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三花 » 海綿城市雨水花園

海綿城市雨水花園

發布時間: 2021-02-12 22:37:51

A. 海綿城市,雨水花園和LID是同一個概念嗎

概念差的很遠如果說按照層次由小到大排列的話應該是
雨水花園<LID<海綿城市
雨水花園是版一種具體行的權措施,其作用就是針對城市水環境問題。
而LID是low impact development 低影響開發的縮寫,其針對的也是城市水環境問題,最初起源於美國,裡麵包含了各種措施和一套自己的理論體系
海綿城市是LID的中國化體現,是外延的的拓展,是結合中國國情整合出來的一套東西。有提純也有借鑒。

B. 如何打造"海綿城市

建設「海綿城市」,意味著被水泥硬化的「鐵殼城市」,將逐漸變得可自由呼吸、自然吐納。讓城市生態水系統能夠像海綿一樣呼吸,告別「逢雨看海」的尬尷。佘年說,所謂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乾旱缺水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他給記者打了個比喻,「這就像高速公路,車流一多,就塞車。雨水也是一樣的道理。」
江蘇省住建廳城建處副處長何伶俊告訴記者,從技術角度講,江蘇每年降雨量大概1100毫米,70%-85%要求被蓄滯,而不能被排出。今後規劃上將對此加以控制,地塊出讓時徑流量、透水路面等都將作為要件寫進去,開發前後地塊排水量須持平。如此一來,既不增加市政管道的壓力,也會達到滯留洪峰的效果,還可避免馬路的「開膛破肚」。
何伶俊說,建設海綿城市,將對傳統觀念帶來沖擊和挑戰。以往城市排水,靠的是管渠、泵站等設施,追求「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而海綿城市則以「慢排緩釋」、「源頭分散」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 記者了解到,現在全國很多城市躍躍欲試,都在積極探索建設海綿城市。但真正建設好海綿城市,並非易事。
雨水都去哪了?揭秘「城市樣本」
如何打造「海綿城市」?鎮江已經進行了先行先試。5日,記者跟隨專家組來到鎮江市金山湖路。道路兩旁,不見傳統雨水管道,沒有分隔綠化帶,取而代之的,是3.5米寬、0.2-0.3米深的植草溝和植被組成的自然排水系統。
鎮江排水管理處處長胡堅告訴記者,看似普通,實則植草溝下暗藏玄機,路面下,採用了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雨水罐等低影響開發措施。胡堅說,雨水會通過路牙開口進入植草溝,下滲進入透水盲管,然後通過雨水過街管排入河道水系,超滲雨水通過雨水花園內的溢流井進入雨水管然後排入河道水系。排水、蓄水、凈化,既排澇,又排污,一舉多得。

