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玉印章
『壹』 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分別產自哪裡
1福建壽山石:中華瑰寶——壽山石(Shoushan Stone),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晉安區與連江縣、羅源縣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若以礦脈走向,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為壽山礦區開採得早,舊說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礦區的田底、水澗、山洞開採的礦石。經過1500年的採掘,壽山石涌現的品種達百數十種之多。
2浙江青田石:青田石產於浙江青田縣。青田石的石性石質和壽山石不大相同。青田石是青色為基色主調,壽山石則紅、黃、白數種顏色並存。青田石的名品有燈光凍、魚腦凍、醬油凍、風門青、薄荷凍、田墨、田白等
3浙江昌化石:昌化石產浙江省臨安昌化鎮。昌化石具油脂光澤,微透明黃黑雙色巧至半透明,極少數透明。品種很多,大部色澤沉著,性韌澀,明顯帶有團片狀細白粉點。按色分有白凍(透明,或稱魚腦凍)、田黃凍、桃花凍、牛角凍、砂凍、藕粉凍(為主)等,均為優良品種。色純無雜者稀貴,質地纖密,韌而澀刀,少含砂丁及雜質(澀,非貶義),其中雞血石是其中的佼佼者
4內蒙巴林石:巴林石,出產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學名叫葉臘石。巴林石的分類命名,基本上採用傳統印章石的品名,但也不乏自己的名份。巴林石大體上可分為雞血石、福黃石、凍石、彩石。
『貳』 玉石分為幾個種類什麼「種」最有價值
從西方寶石文化的角度講,玉有軟、硬兩種,平常說的玉多指軟玉。屬於最常見珠寶(Jewel)之一。
軟玉:亦稱角閃石,硬度為摩氏6-6.5,比重為2.55-2.65,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鈣的纖維礦物。軟玉的產地,以中國的和闐地區最為有名。軟玉的色澤較接近於油脂的凝脂美,純者色白,細膩溫潤。其次軟玉含有少量的氧化金屬離子而呈現青、綠、黃等色。
(2)桃花玉印章擴展閱讀:
硬玉標准
1.顏色:綠色最好。最好的綠色翡翠是正陽綠(指鮮艷翠綠色)。
2.種類:最好的翡翠是「玻璃種」又稱「靈地兒翡翠」。通透程度十分高。
3.坑 一般老坑比新坑好,籽料比山料和半山料好,半山料比山料好。
4.大小越大越好。當前大塊的翡翠少見了。
軟玉標准
1.白色最佳,羊脂玉為最佳。其它各色也有佳品。黃玉紫玉色濃的好,墨玉墨點多的好。玉顏色內蘊通透的好。
2.種類:和田玉最佳,其它玉種亦有佳品。
3.歷史:古玉最佳。關於古玉的劃分標准,有人認為民國時的玉為古玉,有人認為漢以前的玉為古玉。鄙人拙見:把明以前的玉劃分為為古玉較好。
4.雕工:軟玉硬玉不同,軟玉更注重雕工的。
玉石——網路
『叄』 今天買了一塊壽山石的印章,想知道屬於哪種
福州的壽山石經過1500多年的採掘,涌現的品種達百數十種之多。產地在神州市北郊與連江、羅源交界處。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舊說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此礦區的田底、水澗、山洞開採的礦石,一環繞著壽山村的是一條涓涓流水,就在這涓涓繞村行的壽山溪兩旁的水田底層,出產著一種「石中之王」,現黃色,故稱為田坑石或田黃。田石以色澤分類,一般可分為黃田、紅田、白田、灰田、黑田和花田等。田黃的特點是石皮多呈微透明,肌理玲瓏剔透,且有細密清晰的蘿卜紋,尤其黃金黃、橘皮黃為上佳,枇把貢、桂花黃稍次,桐油黃是田黃中的下品。田黃石的田黃凍者,極為澄澈,色如蛋黃,產於中坂,歷史上列為貢品。
