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三花 » 湖南桃花石

湖南桃花石

發布時間: 2021-02-17 02:06:45

Ⅰ 湖南省有哪些特色

湖南特色特產有:

1.湘蓮又稱為糯蓮,論口感可謂獨步天下。頭茬蓮子,精於挑選顆粒飽滿,潔專白粉嫩、[1] 。放入屬嘴裡輕輕一呡,就有種獨特的酥軟口感。白蓮色白、粒大、味甘、清香、營養豐富、葯用價值高、湯清肉綿的特色而聞名。白蓮有強胃健脾,潤肺養心,滋陰補血,固精益腎的功能。白蓮具有廣泛的葯用價值,是傳統的滋補保健食品。一般用於潤肺止咳的多。
2.東江,是湘江源頭之一。江水清澈,是天然礦泉水。江湖中所產魚,以藻類、浮游植物為食,富含多種氨基酸,小仔魚,更加鮮美。
東江湖中。好的水,成就了東江魚的良好品質。東江魚主要是指用東江魚,特別是小魚仔加工而成的各種口味的魚製品,多以無煙薰為主要加式方式,味道以香辣鮮香著稱,是當地的一道名產。東江魚是湖南郴州四大特產之一。
3.臘八豆是我國湖南省傳統食品之一,已有數百年歷史,民間多在每年立冬後開始腌制,至臘月八日後食用,故稱之為「臘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且異常鮮美,因而很受人們的喜愛。但自古至今一直是家庭或小作坊式的製作,並受到季節制約,一直無法成為消費者四季皆能享用的食品。

Ⅱ 湖南的特產有哪些

仁化銀毫茶 湖南仁化銀毫茶又稱仁化白毛茶,仁化白毛茶以密披銀色長毫和具有蘭花香的品質風格而馳名,是嶺南茶之珍品。仁化銀毫,屬烘青綠茶,品質風格特點是外形芽頭肥壯挺直,披毫,色澤嫩綠鮮潤,內質香氣清純芬芳,湯色明凈,滋味鮮醇,葉底鮮艷明亮。銀毫茶是白毛茶中之極品,原稱白毛尖,當地群眾依照含毫量和內質高低分為五個檔次,即銀毫(又稱白毛尖),次為白毛茶、白毛烏紫、烏紫白毛和黃殼。銀毫茶中茶多酚含量與氨基酸含量均高;茶多酚33.83%;氨基酸3.92%;酚氨比為8.63。 君山金龜 君山金龜便是一種奇特的動物,金龜的背甲高聳,花紋奇麗,龜邊呈金黃色,頭部兩側呈桔黃色,所以博得「金龜」的雅稱。金龜不僅有觀賞價值,而且是一種高級滋補品。肉可以食用,蛋白質含量很高,營養豐富。金龜甲可以製成高級滋補品,能補元氣,生津液,主治陰虛、頭暈目眩、腰膝無力、崩漏失血、驚悸以及一切元氣虛弱、氣虛津少等症。用金龜和眼鏡蛇泡製成的岳陽「龜蛇酒」,是名牌高級補酒。 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在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君山銀針始於唐代,清朝時被列為「貢茶」。其特點是:芽頭茁壯,緊實而挺直,白毫顯露,茶芽大小長短均勻,形如銀針,內呈金黃色。君山銀針茶汁杏黃,香氣清鮮,葉底明亮,又被人稱作「瓊漿玉液」。 臨武麻鴨 臨武麻鴨是臨武久負盛名的四大特產之一,以「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馳名,更以「滋陰清火、美容健身」而著稱,86年獲湖南省優質農產品金獎。 安江香柚 安江香柚的歷史,從有文字記載的時候算起已有一千多年了。它果肉肥大,瓤白,有12至15個瓣,渣少汁多,甜香爽口,含有大量的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和鈣、磷、鐵等元素。還含有較之橙、橘更多的抗壞血酸。據葯書記載,它還具有化痰止咳、醒酒寬中的妙用。 洞庭春茶 湖南「洞庭春」茶是中國11大名茶之一,八五年面世以來,獨領風騷,殊榮數得,先後獲一次「國優」、四次「部優」、四次「金杯獎」、兩次銀質獎,兩次「國際名茶」稱號。 湘黃雞 湘黃雞,是產於湖南的黃雞,又稱三黃雞。湘黃雞軀體大小適中,成雞一般重1600克,結構勻稱,頭小,單冠,腳矮,頸短。公雞前胸寬闊,毛色金黃帶紅,軀體秀麗而英武,啼聲響亮而清脆;母雞軀體較短,背寬,後軀渾圓,腹部柔軟而富彈性,產蛋性能好。湘黃雞的葯用價值較高,能補虛損,健脾胃,強筋骨,調經血,止白帶,是婦科要葯,久病體虛者和產婦燉食湘黃雞,尤有滋補、強身健體、促進恢復的功效。 武岡銅鵝 湖南武岡養鵝已近千年的歷史。銅鵝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性溫清熱,有減少血管硬化、防止脂肪性血栓形成的作用,是中老人理想的食品。武岡銅鵝,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生長快,耐寒,耐粗飼料。雛鵝喂養1個月,一般可長到1公斤左右,3個月便可上市,大的可達10餘公斤,雌鵝喂5個月就可下蛋。 益陽水竹涼席 益陽地處湖南省北部,資水下游,濱臨洞庭湖,是中國著名的水竹涼席之鄉。早在中國元朝時期,茅竹湖邊的農民就已用質地纖細、堅韌柔軟的水竹,破成篾絲編織涼席。這一帶的農民家家戶戶都會織涼席,心靈手巧的年輕姑娘是織席的能手。 益陽水竹涼席從砍竹、下料、破篾、拉絲、蒸煮到編織、鎖邊,要經過十三道工序,而且全是手工操作。篾絲經過蒸煮處理,涼席柔軟不易折斷,不生竹粉蟲,邊沿整齊,色澤美觀,編織緊扎,經久耐用,並可散熱收汗。益陽「熊貓」牌水竹涼席在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中榮獲銀杯獎。 瀏陽菊花石雕 湖南瀏陽菊花石雕已有悠久歷史。菊花石雕是用菊花石雕刻而成的。菊花石是瀏陽河上游,瀏陽縣永和鎮附近的碧波潭中特有的產物。這種岩石與眾石不同,它色澤呈灰色或灰黑色,上面顯現著一朵朵天然生成的菊花狀白色花紋,其花紋潔白晶瑩,花紋奇趣天成。據地質學家考察,瀏陽菊花石是一種以燧石結構為核心的碳酸鈣集合體。其花萼部分是堅硬的硅質燧石,花瓣部分是碳酸鈣沿石灰岩裂縫充填而成的放射晶體狀集合體。 瀏陽菊花石雕工藝由僅有的浮雕和半浮雕,發展到現在的圓雕、鏤空雕、透雕;石雕作品由原來的平面苗葉發創立體花卉,由山水花草發展到古今人物、飛禽走獸。瀏陽菊花石雕《梅蘭竹菊》花瓶,曾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 銅官陶器 歷史悠久的銅官陶器,以工藝細致、品種繁多、釉色豐富、造型別具一格而聞名遐爾。 距湖南省會長沙30公里的望城縣銅官鎮,素稱「十里陶城」,是我國古代五大陶都之一。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中出土的陶器證明,早在2100多年前的西漢,長沙一帶就有陶器生產。此外,南韓的煤龍島、日本的沖繩島也都出土有銅官陶器。由此可見,銅官陶器很早以前就是外貿出口商品。 隨著生產技術和設備的不斷發展完善,銅官陶器已創制了五大類、近千個品種和數十種不同的釉色,傳統器型和釉色被色彩繽紛、多種多樣的新產品取代,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深受人們的喜愛。銅官的美術陶瓷題材廣泛,粗獷豪放,富有傳統特色。 望城剪紙 望城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既無畫稿,又無藍本,全憑藝人頭腦的想像構思,信手剪出各種人物、花卉,鳥魯等圖案,造型棚栩如生,刀刀聯結,渾然一體,給人以美的感受。望城剪紙富有楚文化特色,造型古樸.線條流暢,動態感強,生活情趣濃郁,望城民間剪紙藝人,能工巧匠輩出,各具不同風格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享譽國內外。 桃源石雕 桃花石產於湖南桃源縣北部山區,蘊藏量豐富,其石質堅硬。紋路美觀.色彩絢麗,光亮照人。 既像寶石。又像大理石,適宜於生產多種雕刻工藝品。有荷花綠、桃花紅、水波藍、葡葡紫等八種顏色。工人根據桃花石的紋路和色彩,來先擇自己雕琢的對象。雕琢仿古唐又馬駱駝、圖章,香爐、硯台、筆筒、花瓶等上百種工藝品,琳琅滿目,栩栩如生。 邵陽竹簧雕刻 竹簧雕刻是將竹簧壓成平面,與木板膠合,再精製成各種雕刻藝術品。湖南邵陽地區盛產楠竹,清代藝人王樹琅首創竹鑄雕刻藝術。採用傳統白描技法,以刀代筆,在竹簧上刻出各種花、鳥、蟲、魚、詩詞書法等圖案。產品有茶葉盒、煙盒花等。典雅古樸,是一種一實用與欣賞相結合的工藝品。 桃源石雕 桃花石產於湖南桃源縣北部山區,蘊藏量豐富,其石質堅硬。紋路美觀.色彩絢麗,光亮照人。 既像寶石。又像大理石,適宜於生產多種雕刻工藝品。有荷花綠、桃花紅、水波藍、葡葡紫等八種顏色。工人根據桃花石的紋路和色彩,來先擇自己雕琢的對象。雕琢仿古唐又馬駱駝、圖章,香爐、硯台、筆筒、花瓶等上百種工藝品,琳琅滿目,栩栩如生。 墨晶石雕 墨晶石雕是湖南特產,墨晶石產在洞口、新化縣一帶。石質細膩,黝黑發亮,有"墨玉"之稱。雕刻製品顯得莊重古樸,渾厚典雅。產品造型寫實中有誇張,雕刻刀法靈活多變,因而作品既似玉雕的晶瑩細膩,又不失石雕的粗曠豪放,獨具一格。產品種類繁多,有供欣賞的人物、走獸、花鳥、山水陳設品有實用與欣賞相結合的文案用品,有仿古文物器皿和各種小型玩具。 湘綉 湘綉是我國的四大名綉之一,起源於湖南民間刺綉,起碼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 湘綉主要以純絲、硬緞、軟緞、透明紗和各種顏色的絲線、絨線綉制而成。其特點是:構圖嚴謹,色彩鮮明,各種針法富於表現力,通過豐富的色線和千變萬化的針法,使綉出的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具有特殊的藝術效果。在湘綉中,無論平綉、織綉、網綉、結綉、打子綉、剪絨綉、立體綉、雙面綉、亂針綉等等,都注重刻畫物象的外形和內質,即使一鱗一爪、一瓣一葉之微也一絲不苟。湘綉這種獨特的民族風格使它很早就馳名中外。 土家錦 土家錦是湘西土家族的一種傳統工藝品和實用品,又叫"西蘭卡普"。土家語,西蘭即被子,卡普即花。湘西土家姑娘幾乎個個都是織錦能手。它是沿襲古代針織加工法,用多種彩色絲線編織圖案,多為菱形結構,產品有床罩、窗簾、坐墊、各種壁掛等120多種2900多個圖案產品暢銷中外。 醴陵釉下彩瓷 湖南醴陵瓷器起源於清朝雍正年間,迄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光緒年間,醴陵開始出現單色下彩,並逐漸燒造出多種顏色的精美的釉下彩瓷。釉下彩是先在半成品坯上彩繪後佩施釉入高溫窯焙燒而成的。顏料不含鉛,圖案被一層透明的釉膜覆蓋在下面,顯得晶瑩透亮,如水中月、鏡中花,看得見,摸得著。 益陽松花皮蛋 湖南益陽的松花皮蛋始於明朝初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益陽松花皮蛋,外包料泥,糠殼沾其表面。剝殼時,易離殼,肉體柔軟,指觸不沾,透明有彈性,蛋白呈棕褐色,蛋白表面自然形成乳白色松枝圖案。蛋黃呈深淺不同的墨綠、草綠、暗綠、茶色、橙紅等各種色層,故又稱「五彩松花」。蛋黃中心呈小糠心或焦心,味美鮮香,清涼爽口,鹹淡適宜,食而不膩,為家常食用之佳品及筵席盤之美餚。並具有清涼、明目、平肝,降血壓,開口味等功能。 岳陽龜蛇酒 湖南嶽陽龜蛇酒是以洞庭香糯米和柳毅井清泉水為原料,採取古代石甑蒸餾法釀酒,把洞庭金龜、烏龜、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浸泡於酒缸中,並配以黨參、當歸、杜仲、枸杞、蜂王漿等20多味中葯,密封於地下貯存一至二年後取出。酒度為三十八度,酒液透明,色澤深紅,入口綿甜,味道釀厚,香氣濃郁。 它含有人體所需的十八種氨基酸,營養豐富,具有滋陰補腎、行氣活血、提神明目、強筋健骨功能,是珍貴的補品酒,多次被評為湖南省優質產品。 湖南玉蘭片 湖南竹林茂盛,筍源極為豐富。綏寧、城步、資興、靖州等地出產的玉蘭片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被認為湖南出產的山珍之一。它色白鮮艷,質嫩而脆,有「素中之葷」的說法。根據竹筍不同生長、加工季節,玉蘭片分為「寶尖」、「冬片」、「桃片」、「春花」四種。其中「寶尖」是用立春前的筍製成,豐腴脂美,是玉蘭片之冠。 湘蓮 湘蓮粒大飽滿,潔白圓潤,質地細膩,清香鮮甜,具有降血壓、健脾胃、安神固清、潤肺清心之功。在歷史上被稱為「貢蓮」,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種植歷史。是湖南省傳統的土特產品。

