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桃花雨
Ⅰ 蘭溪棹歌 詞語意思
唐代-戴叔倫《蘭溪棹歌》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翻譯:一彎蛾眉月掛在回柳灣的上空答,月光清朗,涼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鏡的溪面上,煞是好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翻譯:淅淅瀝瀝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漲,魚群爭搶新水,夜半人靜之時紛紛湧上溪頭淺灘)。
(1)江南桃花雨擴展閱讀
《蘭溪棹歌》創作背景戴叔倫於唐德宗建中元年五月至次年春曾任東陽令,蘭溪在東陽附近,這首詩是他在這段期間所創作的。
《蘭溪棹歌》作者戴叔倫詩詞風格
體裁形式多樣:五言七言,五律七律,古體近體,皆有佳作。題材內容也豐富:有反映戰亂中社會現實的,有揭露昏暗丑惡世道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慨嘆羈旅離愁的,也有描繪田園風光的。
而在他的諸多詩篇中,最有價值、最富有社會意義的,還應該說是那些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
Ⅱ 冬將盡 春可期。等江南桃花雨 願江河無恙 你我宜安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冬將盡,春可期。等江南桃花雨,願江河無恙,你我宜安這首詩意思是冬季將盡,春可期。等江南桃花雨,願江河安然無恙,你我應該怎麼
Ⅲ 涼月如眉掛柳灣,月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的意思
一彎峨眉月掛在柳灣的上空,月光清朗,涼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鏡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瀝瀝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漲,魚群爭搶新水,夜深人靜之時紛紛湧上溪頭淺灘。
我老師講的是這個。
Ⅳ 雲中歌中桐華為什麼認為孟鈺是男主
以下是作者桐華寫給兩個男主的信:寫給劉弗陵的信!
她們都說我喜歡你,是的,我從來都不諱言對你的喜歡,我也多麼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你。所以我很小心地收集你的一點一滴,我知道你做過一首詠荷的詩,我看了很久後,擬定了雲歌的名字,可以說這個女孩為了你才誕生。
我知道你游過湖,賞過荷,所以我特意寫了「蓮舟唱晚」,我多麼厭惡史籍中那一點點的敘述呀!所以我自己給你寫了一個章節熱鬧華麗的游湖,我還特意將全書中唯一一次眾人全在一起的場景放在了這里,紅衣、平君、孟珏、大公子……
因為我知道,我沒有辦法讓所有人都喜歡你,但是我希望,不管她喜歡誰,只要她回憶起那個人時,就會有你的影子。我還知道你做過一首歌詠黃鵠的詩歌,可是當我寫完一整本雲中歌都發現我沒有一個合適的情節去放這首詩歌,而我又最是不願意牽強的人。
但,我不甘心!因為關於你流傳於世的文字已經太少,太少!所以,我將這首詩給了你生命中的另一個女子。巧合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當我寫完,我才發現,你唯一流傳下來的兩首詩歌,分別鑲嵌在了兩個女子的記憶中。
在開始的開始,我還是相信你只是英年早逝了的,可是在最後的最後,我的相信被打碎,我很憤怒,可是這大概就是政治吧!史冊上說你去世的時候二十一或者二十二,史冊上說你體質康
健,是的!這些東西,他們無法去篡改,很多記錄都在你登基前就有了,你的父親是一個尚武的人,是一個追尋力量的人,所以你身材高健,體魄有力,才會符合你父親的要求。史冊上又說你纏綿病榻一年,又說你暴病而亡,所以連帝陵都沒有修好。史冊上還說你遇事從容、聰慧非凡,可是當你纏綿病榻將近一年的時間卻沒有給自己的王國留下一道詔書!難道你不知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嗎?難道你不知道帝位虛懸,內亂必生嗎?
難道不正是史冊里記錄了你仁善愛民,聰慧有為嗎?既然你是這樣的,為什麼一年的時間都沒有一封詔書?如果你是暴病而亡,那麼不符合你自小身體強健的說法,也不符合你二十歲前都無病無痛的記錄,如果你不是暴病而亡,那麼你怎麼明知道自己無子,還不寫遺詔?即使暴病而亡,詔書也可以有的呀!這些東西,即使你不寫,也會有大臣提點你寫的呀!那些可是人精!所以,我不得不討厭霍光,因為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了他,即使他是我深愛的小霍的弟弟,我也討厭他!
