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三花 » 桃花源旅遊網

桃花源旅遊網

發布時間: 2021-01-01 15:15:36

桃花源古鎮有哪些特色旅遊景點

你可以參考以下的幾個特色景點。
【桃花源古鎮】依託一條主大街、兩系一湖(兩大水系、故淵湖)規劃旅遊動線,沿線布局舌尖中國美食街、廟會小吃街、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街、藝術長廊、珠寶玉石街、湖湘文化旅遊商品街、時尚酒吧街、青年創業街等多元特色主題商業街和文化體驗區,吸引各個年齡層次遊客觀光
休閑,商業機會洶涌如潮,匯聚往來金流、財脈,是資本掌控者經營大事業的優質商務平台。

忘歲園
以元代詩人傅若金「聞說避秦地,花開忘歲年」句得名,位於五柳湖東側,為桃花源六大花園中的一絕。忘歲園內設別墅、娛樂城、游樂園。園內花池、水榭、樓台、假山和仙人棋座,無不別具一格,令人賞心悅園。園內花木以梅為主,間植蒼松翠柏。待到飛雪迎春,滿園花開,仙風爽骨,香雪照人。

桃花溪

為桃花源內八景之一,名「桃花流水」。源於千丘池,流經桃花山的千丘田,於水源洞前跌入桃花潭,而後沿「真面目岩」蜿蜒飛瀉,經方竹亭過窮林橋出源後,入地伏流數十米,水復冒出成溪,相繼注入五柳湖沅江。傳說武陵漁郎所逢之桃花林,即指此溪兩岸。每當桃花盛開,紅雲飄然浮,赤霞騰飛,與沿溪松濤、竹風映照,瑰麗多彩。可謂「桃花流水杳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五柳湖

因陶淵明別號五柳先生而得名。位於桃花山和桃源山毗鄰之處。湖岸迂迴,周可行車。湖垂翠柳,波映紅桃,二橋飛越,一亭獨秀。湖中有田田蓮葉,亭亭荷花,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遇仙橋
橋原系橫卧澗上的天然巨岩,傳為漁郎遇仙處,桃花源內八景之一。明天啟年間(1621—1627),桃源主薄孫廷蕙於此建石拱橋;清初,湖廣提督俞益謨於橋上建遇仙橋。橋端葛蘿低垂,菖蒲叢生,松竹覆蔭,溪流嘎玉。遊人至此,恍然如入仙境。
桃花源
位於泰山西麓,古時因桃花滿谷而得名。這里山青樹綠,水靜沙明,自然環境幽靜,空氣清新醉人,遊人至此猶如進入人間仙境。元代道士張志純有詩雲:「流水來天洞,人間一脈通。桃源知不遠,浮出落花紅」。桃花源辟有索道,乘索道可直達岱頂。
秦人宅
因劉長卿「洞中時見秦人宅」句得名。建於桃花觀西竹樹幽深處。宅內緊依岩壁構廬一座,高與躡風亭並,曰「憩廬」。置身館內,溪流盈耳,幽篁向榮,白雲出岫,新鶯出谷,悠然意遠。
秦人古洞
相傳為武陵漁郎「從口入」處,即桃花源入口處。交通臨仙澗與秦人村。東洞口嵌「秦人古洞」古匾,為民國初桃源知縣楊瑞譚所題。洞門半啟,「初極狹,才通人」。洞內有疑洞8個,迷離往復,煙嵐四合。出西洞門則「豁然開朗」,別有天地。
碑廊
位於菊圃右側。千百年來,騷人墨客游桃花源者,多覽物興懷,寫景抒情,碑碣傳世頗多,惜為風雨剝蝕。1982年特建碑廊,集唐以降古碑十七方,所存唐代詩人杜牧、胡曾、李群玉以及明代袁宏道、江盈科等各家石刻,雖幾經滄桑,尚可摩讀,彌足珍貴。
方竹亭


名「桃川八方亭」,為桃花源現存最古之建築。明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湖廣右參政陳性學修建,為八方形三門四窗磚石結構。亭方六米,牆厚一米,上
覆琉璃瓦,內為穹窿頂,有古今石刻六方、亭側方竹,漪漪滴翠,為桃花源珍品之一,亭即以此得名。更兼芝蘭叢生,馨香襲人,溪澗流水,淙淙悅耳。置身其間,
神清氣爽。
佳致碑

「桃源佳致」碑在桃花源賓館左側。為唐代詩人劉禹錫貶朗州司馬時(約公元806—816年)游桃花源所題。原碑歷久剝蝕。現碑為明萬曆三年(1575)湖廣巡撫趙賢補書,字體古雅蒼勁。清光緒十八年(1892)知縣余良棟重立。1980年重建碑亭。亭周綠樹成蔭,阡陌縱橫,意趣盎然。
菊圃

