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三結義圖片
① 誰有 桃園三結義的 圖片 啊 好看點的 可以用來 當桌面的 最好 寬頻的啊!!!
看看這個行不行——
② 桃園三結義
劉焉出榜招募義兵。榜文行到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後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枝在涿縣。玄德祖劉雄,父劉弘。弘曾舉孝廉,亦嘗作吏,早喪。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貧,販屨織席為業。家住本縣樓桑村。其家之東南,有一大桑樹,高五丈余,遙望之,童童如車蓋。相者雲:「此家必出貴人。」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因見玄德家貧,常資給之。年十五歲,母使游學,嘗師事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為友。 及劉焉發榜招軍時,玄德年已二十八歲矣。當日見了榜文,慨然長嘆。隨後一人厲聲言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玄德見他形貌異常,問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恰纔見公看榜而嘆,故此相問。」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嘆耳。」飛曰:「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與同入村店中飲酒。 正飲間,見一大漢,推著一輛車子,到店門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喚酒保:「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雲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飛曰:「吾庄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③ 桃園三結義場面描述
東漢末年,朝政腐抄敗,襲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願與劉備共同干一番事業。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庄後一桃園。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准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
④ 桃園三結義的全文
張飛原來是殺豬賣肉的。這年的一天,他殺了一頭豬,怕一時賣不完,會變臭變壞,老張雖是個莽人,卻不是那種無良奸商,心想把肉放在哪好呢?想來井水較涼,於是就把一扇豬肉吊到門口的井裡了。為了怕別人順手牽羊拿去,又在井口上蓋了塊千斤大石。
張飛的老婆正在大門口那做著針線活,把這一切全都看在眼裡了,想阻止他吧,又覺丈夫留了話在大石上,不好開口,便招呼道:「好漢,請留下姓名!」「關羽。」大漢指指自己的紅臉,又指指齊胸的長須,說:「我就在涿州觀音街的糧食市上,有事找我,一定不會錯的。」
張飛回來以後,老婆一五一十地對他說了經過。嘿,張飛這氣!叫道:「白叫人拿走我一刀肉,還讓我丟人現眼,欺人太甚!我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待我去找他算賬去!」
張飛伸手插入布袋,抓住一把綠豆,用力一攥,立刻綠豆成了豆粉。掏出來,攤開手放在關羽的面前,嘲笑說:「把綠豆粉當綠豆賣,騙子!」
關羽心頭火起,指責他不該弄碎自己的綠豆,張飛卻不肯認賬,還非說關羽賣豆粉,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就吵開了,看熱鬧的人越圍越多,誰也不知道這兩人誰的話屬實。
關羽一聽頓時明白了:敢情!這是那刀豬肉的主人。哦,有人能吃了你的豬肉,你不樂意了,就跑來斗事。這時候過來一個賣草鞋的,大聲勸架說:「住手,你兩小子,敢在我地頭上打架生事,翻天了是嗎?有什麼過不去的都可坐下來談嘛。」
看熱鬧的人們見他長得白白凈凈的,身體瘦弱,穿的衣服破破爛爛,不禁嘲笑:「蛤蟆打哈欠,好大口氣!真想勸架就動手去把他們拉開吧。」
賣草鞋的果然飛步跳到了當街,一手攥住關羽的胳膊,一手攥住張飛的胳膊,朝兩邊一分,又朝下一按,兩人立刻就成了楔進土裡的橛兒,分毫也動彈不得了。好大的神力啊!這就是民間常說的一龍分二虎。
