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三花 » 聲音花園樂隊

聲音花園樂隊

發布時間: 2021-02-13 21:02:48

① 查斯特·貝南頓是如何自殺的

7月20日,林肯公園(Linkin Park)主唱查斯特·貝南頓(Chester Bennington)上吊身亡。一代巨星的突然離世讓粉版絲受到極大打擊,而他權輕生這天正巧是已故好友「聲音花園」樂隊主唱克里斯·康奈爾(Chris Cornell)的53歲冥誕。

選擇上吊的手法相同,也同樣沒有留下任何遺書,警方調查發現,查斯特房內有幾個空酒瓶,但沒有找到使用過毒品的痕跡,讓人不禁感嘆,他可能是因為童年遭性侵的陰影,加上走不出好友驟然離世的悲傷,才會想不開走上絕路。

一顆搖滾的心就這樣停止了跳動,我想沒有人知道他在死前經歷什麼,希望天堂不會有悲傷。

② 中國民謠歌手有哪些 民謠起源於哪裡有哪些著名的民謠歌曲

問題一:中國民謠歌手有趙雷、宋冬野、周雲蓬、郝雲、老狼、趙照、曹方、馬頔、李志、陳粒、張瑋瑋、鍾立風、貳佰、萬曉利、花粥、堯十三等。

問題二:中國民謠可以追溯到兩漢時期。在兩漢歷史上,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民謠,內容包羅萬象,既有各地風俗民情的反映,也有民眾對於時事所做的道德評判,抑或借某些事件的發生宣洩積累的不滿情緒。

正如《詩經·將仲子》所雲:「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民謠的歌詞簡單,琅琅上口,廣為傳唱,因此為各個時期的政權所重視。

英國民謠(English Banad),起源於中世紀末期,即12、13世紀,興盛於14、15世紀,復興於18、19世紀,是英國最古老的詩歌形式之一。它主要包括兩大部分,英格蘭民謠和蘇格蘭民謠。

問題三:《成都》、《三十歲的女人》、《鼓樓》、《瑪麗》、《同桌的你》、《睡在上鋪的兄弟》、《童年》、《大學自習室》、《窗外》、《橄欖樹》、《在希望的田野上》、《采蘑菇的小姑娘》、《青春舞曲》等。

(2)聲音花園樂隊擴展閱讀:

當下中國民謠歌手的代表人物:

1. 趙雷

趙雷,1986年7月20日生於北京,中國內地民謠歌手、音樂人。2011年,趙雷發行個人第一張唱片《趙小雷》,專輯收錄的主打歌曲《南方姑娘》被眾多歌手及樂迷翻唱,趙雷也因此被更多人認識受到關注。

2. 宋冬野

宋冬野,1987年11月10日出生於中國北京,中國民謠歌手,音樂創作人。2009年,在豆瓣以獨立音樂人的面貌,推出歌曲《抓住那個胖子》、《年年》、《嘿,褲衩兒》等歌曲。2011年,宋冬野推出歌曲《安和橋》、《就在不遠的2013》。

3. 堯十三

堯十三,原名唐堯,1986年8月25日出生於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中國內地男歌手,畢業於武漢大學醫學院臨床專業。2011年,加入麻油葉民間民謠組織 ;同年,推出個人原創單曲《瞎子》。2012年,為電影《浮城謎事》彈奏吉他曲《我想彈琴給你聽》。

③ 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自縊身亡歌迷在其住宅外獻花悼念

據外媒報道,知名美國搖滾樂團林肯公園(Linkin Park)主唱查斯特·貝南頓(Chester Bennington),於美東時間版7月20日上午9時許,被人發現權在美國加州洛杉磯的住宅內上吊自盡,終年41歲。