明萬曆年間湖廣按察司分巡湖北道副使劉之龍在此始建靈仙之府,崇禎時,縣人羅其鼎改修淵明祠。後因紀念陶淵明愛菊,遂改名菊圃,並按我國江南園林風
格改建。
菊圃四圍環以垣牆,牆上數處開窗,整個建築分前後兩層,前層為桃花石大門,入門為魚池,池旁繞以迴廊。池左隨地形高下,亦繞以迴廊,雕欄疏欞,別有特色。
池上石橋縱跨,獅象猴麟,分蹲左右。池後為花圃。正中豎一豐碑,前刻淵明像,神彩飄逸;精舍,雕梁畫棟,耀碧流丹,金彩輝煌。菊圃在桃花源建築群中,獨具
一格。置身其間,悠然生清雅之氣。
八仙亭
雲關之外,小蓬萊東有亭一個,它建於七十年代,取名八仙。其實,此處本有古亭遺址,《仙都志》「小蓬萊… …參政四明樓公鑰大書『小蓬萊』三字,刊於碑,以亭覆之。仿廢。」可惜,小蓬萊碑已不知去向。
附近景點

從桃花源西去30餘公里,還有一個新開發的游覽點夷望溪。夷望溪是修建電站攔河大壩而形成的高峽平湖,
這里碧水平若明鏡,碧波漣漪,兩岸群山起伏,青松翠竹鬱郁蔥蔥。抬頭山環水,低頭水映山,山水相連,倒影重重,令人心曠神怡。特別是冬季若降瑞雪,那滿山
翠竹,晶瑩透亮,好一幅幅銀雕玉刻。更令遊人叫絕的是,雪後晴天,泄洪閘站一開,飛瀉而下的河水激起巨大的浪花,高達50餘米,漫天水霧通過陽光折射,五
彩繽紛,蔚為壯觀。從夷望溪進入沅水,遊客還可觀賞到桃花源的「外八景」:潼舫洲夕照、潯陰古寺鍾罄、梅溪煙雨簾幕、漳江閣瓊樓玉宇等。
特色小吃


覽桃花源,不僅可以貪圖陶淵明所描述的「桃源仙境」,還可以品嘗這里著名的擂茶。據有關史料記載,桃花源人喝「擂茶」的風俗,起於東漢時期。擂茶的原料主
要有生薑、生米、生茶葉等,另加芝麻和鹽。製做時將米炒熟,把上述各種原料按既定的比例調配好,加水泡脹,爾後盛在一個陶制的擂缽內,用當地產的一種中葯
材樹製作的木擂搗成糊狀的"擂茶腳子",先用少許冷水化開,接著沖上沸水即成。這種茶,甜、咸、辣兼有,色、香、味俱全。當地人喝擂茶,除了要求趁熱外,
還要備些炸黃豆、綠豆、花生、蘿卜乾等,邊喝邊吃,喝後有肚脾舒適、神志昂然之感。據說長年累月地喝,可以收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常德米粉歷史悠久,聞名三湘。到常德千萬要嘗一嘗。常德米粉的主要原料是大米,經過特殊工藝製成潔白、混圓、細長且有彈性的粉條,只要用開水燙熱,加上作料後即可食用,吃起來潤滑可口、風味獨具。
參考自網路 桃花源

Ⅱ 酉陽桃花源旅遊作文

桃花源是一個風景秀麗的人間仙境,是酉陽城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星期天,我和媽媽迎著和煦的春風去目睹桃花源那美麗的風光。

剛到桃花源,映入眼簾的是「桃花源」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看到這三個字,就讓我想到了桃花,陽春三月,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一定會很美。我和媽媽懷著喜悅的心情,進入了桃花源。

剛進入大門,兩邊種著桃樹,桃花粉紅粉紅,美極了,順著石板路走,右邊,一條溪水靜靜地流淌著,溪水清澈見底,形態各樣的石子靜靜地躺在水底,洞頂不時滴下幾顆水珠使原本靜靜流淌的小溪有了一線生機。左邊的洞上,有一些好看的顏色。

順著溪水繼續向上登,溪水越來越深。魚兒也在桃花溪里成群結隊地游來游去,魚兒的顏色有許多,紅的、白的、黑的,紅白相間的等,好看極了,溪邊還有許多人,有的在餵食,有的在靜靜地看,我也把事先准備好的魚飼料給魚吃,魚飼料丟完了,我和媽媽又走起來。


不一會,一股沁人心脾的桃花香便傳來了,我興奮極了,用最快的速度跑到桃花林。只見一朵朵桃花盛開著。你瞧,那粉紅色的桃花一朵緊挨一朵,擠滿了整個枝丫,它們像一群玩童,爭先恐後地讓人們來觀賞自己的艷麗豐姿。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轉眼間就到了下午,我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和媽媽走出了桃花源。我相信,隨著人們的建設,酉陽的改變,桃花源將以更新、更美、更迷人的風采,展現在人們眼前,吸引更多的中外遊客。