Ⅲ 常德漢壽的特產是什麼啊

中國珍珠之鄉---常德漢壽縣
珍珠--珍珠圖片

2005年11月9日,第七屆中國特產文化節暨中國特產之鄉開發建設宣傳十周年工作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會上,漢壽縣榮獲「中國珍珠之鄉」稱號。

漢壽引進繁養珍珠已有40多年,前些年,受市場、技術等因素困撓,珍珠產業徘徊不前。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採取區域化布局、科技化養殖、產業化經營等措施,做大做強珍珠產業,增加農民收入。縣里成立珍珠產業領導小組,對承包租費「四荒」水面發展珍珠養殖的大戶在投資上給予扶持,技術上給予傳授,收費上給予優惠,激發了廣大農戶養殖珍珠的積極性,先後建成50多個珍珠養殖基地或專業村,發展珍珠養殖戶1萬多戶,年產珍珠300噸左右,成為沿海地區淡水珍珠加工的主要原料供貨基地。

為了加速全縣珍珠產業由大變強,2003年6月,該縣成立珍珠產業協會,帶頭開展珍珠養殖技術的攻關和推廣,兩年來,舉辦珍珠養殖技術培訓班、講座30多場次,發放技術資料12000多份,邊培訓邊提高,全縣仔蚌繁殖、幼蚌培育、珠蚌吊養、病害防治等珍珠養殖技術走在全省同行前列,涌現出上萬名扎蚌技術嫻熟的「珍珠姑娘」,她們扎蚌的成活率、成珠率、正園率高出一般水平15%左右。特別是周文廟、岩汪湖一帶的8000多名扎蚌女能手更是走紅四方,憑著過硬的扎蚌育珠技術,常年活躍在江浙、兩廣一帶的40多個縣市的珍珠養殖場,人平年創收過萬元,高的達3萬多元。

該縣還通過招商引資上項目、大戶帶頭辦企業等辦法,拉長珍珠加工「短腿」。湖南向八老珍珠有限公司牽頭、組織18家珍珠加工企業,引進先進設備,提升加工水平,開發出珍珠妝飾品、工藝品、保健品、葯品等10多個珍珠加工產品,遠銷歐美及東南亞市場。前不久,該縣珍珠產業協會會長向遠德帶著珍珠產品赴美國招商時,美國朋友手捧粒大園潤、晶瑩閃光的珍珠,一臉驚奇,贊不絕口,安利朗德郡女郡長當場把一條珍珠項鏈戴在脖子上,一連說了三個「OK」。

2000年7月底,漢壽又建成了營業面積達1500平方米,全省最大的珍珠專業市場。2005湖南旅遊節期間,每天都有上百名中外遊客光顧購物。日前,該縣申報了「中國珍珠之鄉」,國家「中國特產之鄉」推薦和宣傳組委會專家深入漢壽城鄉實地考察後,認為該縣淡水珍珠產業化建設獨具特色,走在全國同行前列。
Tags: 珍珠之鄉 中國珍珠 漢壽珍珠 常德珍珠
·桂花糖
·紋石
·香酥魚
·桃花石
·酢粑肉
·擂茶
·延泉黑豬
·桃源雞
·常德馬頭山羊
·野生葛粉
·桃源茶葉
·張老頭牛肉乾
·「嚼得樂」休閑食品
·武陵酒
·九溪湘蓮
·蛾公酒
·九溪橘紅
·淡水珍珠
·桃源石雕
·武陵擂茶
·湘冠蜜桔
·營養蕎面
·美味無殼瓜籽
·雙龍牌無籽西瓜
·津市傳統牛肉粉
·金喀蜂系列
·太青雲峰茶
·千諾系列高級烹調油
·國人2000特製啤酒
·國人干啤
·東方靈芝系列
·保健高級竹涼席
·雞血玉雕
·安鄉味蛋
·桃花玉
·洞庭大閘蟹
·洞庭淡水珍珠
·湘 蓮
·淡水鮮魚
·優質稻
·濱湖板鴨
·安鄉香芋
·九溪木棉
·漢壽薴麻

