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貝花園
㈠ 求去歐洲旅遊20天左右的旅遊線路
建議您可以在巴塞羅那停留2-3天左右,如果喜歡購物可以花大概一個禮拜在法專國,如果不喜歡購屬物4-5天游法國吧,接著去法蘭克福2-3天,布魯塞爾和阿姆斯特丹各一天,哥本哈根2天,挪威2天,若是10月-4月去歐洲的話,建議可以順便去芬蘭看看極光。
這些是我去過歐洲的旅遊中最喜歡的幾個地方。如果您行程中有打算去一些比較不方便到達的經典區,推薦您可以找個當地旅行社,我之前去歐洲的時候就花兩天時間跟開元周遊的大巴團從柏林去到法蘭克福專門游景點,然後再回到柏林自己往北歐繼續自由行。這家旅行社在歐洲當地挺出名的,導遊人也特別有好,特別有耐心,當地跟團的話省去了很多訂票,坐車的時間,如果自己去法蘭克福的話除非說自駕游,自由行還沒車的話單單做公共交通花的錢、時間都很多,轉車還要轉好幾次。
希望這些可以幫到您啦,如果還有其他詳細的想知道,比如推薦的餐廳啊,比逛的購物地點啥的,可以私信我。
㈡ 南京有哪些與戰爭有關的遺址或故事,舉2個例子來說明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中國南京市人民政府為銘記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佔南京後製造的南京大屠殺事件而籌建。位於中國南京城西江東門茶亭東街原日軍大屠殺遺址之一的萬人坑。1985年8月15日落成開放。
該館佔地2.5萬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2100平方米。該館保持原地形地貌,建築成一座紀念性的墓冢。右側迎面是以中、英、日三種文字鐫刻的黑色大字「遇難者300000」。循院牆小徑布列13塊小型碑雕,部分地記載著大屠殺的主要遺址及史實,是全市遇難情景的縮影。院牆上嵌著搜捕、屠殺、祭祀3組總長51米、高 2.2米的大型黑灰色石刻浮雕。棺槨形遺骨陳列室門前,豎立著高 4米的立雕母親像,室內陳放著從萬人坑挖掘出的白骨和遇難者的部分名單。呈平頂半地下墓室形的史料陳列廳內,主要陳列有:當年日軍屠殺現場照片,歷史檔案資料,中外人士當年對這次歷史慘案所寫的紀實、報道和出版的專著、圖書、報刊,至今尚健在的1000多位倖存者的名冊、證言、證詞和實物;當年屠殺南京軍民的日軍軍官和士兵的日記、供詞;崇善堂、紅卐字會、紅十字會等慈善團體掩埋屍體的照片、統計表、臂章證詞以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中國軍事法庭對南京大屠殺主犯松井石根、谷壽夫審判的照片、判決書等。電影放映廳,有200個座位,向觀眾放映《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歷史文獻紀錄片。
紀念館正面石壁上的館名為鄧小平親筆題寫,「1937.12.13-1938.1」 一行黑色大字,標明了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時間,中、英、日三種文字鐫刻的一組黑色大字:「遇難者300000」,令人觸目驚心。悼念廣場有「警世鍾亭」、「興華寶鼎」、「《狂雪》詩碑」,有「歷史的橋梁」、「殘破城牆」和「斷裂的軍刀」3組建築,以及「遇難者頭顱」、「斷臂」兩組雕塑和長明火等主體設施。院內散置著13塊記載著13處大屠殺主要遺址史實的石碑。遇難同胞遺骨陳列室呈棺槨形,陳列著由該處挖掘出的部分遇難同胞遺骨。旁邊豎立著母親像雕塑和刻有3000個遇難者名單的「遇難者名單牆」。大型墓室史料陳列廳,陳列著「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專題史料,共展出400多幅日軍現場屠殺照片、60多件實物和數十件檔案資料等。
【中華門城堡】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城正南,系明城牆13個城門中之最大者。明洪武二年至八年(1369~1375)於南唐都城和南宋建康府城南門舊址拓建而成,因面對聚寶山(雨花台),稱聚寶門,1931年改稱中華門,俗稱南門。中華門南北縱距128米,東西橫距118.5米,總面積15168平方米。它所使用的材料均為長0.8~1.39米、厚0.26~0.35米左右的巨型條石和長0.4米、寬0.2米、厚0.1米左右的大磚,用糯米、石灰和桐油砌成。中華門有三道瓮城,由四道拱門(券門)貫通,各門均有可以上下開啟的千斤閘和雙扇木門(現僅存閘槽和門位痕跡)。城門外壁高20.45米,除箭垛以外,全部用大條石砌成。拱內下用18層大條石,上用140層城磚砌拱。第二至第四道拱門上方建有木結構絞關亭(閘亭現已無存)。首道城門上下共分三層,最上層為木結構敵樓,一名譙樓,現已不存;中層磚石結構(上磚下石),長65.15米,寬47.2米,高9.1米,面北築有藏兵洞7個;下層正中築拱門通瓮城,面北左右各築藏兵洞3個。瓮城東西兩側築有寬11.3米、長86.1米的坡道礓(台階),可騎馬登城。坡道東西兩側各築有面東和面西的藏兵洞7個。整個城堡共有藏兵洞27個,這些藏兵洞,在戰爭期間對物資的儲備和兵源的設伏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0年代,中華門兩側各開一門,50年代拆除作為車行道。中華門歷經600餘年,除木結構毀壞和磚石結構個別地方有裂縫現象外,保存基本完好,宏大的規模,巍峨的雄姿,為世所罕見。從建築角度看,其工程宏偉,結構縝密,設計巧妙,別具匠心,在我國城垣建築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從軍事角度看,工事堅固,能攻能守,是研究我國軍事史的實物資料。
【南京城牆】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京城牆建於元至正廿六年(1366),完工於明洪武十九年(1386),歷經21年。原建的宮城、皇城已毀,現存都城城垣和外郭城。原城垣全長34.36公里,高14~21米,寬7~14米,開門13座。現存城垣21.35公里,其中較完整的有19公里,城門4座,水門1座。明南京城牆在建築設計時就一改以往都城牆取方矩之古制,而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蜿蜒起伏,呈不規則多邊形,"據崗壟之脊,控河湖之勢",極有利於軍事防禦。砌築城牆的磚塊是由相當於現今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5個省的28府、118縣、工部及三衛、三鎮製造。為了確保城磚的質量,磚上刻有負責官員和燒窯、制磚人的姓名。現存幾座城門,以正南門即中華門最為雄偉堅固。南京城牆的建造集我國古代城牆建築技術之大成,是研究中國古代軍事防禦和建築科學技術的珍貴實物。
【雨花台烈士陵園】
雨花台烈士陵園為城南制高點,天雨落花的故事即源出於此。國民黨統治時期這里成了屠殺革命者的刑場,解放後,在這里興建了烈士陵園。建有革命烈士紀念館和烈士事跡陳列館,憑吊人流長年不斷。
【勵志社】
位於中山東路307號的鍾山賓館黃埔廳,是國民黨勵志社總部所在地。它曾作為軍事法庭,審判過製造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要犯谷壽夫、進行殺人比賽的惡魔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等多名侵華日軍戰犯。外牆上鑲嵌的「勵志社」石碑依然醒目。
