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伏
⑴ 這幾天黔江酉陽桃花源伏羲洞里冷嗎需要穿棉襖嗎
桃花源屬於酉陽 酉陽和黔江行政級別一樣 都是區縣
⑵ 桃花源記中運用伏筆的句子並分析其作用
《桃花源記》中,運用伏筆的句子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這句話在第二段的內結尾,作為桃花源人的臨別容叮囑,情真意切,為第三段寫漁人出桃花源後的表現作了鋪墊。漁人在沿著來路返回途中「處處志之」,暗示其有意重來。他「詣太守,說如此」,照應其違背桃源人「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叮囑。
太守遣人隨往的「不復得路」和劉子驥的規往不果,都是作者著意安排的後續情節,明寫仙境難尋,暗地照應桃源人不願「外人」重來的叮囑。
⑶ 酉陽伏羲洞導游詞,4分半
伏羲洞我國著名風景旅遊區景點,位於重慶市酉陽桃花源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金銀山腳「秀才看榜」景點絕壁下。伏羲洞全長約3000米,洞寬10∽50米,高度20∽80米,因洞穴入口處頂部一塊天然巨石酷似易經中的平面圖形「伏羲龍圖」而得名,它位於世外桃源最里端。與重慶武隆芙蓉洞、豐都雪玉洞相比,伏羲洞則體量更大、更宏偉,形態更細膩。被譽為「世界遺產,地下石林,人文始祖,三皇伏羲」的美譽.
伏羲洞為單斜構造地層走向發育的縱向洞穴系統,分布在110米高度之內,已測長度3000餘米,洞穴表面面積60400.8平方米,洞穴容積2321977.8立方米,洞穴發育特徵明顯。受岩性、地層產狀及其與排水道關系三要素的控制,洞穴類型為大型地下河性質,洞穴岸頂的匯水面積大,故洞穴規模及空間巨大。
據中國洞穴專家稱,為他們所見的面積最大、景觀最美的洞穴;洞內有暗河,為桃花溪的源頭;洞內石鍾乳叢生,怪石林立,形態各異,是連接桃花源景區與金銀山森林公園景區的最佳通道。酉陽將投入6300萬元整體開發絕美伏羲洞,開鑿洞穴出口,在洞內建2個大廳,打造出洞內民俗表演及展示古人洞居生活原形,建設石板路、步游懸梯、設置高品質燈光、打造洞穴漂流帶和洞穴自然景觀。
整個洞府體量龐大,氣勢磅礴,有寬敞的大廳、曲折的廊道,險峻的峽谷,幽深的地下河,還有五彩繽紛的鍾乳石,景觀秀麗。洞內鍾乳挺拔,石筍叢生,石幔高掛,石柱巍峨,石簾低垂,石瀑飛流,地下河幽深。洞體規模之巨大,可謂集洞穴岩溶景觀之大成,堪稱「地下的世外桃源」。世界著名岩溶洞穴學專家朱學穩教授評價該洞穴是我國已開發洞穴中科研價值最高、歷史最悠久、最神奇的地下地質奇觀,是大自然賦予的鬼斧神工的藝術宮殿。
⑷ 桃花源記六道伏魔攻略主線任務伏魔大陣怎麼殺
在過伏魔記任務時,想在網路里找些攻略以減少彎路,但是確沒有找到完整的圖文攻略,故本人整理歸納了些伏魔記怪物血量以及要點供來者參考,如有錯誤地方歡迎指正,在此我感謝親愛的大夥們。
【提醒大家】
注冊賬號時別忘了在問道推—廣—人填寫:uu8238 可以記下來以後使用!
免費贈送7個雙倍經驗和1個血玲瓏。 助你火速升級!.