Ⅳ 桃花石有哪些著名的典故

沒有典故。
桃花石,又名桃花玉、桃花玉石,產於湖南省慈利縣、桃源縣,以及澳大利亞專。桃花石屬分布於奧陶系地層,是一種變質岩,含有方解石、雲母、石英等硅酸鹽類的復合型礦物,成分復雜,品種較多,區別較大。多通體呈淺紅色澤,石上布滿桃花狀斑點,花朵以紅色為主,偶有綠色。罕有通體呈粉紅色者,價格昂貴,可以作為擺件觀賞。顏色來源於其含有多種稀有重金屬成分,有一定的收藏價值。此外,學術界認為,「桃花石」是中國的一種故稱。

Ⅳ  上揚子地台東南緣奧陶系層序地層與奧陶系年代地層劃分

層序地層學研究的目的之一,便是試圖為人們提供一個由一定空間和時間所限定的等時年代地層格架(Posamentier等,1988,1992)。因此,層序地層學研究,應該對年代地層學研究、尤其是新的年代地層表的建立,起到推動作用。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學者在相關領域里的探索(Loutit等,1991;Posamentier等,1992;Holland,1995;Brett,1995;Sheehan等,1997;殷鴻福等,1995;王訓練,1995,1997;梅仕龍,1996;王鴻禎等,1996;史曉穎,1996),已初步說明了這種結合的潛力。

與其他的地質時代一樣,奧陶紀自從作為早古生代中期的一個紀開始(Lapworth,1879),其地層系統及界線的劃分,以及洲際間的對比等,就一直是各國學者的研究重點。以統(Series)或亞系(Subsystem)為例,各國各地區的劃分就一直存在很大分歧,而階(Stage)的劃分就更是如此(汪嘯風,1992)。

以創始區英國為代表的西北歐,奧陶系長期使用6統的劃分,並被廣泛引用。近年雖經釐定,但仍包含5個統的劃分(Fortey,1995);北美奧陶系雖有四分的命名,但素有三統的用法(Ross和Ross,1992);而在波羅的海、地中海地區,以及中國、澳洲等地,長期以來許多學者則多使用三分的方案(Janusson,1976,1984;Mannil,1990;Thomes,1960;Webby,1976;盧衍豪,1959,1975,1982;盛莘夫,1974;穆恩之,1974,1979;張文堂,1962,1982)。而最近在美國Las Vagas舉行的第七屆國際奧陶紀會議,又進一步提出了一個將奧陶系三分的方案(Cooper等,1995)。與此同時,則有許多學者提出並使用兩分(統或亞系)的方案(Whittington and Williams,1964;Williams等,1972;Havlicek and Marek,1973;Bednarczgk,1971;Skevington,1973;項禮文等,1980;汪嘯風,1980;賴才根等,1982)。以最近澳大利亞Webby(1991)及中國汪嘯風等人(1992,1993)的方案為代表,他們均以Nemagraptus gracilis的首次出現為標志,將奧陶系先劃分為兩個亞系(Subsystem)後,再進行統、階的劃分。

筆者通過對揚子地台東南部奧陶系的層序地層研究,初步確定了其層序地層格架,標定了海平面變化序列的生物-年代地層屬性,並與中國其他地台以及世界主要大陸進行了對比。綜合已有的古地磁、古生物等方面的資料,在奧陶系年代地層劃分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認識,現陳述於下。如前所述,此處涉及的層序級別及相關概念,以綜合最近王鴻禎和史曉穎(1996)以及王鴻禎(1999)和王訓練(1999)的方案為准,奧陶紀生物帶則根據汪嘯風及陳旭等中國學者最近(1992~1996)的成果加以綜合。

一、上揚子地台東南緣奧陶系層序地層更高級別旋迴的構成

比較前述18個層序的沉積特徵及時空展布,可以根據相鄰層序之間在海進或海退趨勢上的相似性與相關性和較顯著的層序界面(圖3-1;表4-1;圖4-1、4-2),將其歸並為4個層序組。因分別形成在相對海侵或相對高位背景下,故可稱為海侵層序組(TSS)或高位層序組(HSS),分別代表二級海平面旋迴——中層序內海侵及高位兩個沉積階段。由此可將這四個層序組歸並為兩個中層序。下部由OSq1—OSq12組成,上部由OSq13—OSq18組成。其總體特徵如下:

1.層序組1

它包括OSq1—OSq7。在台地區包括南津關組、分鄉組及紅花園組;台緣斜坡區由盤家嘴組、馬刀育組及桃花石組等構成;盆地區由白水溪組及橋亭子組底部組成。包含了Rhobadinopora flabelliforme—Tetragraptus approximatus生物帶(曾慶鑾等,1987;汪嘯風等,1996),大致與Tremadoc統及Arenig統底部(Fortey,1995下同)相當。

在台地相區,這7個層序均缺失LST。下部層序的TST厚度小,底面往往呈波狀起伏,並包裹有滯留礫或暴露帶殘積物;上部層序的TST則以泥頁岩較多為特徵,含筆石等。7個層序的HST多為含角礫白雲岩、白雲質灰岩、藻(礁)灰岩,頂部或上部,則多見淡水方解石晶洞、膏溶角礫等暴露特徵。在台緣斜坡相區,LST或SMST多為扇狀—楔狀展布的碳酸鹽岩碎屑流沉積物。TST主要由泥灰岩、灰岩組成,頂部多發育有相對飢餓狀態下沉積的薄層狀含碳質泥灰岩及瘤狀泥灰岩等,富含筆石、三葉蟲、腕足等化石。其HST則多為中厚層狀灰岩、泥灰岩,有的還出現白雲質灰岩,OSq6頂部則為起伏不平的侵蝕面。盆地相區的這7個層序則為含筆石及少量腕足的薄的粉砂岩、泥岩。

根據曾慶鑾(1991)的研究,該階段宜昌一帶腕足底棲組合基本上以Benthic Assemblage1-2(BA1-2)為主。各相區OSq1底部與晚寒武世地層之間往往呈大的間斷或岩性截然的接觸關系(圖3-1,圖4-1、2),則說明寒武—奧陶紀之交曾經發生過較大規模的海平面變化。相對來說,由於這7個層序彼此間沉積相無太大的跳躍,主體又都在台緣斜坡相區發育,並在時空上總體呈現出退積—加積趨勢,因而可視為奧陶紀新海侵發生之初的海侵層序組。

2.層序組2

包括OSq8—OSq12。在台地區對應於大灣組和牯牛潭組,斜坡區相當於九溪組;盆地區則為橋亭子組。時限跨越Didymorgraptus.deflexus—D.murchisoni帶,大致與ArenigLlanvirn統相當。

台地區的這5個層序未見LST。TST以薄層狀生屑灰岩、瘤狀泥灰岩為主,富含腕足、筆石、頭足等。HST以中薄層—中厚層狀生屑灰岩、含泥生屑灰岩為主。其腕足類底棲組合基本上為Benthic Assemblage3-5(BA3-5)(曾慶鑾,1991),水深明顯增大。其中,OSq8以凝縮段(CS)直接超覆於OSq7正常淺水礁灘相之上,顯示出碳酸鹽台地淹沒(Schlager,1982)時所形成的淹沒型(D型)層序的特點。斜坡及盆地區這5個層序則均為含筆石、三葉蟲的粉砂質泥頁岩。在宜昌地區,OSq12下部即牯牛潭組中部,可見槽狀交錯層理(曾慶鑾等,1987),頂部則為廣泛分布的區域性侵蝕界面(陳旭等,1986;汪嘯風等,1996)。斜坡區的九溪一帶,OSq12則很可能已缺失,代之以十數厘米厚的鐵泥質風化殼殘余(湖南區調隊,1986;汪嘯風等,1996)。顯然,OSq12及其頂界顯示了海平面已大幅度下降、基底接近暴露背景下的沉積特點(圖4-1、2)。

與層序組1相比較,OSq8—OSq12代表了上揚子區奧陶紀大灣—牯牛潭期,碳酸鹽台地自淹沒到逐漸變淺過程中,一組具明顯加積—進積特徵的層序,因而可歸為高位層序組。這兩個層序組共同構成了奧陶系下部二級海進—海退復合中層序,代表了奧陶紀第一次二級海平面變化(圖4-1、4-2)。

3.層序組3

包括OSq13—OSq15。分別由台地區的廟坡組及其同期相變沉積大田壩組等、台緣斜坡區的舍人灣組、深斜坡盆地區的煙溪組等組成。跨越G.hinckii(H.teretiusculus)—C.wilsoni帶(汪嘯風等,1994;汪嘯風等,1996),主體屬Caradoc世早中期,但下部包括狹義的Llandeilo階。

層序OSq13的下部在台地以及斜坡相區發育普遍不完整(圖3-1;圖4-1、4-2)。這說明前次大規模海退事件(GRE2)後,OSq13的底界面,也即第一個中層序的頂界面,是一個遍布上揚子地台、起伏不平的古沉積基底。它控制了新的海侵之初沉積物的分布,甚至到了OSq14即廟坡階主體沉積時,仍未達到完全均一(陳旭等,1986)。