人們都連聲叫好。關羽和張飛也都從心眼裡佩服。一問,才知道這賣草鞋的原來叫劉備,他們早就聽說過了。俗話說:好漢愛好漢。碰巧見到了面,怎麼肯輕輕錯過?關羽和張飛都表示想和劉備交朋友。劉備見他們都是英雄,也表示十分欽佩,希望能成為弟兄。
張飛生性痛快,說:「不打不相識,說干就干,立即在這里結拜好了。」動手捧了些土,堆在當街;又揀了幾根細柴棍兒插上,權當香燭,然後硬拉劉備、關羽一齊跪地磕頭,就算結拜成弟兄了——當地百姓稱這是他們的第一次結義。
俗話說:「米面夫妻,酒肉朋友。」劉、關、張萍水相逢,一下子打得那麼熱乎,其實也脫不開這酒肉二字,都同樣是為了吃吃喝喝,可從中討點便宜。當時,張飛最富,賣的又是肉,自然要常常作東請客;關公販賣糧食,不愁錢用,上門也不空手,這酒便由他包下來;
他幾乎都要叫出聲來,連忙蓋好了席子,又轉身回席,附耳告知了關羽。關羽明白,劉備眼下只是英雄落魄,將來定會大富大貴,跟上他會有出人頭地的日子,便對他另眼相看了,說:「劉大哥,想當初我弟兄三人當街結拜,未免太草率了。
眼下,是在三弟家裡,三牲禮品都好備辦,看來應該重新祭天祭地,來一次結拜的大禮。不知兄長意下如何?」劉備巴不得靠上這么兩個有錢的朋友,好經常隨著白吃,便滿口答應了下。
張飛也很快領會了關羽的意思,大聲附和:「二哥說的對,我們要重新對天發誓,同生共死,永不變心!」於是,他們便來了個第二次結義。
越拉張飛越不肯走,非弄個水落石出不行。他忽然雙手抱住布袋,猛一用力,翻了個口朝上,嘿,里邊果然裝的全是黃燦燦的金子,都是五十兩一個的大元寶!張飛趕忙又打開另外幾個布袋,全都是一樣!
劉備夫婦倆也都驚呆了:「果然是三人一條心,黃土也變金啊!?」關羽恍然大悟大悟說:「我看這是蒼天示意!只要我們永遠風雨同舟,就是天下也能打下來哩。這們還應該對天盟誓一次。」
劉備住在樓桑村,村西有個大桃園。這時候正逢桃花盛開,花紅似火,生機勃勃,他們看中了這個地方,便在那裡第三次結拜,海誓山盟,這才是桃園三結義。
(4)桃花三結義圖片擴展閱讀: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個故事。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庄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人們一直傳誦著這個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著焚香結義。梁啟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談到:"今我國民綠林豪傑,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園之拜……"(《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清代一些會黨如三合會等,在他們頗為莊重的入會儀式上,必定不會忘記插上桃枝,以此象徵他們是在桃園結義。
⑤ 請問你發的桃園三結義圖的出處是那裡,有清晰的原圖嗎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個故事。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庄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人們一直傳誦著這個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著焚香結義。梁啟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談到:"今我國民綠林豪傑,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園之拜……"(《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清代一些會黨如三合會等,在他們頗為莊重的入會儀式上,必定不會忘記插上桃枝,以此象徵他們是在桃園結義。
劉焉出榜招募義兵。榜文行到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後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枝在涿縣。玄德祖劉雄,父劉弘。弘曾舉孝廉,亦嘗作吏,早喪。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貧,販屨織席為業。家住本縣樓桑村。其家之東南,有一大桑樹,高五丈余,遙望之,童童如車蓋。相者雲:「此家必出貴人。」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因見玄德家貧,常資給之。年十五歲,母使游學,嘗師事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為友。
