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紋樣
Ⅰ 生活中的哪些建築物上有蓮花的圖案
官窯上面都有蓮花圖案,還有的刻著福,壽等字。
閩清東橋鎮山上有100多處古窯遺址,去年9月央視拍了記錄片後,附近村民蜂擁上山挖「寶貝」本報記者 陳燕燕 黃孔瑜 實習生 謝德存 文/圖本報訊 昨日上午,閩清縣青由村,天空下著瓢潑大雨。被稱為「挖窯專業戶」的村民阿華(化名)渾身濕透,從一座山上下來,他左手拎著一個殘破的古瓷器,肩上的鋤頭柄挑著一個編織袋,裡面裝的全是剛從山上古窯內挖的「寶貝」--古瓷器。當地挖古窯淘「寶」的,不僅僅只有阿華一個人。「最近,常有人到村裡的山上挖古窯,淘古瓷器賣錢,把好端端的山挖得千瘡百孔。」昨日,閩清縣東橋鎮青由村村民陳先生撥打968111,向本報反映該村大量宋元窯址近期慘遭盜挖。昨日下午,記者趕到青由村。該村距閩清城關約30公里,當采訪車拐向青由山時,下起瓢潑大雨,泥濘的山路無法前行。記者看到山上走來一名三十多歲的男子,他扛著鋤頭,挑著編織袋。男子說,他是青由村村民,叫阿華(化名),剛從山上挖古窯回來。「今天手運不錯,挖到四五十件,家裡還有不少賣剩的」,阿華邀記者到他家「看貨」。原來他把記者當成了「買家」。來到一座二層土坯房前,阿華打開編織袋,拿出一疊裹滿泥巴的碗碟,洗去泥土,露出青白色的釉面。阿華指著碗底的蓮花圖案說,「這種蓮花碗賣得最好,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有人一口氣買走十多個……」「縣里常有人上山查,還好林子密,我們有地方藏身。」一旁的村民悄悄告訴記者,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上山挖古窯,不少山外的、鄰村的人也來挖,阿華是「挖窯專業戶」,有兩三年經驗,他曾挖到一個壺,賣了2000多元的高價。最近,連他68歲的老父親、哥哥也跟著上山挖,「養菇、種樹倒成了副業」。對此,閩清縣文化館館長林躍先說,閩清古窯的規模非常大,僅東橋鎮就有20多座山頭有古窯,綿延10多公里,共有100多處古窯遺址,該遺址1991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專家考證,其歷史可追溯到宋元年間,但因為地處偏僻,長期以來村民對大規模的古窯遺址見怪不怪。去年9月,中央電視台到村裡拍了一塊有關古窯的紀錄片,閩清古窯的知名度提高了,不少人來參觀,也有一些人動起了歪腦筋。為此,文化館去年聘請了兩名當地村民當管理員,但「挖窯」的大多是本村鄉親,管理員無法有力制止,尤其是今年10月後,「收藏熱」再次興起,盜挖更加瘋狂。當地公安多次上山追查,無奈古窯遺址覆蓋范圍太廣,保護工作很難進行,而文化館也缺乏足夠的經費進行有效的管理。林館長說,這些文物源自一千多年前的宋元年間的民窯,有一定的考古、研究價值,但做工粗糙,在同一時期的產品中算是普通貨色,收藏價值並不高。
Ⅱ 蓮花為什麼會成為佛教最有代表性的紋樣
因為蓮花是古人認為的最潔凈的花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佛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潔凈的東西,如果坐到別的上面怕臟了自己的殿部所以要坐到蓮花上。
Ⅲ 日本人為什麼不喜歡荷花圖案
現在正值夏季,很多人都喜歡出去遊玩,有的人去一些湖邊,會看到很多漂亮的荷花,而荷花在中國是一種聖潔的代表,有的詩人還寫了詩歌來吟唱它,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等,但是很奇怪的是,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很多日本人並不喜歡荷花,覺得荷花是一種不喜慶的花朵,究竟是為什麼呢?