為表達悼念,查斯特粉絲在其住宅外置花悼念,同時也在紙上表達對查斯坦的思念與哀悼。

④ 查斯特·貝南頓曾經的輝煌你知道多少

林肯公園的主唱查斯特·貝南頓Chester Bennington,今天早上在洛杉磯帕洛斯弗迪斯的一個私人庄園自縊身亡,年僅41歲。此消息已得到洛杉磯警方證實。

不少人是完全無法接受這個消息的,因為這個消息就像開玩笑一般的蹦了出來,但可惜的是,他卻是真的。

在查斯特·貝南頓發布的上一張直徑克里斯康奈爾的專輯中,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在宣洩自己的抑鬱情緒,但最終沒能將他留住。

一顆搖滾的心就這樣停止了跳動,我想沒有人知道他在死前經歷什麼,但今天全世界註定是悲傷的!!! 搖滾原本是讓人熱血沸騰的,但此刻的搖滾是令我心碎的。

⑤ 為什麼查斯特自殺讓人如此震驚

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貝南頓Chester Bennington於當地時間7月20日早上,在洛杉磯
帕洛斯弗迪斯的一個私人庄園自縊身亡,年僅41歲。

Chris去世後,Chester還為他寫下悼文。對於Chester的自殺,親友表示震驚但不意外,因為Chester曾經透露過想自殺的念頭,他曾表示自己童年時被虐待,導致他醫生無法走出陰影,也導致他長期酗酒和嗑葯來療傷。

目前,洛杉磯警方仍在調查Chester的死因。

⑥ 誰能列舉幾個slash比較出名的作品

專輯名稱:《Slash》 發行時間:2010年4月6日專輯封面
專輯介紹
原槍花樂隊吉他手Slash的同名個人專輯,同時也是他真正意義上的首張個人專輯正式發行。在兩支變化莫測的樂隊里呆了25年後,Slash為被稱為「彈葯」而感到欣慰。Slash說:「這是非常暢快的。我會帶著新的想法回到Velvet Revolver樂隊」。《Slash》由埃里克·瓦倫丁(Eric Valentine)製作,簡的嗜好的貝斯手克里斯·錢尼(Chris Chaney)和九寸釘的鼓手喬什·弗雷澤(Josh Freese)負責所有歌曲的節奏部分。專輯中大部分歌曲的創作是由Slash完成的,每首歌的主唱則由他親自挑選。黑眼豆豆的女主唱菲姬、搖滾小子(Kid Rock)、摩托頭的主唱萊米·凱爾密斯特(Lemmy Kilmister)、Maroon 5的主唱亞當·萊文(Adam Levine)、七級煉獄的主唱M. Shadows、黑色安息日主唱Ozzy Osbourne、傀儡樂隊主唱伊基·波普、前聲音花園主唱克里斯·科內爾、Cult樂隊主唱伊恩·阿斯特伯里(Ian Astbury)、前涅盤樂隊鼓手戴夫·格羅爾等眾多明星都為專輯獻上了自己的歌喉。Slash對這些好朋友的友情客串非常滿意,他說:「一開始的想法很簡單。我把想合作的藝人都找來,這些合作很新鮮,並且非同凡響。最令我感動的是每個人都傾力而為,大家都想把事情做好。整個過程讓我們享受到了無窮的樂趣。」 發行公司:Dik Hayd Records
專輯曲目
1. Ghost (feat. Ian Astbury & Izzy Stradlin) 2. Beautiful Dangerous (feat. Fergie) 3. Crucify the Dead (feat. Ozzy Osbourne & Taylor Hawkins)樂隊合照(16張) 4. Back from Cali (feat. Myles Kennedy) 5. Promise (feat. Chris Cornell) 6. By the Sword (feat. Andrew Stockdale) 7. Gotten (feat. Adam Levine) 8. Doctor Alibi (feat. Lemmy) 9. Watch This (feat. Dave Grohl & Duff McKagan) 10. I Hold On (feat. Kid Rock) 11. Nothing to Say (feat. M. Shadows) 12. Starlight (feat. Myles Kennedy) 13. Saint is a Sinner Too (feat. Rocco DeLuca) 14. We're All Gonna Die (feat. Iggy Pop) 15. Mother Maria (feat. Beth Hart) (Uk Bonus Track) 16. Sahara (feat. Inaba Koshi) (Uk Bonus Track) 17. Paradise City (feat. Fergie & Cypress Hill) (Uk Bonus Track) 18. Chains and Shackles (feat. Nick Oliveri) 19. Baby Can't Drive (feat. Alice Cooper. Nicole Scherzinger. Steve Adler and Flea)

