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上荷花河和尚畫下聯
⑴ 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下聯要怎麼對
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
下聯:書臨漢墨翰林書
⑵ 河上荷花和尚畫 下聯是什麼
這個對子是絕對,根本就沒有好的下聯。因為上聯有兩種拆法,畫上荷花---和尚畫,但是也可以這樣拆,畫上荷--花和尚畫。你去看看所謂的下聯,能不能同時滿足這兩種拆法。
⑶ 畫上荷花和尚畫下聯是什麼
下聯是「書臨漢帖翰林書」。
其中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由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唐伯虎在一座寺廟所留,下聯「書臨漢貼翰林書」為清代戲曲理論家,詩人李調元所作。
上聯是唐伯虎在一座寺廟所留,整個上聯採用了迴文兼諧音的巧妙,它的正讀和反讀都是一樣的讀音,整體十分精妙,並且和當時的場景十分貼切的結合在一起。
至於下聯同樣十分精妙,同樣是由古人李調元所留,「書臨漢貼翰林書」同樣運用了迴文兼諧音且不管平仄還是已經是十分對稱。
(3)畫上荷花河和尚畫下聯擴展閱讀:
李調元相關軼事
李調元第一次到省城成都會舉,路夜投宿。店主以客房住滿謝絕,李調元以「余有偏房」問之,店主對曰:「從前有一秀才,投宿此店,見店內有一妙齡女,才貌雙全,借斟酒之時,欲納為妾。
女雲:君若才敏過人,奴當從也,吾有一聯,請君對之:冰冷酒,一點二點三點。秀才苦思冥想,整夜不眠,也未對出下聯,遂氣死於房中。由此陰魂不散,久久於夜內長吟:冰冷酒,一點二點三點……且反復吟之,直至雞鳴。於是此房無人敢宿。」
李調元曰:「這有何懼,吾今夜宿之,為汝除其怨魂矣!」是夜三更,果有悲聲長吟:「冰冷酒……」李調元當即對曰:「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從此,吟魂消失,其房照常宿客矣!故使李調元名揚川中。
李調元中舉後,暢游岷江,誰知江中已有一「武舉」乘舟在前。依古時規矩,文武同道,應讓文者在前,可此武將,不依「舊規」,卻要出一上聯,若能當場對出,方可按「規矩」游江。其上聯是:「兩艇並進,魯肅不及樊噲。」
李調元細思此聯絕矣:其一、魯肅是文人,樊噲是武夫,但講功勞,「武」在「文」之上;其二、魯肅、樊噲乃是「雙關」,意為「櫓搖得再快,也趕不上帆船迅速」。
李被逼得十分納悶,突聽得隔岸大道上,有婚嫁之簫聲管樂,他靈機一動,對出下聯:「八音諧奏,狄青哪有蕭何!」此乃上乘絕對,含義亦有二:其一、狄青是武將,蕭何是文人,但宋朝的狄將軍,哪趕得上漢高祖的蕭丞相之功呢!