但是,當我寫著這個人物時,我竟沒有辦法去恨他,他也許不是一個好臣子,但是卻是一個最好的官!可以說,大漢的百姓有他,天之幸!
所有的改革,都是他在推動,他時刻關心著農民的土地問題,原來,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不僅僅是站在我的立場上去看他,我還站在你的立場上去看他,霍光對的起他的官服,他的俸祿,更對得起天下蒼生。他對不起的是他的兒女,他的君,也許更是他自己。
我在想,沒有人比我更希望你在雲中歌中的戲份能多一些了,可是,我竟然只給了你一冊書的時間,在雲中歌3的一開頭,我就送走了你,那幾天,我總是反反復復地在改,甚至我暗自問自己,難道不能再多寫一點嗎?最後,我跟著理智走了,我不能因為你而拖戲,我想這也不是你想要的,但是我盡我的力,讓你在最後幸福。
有人說,你的形象不夠豐滿,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只知道你在我心中好像喜怒哀樂都很豐滿,可是也非常清淡,總覺得除了雲歌,你對任何人都是淡淡地、站在遠處,淡得喜怒都似乎了無痕跡,淡得你的心機也了無痕跡,但是,也正如人所說,你這份淡,也恰恰是我們深愛你的一個原因呀!
對了,我忘記告訴你了,孟珏既讓你失望了,也讓你沒有失望。你知道孟珏喜歡雲歌,但是你不知道這種喜歡是否足以讓他去放棄長安城的繁華。所以,你送走了雲歌,因為如果他如你一般愛你心頭的至寶,那麼他會轉身離開,那麼他才能是她的良配,「山野」才是你希望他們的歸宿。否則,你寧可這個男子永永遠遠不會再與雲歌有交集,這個男子只是長安城中無數因為各種各樣原因,在追尋著權利的人之一!而且因為他過高的能力,過於桀驁不馴的性格,皇帝對他的做法是不能駕馭,則殺之!所以你完全默許同意劉詢未來的做法。
但是,那個時候的他呀!還未堪破!他沒有選擇離開,他還期冀著在長安城「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其實只怕連他自己都沒有真正想明白青雲之上又如何?再殺掉害死他家人的幫凶廣陵王嗎?高高在上地俯瞰那些不可一世的人嗎?
你安排了宮廷內的高手保護雲歌,這樣的高手,就是碰見你那次的襲擊刺殺也可以確保雲歌安然無恙,你還安排了趙充國將軍的人從天水郡開始保護雲歌,從長安到天水郡,多麼短的距離呀!一匹快馬不過幾個時辰。
可是,你知道孟珏對雲歌喜歡,卻不知道劉詢也一直在暗中留意雲歌,更不知道因為孟珏,雲歌竟然有一個生命中最大的敵人——霍成君。也許彼時劉詢有可能放過雲歌,可霍成君不肯,而劉詢想要皇位,所以……
霍成君,這個不解世事的女子,在現實面前成長蛻變成了一個合格的宮廷女子,可是逼迫她蛻變的生命中的恥辱都和雲歌有關!她用多少的心去愛孟珏,就會用多少的心去恨雲歌。當她的母親把巴掌扇到她臉上時,她恨的不是母親,而是雲歌,這些她所遭受的她都要回報!她已經無數次用恨毒怨怒的眼神看雲歌,可是這些,你都沒有看到過。也許換做小妹,早就已經警覺地告訴你了,甚至必要時,不介意先下手的迴避,而你的雲歌,卻永遠不會成為那樣的女子,她完完全全不屬於朝堂,所以只要孟珏不離開長安,那麼不管他多喜歡雲歌,在你心中,他都絕對不能是雲歌的伴侶。所以,這世界上,再再再聰明的人都算不到全部,即使你在我心中是如此聰慧,可是我沒有打算描寫一個神,你所能計劃的只能是你的眼睛看到的,那些你完全不知道的,你也不可能算到。
我不敢去想你的感受,我只能告訴自己,你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你已經無痛無怒!我不能去想……
最後,我想告訴你,雲歌終於如你所希望的那樣離開了長安,我很想和你說,她會很好,很好。可是,我說不出口,我不知道她好不好。我在想孟珏心裡也許知道,可是,既然他都願意相信,那麼我就也相信吧!
