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三花 » 水母桃花

水母桃花

發布時間: 2021-02-08 23:25:56

桃花水母為什麼叫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學抄名:襲Craspedacusta):是笠水母科的一屬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已記錄11種。水母體直徑1.5-2厘米,具有很多觸手,緣膜很厚,其水螅型階段僅有數毫米大小。鍾形身體的邊緣有數百根短觸手。有世代交替。螅形體高約2公釐,無觸手,借出芽方式產生水母體。
桃花水母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之中。生命周期由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階段組成。棲於淡水,故英文名淡水水母(Freshwater jellyfish)。有「水中大熊貓」之稱。除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勢桃花水母兩種外,其餘9種中國均產。是僅有的一種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之中,為世界級瀕危物種。
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作為生物進化過程形成的一個物種,其地位絲毫不遜於大熊貓。桃花水母以自己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其特有的基因對現代基因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同時也為研究和了解物種的遺傳、進化提供了條件。

㈡ 什麼是桃花水母

  • 什麼是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學名:Craspedacusta):是笠水母科的一屬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已記錄11種。水母體直徑1.5-2厘米,具有很多觸手,緣膜很厚,其水螅型階段僅有數毫米大小。鍾形身體的邊緣有數百根短觸手。有世代交替。螅形體高約2公釐,無觸手,借出芽方式產生水母體。

瀛湖景區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從庫區回水灣打撈上來的水生物,水生物通體透明,工作人員說,這種水生物常常在早上在湖面上容易被看到,尤其是下雨過後更多。漁業專家告訴記者,這是安康繼2014年後第二次在漢江中發現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是一屬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之中,為世界級瀕危物種,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㈢ 桃花水母的歷史是什麼

在動物學上,世界抄上首襲次記錄桃花水母是在1880年,標本采自英國倫敦,定名為索氏桃花水母(,1880)。
約半個世紀後,才在世界各地陸續發現桃花水母。其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美洲等溫帶地區,大洋洲也有分布。我國第一次發現桃花水母是1907年,為一日本人採得,經日本學者丘淺訂名為宜昌桃花水母[C。kawaii(Oka,1907)]。
但早在明萬曆三十七年《歸州志》中就有「桃花魚」(即桃花水母)的記載。這是世界上有關桃花水母最早的記錄。清雍正三年(1726年)《古今圖書集成》中對桃花水母曾這樣細致而生動地描述:「桃花水母形如榆莢,大小不一,蠕蠕然游水中,動則一斂一收,若人攢指收放之狀,不知避人,取貯盂中亦然。離水取視,不過如涎一捻,綿軟無復形體。」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歸州志》中有「桃花魚出叱溪河,桃花開時始見,有紅白二種,花落後即無」的記載。其他古籍中還有:「桃花魚形圓,薄如蟬翼,浮水面作翕張狀。」對其出現時期說:「以桃花為生死,桃花既盡,則是無物矣。」根據已查到的資料,可以肯定我國對桃花水母的認識至少早於歐美各國270多年。

