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對環境
① 什麼環境適合荷花生長
荷花適合於相對穩定的平靜淺水、湖沼、澤地、池塘的環境。
荷花屬於喜光植物,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環境。荷花極不耐蔭,在半蔭處生長就會表現出強烈的趨光性。荷花對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時不灌水,水缸所栽荷葉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則荷葉的邊就會發焦,花蕾則回枯。
(1)荷花對環境擴展閱讀:
荷花宜靜水栽植,要求湖塘的土層深厚,水流緩慢,水位穩定,水質無嚴重污染,水深在150厘米以內。荷花是強陽性花卉,所以栽植地必須保持每天有10小時以上的光照。此外,荷花易被草類等魚類吞食,因此在種植前,應先清除湖塘中的有害魚類,並用圍欄加以圍護,以免魚類侵入。
荷花對水份的要求在各個生長階段各不相同。一般生長前期只需淺水,中期滿水,後期少水。水位最好控制在一米到一米五左右。
荷花易腐爛病,主要危害葉片、花梗和蓮藕。危害葉片時,最初沿葉緣產生青枯色斑(塊),不久病斑向葉內擴展,最後全葉變褐色而壞死。
花梗發病時,沿著氣孔線變褐色並凹陷。蓮藕發病,先是變褐色,逐漸轉向鞭節,縱向壞死,還可見到病藕節長出白色絲狀物或粉紅色的粉堆。此病通常在連作的情況下以及土壤貧瘠時發病較重,葉片若經常處在水浸的情況下,也容易發病。
防治方法:適當施肥,注意水面不宜過高,以免浸泡葉片而導致發病。發現葉片上出現黑斑時及早摘除病葉,但葉片與葉柄連接處需保留,防止雨水由葉柄傷口侵入體內。噴施50%的多菌靈500倍液,或50%的疫霉凈500倍液防治。
② 荷花的生長環境
荷花的生長環抄境是必須在高溫多濕,日照充足又沒有強風的地方,生育適溫為20℃~30℃。
每年三、四月氣候轉暖,正是栽培蓮最好的季節。
③ 荷花的生長環境是什麼
荷花的生來長環境是必須在高源溫多濕,日照充足又沒有強風的地方,生育適溫為20℃~30℃。
每年三、四月氣候轉暖,正是栽培蓮最好的季節。
④ 荷花生長在什麼地方,與它的生活環境有什麼關系
荷花要求強光照,在蔽蔭環境下生長不良不能開花,並且只能在平靜的水面中生長,如果內池水過深或水流過急容就會淹沒葉片而腐爛,但不怕濁水。
荷花的生長發育和溫度關系密切。春季氣溫升到8--10℃時種藕萌芽,同時抽生幼小的錢葉(和銀元般大小的葉片),這些錢葉能挺出水面。氣溫升到14℃時泥中的種藕開始抽生出指頭般粗細地下莖,叫做「藕鞭」。由藕鞭節部初期抽生出來的葉片不能挺出水面,只能浮在水面上,它比錢葉大,叫做「浮葉」。氣溫升到23一30℃時藕鞭加速生長,每長一節就從節部抽生出一片荷葉,叫做「立葉」。立葉抽生後藕鞭上的不定芽萌發而出地下分枝,這些分枝伸長後也能抽生立葉,從而使立葉的數目不斷增多,株叢也不斷擴大。氣溫升到30℃時抽生花草並陸續開花。
人秋以後,當最高氣溫下降到25℃以下時,每根藕鞭的最後一節抽生出1枚狀似錢葉的小葉,叫做「後把葉」,這時就不再抽生立葉和花草了,藕鞭的先端頂芽向下鑽人較深的泥層開始結藕。氣溫降到10℃時抽生出一枚更小的葉片,叫做「終止葉」,終止葉抽生後立葉枯黃,蓮藕也停止生長而成熟
⑤ 荷花對環境條件有什麼要求
性喜陽光和溫暖環境,炎夏為其生長最旺盛時期,但耐寒性也甚強,我國東北內南部尚能容於露地池塘中越冬。通常8~10℃開始萌芽,14℃藕鞭(藕帶)開始伸長,23~30℃為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開花則需要高溫;25℃下生長新藕,大多數栽培種在立秋前後氣溫下降時轉入長藕階段。
荷花對光照要求高,在強光下生長發育快,開花早,但凋萎也早;在弱光或半陰條件下則生長發育緩慢,開花期推遲,凋萎也推遲。
荷花喜濕怕干,缺水不能生存,但水過深淹沒立葉,則生長不良甚至死亡。一般以水深不超過1米為限。宜生長於靜水或緩慢流水中。喜肥土,尤喜磷、鉀肥多,而氮肥不宜過多,要求富含腐殖質及微酸性壤土和黏質壤土。酸性過大、土質過於疏鬆均不利其生長發育。對氟、二氧化硫有害氣體抗性較強,而對含有強度酚、氰等有毒污水則無抗性。
荷花每年春季萌芽生長,夏季開花,並邊開花邊結實。花後生新藕,立秋後地上莖葉枯黃,進入休眠,生育期180~190天。從栽種至開花一般約60天,視品種和栽植時期而異。
荷花為蟲媒花植物,既可異花授粉又可自花授粉。
⑥ 求荷花的生長環境
荷花盆栽和盆景
荷花對生長環境有著極強的適應能力,不僅能在大小湖泊、池塘中吐紅搖翠,甚至在很小的盆碗中亦能風姿綽約,裝點人間。在我國荷文化史上,盆荷這種形式出現之初只是被用於私家庭院觀賞。如今,在我國各地園林中,盆荷的應用非常廣泛。盆栽和池栽相結合的布置手法,提高了盆荷的觀賞價值,在園林水景和園林小品中經常出現。荷花水石盆景是今幾年在杭州出現的一種新的盆景。它是荷花盆栽與水石盆景的有機結合,既體現山石的剛毅挺拔,又顯示荷花的嬌艷嫵媚。荷花盆景可選用珊瑚石、砂積石、斧劈石、英石等山石作材料。
(三)荷花插花
插花在我國始於六朝,源於佛前供花。作為佛教的聖潔之花,因此可以說,插花在興起之時便於荷花結下了不解之緣。唐宋時期,供花仍是插花的一種主要形式。到了明清,插花藝術有了很大的進步,此時的荷花插花無論是藝術深度還是技巧,都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可稱為我國古代插花藝術的鼎盛時期。今天,人們對荷花插花已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不僅荷花、荷葉、蓮藕和蓮實等素材在插花中的運用愈來愈普遍,而且對這些素材的觀賞效果也作了科學的比較。荷花插花一般選用中小型品種為宜,同時也適當配以其它植物的枝、葉、果,力求色彩清麗構圖明快,欣賞效果可保持3-4天。