Ⅲ 桃花源風景區的主要景點

桃花源古鎮,正位於中國·常德·桃源——歷代官方權威認定的「桃花源」福祉之地,國家AAAA級旅遊區——桃花源景區旁,1600畝規模自成一域,由中國古鎮開發運營專家——重慶同元集團開發建設管理。吞沅江水色、納瀟湘靈秀、攬武陵風光……桃花源古鎮薈萃武陵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資源,齊聚「吃、住、行、娛、購、游」六大要素,獨有藏風納氣的隱世格局,將成為湖湘首屈一指的國際旅遊、休閑養生、自然與人文和諧共存的國際旅遊休閑度假勝地!
「桃花源古鎮」位於久負盛名的魚米之鄉的文明衛生城市——湖南常德。整個古城嚴格按照國家5A級旅遊景區標准進行規劃設計、規劃,建設國家4A級旅遊景區,此項目定可與雲南楚雄的「彝人古鎮」項目及重慶長壽的「長壽古鎮」項目媲美。
該項目選址於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旅遊管理區桃花源鎮,佔地面積約1600畝,古鎮建築總面積約70萬平方米,其中核心景區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其他景區建築面積約30萬平方米,概算投資約50億元人民幣(大寫:伍拾億元整)。項目以人文主題公園為主,配套住宅為輔,以中華傳統建築文化和「江南特色」傳統建築文化為載體,展現幾千年「陶淵明隱世文化」大型人文主題文化旅遊項目,建成後將成為規模宏大的傳統建築群。
「桃花源古鎮」具備「吃、住、行、娛、購、游」六大旅遊功能要素,不僅設有大型餐飲、瀟湘特色小吃、廟會小吃;更有特色五星級酒店與傳統四合院客棧及特色旅遊商品街,匯集四方精美商品;特別是古城獨具特色的綜藝表演、大型人文主題公園、桃花廣場、奔月雙塔、古戲台、廟會廣場、城隍廟、文廟、錢庄、鏢局、望湖亭、古吊橋、桃花溪、五柳河、城門樓、入口主、次牌坊等各類休閑游樂設施將會讓人樂不思蜀;在居住功能上不僅有北方四合院、南方一顆印、六合同春的傳統建築形態,而且還同時配套規劃有高品質住宅。「桃花源古城」將會成為旅遊、度假勝地,亦將會成為人們經商、居住地天堂。
「桃花源古城」由中國古鎮開發運營專家——重慶同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開發建設並由其核心子公司管理運營。常德市人民政府攜手重慶同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該旅遊地產開發商是一支以開發中國傳統建築文化、人文文化為主的專業開發團隊)開發建設「桃花源古鎮」此文化旅遊項目,
「桃花源古城」項目將於2013年開始開發建設,開發周期為8年,建成後預計年接待遊客600萬人次,項目依託常德桃花源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資源,國際旅遊、休閑養生、自然與人文和諧共存的國際旅遊休閑度假區。

Ⅳ 常德桃花源旅遊區的介紹

桃花源位於湖南省桃源縣城西南部15公里,地處沅水下游。地理位置為東經110°25′—110°27′,北緯28°47′—28°49′。為東晉詩人陶淵明筆下奇文《桃花源詩並序》所述避秦絕境原型,後人所稱「世外桃源」真跡。
位於泰山西麓,古時因桃花滿谷而得名。這里山青樹綠,水靜沙明,自然環境幽靜,空氣清新醉人,遊人至此猶如進入人間仙境。元代道士張志純有詩雲:「流水來天洞,人間一脈通。桃源知不遠,浮出落花紅」。桃花源辟有索道,乘索道可直達岱頂。桃花源位於湖南省桃源縣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前面有滔滔不絕的沅江,後面是綿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內古樹參天,修竹婷婷,壽藤纏繞,花草芬芳,有石階曲徑、亭台碑坊裝點,宛若仙境。 桃花源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嶺、秦人村4個景區,其中桃花山、秦人村為桃花源的中心,有桃花山牌坊、桃花溪、桃樹林、窮林橋、菊圃、方竹亭、遇仙橋、水源亭、秦人古洞、延至館、集賢祠等70餘處景點。從長沙西行200餘公里,便可以到達常德桃花源旅遊區。這里的主要景點有德山、鐵經幢、夾山寺、壺瓶山、桃花源等。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曾描繪過一個令世人無比嚮往的桃花源,據考證,它就位於湖南北部的常德市桃源縣。
桃花源始建於晉代,到唐宋時發展到鼎盛階段,在元代時毀於戰亂,明清以後又開始復興。歷代以來,孟浩然、李白、韓愈、蘇軾等大文豪都曾到過這里並留下墨寶。現今的桃花源景區內開發了桃仙嶺、桃源山、桃花山、秦人村等景點,景區面積達到了150多平方公里,同時還有沅江風景線、戰國彩菱城遺址、熱市溫泉等可供游覽。如果你對那些新建的亭台樓閣不感興趣,也至少可以享受到寧靜的田園風光,那裡的自然風光還是不錯的,臨沅江,靠群山,古樹修竹遍面,《桃花源記》里所描繪的「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意境尚可尋覓。此外,沅江自西向東流向洞庭湖,流經桃花源風景區將近70公里,這一帶的沅江既有三峽之險,又有富春江之秀,更為桃源增添了不少美景。桃花源在歷史上就是中國古代道教聖地之一,有第三十五洞天、第四十六福地的美益。千百年來,桃花源咸集文人墨客,忙煞古今遊人,陶淵明、孟浩然、王昌齡、王維、李白、杜牧、劉禹錫、韓愈、陸游、蘇軾等都留下許多珍貴的墨跡。解放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視察桃花源、關心桃花源。1995年3月24日,江澤民主席視察桃花源並題字。1990年以來,桃花源開始了規模宏大的修復開發高潮。修復開發後的桃花源 ,有神話故鄉桃仙嶺、道教聖地桃源山、洞天福地桃花山、世外桃源秦人村四大景區近百個景點。每年一屆的桃花源游園會,是湖南省「三節兩會」的重要活動之一。