10級後到天墉城坐標:480,118(南極仙翁NPC)處領取
第一章:伏魔記之突然事起(101級劇情任務)
1.領取任務及限制:
人物達到101級可到董老頭天墉城(197.105)處領取任務。
2.任務內容:
1)董老頭處領取任務後,得知通靈道人需要幫助,找到通靈道人後指引玩家到五龍窟5層(162,36)處除妖,到坐標不是就遇到劇情任務的,需要來回走動(建議吃個驅魔香)
戰斗特點:遇10個怪,其中只有一個是真怪,類似影魔。5人各點自己前面的怪秒,一人寶寶開火眼,少血那個秒死,戰斗結束。有個火睡手(1600年左右即可)最好,使戰斗更簡單。
2) 回通靈道人處復命,通靈道人告之去北海沙灘(104,40)處消滅九尾狐狸精,到坐標處需要來回走動遇任務(建議吃個驅魔香)
戰斗特點:遇10個怪,其中只有一個是真怪,類似影魔,唯一不同之處是,打假的怪用火眼看也是減血的,怪會毒。有個火睡手(1600年左右即可)最好,使戰斗更簡單。
3) 回靈道人處復命,然後去找陸壓真人尋求幫助,陸壓真人指引去百花谷七(154,187)處消滅九尾狐狸精。
戰斗特點:遇10個木屬性的怪,需全部消滅,戰斗結束,怪會秒5和毒。睡7最簡單,或者冰5遺忘5殺,怪速度低於1000,1600年的火睡起來很容易過任務。
4) 消滅九尾狐狸精後,回通靈道人處復命,獲得160W經驗和一件100級改3藍或金裝備一件。
第二章:伏魔記之再起風雲(102級劇情任務)
1.領取任務及限制:
人物達到102級並完成了101級伏魔記劇情任務,可到天墉城天機老人處領取任務。
2.任務內容:
1) 天機老人處領取任務後,得之有新的妖怪作祟,通靈道人再次需要幫助,找到通靈道人後,告之玩家妖怪過於厲害,指引去找陸壓真人,陸壓真人告之妖怪妖法護身,無法被殺死,但是可以通過收集材料釀制百花仙露來破解(不需要白花瓣)。
2) 交過材料後,陸壓真人告之玩家配製仙露還缺少重要的「瑤池泉水」,指引去找百花谷七的小花仙討要泉水(哪有那麼容易就給泉水,沒辦法開打)。
戰斗特點:主怪會吃小怪,也會拉小怪。所以推薦打法是睡殺,最安全最快速打法,2000年穩睡。如果沒火,冰5封5像殺虎作倀任務一樣,沒什麼難度。
3) 打敗小花仙後,但是還是得不到泉水,沒辦法回來找陸壓真人,陸壓說明小花仙來過知道事情原委,把泉水交給了陸壓真人,陸壓真人要配製仙葯,指引玩家去十里坡(157,90)附近巡查妖怪,到地點需要來回走動觸發劇情任務(建議吃驅魔香)
戰斗特點:如果死掉一隻小怪,戰斗會重新刷新,直到省下一隻主怪和兩個小怪時,戰斗勝利。2000道的火只可以穩封小,主怪物攻2W左右還有帶連擊。
4) 消滅虎精後回到陸壓真人處復命,獲得170W經驗和一件100級改3藍或金裝備一件。
第三章:伏魔記之誤入圈套(103級伏魔記任務)
1.領取任務及限制:
人物達到103級並完成了102級伏魔記劇情任務,可到天墉城逍遙仙處領取任務。
2.任務內容:
1) 和逍遙仙聊天,聊及自己實力不足,迫切想要得到力量,於是去十里坡找聖獸白虎討教,卻被假冒的白虎騙了,去蓬萊(161,34)偷取靈氣,被蓬萊仙子發現,發生戰斗。
戰斗特點:進入戰斗,有10個怪,怪物速度快,第一回合都給自己上如意或者神龍罩子,每個怪有30W左右血,殺死10個怪後戰斗結束,建議睡殺或者冰和遺忘配合殺。
2) 回到十里坡,白虎告訴玩家五大靈山靈氣更足,便從金山、木山、水山、火山、土山依次向守山之神討要靈氣。
戰斗特點:五座山都有次戰斗,戰斗都相同只需要殺死守山神旁邊的小怪即戰斗結束,主怪是不用殺死的。睡殺或者金封殺,要求道行2000年以上,因為伏魔記總共要跑每座山四次,為了提高效率建議在守神神處定上八卦。
3) 拿取五座山靈氣後,想到逍遙仙的贊賞,卻被逍遙仙告知一切都是虛幻,命中有此一劫,獲得175W經驗和一件100級改3藍或金裝備一件。
第四章:伏魔記之幡然悔悟(104級伏魔記任務)
1.領取任務及限制:
人物達到104級並完成了103級伏魔記劇情任務,可到門派二代師傅處領取任務。
2.任務內容:
1) 得到靈氣後,向師傅行禮,沒想到確造到師尊大罵,遂不服,被師傅指派同門教訓。
戰斗特點:戰斗為10個怪,修為高深的弟子抗力,會給普通弟子拉神龍罩子,物理攻擊;普通弟子抗法,會給修為高深弟子拉如意圈,法術攻擊。由於普通弟子速度比修為高深弟子速度快,所以建議先冰5,把修為高深弟子法術秒死後,然後再來砍普通弟子。10個怪都消滅了,戰斗勝利(我看以前的攻略,沒注意任務已經改了,還以為是2個怪,我想一人就解決了,沒想到見了多多,一定記住組好隊伍)
2) 雖然勝利,但被師父驅逐,感到極度委屈,來到十里坡找白虎,尋求安慰。白虎告訴是師尊不懂珍惜人才,要拉攏玩家到「萬仙大會」(風月谷里的雲游大仙,點中間那個觸發劇情)。在風月谷的「萬仙大會」場地,遇到眾仙,並相見恨晚。突遇天將巡遊,發現此地妖氣環繞,玩家與天將不合,大戰起來,眾仙撤走。
戰斗特點:直接大秒死中間主怪,任務即過,旁邊小怪會使用捨命一擊技能,在主怪沒死時,小怪死掉會重新刷新。所以建議冰或睡小,直接殺大。主怪死後,把小怪秒了戰斗勝利。
3) 戰斗勝利後,天將告知這些都是化成人形的妖精。此次放虎歸山,後果不堪設想,於是找逍遙仙尋求幫助,逍遙仙早已料到,便給下了一道符,可看到周圍妖物的原,重新來到風月谷雲游大仙處,點中間的雲游大仙對話,發現自己被妖怪利用了,後向師尊懺悔,師尊原諒了,然後去五山歸還靈氣。在每座山點擊守山山神時,都有妖怪來阻撓,需要進行戰斗。
戰斗特點:都很簡單,1600道水就可以封小了,火睡7就更容易過了。需要特別注意,每在一座山戰斗結束,需要和守山山神對話,才可以接到下座山任務。
4) 靈氣歸還給各山後,前去十里坡巡查,到十里坡後伏魔記之幡然悔悟任務完成,獲得180W經驗和一件100級改3藍或金裝備一件。
第五章:伏魔記之解救仙山(105級伏魔記任務)
1.領取任務及限制:
人物達到105級並完成了104級伏魔記劇情任務,可到東海漁村柳如塵處領取任務。
2.任務內容:
1) 柳如塵告之近日感到五大仙山的氣息漸弱,需要前去與五大山神了解情況,分別與五大山神對話。五大山神紛紛告知由於上次強行汲取靈氣,山的靈氣還沒恢復,最近又感覺到來自十里坡(168,244)的強大妖氣干擾,一度陷入被動,需幫忙便前去查探妖氣的來源。到十里坡(168,244)處遇到董老頭(需要來回走動,才可以遇到劇情任務)。董老頭還想故計重施,卻不料玩家已經悔悟,董老頭招出黑熊精,戰斗開始。