㈣ 桃花水母怎麼養

簡介
桃花水母,又稱「桃花魚」、「降落傘魚」,生長於溫帶淡水中,其形狀如桃花,並多在早春桃花盛開季節出現,因此,我國古代稱它們為「桃花魚」。但古人明確指出,桃花魚「非魚也,生於水,故名之曰魚;生於桃花開時,故名之曰桃花魚」。這種正確認識在幾百年前是個了不起的成就。其通體透明,像透明小傘在水中悠然漂浮,它們無頭無尾呈圓形,晶瑩透亮,柔軟如綢,身體周邊長滿了觸角,像飄落水中的桃花在表演「花樣游泳」。最引人注意的是,它們中間長著五個呈桃花形分布的觸角狀物體。它們在水中一張一縮上下飄盪,悠然自得。它們是一類瀕臨絕跡、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已有至少6億年的生存歷史,是地球上最低等級生物之一。由於其對生存環境有極高的要求,活體又極難製成標本,所以,其珍貴度可媲美大熊貓,有兩種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
外貌特徵
桃花水母身體僅由兩層細胞構成,體內有一腔,為消化吸收食物之處,相當於其他動物的腸,屬於腔腸動物。可分為三個主要的部分:一是圓形的傘體,通過其一縮一放來進行游動;二是觸手,在游動中用來控制運動方向,上面布滿刺細胞用來捕捉及麻痹獵物[1];三是其他部分,包括生殖器、緣膜、消化系統、平衡囊等。口朝向傘下方,位於一條管子的末端,具4片唇。食物由此吞入,消化不了的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所以桃花水母的口也起到了「肛門」的作用。傘緣有一水平緣膜,此為水螅水母的共同特徵。 桃花水母傘緣觸手數目為280至444條,沿傘緣分兩層排列,按其長度及著生位置分為三級。其中主幅觸手為一級,共4條,明顯長於其他觸手。其長度約為傘徑的2/5~2/3;位於主幅觸手之間,並與之在同一層面
上著生的其他觸手為二級觸手,數量為20~29條;在一、二級觸手下面環生的觸手為三級觸手,數量為256~412條。水母在水中下沉時,觸手伸展且向上,呈長線狀;上升或向某一方向運動時,觸手遠端逆運動方向彎曲。 透過清澈見底的水面,成千上萬個硬幣般大小、神秘精靈般的桃花水母,在水中一張一合、翩翩起舞;當一縷晨光灑向水面時,水母便浮到水面享受陽光;而一陣秋風掠過,小精靈們又慢條斯理地潛伏在碧綠的水草周圍。一朵朵桃花水母安靜地懸浮著,仿如漂落在水中的瓣瓣桃花。它無頭無尾,晶瑩透亮,柔軟如綢,在水中張縮飄盪,悠然自得,就像空中緩緩升降的降落傘,在清澈見底的水潭中顯得異常優美。
編輯本段生長繁殖習性
桃花水母體態晶瑩透明,在水中游動,姿態優美。它的傘體不停地收縮與舒張,將下傘腔內的水壓出體外,藉此朝相反的方向緩慢游動。當遇到食物時,觸手上的刺絲囊即射出刺絲,刺中被捕獲物,頃刻將其中毒身亡,以觸手送入口中,吞入胃內。桃花水母多以劍水蚤、小線蟲、小環蟲、小蝌蚪、小魚苗等為食。 我國在早春看到的桃花水母,為成熟的水母體,有雌雄之分。以前認為雌雄桃花水母在外形上不能區分。經觀察,觸手細長,伸向上方的均為雌性,觸手短粗,垂向下方的為雄性。雌雄將 人工育出桃花水母
卵子和精子排到水中,卵受精發育成一個微小的滿被纖毛的浮游幼蟲,後幼蟲一端接觸石土央等外物,固著,發育成一個極小的樹枝狀的水螅體。水螅體可度過酷熱的夏季和嚴寒的冬季,待來年春天,以出芽生殖產生水母體。水母體成熟後,再進行有性生殖。1993年在秭歸發現的水螅體長只有0.3毫米,2002年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又發現了水螅體。水母體進行有性生殖產生水螅體,水螅體進行無性生殖產生水母體,這在動物學上稱為世代交替。這可以解釋桃花水母為何突然出現,經數日或十數日後又悄悄地消失。
編輯本段生活環境
水螅體對環境要求極低,而一旦分離出水母則對環境和水質要求很高。生長最佳環境是無污染、人為痕跡少的弱酸性水質,水溫不得高於35攝氏度,若水質受污染,它們有可能在數日之間滅絕。環境適應時,螅狀體便自然分離出水母;環境不利時,螅狀體便長期吸附於水下或岩石縫中世代生存下去。