圖為鎮江的下凹式景觀公園
鎮江此類「巧招」著實不少。周灣路人行道、江二社區都在改造中。而在觀塘路,記者看到,此處景觀公園是「塌陷」的下凹式,不像與道路平行或高於地面的普通公園,「它不僅僅是公園,還是應付超標暴雨區域防澇蓄洪和行洪設施,調蓄能力60萬立方米。」。
鎮江市規劃設計院市政分院院長趙江告訴記者,「它們可不能小瞧,透水材料、孔洞、凹陷的『雨水花園』都能起到收集、凈化雨水的作用。而去年幾次大雨,我們現場考察,沒發現任何積存。」雨水最終去哪兒了?趙江說,一部分下滲、補充、涵養地下水,一部分在「海綿體」飽和後依然排到水體,但經過層層滲透,水量減少、水質也得到凈化。鎮江市副市長雷志強說,目前,鎮江因地制宜已做成十幾公里生態道路。新路都按上述標准建造,對老路則進行改造。建生態道路比起原來的擴建管廊,投資節約30%—60%。到2017年底,鎮江22平方公里試點區全面完成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75%以上,排水防澇標准達到有效應對30年一遇降雨,面源污染削減率達到60%。
來自美國的景觀建築師協會執行董事肖恩?奧馬利,給記者講述了另一個鮮活案例。2009年,他曾在中國主持過順德水鄉改造項目,他認為公司能中標主要原因是「尊重現狀,挖掘當地特色文化」。順德是嶺南著名水鄉,水網密布,肖恩提供的方案是恢復順德原來的河道水網,恢復它原來的生命力,水網打通後,不僅可以蓄水防洪,水網相連,恢復過往的生態、嶺南水鄉特色。項目建成後,市民都高興地說:「嶺南文化又回來了!」謹防「簡單化」,也要防止「夠不著」「海綿城市」並非一蹴而就之事」,美國加州注冊景觀設計師,舊金山美院教授張志維告訴記者,美國花了近25年時間,投資20億美元,在一步一步慢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海綿城市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而不是單純地挖幾條水溝、建幾個景觀」。佘年擔心國內很多城市做「海綿城市」時,陷入誤區。
美國注冊景觀設計師鄭瀟在中國寧波、順德做過多個項目,她告訴記者,「實際上,建設海綿城市,滲透在諸多環節細節,既要防止過於簡單化,也要防止夠不著」。
鎮江市規劃設計院院長趙江也有同感,他在論壇主講時說,鎮江做海綿城市,幾乎沒有大體量工程,有的都是細微之處的變化。「打造海綿城市,並不是推翻一切重來,而是與傳統相結合,對現有資源重新調整。」
鄭瀟感觸地說,「中國城市發展速度太快,一些地方丟了很多原有的文化特色,太可惜!我們在建設海綿城市的過程中,要盡量保留一個地方的『魂』」。
讓藍圖變成真正的美景,還要靠落實。鄭瀟經手多個中國項目,最大遺憾是「前期規劃設計都很好,但落到實處,施工過程,卻因造價、施工單位而被『腰斬』」,在她看來,想要將完美的海綿城市打造出來,還需要嚴格的監管,不留遺憾。肖恩?奧馬利說,海綿城市建設的出發點,不僅僅是防澇排洪工程,還要增加城市的趣味性,讓市民參與進來,給市民提供休閑新場所。
上世紀九十年代,肖恩曾主持過美國休斯頓「海綿城市」項目。他掏出手機,給記者展示改造後的河道:兩岸綠樹依依,房屋林立,金發碧眼的姑娘在跑步,小孩子在玩耍,河渠里,床岸鋪滿了綠色的花草。誰能想到,項目改造前,「這里根本沒人來,除了排污水,基本是廢棄的。」
該項目位於休斯頓三角洲地帶,每年都飽受洪水之苦,休斯頓政府起初的設想,也是「簡單」:將近500公里河道拓寬兩倍。但肖恩所在的SWA設計師說,「不要拓寬,而是尊重它本來的樣子。」
「改造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從市中心開始改造,一路往郊區,近500公里河道由廢變寶。溝渠由直變彎,減輕河流壓力,河道兩岸打造成了四季風景線。而河底種上凈化植物,將河床變軟,不僅吸水、美觀,還減少污染問題。
「如果只是從技術層面來做,當然能做到防洪、收集雨水功能做到,但它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很難開發出來,這應該是一個綜合體系,不僅僅是一個工程。」佘年告訴記者,海綿城市建設,其實更需要「中醫方法」,需要多部門協調,生態、社會、文化、經濟價值綜合考慮,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記者發稿前獲悉,與會的中、美、英、德等國500餘專家,通過了《海綿城市工程技術實踐鎮江宣言》,達成包括加快推進城市排水系統由灰色方案向綠色方案轉型、加快實施城鄉生態修復等六條共識。記者相信,強有力推進,未來的城市會像海綿一樣「會呼吸」,真正建一座人與山水湖林相融的生態園。

C. 海綿城市吸收90%的雨水怎麼算

通過地區內多年的降雨資料數據,計算出平均一年該地區的降水量,然後調查統計該地區的排水版量權(主要是地表徑流排出量),兩者相減後得出的即是該地區的雨水年吸收量.海綿城市建設中要達到的雨水吸收指標通常是通過綠色下墊面(如綠色屋頂/透水鋪裝/雨水花園/人工濕地等)取代原有的灰色基礎設施(即傳統意義上的硬化下墊面)來提高雨水的原地滯留/消納和下滲量來實現的,該指標(專業稱之為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因地而異,通常為80-85%。