Ⅳ 桃花源旅遊廣告詞40字以內

答:復 示例:據天地靈氣制,攬日月精華。江山如此多嬌,風景這邊獨好一歡迎到桃花源來。 略

Ⅵ 去桃花源旅遊的問題

桃花源位於湖南省桃源縣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前面有滔滔不絕的沅江,後面是綿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內古樹參天,修竹婷婷,壽藤纏繞,花草芬芳,有石階曲徑、亭台碑坊裝點,宛若仙境。 桃花源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嶺、秦人村4個景區,其中桃花山、秦人村為桃花源的中心,有桃花山牌坊.延至館……集賢祠等70餘處景點。
始建於1943年,後傾塌,1973年按原貌修復,坊上石刻,介紹了桃花山的概況。牌坊橫額上,飾有色彩斑瀾的花和「桃花源」三個遒勁大字。牌坊兩邊的大柱上,有"紅樹青山斜陽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對聯一幅,概括了桃花源的主要景緻。過牌坊,上桃花山,迎面有一條水流不斷的小溪,這是桃花溪。溪的右側,長著一片茂密的桃林,窮林橋便隱藏在這桃林的深處。桃花溪一帶的景緻,有如《桃花源記》中的描述:「忽逢桃樹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若在桃花盛開之時來到這里,可見桃樹蓋頭,濃淡相間,有的鮮紅如碧血,有的艷麗如姻脂。千樹萬樹,如織就的雲錦,令人陶醉。穿過桃樹林,涉過窮林橋,可以看到不遠處有一座廊廡環繞的建築,這便是桃花源內著名的菊圃。菊圃是因為附近遍栽菊花而得名的,由於廊中有歷代碑碣林立,所以又叫碑廊。碑廊的盡頭,為明代建造的方竹亭,體態渾厚,風格古樸。方竹亭內,碑碣壁列,多為古人題寫。亭後方竹叢生,濃蔭低垂,蒼翠欲滴,清人唐子木「方竹亭前萬竿竹,夜來時聽隔林鍾」之句,便是寫的這里。出方竹亭繼續前行,有一小橋名為遇仙橋。遠遠望去,可見橋下霧氣翻滾,橋上濃蔭蔽目。潺潺流過的桃花溪水,宛若琵琶之音輕輕滑落,相傳 當年瞿童遇仙,就在此處,過了遇仙橋沿橋頭石級盤繞而上,即到造型別致的水源亭。亭邊有桃花源,水清如鏡。潭的上方,為秦人古洞。秦人古洞相傳是秦時人們躲避戰亂時用來藏身的,洞很狹窄,只有數十寸,穿洞匍匐而過,眼前豁然開朗,舉目所及,但見「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這大概就是陶淵明的理想世界了。穿過秦人洞,沿著月牙形的山灣,修築著一條長600米的竹廊,令人稱絕。竹廊不遠處,有土地平曠的千丘田和屋舍儼然的豁然亭。在碧波微瀾的千丘池中,聳立著一座小亭,亭內石碑上刻著清朝乾隆皇帝詠嘆桃花源的詩句,因此人們便將此亭呼為「御碑亭」。御碑的對面,有延至館與之隔池汀望,據說當年避亂的秦人筵請武陵漁人便在這里。離開延至館徑直而上,可達桃花山的最高峰,峰頂有高舉閣雄踞其上,登峰遠眺,只見沅水漂繞如帶,桃源縣城歷歷在目。下山後經過婷婷如蓋的摩頂松,即到淵明祠(遺址)。繞過淵明祠,沿右側山徑而下,即到桃花觀。這是桃花源主體建築,雄踞桃花山主峰,分山門、前廳、正廳三部分,觀門的上方,刻有「桃花觀」橫額,兩邊門坊石柱上有一副"秦時明月,洞口桃花"的對聯。觀旁還有兩亭,觀內藏有歷史文人騷客所題的石刻詩及近代著名書法家的書畫。桃花觀下的集賢祠,供奉有陶淵明、王維、蘇軾、王安石等先賢的塑像。出集賢亭右拐,循林中小徑前行數百丈,即有一六角亭立於森林深處,這是尋契亭。尋契亭下有既出亭,亭下方是向路橋,它與遇仙橋隔山對峙。據傳,當年武陵漁人就是從此進出桃花源的。 桃花源還是研究漢詩,臨摹名人字畫的極佳處所之一。由於這里風景優美,自晉代開始,就修築亭台樓閣,歷代文人學士至此觀賞的人多,現留有各代名家詠桃花源詩900餘首,楹聯匾額及石刻碑碣上100處。

