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三花 » 桃花扇罵賊

桃花扇罵賊

發布時間: 2020-12-31 16:55:26

Ⅰ 我想知道關於《長生殿》和《桃花扇》的文學評論與賞析

《長生殿》賞析

作者王永利

前不久,蘇州崑曲劇團把《長生殿》搬上舞台,並進京在保利大廈演出,空前轟動,其華美的曲調、唱詞和舞美道具讓人看為觀止,其場面壯麗、情節曲折,感人的故事和纏綿緋則生死相依的愛情,讓人為之震撼。演出獲得巨大成功,同時也掀起了《長生殿》熱。在過去,由於《長生殿》描寫的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戲,一直受到建國以來的意識形態的貶斥,甚至大學的文學史教課書一直充斥著對此劇的批判。現在,隨著極左思潮的消失,人們終於可以重新審視這部偉大的作品,重新上演這出傑出的昆劇作品,重新感動於愛情的崇高。

(一)《長生殿》作者洪升的命運悲劇

洪升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劇作家,他的《長生殿》成為崑曲的精華之作,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他與孔尚任齊名,有「南洪北孔」之美稱。但是《長生殿》作者洪升一生非常坎坷,他的命運是一出讓人扼腕的悲劇。

洪升(1645--1704),字昉思,號稗畦,浙江錢塘人。出生於清朝初年,他年少時,就擅長寫詩詞,小有名氣,但生活多漂泊。從他的《烏夜啼》中可以看到他生活的痕跡:「暗潮生,斜日墜。瓜步晚雲初霽。離別苦,客途難。江風吹暮寒。疏窗靜,孤幃冷。旅夢還家才醒。年少日。客中多。好春能幾回。」(引自《清詞選》中州書畫社出版,1982年8月第一版,第60頁)。他25歲前就到過北京,並寫過《燕京客捨生日作》。後來,因家庭受到清王朝的迫害,弟兄都流離在外。之後,他屢次考舉不第。後來託了人情,再次北上,在京城的國子監做了個小監生,(類似小辦事員)。一干就是十多年。但才華橫溢的他,怎甘如此淪落,就業余搞起了創作。他寫有《昉思詞》二卷,《四嬋娟詞》一卷。並在繼承前人《長恨歌》和《長恨歌傳》以及《梧桐雨》、《楊太真外傳》的基礎上,開始創作《長生殿》崑曲的劇本。歷經十數年,三易其稿,終於在他四十一歲的時候完成。那年是康熙二十七年。

他把畢生的才華都傾注在《長生殿》的寫作中,而對唐明皇和楊貴妃「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生死相依的偉大愛情,進行了超乎前人的歌頌。「都生難遂,死要償,噙住了一點真情,歷盡千磨障,縱到九地輪回也永不忘,博得個終隨唱,盡占斷人間天上。」(引自《長生殿》[東原樂])

可是,他高興得太早了。當他糾集了幾個螟蛉,請了幾個幕僚同事,在自家院子里排練演唱自己創作的劇本時,恰逢佟皇後駕崩。按當時大清律規定,喪葬期間禁止一切娛樂活動。盡管他偷偷地搞,還是有人把他告密了。清兵聞訊把他家的院子圍個水泄不通,捉拿到51人,全部鐺螂入獄。他和朋友在囚牢里被關了十年。後來趕上大赦,他和朋友才恢復自由。那時他已經年逾51歲了。此時的洪升,一文不名,無家無業,在京城混不下去了,靠朋友湊錢,買舟南下。到了南方,一位豪紳曹寅,也就是曹雪芹的父親聞之大名鼎鼎的才子洪升路過此地,忙派人請到家中,並花錢請當時有名的昆劇班子來家裡排演著名的《長生殿》。經過排練,終於以堂會的形式在曹寅府正式上演。慷慨的曹寅邀請四方名士共賞這一傑出的大戲。據記載,在曹府《長生殿》連續三天才演完,其轟動效果,十分空前。坐在主桌嘉賓席上的洪升看到自己的劇本終於搬上舞台而且是如此成功,十分陶醉和感慨。為了這一天,他耗盡畢生心血,受盡牢獄之苦。戲演完了,洪升在朋友的祝賀聲中喝得酩酊大醉。

醉酒的洪升仍不盡興,就乘舟賞夜色,思緒還陶醉在戲里,那行雲流水的唱詞和曲調還回響在腦海。那種暢快是一生從未有過的。然而就在他縱情湖光山色的時候,不慎落入水中,待朋友聞訊撈他上來時,他的靈魂已經駕鶴西去。