D. 海綿城市、雨水花園和 LID 是同一個概念嗎

不是同一個概念。海綿城市的功能是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並加以利用。而雨水花園是一種生態可持續的雨洪控制和雨水利用設施。lid是用於城市城市暴雨優化的

E. 海綿城市中 雨水過多導致城市內澇怎麼辦 安裝一個雨水調蓄池

海綿城市(水資源管理策略和方法)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海綿城市」材料實質性應用,表現出優秀的滲水、抗壓、耐磨、防滑以及環保美觀多彩、舒適易維護和吸音減噪等特點,成了「會呼吸」的城鎮景觀路面,也有效緩解了城市熱島效應,讓城市路面不再發熱。

01>>我們提供海綿城市建設的咨詢服務

海綿雨水」不僅擁有10 多年的雨水控制與綜合利用項目經驗,而且通過整合廣泛的合作平台和國內外經驗豐富的專家團隊, 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切實可行的規劃設計和實施方案,參與了半數以上試點城市的申報和建設。


02>>我們提倡源頭治理和生態治理
一般雨水系統的設計指導思想是及時、迅速地排除降雨形成的地表徑流。但是在流量設計時沒有考慮對雨水徑流的利用。因此 , 一方面是斥資建設龐大的雨水排放系統將雨水徑流排出城市 , 另一方面卻是城市地下水補給不足和淡水資源缺乏。也就是說, 雨水作為一種天然的水資源經過我們目前的管理方式由水資源變成了水的污染物, 成為城市向外圍擴散污染的非常大的源頭。

我們把雨水看做資源進行可持續利用,從源頭入手,根據不同下墊面特徵和項目需求,採取不同的雨水收集和處理方式,實現對於中小型降雨的就地入滲和利用,對大型和特大型降雨實現就地滯留,在滯留之後進行延時排放,利用延時錯峰減小城市排水管網的壓力。

03>>我們協助提供海綿城市專項規劃
傳統的建設或改造項目針對雨水徑流採取「管網——水系」工程模式,將雨水進行排放和引流,直接排往城市水系。既沒有對相對干凈的雨水進行利用,也沒有起到就地有效控制面源污染的作用。分散式城市雨水管理的解決思路是不把雨水排向區域外,而是將其聚集在區域內,利用區域內的公共空間對雨水進行滯留、滲透和利用, 只將多餘的雨水排到城市排水管網中, 以此來降低城市排水管網的壓力。

在我國高速城市化進程中, 如果在雨水管道系統設計和用地規劃上,考慮雨水滲透和綜合利用,合理、充分地利用雨水資源,那麼既能緩和城市水資源危機,又能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調節氣候,從而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減少所需雨水管道容量,緩解城市內澇,減輕水體污染,增加淡水資源。

我們擁有業內一流的專家團隊,可以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並與城市總體規劃、排水防澇規劃、水環境治理規劃等專項規劃充分協調,提供系統化的規劃設計建議。使規劃成果更加合理、可行,實現污染治理、水資源平衡和排水防澇的多種目標。

04>>我們提供項目的設計和管理
水資源問題因地而異 , 根據海綿城市的建設要求 , 不同項目的設計目標也有所差別。 一般情況下,不同下墊面的雨水收集和處理方式不同。 通過雨水量的計算 , 採用相應的管理模式 , 實現對於中小型降雨的滯留和利用 , 對大型和特大型降雨實現滯留 , 在滯留之後進行延時排放 , 利用延時錯 峰減小城市排水管網的壓力。

我們有一個專業的設計團隊,已經擁有超過上千個項目的設計經驗,可以把雨水系統和道路、建築、景觀等城市管理的各個方面緊密聯系。我們有能力充分利用城市的公共空間(屋頂、綠地、廣場、公園等),通過雨水徑流的管理策略,使其變為有雨水管理功能的基礎設施。我們兼顧控制水量與水質,從點到面,形成分布式的管理網路,在雨水徑流到達受納水體之前進行處理和利用,降低徑流總量、改善徑流水質、補充地下水,助力海綿城市的建設。

F. 海綿城市,雨水花園和LID是同一個概念嗎

雨水花園是一種模仿自然界雨水匯集、滲漏而建設的淺凹綠地,主要用於匯聚並吸版收來自權屋頂或地面的雨水,並通過植物及各填充層的綜合作用使滲漏的雨水得到凈化。凈化後的雨水不僅可以補給地下水,也可以作為城市景觀用水、廁所用水等。