而這又衍生出了一個說道,就是有些日本人喜歡白色,認為白色是純潔跟真誠的象徵。還有日本人對於一些裝飾也是有不同的喜好的,他們很多人很喜歡松,竹,梅,鴨子等,不過究竟是怎麼想的,可能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吧。
Ⅳ 蓮花紋的構成元素
中國古代傳統紋飾 之一。自南北朝後流行。多出現在瓷器 上,作為裝飾。其變化豐富。有獨立紋樣,也有四方連續。南北朝至唐代 ,蓮花紋常作為瓷器的主題紋飾 ,碗、盞、缽、盤的外壁或內劃復線仰蓮,有的盤心還飾蓬萊紋,酷似盛開的蓮花。亦見雕刻 成立體狀的蓮花 ,如:南北朝的仰覆蓮花尊 ,五代的蓮花形盞托 等。宋代開始變為輔助紋飾。元至清代,蓮花紋的變化較多,有纏枝蓮 、把蓮 等,並常於動物紋樣組合在一起,如:蓮池水禽、蓮池游魚等。
蓮花,是我國傳統花卉。《爾雅》中有「荷,芙渠……其實蓮」的記載,古名芙渠或芙蓉,現稱荷花,盛開時花朵較大,結果時可觀賞,可食用,葉圓、形突,春秋戰國時曾用作飾紋。自佛教傳入我國,便以蓮花作為佛教標志,代表「凈土」,象徵「純潔」,寓意「吉祥」。蓮花因此在佛教藝術中成了主要裝飾題材。
陶瓷裝飾中蓮花紋樣的發展歷史
蓮花是我國傳統的裝飾紋樣之一,自春秋時期即已出現於青銅器裝飾上,到了六朝時期,隨著佛教的興盛,蓮花裝飾逐漸成為陶瓷產品的主要裝飾紋樣,直至如今,人們對於蓮花的喜愛程度不減當年。主要研究陶瓷裝飾中蓮花紋樣的傳承歷史,理清其發展脈絡。蓮花紋樣的來源蓮花,通稱荷花,又名芙蓉、芙蕖、水芝、水花、荷華等,早在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中就已發現荷花的有關化石遺存,因此我國自古即有愛蓮花的習俗,歷代文人墨客多有稱頌,稱它為「君子」花,李白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佳句,周敦頤更是贊其「出污泥而不染.
傳統蓮花紋樣的文化意蘊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蓮被人們不斷賦予各種涵義,發展出豐富多彩的「蓮文化」。蓮花在佛教中常比喻為許多美好聖潔的事物,蓮花在佛教中視為「凈土」的代表,同樣在佛教中,佛座為蓮座,佛眼稱為蓮眼,佛經也有《妙法蓮花經》等。在我國最早的佛教結社稱為「蓮社」;佛教有「蓮宗」一說,是因為佛教凈土宗主張以修行來達到西方的蓮花凈土。在佛教的傳播與凈土蓮宗的建立與發展中,魏晉南北朝時期對蓮花的崇拜形式,內容日益豐富多彩,佛教把蓮花的自然屬性與佛教的教義、規則、戒律相類比美化.逐漸形成了對蓮花的完美崇拜,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蓮為代表,可以說蓮即是佛,佛即是蓮。在古人來看,蓮花還象徵著「生殖崇拜」,如「魚戲蓮」。同時也有「蓮生貴子」之意。,在民間廣為流行,尤其多見於婚嫁的居室裝飾、器具裝飾、服飾用品等。二、蓮花紋樣的演進蓮花紋是中國古代傳統紋飾之一。自南北朝後流行。多出現在瓷器上,作為裝飾。其變化豐富。有獨立紋樣,也有四方連續。南北朝至唐代,蓮花紋常作為瓷器的主題紋飾,碗、盞、缽、盤的外壁或內劃復線仰蓮,有的盤心還飾蓬萊紋,酷似盛開的蓮花。在中國傳統的裝飾紋樣中,蓮花紋樣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有人認為蓮花圖紋是隨著佛教盛行由印度傳入中國的。其實,從相關文獻以及出土文物來看,早在上古時代,就有了關於蓮花的記載……,蓮花紋樣的應用同樣也早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便出現在了器皿、銅鏡、瓦當、建築上。