【拉貝故居】
拉貝故居位於南京市小粉橋1號,是南京國際安全區主席約翰·拉貝(John H. D. Rabe)的故居。
拉貝故居是一座德式小洋樓,和孫中山故居中山樓都位於南京大學南園內。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殺期間,拉貝包括住宅和小花園的住所共收留、保護了600多名中國難民。
1996年12月,拉貝的外孫女萊茵哈特夫人在美國紐約公開了《拉貝日記》,拉貝故居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2003年德國總統約翰內斯·勞訪問南京大學後,積極推動故居修繕和改建計劃的啟動。2005年12月6日,南京大學與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西門子公司簽訂協議,除修繕故居外,並將在故居原址建立「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拉貝國際和平與沖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預計2006年將免費對公眾開放。
【石頭城遺址】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城西幹道虎踞路87號。面積19公頃。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置金陵邑於此,築城石頭山。東漢建安十七年(212),孫權改秣陵為建業,在金陵邑故址石頭山上修築石頭城,內設石頭倉、石頭庫,以存儲軍械、糧食等物資。石頭城南建烽火台,為軍事重鎮。東晉義熙年間,以磚築城,建"入漢樓",仍為軍事重鎮。唐末再修石頭城,依山築城,因江為池,形勢險要,古有"石城虎踞"之稱。明洪武十九年(1386)築南京古城將其圍在城內,今城垣尚存,烽火台、征虜亭遺跡尚可尋。1992年在遺址上建石頭城小公園對外開放。
其他名勝古跡請參考這里: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27191388.html?si=4
㈢ 可悲。。。
為共D的宣傳而可悲不值得,因為太多太多,你會悲不過來的。時代在進~步,回民~~眾的意識也在答進~步,明眼人總能看出事實大概的真~相,比如胡~適,至少在我的印象中,陳納德是位英雄,我所接觸的文章同樣也是正面的較多
㈣ 德國帕拉貝魯姆9毫米手槍彈有哪些特點
德國帕拉貝魯姆9毫米手槍彈特點是:
初速較高,槍口沖量小,因而彈道低伸,有利於提高射擊精度和有效射程。
長徑比、斷面密度、槍口動能分別為1.72、12.58克/厘米,明顯高於同口徑的馬卡洛夫手槍彈(9.62克/厘米),具有較好的存速、存能能力和停止作用。
該彈因製造國家、廠家、年代和裝配方式不同,在結構性能上有一定差異,但全彈及彈殼外形尺寸都是標準的,一般可通用。多為銅殼,但也有覆銅鋼殼、塗漆鋼殼或鋁殼。為了提高侵徹力還有鋼心和鑄鐵彈心彈頭。在民用彈中也還有保持錐形平頭彈頭的。
除普通彈外,還有曳光彈、穿甲彈和空包彈等彈種。例如:法國的D型普通彈(彈頭質量8克,初速386米/秒)、T型曳光彈(彈頭質量8克,初速396米/秒);以色列的普通彈(彈頭質量7.45克,初速343米/秒)、全被甲卡賓槍彈(彈頭質量7.45克,初速420米/秒)、空尖被甲卡賓槍彈(空尖彈頭,質量7.45克,初速430米/秒)、亞音速彈(彈頭質量8.04克,初速314米/秒);義大利的M38式彈(彈頭質量8克,初速305米/秒);瑞典的M39B式普通彈(彈頭質量6.8克,初速420米/秒)、M39式彈(彈頭質量7.6克,初速395米/秒);英國的MK2Z式彈(彈頭質量7.45克,初速396米/秒,槍口動能584J);美國的M882式彈(彈頭質量8.03克,初速375米/秒,槍口動能563J)、奧林OSM彈(彈頭質量9.52克,初速308米/秒,槍口動能450J)。
㈤ 棲霞寺一九三七電影中的戰爭是什麼戰爭
一、《南京!南京》
導演:陸川
出品:中國/中國香港
類型:災難/劇情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進入南京城,隨之而來的是對無辜百姓和戰俘長達6周的血腥屠戮。《南京!南京!》分別從中國軍官陸劍雄、歸國女教師姜淑雲和日本軍官角川三個人的視角,再現了那場慘絕人寰的人間災難;戰爭中三個命運彼此糾纏的主人公,靈魂和人性承受著嚴酷的拷問與摧殘。
導演陸川表示,用電影的方式來重新思考這段歷史,是中國電影人必須承擔的責任和使命。一方面是試圖能夠從客觀的視角,拂去遮蔽了歷史的塵埃,以清晰的語言講述歷史的真實;另一方面是面對未來的深刻思考:「戰爭會把人類內心的黑暗力量釋放出來,這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問題,希望將來不要再有戰爭。」
《南京!南京!》由中影集團、星美傳媒等五家公司共同投資拍攝。該片開機前歷經重重磨難,最終柳暗花明,於10月初在天津開機,此後還將轉往長春拍攝戰爭場面,預計於明年3月在南京殺青。
二、《約翰.拉貝》
導演:佛羅瑞.加侖伯格
出品:中國/德國
類型:人物傳記片
拍攝時間: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
上映時間:2008年
《約翰.拉貝》根據《拉貝日記》改編,它以德國商人拉貝為主線,作為西門子電器在中國的代表,拉貝親眼目睹了南京大屠殺,並以其特殊身份在自家花園保護了600多難民。導演佛羅瑞.加侖伯格強調:「《約翰.拉貝》表現的重點不是多年前的那場浩劫,而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以《拉貝日記》為基礎,著重塑造人性在戰爭中的閃光點。」
南京大屠殺是《拉貝日記》中記錄的最重點的歷史事件,電影如何表現南京大屠殺成為導演佛羅瑞.加侖伯格最頭痛的問題之一。佛羅瑞.加侖伯格表示:「一方面我不希望那些關於大屠殺的描述因為太血腥暴力而讓觀眾感到反感,但另一方面我又想把當時的情況最真實地表現出來。我要做的是在這兩點之間取得最好的平衡,並且引導觀眾在觀看影片的時候進入到劇情中,而不是一堆簡單粗暴的血腥場面。」
影片的女一號琅書由中國女星張靜初扮演,兩位男主角則是來自德國的知名演員——憑《竊聽風暴》獲得德國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的烏爾里奇.圖克爾和《再見列寧》的主演丹尼爾.布魯赫。
三、《張純如》
導演:Anne PickBill Spahic
出品:香港/加拿大
類型:人物傳記片
拍攝時間:2006年至2007年
上映時間:2007年底
《張純如》真實紀錄了年輕勇敢的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如何以自己的生命,深入探索1937年南京大屠殺那段黑暗的人類歷史,並將它還原成文字,著成一本震撼人心的暢銷書的歷程。
電影通過真實展現張純如在探索歷史黑暗旅程的全部過程和內心感受,結合大量珍貴史料與倖存者口述,運用時空交錯的拍攝手法,揭開了一幕幕歷史真相,見證了那一場慘絕人寰的暴行。這些影像展現的不僅僅是張純如個人的故事,更是一段痛徹骨髓的歷史!