她們老說我喜歡你,我自己覺得是,可是我又想,真的是嗎?如果是,為什麼我只讓你擁有一冊書的時間?如果是,為什麼我連為你拖戲都不肯?如果是,為什麼我不能把你塑造的更完美? 我喜歡他,是因為他面對月生的指責謾罵,他在沉默反思,那年他幾歲,十二吧!他沉默地聆聽,沉默地走開,沉默地思索,甚至在沉默地抱歉和愧疚。這份心胸和氣度,就是三四十歲的人都不見得有,否則司馬遷不會被惱羞成怒的劉徹搞了個腐刑。
我喜歡他,是因為他在公主府邸對人性的尊重。廚子?是什麼?是社會最底層的人,他是誰?他是那個最高高在上的人,但是他尊重了這位根本不會謀面的人。那個彈奏琵琶的西域舞娘,是什麼人?是宴席上的一個玩物、一道風景,可是陵在用心聽她的音樂,他在欣賞聆聽她的美!他給予了這個樂者最大的尊重。陵給予人的尊重,不論廚子、不論舞娘,他感受和欣賞著他們身上的美。
我喜歡他,是因為他對小妹的呵護,是因為他的理智。我們都是人,我們都會在自己軟弱時、受到傷害時,無力反抗時選擇遷怒,所以我們會怪天怪地,我們會說父債子還。陵有一千個、一萬個理由來遷怒小妹,即使不傷害討厭她,但是至少可以徹底無視她,但是他在遠處,在看似淡漠的眼光下,小心替小妹維護著她的天地。這個時候的陵又是理智的,理智得讓我想對他說一句,真丈夫!我喜歡老四,但是我必須說老四就是一個太善於遷怒的人,如果是老四,我在想上官小妹的下場,史官們 需要很隱晦的寫一寫,模模糊糊地交待過去。
他在被侍衛逼宮,自由都被限制的盛怒下,仍能將一個毫無過錯的茶壺放回去,我當時寫到這里時,多麼想讓他能把這個東西砸了,至少發泄一下他的痛苦,但是我不能,因為他是劉弗陵。
我喜歡他,是因為他對孟珏的道歉。皇帝遲到了,這個重要嗎?臣子敢有怨言嗎?但是他道歉了,以孟珏這般內心桀驁,沒把皇上當回事情的人,都接受了他的道歉,可見他的誠摯。話語雖淡,可心不假。非真誠,不會讓孟珏這樣的人接受。
我喜歡他,是因為他沒把雲歌的廚藝當成了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他鼓勵她,支持配合她的愛好,雲歌的廚藝在他心中,和孫子的戰爭天賦,司馬遷的文學才華一樣寶貴,他用自己的能力,來讓雲歌的天賦散發出更遠的光芒。
有的愛來源於汲取,比如劉徹,他汲取著李妍的美貌,李妍的才情,李妍的善解人意,李妍偶爾的不可捉摸,他在汲取中歡樂開心,所以他愛她,所以他念念不能忘她。有的愛來源於奉獻,比如李敢對李妍,他為她賭上李氏,他為她斡旋於朝堂風波,為她爭取著更多的力量,他在奉獻中沉淪。陵哥哥的愛卻是雙向的,平等的,如果愛是一隻鳥,他是鳥兒的左翅膀,雲歌是右翅膀,只有兩只翅膀平等中的默契配合,才能讓這只鳥飛出去。愛是互相扶持的飛翔,這才是他追尋的東西。
我喜歡他,是因為他比誰都有原因去忌憚除掉劉病已,他也不是沒看到劉病已體內的不安分,可是他沒有。無能不為,沒什麼,有能而不為,才讓人敬重。
我喜歡他,因為他的聰明,聞弦歌知雅意,雲歌那點鬼心思,陵第一眼就已明白,他沒有急急地找雲歌理論,來一番一二三四的理由和說服,而是薄醉微薰中,旖旎月光下,一首《德音不忘》,一切若有若無,點到即止。大家都說孟珏會**,陵的這番自然而然,進退得宜,卻是無招勝有招了。
我喜歡他,是因為他的才華,他是漢朝的皇帝,那些個文文武武的東西就夠他應付的了,可是他會唱草原短調。窺一斑,見全貌,如果一個人連你的草原短調都會唱,那麼你的風土人情,地形地貌,經濟形勢,戰爭力量,人口比重,他會不了解嗎?