⑦ 查斯特貝南頓為什麼自殺

外媒猜測,Chester選擇在7月20日自殺的原因跟他極其要好的朋友、Soundgarden(聲音花園)樂版隊以及Audioslave樂隊主唱權Chris Cornell有關,因為7月20日是Chris Cornell的誕辰。而Chris Cornell 於今年5月17日上吊自殺,享年52歲。Chris去世後,Chester還為他寫下悼文。
對於Chester的自殺,親友表示震驚但不意外,因為Chester曾經透露過想自殺的念頭,他曾表示自己童年時被虐待,導致他醫生無法走出陰影,也導致他長期酗酒和嗑葯來療傷。目前,洛杉磯警方仍在調查Chester的死因。

⑧ 垃圾搖滾的回憶故事

從1994年開始,每年的春天都有了一個紀念的理由。紀念一段搖滾歲月的傳奇,紀念一個傳奇的黯然消逝。在春天樂此不疲的紀念中,人們把歲月的灰塵鄭重地擦掉,讓傳奇露出原初的光澤。事實上,在幾年以前,已經有人開始厭倦在紀念中度過春天了,或許他們是不願看到傳奇被這樣地對待——像青春的紀念品一樣,在一天中被擦亮,然後在一年裡束之高閣,留下的僅是一個狂歡的理由。
四月的周末,樂隊們聚集到酒吧。腰間的隨身聽里也許裝著金屬、朋克、英式或者Hip-Hop的唱片,但這晚他們前來上演的是同一種音樂。樂隊名單里或許有些陌生的名字,而他們必唱的曲目觀眾已經了如指掌。他們開始了整晚的翻唱,哪怕是不穩的節奏和失準的英文也能喚起一代人的青春回憶。這里的夜晚很奇妙,人們因為擁有相同的記憶而激動;在失真吉他的傾訴中,場地內外經歷著時空的置換,人們彷彿站在世界的極點,前後左右都是西雅圖的方向。當這儀式變成習慣,即便紀念的情感猶如絲絨般高貴,十年下來也蘸染了抹布的味道。狂歡需要理由么?在我們如今的理解中,狂歡應該是隨時隨地由心而發的。可是我們仍不甘心放過任何一個狂歡的理由,那正說明它是我們不曾擁有的。 4月8日,大洋彼岸傳來柯特·科本(Kurt Con)的死訊。在那之前,中國樂迷的青春期已經開始了。
九十年代初,如果你尚在學校里勉強著,肯定認識一個試卷上永遠考不到的英文單詞「Alternative」,而且知道一種字典里也找不到的解釋——「非主流」,或者叫它「另類」也可以。當時懂得這個詞的人也確實屬於另類——在學校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騎著自行車曠課找人翻錄搖滾磁帶,對美國的嚮往一點不少。每一個人都在孤立中,努力搜索志同道合者和交流的快樂,同時為能早一天成為專業樂迷而努力,在課本的遮擋下翻譯歌詞,進行額外的英語修煉。
非主流的概念到來之前,資訊匱乏的中國樂迷幾乎有著相同的信仰,過著一種普遍的精神生活:一邊尋找和收集搖滾史上的經典唱片,一邊向重金屬強壯有力的胸膛撲去。重金屬無疑收容了青春期的暴躁。在中國,它比革命性的朋克樂更早地佔據人心,其功效性也讓人愛不釋手——樂迷可以先用它的吵鬧趕走看不順眼的人,再借它的辛辣和硬朗撐起自己發育中的身軀,並留起一頭精心梳理的長發。