《張純如》一片於於2006年12月在中國南京開始拍攝,一直持續到今年的三、四月份,然後轉景日本,美國和加拿大拍攝。影片計劃於年內在國內公映,以悼念南京大屠殺70周年,同時紀念張純如的著作《南京大屠殺》發行10周年。
四、《黃石的孩子》
出品:中國/德國/澳大利亞
類型:劇情片
拍攝時間:2006年
上映時間:2008年3月
《黃石的孩子》斥資4000萬美金,是一部記敘英國記者喬治.霍格拯救60多名戰爭孤兒的故事。整部影片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戲份將鏡頭對准了遭遇日本侵略軍屠殺淫掠的1937年的南京。為了重建戰火中的南京景象,劇組依靠四處搜集到的舊膠片和幾千張歷史照片,花費500萬美金,重建一個殘垣斷壁,滿目瘡痍,戰火下的南京城。
導演斯波蒂斯伍德表示,早在1995年拍攝電影《廣島》時,就看到過一些由當年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日本兵拍攝的膠片資料,才知道世界上曾經發生過這樣殘忍的悲劇。而這些東西都是大多數西方人不知道的,從那時起,羅傑就期待能拍攝一部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的電影,在2006年,這個願望終於實現。
曾主演過《碟中諜3》的本片男主角喬納斯透露拍攝這幾場戲時讓他陷入無盡的痛苦,「晚上睡覺會覺得喘不過氣。」周潤發和楊紫瓊也在本片中扮演重要角色。
五、《南京》
導演:比爾.古登塔格 丹.史度曼
出品:美國
類型:紀錄片
拍攝時間:2006年
上映時間:2007年7月
《南京》是第一部以外國人的視角回顧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從創作開始就受到全世界關注,並已在今年的美國聖丹斯電影節上引起轟動。導演丹.史度曼曾表示:「希望避免典型的紀錄片手法,如一個又一個專家講述,展示大量靜態的照片等,而是希望通過表演和片中傳達的情感力量帶給觀眾深入心靈的震撼」。電影中有大屠殺倖存者的講述、從6個國家搜集到的各種音像和文字資料甚至包括一名叫約翰.麥基的西方人用16毫米小攝影機冒死拍攝的40分鍾錄影帶等珍貴資料都極大地震撼著所有觀眾,尤其是短片中直接表現日軍暴行的內容被評為「《南京》中最讓人背脊發涼的片段之一」。
除了資料展示,為了把德國人約翰.拉貝、美國人米妮.沃琴(沃琴回美國不久即精神崩潰自殺身亡)等人極其真實而富有感染力的信件、日記等珍貴文獻表現出來,導演還請到多名好萊塢明星扮演目擊者,在片中朗讀當年這些文字記錄。
今年7月,《南京》在國內公映,引起國人強烈反響。
六、《南京浩劫》
導演:西蒙.韋斯特
出品:中國/美國
類型:戰爭/劇情
拍攝時間:2008年初
上映時間:待定
由江蘇省文化產業集團與好萊塢合作拍攝的影片《南京浩劫》將於明年年初正式開機。該片計劃投資5000萬美金,在國際電影界被視為「繼《辛德勒名單》之後,好萊塢又一部反思二戰暴行的傳世之作。」導演西蒙.韋斯特說,「這是一部為全世界而拍的史詩影片!影片的西方視角不會影響到歷史的真實性,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准備,包括那個年代的習俗、生活習慣等細節方面,我將盡力把《南京浩劫》打造成為同類題材影片中最好的一部。」
為了確保影片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佔地100多畝的《南京浩劫》電影外景地在經過近一年的緊張建設後,將於年底前全部完成。屆時,一個氣勢宏大、全面展示30年代南京城的外景地將呈現在眾人眼前。
七、《五月八月》
主演:葉童
反映南京大屠殺事件的影片《五月八月》是由香港著名編劇杜國威自編自導,攝影師是《花樣年華》的著名攝影師李屏賓。和以往表現南京大屠殺的影片不同的是,該片沒有正面描寫大屠殺的血腥場面,而是通過五月和八月這對小姐妹家庭的破散、首次從孩子的視角控訴了大屠殺給千萬中國家庭帶來的災難,更加感人至深,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影片還首次把六十五年前日本侵略者慘無人道地奸殺2萬名中國婦女的惡行搬上了銀幕,使這部戰爭災難片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力。
多位電影專家表示,這是目前同類題材影片中最具震撼力的一部。獨特的視覺和人性化的表達,讓它具有更大的震撼力。而導演杜國威精湛的藝術刻畫、葉童和兩位小演員出色的表演,也使本片具有了上乘的藝術水準。
八、棲霞寺1937
中國第一部描寫佛教僧人在抗日戰爭期間愛國愛教英勇斗爭的電影故事片《棲霞寺1937》13日在南京舉行了首映式。
棲霞寺1937》在銀幕上再現了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南京棲霞寺的寂然法師帶領寺院僧人,成功救助2萬多名難民和中國軍人的歷史事件。該片已被國家廣電總局列入全國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重點影片之一。
扮演寂然法師的青年演員張新華在首映式上表示,在看劇本時,他就已深深地被寂然法師愛國愛教、與日軍英勇抗爭,不畏個人犧牲的精神所打動,這個人物深深地激勵著他演好這個角色。
首映式上還來了一位特殊的觀眾,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當年曾在棲霞寺避難的89歲老人紀耀發。紀耀發說,當年他只有21歲,日軍佔領南京時,在全城進行屠殺,他同許多無路可走的難民避進了棲霞寺,遇到了好心的寂然法師,得以倖存。
「想到60多年前我們被日本鬼子追殺,想到我們被棲霞寺收留躲過劫難,我們要感謝寂然法師,感謝棲霞寺。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們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也多謝將這段歷史搬上熒幕,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歷史。」紀耀發說。
九、南京1937
監制:吳宇森
導演:吳子牛
主演:秦漢 劉若英
日文版劇照
劇情: 一九三七年深秋,南京荒涼的鐵道上,成賢帶著懷有身孕的妻子理惠子(日本人)回南京的老家。在紛亂的戰火中,成賢在南京的老家已成為一堆瓦礫。別人告訴他可以去到外國人保護的安全區,但成賢自認不是難民而不願去。他找到在下關發電廠做工的幼時朋友根發。根發雖然對他帶回來的日本媳婦反感,但還是接納了他們。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日,日軍開始圍攻南京城,同年十月十三日南京城破。瘋狂的日兵搜索,燒殺淫掠。理惠帶著孩子們進了安全區,難民們得知理惠是日本人,便把所有對日本人的不滿發泄在她身上,當成賢來到安全區,理惠懸著的一顆心才放下來,他們不知道另一場浩劫已悄然來臨……
