼三角區出現過這樣的怪事,一艘前蘇聯潛水艇一分鍾前在百慕大海域水下航行,可一分鍾後浮上水面時竟在印度洋上。在幾乎跨越半個地球的航行中,潛艇中九十三名船員全部都驟然衰老了五至二十年。
此事發生後,前蘇聯軍方和科學界立即開始對潛艇和所有人員進行調查,並作出三份報告。
其中研究人員阿列斯·馬蘇洛夫博士認為:「這艘潛艇進入了一個時間隧道的加速管道。雖然對它仍知之甚少,不過除此之外,無其他更合理的解釋。」「至於在穿越時空之際,速度對人體有何影響,我們也知道不多,只知道對人體某些部位有影響。那些船員竟在很短時間內衰老了五至二十年,卻是我們前所未見的。」
該潛艇指揮官尼格拉·西柏耶夫說:「當時我們正在百慕大執行任務,一切十分正常,不知什麼原因,潛艇突然下沉。」「它來得突然,也停得突然,接著一切恢復了正常,只是我們感覺有些不妥,便下令潛艇浮出水面。」「整個事件發生得實在太快了,我們連想一下的時間都沒有,而當時我們的領航儀表明我們的位置已在非洲中部以東,就是說與我們剛才的位置相差1萬千米。潛艇立即與前蘇聯海軍總部進行無線電聯系,聯系結果證實他們潛艇的位置的確在印度洋而不在百慕大。
這艘潛艇回到黑海的潛艇基地後,艇上人員立即由飛機送往莫斯科一個實驗室接受專家檢查,結果發現他們明顯地衰老了,典型特徵是:皺紋、白發、肌肉失去彈性和視力衰退等。從使人衰老這方面看,這的確是一個悲劇,但從科學上看,這卻是一個可喜的新發現。這些船員所經歷的事告訴我們,可能有一個比地球時間快的時間隧道。
4海洋中漂流四十五年的士兵獲救
1945年一艘戰艦觸雷,美國二十五名士兵漂流海上,1989年獲救。
1945年在南太平洋由於遭到日本潛水艇襲擊,與美國海軍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一起沉沒在大海的二十五名美軍士兵在1989年被菲律賓漁民救起。
當人們接到SOS求救信號後,發現這二十五名美軍士兵正坐在一個海軍救生艇中,在菲律賓南部的西里伯斯海漂浮。他們所在的那個區域常有神秘的失蹤事件發生,人們稱為「南太平洋魔鬼三角」——即龍三角海區。
美國海軍當局對於這批水兵的出現感到困惑不解,那些重新出現的士兵,就像四十五年前巡洋艦沉沒時那樣年輕。
而被救起的二十五名美國士兵認為自己僅漂流了九天,實際上地球時間已過去了四十五年。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的沉沒是美軍歷史上最不幸的事件之一。當那條船秘密向沖繩島運送原子彈部件後向菲律賓開出時,突然遭到5顆水雷攔阻襲擊而沉沒大海,當時甲板上總共有1196人。而此次海難僅有25人獲救,其餘1171人命歸何處,尚不知曉。
對此,我們除了用時間隧道解釋外實難理解。
如果我們按照士兵所說的九天比四十五年來計算,當時巡洋艦的航行速度與地球自轉速度(250米/秒)相比可以忽略不計,那麼初步計算,巡洋艦假如進入了時空隧道,根據推算,那麼它起碼應達到844.9千米/秒的高速度,顯然這個速度還遠遠沒有達到光速。可惜目前做這樣的試驗尚有困難。
5失蹤二十四年再現的漁民
1990年8月在委內瑞拉加拉加斯市的一隻失蹤了二十四年的帆船尤西斯號在一處偏僻海灘擱淺再現(這只船是在二十四年前一次颶風中在百慕大三角區失蹤的)。帆船上三名船員由土著居民救起之後,就送到卡拉卡斯市尋求援助。
為這三個人檢查身體的醫生說:這三人雖然經歷這么多年,但一點也沒有衰老,好像時間對他們已完全停止了。柏比羅·古狄茲醫生說:「這三名船員中最老的一個在失蹤時是四十二歲,按理說他現在應該是六十六歲的老人,可是現在看起來依然像四十多歲,身體非常健康。」
這三名船員之一——來自美國緬因州的職業漁民柏狄·米拿說:「我們什麼也記不清啦,只知道當時起了場颶風。我們當時揚帆出海,駛向艾路巴島,希望能捕到當地盛產的馬林魚。然而忽然天色大變,轉眼漫天烏雲,電閃雷鳴,波濤洶涌,我們便立即將船向岸邊駛去,這便是我所知道的所有經歷。我還知道的就是我們的船隻擱淺了,當我們向那裡的土人問起時,才知道今年是1990年。最初我們還以為對方在開玩笑。我們是1966年1月6日出發的,原來打算出海捕魚七天,沒想到一去就去了二十四年!」
船上最年輕的十九歲的提比·保利維亞說他記得遇到1966年那場颶風前,他們還捕到一條金槍魚。當他們回到岸上後,當局派人上船調查,在船艙冷藏庫中真的找到了那條金槍魚。調查人員說:「這條魚仍然十分新鮮,就好像是剛捕到的一樣。」
英國政府曾查閱1966年記錄,證實當年確有這么一艘帆船無影無蹤了,原因不詳。
此事只能有一個解釋:帆船進入了時間隧道中,時間變慢。至於如何進入時間隧道?是否有不明飛行物在現場作怪,目前尚不可斷下結論。與此案情頗類似的現代案例是1994年夏,一架由菲律賓起飛的客機飛往義大利,中途經過非洲東部上空時,突然失蹤了二十分鍾(在雷達屏幕上消失後再現),到達義大利機場時晚點二十分鍾。可是機上乘客和機組人員一無所知,每人的手錶指針也沒有晚點。該飛機是否進入時空隧道,還是受不明飛行物影響作用所致?有待探討。
C. 桃花源記第一段,速求!!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桃花源記夾(jiā)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於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繪了一個桃林。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按時間先後順序,把發現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曲折離奇的情節貫串起來,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嚮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嚮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桃花源記夾(jiā)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shě)船,從口入。初極狹(xiá),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huò)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shè)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mò)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zhòng)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發垂髫( tiáo),並怡(yí)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suì)與外人間(jiàn)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wǎn)。余(yú)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yù)雲:「不足為(wé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jùn)下,詣(yì)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以捕魚為職業。(有一天,)他沿著小溪劃船,忘了走了多遠。忽然看到一片桃花林,小溪兩岸幾百步以內,中間沒有別的樹,地上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繁多而錯雜。漁人(對此感到)十分詫異。又往前劃,想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