誰不盼望能在一個秘密的早晨佔領學校的廣播室,讓操場的大喇叭轟出「齊柏林飛艇」(Led Zeppelin)或者「金屬製品」(Metallica)的音樂?可僅有的理智告訴我們:那是不可能的。權衡過幾十種自殺的方式之後,日子還得過下去。在憋悶和屈辱之中,宗教般的重金屬仍然威猛挺立著,年輕的身體卻累了。青春渴望一種更有親和力的召喚,渴望被理解和塗抹上更鮮艷的色彩,也曾偷偷地想過換一件比皮衣更舒服些的行頭。
電台DJ引進「非主流」這一概念已值九十年代初,遲是遲了些,不過更便於我們感受完整的景觀。人們不僅聽到了「音速青年」(Sonic Youth)、「恐龍二世」(Dinosaur Jr.)、「簡的嗜好」(Jane』s Addiction)和「小妖精」(Pixies)這些八十年代非主流代表樂隊的唱片,還很快地認識了「聲音花園」(Soundgarden)、「蜜漿」(Mudhoney)、「涅盤」(Nirvana)、「珍珠醬」(Pearl Jam)、「石廟向導」(Stone Temple Pilots)、「叫樹」(Screaming Trees)、「討厭鬼」(Melvins)和「泰德」(TAD),得知在「非主流」模糊的范疇下還有一個更具體的分類「垃圾搖滾」(Grunge)。或者也可以叫它「邋遢搖滾」,反正在字典里一樣找不到確切的翻譯。無論如何,在有著金屬的張揚、朋克的熱忱和實驗探索的聲音中,青春得到了更徹底的安慰,孤獨感和哀傷有處落腳了。
不僅僅是追隨,我們也目擊了「碎瓜」(Smashing Pumpkins)和「紅辣椒」(Red Hot Chili Peppers)殺入主流的過程。繼硬搖滾和重金屬之後,中國樂迷開始了又一段共同的記憶。斷代史式的唱片收藏宣告結束,從此跟上了美國的步伐,一步也沒再落下。所以,柯特·科本去世的那天我們能夠記憶猶新,在他生活的27年裡,至少有3年是有我們陪伴的。他被脆弱和迷茫轟死在輝煌里,我們一樣覺得他是烈士,會把四月獻給他的亡靈。 一開始我們還說不清樂隊在非主流的小廠牌發行唱片有什麼樣的意義,只覺得那是件很酷的事,起碼它是小眾,和別人不一樣。1983年左右,美國的朋克搖滾蓄起了長發,朋克和金屬之間水火不容的局面開始緩解。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一些五花八門的後朋克樂隊因為獨立於主流場景而有了「非主流搖滾」這個集體稱謂。非主流搖滾囊括了來自吵鬧的流行樂、後硬核朋克、瘋克金屬、流行朋克和實驗搖滾的所有元素,為之後的垃圾搖滾奠定了基礎。樂隊中的大多數都簽約於獨立廠牌(事實上若他們跑到大廠牌旗下日子也不會好過,難以得到真正的尊重)。
當我們終於領會到獨立精神的含義,非主流搖滾已經變成了九十年代最火爆的音樂形式。以「傀儡」(The Stooges)和「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那種泥濘、黑暗的音效為基礎的垃圾搖滾,繼承了朋克樂的熱情和八十年代早期美國硬核的獨立思想,雖然吉他直接源自早期的金屬樂,但審美已經遠遠脫離了它,抑揚頓挫的動力美學與模糊、失真吉他一起成為了辨認這一流派的標志性記號。