十、《屠城血證》
編劇:謝光寧
導演:羅冠群
主要演員:翟乃社、陳道明、吳莉婕、雷恪生、沈丹萍、劉江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佔領南京城,開始對我無辜同胞進行長達六周的血腥屠殺…… 展濤是金陵大學教授米爾斯的學生,米爾斯的女兒凱蒂深愛著展濤,日軍入侵,她勸展濤隨外輪赴美。但國難當頭,展濤決定留下來,用自己的醫術救治受傷軍民。
展濤帶傷兵醫院的難民轉移到國際安全區,並勸說魯營長及部下按國際規定,把槍支扔到水塘中。不料,日軍無視國際規定,又闖進國際安全區屠殺手無寸鐵的軍民。護士白燕落入魔掌,展濤欲救白燕卻被日軍拉住,強行讓他目睹日軍強奸白燕的獸行。白燕慘死,展濤從此拋棄幻想,投入反日斗爭。
在日軍集體屠殺我百姓時,倖存的照相館老闆范長樂,逃到米爾斯教授家,哭訴悲慘遭遇。為揭露日軍滔天罪行,范長樂同展濤連夜趕回照相館尋取被迫為日軍沖洗的殺人照片。與此同時,日軍特使橋本為掩蓋事實真相,也派人去范家搜查。范長樂冒死取出照片,為掩護展濤帶走照片而犧牲。
展濤在茶館中被日軍追殺,不幸中彈,歌女花弄影用生命掩護他脫險。展濤潛入一公館,遇見了被軟禁在此的東北逃亡學生柳晶晶。她原是日軍中尉笠原在東北讀書時的戀人,一次偶然機會她認清了披著獸皮的笠原,她正欲逃出時,遇到身入險境的展濤,她設法將展濤轉移。橋本大怒,命笠原親手殺死了她。
展濤終於在教堂與凱蒂會面,但追兵迫近,無法脫身,展濤將日軍罪證交給凱蒂,自己潛上鍾樓。橋本命士兵火燒鍾樓。烈火中,展濤敲響了巨鍾。在震撼長空的鍾聲中,凱蒂乘坐的商船開航了。凱蒂情不自禁地打開那包血證——一張張照片,讓人們永遠記住日軍在南京屠殺30萬中國軍民的罪行。
獲1987年廣電部優秀影片獎;1991年日本東京世界和平電影節故事片獎。
希望採納
㈥ 拉貝為中國作出了什麼貢獻呢
約翰·拉貝(John Rabe,1882.11.23日—1950.1.5)生於漢堡市的德國商人,以其在1937—1938年的南京大屠殺期間的人道主義行為、以及作為南京大屠殺翔實證據的《拉貝日記》而著名。
1908年拉貝來到中國,後受雇於西門子中國公司,開始在中國沈陽、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經商,在中國時間前後長達30年。1931年至1938年前後,拉貝任西門子公司駐華總代表,德國納粹黨南京分部副部長。南京大屠殺時納粹德國是日本的盟國,拉貝以其特殊的身份目擊了日本軍隊在中國南京製造的南京大屠殺,並將其記錄為著名的《拉貝日記》。並和十幾位外國傳教士、金陵大學與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教授、醫生、商人等共同建立了3,88平方公里的「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擔任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安全區為大約25萬中國難民提供了暫時棲身避難的場所。在拉貝自家的花園中亦庇護了600名左右的難民。
安全區內設有25個難民收容所,聚集了近30萬難民。拉貝作為非常時期的「執行市長」,面對的困難象千萬座大山。他利用自己的納粹身份,與日軍鬥智斗勇,與日本領事館反復交涉、抗議,阻止日軍的恣意侵犯和屠殺;他把他租住的院子,設為「西門子」難民收容所,收留了600多個附近的居民,丁永慶、宗有琴、李世珍,當年都在這里得到過拉貝的保護;他在這里寫下了著名的《拉貝日記》,記錄了日軍暴行的500多個慘案;他帶領他的委員們尋求國際援助,募集資金,購買糧食和葯品,特別是歷盡艱辛,從上海搞來了能預防腳氣漫延的蠶豆。難民們對他頂禮莫拜,稱他為活菩薩。為表達對拉貝的敬意,麥卡勒姆牧師專門譜寫了一首《南京難民合唱曲》,歌詞幽默中隱匿著辛酸:我們要蠶豆做早飯,我們要蠶豆做午飯……
1938年2月拉貝被西門子公司召回,4月抵達德國後立即四處公開演講作展覽放映馬吉拍攝的紀錄片揭露日軍暴行,並寫信給希特勒,提交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報告,希望德國政府出面對日本施加壓力。但此報告當時沒有公開(一般認為,由於德日為盟國,故德國當局禁止他發表在南京的所見所聞)。之後,他甚至因此一度被蓋世太保逮捕。
1938年2月,拉貝應西門子總部要求,返回德國。他把躲在他家養傷的中國飛行員王光漢,扮作他的傭人安全地帶到了上海,又護送到香港。拉貝回到德國後,他在柏林馬不停蹄作了五場報告,義憤填膺地揭露日軍在南京的暴行。他播放了南京紅十字會主席約翰.馬吉牧師拍攝的日軍暴行影片。他還給希特勒本人寄了一份暴行報告,期望德國趕快出面阻止盟友日本仍在繼續的非人道暴行。為此,他受到蓋世太保的迫害。
二次大戰結束後,拉貝因曾是納粹黨員而被先後蘇聯和英國逮捕。1946年六月被同盟國去納粹化和釋放,生活拮據。宋美齡很快就找到了拉貝一家的下落,希望拉貝能在東京審判中作為南京大屠殺的證人出席,但被拉貝婉言拒絕。鑒於在南京時的功績,他因而得到南京市民的捐助及國民政府每月金錢和糧食接濟,全家得以度過戰後物質匱乏的難關,包括蘇聯封鎖西柏林的艱難日子。這種接濟一直持續到國民政府撤離南京為止。1950年1月5日拉貝於西柏林中風逝世,日記資料由他的家人保存。1996年底拉貝日記的重見天日後,拉貝才重新為世人所知。1997年他的墓碑由柏林搬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保存。
拉貝是一百多年中德關系史當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2006年10月31日,德國駐上海總領事Dr.Roehr(中文名芮悟峰)在南京拉貝故居落成儀式上的講話中說,「還有誰能比他更好地代表德中兩國之間的友誼呢?」
1996年,《拉貝日記》在美籍華人張純如女士及邵子平博士等人的尋訪下得以重見天日,12月13日在美國紐約的南京大屠殺紀念大會上,拉貝外孫賴因哈特女士將 2000多頁的日記副本首次向外界公開,立即引起轟動,成為南京大屠殺最重要、最詳實的史料之一。日記中記述了城區內的600多例個案,很多可與其他資料互為佐證,如倖存者李秀英等。