應當指出的是,這一階段廣泛出現了黑色含浮游型筆石碳質泥頁岩(湖南區調隊,1986;曾慶鑾等,1987)。台地相區腕足底棲組合由下部含少量BA1-2代表分子Lingulella等(張建華,1995),逐漸變為以BA3-5為主的群落(曾慶鑾,1991),一些地區甚至還出現放射蟲等(曾慶鑾等,1987)。它們均表明了海水的迅速加深,OSq13-14也相應地表現為較典型的退積—加積序列(圖3-1;圖4-1、4-2)。因此可將它們歸為新海侵過程中的海侵層序組。和層序組1有所不同,此次海水加深的速度和幅度都較大,使得層序組2總體上呈現非補償狀態下的飢餓相。在台緣斜坡和盆地相區,則形成典型的凝縮段而難以細分(圖3-1;圖4-1、2)。

4.層序組4

包括OSq15—OSq18,分別由台地及台緣斜坡相區的寶塔組、臨湘組和五峰組,深斜坡及盆地相區的磨刀溪組、南石沖組、五峰組等組成,包含了D.clingani—D.bohemicus等化石帶,與Caradoc世中晚期—Ashgill世相當。

需要著重討論的是OSq15,即寶塔層序。前已述及,它由寶塔組及磨刀溪組組成。寶塔組廣泛分布於台區及台地邊緣相區,下揚子及珠穆朗瑪峰、塔里木等地也有見及(賴才根等,1982)。岩性均一,遍布收縮紋(俗稱「龜裂紋」),厚度不大(峽東為11~12m;桃源九溪則為4~5m)。普遍含有Sinoceras動物群,基本未見底棲型腕足類(曾慶鑾等,1987)。根據陳均遠(1988)的研究,Sinoceras的殼壁聚爆深度極限可達200m以上。也即它們可生活於外陸棚地帶。因此,這一遍布上揚子等地的特殊岩相在其沉積時,其古水深很可能相當大,以致於其間很難再有底棲型腕足動物等生存。筆者在該地區的觀測表明,該組的每層收縮紋泥灰岩頂面實質上是一個硬底(hardground);所夾薄層瘤狀泥灰岩—鈣質泥岩,則多見蟲跡擾動等。這樣的沉積特徵,也說明了該組的沉積背景很可能處於一種相對飢餓的狀態之下。

相應的磨刀溪組,為含碳酸錳泥質灰岩,夾含筆石黑色泥頁岩、硅泥岩,厚度5~6m。根據近來的研究(蔣德和等,1994;李志昌,1996),這套錳礦應屬正常海洋環境下、成礦物質來自大陸殼即屬外生型、而非海底火山活動或熱水沉積的斜坡—盆地邊緣相產物。根據人們對錳元素及其礦物與離岸距離和沉積速率關系的探討,發現它的富集與離岸距離成正相關,與沉積速率呈負相關(木下貴,1982;Sugisaki,1984;鄧宏文等,1990)。也就是說,錳的富集本身就從另一角度表明了一種遠岸的、沉積物供給相對較低的沉積背景。外生成因的磨刀溪錳礦層,顯然應屬這樣環境的產物。

顯然,寶塔層序(OSq15)所沉積的時期,實際上是一種海侵規模較大、海水深度相當大、離岸甚遠、沉積物供給不足、相對飢餓的背景。OSq16、OSq17雖與之相似,但泥質偏多,頭足類減少,腕足類增加,且底棲組合為BA4—5(戎嘉余,1984、1987;曾慶鑾,1991)。OSq18主體則為筆石頁岩(五峰組)等。在OSq17、OSq18的頂部,尤其是後者,在研究區及整個上揚子區則為廣泛分布的平行不整合(穆恩之,1953;李耀西等,1975;穆恩之等,1979;劉永耀等,1984;湖南區調隊,1986;成漢均等,1996)(圖4-2),OSq18底部在桃江一帶還出現近源濁積岩(徐熊飛,1980),為低位扇型沉積(圖3-1,圖4-1、2)。這些都顯示了規模較大的海退特徵。而整個OSq15可視做奧陶紀第2次二級海平面變化的最大海泛時期產物之一。其下的OSq14,似可看做這一時期的另一產物。只不過它們分別位於最大海泛面的上下,寶塔組及磨刀溪組並且在總體上顯示出一定程度的向盆地方向的下超趨勢(圖3-1;圖4-1、2)。由此還可以得出一個相關的推論:寶塔組收縮紋灰岩的形成,很可能與這種處於二級海平面變化最大海泛時期的相對飢餓狀態密切相關,收縮紋可能是一種特殊的凝縮相。

顯然,這4個層序總體上呈現出典型的加積—進積特徵,代表了海侵達到最大規模到逐漸退卻過程中形成的高位層序組。它與層序組3共同組成了奧陶系第二個中層序,代表區內奧陶紀第二次二級海平面變化的產物(圖4-1、2)。

簡言之,上揚子東南部奧陶系含有18個三級層序,它們構成了兩個海進—海退復合中層序,代表奧陶紀兩次時限較長、幅度較大的相對海平面升降變化。兩個中層序之間的界線,物理標志為牯牛潭海退事件2(GNRE2)所形成的廣泛分布的侵蝕間斷面,生物標志為D.murchisoni—P.elegans帶的消失及G.hincksii—H.teretiusculus帶的出現;其頂底界,則分別為西陵峽海退事件1(XLRE1)和五峰海退事件(WFRE)形成的較大規模間斷或平行不整合(圖3-1;圖4-1、2)。

二、奧陶系中層序的構成與奧陶系亞系及統的劃分

根據Harland等(1989)、Cowie等(1989)及王鴻禎等(1990)、Webby(1995)等人的地質時代表,奧陶紀底界年齡為510~505Ma,頂界則為439~435Ma。而與牯牛潭海退事件2(GNRE2)相當的界線,即狹義Llandeilo底界(Husterograptus teretiusculus帶底界),其測年大致可定為468~470Ma。由此可知,奧陶系兩個中層序的時限大致相等,均約為30~40Ma。

兩個中層序之間的海退事件(GNRE2),不僅在中國其他兩大穩定地台上有明顯特徵(表5-1),而且可在北美、南美、澳大利亞及北歐等世界主要大陸間進行良好的對比(圖5-1)。在南美,它可與Guandacol事件所代表的廣泛海退相當(Baldis等,1992;Heredia和Beresi,1995);在澳大利亞,它則與Darriwillian中上部D3D4之間海退事件(尚未命名)相當(Gorter,1992);在英國威爾士,它與傳統的LlavirnLlandeilo之間規模甚大的沉積間斷相當(Woodcock,1990);而在波羅的海沿岸,則和Aseri階與Lasnamai階之間的平行不整合或沉積缺失相當(Mannil,1990);在北美,它可與Chazyian階與Whiterockian階之間分布廣泛的沉積間斷相對應(Ross和Ross,1992,1995;Schutter,1992)。以該事件為界,可將上述地區、尤其是詳細進行了海平面變化研究的北美奧陶系,分為旋迴特徵明顯的兩部分,構成與上揚子地台相似的兩個二級沉積旋迴。盡管第七屆國際奧陶紀會議通過了以美國為主的代表們極力推崇其三分的方案,但是北美奧陶系中這兩個二級旋迴卻是再也直觀不過的事實(圖5-1)。

從生物的演化看,與這兩大旋迴相對應,奧陶紀也可以分為兩大階段。事實上,這也正是長期以來許多中外學者們堅持奧陶系兩分法(統或亞系)的主要根據之一(汪嘯風,1980;賴才根等,1980,1982;曾慶鑾等,1987;汪嘯風等,1992,1993;Whittington和Williams,1964;Bednarczyk,1971;Skevington,1973;Cowie等,1989;Webby,1991)。近年來,關於生物群的絕滅—復甦事件等方面的研究,客觀上也從另一角度為奧陶紀生物群的兩大演化階段提供了新的證據。這其中以Sepkoski(1995,1996)和Barnes等人(1996)最近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狹義的LlanvirnLlandeilo之交的海平面升降,曾導致了重大的生物群絕滅—復甦事件,其總變化量僅次於奧陶—志留紀之交的同類事件(圖6-1、2):

圖6-1以奧陶紀為主的早古生代生物屬種變化統計曲線(據Sepkoski、1995)

注意奧陶紀底部、頂部和中部的屬種數量變化。T—Tremadoc;A—Arenig;L—Llanvirn;L—Llandeilo;C—Caradoc;A—Ashgill

顯然,兩個中層序正好代表著這樣兩大生物演化階段,其間界線代表了一次重要的生物演化突變事件。

從A.Trench等人(1991,1992)最近的古地磁研究結果可以看出:以H.teretiusculus底界(即狹義的Llandeilo底界)為界,可將奧陶紀分為正極性為主的早期和反極性為主的晚期。也就是說,奧陶系的兩個中層序,實際上也恰好代表了正反極性不同的兩個古地磁演化階段,其間界線則代表了分隔兩大階段的古地磁極性倒轉突變事件(圖6-3)。

