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①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啥意思
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拓展資料
一、正文
《大林寺桃花 》
唐 ·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二、譯文
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
三、賞析
該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從內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麼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絕晚」 、「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候,做了一番紀述和描寫。但細讀之,就會發現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於情趣。
這首詩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寫得具體可感,形象美麗;而且還把春光擬人化,把春光寫得彷彿真是有腳似的,可以轉來躲去。不,豈只是有腳而已,看它簡直還具有頑皮惹人的性格呢。
在這首短詩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寫得是如此的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如果沒有對春的無限留戀、熱愛,沒有詩人的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這首小詩的佳處,正在立意新穎,構思靈巧,而戲語雅趣,又復啟人神思,惹人喜愛,可謂唐人絕句小詩中的又一珍品。
四、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谷,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②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什麼意思
語出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詩曰:「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此句大意是:農歷的四月,春去夏來,山外的百花都已凋謝了,而山頂大林寺的桃花正在盛開。
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之上,向來人跡罕到,作者偶游於此,竟有了新的發現和感受。詩中寫四月間山下(即所謂「人間」)已是百花凋落,而山上桃花才剛剛盛開,幾乎相差一個節氣,觀察是非常細致的。但詩人所要說明的真是自然界的某種現象嗎?如果允許大膽推測的話,這山下山上,正暗示著世間和出世間,否則為何特出「大林寺」桃花呢?所以,詩人的感慨,應該蘊含著他對於人生世事的某些感觸。《白居易集》卷四十三有一篇《大林寺序》,應與這篇詩對讀:「余與河南元集虛、范陽張允中、南陽張深之、廣平宋郁、安定梁必復、范陽張特、東林寺沙門法演、智滿、士堅、利辯、道建、神照、雲皋、息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遺愛草堂,歷東西大林,抵化城,憩峰頂,登香爐峰,宿大林寺。大林窮遠,人跡罕到。環寺多清流蒼竹,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東人。山高地深,時節絕晚。於是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華,澗草猶短。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別造一世界者。因口號絕句雲……。既而周覽屋壁,見蕭郎中存、魏郎中弘簡、李補闕渤三人姓名文句。因與集虛輩嘆且曰: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由驛路至山門,曾無半日程。自蕭、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無繼來者。嗟乎,名利之誘人也如此!時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樂天序。」這對了解白居易作詩時的心境是很有幫助的。
從生物學角度分析是溫度對生物生理特性的影響。一般來說,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55度,所以山上的節氣晚,開花也晚。
③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意思
意思是: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
大林寺桃花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譯文
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
(3)人間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擴展閱讀:
大林寺桃花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白居易時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年四十六。
關於這首詩的寫作情況,白居易集有《游大林寺序》可參考:「余與河南元集虛、范陽張允中、南陽張深之、廣平宋郁、安定梁必復、范陽張時、東林寺沙門法演、智滿、士堅、利辯、道深、道建、神照、雲皋、恩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遺愛草堂歷東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頂,登香爐峰,宿大林寺。大林窮遠,人跡罕到。
環寺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東人。山高地深,時節絕晚,於時孟夏月,如正二月天,山桃始華,澗草猶短,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別造一世界者。因口號絕句雲(即《大林寺桃花》)。
既而周覽屋壁,見蕭郎中存、魏郎中宏簡、李補闕渤三人姓名詩句,因與集虛輩嘆且曰:『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由驛路至山門,曾無半日程,自蕭、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無繼來者。嗟乎!名利之誘人也如此。時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樂天序。」
唐貞元年間進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書省校書郎,再官至左拾遺,可謂春風得意。誰知幾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諫不諱,冒犯了權貴,受朝廷排斥,被貶為江州司馬。身為江州司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詩中,曾面對琵琶女產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滄桑感慨。這種滄桑的感慨,也自然地融入了這首小詩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紀游詩,蒙上了逆旅滄桑的隱喻色彩。
④ 人間四歸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是什麼意思
詩的開首「人間四月抄芳菲盡,山寺桃花襲始盛開」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的春景——
一片始盛的桃花。我們從緊跟後面的「常恨春歸無覓處」一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沖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麼的驚異和欣喜!詩中第一句的「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的。它們字面上是紀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由一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開頭,詩人著意用了「人間」二字,這意味著這一奇遇、這一勝景,給詩人帶來一種特殊的感受,即彷彿從人間的現實世界,突然步入到一個什麼仙境,置身於非人間的另一世界。
盡:用完,用光,
在這里指樹葉落完。
始:剛剛開始
。
⑤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意思
1、人間與山寺相對指市井或塵世之中,這兩句的意思是「喧囂的塵世之上,在四月份的時候回百花都已凋謝答;可深山古寺之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2、用地理學的觀點講,深山海拔高氣溫低,花開的晚;詩中指超凡脫俗遠離塵世,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拓展資料:
1、語出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2、詩曰:「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3、此句大意是:農歷的四月,春去夏來,山外的百花都已凋謝了,而山頂大林寺的桃花正在盛開。
4、詩中寫四月間山下(即所謂「人間」)已是百花凋落,而山上桃花才剛剛盛開,幾乎相差一個節氣,觀察是非常細致的。但詩人所要說明的真是自然界的某種現象嗎?如果允許大膽推測的話,這山下山上,正暗示著世間和出世間,否則為何特出「大林寺」桃花呢?所以,詩人的感慨,應該蘊含著他對於人生世事的某些感觸。
⑥ 人間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意思
人間,指山下市井,與山寺相對,將山寺比作無塵仙境。四月時候,市井之地、紅塵深處版繁花已然落盡。然權而山寺中的桃花卻才剛剛盛開。 也道明了海拔越高的地方越冷的科學常識 這山寺以外的地方)到了四月份花已經都凋謝了,可這山寺裡面的桃花才剛剛綻放 山下的桃花謝了 山寺里的桃花剛剛盛開
⑦ 人間什麼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語出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詩曰:「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⑧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這兩句古詩是什麼意思
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為春光內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容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
全文如下:
大林寺桃花作者: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作者白居易。介紹如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8)人間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擴展閱讀:
白居易的典故:自釀美酒
白居易自家釀的酒,質高出眾,他為自家的酒作詩道:「開壇瀉罇中,玉液黃金脂;持玩已可悅,歡嘗有餘滋;一酌發好客,再酌開愁眉;連延四五酌,酣暢入四肢。」(《白居易卷》)。
白居易造酒的歷史不但有記載,而且直到今天,還有「白居易造酒除夕賞鄉鄰」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傳。
⑨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到底是描述的絕對是氣候。
白居易的「人間四專月芳菲盡,屬山寺桃花始盛開」(《大林寺桃花》),道出了山地氣候與平原氣候的差異。
山地垂直氣候與詩歌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形象地反映了氣溫隨海拔高度增加而遞減,在山區物候的垂直差異.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廬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
100~1
200米間,它比\"人間\"(九江市的平地,平均海拔32米)氣溫要低6℃左右,因此,桃花開放的時間要落後20~30天,所以山上的物候比山下的物候推遲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希望我的解釋您能夠滿意!謝謝!
⑩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是什麼意思
意思:
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原文內: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容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翻譯:
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
拓展資料
出處:《大林寺桃花》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陝西、出生於河南鄭州新鄭,葬於洛陽。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白居易時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年四十六。
賞析:
該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從內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麼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絕晚」 、「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候,做了一番紀述和描寫。但細讀之,就會發現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於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