(2015·新課標)鋪設樹皮覆蓋層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土壤水分。

(2015·新課標)對下滲雨水凈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層是種植土層和砂層。

(2015·新課標)雨水花園的核心功能是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G. 什麼是海綿城市

1海綿城市--滲

由於城市下墊面過硬,到處都是水泥,改變了原有自然生態本底和水文特徵,因此,要加強自然的滲透,把滲透放在第一位。其好處在於,可以避免地表徑流,減少從水泥地面、路面匯集到管網里,同時,涵養地下水,補充地下水的不足,還能通過土壤凈化水質,改善城市微氣候。而滲透雨水的方法多樣,主要是改變各種路面、地面鋪裝材料,改造屋頂綠化,調整綠地豎向,從源頭將雨水留下來然後「滲」下去。

1透水景觀鋪裝

傳統的城市開發中無論是市政公共區域景觀鋪裝還是居住區景觀鋪裝設計中多數採用的都是透水性差的材料,所以導致雨水滲透性差,而在這一方面可以通過透水鋪裝實現雨水滲透,或通過水渠和溝槽將雨水引流至街道附近的滯留設施中。

2透水道路鋪裝

傳統城市開發建設中道路占據了城市面積的10%-25%,而傳統的道路鋪裝材料也是導致雨水滲透性差的重要隱私之一,除了景觀鋪裝方面可以通過透水鋪裝實現雨水滲透之外,還可以將園區道路、居住區道路、停車場鋪裝材料改為透水混凝土,加大雨水滲透量,減少地表徑流,滲透的雨水儲蓄在地下儲蓄池內經凈化排入河道或者補給地下水,減少了直接性雨水對路面沖刷然後快速徑流排水對於水源的污染。

3綠色建築

海綿城市建設措施不僅在於地面,屋頂和屋面雨水的處理也同樣重要。在承重、防水和坡度合適的屋面打造綠色屋頂,利於屋面完成雨水的減排和凈化。對於不適用綠色屋頂的屋面,也可以通過排水溝、雨水鏈等方式收集引導雨水進行貯蓄或下滲.

對於不適用綠色屋頂的屋面,也可以通過排水溝、雨水鏈等方式收集引導雨水進行貯蓄或下滲。

2海綿城市---蓄

即把雨水留下來,要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使降雨得到自然散落。現在人工建設破壞了自然地形地貌後,短時間內水匯集到一個地方,就形成了內澇。所以要把降雨蓄起來,以達到調蓄和錯峰。而當下海綿城市蓄水環節沒有固定的標准和要求,地下蓄水樣式多樣,總體常用形式有兩種:塑料模塊蓄水、地下蓄水池。

1蓄水模塊

雨水蓄水模塊是一種可以用來儲存水,但不佔空間的新型產品;具有超強的承壓能力;95%的鏤空空間可以實現更有效率的蓄水。配合防水布或者土工布可以完成蓄水,排放,同時還需要在結構內設置好進水管、出水管、水泵位置和檢查井。

2地下蓄水池

雨水收集池,由水池池體、水池進水沉沙井、水池出水井、高、低位通氣帽,水池進、出水水管、水池溢流管、水池曝氣系統等幾部分組成。

3海綿城市---滯

其主要作用是延緩短時間內形成的雨水徑流量。例如,通過微地形調節,讓雨水慢慢地匯集到一個地方,用時間換空間。通過「滯」,可以延緩形成徑流的高峰。具體形式總結為三種:雨水花園、生態滯留池、滲透池、人工濕地。

1雨水花園

是指在園林綠地中種有樹木或灌木的低窪區域,由樹皮或地被植物作為覆蓋。它通過將雨水滯留下滲來補充地下水並降低暴雨地表徑流的洪峰,還可通過吸附、降解、離子交換和揮發等過程減少污染。其中淺坑部分能夠蓄積一定的雨水,延緩雨水匯集的時間, 土壤能夠增加雨水下滲,緩解地表積水現象。蓄積的雨水能夠供給植物利用,減少綠地的灌溉水量。