圖6-3上揚子東南緣奧陶紀層序地層及海平面變化與奧陶系年代地層劃分

全球變化分別據Fortey(1984)及Ross(1985);T-R事件命名據本文;磁性地層據Trench(1991).斜格代表正向(N),空白代表反向(R),豎條為未確定;英國年代地層中的生物帶據Fortey和Owens(1987),統的劃分按Forety(1995)的最新釐定;中國的筆石帶據陳旭等(1993)及汪嘯風等(1996),階的劃分據賴才根等(1982)及汪嘯風等(1996)。H.teretiusculus=G.teretiusculus

(1)岩性的過渡性。在台地相區,它基本由原牯牛潭組上部及與之相當的地層組成,其岩性特徵與下伏層序OSq8—OSq11相似;而在斜坡及盆地相區,與之相當的地層卻往往為與上覆層位相似的灰黑色筆石頁岩。

(2)古生物群的過渡性。既含有與下伏層位關系密切的筆石群Didymograptus murchisoni—Pterograptus elegans、頭足類Dideroceras、Vaginoceras等,同時又含有與上伏層位面貌相近的頭足類Lituites、Sinoceras及三葉蟲Birmanites等,並與新興的Eoplacognathus suecicus,E.foliaceus等結構復雜的平台型牙形石動物群共生。

(3)層序結構上的過渡性。由前述分析及圖4-1和圖5-1、5-2等不難看出,該層序的頂、底面看來都存在著明顯的間斷或剝蝕。因此,它既可被看做是前一次二級旋迴末期海平面大幅度降低時的產物,可當做中層序的「末期高位層序」;同時,也可看成是後一次二級旋迴初期海平面開始上升時的沉積,當做第二個中層序的「底位」或「陸架邊緣層序」。

鑒於此,關於層序12(OSq12)在奧陶系兩個中層序結構構成中的確切位置,作者尚存有一定的疑問。如果一並考慮到Pterograptus elegans為代表的特化型均分筆石動物群的生物地層學意義(穆恩之,1974),和Didymograptus murchisoni帶底部的古地磁極性倒轉事件(Trench,1991)的存在及影響等,將層序12(OSq12)歸於奧陶繫上部中層序底部也許更符合邏輯。但由於與之相應的層序底界及海平面旋迴在英國、澳大利亞、南美等地的確切層位和時代特徵尚不是十分清楚(圖5-1)等,因此本文暫將層序12(OSq12)置於奧陶系下部的中層序中,並相信今後的研究終會解決這一問題。

Ⅵ 湖南有什麼特產,回答加好友。

仁化銀毫茶

湖南仁化銀毫茶又稱仁化白毛茶,仁化白毛茶以密披銀色長毫和具有蘭花香的品質風格而馳名,是嶺南茶之珍品。仁化銀毫,屬烘青綠茶,品質風格特點是外形芽頭肥壯挺直,披毫,色澤嫩綠鮮潤,內質香氣清純芬芳,湯色明凈,滋味鮮醇,葉底鮮艷明亮。銀毫茶是白毛茶中之極品,原稱白毛尖,當地群眾依照含毫量和內質高低分為五個檔次,即銀毫(又稱白毛尖),次為白毛茶、白毛烏紫、烏紫白毛和黃殼。銀毫茶中茶多酚含量與氨基酸含量均高;茶多酚33.83%;氨基酸3.92%;酚氨比為8.63。

君山金龜

君山金龜便是一種奇特的動物,金龜的背甲高聳,花紋奇麗,龜邊呈金黃色,頭部兩側呈桔黃色,所以博得「金龜」的雅稱。金龜不僅有觀賞價值,而且是一種高級滋補品。肉可以食用,蛋白質含量很高,營養豐富。金龜甲可以製成高級滋補品,能補元氣,生津液,主治陰虛、頭暈目眩、腰膝無力、崩漏失血、驚悸以及一切元氣虛弱、氣虛津少等症。用金龜和眼鏡蛇泡製成的岳陽「龜蛇酒」,是名牌高級補酒。

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在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君山銀針始於唐代,清朝時被列為「貢茶」。其特點是:芽頭茁壯,緊實而挺直,白毫顯露,茶芽大小長短均勻,形如銀針,內呈金黃色。君山銀針茶汁杏黃,香氣清鮮,葉底明亮,又被人稱作「瓊漿玉液」。

臨武麻鴨

臨武麻鴨是臨武久負盛名的四大特產之一,以「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馳名,更以「滋陰清火、美容健身」而著稱,86年獲湖南省優質農產品金獎。

安江香柚

安江香柚的歷史,從有文字記載的時候算起已有一千多年了。它果肉肥大,瓤白,有12至15個瓣,渣少汁多,甜香爽口,含有大量的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和鈣、磷、鐵等元素。還含有較之橙、橘更多的抗壞血酸。據葯書記載,它還具有化痰止咳、醒酒寬中的妙用。

洞庭春茶

湖南「洞庭春」茶是中國11大名茶之一,八五年面世以來,獨領風騷,殊榮數得,先後獲一次「國優」、四次「部優」、四次「金杯獎」、兩次銀質獎,兩次「國際名茶」稱號。

湘黃雞

湘黃雞,是產於湖南的黃雞,又稱三黃雞。湘黃雞軀體大小適中,成雞一般重1600克,結構勻稱,頭小,單冠,腳矮,頸短。公雞前胸寬闊,毛色金黃帶紅,軀體秀麗而英武,啼聲響亮而清脆;母雞軀體較短,背寬,後軀渾圓,腹部柔軟而富彈性,產蛋性能好。湘黃雞的葯用價值較高,能補虛損,健脾胃,強筋骨,調經血,止白帶,是婦科要葯,久病體虛者和產婦燉食湘黃雞,尤有滋補、強身健體、促進恢復的功效。

武岡銅鵝

湖南武岡養鵝已近千年的歷史。銅鵝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性溫清熱,有減少血管硬化、防止脂肪性血栓形成的作用,是中老人理想的食品。武岡銅鵝,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生長快,耐寒,耐粗飼料。雛鵝喂養1個月,一般可長到1公斤左右,3個月便可上市,大的可達10餘公斤,雌鵝喂5個月就可下蛋。

益陽水竹涼席

益陽地處湖南省北部,資水下游,濱臨洞庭湖,是中國著名的水竹涼席之鄉。早在中國元朝時期,茅竹湖邊的農民就已用質地纖細、堅韌柔軟的水竹,破成篾絲編織涼席。這一帶的農民家家戶戶都會織涼席,心靈手巧的年輕姑娘是織席的能手。

益陽水竹涼席從砍竹、下料、破篾、拉絲、蒸煮到編織、鎖邊,要經過十三道工序,而且全是手工操作。篾絲經過蒸煮處理,涼席柔軟不易折斷,不生竹粉蟲,邊沿整齊,色澤美觀,編織緊扎,經久耐用,並可散熱收汗。益陽「熊貓」牌水竹涼席在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中榮獲銀杯獎。

瀏陽菊花石雕

湖南瀏陽菊花石雕已有悠久歷史。菊花石雕是用菊花石雕刻而成的。菊花石是瀏陽河上游,瀏陽縣永和鎮附近的碧波潭中特有的產物。這種岩石與眾石不同,它色澤呈灰色或灰黑色,上面顯現著一朵朵天然生成的菊花狀白色花紋,其花紋潔白晶瑩,花紋奇趣天成。據地質學家考察,瀏陽菊花石是一種以燧石結構為核心的碳酸鈣集合體。其花萼部分是堅硬的硅質燧石,花瓣部分是碳酸鈣沿石灰岩裂縫充填而成的放射晶體狀集合體。

瀏陽菊花石雕工藝由僅有的浮雕和半浮雕,發展到現在的圓雕、鏤空雕、透雕;石雕作品由原來的平面苗葉發創立體花卉,由山水花草發展到古今人物、飛禽走獸。瀏陽菊花石雕《梅蘭竹菊》花瓶,曾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

銅官陶器

歷史悠久的銅官陶器,以工藝細致、品種繁多、釉色豐富、造型別具一格而聞名遐爾。

距湖南省會長沙30公里的望城縣銅官鎮,素稱「十里陶城」,是我國古代五大陶都之一。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中出土的陶器證明,早在2100多年前的西漢,長沙一帶就有陶器生產。此外,南韓的煤龍島、日本的沖繩島也都出土有銅官陶器。由此可見,銅官陶器很早以前就是外貿出口商品。

隨著生產技術和設備的不斷發展完善,銅官陶器已創制了五大類、近千個品種和數十種不同的釉色,傳統器型和釉色被色彩繽紛、多種多樣的新產品取代,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深受人們的喜愛。銅官的美術陶瓷題材廣泛,粗獷豪放,富有傳統特色。