一代才子,就這樣結束了人生的旅途。其悲劇的確讓人扼腕長嘆。但是他卻給後人留下了一部偉大的劇作。盡管,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我們今天才可以看到這部劇的全貌,才可以欣賞到這部偉大的作品,但是我們這些後人無不對這位偉大的劇作家表示深深的敬意。

(二),《長生殿》作品的主題

「唱不盡興亡變幻,彈不盡悲傷感嘆,大古里凄涼滿眼對江山。我只待撥繁弦傳幽怨,翻別調寫愁煩,慢慢把天寶當年遺事彈。」(《長生殿》[轉調貨郎詞])在劇本開篇,這一段詞已告訴我們,《長生殿》不僅僅是要講述李隆基和楊玉環悲歡離合的故事,而是要寫出天寶年間的全景式的歷史。作者繼承了白居易的《長恨歌》以及白樸《梧桐雨》的藝術成就,用人間天上、現實與幻景交錯的藝術手法,將唐朝皇帝李隆基和貴妃楊玉環之間「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纏綿悱惻的生死戀情描繪得淋漓盡致,凄婉動人。同時,作品用全景式的描述,以李楊故事為中心,反映了長期以來積聚的社會矛盾不斷激化,皇帝卻縱情聲色,聽信讒言,特別是重用了楊玉環的堂兄楊國忠,弄得朝政日非,人心渙散,最終導致爆發了「安史之亂」、使百姓遭受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的浩劫。揭示出朝廷內外復雜的矛盾斗爭,是導致社會動盪、國事衰微的原因,以及因此而產生的悲歡離合國破家亡的必然悲劇。所以說,作品的主題宏大而深刻。

過去由於《長生殿》是建國以來的禁書,所以,就連大學的文學史都歪曲了這部作品的主題,認為是「封建糟粕」。因此,當我們重新審視這部偉大的作品,才發現,絕非那些「蓋棺定論」那麼不值一讀,而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精品,是應該大力繼承和弘揚的優秀文化。

(三),《長生殿》作品的藝術特色

《長生殿》是中國戲曲發展到成熟階段的傑出作品。之所以傳到今天魅力不衰,是因為其獨特的藝術成就。

第一, 作品規模宏大,全景式反映歷史,是一部唐朝天寶年間史詩性的鴻篇巨制。

全劇共分五十齣,每一出的標題僅兩個字,如果串聯起來,你會發現,就是唐天寶年間最大事件的史詩概括,是以宮廷為中心,以帝妃愛情為線索,波瀾起伏、驚心動魄的歷史畫卷。如,定情,賄權,春睡,幸恩,權哄,合圍,夜怨,偵報,密誓,陷關,驚變,埋玉,獻飯,冥追,罵賊,聞鈴,情海,剿寇,哭像,刺逆,收京,看襪,彈詞,私祭,仙憶,改葬,雨夢,覓魂,補恨,寄情,得信,重圓。。。。。。

但作品不是繁雜的歷史翻版,而是去掉了許多枝蔓,還把安祿山封爵之時,虛構了原本那時職位不高的楊國忠,此時已成為宰相,讓安、楊的矛盾一開始就呈現勢均力敵的角斗態勢,宮廷裙帶角逐,外戚與藩鎮既勾結,又斗爭。把社會動盪,民不聊生的時代風貌,無不藝術地呈現出來。

第二, 作品描述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內容豐富而復雜,人物命運烙印上時代悲劇色彩。

李隆基作為皇帝,卻性格懦弱,放國事不管,沉湎於聲色。國事衰落,而他卻為了滿足楊貴妃的嗜好,命令從幾千里外快馬傳送新鮮的荔枝。一路上,飛馬踐踏了農民辛辛苦苦種植的莊稼,撞死了可憐的老人,官吏還沿途搶掠馬匹,如土匪一樣禍害百姓。李隆基和楊貴妃享受著新鮮的水果,而百姓卻哭天天不應,訴地地不靈,投訴無門,痛不欲生。這種鮮明的對照,預示著階級矛盾的不可調和,也為後來官兵嘩變埋下伏筆。

而李隆基在逃亡的路上,有百姓老漢主動為他送飯。雖然是粗茶淡飯,卻讓李隆基感慨萬千。皇帝不能愛民如子,只能害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百姓獻飯並不圖皇帝所賜銀兩,而是希望他管好國家,給百姓帶來安定生活。