1997年8月,在整整60年之後,時隔南京大屠殺一個甲子輪回,《拉貝日記》中文版在南京得以公開出版,著名史學家胡繩撰寫了序言;當年底,在前駐華大使埃爾文·維克特(Erwin Wickert)先生的努力下,德意志出版社DVA出版了拉貝日記的德文版。(無論是德文版還是英文版、日文版,都是日記原文的部分節選,章節選擇略有不同,而中文版出版的則是全本。)
外界一般受張純如女士的影響將拉貝稱為「東方的辛德勒」,但按照邵子平先生的評價「應該說辛德勒是一個小小的拉貝」。一般認為辛德勒僱傭1200名猶太人做工時納粹德國已顯敗象,除商業利益外辛德勒也有對自己前程的考慮;而拉貝等人保護25萬難民則完全出於單純的人道主義動機。
在德國海德堡,拉貝之孫托馬斯·拉貝教授建立了一個旨在促進世界和平的小型的約翰·拉貝交流中心。2005年8月,在德留學生及旅德華人為其捐獻了一尊小型半身青銅塑像。1999年南京市政部門變更道路拓寬計劃,以便使位於小粉橋1號的拉貝故居保存下來。2003年時任德國總統約翰內斯·勞訪華期間造訪了南京,隨後建議西門子公司出資修葺拉貝故居。2005年底,在經過與西門子公司兩年多的談判後,現屬南京大學的拉貝故居也將修絨一新,並計劃於2006年8月底辟為紀念館對外開放。(拉貝故居已經於2006年10月31日落成向公眾開放,正式名稱為「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 和「拉貝和平與沖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拉貝故居」已成為省級文保單位,正在申報國家級文保單位。)
㈦ 有關於南京大屠殺系列的 電影到底有幾部
1.南京!南京!
2.拉貝日記
3.張純如——南京大屠殺
4.黃石的孩子
5.南京
6.南京浩劫
7.五月八月
8.棲霞寺1937
9.南京1937
10.屠城血證
一、《南京!南京》 導演:陸川 出品:中國/中國香港 類型:災難/劇情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進入南京城,隨之而來的是對無辜百姓和戰俘長達6周的血腥屠戮。《南京!南京!》分別從中國軍官陸劍雄、歸國女教師姜淑雲和日本軍官角川三個人的視角,再現了那場慘絕人寰的人間災難;戰爭中三個命運彼此糾纏的主人公,靈魂和人性承受著嚴酷的拷問與摧殘。 導演陸川表示,用電影的方式來重新思考這段歷史,是中國電影人必須承擔的責任和使命。一方面是試圖能夠從客觀的視角,拂去遮蔽了歷史的塵埃,以清晰的語言講述歷史的真實;另一方面是面對未來的深刻思考:「戰爭會把人類內心的黑暗力量釋放出來,這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問題,希望將來不要再有戰爭。」 《南京!南京!》由中影集團、星美傳媒等五家公司共同投資拍攝。該片開機前歷經重重磨難,最終柳暗花明,於10月初在天津開機,此後還將轉往長春拍攝戰爭場面,預計於明年3月在南京殺青。 二、《約翰.拉貝》 導演:佛羅瑞.加侖伯格 出品:中國/德國 類型:人物傳記片 拍攝時間: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 上映時間:2008年 《約翰.拉貝》根據《拉貝日記》改編,它以德國商人拉貝為主線,作為西門子電器在中國的代表,拉貝親眼目睹了南京大屠殺,並以其特殊身份在自家花園保護了600多難民。導演佛羅瑞.加侖伯格強調:「《約翰.拉貝》表現的重點不是多年前的那場浩劫,而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以《拉貝日記》為基礎,著重塑造人性在戰爭中的閃光點。」 南京大屠殺是《拉貝日記》中記錄的最重點的歷史事件,電影如何表現南京大屠殺成為導演佛羅瑞.加侖伯格最頭痛的問題之一。佛羅瑞.加侖伯格表示:「一方面我不希望那些關於大屠殺的描述因為太血腥暴力而讓觀眾感到反感,但另一方面我又想把當時的情況最真實地表現出來。我要做的是在這兩點之間取得最好的平衡,並且引導觀眾在觀看影片的時候進入到劇情中,而不是一堆簡單粗暴的血腥場面。」 影片的女一號琅書由中國女星張靜初扮演,兩位男主角則是來自德國的知名演員——憑《**風暴》獲得德國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的烏爾里奇.圖克爾和《再見列寧》的主演丹尼爾.布魯赫。 三、《張純如》 導演:Anne Pick Bill Spahic 出品:香港/加拿大 類型:人物傳記片 拍攝時間:2006年至2007年 上映時間:2007年底 《張純如》真實紀錄了年輕勇敢的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如何以自己的生命,深入探索1937年南京大屠殺那段黑暗的人類歷史,並將它還原成文字,著成一本震撼人心的暢銷書的歷程。 電影通過真實展現張純如在探索歷史黑暗旅程的全部過程和內心感受,結合大量珍貴史料與倖存者口述,運用時空交錯的拍攝手法,揭開了一幕幕歷史真相,見證了那一場慘絕人寰的暴行。這些影像展現的不僅僅是張純如個人的故事,更是一段痛徹骨髓的歷史! 《張純如》一片於於2006年12月在中國南京開始拍攝,一直持續到今年的三、四月份,然後轉景日本,美國和加拿大拍攝。影片計劃於年內在國內公映,以悼念南京大屠殺70周年,同時紀念張純如的著作《南京大屠殺》發行10周年。 四、《黃石的孩子》 出品:中國/德國/澳大利亞 類型:劇情片 拍攝時間:2006年 上映時間:2008年3月 《黃石的孩子》斥資4000萬美金,是一部記敘英國記者喬治.霍格拯救60多名戰爭孤兒的故事。整部影片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戲份將鏡頭對准了遭遇日本侵略軍屠殺淫掠的1937年的南京。為了重建戰火中的南京景象,劇組依靠四處搜集到的舊膠片和幾千張歷史照片,花費500萬美金,重建一個殘垣斷壁,滿目瘡痍,戰火下的南京城。 導演斯波蒂斯伍德表示,早在1995年拍攝電影《廣島》時,就看到過一些由當年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日本兵拍攝的膠片資料,才知道世界上曾經發生過這樣殘忍的悲劇。而這些東西都是大多數西方人不知道的,從那時起,羅傑就期待能拍攝一部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的電影,在2006年,這個願望終於實現。 曾主演過《碟中諜3》的本片男主角喬納斯透露拍攝這幾場戲時讓他陷入無盡的痛苦,「晚上睡覺會覺得喘不過氣。」周潤發和楊紫瓊也在本片中扮演重要角色。 五、《南京》 導演:比爾.古登塔格 丹.史度曼 出品:美國 類型:紀錄片 拍攝時間:2006年 上映時間:2007年7月 《南京》是第一部以外國人的視角回顧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從創作開始就受到全世界關注,並已在今年的美國聖丹斯電影節上引起轟動。