望城剪紙

望城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既無畫稿,又無藍本,全憑藝人頭腦的想像構思,信手剪出各種人物、花卉,鳥魯等圖案,造型棚栩如生,刀刀聯結,渾然一體,給人以美的感受。望城剪紙富有楚文化特色,造型古樸.線條流暢,動態感強,生活情趣濃郁,望城民間剪紙藝人,能工巧匠輩出,各具不同風格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享譽國內外。

桃源石雕

桃花石產於湖南桃源縣北部山區,蘊藏量豐富,其石質堅硬。紋路美觀.色彩絢麗,光亮照人。 既像寶石。又像大理石,適宜於生產多種雕刻工藝品。有荷花綠、桃花紅、水波藍、葡葡紫等八種顏色。工人根據桃花石的紋路和色彩,來先擇自己雕琢的對象。雕琢仿古唐又馬駱駝、圖章,香爐、硯台、筆筒、花瓶等上百種工藝品,琳琅滿目,栩栩如生。

邵陽竹簧雕刻

竹簧雕刻是將竹簧壓成平面,與木板膠合,再精製成各種雕刻藝術品。湖南邵陽地區盛產楠竹,清代藝人王樹琅首創竹鑄雕刻藝術。採用傳統白描技法,以刀代筆,在竹簧上刻出各種花、鳥、蟲、魚、詩詞書法等圖案。產品有茶葉盒、煙盒花等。典雅古樸,是一種一實用與欣賞相結合的工藝品。

桃源石雕

桃花石產於湖南桃源縣北部山區,蘊藏量豐富,其石質堅硬。紋路美觀.色彩絢麗,光亮照人。 既像寶石。又像大理石,適宜於生產多種雕刻工藝品。有荷花綠、桃花紅、水波藍、葡葡紫等八種顏色。工人根據桃花石的紋路和色彩,來先擇自己雕琢的對象。雕琢仿古唐又馬駱駝、圖章,香爐、硯台、筆筒、花瓶等上百種工藝品,琳琅滿目,栩栩如生。

墨晶石雕

墨晶石雕是湖南特產,墨晶石產在洞口、新化縣一帶。石質細膩,黝黑發亮,有"墨玉"之稱。雕刻製品顯得莊重古樸,渾厚典雅。產品造型寫實中有誇張,雕刻刀法靈活多變,因而作品既似玉雕的晶瑩細膩,又不失石雕的粗曠豪放,獨具一格。產品種類繁多,有供欣賞的人物、走獸、花鳥、山水陳設品有實用與欣賞相結合的文案用品,有仿古文物器皿和各種小型玩具。

湘綉

湘綉是我國的四大名綉之一,起源於湖南民間刺綉,起碼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
湘綉主要以純絲、硬緞、軟緞、透明紗和各種顏色的絲線、絨線綉制而成。其特點是:構圖嚴謹,色彩鮮明,各種針法富於表現力,通過豐富的色線和千變萬化的針法,使綉出的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具有特殊的藝術效果。在湘綉中,無論平綉、織綉、網綉、結綉、打子綉、剪絨綉、立體綉、雙面綉、亂針綉等等,都注重刻畫物象的外形和內質,即使一鱗一爪、一瓣一葉之微也一絲不苟。湘綉這種獨特的民族風格使它很早就馳名中外。

Ⅶ 湖南有什麼特產

仁化銀毫茶

湖南仁化銀毫茶又稱仁化白毛茶,仁化白毛茶以密披銀色長毫和具有蘭花香的品質風格而馳名,是嶺南茶之珍品。仁化銀毫,屬烘青綠茶,品質風格特點是外形芽頭肥壯挺直,披毫,色澤嫩綠鮮潤,內質香氣清純芬芳,湯色明凈,滋味鮮醇,葉底鮮艷明亮。銀毫茶是白毛茶中之極品,原稱白毛尖,當地群眾依照含毫量和內質高低分為五個檔次,即銀毫(又稱白毛尖),次為白毛茶、白毛烏紫、烏紫白毛和黃殼。銀毫茶中茶多酚含量與氨基酸含量均高;茶多酚33.83%;氨基酸3.92%;酚氨比為8.63。

君山金龜

君山金龜便是一種奇特的動物,金龜的背甲高聳,花紋奇麗,龜邊呈金黃色,頭部兩側呈桔黃色,所以博得「金龜」的雅稱。金龜不僅有觀賞價值,而且是一種高級滋補品。肉可以食用,蛋白質含量很高,營養豐富。金龜甲可以製成高級滋補品,能補元氣,生津液,主治陰虛、頭暈目眩、腰膝無力、崩漏失血、驚悸以及一切元氣虛弱、氣虛津少等症。用金龜和眼鏡蛇泡製成的岳陽「龜蛇酒」,是名牌高級補酒。

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在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君山銀針始於唐代,清朝時被列為「貢茶」。其特點是:芽頭茁壯,緊實而挺直,白毫顯露,茶芽大小長短均勻,形如銀針,內呈金黃色。君山銀針茶汁杏黃,香氣清鮮,葉底明亮,又被人稱作「瓊漿玉液」。

臨武麻鴨

臨武麻鴨是臨武久負盛名的四大特產之一,以「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馳名,更以「滋陰清火、美容健身」而著稱,86年獲湖南省優質農產品金獎。

安江香柚

安江香柚的歷史,從有文字記載的時候算起已有一千多年了。它果肉肥大,瓤白,有12至15個瓣,渣少汁多,甜香爽口,含有大量的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和鈣、磷、鐵等元素。還含有較之橙、橘更多的抗壞血酸。據葯書記載,它還具有化痰止咳、醒酒寬中的妙用。

洞庭春茶

湖南「洞庭春」茶是中國11大名茶之一,八五年面世以來,獨領風騷,殊榮數得,先後獲一次「國優」、四次「部優」、四次「金杯獎」、兩次銀質獎,兩次「國際名茶」稱號。

湘黃雞

湘黃雞,是產於湖南的黃雞,又稱三黃雞。湘黃雞軀體大小適中,成雞一般重1600克,結構勻稱,頭小,單冠,腳矮,頸短。公雞前胸寬闊,毛色金黃帶紅,軀體秀麗而英武,啼聲響亮而清脆;母雞軀體較短,背寬,後軀渾圓,腹部柔軟而富彈性,產蛋性能好。湘黃雞的葯用價值較高,能補虛損,健脾胃,強筋骨,調經血,止白帶,是婦科要葯,久病體虛者和產婦燉食湘黃雞,尤有滋補、強身健體、促進恢復的功效。

武岡銅鵝

湖南武岡養鵝已近千年的歷史。銅鵝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性溫清熱,有減少血管硬化、防止脂肪性血栓形成的作用,是中老人理想的食品。武岡銅鵝,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生長快,耐寒,耐粗飼料。雛鵝喂養1個月,一般可長到1公斤左右,3個月便可上市,大的可達10餘公斤,雌鵝喂5個月就可下蛋。

益陽水竹涼席

益陽地處湖南省北部,資水下游,濱臨洞庭湖,是中國著名的水竹涼席之鄉。早在中國元朝時期,茅竹湖邊的農民就已用質地纖細、堅韌柔軟的水竹,破成篾絲編織涼席。這一帶的農民家家戶戶都會織涼席,心靈手巧的年輕姑娘是織席的能手。

益陽水竹涼席從砍竹、下料、破篾、拉絲、蒸煮到編織、鎖邊,要經過十三道工序,而且全是手工操作。篾絲經過蒸煮處理,涼席柔軟不易折斷,不生竹粉蟲,邊沿整齊,色澤美觀,編織緊扎,經久耐用,並可散熱收汗。益陽「熊貓」牌水竹涼席在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中榮獲銀杯獎。

瀏陽菊花石雕

湖南瀏陽菊花石雕已有悠久歷史。菊花石雕是用菊花石雕刻而成的。菊花石是瀏陽河上游,瀏陽縣永和鎮附近的碧波潭中特有的產物。這種岩石與眾石不同,它色澤呈灰色或灰黑色,上面顯現著一朵朵天然生成的菊花狀白色花紋,其花紋潔白晶瑩,花紋奇趣天成。據地質學家考察,瀏陽菊花石是一種以燧石結構為核心的碳酸鈣集合體。其花萼部分是堅硬的硅質燧石,花瓣部分是碳酸鈣沿石灰岩裂縫充填而成的放射晶體狀集合體。

瀏陽菊花石雕工藝由僅有的浮雕和半浮雕,發展到現在的圓雕、鏤空雕、透雕;石雕作品由原來的平面苗葉發創立體花卉,由山水花草發展到古今人物、飛禽走獸。瀏陽菊花石雕《梅蘭竹菊》花瓶,曾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

銅官陶器

歷史悠久的銅官陶器,以工藝細致、品種繁多、釉色豐富、造型別具一格而聞名遐爾。

距湖南省會長沙30公里的望城縣銅官鎮,素稱「十里陶城」,是我國古代五大陶都之一。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中出土的陶器證明,早在2100多年前的西漢,長沙一帶就有陶器生產。此外,南韓的煤龍島、日本的沖繩島也都出土有銅官陶器。由此可見,銅官陶器很早以前就是外貿出口商品。