戰斗特點:中間的無敵黑熊是殺不死的,戰斗開始要先殺旁邊的影子,殺死影子後,會刷新並少掉一個仆從,仆從剩下2個時候,戰斗勝利。建議加2個力的,更容易些,火需要2000年以上道
2) 董老頭布置了5支大軍去進攻五大仙山,玩家這時候需要去一一挫敗這五隻反動勢力,順序依然是金山、木山、水山、火山、土山。
戰斗特點:和104伏魔記任務中殺的5次山上的任務一樣,唯一不同之處是,105的任務中小怪死亡後,但主怪沒死會被直接拉起來,所以需要先殺主後殺小。
3) 仙山解救後,回到天墉城與董老頭對話,拆穿董老頭的陰謀,卻沒想董老頭是被獸神附身,於是逼出獸神真身,終極PK開始。
戰斗特點:此場戰斗分三個階段:1、進入戰斗後刷出10隻怪,一隻主怪神獸,主怪神獸抗物理和法術攻擊,但戰斗只需要殺掉所有小怪,戰斗即進入下一階段,中間不可以休息。2、進入第二階段,有10隻怪,一個主怪、兩個神獸守護、7個神獸仆從,殺神獸仆從是沒用的,殺了就會被神獸守護拉出新的仆從來,主怪和神獸守護會5法攻擊。此階段只需要把神獸殺到一半血,就可以進入任務的最後階段了。最省事方法是睡殺,冰殺會把主給冰到3、最後階段只有一個孤注一擲的神獸,很簡單沒什麼難度,直接秒了。
4) 回師門二代師傅處請罪,師尊告知,此乃命數,不必過於自責。至此105級劇情任務完成獲得180W經驗和一件100級改3藍或金裝備一件。
⑸ 桃花源記的意思
1、意思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於是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彷彿有點光亮。於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
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村裡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
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裡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裡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
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後,他們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裡人告辭離開。
村裡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到了郡城,到太守那裡去說,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終於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後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
2、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3、作者
東晉陶淵明
(5)桃花源伏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棉被悶死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
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
二、賞析
此文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三、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於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
陶淵明一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28歲以前,由於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於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歲到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年)41歲。
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義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歸田後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了田園詩一體。
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准則」。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後人編為《陶淵明集》。
陶淵明作品的語言平淡,但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豐富的思想用樸素平易的語言表達出來;表意易讀懂,其內涵還需細細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
如農家口語,但塑造出來的藝術形象卻生動鮮明。蘇軾雲:「淵明詩初視若散緩,熟讀有奇趣。如噯噯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又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運斤,無斧鑿痕,不知者則疲精力,至死不悟。」體現了一種「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王安石語)的巧妙構思。