游覽桃花源,不僅可以貪圖陶淵明所描述的「桃源仙境」,還可以品嘗這里著名的擂茶。據有關史料記載,桃花源人喝「擂茶」的風俗,起於東漢時期。擂茶的原料主要有生薑、生米、生茶葉等,另加芝麻和鹽。製做時將米炒熟,把上述各種原料按既定的比例調配好,加水泡脹,爾後盛在一個陶制的擂缽內,用當地產的一種中葯材樹製作的木擂搗成糊狀的"擂茶腳子",先用少許冷水化開,接著沖上沸水即成。這種茶,甜、咸、辣兼有,色、香、味俱全。當地人喝擂茶,除了要求趁熱外,還要備些炸黃豆、綠豆、花生、蘿卜乾等,邊喝邊吃,喝後有肚脾舒適、神志昂然之感。據說長年累月地喝,可以收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從桃花源西去30餘公里,還有一個新開發的游覽點夷望溪。夷望溪是10年前修建電站攔河大壩而形成的高峽平湖,這里碧水平若明鏡,碧波漣漪,兩岸群山起伏,青松翠竹鬱郁蔥蔥。抬頭山環水,低頭水映山,山水相連,倒影重重,令人心曠神怡。特別是冬季若降瑞雪,那滿山翠竹,晶瑩透亮,好一幅幅銀雕玉刻。更令遊人叫絕的是,雪後晴天,泄洪閘站一開,飛瀉而下的河水激起巨大的浪花,高達50餘米,漫天水霧通過陽光折射,五彩繽紛,蔚為壯觀。從夷望溪進入沅水,遊客還可觀賞到桃花源的「外八景」
門票
旺季:75元/人,淡季(每年11月到次年2月):65元/人