隨著生產技術和設備的不斷發展完善,銅官陶器已創制了五大類、近千個品種和數十種不同的釉色,傳統器型和釉色被色彩繽紛、多種多樣的新產品取代,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深受人們的喜愛。銅官的美術陶瓷題材廣泛,粗獷豪放,富有傳統特色。

望城剪紙

望城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既無畫稿,又無藍本,全憑藝人頭腦的想像構思,信手剪出各種人物、花卉,鳥魯等圖案,造型棚栩如生,刀刀聯結,渾然一體,給人以美的感受。望城剪紙富有楚文化特色,造型古樸.線條流暢,動態感強,生活情趣濃郁,望城民間剪紙藝人,能工巧匠輩出,各具不同風格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享譽國內外。

桃源石雕

桃花石產於湖南桃源縣北部山區,蘊藏量豐富,其石質堅硬。紋路美觀.色彩絢麗,光亮照人。 既像寶石。又像大理石,適宜於生產多種雕刻工藝品。有荷花綠、桃花紅、水波藍、葡葡紫等八種顏色。工人根據桃花石的紋路和色彩,來先擇自己雕琢的對象。雕琢仿古唐又馬駱駝、圖章,香爐、硯台、筆筒、花瓶等上百種工藝品,琳琅滿目,栩栩如生。

邵陽竹簧雕刻

竹簧雕刻是將竹簧壓成平面,與木板膠合,再精製成各種雕刻藝術品。湖南邵陽地區盛產楠竹,清代藝人王樹琅首創竹鑄雕刻藝術。採用傳統白描技法,以刀代筆,在竹簧上刻出各種花、鳥、蟲、魚、詩詞書法等圖案。產品有茶葉盒、煙盒花等。典雅古樸,是一種一實用與欣賞相結合的工藝品。

桃源石雕

桃花石產於湖南桃源縣北部山區,蘊藏量豐富,其石質堅硬。紋路美觀.色彩絢麗,光亮照人。 既像寶石。又像大理石,適宜於生產多種雕刻工藝品。有荷花綠、桃花紅、水波藍、葡葡紫等八種顏色。工人根據桃花石的紋路和色彩,來先擇自己雕琢的對象。雕琢仿古唐又馬駱駝、圖章,香爐、硯台、筆筒、花瓶等上百種工藝品,琳琅滿目,栩栩如生。

墨晶石雕

墨晶石雕是湖南特產,墨晶石產在洞口、新化縣一帶。石質細膩,黝黑發亮,有"墨玉"之稱。雕刻製品顯得莊重古樸,渾厚典雅。產品造型寫實中有誇張,雕刻刀法靈活多變,因而作品既似玉雕的晶瑩細膩,又不失石雕的粗曠豪放,獨具一格。產品種類繁多,有供欣賞的人物、走獸、花鳥、山水陳設品有實用與欣賞相結合的文案用品,有仿古文物器皿和各種小型玩具。

湘綉

湘綉是我國的四大名綉之一,起源於湖南民間刺綉,起碼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
湘綉主要以純絲、硬緞、軟緞、透明紗和各種顏色的絲線、絨線綉制而成。其特點是:構圖嚴謹,色彩鮮明,各種針法富於表現力,通過豐富的色線和千變萬化的針法,使綉出的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具有特殊的藝術效果。在湘綉中,無論平綉、織綉、網綉、結綉、打子綉、剪絨綉、立體綉、雙面綉、亂針綉等等,都注重刻畫物象的外形和內質,即使一鱗一爪、一瓣一葉之微也一絲不苟。湘綉這種獨特的民族風格使它很早就馳名中外。

土家錦

土家錦是湘西土家族的一種傳統工藝品和實用品,又叫"西蘭卡普"。土家語,西蘭即被子,卡普即花。湘西土家姑娘幾乎個個都是織錦能手。它是沿襲古代針織加工法,用多種彩色絲線編織圖案,多為菱形結構,產品有床罩、窗簾、坐墊、各種壁掛等120多種2900多個圖案產品暢銷中外。

醴陵釉下彩瓷

湖南醴陵瓷器起源於清朝雍正年間,迄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光緒年間,醴陵開始出現單色下彩,並逐漸燒造出多種顏色的精美的釉下彩瓷。釉下彩是先在半成品坯上彩繪後佩施釉入高溫窯焙燒而成的。顏料不含鉛,圖案被一層透明的釉膜覆蓋在下面,顯得晶瑩透亮,如水中月、鏡中花,看得見,摸得著。

益陽松花皮蛋

湖南益陽的松花皮蛋始於明朝初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益陽松花皮蛋,外包料泥,糠殼沾其表面。剝殼時,易離殼,肉體柔軟,指觸不沾,透明有彈性,蛋白呈棕褐色,蛋白表面自然形成乳白色松枝圖案。蛋黃呈深淺不同的墨綠、草綠、暗綠、茶色、橙紅等各種色層,故又稱「五彩松花」。蛋黃中心呈小糠心或焦心,味美鮮香,清涼爽口,鹹淡適宜,食而不膩,為家常食用之佳品及筵席盤之美餚。並具有清涼、明目、平肝,降血壓,開口味等功能。

岳陽龜蛇酒

湖南嶽陽龜蛇酒是以洞庭香糯米和柳毅井清泉水為原料,採取古代石甑蒸餾法釀酒,把洞庭金龜、烏龜、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浸泡於酒缸中,並配以黨參、當歸、杜仲、枸杞、蜂王漿等20多味中葯,密封於地下貯存一至二年後取出。酒度為三十八度,酒液透明,色澤深紅,入口綿甜,味道釀厚,香氣濃郁。

它含有人體所需的十八種氨基酸,營養豐富,具有滋陰補腎、行氣活血、提神明目、強筋健骨功能,是珍貴的補品酒,多次被評為湖南省優質產品。

湖南玉蘭片

湖南竹林茂盛,筍源極為豐富。綏寧、城步、資興、靖州等地出產的玉蘭片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被認為湖南出產的山珍之一。它色白鮮艷,質嫩而脆,有「素中之葷」的說法。根據竹筍不同生長、加工季節,玉蘭片分為「寶尖」、「冬片」、「桃片」、「春花」四種。其中「寶尖」是用立春前的筍製成,豐腴脂美,是玉蘭片之冠。

湘蓮

湘蓮粒大飽滿,潔白圓潤,質地細膩,清香鮮甜,具有降血壓、健脾胃、安神固清、潤肺清心之功。在歷史上被稱為「貢蓮」,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種植歷史。是湖南省傳統的土特產品。

Ⅷ 湖南有什麼特產

松花皮蛋

地區: 益陽市-市轄區

產於益陽,是馳名中外的地方名特產品,相傳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它以形美、色美、味佳、性涼、價廉、易儲藏等特點而備受食者歡迎。蛋體離殼,宜剝宜取,蛋白透明,凝固適中,富有彈性,落地不碎,刀切不黏;蛋黃居中,略帶糖心,金紅油亮,鹹淡適宜,清香撲鼻;表面布滿松枝花紋,宛如鑲嵌在翡翠里的玉花,故稱「松花」。松花皮蛋營養豐富,含蛋白質13%,脂肪10%左右,還含有鈣、磷、鐵等物質,不合鉛,無有害物質,吃起來清涼可口,有解熱降火等功能,食之有益人體健康。

安化紅茶

地區: 益陽市-市轄區

安化紅茶紅湯紅葉,香氣持久,滋味鮮醇。早在西晉時,安化就有種茶的記載,明清列為貢品,與安徽「祁紅」,福建的「建紅」並稱「三紅」,曾獲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

小郁竹器

地區: 益陽市-市轄區

竹器是我國的傳統工藝品之一,益陽是我國有名的竹器之鄉。「郁」,益陽方言,是將竹材構件加熱彎曲,使之符合造型需要的一種工藝。竹器主要是指利用竹子製作的各種花竹椅、方竹桌、竹沙發、茶幾等傢具用品。益陽小郁竹器就是以這種工藝為主,結合拼、嵌、榫合等技法製作的小竹器。這種竹器始創於600多年前,長期以來,因其美觀大方,輕巧適用而深受海內外歡迎。由於益陽小郁竹器的聲譽日高,一些國家的代表團專程到益陽考察其製作方法。1962年以來,應外國政府的邀請,益陽已多次派專家到國外傳授製作小郁竹器的技藝。現在益陽小郁竹器在國際市場上被認為是一種名貴工藝品,香港竹器公司在經營益陽市竹藝廠的小郁竹器後,來信贊美說:「你廠產品壓倒了世界上其他國家所有竹器,公認為世界第一流。」泰國手工業考察組到廠參觀後,也贊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