1991年,垃圾搖滾樂隊「涅盤」的專輯《別在意》(Never Mind)在商業上大獲成功,這事不僅使「涅盤」很快跨入主流,而且被看做整個非主流運動的重要劃分點。相比由涅盤樂隊開始的第二波浪潮,以「綠日」(Green Day)、「蜜漿」(Mudhoney)和「聲音花園」(Soundgarden)為代表的第一波垃圾搖滾樂隊更為重型。而「涅盤」比他的前輩更具旋律性,他在音樂、歌詞中滲透出的內省和焦慮也成為了垃圾搖滾樂的標志之一。「涅盤」跨入主流之後,垃圾搖滾丟失了很多獨立性以及與朋克樂的關聯,成為了九十年代硬搖滾中最流行的風格。
垃圾搖滾突圍主流以後沒多久,後垃圾搖滾出現了。與1992年初「涅盤」爬上排行榜首僅隔幾年,「布希」(Bush)和「蠟盒」(Candlebox)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後垃圾搖滾多指一批在西雅圖垃圾搖滾襲擊主流後曇花一現的樂隊——垃圾搖滾度過全盛期後,九十年代中期至末期組建的樂隊又掀起了新的浪潮——他們中的一些在出了一張精彩專輯之後迅速報銷;另一些也能夠一張專輯接一張專輯地火下來。「韋澤恩」(Weezer)、「集體靈魂」(Collective Soul)、「勝過以斯拉」(Better Than Ezra)、Seven Mary Three、「現場」(Live)、「銀椅子」(Silverchair)、「海綿」(Sponge)仍然在出唱片,而「信條」(Creed)和「火柴盒20」(Matchbox Twenty)到如今也賣得很好。西雅圖的樂隊們深深紮根於八十年代地下非主流搖滾,後垃圾搖滾則受垃圾搖滾的影響,效法了垃圾搖滾的風格和聲音。除此之外,還從八十年代早期的刺耳流行樂、流行朋克、斯加樂復興(Ska Revival)、非主流金屬和經典搖滾專輯中汲取能量。他們一邊保持內省和焦慮,一邊又把自身搞得極端嚴肅,不過也有一些樂隊用鬼馬的幽默感替換了垃圾搖滾代表性的陰郁。這一切使後垃圾搖滾從誕生之日起就乾脆地成為了一種主流和商業的風格。新世紀來臨之時,後垃圾搖滾依然流行。 大洋彼岸的人有幸參與傳奇的書寫,這是多麼令人羨慕哦!相比之下我們又經歷過什麼轟轟烈烈的事情呢?我們是連文化大革命都沒見過的一代人,沒吃過什麼苦又有一肚子的苦惱,苦惱之一就是我們不能輕松地出去看看世界。在花枝招展的青春期,除了破仔褲和印著涅盤樂隊唱片封面的T恤衫,中國的垃圾搖滾樂迷不知道還能穿些什麼。就連破仔褲和樂隊圖案的T恤衫也是從國外照片上看來的。
其實不僅是我們,美國的垃圾搖滾青年也在那些照片前調整著自己的步伐。在看到「蜜漿」和「涅盤」的唱片封套以後,一些樂隊改變了自賞的演出方式,舞台表演開始變得越來越生動。隨後,像「珍珠醬」這樣的樂隊也感覺到了壓力,努力在舞台上表現得更令人激動,每次演出都像發起一場運動那樣費盡苦心,而不只是主唱戳在麥克風前唱歌。
在運動的開始階段,即使美國各城市的垃圾搖滾現場也有著徹底不同的氛圍。東海岸,是一些偏執的光頭朋克搖滾;在西雅圖,磕了葯的男男女女臉上帶著微笑晃來晃去。也許正像我們一樣,城市越孤立,怪人就越多,也就越熱鬧。在聲音花園樂隊的演出上,有穿法蘭絨的哥們兒,有歌特范兒的,有金屬范兒的,都很夠味兒。在波士頓、紐約和華盛頓的現場,你要是想演給硬核光頭看的話,現場就有十個人;要是只想演給雞冠頭看,現場就有一個人,總之是找不出成氣候的觀眾。刮光頭的、留山羊鬍的,不一而足,就像怪廝大集合。