Ⅶ 常德桃花源旅遊區的園區景點

壺瓶山位於石門縣北部南坪河、江坪河鄉。省級重點自然保護區。面積150平方公里,核心保護區53平方公里。壺瓶山主峰海
拔2099米,為湖南省境最高峰,因山頂四周高,中間低,形如瓶口而得名。壺瓶山屬武陵山脈北支,由二迭系灰岩和石英砂岩組成。境內有鎖封岩、隔人潭瀑布、散酒潭、神景洞、龍門出水、九姊妹尖、雷打石、仙人岩、黃蓮洞、犀牛圈、銅船溝、天池等景觀。隔人潭為渫水支流泉坪河流經處自然形成的一個深淵,兩邊峭壁如削,潭水出口下臨懸崖,上寬1.5米,下闊4米,飛流直瀉35米,如銀河倒掛,飛珠濺玉。神景洞寬4米,高1.7米,深數十公里。洞內石筍林立,清泉流淌,岩燕棲息,冬暖夏涼。洞外懸崖峭壁,林木青翠。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游此,曾留下壺瓶飛瀑布,洞口落桃花的詩句。壺瓶山因地球史上第三代的海浸和第四紀的冰川運動對其影響較弱,因而成了陸生生物理想的避難所。保護區內神景洞、頂平一帶有20多萬畝原始次生林,樹木多達831種,其中屬國家保護的珍貴樹木有珙桐、鍾萼木、連香樹、領春木、楠木等22種;罕見樹木98種;名貴葯材有白三七、天麻等1019種。山中珍稀動物有150多種,其中屬國家保護的有華南虎、獨角牛、梅花鹿、蘇門羚、黃腹角雉、大鯢等30多種,尤以近.年發現的白化動物,具有很大的科學價值。壺瓶山是一個少有的生物基因庫和天然森林公園,被生物學家譽為內藏萬珍的寶庫。
桃花源風景區位於桃源縣城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43公里。景區東西寬3.5公里,南北長4.5公里,面臨沅水,背倚群山,境內清泉小溪,石階曲徑,亭台碑碣,古樹修竹。每屆三月,桃花盛開,落英繽紛,仿若仙境。早在漢時便以林壑幽靜出名,又相傳為東晉詩人陶淵明著《桃花源記》之地。其景觀始建於晉,興於唐,基本建成了從沅江畔到桃花山的建築群。宋代大盛,元末毀於火。明景泰六年(1455)又建殿宇,明末復毀於火;清光緒十八年(1892)重修淵明祠,沿山布置亭閣,以陶淵明詩文命名。新中國成立後,多次對景區修繕,1992年進行全面修復和開發,使主景區面積擴大到8.12平方公里,包括桃源山、桃花山、秦人村、桃仙嶺四大景區,70多個景點,游路達45公里。桃花源集古老、神奇、幽奧、秀美、壯闊、清麗於一體,融詩情畫意、歷史傳說為一爐,被人們譽為人間仙境、世外桃源。桃花源曾是中國古代四大道教勝地之一,第三十五小洞天,白馬玄光之天。瀟湘八景之一漁村夕照即在桃花源內。現為國家森林公園、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重點旅遊風景區。千百年來,桃花源豐富的人文景觀、靜謐的田園風光,吸引了無數文人雅士來此游訪。李白、王維、孟浩然、王昌齡、韓愈、劉禹錫、蘇軾、王安石、陸游、黃庭堅等在此留下了大量吟詠詩文,使桃花源聲名益著。景區內多古碑刻,刊古人吟詠和文章書法。桃花源一帶流存喝擂茶習俗,相傳始於東漢,游山品茗,儼然當年武陵漁人訪桃花源。桃花源與武陵源旅遊區、吉首鳳凰旅遊區、猛洞河旅遊區相連在一條旅遊線上,構成湖南西部旅遊大區。一年一度的中國湖南常桃花源游園會,更使桃花源名著於世。桃花源風景區,主要分為桃仙嶺景區、桃花山景區、秦人村景區等旅遊景點。 桃仙嶺景區位於桃花源風景區東北部,區內有桃花源牌坊、牌坊公園、劉禹錫草堂、詠歸亭、桃花湖、花影池、金灣園、悠然園、斗雞場、射擊場等景點。桃花源牌坊系仿古建築,高17米,寬27米,中空凈跨12米,為現今中國橫跨國道線的第一大牌坊,傳說這里是人間和仙境的接界處。劉禹錫草堂在景區東側,草屋五間,竹樹掩映。唐著名詩人
劉禹錫任朗州(今常德)司馬10年,常寓居於此,吟詩作賦。金灣園又名忘歲園。地處桃花源山莊前,佔地近40畝,以元詩人傅若金聞說避秦地,花開忘歲年句得名。園內花木以梅為主,間植蒼松翠柏。悠然園位於桃仙嶺西側,佔地20餘畝,因陶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句得名。園內有名菊數十種,間植各類桃樹,因勢就形,以形造園。斗雞場居桃花湖東側,佔地824平方米,為仿古雞坊,由斗雞場、觀景台和地下室組成,一次可接待觀眾300餘人。桃花源牌樓雄踞在桃花源主景區東端。高16.8米,寬26.8米,中空凈跨12米。具有寬綽的跨度、秀美的雕飾和雄渾的氣勢,集古今彩飾藝術和南北古建築於一體,譽為目前我國橫跨國道最大的中華第一坊。傳說這里是人間和仙境的毗鄰之處。淵明園 又名靖節園,位於桃仙嶺東側,佔地10畝,為桃花源百花園中一幽。園依青山、映碧水,內供陶淵明塑像,並置《桃花源記》碑屏,薈竹類珍品,集名桃大全。觀桃花之燦爛,懷靖節之遺風,彌增景仰之情。浴仙池 池處雞鳴谷口,傳為七仙女偷下凡間沐浴之處。澆池游觀,清波留香,仙跡難覓。但見嶺松潑綠,幽篁滴翠,紅桃映彩,飛鳥留蹤,藏納一池人間異景。劉禹錫草堂 幽處雞鳴谷口。有草屋五間,竹樹掩映。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朗州司馬任內,常寓居草堂,吟詩作賦,室內豎有劉禹錫詩碑。屋後蒼松,吞雲吐霧;宅旁幽壑送風,清神爽骨。桃花湖水面60餘畝,狀如殘月。垂釣盪舟,可浴可賞,十萬紅桃,一崗松杉,於池中凝翠溢彩。傳說一年七夕,湖上牛郎織女雙雙冉冉而來,忽然波影散亂,雲斂霞收,二人也杳如黃鶴。 桃花山景區位於桃花源風景區東部。區內主要景點有佳致碑、桃花山牌坊、方竹亭、水源洞、御碑亭、高舉閣、桃花觀、集賢祠等。桃花山牌坊系進入桃源仙境的山門,額題桃花源三個大字,兩邊石刻紅樹青山斜陽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對聯。牌樓兩側各翼踞一組古亭,每組4座,分別以民間傳說中的八仙命名,佔地1500平方米,稱八仙亭。八亭造型迥異,特色獨具。
桃川宮背江南向,始建於晉,名桃源觀。唐初規模漸大。北宋末修五百仙人閣、桃川萬壽宮,為桃川宮得名之始。據史書載,桃川宮分上、中、下三宮,修廊夾五殿,重閣映千樹,僅落腳柱石就達1330根,有華夏第二宮之稱。歷代詩人詞家紛紛潑黑於宮牆,萬千香客信徒日日膜拜於觀中,為中國古代四大道教勝地之一。明末皆毀於兵火。現始重建,規劃遠勝於前。 秦人村景區位於桃花源風景區南部,緊鄰桃花山景區。桃花源傳為秦人避亂而尋居的世外仙境。秦人村因陶詩而名,仿秦時舊制
而建,大多完成於1992年。區內主要景點有秦人古道、秦人古洞、豁然台、秦人居、竹廊、公議堂、奉先祠、余蔭堂、秦人作坊、秦人街、自樂橋、奇蹤館、延至館、儺壇等。秦人古道位於西山之麓,傳為避亂秦人送武陵漁人走出世外桃源的又一秘境,蜿蜒近千米,由古牌坊、古道、古堡、古點將台、古舍、古洞組成,為江南罕見的先秦風格建築。面積2.5平方公里。秦人村是世外桃源,民俗的中心。幽處武陵山深腹,四圍重山阻隔,堪稱先秦文化的野史余情在江南的一枝獨秀。洞中多少歲月,塵世幾度春秋?與世隔絕的秦人村,以古、土、野、奇的面貌和晨鍾暮鼓,向天下遊客一聲聲傾訴著久遠的歷史和歲月的蒼涼。秦人村牌坊 坐落地俗稱秦城的入口,為典型的江南園林牌坊高10米,寬11.8米。坊豕制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劉炳森書寫的錄書楹聯村舍儼然笑漁人迷不得路,水源宛在偕太守常來問津。坊額鐫刻原國家農業部長劉中一的世外桃源。秦人古道 位於西山之麓。傳為避秦人送武陵漁郎走出世外桃源的又一秘徑,自漁郎一出異源,幽蔽千載。今武陵人繼陳碧之後,揭千載之秘,鑿通秘徑,敞開神界,使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 源得以展示人間。秦人古道蜿蜒千米,由古牌坊、古道、古舍、古堡、古台、古洞組成,為江南罕見的先秦建築。牌坊古土,秦舍古樸,山洞古幽,踏上秦人古道,未入世外桃源,即給人一種與世隔絕之感。 秦人隧道 位於燒人澗尾。長153米,弧形拱頂,垂壁直道,兩口通視,車馬往來。洞內泉水終歲不涸,風走煙流,北口臨峭,石磴危徑蜿蜒,南口可望群峰拱立,鬱郁蔥蔥,古色蒼然。豁然台 因陶記豁然開朗句得名。台前半圍,巨型秦磚砌成半牆,牆上垛口數孔,遊人至此,古壇浮空,竹廊通幽。仰望高閣儺壇,俯視良田美池,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頓豁心胸的美感。秦人居秦人村幾處秦居,均為秦代建築式樣。古窗幽壁,雕梁畫棟,飛檐斗角。室內陳設,極富先秦風味。室外陳設,極富先秦風味。室外田園桑竹,古意蒼茫。遊客光臨,主人會用擂茶款待,還能領略許多不同於外界的生活情趣。竹廊 譽為天下第一絕,全長1168米。廊亭相聞,結構精巧,造型奇特。遠觀蛇行龍騰,氣勢非凡,古意野趣,淋漓盡致。廊內高掛詩詞對聯,兩旁栽植各類花竹。一覽可飽平生之眼福,一行竟越千年之滄桑。公議堂 為迴廊形穿斗式木構古典建築。傳為秦人所建,後多次重修。內有院坪、戲台和魚池。公議堂是秦人議事之處。凡祭祀、婚喪、營造等大事,均在此公議處理。 桃花源古鎮,正位於中國·常德·桃源——歷代官方權威認定的「桃花源」福祉之地,國家AAAA級旅遊區——桃花源景區旁,1600畝規模自成一域,由中國古鎮開發運營專家——重慶同元集團開發建設管理。吞沅江水色、納瀟湘靈秀、攬武陵風光……桃花源古鎮薈萃武陵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資源,齊聚「吃、住、行、娛、購、游」六大要素,獨有藏風納氣的隱世格局,將成為湖湘首屈一指的國際旅遊、休閑養生、自然與人文和諧共存的國際旅遊休閑度假勝地!