明萬曆三十七年《歸州志》中有「桃花魚」的記載。這是世界上桃花水母最早的記錄。清雍正三年《古今圖書集成》中曾這樣細致而生動地描述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形如榆莢,大小不一,蠕蠕然游水中,動則一斂一收,若人攢指收放之狀,不知避人,取貯盂中亦然。離水取視,不過如涎一捻,綿軟無復形體。」清道光十九年《歸州志》中有「桃花魚出叱溪河,桃花開時始見,有紅白二種,花落後即無」記載。其他古籍中還有:「桃花魚形圓,薄如蟬翼,浮水面作翕張狀。」對其出現時期說:「以桃花為生死,桃花既盡,則是無物矣。」在秭歸,可以說「桃花魚」是家喻戶曉,並流傳著這樣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漢王昭君為了漢胡和好,遠嫁塞外。昭君出塞合
婚前返故里探親,懷抱琵琶,坐在叱溪河上的小舟上,深情彈了一曲琵琶行,不禁黯然淚下,晶瑩淚珠,滴入河水中,頓時化作體態透明的桃花魚。世界上首次以現代動物學方法和標准記錄桃花水母是在1880年,標本采自英國倫敦,訂名為索氏桃花水母。約半個世紀後,才在世界各地陸續被發現,主要在亞洲、歐洲、美洲等溫帶地區,大洋洲也有發現。我國的桃花水母首次以現代科學方法記錄是在1907年,為一日本人採得,經日本學者丘淺定名為川井桃花水母,我國也叫宜昌桃花水母。根據已查到的資料,可以肯定我國對桃花水母的認識至少早於歐美各國270多年。
學術價值
桃花水母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桃花水母以自己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作為生物進化過程形成的一個物種,其地位絲毫不遜於大熊貓。其特有的基因對現代基因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同時也為研究和了解物種的遺傳、進化提供了條件。如果這一珍貴物種的滅絕,不但是我國物種多樣化的損失,也是我國古代記載的「桃花魚」文化資源的永久喪失。
中國雖然桃花水母種類多、分布廣,但由於桃花水母生存的水體的水質被污染,自然環境遭破壞,生態失去平衡,目前能採到生活桃花水母的地方全國也不過二三處。 對保護桃花水母的呼籲,已引起國內學術界及各方面的關注。在我國,由於對桃花水母的研究起步較晚,導致這一珍稀物種被遺漏在保護物種之外而錯過了許多保護良機。近年在我國湖北秭歸、四川瀘州張壩相繼發現的桃花水母,對渴求研究它的中外專家學者不啻是一聲春雷。但秭歸桃花水母因三峽水庫蓄水而面臨喪失家園之災,在中外專家的共同努力下,秭歸桃花水母開始「移居」北京。中科院院士、原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所長宋大祥認為,秭歸桃花水母異地繁殖的問題並未根本解決。為此,他們只有採用人工授精的方式在小范圍內試驗。今年3月30日,宋大祥院士在結束對瀘州張壩桃花水母的實地考察後指出,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張壩水母生存環境已十分脆弱。對此,瀘州市政府已決定斥巨資來保護這些「水中大熊貓」。 發現桃花水母的地區,應成立專門的管護隊伍,對其所在地進行定點巡查,在其出現的高峰期實行專人看護,勸阻打撈者。
所以桃花水母很難養活!

㈤ 桃花水母是怎麼回事

桃花水母,又稱「桃花魚」、「降落傘魚」「水中大熊貓」,生長於溫帶版淡水中,其形狀如桃權花,並多在桃花季節出現,故得名。

桃花水母(學名:Craspedacusta)是一類生活在淡水中的水母,生命周期由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階段組成。棲於淡水,故英文名淡水水母(Freshwater jellyfish)。

是一種瀕臨絕跡、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已有 15 億年以上的生存歷史,是地球上最低等級生物,有「水中大熊貓」之譽。由於其對生存環境有極高的要求,活體又極難製成標本,所以,其珍貴度可媲美大熊貓,被國家列為世界最高級別的極危生物。已與大熊貓、金絲猴等成為中國保護動物紅色目錄中的一級保護動物。

㈥ 什麼叫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學名:Craspedacusta)是一屬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已記錄11種。生活在清潔的江河、版湖泊之中權。生命周期由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階段組成。

桃花水母以自己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其特有的基因對現代基因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同時也為研究和了解物種的遺傳、進化提供了條件。

桃花水母在中國主要分布在四川(成都、都江堰市、攀枝花、瀘州市)、浙江、湖北、江西南昌、湖南長沙、廈門、河南信陽、東北松花江流域、台灣、香港、江蘇徐州等。

㈦ 桃花水母是什麼

桃花水母抄屬於地球上等級最低的襲動物。
桃花水母是一種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腔腸動物,距今已有6、5億年,出現時間比恐龍要早幾億年,被喻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其本身獨有的基因對現代基因工程研究有重要意義。桃花水母對生存環境有極高的要求,水質不能有任何污染,活體罕見,極難製成標本,被國家列為世界最高級別的「極危生物」,更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桃花水母體態晶瑩透明,在水中游動,姿態優美。它的傘體不停地收縮與舒張,將下傘腔內的水壓出體外,藉此朝相反的方向緩慢游動。當遇到食物時,觸手上的刺絲囊即射出刺絲,刺中被捕獲物,頃刻讓其中毒身亡,然後用觸手送入口中,吞入胃內。桃花水母多以劍水蚤、小線蟲、小環蟲、小蝌蚪、小魚苗等為食。

㈧ 桃花水母的外形特徵是什麼

桃花水母是一屬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已記錄11種。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回之中。生命周期答由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階段組成。


桃花水母的外形象一把撐開的傘,或一個倒扣的碗,稱為傘體,傘邊緣有許多細線狀的觸手,這是它的捕食器官。口朝向傘下方,位於一條管子的末端,具4片唇。食物由此吞入,消化不了的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所以桃花水母嘴和肛門是一個。傘緣有一水平緣膜,此為水螅水母的共同特徵。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