通過「珍珠醬」1993年的那首《活著》(Alive)的MV,MTV電視台開始接受「舞台跳水」的激情場面。蜜漿樂隊1989年第一次去英國演出的時候,英國還沒有「舞台跳水」這種事,通過MTV的傳播,當他們第二次再去的時候,英國人就掌握了自己的方式——他們在舞台前添設了一個小檯子,觀眾排隊上去一次一個人地往觀眾群里跳。這種斯文的英式「跳水」給蜜漿樂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演出現場的另一類人物是攝影師,查爾斯·皮特森(Charles Peterson)就是其中較著名的一位。他成功的要訣在於既是觀眾的一部分也是舞台的一部分。他把相機伸到樂隊面前的時候,往往正和樂隊一樣醉得一塌糊塗,這使他被貼上了「不清楚攝影師」的標簽。但是在樂隊看來,恰恰查爾斯拍攝的圖片抓住了音樂的速度和激情,他去拍照並非受哪支樂隊之託,鏡頭中的人物卻都像是他的朋友。說不清他究竟是怎麼拍照的,其他攝影師都在三首歌過後被轟下了舞台,他卻能幸運地用鏡頭享受和靠近音樂。這個在1986至1990年間為《汽車商人》雜志拍小貨車圖片的人,就像一個地下工作者,用公家的膠卷記錄了一場如火如荼的運動。由於是黑白照片並使用了讓人顯得苗條的效果,照片中的古怪觀眾看起來竟是那麼歌特,樂隊看後都蒙掉了,他們的音樂可完全不是那樣的啊!當然,垃圾樂迷和歌特樂迷是不可能混淆的,在樣貌上他們有著屬於自己的符號。鑒於垃圾搖滾的開放心態,樂迷在著裝上與其他音樂風格的追隨者不免有重合的部分,卻又有著微妙的區分。和朋克相似的是,垃圾樂迷也穿樂隊圖案的T恤、破牛仔和從廉價商店淘來的舊衣服,但他們不會像朋克那樣貌不驚人死不休地毀掉頭發,不會把腦袋染成粉色並在臉上穿幾個鋼釘;更不要說鐵鏈子,這點甚至區分於非主流搖滾樂迷,非主流樂迷會像朋克那樣帶上條鐵鏈子讓自己顯得更酷,但垃圾樂迷不會,在他們眼裡酷不酷不在於身上帶著多少金屬。說到著裝,此刻Grunge最應該被翻譯成「邋遢」——臟亂但必須隨意的長發、一件或兩件印有衷愛樂隊的T恤衫、一件領尖釘著紐扣的襯衫或者棉絨套頭衫、舊貨外衣、破牛仔或是燈心絨的褲子或裙子、條紋襪子外加一雙Converse鞋,以及幾處不專業的文身(一些人是在科本死後才去紋的)。無論把這些符號做怎樣的搭配,它們都表示著垃圾搖滾不僅僅是非主流搖滾的一個分支,而是一種態度。
垃圾搖滾的態度就是心態的開放。它推倒了橫亘在金屬和朋克中間的大牆,融合了各種音樂元素,完成了青春應有的嘗試。但也因為它的包羅萬象,致使垃圾搖滾缺少鮮明並徹底的時尚感,一代樂迷經歷了成長的惶惑以後,逐漸把它束之高閣。當年風頭樂隊的成員在今天發出這樣的感嘆:「來看我們樂隊演出的新鮮血液越來越少,越來越少。觀眾也和我們一起變老了。現在的孩子對什麼感興趣,我真是說不上來。」
垃圾搖滾之於我們,始終是一段光輝的歲月和年輕的標准之一。它淡出了歷史舞台,我們的青春卻沒有結束。