導演丹.史度曼曾表示:「希望避免典型的紀錄片手法,如一個又一個專家講述,展示大量靜態的照片等,而是希望通過表演和片中傳達的情感力量帶給觀眾深入心靈的震撼」。電影中有大屠殺倖存者的講述、從6個國家搜集到的各種音像和文字資料甚至包括一名叫約翰.麥基的西方人用16毫米小攝影機冒死拍攝的40分鍾錄影帶等珍貴資料都極大地震撼著所有觀眾,尤其是短片中直接表現日軍暴行的內容被評為「《南京》中最讓人背脊發涼的片段之一」。 除了資料展示,為了把德國人約翰.拉貝、美國人米妮.沃琴(沃琴回美國不久即精神崩潰自殺身亡)等人極其真實而富有感染力的信件、日記等珍貴文獻表現出來,導演還請到多名好萊塢明星扮演目擊者,在片中朗讀當年這些文字記錄。 今年7月,《南京》在國內公映,引起國人強烈反響。 六、《南京浩劫》 導演:西蒙.韋斯特 出品:中國/美國 類型:戰爭/劇情 拍攝時間:2008年初 上映時間:待定 由江蘇省文化產業集團與好萊塢合作拍攝的影片《南京浩劫》將於明年年初正式開機。該片計劃投資5000萬美金,在國際電影界被視為「繼《辛德勒名單》之後,好萊塢又一部反思二戰暴行的傳世之作。」導演西蒙.韋斯特說,「這是一部為全世界而拍的史詩影片!影片的西方視角不會影響到歷史的真實性,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准備,包括那個年代的習俗、生活習慣等細節方面,我將盡力把《南京浩劫》打造成為同類題材影片中最好的一部。」 為了確保影片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佔地100多畝的《南京浩劫》電影外景地在經過近一年的緊張建設後,將於年底前全部完成。屆時,一個氣勢宏大、全面展示30年代南京城的外景地將呈現在眾人眼前 七、《五月八月》 主演:葉童 反映南京大屠殺事件的影片《五月八月》是由香港著名編劇杜國威自編自導,攝影師是《花樣年華》的著名攝影師李屏賓。和以往表現南京大屠殺的影片不同的是,該片沒有正面描寫大屠殺的血腥場面,而是通過五月和八月這對小姐妹家庭的破散、首次從孩子的視角控訴了大屠殺給千萬中國家庭帶來的災難,更加感人至深,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影片還首次把六十五年前日本侵略者慘無人道地奸殺2萬名中國婦女的惡行搬上了銀幕,使這部戰爭災難片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力。 多位電影專家表示,這是目前同類題材影片中最具震撼力的一部。獨特的視覺和人性化的表達,讓它具有更大的震撼力。而導演杜國威精湛的藝術刻畫、葉童和兩位小演員出色的表演,也使本片具有了上乘的藝術水準。 八、棲霞寺1937 中國第一部描寫佛教僧人在抗日戰爭期間愛國愛教英勇斗爭的電影故事片《棲霞寺1937》13日在南京舉行了首映式。 棲霞寺1937》在銀幕上再現了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南京棲霞寺的寂然法師帶領寺院僧人,成功救助2萬多名難民和中國軍人的歷史事件。該片已被國家廣電總局列入全國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重點影片之一。 扮演寂然法師的青年演員張新華在首映式上表示,在看劇本時,他就已深深地被寂然法師愛國愛教、與日軍英勇抗爭,不畏個人犧牲的精神所打動,這個人物深深地激勵著他演好這個角色。 首映式上還來了一位特殊的觀眾,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當年曾在棲霞寺避難的89歲老人紀耀發。紀耀發說,當年他只有21歲,日軍佔領南京時,在全城進行屠殺,他同許多無路可走的難民避進了棲霞寺,遇到了好心的寂然法師,得以倖存。 「想到60多年前我們被日本鬼子追殺,想到我們被棲霞寺收留躲過劫難,我們要感謝寂然法師,感謝棲霞寺。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們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也多謝將這段歷史搬上熒幕,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歷史。」紀耀發說。 九、南京1937 監制:吳宇森 導演:吳子牛 主演:秦漢 劉若英 劇情: 一九三七年深秋,南京荒涼的鐵道上,成賢帶著懷有身孕的妻子理惠子(日本人)回南京的老家。在紛亂的戰火中,成賢在南京的老家已成為一堆瓦礫。別人告訴他可以去到外國人保護的安全區,但成賢自認不是難民而不願去。他找到在下關發電廠做工的幼時朋友根發。根發雖然對他帶回來的日本媳婦反感,但還是接納了他們。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日,日軍開始圍攻南京城,同年十月十三日南京城破。瘋狂的日兵搜索,燒殺淫掠。理惠帶著孩子們進了安全區,難民們得知理惠是日本人,便把所有對日本人的不滿發泄在她身上,當成賢來到安全區,理惠懸著的一顆心才放下來,他們不知道另一場浩劫已悄然來臨…… 十、《屠城血證》 編劇:謝光寧 導演:羅冠群 主要演員:翟乃社、陳道明、吳莉婕、雷恪生、沈丹萍、劉江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佔領南京城,開始對我無辜同胞進行長達六周的血腥屠殺…… 展濤是金陵大學教授米爾斯的學生,米爾斯的女兒凱蒂深愛著展濤,日軍入侵,她勸展濤隨外輪赴美。但國難當頭,展濤決定留下來,用自己的醫術救治受傷軍民。 展濤帶傷兵醫院的難民轉移到國際安全區,並勸說魯營長及部下按國際規定,把**扔到水塘中。不料,日軍無視國際規定,又闖進國際安全區屠殺手無寸鐵的軍民。護士白燕落入魔掌,展濤欲救白燕卻被日軍拉住,強行讓他目睹日軍**白燕的獸行。白燕慘死,展濤從此拋棄幻想,投入反日斗爭。 在日軍集體屠殺我百姓時,倖存的照相館老闆范長樂,逃到米爾斯教授家,哭訴悲慘遭遇。為揭露日軍滔天罪行,范長樂同展濤連夜趕回照相館尋取被迫為日軍沖洗的殺人照片。與此同時,日軍特使橋本為掩蓋事實真相,也派人去范家搜查。范長樂冒死取出照片,為掩護展濤帶走照片而犧牲。 展濤在茶館中被日軍追殺,不幸中彈,歌女花弄影用生命掩護他脫險。展濤潛入一公館,遇見了被軟禁在此的東北逃亡學生柳晶晶。她原是日軍中尉笠原在東北讀書時的戀人,一次偶然機會她認清了披著獸皮的笠原,她正欲逃出時,遇到身入險境的展濤,她設法將展濤轉移。橋本大怒,命笠原親手殺死了她。 展濤終於在教堂與凱蒂會面,但追兵迫近,無法脫身,展濤將日軍罪證交給凱蒂,自己潛上鍾樓。橋本命士兵火燒鍾樓。烈火中,展濤敲響了巨鍾。在震撼長空的鍾聲中,凱蒂乘坐的商船開航了。凱蒂情不自禁地打開那包血證——一張張照片,讓人們永遠記住日軍在南京屠殺30萬中國軍民的罪行。 獲1987年廣電部優秀影片獎;1991年日本東京世界和平電影節故事片獎。