水竹涼席

地區: 益陽市-市轄區

水竹涼席產於益陽,主要原料是水竹,也有用小楠竹編織的。水竹涼席加工細致,有「薄如紙,明如玉,平如水,柔如帛」的美譽。可以折疊,攜帶方便,易於保存,不僅是精美的床上用品,還可加工成各種工藝品。水竹涼席歷史悠久,長沙出土的戰國楚墓和漢墓等文物中都有花紋別致、加工細致,獨具風格的精美竹席,是我國傳統的出口產品。

益陽紙傘

地區: 益陽市-市轄區

傳說益陽紙傘來源於魯班的妹妹魯雲,產於益陽,融合彩畫、油畫、雙層花等多種技藝,花、魚、蟲、鳥、飛禽走獸躍於傘面,傳神逼真、輕巧玲瓏,既可防雨、防曬,又是難得的藝術佳品。

舞鳳石硯

地區: 益陽市-桃江縣

產於桃江縣舞鳳山,舞鳳石硯做工精細,端莊大方,不僅為書畫優良用品,也是書房案頭高雅的陳設品,年產40萬方,產品遠銷國內外。

安化松針

地區: 益陽市-市轄區

安化松針是利用安化高山雲霧中的細嫩牙葉精製而成,具有外形挺直、圓細秀麗,狀似松針、白毫顯露、翠綠均整、香氣馥郁、滋味甜醇、湯色徹亮、葉底嫩勻、風格獨特等特點。1959年研製成功,1962年被評為湖南三大名茶之一,1986年被評為商業部名茶,1988年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1989年被評為農業部名茶,1994年獲烏蘭巴托國際商工貿金獎並定為全國定點旅遊商品。

湘中鐵鍋

地區: 益陽市-市轄區

產於益陽地區,具有規格統一,厚薄均勻,色澤光滑,鐵質搭配適宜等優點。150年前,就遠銷長江流域各省,在台灣也有「益陽鍋」之說。益陽鑄鍋是自清乾隆初年(1736年左右)開始,光緒中葉至民國初年(1892~1912年)是益陽鍋的黃金時代,建國後成立了益陽湘中鍋鐵公司,規模不斷擴大,1979年在全國首先研製成功擠壓鑄鍋新工藝,1980年獲國家輕工部優質產品稱號,名列全國第一。715風味美食

特產編——沅江

沅江銀魚

地區: 沅江市

沅江市盛產銀魚,據《湖南通志》記載∫沅江縣出銀魚,以大小相雜者佳。」銀魚又名白小或面條魚,現在沅江市的銀魚主要品種為太湖短吻和寡齒短吻。

特產編——湘西州

湘泉酒

地區: 湘西州-吉首市

系採用湘西特產雲霧糯高粱和香糯米為原料,擇取武陵中龍、風、獸三眼古泉之秀水,將民間傳統工藝和現代釀酒科技融為一體,又以小曲糖化,大麴發酵,老窖續糟,緩火蒸餾,量質摘酒,陳年老熟,精心勻調而成。酒質具有清澈透明、芳香濃郁、綿甜爽凈、回味悠長的特點,兼有「瀘型之香,茅型之細」的獨特風格。產品裝潢獨特,是著名畫家黃永玉設計的紫砂陶瓶。

古丈白毛尖

地區: 湘西州-古丈縣

產於古文縣,是中國名茶之一。泡出的茶,清洌甘美,芳香襲人,清醇無比,餘味無窮,其採摘和製作都是極精細的,經過各道嚴格程序細采,精製好的白毛尖茶,形如雀舌,多毫毛,湯色清澈帶微黃,香氣持久似白蘭,滋味醇厚回味甘。因古丈多高山,加之高山陰蔽濕潤的自然環境,茶樹天天都在雲蒸霧繞之中,不受寒風烈日之侵,出產的毛尖質量好,產量高。

苗綉

地區: 湘西州-花垣縣

花垣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廠生產,採用苗族悠久的刺綉工藝,設計精緻美觀,以綉、扦、挑、串、捆、灑等獨特工藝,輔以粘花、貼花、補花、堆花等子段,綉品形象逼真,活靈活現,富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和鄉土氣息。產品有服裝、床單、門簾、枕套、腰裙、圍兜等27種,圖案有山川、河流、樓閣、人物、花鳥等250多種,其中「苗綉低腰裙」∫苗族織花領帶」榮獲國家民委、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獎。

土家織錦

地區: 湘西州-吉首市

在土家族人聚居地區,姑娘出嫁,娘家除了打發一套木器嫁妝外,還要打發鋪蓋。這些鋪蓋中最珍貴的是土家織錦被蓋。這些織錦被蓋既有長輩親屬陪送的,也有姑娘自己學會織錦後,在織機上一線一梭親手創作攢積下來的。土家織錦是在木製斜腰機式織機上織成的。這種織機由機架、機杼、滾子、坐板等主要部件組成。織錦姑娘坐在坐板上手拿牛骨或銀、銅等金屬挑刀,旁邊擺一隻麻籃,麻籃里擺好綵線便開始織錦。土家織錦講究配色,—般以紅、藍、青色棉線為經線,自由選擇各色棉線、絲線或者毛線作緯線,採取通經斷緯,反面挑織的方法織成。織錦姑娘們通過辛勤勞動,世代淘選積累,基本定型的傳統圖案已達200餘種,其突出的特點就在於,土家織錦與土家族的生活習俗密不可分的依承交觸,土家族人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幾乎都成了土家織錦的題材范圍,比如表現各種動物、植物、生活用具、風俗習慣、歷史政治等的圖案成了土家織錦圖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特產編——常德市

芙蓉王香煙

地區: 常德市-市轄區

是常德卷煙廠生產的甲級烤煙型卷煙,產品以湖南上等優質煙葉為主,選配雲南、貴州等地優質煙葉精製而成,年產7萬大箱,1979年被輕工部評為優質產品,1988年評為「湖南名煙」。

德山大麴

地區: 常德市-市轄區

以優質高粱為原料,小麥大麴作糖化劑,精製而成。1962年,湖南省白酒評比會上,名列第一。

武陵酒

地區: 常德市-市轄區

1971年試用投產,1973年被定為湖南省招待外賓用酒,1979年全國第三屆評酒會上,被評為優秀酒,在省內四大名酒中,名列前茅,有「仿茅台」之稱。

桃源石雕

地區: 常德市-桃源縣

產於桃源縣城南1km處的八字路鄉文溪山,主要有桃花石、紋石、雞血石等。它們是一種上好的首飾材料、雕刻工藝品原料和觀賞物。

麻蓉酥糖

地區: 常德市-市轄區

產於津市,為湖南歷史悠久的傳統產品,至今已有200餘年歷史,主要用麥芽糖、芝麻仁等原料製成,1981年被省政府評定為優質產品,1983年7月經商業部評為系統優質名特產品。

特產編——岳陽市

龜蛇酒

地區: 岳陽市-市轄區

產於岳陽市酒廠,該酒以陳年優質白酒與洞庭湖特產金龜、眼鏡王蛇、黨參、當歸等10餘種名貴原料經年釀制而成。酒的色澤橙紅透明,味美醇和,具有滋陰補腎、運氣活血等療效。

君山銀針

地區: 岳陽市-市轄區

產於岳陽君山。其芽頭壯實挺直,茸毛披蓋,長短大小勻齊,恰似支支銀針,故名君山銀針。君山銀針,清爽甘醇,飲後齒舌留香,精神振奮。1956年,「君山銀針」在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被譽稱為「金鑲玉」。將它放在玻璃杯中,沖下沸水,立即將蓋蓋上,開始茶葉全部沖上水面,只見毫尖顆顆朝上,直挺豎立,懸浮於杯中,帶有白色茸毛的嫩芽,很快泛起許多亮晶的小水泡,猶如微波細浪,群魚吐珠;繼而茶芽垂直徐徐下沉杯底,宛如春筍出土,筍尖林立。這時,杏黃色的茶汁冉冉擴散,彷彿雲霞浮動。如果繼續用開水沖泡,可見茶芽三起三落,真可謂「茶中奇觀」。君山銀針品質超群,一方面是大自然賦予的條件優越,但更重要的是嚴格的採摘工序。君山銀針從採摘到製作,整個工藝全是手工操作,道道工序十分精細。要求在清明前後7~10天採摘,只採單一芽頭,並要求芽頭肥壯,重實緊直,芽長25~30mm,並帶2~3mm芽柄,長短一致,寬窄均勻,茸毛明顯而無病蟲傷害。採摘的鮮芽,要經過揀剔除雜,輕放薄攤。從鮮芽分揀到製成干茶,經過殺青、攤晾、初烘、初包發酵、復烘攤晾、復包發酵、乾燥等七道工序,歷時三天三夜,要求非常嚴格。精細的加工藝術,色、香、味、形四美俱佳,有獨特的風味,不愧是好山好水出好茶。

蜂蜜酒

地區: 岳陽市-臨湘市

產於臨湘市蜂產品綜合利用實驗廠,該廠與湖南省輕工研究所的科技人員合作釀製成的蜂蜜酒,含有大量人體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是迎賓佳品。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