⑨ chriscornell為什麼自殺

據國外媒體報道,北京時間5月18日,聲音花園樂隊(Soundgarden)主唱克里斯-科內爾(Chris Cornell)被發現在底特律的一家賓館死亡,終年52歲。Chris Cornell一生飽受毒品和抑鬱的糾纏,周三晚間上吊自殺前不久他才與樂隊成員完成了一場音樂會。經法醫鑒定,Chris Cornell死因為上吊自殺。
據警員表示,Chris Cornell被發現死在底特律的一家酒店,後他的家人在第一時間作出回應。發言人詹姆斯馬丁內斯表示,韋恩縣驗屍官周四進行了屍檢,並裁定他的死因是上吊自殺。
音魔合唱團 (Audioslave)主唱 Chris Cornell 的第二張個人專輯,不僅依靠深具才氣的創作才華外,他那變識度極高的迷人嗓音,都是最佳注冊商標,在2001年Rage Against The Machine主音Zack De La Rocha宣布單飛展開個人音樂事業後,其餘團員偕同Chris組織起Audioslave重新整合再出發。2002年推出首張同名專輯《Audioslave》,締造全球近五百萬張銷售量,2002——2004接連推出五首搖滾榜Top 10單曲,第二張專輯《Out Of Exile》迅速突破百萬門檻,並成為首張美國冠軍專輯,曾坐上主流搖滾榜亞軍單曲〈Doesn't Remind Me〉,獲得48屆葛萊美"最佳硬式搖滾演出"提名。在2007年2月15日 Chris Cornell 宣布因音樂理念不合而退出 Audioslave樂團。
在此張專輯中 Chris 創作了許多不同風格的歌曲,包括 blues, psychedelia, and country. 專輯曲目有前張專輯的 "You Know My Name" - 電影'皇家賭場' 的主題曲, "Billie Jean" 邁克爾傑克遜 的暢銷曲, "No Such Thing" 將會是美國宣傳的主打單曲,在英國則以 "Arms Around Your Love" 替代。
007之皇家賭場主題曲。美國創作型男歌手克里斯·康內爾(Chris Cornell)負責創作007系列電影的最新一集《Casino Royale》的主題曲。

⑩ 哪位同人有月蝕樂隊的簡介

樂隊簡介:

月蝕樂隊的前身是福建地區地下樂隊圈內朋友熟悉並且喜歡的奠樂隊。奠樂隊於2003年11月左右組建,於2005年4月正式更名為月蝕。該樂隊從組建以來一直吸收各種風格金屬樂元素,力圖使自己的作品更加豐滿完整,這是支在成長中的樂隊。

成立該樂隊的想法是在一次演出之後,曾經同屬另一支死亡金屬樂隊的吉他手張書貽和貝斯手蘇元煌,他們想組建一支更加旋律化的帶有哥特風格的金屬樂隊,這種想法與從河北來福州散心的唐博不謀而合,於是三個有著共同愛好的年輕人走到一起,他們找到了鼓手小貓,鍵盤手陳策,經過了幾場演出後確立了樂隊的風格。一段時間後,小格作為女聲主唱加入樂隊,一支陣容齊整的哥特金屬樂隊成立了。在福建這個搖滾沙漠省份,他們經過為數不多的現場洗禮,日漸走向成熟。2004年12月底,節奏吉他手小菜的加入使樂隊的人數達到7人,音樂整體感覺更加豐滿。

月蝕樂隊始終堅持原創路線,作品深受歐洲旋律死亡金屬,黑金屬以及哥特金屬的影響,大多反映了個人內心深處關於生活深層次地探討,歌詞中充滿悲傷、黑暗、陰郁。樂隊到目前為止共有原創作品10餘首,比較能代表樂隊風格,且較受朋友們歡迎的作品有《沉》、《Who cares me》、《永遠沒有永遠的永遠是永遠》。

就現場效果來說,月蝕在福建地下樂隊里邊可以說是最好的之一,樂隊曾經在福州、廈門、泉州各地多次演出,場場演出必有瘋狂甩頭,POGO的場面,觀眾反響熱烈,這在福建本土樂隊中是較為罕見的。