㈧ 關於南京大屠殺背景的電影還有什麼電影像金陵十三衩那樣的
一、《南京!南京》
導演:陸川
出品:中國/中國香港
類型:災難/劇情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進入南京城,隨之而來的是對無辜百姓和戰俘長達6周的血腥屠戮。《南京!南京!》分別從中國軍官陸劍雄、歸國女教師姜淑雲和日本軍官角川三個人的視角,再現了那場慘絕人寰的人間災難;戰爭中三個命運彼此糾纏的主人公,靈魂和人性承受著嚴酷的拷問與摧殘。
導演陸川表示,用電影的方式來重新思考這段歷史,是中國電影人必須承擔的責任和使命。一方面是試圖能夠從客觀的視角,拂去遮蔽了歷史的塵埃,以清晰的語言講述歷史的真實;另一方面是面對未來的深刻思考:「戰爭會把人類內心的黑暗力量釋放出來,這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問題,希望將來不要再有戰爭。」
《南京!南京!》由中影集團、星美傳媒等五家公司共同投資拍攝。該片開機前歷經重重磨難,最終柳暗花明,於10月初在天津開機,此後還將轉往長春拍攝戰爭場面,預計於明年3月在南京殺青。
二、《約翰.拉貝》
導演:佛羅瑞.加侖伯格
出品:中國/德國
類型:人物傳記片
拍攝時間: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
上映時間:2008年
《約翰.拉貝》根據《拉貝日記》改編,它以德國商人拉貝為主線,作為西門子電器在中國的代表,拉貝親眼目睹了南京大屠殺,並以其特殊身份在自家花園保護了600多難民。導演佛羅瑞.加侖伯格強調:「《約翰.拉貝》表現的重點不是多年前的那場浩劫,而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以《拉貝日記》為基礎,著重塑造人性在戰爭中的閃光點。」
南京大屠殺是《拉貝日記》中記錄的最重點的歷史事件,電影如何表現南京大屠殺成為導演佛羅瑞.加侖伯格最頭痛的問題之一。佛羅瑞.加侖伯格表示:「一方面我不希望那些關於大屠殺的描述因為太血腥暴力而讓觀眾感到反感,但另一方面我又想把當時的情況最真實地表現出來。我要做的是在這兩點之間取得最好的平衡,並且引導觀眾在觀看影片的時候進入到劇情中,而不是一堆簡單粗暴的血腥場面。」
影片的女一號琅書由中國女星張靜初扮演,兩位男主角則是來自德國的知名演員——憑《竊聽風暴》獲得德國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的烏爾里奇.圖克爾和《再見列寧》的主演丹尼爾.布魯赫。
三、《張純如》
導演:Anne PickBill Spahic
出品:香港/加拿大
類型:人物傳記片
拍攝時間:2006年至2007年
上映時間:2007年底
《張純如》真實紀錄了年輕勇敢的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如何以自己的生命,深入探索1937年南京大屠殺那段黑暗的人類歷史,並將它還原成文字,著成一本震撼人心的暢銷書的歷程。
電影通過真實展現張純如在探索歷史黑暗旅程的全部過程和內心感受,結合大量珍貴史料與倖存者口述,運用時空交錯的拍攝手法,揭開了一幕幕歷史真相,見證了那一場慘絕人寰的暴行。這些影像展現的不僅僅是張純如個人的故事,更是一段痛徹骨髓的歷史!
《張純如》一片於於2006年12月在中國南京開始拍攝,一直持續到今年的三、四月份,然後轉景日本,美國和加拿大拍攝。影片計劃於年內在國內公映,以悼念南京大屠殺70周年,同時紀念張純如的著作《南京大屠殺》發行10周年。
四、《黃石的孩子》
出品:中國/德國/澳大利亞
類型:劇情片
拍攝時間:2006年
上映時間:2008年3月
《黃石的孩子》斥資4000萬美金,是一部記敘英國記者喬治.霍格拯救60多名戰爭孤兒的故事。整部影片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戲份將鏡頭對准了遭遇日本侵略軍屠殺淫掠的1937年的南京。為了重建戰火中的南京景象,劇組依靠四處搜集到的舊膠片和幾千張歷史照片,花費500萬美金,重建一個殘垣斷壁,滿目瘡痍,戰火下的南京城。
導演斯波蒂斯伍德表示,早在1995年拍攝電影《廣島》時,就看到過一些由當年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日本兵拍攝的膠片資料,才知道世界上曾經發生過這樣殘忍的悲劇。而這些東西都是大多數西方人不知道的,從那時起,羅傑就期待能拍攝一部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的電影,在2006年,這個願望終於實現。
曾主演過《碟中諜3》的本片男主角喬納斯透露拍攝這幾場戲時讓他陷入無盡的痛苦,「晚上睡覺會覺得喘不過氣。」周潤發和楊紫瓊也在本片中扮演重要角色。
五、《南京》
導演:比爾.古登塔格 丹.史度曼
出品:美國
類型:紀錄片
拍攝時間:2006年
上映時間:2007年7月
《南京》是第一部以外國人的視角回顧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從創作開始就受到全世界關注,並已在今年的美國聖丹斯電影節上引起轟動。導演丹.史度曼曾表示:「希望避免典型的紀錄片手法,如一個又一個專家講述,展示大量靜態的照片等,而是希望通過表演和片中傳達的情感力量帶給觀眾深入心靈的震撼」。電影中有大屠殺倖存者的講述、從6個國家搜集到的各種音像和文字資料甚至包括一名叫約翰.麥基的西方人用16毫米小攝影機冒死拍攝的40分鍾錄影帶等珍貴資料都極大地震撼著所有觀眾,尤其是短片中直接表現日軍暴行的內容被評為「《南京》中最讓人背脊發涼的片段之一」。
除了資料展示,為了把德國人約翰.拉貝、美國人米妮.沃琴(沃琴回美國不久即精神崩潰自殺身亡)等人極其真實而富有感染力的信件、日記等珍貴文獻表現出來,導演還請到多名好萊塢明星扮演目擊者,在片中朗讀當年這些文字記錄。
今年7月,《南京》在國內公映,引起國人強烈反響。
六、《南京浩劫》
導演:西蒙.韋斯特
出品:中國/美國
類型:戰爭/劇情
拍攝時間:2008年初
上映時間:待定