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沒有了,(漁人)於是看到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有點光亮。(漁人)便下了小船,從洞口進去。起初山洞非常狹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向前走了幾十步,(黑暗狹窄的隧道)突然(變得)寬闊明亮了。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林之類的景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里)能互相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人們在田裡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
村中人見了漁人,竟然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裡來的,漁人詳細地回答了他們。村中人於是便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裡的其他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的戰亂,帶領妻子和兒女及村鄰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於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朝,晉朝了。漁人都把知道的事情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漁人和村裡人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又各自邀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和食物來招待他。停留了幾天,就告別離開了。桃花源里的人囑咐他說:「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桃花源後,找到他的船,就沿著原路回去,沿路處處做上標記。到了武陵郡城下,拜見了太守,述說了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太守立即派人跟隨他前往,尋找先前所做的標記,最終還是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
南陽劉子驥,是志向高潔的名士。他聽說了這件事,高興地計劃前往。結果(計劃)還未實現,不久就因病去世。此後就再也沒有探尋桃花源的人了。
D. 桃花源桃花源是什麼具體位置在哪裡
桃花源是中式園林別墅,最知名的是融創蘇州桃花源,2017年1月在CNN盤點「2016年全球最具價值房產」時奪冠,打破了歐美豪宅的壟斷局面。融創蘇州桃花源位於千年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城,具體地址是在金雞湖大道以南,高和路旁,獨墅湖北側,坐落在在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獨墅湖「雙湖」湖心島嶼之上,桃花源項目東側即為貫穿園區湖東南北主幹道的星湖街,通過星湖街可快速到達獨墅湖隧道與南環道路構成便捷交通網路。北側即為連接蘇州中心城區、園區湖西CBD和園區湖東新城的交通主幹道,地理位置非常優越。
E. 《桃花源記》中漁人由洞口進入桃花源,而出去後不復得路,作者為什麼這樣安排
有可能以下的幾個原因:
1。漁人出來後迷路了。盡管有做標記什麼的,但這個可能性還是存在版的,盡管概權率比較小。
2。這是一種障眼法。桃花源是個旅遊勝地。主人翁想獨吞。也許他小心眼,只想外人只有自己一個人能夠享受;也許,他想搞個旅遊開發什麼的。誰知道呢?
3。那個漁人是個幻想症病患者。桃花源根本不存在或者只是他家後面的一片荒山,山上鳥不生蛋,他偏幻想出猶如仙境的美境。
4。那個洞口是個時間隧道。或者,那個漁人其實被外星人挾持了,這段游桃花源的記憶只是外星人為了不使他記憶出現空白而強加給他的。
5。洞口的樹林其實是一個世外高人按五行八卦的原理種植的。漁人剛開始也是誤打誤撞進去的。想再走一次狗屎運,概率比第一種可能性還低。
6……
可能性有很多。這可能就是作者留給讀者想像空間以增加其趣味性和神秘性。
F. 杭瑞高速常德到吉首有多少個隧道
我數到37個後給忘記了,幾趟來回都沒數清楚過,求解
G. 關於桃花源記的地理問題,加分!!
《桃花源記》的故事來和其他仙境故事有源相似之處,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不過應當強調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處:在那裡生活著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古代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里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於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但能提出這個空想是十分可貴的。
H. 越南入口只有1米的「神秘」隧道底下有什麼神秘景觀
I.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什麼地方
桃花源得名自陶潛的《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由此可專見,桃花源的地屬理位置應位於「武陵」這個地方。那麼武陵到底在哪兒呢,《通典》卷一百八十三:「朗州今理武陵縣。春秋、戰國時皆屬楚地。秦昭王置黔中郡。漢高更名武陵郡,後漢、魏至晉皆因之。晉趙廞問潘京雲:『貴州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義陵郡,在辰陽縣界,與夷相接,數為所攻,光武時移東出,共議易號。傳曰止戈為武,詩稱高平曰陵。』《武陵記》桃花源,即此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