2生態滯留區

概念上來講生態滯留區就是淺水窪地或景觀區利用工程土壤和植被來存儲和治理徑流的一種形式,治理區域包括草地過濾,砂層和水窪面積、有機層或覆蓋層、 種植土壤和植被。生態滯留區在對於土壤的要求和工程技術上的要求不同於雨水花園,形式根據場地位置不同也較為多樣,如生態滯留帶、滯留樹池等。

2.1植草溝
植淺草溝具有輸水功能,具有一定的截污凈化功能。適用於徑流量小及人口密度較低的居住區、工業區或商業區、公園、停車場及公共道路兩邊,可以代替路邊的排水溝或者雨水管渠系統。植草溝溝頂寬0.5~2m,深度0.05~0.25m,邊坡(垂直:水平)1:3~1:4,縱向坡0.3%~5%。可設置在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前作為預防處理。

2.2雨水塘
雨水塘是滲水窪塘即利用天然或人工修築的池塘或窪地進行雨水滲透,補及地下水,雨水塘能有效地削減徑流峰值。但雨水塘護坡需要種植耐濕植物,若雨水塘較深(超過60cm)護坡周邊就要種植低矮灌木,形成低矮綠籬,消除安全隱患。同時整個雨水塘系統還要形成微循環才能防止水體腐壞。

2.3雨水濕地

雨水濕地人工雨水濕地是一個綜合的生態系統,它應用生態系統中物種共生、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結構與功能協調原則,將雨水花園、生態滯留池收集的雨水進行集中的凈化。而且其具有緩沖容量大、處理效果好、工藝簡單、投資省、運行費用低等特點,極其適合海綿城市建設中多出應用。

4海綿城市---凈

通過土壤的滲透,通過植被、綠地系統、水體等,都能對水質產生凈化作用。因此,應該蓄起來,經過凈化處理,然後回用到城市中。雨水凈化系統根據區域環境不同從而設置不同的凈化體系,根據城市現狀可將區域環境大體分為三類:居住區雨水收集凈化、工業區雨水收集凈化、市政公共區域雨水收集凈化。根據這個三種區域環境可設置不同的雨水凈化環節,而現階段較為熟悉的凈化過程分為三個環節:土壤滲濾凈化、人工濕地凈化、生物處理。

1雨水凈化系統三部分

土壤滲濾凈化:大部分雨水在收集時同時進行土壤滲濾凈化,並通過穿孔管將收集的雨水排入次級凈化池或貯存在滲濾池中;來不及通過土壤滲濾的表層水經過水生植物初步過濾後排入初級凈化池中。

人工濕地凈化:分為2個處理過程,一是初級凈化池,凈化未經土壤滲濾的雨水;二是次級凈化池,進一步凈化初級凈化池排出的雨水,以及經土壤滲濾排出的雨水;經二次凈化的雨水排入下游清水池中,或用水泵直接提升到山地貯水池中。初級凈化池與次級凈化池之間、次級凈化池與清水池之間用水泵進行循環。

2雨水凈化系統三大區域環境

居住區雨水收集凈化:
居住區雨水收集凈化過程中由於居住區內建築面積和綠化面積較大,雨水沖刷過後大量水體可以經生態滯留區、雨水花園、滲透池收集起來經過土壤過濾下滲道模塊蓄水池中,相對來說雨水徑流量較少。所以利用海綿城市雨水收集系統將雨水惠存、下滲、過濾然後經過生物技術凈化之後就可以大量用於綠化灌溉、沖廁、洗車等方面。

工業區雨水收集凈化:
工業區有別於居住區,相對來說綠地面積較少,硬質場地和建築較多,再加上工業產物的影響,所以在海綿城市雨水收集和凈化環節就要格外注意下滲雨水的截污環節。經過承載海綿城市原理的園林設施對工業污染物的過濾之後,雨水經過土壤下滲道模塊蓄水池,在這個過程中設置截污處理對下滲雨水進行第二次的凈化,進入模塊蓄水池之後配合生物技術再次凈化後再次的循環利用到冷卻水補水、綠化灌溉、混凝土攪拌等方面。