再想深一層,你覺得他一個皇帝閑著沒事,實在太無聊,才去如此「了解」你嗎?一個如此常常閑著沒事去「了解」別的民族的人,恐怕只會更了解自己的國家吧?他會是個無為無才的皇帝嗎?他「了解」這些的背後原因總不可能是逗自己玩。所以克爾噠噠忌憚了。陵哥哥他是如此聰明,在浪漫的短調歌聲中,不亞於把一隻軍隊開到克爾噠噠面前。
寫到這里時,我熏熏然,陵啊!你的出手真是江南桃花雨的皮肉,大漠金戈的筋骨。這一章眾人為劉病已喝彩時,我在為你喝彩。
我喜歡他,還有無數條理由,在雲中歌完結的時候,這個理由可以羅列到,讓我反問自己,你真的需要理由嗎?我看你就是喜歡!
當然,我們大家都還有一條喜歡他的理由,他的痴,一句兒時的諾言,他竟然真的信守了!真正一個痴兒!
很多人會嗤之以鼻,童話!現實會如何如何?
是的,你不會,我不會,很多人都不會,我們中的九成九的人都不會。回顧一下前面,我們中的大部分人也做不到三歲被叫做神童,我們都不可能面對指責沉默的走開,所以我們的生命中有吵架,甚至有打架,有暗地裡的閑話中傷。
只怕我們都做不到,所以我們不是陵,所以陵能信守諾言。這不是童話,我相信,這世上,總有些超越常人認定的現實的東西。但是有些東西,它就是存在。
總會有朋友,喜歡說陵像誰,像誰,孟珏像誰,像誰。朋友,我只能說,仔細去看一下細節吧,人物的性格在細節中,不是某個籠統的溫柔儒雅、冷漠理智的表象。
孟珏不是老四,老八,不是小九,更不會是小霍,就如陵也不像任何人,陵不像孟九,一點不像,陵聰慧,自信,執著,反省,冷幽默,他哪一點像孟九了?如果你看了我上面喜歡陵的理由,還能說陵像誰,那麼我只能問自己,難道前面的兩本書,都有一模一樣的細節出現?他們都是在一樣的環境中長大?
————————————---
胡言亂語,大家笑罷就好!
桐華
珏篇:
給你寫信之前,我剛和玉佩們辯論得郁結於心了,我覺得我都要因為嫉妒而恨你了!她們對你的愛太豐厚,豐厚得無處宣洩,最後承受的就是我,不過是反面的。幸虧論壇里的人不多,真正一直對你無法釋懷的也就夏蟲,小逍遙,長長寂寞,哦!如今還有桑丫頭,幸虧呀幸虧我已經不在上海了,否則她如果當面對我發飆,我肯定完全要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其實說到底,她們的糾結就是因為你的結局。其它的玉佩比如糖糖表現得比較平靜理智,否則我真的會想去找個地方去哭一場。
不過,你才不會同情我的,你大概就如我夢中夢見的那樣,隔著若有若無的大霧,很冷漠地凝視著我,以至於我都不知道你究竟是不是很介意於我給你的結局。
《步步驚心》中所有的男主都是歷史上有的人物,他們的過去未來都已經註定,而且清宮戲那麼流行,連北京胡同里不識字的大媽都能說得出康熙的十幾阿哥名字叫什麼,他們在眾人心中已經很豐滿,我寫作的時候很輕松,一兩句話,眾人就接受,比如我說四四和生母關系不和,不需要多解釋,早已經深入人心的合理了,眾人不會去質疑四四為什麼不喜自己的生母,更不會要求一個理由,《步步驚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感謝清宮戲,要感謝清宮穿越熱,要感謝人人都知道雍正,都知道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否則那中間的是非曲折,就《步步驚心》的鋪陳而言絕對不夠。《大漠謠》雖然有一個我自己創造的孟西漠,可是這個人不是男主,大漠謠中所有的故事都是按照霍去病的時間表在描寫,四十萬字是在描繪霍去病的一個傳奇,而他也是歷史上有的人物,雖然不如四四,十三,十四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可是歷史課上沒有完全打瞌睡的人總是知道幾分的,也總是已經奠定了他的傳奇性的。可是《雲中歌》因為有了你,變得截然不同。因為《雲中歌》之前,沒有你,《雲中歌》之後,你才成為了你。你是完完全全屬於我的一個人物,不管是步步,還是大漠,男主的不少經歷都本就來自歷史,我只需加一點想像和演繹。唯獨你,你所有的一切一切,不管大,還是小,都是我創造的。我怎麼可能不喜歡你?