由江蘇省文化產業集團與好萊塢合作拍攝的影片《南京浩劫》將於明年年初正式開機。該片計劃投資5000萬美金,在國際電影界被視為「繼《辛德勒名單》之後,好萊塢又一部反思二戰暴行的傳世之作。」導演西蒙.韋斯特說,「這是一部為全世界而拍的史詩影片!影片的西方視角不會影響到歷史的真實性,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准備,包括那個年代的習俗、生活習慣等細節方面,我將盡力把《南京浩劫》打造成為同類題材影片中最好的一部。」
為了確保影片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佔地100多畝的《南京浩劫》電影外景地在經過近一年的緊張建設後,將於年底前全部完成。屆時,一個氣勢宏大、全面展示30年代南京城的外景地將呈現在眾人眼前。
七、《五月八月》
主演:葉童
反映南京大屠殺事件的影片《五月八月》是由香港著名編劇杜國威自編自導,攝影師是《花樣年華》的著名攝影師李屏賓。和以往表現南京大屠殺的影片不同的是,該片沒有正面描寫大屠殺的血腥場面,而是通過五月和八月這對小姐妹家庭的破散、首次從孩子的視角控訴了大屠殺給千萬中國家庭帶來的災難,更加感人至深,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影片還首次把六十五年前日本侵略者慘無人道地奸殺2萬名中國婦女的惡行搬上了銀幕,使這部戰爭災難片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力。
多位電影專家表示,這是目前同類題材影片中最具震撼力的一部。獨特的視覺和人性化的表達,讓它具有更大的震撼力。而導演杜國威精湛的藝術刻畫、葉童和兩位小演員出色的表演,也使本片具有了上乘的藝術水準。
八、棲霞寺1937
中國第一部描寫佛教僧人在抗日戰爭期間愛國愛教英勇斗爭的電影故事片《棲霞寺1937》13日在南京舉行了首映式。
棲霞寺1937》在銀幕上再現了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南京棲霞寺的寂然法師帶領寺院僧人,成功救助2萬多名難民和中國軍人的歷史事件。該片已被國家廣電總局列入全國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重點影片之一。
扮演寂然法師的青年演員張新華在首映式上表示,在看劇本時,他就已深深地被寂然法師愛國愛教、與日軍英勇抗爭,不畏個人犧牲的精神所打動,這個人物深深地激勵著他演好這個角色。
首映式上還來了一位特殊的觀眾,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當年曾在棲霞寺避難的89歲老人紀耀發。紀耀發說,當年他只有21歲,日軍佔領南京時,在全城進行屠殺,他同許多無路可走的難民避進了棲霞寺,遇到了好心的寂然法師,得以倖存。
「想到60多年前我們被日本鬼子追殺,想到我們被棲霞寺收留躲過劫難,我們要感謝寂然法師,感謝棲霞寺。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們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也多謝將這段歷史搬上熒幕,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歷史。」紀耀發說。
九、南京1937
監制:吳宇森
導演:吳子牛
主演:秦漢 劉若英
日文版劇照
劇情: 一九三七年深秋,南京荒涼的鐵道上,成賢帶著懷有身孕的妻子理惠子(日本人)回南京的老家。在紛亂的戰火中,成賢在南京的老家已成為一堆瓦礫。別人告訴他可以去到外國人保護的安全區,但成賢自認不是難民而不願去。他找到在下關發電廠做工的幼時朋友根發。根發雖然對他帶回來的日本媳婦反感,但還是接納了他們。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日,日軍開始圍攻南京城,同年十月十三日南京城破。瘋狂的日兵搜索,燒殺淫掠。理惠帶著孩子們進了安全區,難民們得知理惠是日本人,便把所有對日本人的不滿發泄在她身上,當成賢來到安全區,理惠懸著的一顆心才放下來,他們不知道另一場浩劫已悄然來臨……
十、《屠城血證》
編劇:謝光寧
導演:羅冠群
主要演員:翟乃社、陳道明、吳莉婕、雷恪生、沈丹萍、劉江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佔領南京城,開始對我無辜同胞進行長達六周的血腥屠殺…… 展濤是金陵大學教授米爾斯的學生,米爾斯的女兒凱蒂深愛著展濤,日軍入侵,她勸展濤隨外輪赴美。但國難當頭,展濤決定留下來,用自己的醫術救治受傷軍民。
展濤帶傷兵醫院的難民轉移到國際安全區,並勸說魯營長及部下按國際規定,把槍支扔到水塘中。不料,日軍無視國際規定,又闖進國際安全區屠殺手無寸鐵的軍民。護士白燕落入魔掌,展濤欲救白燕卻被日軍拉住,強行讓他目睹日軍強奸白燕的獸行。白燕慘死,展濤從此拋棄幻想,投入反日斗爭。
在日軍集體屠殺我百姓時,倖存的照相館老闆范長樂,逃到米爾斯教授家,哭訴悲慘遭遇。為揭露日軍滔天罪行,范長樂同展濤連夜趕回照相館尋取被迫為日軍沖洗的殺人照片。與此同時,日軍特使橋本為掩蓋事實真相,也派人去范家搜查。范長樂冒死取出照片,為掩護展濤帶走照片而犧牲。
展濤在茶館中被日軍追殺,不幸中彈,歌女花弄影用生命掩護他脫險。展濤潛入一公館,遇見了被軟禁在此的東北逃亡學生柳晶晶。她原是日軍中尉笠原在東北讀書時的戀人,一次偶然機會她認清了披著獸皮的笠原,她正欲逃出時,遇到身入險境的展濤,她設法將展濤轉移。橋本大怒,命笠原親手殺死了她。
展濤終於在教堂與凱蒂會面,但追兵迫近,無法脫身,展濤將日軍罪證交給凱蒂,自己潛上鍾樓。橋本命士兵火燒鍾樓。烈火中,展濤敲響了巨鍾。在震撼長空的鍾聲中,凱蒂乘坐的商船開航了。凱蒂情不自禁地打開那包血證——一張張照片,讓人們永遠記住日軍在南京屠殺30萬中國軍民的罪行。
獲1987年廣電部優秀影片獎;1991年日本東京世界和平電影節故事片獎。
㈨ 拉貝故居的介紹
拉貝故居位於南京市鼓樓區小粉橋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南園,是南京國際安全區主席約翰·拉貝版的故居,是一座德權式小洋樓,首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1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殺期間,拉貝包括住宅和小花園的住所共收留、保護了600多名中國難民。
㈩ 誰知道傳說中的51區大屠殺
X檔案里有說到,據說是拿外星人做實驗,把外星基因和人類基因結合起來,研究武器之類的,把失敗的試驗品給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