市政公共區域雨水收集凈化:
市政公共區域雨水收集凈化對比前兩個區域環境有著不一樣的方面,綠地面積大,不同地區山體高程不同所以導致徑流量不同,並且河流、湖泊面積較大,所以減緩雨水沖刷對山體表面的沖擊破壞和對水源的直接污染是最為重要的問題。就上述問題來講,市政區域雨水凈化在雨水收集方面要考慮生態滯留區和植物緩沖帶對山體的維護作用以及對河流、湖泊的過濾作用。在雨水調蓄方面主要使用調蓄池來對下滲雨水進行調蓄,凈化後的水一方面用於市政綠化和公廁沖廁,一方面排入河流、湖泊補給水原,解決了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5海綿城市---用

在經過土壤滲濾凈化、人工濕地凈化、生物處理多層凈化之後的雨水要盡可能被利用,不管是豐水地區還是缺水地區,都應該加強對雨水資源的利用。不僅能緩解洪澇災害,收集的水資源還可以進行利用,如將停車場上面的雨水收集凈化後用於洗車等。我們應該通過「滲」涵養,通過「蓄」把水留在原地,再通過凈化把水「用」在原地。

收集雨水用於建築施工

收集雨水用於綠化灌溉
收集雨水用於洗車
收集雨水用於抽水馬桶

收集雨水用於消防
收集雨水用於景觀用水

6海綿城市---排

是利用城市豎向與工程設施相結合,排水防澇設施與天然水系河道相結合,地面排水與地下雨水管渠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一般排放和超標雨水的排放,避免內澇等災害。有些城市因為降雨過多導致內澇。這就必須要採取人工措施,把雨水排掉。
當雨峰值過大的時候,地面排水與地下雨水管渠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一般排放和超標雨水的排放,避免內澇等災害。經過雨水花園、生態滯留區、滲透池凈化之後蓄起來的雨水一部分用於綠化灌溉、日常生活,一部分經過滲透補給地下水,多餘的部分就經市政管網排進河流。不僅降低了雨水峰值過高時出現積水的幾率,也減少了第一時間對水源的直接污染。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海綿城市建設應遵循生態優先等原則,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應統籌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統性,協調給水、排水等水循環利用各環節,並考慮其復雜性和長期性。
海綿城市的建設途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對城市原有生態系統的保護。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有的河流、湖泊、濕地、坑塘、溝渠等水生態敏感區,留有足夠涵養水源、應對較大強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濕地,維持城市開發前的自然水文特徵,這是海綿城市建設的基本要求。
二是生態恢復和修復。對傳統粗放式城市建設模式下,已經受到破壞的水體和其他自然環境,運用生態的手段進行恢復和修復,並維持一定比例的生態空間。

三是低影響開發。按照對城市生態環境影響最低的開發建設理念,合理控制開發強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夠的生態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積比例,最大限度的減少對城市原有水生態環境的破壞,同時,根據需求適當開挖河湖溝渠、增加水域面積,促進雨水的積存、滲透和凈化。

H. 海綿城市和景觀設計是分開出圖嗎

通常會有海綿城市抄總體規襲劃圖,然後在規劃圖下面會有具體的設計說明、景觀平面定位及索引圖、豎向設計圖、下凹綠地及進水口詳圖、雨水花園、植草溝、平沿石及擋牆詳圖、排水溝詳圖、綠化平面圖、苗木表、水景節點詳圖、鋪裝及坐凳大樣圖、混凝土排水溝大樣圖、雨水花園大樣圖、高位花壇大樣圖等,因此只能說景觀設計時海綿城市設計圖中的一部分。

I. 「海綿城市」是什麼意思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

其建設能有效緩解快速城市化過程中的各種水問題,有效改善城市熱島效應等生態問題,創造具備生態和景觀等功能的公共空間,是修復城市水生態、涵養水資源,增強城市防澇能力,擴大公共產品有效投資,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有力手段。

(9)海綿城市雨水花園擴展閱讀:

設計理念:

建設海綿城市,首先要扭轉觀念。傳統城市建設模式,處處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設施來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澇,旱澇急轉。

根據《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城市建設將強調優先利用植草溝、滲水磚、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綠色」措施來組織排水,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既避免了洪澇,又有效的收集了雨水。

建設海綿城市,即構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主要是指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多種技術途徑,實現城市良性水文循環,提高對徑流雨水的滲透、調蓄、凈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維持或恢復城市的海綿功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海綿城市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