楊貴妃死後,遺落在路上一隻香襪為一位農民大嫂拾到,無以為生的農民大嫂,向前來到馬隗坡前瞻仰美人斷魂之墳墓的遊客展示此襪,收取小費,勉強苟活。這一細節,更增添了戲劇和人物命運的悲劇色彩。

第三, 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現實與幻景交錯,史實與演繹結合,構思奇特。

作品既有現實主義的寫實,如安史之亂,如全軍敢於在皇帝面前嘩變,要求處死楊國忠和楊貴妃等,都是忠於歷史的寫實。同時,還用浪漫主義的手法,把現實與幻景交錯,如寫楊貴妃的香魂不散,最終與李隆基在天宮團圓。其唱詞也十分感人[豆葉黃]「乍相逢執手,痛咽難言。想當日玉折香摧,都只為時衰力軟,累伊冤慘,盡咱罪愆。到今日滿心慚愧,訴不出相思萬萬千。」倆人相擁而泣,淚濕衣衫。[五供養]「仙家美眷,比翼枝連,好合依然。天將離恨補,海把怨愁填。謝蒼蒼可憐,潑情腸翻新重建。添注個鴛鴦牒,紫霄邊,千秋萬古證奇緣。」(見《長生殿》精裝漢英對照本,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60頁和562頁)這種奇特的構思,符合人們追求大團圓的結局,滿足人們對真善美執著的追求、希望真善美永遠不朽的心理,也是對因果報應論的一種升華。這種手法是在對《長恨歌》和《梧桐雨》繼承的基礎上,更為大膽和超乎尋常的超越。因此,使作品更加浪漫,更加豐富而深情,更加一波三折,更加生動感人。

第四, 作品文字優美,情景交融,堪稱不朽的藝術精品

作品文字優美,情景交融,如第二十四齣《驚變》[粉蝶兒]「天淡雲閑,列長空數行新雁。御園中秋色斑斕:柳添黃,蘋減綠,紅蓮脫瓣。一抹雕闌,噴清香桂花初綻。」(見《長生殿》精裝漢英對照本,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頁)把秋景中,隊隊歸雁南飛的壯美景象和花園中柳葉黃,桂花怒放的典雅之美描寫得呼之欲出,讀之陶醉,聽到崑曲的優美的旋律更是在人們的腦海中、眼簾中再也揮之不去。。。。。。

又如第二十九出《聞鈴》把對唐明皇與楊貴妃纏綿悱惻的愛情熱烈謳歌推向了極致,如深深打動觀眾並被廣泛流傳且傳誦不衰的名句:[前腔]「漸漸零零,一片凄然心暗驚。遙聽隔山隔樹,戰合風雨,高響低鳴。一點一滴又一聲,一點一滴又一聲,和愁人血淚交相迸。對著傷情處,轉自憶荒塋。白楊蕭瑟雨縱橫,此際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間濕亂螢。只悔倉皇負了卿,負了卿!我獨在人間,委實的不願生。語娉婷,相將早晚伴幽冥。一慟空山寂,鈴聲相應,閣道崚嶒,似我回腸恨怎平!」 (見《長生殿》精裝漢英對照本,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26頁)今天讀來,這些情景交融的優美名句,仍能讓人淚濕衣襟。

總之,《長生殿》因其宏大深刻的主題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中華民族歌頌愛情的古典文學傑作和藝術精品,而且經久不衰。

Ⅱ 文學上南洪北孔是什麼人

劇作家,明清時期的。

Ⅲ 「南洪北孔」是哪兩位其名作各是什麼

即清初著名洪升和孔尚任, 「南洪北孔」 清代初年,劇壇出現了洪升和孔尚任兩位著名的劇作家。洪升創作的劇作《長生殿》和孔尚任創作的劇作《桃花扇》代表了古典戲曲創作的兩座高峰,堪稱傳奇劇本中的雙璧,因為洪升是南方浙江錢塘人,孔尚任是北方山東曲阜人,他們也享有了「南洪北孔」的美譽。 清康乾時期,政治清明,商品經濟發達,日趨至治,昆劇演出急管繁弦,盛極一時,而曲壇卻流於風花雪月、才子佳人悲歡離合等艷情故事的渲染,老套新翻,傳奇創作千篇一律,生氣索然。這時,"南洪北孔"猶如兩顆慧星,劃過長空,卓然而立,超邁群倫,成為登上傳奇現實主義創作藝術巔峰的兩個不朽的藝術典範。其中的"南洪"就是浙江籍劇作家洪升和他的戲曲巨著《長生殿》。