審美意義
荷花又稱蓮花,古代稱芙蓉、水芝,雅稱溪客。花開時稱芙蕖、未開時稱菡萏。最早起源於楚國,在《楚辭》中有「集芙蓉以為裳」,「因芙蓉而為媒」,「芙蓉」即指蓮花。在陶瓷裝飾上使用蓮花紋樣,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春秋時期即已出現於青銅器裝飾上。自東晉、北魏以後,隨著佛教藝術的盛行,用蓮花紋樣作為裝飾更是達到極盛。在瓷器裝飾上,蓮花、蓮實與蓮瓣紋成為主要題材,蓮瓣紋和以荷蓮、忍冬紋等組成的卷草紋,特徵鮮明,富於變化,成為魏晉南北朝陶瓷裝飾的時代特點,具有很高的藝術、研究和欣賞價值。至隋唐五代,蓮花紋樣逐漸與中國的審美情趣相融合,逐漸脫離宗教的涵義,普遍為民間藝術所採用,成為優美的裝飾題材,具有獨特的審美意義,下面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闡述。一、蓮花紋樣的裝飾性中國傳統蓮花紋樣的本質,在於它的審美意義。紋樣的出現都有一定的裝飾作用,人們用蓮花紋樣裝飾生活並賦予其象徵寓意,蓮花紋樣的裝飾性就自然成為紋樣審美意義的主要方面。
Ⅳ 荷花紋樣在中國工藝美術史的意義
荷花是聖潔的代表,更是佛教神聖凈潔的象徵。荷花出塵離染,清潔無瑕,故而中專國人民和廣大佛教信稈都屬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質作為激勵自已潔身自好的座右銘。荷花是友誼的象徵和使者。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采蓮懷人的傳統。自古中國人民就視蓮子為珍貴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級滋補營養品,眾多地方專營蓮子生產。蓮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餞果品。蓮葉、蓮花、蓮蕊等也都是中國人民喜愛的葯膳食品。可見荷花食文化的豐富多彩。傳統的蓮子粥、蓮房脯、蓮子粉、藕片夾肉、荷葉蒸肉、荷葉粥等等舉不勝舉。在中國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詠花詩詞對象和花鳥畫的題材;是最優美多姿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種建築裝飾、雕塑工藝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圖案紋飾和造型。
是常用的圖案
Ⅵ 紅雙喜蓮香背景荷花圖案
你好,紅雙喜的荷花圖案,不知道這個紅色的荷花是不是叫紅雙喜。
Ⅶ 荷花的圖案怎麼
荷花畫法技法解析
1. 荷花的畫法
畫荷花,主要有沒骨法和沒骨勾紋法。
沒骨法:
第一步:用大號羊毫筆加水調濕(不能太稀)白粉,與曙紅混合,在碟子里調粉紅色。注意保持筆肚處的白粉干凈,不沾染粉紅色。調好後筆尖再蘸一點胭脂,從花朵的中心畫起,側鋒用筆,但此處要將筆稍微直立一點,不要將整個筆肚接觸到紙面,免得顏色滲開。預留出蓮蓬和花蕊的位置。