環境是:肥沃的淺水 ,必須生長在高溫多濕,日照充足又沒有強風的地方,生育適溫為20℃~30℃。每年三、四月氣候轉暖,正是栽培蓮最好的季節。
⑦ 荷花的生活習性以及外形特徵
荷花喜水喜光,比喻為水中的靈芝;根狀莖橫生,肥厚,節間膨大,內有多數縱行通氣孔道,節部縊縮,上生黑色鱗葉,下生須狀不定根。
一、生活習性
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對穩定的平靜淺水、湖沼、澤地、池塘,是其適生地。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種而定,大株形品種如古代蓮、紅千葉相對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過1.7米。中小株形只適於20-60厘米的水深。
同時荷花對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時不灌水,水缸所栽荷葉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則荷葉邊焦,花蕾回枯。荷花還非常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環境。荷花極不耐蔭,在半蔭處生長就會表現出強烈的趨光性。
二、形態特徵
1、葉圓形,盾狀,直徑25-90厘米,表面深綠色,被蠟質白粉覆蓋,背麵灰綠色,全緣稍呈波狀,上面光滑,具白粉,下面葉脈從中央射出,有1-2次叉狀分枝;葉柄粗壯,圓柱形,長1-2米,中空,外面散生小刺。花梗和葉柄等長或稍長,也散生小刺;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
2、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花直徑10-20厘米,美麗,芳香;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黃色或間色等變化;荷葉矩圓狀橢圓形至倒卵形,長5-10厘米,寬3-5厘米,由外向內漸小,有時變成雄蕊,先端圓鈍或微尖,雄蕊多數。
3、堅果橢圓形或卵形,長1.8-2.5厘米,果皮革質,堅硬,熟時黑褐色;種子(蓮子)卵形或橢圓形,長1.2-1.7厘米,種皮紅色或白色。花期6-9月,每日晨開暮閉。果期8-10月。荷花栽培品種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為藕蓮、子蓮和花蓮三大系統。
4、荷花葉大,直徑可達70厘米,全線,呈盾狀圓形,具14-21條輻射狀葉脈。葉面深綠色、粗糙、滿布短小鈍刺。刺間有一層蠟質白粉,故能使雨水凝成滾動的水珠。
(7)荷花對環境擴展閱讀
荷花的文化
自鴉片戰爭以後,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荷花也成為美化人們生活、陶冶情操的珍貴花卉,被譽為十大名花之一。朱自清曾寫過《荷塘月色》一文。孫中山先生,周恩來總理等多次提倡大力發展荷文化,並把友誼的種子傳播到友好的鄰邦。
由於「荷」與「和」、「合」諧音,「蓮」與「聯」、「連」諧音,中華傳統文化中,經常以荷花(即蓮花)作為和平、和諧、合作、合力、團結、聯合等的象徵;以荷花的高潔象徵和平事業、和諧世界的高潔。因此,某種意義上說,賞荷也是對中華「和」文化的一種弘揚。
荷花品種豐富多彩,是「荷(和)而不同」,但又共同組成了高潔的荷花世界,是「荷(和)為貴」。真心希望,荷花文化能在弘揚和平文化、和諧文化的進程中,也能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熟知。弘揚中華「和」文化,對於我們促進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構建和諧社會的事業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
⑧ 關於荷花環境描寫的句子
來1、清晨,晶瑩透明的露水在荷源葉上晃動,一陣風吹來,荷葉上的露珠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樣往下流。
2、荷葉們在池塘里召開了擠壓大賽。每片綠油油的荷葉像個大力士,你擠我,我擠你。有些大力士支撐不住了,就被其他大力士擠到了角落裡去。一陣雷雨過後,小水珠像斷了線的珍珠,一粒一粒的爬在荷葉上曬太陽,金光閃閃,非常美麗。有些荷葉是斜過來的,小水珠叭嗒叭嗒地落在池塘里,過一會兒就沒有了聲音。蜻蜓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它落在蓮蓬上,蓮蓬就更加充滿生機。
3、月的荷塘,微風送來縷縷清香。我興致勃勃地觀賞著荷花動人的姿態。你看,那荷花有的還是花骨朵,含苞欲放,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才露出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開了,露出了嫩黃色的小蓮蓬,可謂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被這景色深深地陶醉了。如果有畫家來到這兒,把眼前這迷人的景色畫下來,那肯定會引起劇烈的轟動。
4、有的還是含苞欲放的花朵,還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還有幾個睡蓮,歪著腦袋緊貼水面,像一個個羞答答的大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