孔尚任
(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別號岸堂,自稱雲亭山人。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孫,清初詩人、戲曲作家。 被譽為清代傳奇南北高峰之一的《桃花扇》,是一部結構宏偉的歷史悲劇。它從內在情節到外在排場,無一不嚴謹工巧,更為難得的是其內外兩層結構能夠和諧統一,相互映帶。作品深刻的思想主旨因其近乎完美的藝術結構得到了極佳的體現,反映出孔尚任非凡的創作能力和對於傳奇結構高度自覺的形式審美意識。

洪升
(1645~1704),字方思,號稗畦,錢塘(今杭州)人。這位出身錢塘望族的大劇作家,竟因大作《長生殿》而獲禍,入仕不久即被黜,從此窮困聊倒。洪升著有《長生殿》、《青衫濕》等傳奇12種,雜劇《四嬋娟》等。《長生殿》是其十餘年苦心經營而成,演繹唐明皇與楊貴妃之間生死相戀的愛情故事,初一問世,即令當時梨子弟,傳相搬演,"一時朱門綺席,酒社歌樓,非此曲不奏,纏頭為之增價。"《長生殿》把帝妃戀情同當時"安史之亂"的社會現實相結合起來,以"垂戒來世",寓意深刻。其排場精美謹嚴,堪稱傳奇典範,曲辭音律,亦獨步一時。《彈詞》一出,曲詞優美,在當時即有"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之說("收拾起"是李玉《千忠祿·慘睹》[傾杯玉芙蓉]中首三字;"不提防"是《長生殿·彈詞》[一枝花]中首三字)。自問世後,一直流行劇壇,盛演不衰,《定情》、《驚變》、《罵賊》、《聞鈴》等出,為南北昆劇團保留劇目。 《桃花扇》共四十齣,分上下兩卷,是一部忠於史實的優秀歷史劇。《桃花扇》因而與《長生殿》齊名,世稱兩作者為「南洪北孔」。 孔尚任除《桃花扇》外,還有詩文集《湖海集》 《岸堂集》 《長留集》等傳世。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南洪北孔的解釋

清康乾時期,政治清明,商品經濟發達,日趨至治,昆劇演出急管繁弦,盛極一時,而曲壇卻流於風花雪月、才子佳人悲歡離合等艷情故事的渲染,老套新翻,傳奇創作千篇一律,生氣索然。這時,"南洪北孔"猶如兩顆慧星,劃過長空,卓然而立,超邁群倫,成為登上傳奇現實主義創作藝術巔峰的兩個不朽的藝術典範。其中的"南洪"就是浙江籍劇作家洪升和他的戲曲巨著《長生殿》。
洪升(1645~1704),字方思,號稗畦,錢塘(今杭州)人。這位出身錢塘望族的大劇作家,竟因大作《長生殿》而獲禍,入仕不久即被黜,從此窮困聊倒。洪升著有《長生殿》、《青衫濕》等傳奇12種,雜劇《四嬋娟》等。《長生殿》是其十餘年苦心經營而成,演繹唐明皇與楊貴妃之間生死相戀的愛情故事,初一問世,即令當時梨子弟,傳相搬演,"一時朱門綺席,酒社歌樓,非此曲不奏,纏頭為之增價。"《長生殿》把帝妃戀情同當時"安史之亂"的社會現實相結合起來,以"垂戒來世",寓意深刻。其排場精美謹嚴,堪稱傳奇典範,曲辭音律,亦獨步一時。《彈詞》一出,曲詞優美,在當時即有"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之說("收拾起"是李玉《千忠祿·慘睹》[傾杯玉芙蓉]中首三字;"不提防"是《長生殿·彈詞》[一枝花]中首三字)。自問世後,一直流行劇壇,盛演不衰,《定情》、《驚變》、《罵賊》、《聞鈴》等出,為南北昆劇團保留劇目。
《桃花扇》共四十齣,分上下兩卷,是一部忠於史實的優秀歷史劇。《桃花扇》因而與《長生殿》齊名,世稱兩作者為「南洪北孔」。 孔尚任除《桃花扇》外,還有詩文集《湖海集》 《岸堂集》 《長留集》等傳世。