有一個玉佩說,桐華的雲中歌創造了一個最有血有肉,豐滿的人物孟珏,當然她這句話的前後其它都是不滿的,可是這一句就夠了,是不是?我用三冊雲中歌,寫就你。你的出生,你的成長,你的掙扎,你的變化,所有這些都是我一個字一個字營造出來的,應該說,最後的結果,我沒有讓自己失望,你如同四四,十三,十四,霍去病一樣鮮活地活在了她們心中,甚至可以說,某種程度上更鮮活。
在《雲中歌》的剛開始,你只是你,一個我思索了半天才想好了名字的人,這個名字在起名字時,並沒有太特殊的意義。想好後,我才發現這個字可以拆開看,是玉中之王,而再以後,我在徵集謎語時,暗香的詩表明你的名字竟然還是「夢絕」,我當時的心涼颼颼得,看著暗香的那首詩腦袋發懵,因為那就是在說你呀!所以,我總是感嘆,世界上的事情,不能完全用理由去分析,否則,你的名字如何解釋?暗香的那首射你名字的謎語又如何解釋?如此巧合?貼切到這種程度?
《雲中歌1》剛寫完時,我對你的感覺很淡,你就是一個叫孟珏的人,我記得我寫大漠謠的時候,剛開始沒幾章,我就對笑說,郁悶了,我竟然已經愛上虛構的孟九了,覺得自己好像要更喜歡孟九了,可對你沒有,直到1完結,我都沒覺得我對你的感情更深厚。將草稿拿給兩個男生看,他們看完後,對我說不要辜負你給他「雲中之王」的稱呼,這個人物你挖掘得不夠,他和劉詢是全書中很值得深挖的兩個人。我開始思考和想,然後邊連載,邊修改,加了你的不少戲分,到雲1成稿時,我知道,你已經真正走進我心中了,從此,我真正接納了你作為第一男主,以你的內心變化和經歷為主線索來推動整個故事的發展。
驕傲的你:
你表面上看著溫潤,可實際上卻很偏執,而且你那麼驕傲,那麼驕傲,我一直覺得小霍是我寫過的最驕傲的男人,可是原來不是,小霍的驕傲帶著皇族貴胄們的富麗,帶著成長環境優越的陽光,而你的驕傲卻帶著對命運的不屈服,帶著保護自己的一層硬殼,帶著黑暗中的陰厲。我從雲1開始就思索你會不會讓劉詢知道他實際上欠你一個大恩,難道以你的聰明不知道,這也是可以利用的資本嗎?但是到雲3,我知道你不會告訴他,一個用弟弟的性命換來的恩,你不會要,甚至連利用都不會去利用。所以,即使張賀一再旁敲側擊,你都不承認,你一筆抹去了這些痕跡,即使你明知道,只需你一個點頭,也許張賀對你就會從此拚卻了性命也會維護,即使明知道張賀身後還有一個手握重兵的張安世。
你究竟是聰明,還是傻呀?如果是劉詢,只怕忙不疊地會承認吧,可是你不是他,你以為自己無不可利用之人,無不可利用之物,你以為自己是一個像劉詢和霍光一樣優秀的政客,但是你忘記了,真正的政客是沒有自尊、沒有驕傲的,只要你還擁有你的驕傲,那麼你就永不可能和他們一樣。
在雲中歌2中,你明明在雲歌身邊已經坐了一個下午,可她醒來時,你卻只肯說,我剛到。你用雲歌嫁給你作為條件去交換救劉弗陵,可是那花房裡,你卻遲遲不肯出去,從夕陽到夜色黑透,其實你心底深處盼望的是雲歌拒絕,盼望的是花房外面沒有人,那個人已經走了!如果雲歌拒絕了你的條件,你也許反倒會高高興興地去救人,可是她竟然答應了!你看到紫藤架下的身影時,她答應了嫁給你,可你是什麼感覺?鋪天蓋地的憤怒和悲傷吧?