及劉焉發榜招軍時,玄德年已二十八歲矣。當日見了榜文,慨然長嘆。隨後一人厲聲言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玄德見他形貌異常,問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恰纔見公看榜而嘆,故此相問。」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嘆耳。」飛曰:「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與同入村店中飲酒。
正飲間,見一大漢,推著一輛車子,到店門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喚酒保:「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雲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飛曰:「吾庄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同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⑥ 桃園三結義的圖片,彩繪或者動漫的,3D等都行,最好高清的,懸賞100分。可以發圖片給我,在線等待中
不知道你喜不喜歡。
⑦ 桃花三結義,哪 3位
民間俗傳三國時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結拜兄弟。《三國演義》第一回:「飛曰:回』吾庄後有一桃園答,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後遂為結拜兄弟,共同謀事的典故。
⑧ 桃園三結義是什麼意思
桃園三結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所寫的《三國演義》里記載的故事,述說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人物介紹:
劉備,字玄德,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他本是東漢皇帝的遠親。自從桃園結義後,請出諸葛亮,才和魏、吳三足鼎立,三分天下。
關羽,字雲長。公元200年劉備戰敗,關羽被曹操俘虜,極受優禮,並被封侯,但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當得知劉備下落時,過五關斬六將,攜劉備家眷返回,成為封建社會忠孝仁義的楷模。
張飛,字翼德,是魯莽英雄的代名詞。不過,他在長坂坡上的壯舉,至今仍是美談。遺憾的是他在公元221年劉備發兵攻吳為關羽報仇,臨行前被部將刺殺,留下一世英名。
(8)桃花三結義圖片擴展閱讀:
性格特點:
劉備:劉備寡言少語,喜怒不形於色,能謙恭待人,城府極深。劉備寬仁、忠厚、慈善、好施、善於收買、籠絡人心。劉備入蜀後,實行拉攏當地豪門士族的政策,發還他們的田地和房屋,鼓勵發展農業生產,因而深得民心。
劉備禮賢下士,慧眼識才。在愛才、用才上,盡管劉備、曹操、孫權三人有共同的特點,但劉備比他們兩人更勝一籌。
關羽:他集忠於君,善與友,正義,武力,智慧,勇氣,毅力,大志於一身。他集驕傲,狂妄,輕敵,自大於一身。
張飛:勇武過人,粗中有細,重情義。對有學問的人很禮遇,惜英雄重英雄,脾氣暴躁,對士兵非常嚴厲。
⑨ <三國演義>中」桃花三結義」指哪三人各自性格怎樣
人們說「三結義」不僅是三個人結義,還是他們「三次結義」。當時,張飛最富,賣的是肉,自然常常作東請客。關羽販賣糧食,也不悉錢用,這酒便由他包下來。劉備賣草鞋,本小利微,每次赴宴,只帶嘴巴。俗話說,米面夫妻,酒肉朋友。劉、關、張三人都喜歡喝酒,可是劉備總是白吃,關張二人也就有些不潢意了。
有一次,正值清明節,關公和張飛商量,提著酒菜,叫了一隻小船到湖中間去喝酒,想躲開劉備,結果還是讓劉備曉得了。
關公和張飛在船上擺好酒菜正要喝酒,忽見順風漂來一口大箱子,不知裡面裝的什麼寶貝,就叫船老闆用篙子勾了攏來。二人把箱子拉上了船,打開一看,只見裡面鑽出一個人來,原來是劉備。只聽劉備說道:「有勞二位久等了!」關公和張飛暗暗叫苦,事到如今,用什麼辦法逐客呢?還是關公有辦法,他說道:「今天乃清明佳節,雅興正濃,何不來個四方言八句呢?說得出,喝酒吃菜,說不出的,那就不好說了—干瞪白眼!」張飛、劉備說:「行。」於是三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對起來。