全球華人心中的桃花源
——同元,為城市打造歷史記憶——
古鎮開發 運營專家,承傳統,啟未來
重慶同元集團是以開發中國傳統建築文化、人文文化為主的旅遊地產開發商。經過多年耕耘,不僅在綜合實力、規模擴張、整體運營開發和持續經營招商等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就,2000年來更是在中國文化旅遊地產領域載譽頗豐,影響力遍布全國。
20大古鎮布局全國,所至即焦點
根據集團開發戰略,同元集團將在全國12個省市打造20個古鎮項目,劃定中國文化旅遊地產版圖!2014年繼雲南「彝人古鎮」山西「黎侯古城」、重慶「長壽古鎮」、福建「海壇古城」後,同元集團進軍湖南常德,投資50億巨構1600畝巔峰巨作,完美演繹「桃花源」絕世風采。
夢里中國,傳世古鎮
為世界,喚醒東方文化瑰寶
湖南·常德·桃花源,因陶淵明魏晉「名士風流」而聞名,以山水田園之美、寺觀亭閣之盛、詩文碑刻之豐、歷史傳說之奇譽滿中外,是仕隱文化象徵,更是全球華人嚮往的田園詩、理想地、中國夢所在,當代都市人、成功者寄託情懷、寄「隱」為樂的首選。【桃花源古鎮】領踞江南田園風光極致秀美處,零距離「桃花源」唯美人文風光,憑借非凡規劃和品位,勢必扛鼎桃花源文化旅遊半壁江山。
市政千億布局,升級世外桃源
根據常德市政府《桃花源鎮古鎮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桃花源片區未來將形成東抵水溪,北止沅江,總面積約5.6平方公里,配備古鎮休閑娛樂、觀光旅遊、療養度假等功能,具有山水田園特色、神秘而具有活力的生態型小城鎮。2014年【桃花源古鎮】啟動,正象徵著這片土地上的文化景觀游旅資源,正式升級!
1600畝古鎮,拾掇人間仙境
於旅遊產業版圖核心,以國家5A標准,打造【桃花源古鎮】。以1600畝龐大規模,統御6大要素,強勢推出古建築群、廣場、寶塔、戲台、廟宇、亭台、河溪等特色美景,為世界鑒賞桃花源,貢獻集商業、商務、居住、度假、觀光、休閑、文化為一體的「一站式」古鎮生活。自此,春賞桃花、夏遊沅水、秋迎田園樂、冬舉酒觀雪……桃花源里、古鎮上,放下身段、名利,乘萬物以游心,逍遙馳騁,盡得人間自在。
桃花源古鎮
ANCIENTTOWNOFTANHUAYUAN
中國·湖南·常德·桃花源
——1600畝人文主題旅遊文化古城
「桃花源古鎮」位於久負盛名的魚米之鄉的文明衛生城市——湖南常德。整個古城嚴格按照國家5A級旅遊景區標准進行規劃設計、規劃,建設國家4A級旅遊景區,此項目定可與雲南楚雄的「彝人古鎮」項目及重慶長壽的「長壽古鎮」項目媲美。
該項目選址於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旅遊管理區桃花源鎮,佔地面積約1600畝,古鎮建築總面積約70萬平方米,其中核心景區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其他景區建築面積約30萬平方米,概算投資約40億元人民幣(大寫:肆拾億元整)。項目以人文主題公園為主,配套住宅為輔,以中華傳統建築文化和「江南特色」傳統建築文化為載體,展現幾千年「陶淵明隱世文化」大型人文主題文化旅遊項目,建成後將成為規模宏大的傳統建築群。
「桃花源古鎮」具備「吃、住、行、娛、購、游」六大旅遊功能要素,不僅設有大型餐飲、瀟湘特色小吃、廟會小吃;更有特色五星級酒店與傳統四合院客棧及特色旅遊商品街,匯集四方精美商品;特別是古城獨具特色的綜藝表演、大型人文主題公園、桃花廣場、奔月雙塔、古戲台、廟會廣場、城隍廟、文廟、錢庄、鏢局、望湖亭、古吊橋、桃花溪、五柳河、城門樓、入口主、次牌坊等各類休閑游樂設施將會讓人樂不思蜀;在居住功能上不僅有北方四合院、南方一顆印、六合同春的傳統建築形態,而且還同時配套規劃有高品質住宅。「桃花源古城」將會成為旅遊、度假勝地,亦將會成為人們經商、居住地天堂。
「桃花源古城」由中國古鎮開發運營專家——重慶同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開發建設並由其核心子公司管理運營。常德市人民政府攜手重慶同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該旅遊地產開發商是一支以開發中國傳統建築文化、人文文化為主的專業開發團隊)開發建設「桃花源古鎮」此文化旅遊項目,,
「桃花源古鎮」項目將於2013年開始開發建設,開發周期為8年,建成後預計年接待遊客600萬人次,項目依託常德桃花源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資源,國際旅遊、休閑養生、自然與人文和諧共存的國際旅遊休閑度假區。