你知道不知道,你在一次次逼雲歌時,傷得是她,也傷得是自己?如果你可以像你的義父一樣,去救你的情敵,那麼雲歌對你的感激,對你的愧疚,對你的尊敬只怕反倒會讓她心中那曾經為你燃燒過的火苗不熄滅。
所以,你和她,就這么陰差陽錯的又一次錯過了,如果她不答應你,你反而會一個條件沒有的救人;如果你救了人,她反而會在心裡放不下你。可是你不知道,她也不知道!你們只是在雲2中越走越遠,而你在雲歌心中,隨著劉弗陵的病情加重,正在徹底地逐漸淡去。
可是,你就是你,你不是你的義父孟九,你做不到舍己為人,你只知道這個世界上你只有你自己,如果你都不肯為自己去爭取,那麼誰還能為你去爭取?我知道有很多鈴鐺討厭這個時候的你,可我不覺得你的做法有任何不妥,反倒,我帶著悲傷的激賞和尊敬!
劉弗陵的病將你和雲歌越推越遠,到最後,你是不是也已經明白,你已經不可能是雲歌心上的唯一,你阻止不了,也擦拭不去劉弗陵在雲歌心上生根,開花,所以,你只能退而求其次,只希望她的餘生,你是濃墨重彩的那一個。
我知道你為了消除劉弗陵對你的疑心,告訴了他你和月生的故事,但是你自始至終沒有告訴他,你是另一隻綉鞋的主人,沒有告訴他大漠上記住那個綠衫人兒的不僅僅是他。是的,即使換成只有你一小半驕傲的我,都不會告訴自己的情敵這樣的故事的,何況是你?你連雲歌都沒有說過,劉弗陵在你心中又算得上哪棵蔥?對著他傾訴你和雲歌的故事,除非你神經錯亂了!那可是你藏在心中最深,最深處的東西。可是,如果你告訴了他,結局會不會有一點不一樣?你不再只是雲歌故事中那個長安城偶遇的貴公子,不再只是一個相識不過兩三年的人,你還是一個和他一樣,小心保存著綉鞋的人?你的執著和守護也許曾經連你自己都沒意識到,也許曾經動搖過,這種動搖還重重傷害了雲歌,可是從你認清了自己的心的那一刻起,你不比他弱一絲一毫。也許你不如他完美,不如他一直未變的堅定,但是動搖過後的堅定,掙扎過後的抉擇,是不是也就是一隻已經浴過火焰的鳳凰,已經打磨淬煉過的寶石,有的只是更純粹。
總是不屑於解釋的你:
其實,我很討厭啰嗦的男生,很討厭一點委屈就趕緊說出來的男生,我總覺得事情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如果一個男生在那裡祥林嫂一樣訴說著他有多麼委屈,他是如何情深似海,我肯定想一棒子打暈他!可是……可是……有的時候,我真希望你能呱噪一些呀!你能稍微說一下你的委屈。
你知道嗎?從雲1到雲3的十一章節,整整五十多萬字,你從沒有對雲歌正面表白過你的情意。第一次,你用的是一個沒有亂倫癖好的否定句來表達,第二次你在山頂開玩笑地說要告訴女兒她娘非要嫁給她爹間接地確定了你的婚諾,第三次,未央宮中,你只是說你是一個遵守諾言的人。孟珏呀?你守得哪裡是諾言?你只不過就是喜歡她,非常喜歡,喜歡到就是想和她在一起。可是,你為什麼不能直接說?我很生氣很生氣的時候,都已經下定決心要和老公冷戰一個星期,可是當我老公抱著我說「我愛你,我們不要再賭氣了,好不好?」我會立即繳械投降,他的一句「我愛你」比他任何的分辨,分析究竟誰對誰錯都有效千萬倍。
我都不知道這個時候,該說你是驕傲,還是心虛?是不是因為你知道自己其實真的考慮過選擇霍成君的,你並不是逢場作戲,敷衍了事,其實你也真的想過放棄你對雲歌的婚誓的,所以,你對你們的感情有愧疚? 雖然很多人說,要去看一個人的行動去判斷他是否愛你,而不是根據他的言語,可是孟珏呀!你知道不知道,這個時候,你在雲歌心中是既無行動,更無言語呀!她親眼看到你抱了霍成君,你連問都沒問她在什麼場合看到的,因為你心裡只怕也知道很多、很多,剛開始的認真想投入,後來的猶豫思索,再後來的敷衍爭取時間,已經不止一個擁抱了,對於她的傷心,也許你真的只能回應無語。 你知道不知道,陵哥哥在雲歌拒絕他的情況下,都直接吹奏了《德音不忘》?那可是赤裸裸的情歌哦!孟珏,你說,我該說什麼好?