樂隊的發展也得到了外界的廣泛關注。地下金屬廠牌「殤」在聽了小樣《永遠沒有永遠的永遠是永遠》以後,決定將其收入即將製作發行的中國地下金屬合輯《死夜3》;中國地下音樂網(www.democn.com)在其論壇中開辟了月蝕樂隊專門討論版塊;而作品《Who Cares Me》也被收入《我愛搖滾樂》第45期。

2005年9月,原鍵盤手陳策因為個人原因離開樂隊,隨後,畢業於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的黃鶴明加入樂隊成為新任鍵盤手。11月底,樂隊人員再次變動,小菜離隊,新任節奏吉他手郭海加入。

2005年12月29日,樂隊在福州「爵士•藍調」酒吧舉辦了「月蝕樂隊2周年紀念專場演出」,這是樂隊成立2年以來在福州的第一次專場演出。當晚現場氣氛極為火暴,樂隊所有成員均化妝登場,從視覺上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力,月蝕再一次展現了在當地無與倫比的現場沖擊力。
2006年初,樂隊自主製作完成《沉》、《Way Out》、《Sacrifice》、《無法救贖》等四首小樣作品,並在網路上流傳,越來越多的朋友喜歡上月蝕的作品。

2006年3月,鍵盤手黃鶴明由於個人原因退出,樂隊進入暫時的休整期,進行一些音樂上的探索,准備著新一輪的蓄勢待發。

月盈則眾星暗 月蝕則天地暗

樂隊設備:

吉他:IBANEZ JEM7D/IBANEZ RG470
吉他效果器: BOSS GT-8 /DIGTECH GNX3/MT-2
音箱:百威BANDIT 112
貝司:握威6弦巡洋艦
鍵盤:KORG N364
鼓:珍珠七鼓,知音嚓片,TAMA HP900雙踩

樂隊大事記:

2003年11月底 奠樂隊成立於福建福州。
2003年12月6日 參加福州中洲島搖滾之夜演出,這是樂隊成立以來第一場演出。
2004年初 小格加入樂隊成為女聲主唱。
2004年4月 參加福建師范大學「愛在身邊」募捐義演。
2004年4月26日 應邀赴廈門參加「萊雅搖滾音樂會」。
2004年5月22日 參加福建師范大學第三屆校園原創音樂會。
2004年9月3日 樂隊再次赴廈門參加「廈門沙灘搖滾音樂節」,做了樂隊成立以來的第一
個專場演出。
2004年聖誕節 連續兩天參加在福州舉辦的聖誕搖滾夜演出。
2004年底 節奏吉他手小菜加入。
2005年4月9日 應邀在泉州「在路上」酒吧做專場演出。
2005年4月28日 參加福州「藍調爵士」酒吧"朋克大戰金屬戰士"演出。
2005年7月8日 參加福州"聲音花園2周年"紀念演出。
2005年9月 鍵盤手陳策離隊,黃鶴明加入。
2005年10月19日 以嘉賓樂隊身份參加聲音碎片樂隊全國巡演福州站的演出。
2005年10月30日 參加「福建高校新音樂聯盟」福建行政學院搖滾專場。
2005年10月31日 參加福州「夜貓」酒吧萬聖節搖滾party。
2005年11月7日 以嘉賓樂隊身份參加軍械所樂隊全國巡演福州站演出。
2005年11月底 節奏吉他手小菜離隊,郭海加入。
2005年12月29日 在福州「爵士藍調」酒吧舉辦2周年紀念專場。
2006年3月 鍵盤手黃鶴明離隊。

樂隊成員信息:

唐博,主唱,目前成員,查看詳細信息
小格,主唱/和聲,目前成員,查看詳細信息
蘇元惶,貝司手,目前成員,查看詳細信息
小貓,鼓手,目前成員,查看詳細信息
郭海,節奏吉他手,目前成員,查看詳細信息
張書貽,主音吉他手,目前成員,查看詳細信息
陳策,鍵盤手,以前成員,查看詳細信息
小菜,節奏吉他手,以前成員,查看詳細信息
黃鶴明,鍵盤手,以前成員,查看詳細信息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