Ⅳ 關於古典文學的問題

馬致遠,王昭君

白樸,唐明皇。

高明,趙五娘,蔡伯喈。

湯顯祖,杜麗娘,柳夢梅。

洪升,楊貴妃,唐明皇。

孔尚任李香君,侯方域。

二.
1.諸宮調:諸宮調是說唱藝術之一種,諸宮調產生於北宋,盛行於金及南宋,至元便漸趨衰亡。它用若干宮調的套曲聯成長篇演唱各種故事,所以稱「諸宮調」。

2.南戲:也稱「戲文」。宋元時流行在中國南方的戲曲藝術。因最初形成於溫州(今屬浙江),故也稱「溫州雜劇」、「永嘉雜劇」。萌芽於民間歌謠、小曲,曾受諸宮調和宋雜劇等影響。北宋末、南宋初已形成,是中國戲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音樂上以南曲為主。劇本今知約二百種,全本留傳的僅《張協狀元》、《小孫屠》、《荊釵記》、《琵琶記》等十多種,另有數十種存有殘曲。

3.四大南戲:《荊釵記》、《劉知遠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

4.元曲四大家: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

5.臨川四夢:是湯顯祖及其四部劇作的別名。明代偉大的戲劇家、文學家湯顯祖是臨川人,「臨川」遂為先生的別號,而「四夢」則是其《紫釵記》、《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四劇的合稱。

6.南洪北孔:南洪:洪升 代表作《長生殿》:寫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北孔:孔尚任 代表作《桃花扇》:寫的是復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

Ⅵ 「南洪北孔」是什麼﹖

「南洪北孔」【即清初著名歷史劇作家洪升和孔尚任。 清代初年,劇壇出現了洪升和孔尚任兩位著名的劇作家。洪升創作的劇作《長生殿》和孔尚任(北方山東曲阜人)創作的《桃花扇》。他們因此也享有了「南洪北孔」的美譽。 清康乾時期,政治清明,商品經濟發達,日趨至治,昆劇演出急管繁弦,盛極一時,而曲壇卻流於風花雪月、才子佳人悲歡離合等艷情故事的渲染,老套新翻,傳奇創作千篇一律,生氣索然。這時,"南洪北孔"猶如兩顆慧星,劃過長空,卓然而立,超邁群倫,成為登上傳奇現實主義創作藝術巔峰的兩個不朽的藝術典範。其中的"南洪"就是浙江籍劇作家洪升和他的戲曲巨著《長生殿》。】 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別號岸堂,自稱雲亭山人。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孫,清初詩人、戲曲作家。 被譽為清代傳奇南北高峰之一的《桃花扇》,是一部結構宏偉的歷史悲劇。它從內在情節到外在排場,無一不嚴謹工巧,更為難得的是其內外兩層結構能夠和諧統一,相互映帶。作品深刻的思想主旨因其近乎完美的藝術結構得到了極佳的體現,反映出孔尚任非凡的創作能力和對於傳奇結構高度自覺的形式審美意識。洪升(1645~1704),字方思,號稗畦,錢塘(今杭州)人。這位出身錢塘望族的大劇作家,竟因大作《長生殿》而獲禍,入仕不久即被黜,從此窮困聊倒。洪升著有《長生殿》、《青衫濕》等傳奇12種,雜劇《四嬋娟》等。《長生殿》是其十餘年苦心經營而成,演繹唐明皇與楊貴妃之間生死相戀的愛情故事,初一問世,即令當時梨子弟,傳相搬演,"一時朱門綺席,酒社歌樓,非此曲不奏,纏頭為之增價。"《長生殿》把帝妃戀情同當時"安史之亂"的社會現實相結合起來,以"垂戒來世",寓意深刻。其排場精美謹嚴,堪稱傳奇典範,曲辭音律,亦獨步一時。《彈詞》一出,曲詞優美,在當時即有"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之說("收拾起"是李玉《千忠祿·慘睹》[傾杯玉芙蓉]中首三字;"不提防"是《長生殿·彈詞》[一枝花]中首三字)。自問世後,一直流行劇壇,盛演不衰,《定情》、《驚變》、《罵賊》、《聞鈴》等出,為南北昆劇團保留劇目。 《桃花扇》共四十齣,分上下兩卷,是一部忠於史實的優秀歷史劇。《桃花扇》因而與《長生殿》齊名,世稱兩作者為「南洪北孔」。 孔尚任除《桃花扇》外,還有詩文集《湖海集》 《岸堂集》 《長留集》等傳世。 【網路】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