Ⅷ 常德桃花源旅遊區的介紹

常德桃花源旅遊區位於湖南省桃源縣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前面有滔滔不絕的沅江,後面是綿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內古樹參天,修竹婷婷,壽藤纏繞,花草芬芳,有石階曲徑、亭台碑坊裝點,宛若仙境。 桃花源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嶺、秦人村4個景區,其中桃花山、秦人村為桃花源的中心,有桃花山牌坊、桃花溪、桃樹林、窮林橋、菊圃、方竹亭、遇仙橋、水源亭、秦人古洞、延至館、集賢祠等70餘處景點。【桃花源古鎮】,正位於中國·常德·桃源——歷代官方權威認定的「桃花源」福祉之地,國家AAAA級旅遊區——桃花源景區旁,1600畝規模自成一域,由中國古鎮開發運營專家——重慶同元集團開發建設管理。吞沅江水色、納瀟湘靈秀、攬武陵風光……桃花源古鎮薈萃武陵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資源,齊聚「吃、住、行、娛、購、游」六大要素,獨有藏風納氣的隱世格局,將成為湖湘首屈一指的國際旅遊、休閑養生、自然與人文和諧共存的國際旅遊休閑度假勝地!

Ⅸ 常德桃花源古鎮是不是就是很有名的常德桃花源風景旅遊區

其實不是同一個,桃花源古鎮是一個新的4A級文化旅遊古鎮,位於常德桃源版,也就是歷代官方權權威認定的「桃花源」福祉之地,國家4A級旅遊區桃花源景區旁邊。目前主大街主體工程已經全面封頂,預計2016年夏天全面開放。
望採納。

Ⅹ 泰山旅遊

濟南你可以去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玩一下,下午到濟南的話你就沒什麼時間在這些地回方玩的很答痛快了,那你可以去黑虎泉,免費的,泉水很大,泉水邊上還有賣茶的,可以品一下。從濟南去泰安的火車很多,從濟南到泰安坐火車50分鍾,汽車得兩個小時左右。泰安天然的地方有泰山、天外村和岱廟等,登山從紅門(泰山腳下)到玉皇頂(泰山山頂)初次爬的話大約需要四個小時,五月份泰山日出的時間在早上五點半到六點左右,所以建議你在爬山之前先去一下天外村,然後再去爬山。山頂賓館很多,最有名的要算神憩賓館,有點貴,邊上有小的,你上去打聽一下價格,要降價,兩人標准間能講到60到100元左右。下山後你可以去岱廟,來得及。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