他善於以白描及寫意手法勾勒景物、點染環境,意境渾融高遠又富含理趣。語言精工本色,樸素真率,筆調疏淡,風韻深厚。但陶詩並非只有飄逸悠然、自然沖淡一種風格,也有金剛怒目的慷慨豪放如《詠荊軻》、《讀山海經》的「精衛銜微木」等。
陶詩還善於將興寄和自然美融為一體。他筆下的景物既是有象徵意義的意中之景,又是生活中的實有之景。如《擬古》其七「日暮天無雲」中所寫「雲間月」、「葉中華」,便既是月夜春景,又是對人生最美好酣暢的短暫時光的比喻。
陶淵明筆下的景物往往被人格化,如青松、芳菊、歸鳥、孤雲,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景物,也是詩人高潔性格的象徵。
陶淵明長於詩文辭賦,詩多描繪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而這田園生活也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其中的優秀作品寄寓著對官場與世俗社會的厭倦,表露出其潔身自好,不願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揚「人生無常」,「樂安天命」等消極思想。
其藝術特色,兼有平淡於爽朗之勝,語言質朴自然,而又極為精煉,具有獨特風格。陶淵明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詩文重在抒情和言志。抒情、寫景、議論緊密結合,情景交融,從中反映了作者的個性,他的清高自賞和不與世俗同習。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他的以「醉人」的語態或指責是非顛倒、毀譽雷同的上流社會;或反映仕途的險惡;或表現詩人退出官場後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現詩人在困頓中的牢騷不平。
陶淵明的詠懷詩以《雜詩》十二首,《讀山海經》十三首為代表。《雜詩》十二首多表現了自己歸隱後有志難騁的政治苦悶,抒發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人格。可見詩人內心無限深廣的憂憤情緒。
⑹ 重慶酉陽桃花源的門票包含伏羲洞觀賞嗎
我是昨天去的。里邊山的另一邊有個森林公園,沒修好。 一進大門就是個山洞,挺涼快的。爬上半山,就是伏羲洞,里邊溫度十幾二十度吧,反正溶洞就是那樣了,就看見一家小賣部,不高價挺熱情的。
⑺ 桃花源記的伏筆有哪些
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為下文人們無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伏筆。
⑻ 桃花源記原文
桃花源記
朝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間隔 一作:隔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沿著溪水劃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兩岸幾百步之內,中間沒有別的樹,芳香的青草鮮艷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交雜。漁人對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繼續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源頭,漁人發現了一座小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隱隱約約的好像有點光亮。(漁人)便舍棄了船,從洞口進去。最初,山洞很狹窄,只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漁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有桑樹、竹林這類的植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吠的聲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的人們,男女的穿著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樣。老人和小孩,都怡然並自得其樂。
(村裡的人)看見了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詳細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裡去,擺了酒、殺了雞做飯來款待他。村子裡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與世人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這里的人)問如今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他們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邀請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來款待他。漁人逗留了幾天後,向村裡人告辭。村裡的人告訴他:「(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來時的路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他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說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最終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有個名叫劉子驥的人,是位高尚的讀書人,他聽到這個消息,高興地計劃著前往桃花源。但是沒有實現,他不久就病死了。後來就再也沒有探訪桃花源的人了。