第二步:畫外層花瓣。越到外層花瓣越大,越舒展,此時要將毛筆更加傾斜,筆肚接觸到紙面並稍加旋轉,才能展現出花瓣的圓潤飽滿。在運筆時注意花瓣要有大小錯落的變化,豐富花頭的層次,不能將花瓣畫成一般大。再用稍重、稍乾的顏色,如曙紅、胭脂等,將花瓣尖再點染一下,形成整個花瓣自深到淺的變化。
第三步:畫蓮蓬和花蕊。等顏色稍干,用羊毫小筆蘸綠色或黃綠色,畫出蓮蓬;用狼毫小筆,蘸較乾的白粉(用墨也可)勾絲;再用藤黃點染花蕊。
沒骨勾紋法:
按沒骨法畫出花頭,再用墨或者胭脂勾出花瓣上的筋即可。
荷花花頭畫法
殘荷的特點是花瓣凋零,花瓣顏色不鮮艷,蓮蓬較大,蓮子突出,花蕊低垂。畫時花瓣顏色可稍加一點墨或者花青,蓮蓬用藤黃調綠色。
殘荷畫法
2.荷葉的畫法
植物的葉子數量眾多,在繪畫時需要安排好疏密關系和葉片的朝向。荷花的葉片比較大,一般在一幅畫面上有2、3片大葉子即可,另可搭配幾片未展開的小葉片。畫荷葉一般用沒骨法和勾填法。如圖2-9所示。
荷葉畫法
勾填法:用濃墨勾勒出荷葉輪廓和葉脈,半干後罩染綠色,使葉脈和邊緣線有浸染的效果。
沒骨法:用羊毫大筆蘸淡墨(或者用花青調墨),筆尖蘸濃墨,從荷葉外圍向中心畫出,也可從中心往外畫出,並無定法。半干時勾葉筋。
正面荷葉:選用大號羊毫筆,用墨(或者花青和墨調色),筆肚處蘸滿淡花青,筆頭處蘸墨,側鋒運筆,從葉片中心開始運筆,中途不需要重新蘸墨,以求出現墨色自然的濃淡變化效果。等墨色稍干一點,用小號狼毫筆,蘸少量濃墨,中鋒運筆,畫葉脈。葉脈不可勾得太死,同樣在中途也不需要重新蘸墨,讓葉脈也出現自然的濃淡變化。
荷葉常見形狀
荷尖和卷葉:荷尖可用側鋒一筆畫出。卷葉用濃、淡墨色畫出。再用濃墨勾葉脈。
下垂葉:先畫中心和葉脈,後用濃淡墨畫下垂的葉片,整體如傘狀。
側翻葉:先用淡墨畫翻卷的部分,後用濃墨畫正面的部分。
荷葉其他形態
3. 荷花的配景
一幅畫要顯得生動,除了主體物的描繪以外,還要搭配上各種動植物。荷花的配景以水生植物為主,如魚、水鳥、水草等。配景不可過多過大,顏色不可過艷,免得喧賓奪主。
學習更多國畫知識,進繪畫視界教學圈子,一直是你國畫路上的良師益友,簡單而有趣。
Ⅷ 荷花的單獨紋樣簡畫筆
創建選區後,通過【編輯>定義畫筆預設】就可以完成注意定義為畫筆的圖案將專自動轉換為灰度屬,因為筆刷是不能帶有原先的色彩的,否則的話就會造成色彩使用上的矛盾。因為在繪制的時候是通過前景色來定義繪制的顏色的。所以你可以 定義圖案 然後使用圖章工具
Ⅸ 手工刺綉荷花圖案大全
荷花
Ⅹ 中國瓷器裝飾紋樣的幾何形紋飾中,蓮花紋具有什麼樣的特色
中國瓷器裝飾紋樣的幾何形紋飾中,蓮花紋是最早用來裝飾瓷器的花紋之一,具版有強烈的民族藝術特權色,從南朝至清代一直盛行不衰,表現了人們對自然生活的熱愛。1956年湖北武昌出土的青釉蓮花尊,高35.8cm,口徑11cm,足徑11.9cm,是南朝青瓷中的代表作品。蓋四周裝飾有雙覆蓮紋,蓮瓣尖端微微上卷。頸分上下兩部分,中間由兩道弦紋相隔,上部為單瓣仰蓮紋,下部為蔓草紋。肩與上腹之間用兩條弦紋隔為兩半,其中下半部為兩層覆蓮紋,蓮瓣尖端上卷呈半浮雕狀,給人以強烈的立體之感。腹部為蔓草紋,下腹為兩層單瓣仰蓮紋。全器製作精美新穎,紋飾明快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