其二、「笛聲」再清脆,也趕不上「簫音和諧」,總之,你這個武人是趕不上我這個文人的。武將聞之,佩服得五體投地,打拱高贊:「李舉人之舟,自然應游江在前矣!」
⑷ 「畫上荷花和尚畫」的下聯是什麼
書臨漢帖翰林書(最好),
西東當鋪當東西,
牛鞭去皮去鞭牛,
魚傍水活水傍魚,版
書寫手書權手寫書,
霧鎖山頭山鎖霧,
天連水尾水連天,
譜中天籟天中譜,
池中游魚游中池,
鏡中景物景中鏡,
龍隱洞中洞隱龍,
雪天飛雪飛天雪,
書中妙語廟中書
⑸ 河上荷花和尚畫----下聯是什麼
你是神筆馬良啊
河上都能
畫荷花
古聯"畫上荷花和尚畫,書臨漢字翰林書"
上下7個字反過內來讀,容字的讀音和正讀完全相同,
『畫尚和花荷上畫,書林翰字漢臨書』
改你那句
河上荷花和尚畫
河上、和尚同音
河
荷
和
還是同音
我對
悅人
樂曲
越人譜
悅人、越人同音
悅
樂
越
也是同音
⑹ 畫上荷花和尚畫,下聯是什麼
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由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唐伯虎在一座寺廟所留內,下聯清代李調元所容作為:書臨漢貼翰林書。
上聯是唐伯虎在一座寺廟所留,整個上聯採用了迴文兼諧音的巧妙,它的正讀和反讀都是一樣的讀音,整體十分精妙,並且和當時的場景十分貼切的結合在一起。
至於下聯同樣十分精妙,同樣是由古人李調元所留,「書臨漢貼翰林書」同樣運用了迴文兼諧音且不管平仄還是已經是十分對稱。
(6)畫上荷花河和尚畫下聯擴展閱讀:
「畫上荷花和尚畫」的典故
一年夏天,唐伯虎獨自一人來到山中遊玩,發現山上有座寺廟,決定到裡面借宿一晚。他來到寺廟,詢問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和尚是否可以借宿一晚,小和尚說需要問師父。唐伯虎走進寺廟,在院子里看到一位高僧正專心致志地畫畫,他並沒有打擾,而是默默站在一旁觀看。
高僧畫的是一幅荷花圖,完成了這幅畫,才發現唐伯虎站在他的身後。經過短暫的交談後,兩人探討了一番繪畫技巧以及詩詞歌賦,頓時產生了相見恨晚的感覺。
第二天一大早,唐伯虎就向高僧告別,高僧有萬般的不舍,望唐伯虎能為他昨天畫的那副畫題字。唐伯虎想了一會,提筆寫了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但他並沒有接著寫出下聯,就離開了。
⑺ 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誰知下聯
畫上復荷花和尚畫
書臨制翰墨翰林書
老幾輩子的事兒了,叫做「迴文聯」。
我自編了幾個,請網友們指正:
落葉松林松葉落
冷水江中江水冷
白雪山上山雪白
草腥魚吃魚腥草
一位網友創作的:花冠雞叨雞冠花。
挺有意思的文字游戲。
⑻ 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下聯誰能對出
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
下聯:書臨漢帖翰林書
這是迴文聯。迴文聯是我國對聯版中的一權種。用迴文形式寫成的對聯,既可順讀,也可倒讀。不僅它的意思不變,而且頗具趣味。是我國的重要文化之一。
常見的迴文聯有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人過大佛寺
寺佛大過人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黃山落葉松葉落山黃
您所求的對聯來自下面這個故事,清代,蜀中才子李調元到山中寺廟遊玩。長老素聞他的大名,把他請入方丈殷勤招待。飯後,長老說有事相求。原來,寺廟里有幅荷花圖,是長老師傅所畫。當時畫作完後,恰好唐伯虎遊玩到此,老和尚就請他在畫上題字。唐伯虎也不推辭,龍飛鳳舞的在畫上寫下了「畫上荷花和尚畫」一句題詞。寫完後對他說:「我走之後,若有人能對出下聯,此人必是當今奇才!」李調元一看,果然畫秒字絕,地道的唐伯虎真跡,並很快的發現了這上聯的妙處:它屬於迴文對聯又兼用諧音,字的讀音反讀正讀完全相同。長老見李調元若有所思,便備好筆墨,說:「請大人錦上添花!」李調元便在唐伯虎上聯旁寫出了下聯:「書臨漢字翰林書。」這7個字反過來讀,字的讀音和正讀完全相同,與唐伯虎的上聯珠聯璧合,長老拍手稱奇。從此,這幅畫成了這座寺廟的鎮寺之寶
⑼ 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下聯怎麼寫
哈哈,畫上荷花和尚畫;橋下水流水下橋。
⑽ 唐伯虎的對聯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下聯是什麼是誰對上的
唐伯虎的對聯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下聯是書臨漢墨翰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