這一天,張飛在自家後院的桃園里安排了筵席,先和關羽分兩邊坐下,卻把上首空著,特意留給劉備.酒菜剛剛上齊,劉備果然就提著一串草鞋來了。他一點也不客氣,說:「來早不如來巧,我就不辜負兩位弟弟的好意了!」一屁股坐在空著的位置上。原來那裡鋪著一張蘆席,席下蓋的是一口水井,按說他會掉下井去,不料卻坐得安安穩穩的,照舊大大吃大喝.張飛驚得愣了半天,裝作離席吐痰,繞到劉備身後,暗暗揭開一點蘆席,只見井裡雲煙繚繞,有一條鱗光閃耀的五爪金龍托著劉備。他差點沒大聲喊叫起來,連忙蓋好了席子,又轉身回席,附耳告知了關羽。關羽明白,劉備眼下只是英雄落魄,將來定會大富大貴,跟上他准會有出人頭地的日子。便對他另眼相看了,說:「劉大哥,想當初我弟兄三人當街結拜,未免太草率了.眼下,是在三弟家裡,三牲禮品都好備辦,看來應該重新祭天祭地,來一次結拜的大禮,你看怎樣呢?」
劉備稍作猶疑,便答應了下來.張尺也很快領會了關羽的意思,大聲附和:「二哥說的對,我們要重新對天發誓,同生同死,永不變心!」於是,他們便來了個第二次結義。
劉備老吃張飛和關羽的白食,心裡終覺有些不安。他便和老婆商量,要請兩個結拜弟兄也到家裡來吃一餐.他老婆感到為難,說:「禮尚往來是人之常情,就是傾家盪產請他們一次,我也沒話可說.只是咱這家裡實在太寒傖了,讓他們看見,以後哪還瞧得起你?只怕不大合適哩!」
劉備覺得她說得有道理,想了想說:「不妨,我自有辦法。」他借來幾條布袋,全都裝滿黃土,口朝下,成排豎在屋裡.然後請來了客人。
關羽,張飛第一次來到劉備家裡,只見一間茅屋,繩椽瓦灶,炕上鋪草席,蓋爛絮;鍋碗瓢勺都缺口斷把,沒有一樣是囫圇的。可是卻有很多布袋,全裝得滿滿的,自然有點懷疑,便問那是些什麼東西.劉備想糊弄過去,回答說:「黃金。」
關羽心裡明白,不願多話,趕緊端起酒杯,邊喝酒邊把話岔向別處.不料張飛偏不知趣,硬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劉大哥,你別打腫臉充胖子.明擺著:你窮得上頓難接下頓,哪能會有這么多黃金呢?」過去摸了摸,口袋裡邊梆梆硬,不禁半信半疑:"莫非真是黃金!「
劉備難以改口了,只好一邊哼哼哈哈應付,一邊拉他說:「上席喝酒,上席喝酒!」越拉張飛越不肯走,非要弄個水落石出不行.他忽然雙手抱住布袋,猛一用力,翻了個口朝上,嘿,里邊果然裝的是黃燦燦的金子.接著往下翻,也全是一樣。
劉備夫婦倆也都驚呆了,只好一五一十地說:「布袋裡邊本來都是裝的黃土,不知怎的就變成金子了。」
「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啊!」關羽恍然大悟說:「我看這是蒼天示意:只要我們永遠同心同德,就是天下也能打下來.我們還應該對天盟誓一次.」
劉備住的樓桑村西北邊是個大桃園.這時候正逢桃花盛開,花紅似火,生機勃勃,他們看中了這個地方,便在那裡第三次拜天拜地,海誓山盟,這才是桃園三結義。後人為了紀念他們,就在這里蓋了一座廟.當地相傳,劉、關、張起事,就是用那些黃土變成的金子買的馬匹和刀槍。
⑩ 桃園三結義故事 欣賞
三國演義最能深入民心,不論是書中人物或者故事情節,大家幾乎都能說上幾段。至於三國人物方面,忠勇雙全的關公、神機妙算的孔明、以及亂世奸雄曹操,更是三國演義之中描寫得最成功的人物。
其中讓我驚嘆的地方,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大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所帶領的五千軍隊,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牆觀望,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又教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帶上一張琴,燃起香,然後彈起琴來,完全擺出一副自信的樣子,面對千軍萬馬,絲毫不擔心的樣子顯露出來。
其最精採的地方,在於成功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不論是英雄、梟雄、奸雄,都栩栩如生的呈現在讀者的腦海中;至於情節的安排,更是三國演義吸引人的地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赤壁之戰」,從諸葛亮舌戰群儒,到華容道關公義釋曹操,結構緊密,環環相扣,私毫無半點遲滯,可說是三國演義最具代表性的劇情。另外,空城計肇因於馬謖拒諫失街亭,致使司馬懿之兵蜂擁而至,孔明不得已而大擺空城計,生動的描寫孔明沈著冷靜,處變不驚的大將之風,更表現出司馬懿謹慎多疑的個性,令人拍案叫絕。
從前的人心思單純,只將人略分為善、惡兩類。當他們聽到劉備吃了敗仗,替他傷心流淚;但是聽到的曹操失敗時,便忍不住大聲喝采。但是我絕得一個人沒有絕對的善惡, 因為會隨著情況不同 而有所喝采、悲傷、快樂、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