滿意請採納
Ⅳ 涼月如眉掛柳灣,月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意思:一彎峨眉月掛在柳灣的上空,月光清朗,涼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鏡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瀝瀝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漲,魚群爭搶新水,夜深人靜之時紛紛湧上溪頭淺灘。
蘭溪棹歌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2]
注釋譯文
【注釋】
①蘭溪:蘭溪江,也稱蘭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蘭溪縣西南。棹歌:漁民的歌,船家搖櫓時唱的歌。
②涼月:新月。柳灣:種著柳樹的河灣。
③越中:古代東南沿海一帶稱為越。
④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開時下的雨。
【譯文】
一彎峨眉月掛在柳灣的上空,月光清朗,涼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鏡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瀝瀝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漲,魚群爭搶新水,夜深人靜之時紛紛湧上溪頭淺灘。[3]
作品鑒賞
這是一首富於民歌風味的船歌。題中「蘭溪」,即婺州蘭溪縣境內的蘭溪(又稱東陽江,是富春江的上游);棹是船槳,棹歌即船家搖槳時唱的歌。戴叔倫公元780年在(德宗建中元年)舊歷五月至次年春曾任東陽令,蘭溪在東陽附近,這首詩大約是他在這段期間所作的。
歌唱當地風光的民歌,除有特殊背景外(如劉禹錫《踏歌詞》)取景多在日間。因為在麗日艷陽照映下,一切景物都顯得生氣蓬勃、鮮妍明媚,得以充分展示出它們的美。此篇卻獨出心裁,選取夜間作背景,歌詠江南山水勝地另一種人們不大注意的美。這是它在取材、構思上的一個顯著特點。
「涼月如眉掛柳灣」,首句寫舟行所見岸邊景色:一彎如眉的新月,映射著清冷的光輝,正低掛在水灣的柳梢上。雨後的春夜,月色顯得更加清澄;時值三月(從下文「桃花雨」可知),柳條已經垂縷披拂。眉月新柳,相映成趣,富於清新之感。
「越中山色鏡中看」,次句轉寫水色山影。浙江一帶古為越國之地,故稱「越中」。「山色鏡中看」,描繪出越中一帶水清如鏡,兩岸秀色盡映水底的美麗圖景。句內「中」字復迭,既增添了民歌的詠嘆風味,又傳遞出夜間行舟時於水中一邊觀賞景色,一邊即景歌唱的怡然自得的情趣。
「蘭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船繼續前行,不覺意間已從平緩如鏡的水面駛到灘頭。聽到灘聲嘩嘩,詩人才聯想到連日春雨,蘭溪水漲,灘聲聽起來也變得更加急驟了。在灘聲中,似乎時不時聽到魚兒逆水而行時發出的潑刺聲,詩人又不禁想到,這該是撒歡的鯉魚趁著春江漲水,在奔灘而上了。南方二三月間桃花開時,每有綿綿春雨。這種持續不斷的細雨,能使江水上漲,卻不會使水色變渾,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鏡的描寫,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則自無「山色鏡中看」的清澈之景。由此可見詩人觀察事物描寫景物的真切。因是夜中行舟,夜色本來比較黯淡朦朧,這里特意選用 「桃花雨」的字面,感覺印象中便增添了明艷的春天色彩;夜間本來比較寧靜,這里特意寫到鯉魚上灘的聲響,遂使靜夜增添了活潑的生命躍動氣息。實際上,這里所寫的「三月桃花雨」與「鯉魚來上灘」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灘聲喧嘩而有此聯想,後者因游魚潑刺而有此猜測。兩首都是詩人的想像之景。正因為多了這一層想像的因素,詩情便顯得更為濃郁。
通觀全詩,可以發現,這首船歌雖然以蘭溪之夜作為背景,但它著重表現的並非夜的靜謐朦朧,而是蘭溪夜景的清新澄澈,生趣盎然。而這,正體現出這首詩獨特的民歌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