注釋
太元:東晉孝武帝的年號(376-396)
武陵:郡名,現在湖南常德市一帶。
為業:把……作為職業,以……為生。為:作為。
緣:沿著,順著。
行:前行,走。
遠近:偏義復詞,僅指遠。
忽逢:忽然遇到。逢:遇到,碰見。
夾岸:溪流兩岸。
雜:別的,其他的。
芳草鮮美:芳香的青草鮮嫩美麗,芳:花;鮮美:鮮艷美麗。
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
繽紛:繁多的樣子。
甚:很,非常。
異之:即「以之為異」,對見到的景象感到詫異。異,意動用法,形作動,以······為異,對······感到驚異,認為······是奇異的。之,代詞,指見到的景象。
復:繼續。
前:名詞活用為狀語,向前。(詞類活用)
欲:想要。
窮:形容詞用做動詞,窮盡,走到······的盡頭。
林:代指桃花林。
林盡水源:林盡於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盡:消失(詞類活用)
便:於是,就。
得:發現。
彷彿: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
若:好像……似的。
舍:舍棄,丟棄,文中指離開。
初:起初,剛開始。
才通人:僅容一人通過。才:副詞,僅。
復:又,再。
行:行走。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開闊明亮的樣子。然,……的樣子。豁然:形容開闊的樣子;開朗:開闊明亮。
平:平坦。
曠:開闊;寬闊。
屋舍:房屋。
儼(yǎn)然:(古今異義)古義:整齊的樣子。今義:形容很像;形容齊整;形容庄嚴。
之:這。
屬:類。
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東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錯相通。
雞犬相聞:(村落間)可以互相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相聞:可以互相聽到。
種作:指世代耕種勞作的人。
衣著:穿著打扮。
悉:全,都。
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有更好的翻譯: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因為桃花源人從秦到晉一直與世隔絕)
黃發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黃發,古時認為老人頭發由白轉黃是長壽的象徵,這指老人。垂髫,古時小孩不扎結頭發,頭發下垂,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辭)髫,小孩垂下的短發。
並:都。
怡然:愉快、高興的樣子。
乃大驚:竟然很驚訝。乃:竟然。大:很,非常。
從來:從……地方來。
具:全都。
之:代詞,指代桃源人所問問題。
要(yāo):通「邀」,邀請。(通假字)
咸:副詞,都,全。
問訊:打聽消息。
雲:說。
先世:祖先。
率:率領。
妻子:(古今異義)古義:指妻子、兒女。「妻」「子」是兩個詞,不是現代漢語的「妻子」今義:男子的配偶。
邑人:同縣的人
絕境:(古今異義)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今義:沒有明顯出路的困境;進退維谷的境地。 絕:絕處。
復:再,又。
焉:兼詞,相當於「於之」,「於此」,從這里。
遂:於是。
間隔:隔斷,隔絕。
今:現在。
乃(乃不知有漢的乃):竟,竟然。
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無」「論」是兩個詞,不同於現在漢語的「無論」(古今異義)。
為:給。
具言:詳細地說。
所聞:指漁人所知道的世事。聞:知道,聽說。
嘆惋:感嘆,惋惜。
余:其餘,剩餘。
延至:邀請到。延,邀請。
至:到。
停:停留。
辭:辭別。
去:離開。
語:告訴。
不足:不值得。(古今異義)
為:介詞,向、對。
既:已經。
便扶向路:就順著舊的路(回去)。扶:沿著、順著。向:從前的、舊的。
處處志之:處處都做了標記。志:動詞,做標記。(詞類活用)
及:到達。
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
詣(yì)太守:指拜見太守。詣,到。特指到尊長那裡去。
如此:像這樣,指在桃花源的見聞。
即:立即。
遣:派遣。
尋向所志:尋找先前所做的標記。尋,尋找。 向,先前。 志(名詞),標記。(所+動詞譯為名詞)
遂:終於。
復:再。
得:取得,獲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高尚:品德高尚。
士:隱士。
也:表判斷。
欣然:高興的樣子。
規: 計劃,打算。(詞類活用)
未:沒有。
果:實現。
未果:沒有實現。
尋:不久。
終:死亡。
問津:問路,這里是探訪,訪求的意思。津:本義渡口。
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環境幽靜、不受外界影響、生活安逸的地方。現用來比喻一種虛幻的超脫社會現實的安樂美好的境界。
業:職業
⑼ 酉陽桃花源的太古洞就是伏羲洞嗎
是的。
太古洞是去年酉陽桃花源景區改造升級後為了吸引遊客新取的名字,以前叫伏羲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