白田石質地細膩如凝脂,微透明,其色有的純白,有的白中帶嫩黃或淡青。石皮如羊脂玉一般溫潤,越往裡層,色地越淡,而蘿卜紋、紅筋、格紋卻越加明顯,似鮮血儲於白綾緞間。質不遜於優質田黃石。
生為紅田有兩種原因,一為自然生成一身原紅色;一為人工煅燒而成後天紅,天生的紅田石稱為橘皮紅,是稀有石種。
二、壽山村東南有坑頭山,是壽山溪的發源地,依山傍水有坑頭洞和水晶洞,是出產水坑石的地方。因為洞在溪旁,石浸水下,出石少,佳質尤罕,現在市場上所見的水坑石佳品,多是百千年前的舊物。水坑石主要品種有水晶凍、黃凍、天藍凍、魚腦凍、牛角凍、鱔魚凍、環凍、坑頭凍及掘性坑頭等,色澤多黃、白、灰、藍諸色。
三、山坑石是壽山石中的大宗,壽山石印章和石雕藝術品的主要原料來源。其中高山系是山坑石的代表。高山石通靈瑩麗,石品多達百種,有紅高山、白高山、黃高山、蝦背青、巧色高山、高山凍、高山環凍、高山晶、高山桃花凍、高山牛角凍、高山魚腦凍、和尚洞高山、大洞高山、瑪瑙高山、油白洞高山等等。
在高山東北2公里處的杜陵山中,出產的石材統稱杜陵坑石。杜陵坑石品種繁多,如白杜陵、紅杜陵、黃杜陵、杜陵晶、棋源洞杜陵等。源於杜陵坑山溪處的善伯洞,石溫膩脂潤、半透明、性微堅,肌理多含金砂點和粉白點,色鮮艷。其石分為紅善伯洞、黃善伯洞、白善伯洞、善伯晶、銀裹金善伯洞、善伯尾等。
四、在壽山村東南8公里處有月洋山,所產壽山石統稱月洋系石。月洋系產石僅十餘種,其中最好的是芙蓉石,芙蓉石洞在月洋山頂峰,石質溫潤,凝脂,細膩。
五、旗山系壽山石礦藏豐富,品種繁多,是僅次於高山系的第二大系。旗降石石質結實,溫潤,堅細,凝膩,微透明或不透明,有光澤,色彩豐富,以紅、黃、紫、白等兩色多色相間者常見,是壽山石中一大家族。
你沒有提供詳細的資料我無法給你判別但可以介紹一些方法
近年壽山石市場上出現有模擬壽山石,所謂模擬就是「假貨」。作假者一般都是假冒價值高的名貴壽山石如田黃石、荔枝萃、都成坑、善伯洞等等。假貨中又有全假與半假之分:全假的是採用樹脂之類的透明化工材料、採用高壓滲色做出各種假的名貴壽山石。這種假貨容易識別,只要一動刀迎刃而解,因為刀感它不是石頭而是樹脂。半假指的是用外來的葉蠟石,通過著色假冒壽山石,如用有色石粉人造石皮的假田黃石,動刀後石皮就會一小塊一小塊地自行脫落。
還有一種拼合壽山石,將天然壽山石的碎石塊通過粘合加大。壽山石市場上偶有碩大的田黃石,顏色、石質也上乘,價位也不高,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原來是由諸多小田黃石精心拼湊而成。
兩種常見的鑒別法:
一:經驗識別法:
在長期的實踐中,壽山石行家們積累了豐富的鑒別經驗。雖然不同的鑒別行家,總結的經驗和鑒別方法不盡完全相同,但歸結起來,其切入點不外乎以下幾種:外形,包括形狀、稜角、皮相;色彩;質感;肌理,包括紋路、裂格。
1、田黃石的識別
如何鑒別「石中之王」田黃石,這是壽山石收藏家和鑒賞家十分關注的問題,也是他們必備的一種鑒別能力。古今壽山石鑒賞家和研究者鑒別田黃石的經驗可歸納為形狀、石皮、色相、肌理、格裂形態、手感和比重。
(1)形狀 根據田黃石的地質形成和演變歷史,一般的田黃石都保持其天然的形狀,即鵝卵形狀,但在上板坑頭附近出產的田黃石,有時也有稜角,這是因為這里接近溪流的源頭,田黃石缺少滾動、磨練的機會。此外,還有少部分田黃石,在埋藏地下的過程中,因地殼運動,石身裂碎,分成幾瓣,形成稜角,雖然經過泥土的長期滋養,但斷面的稜角並未被磨平,因此有時石農在挖掘發現這種斷裂性田黃石時,通常還會繼續在附近尋找它的「另一半」。
(2)石皮 除了少數田黃石外表無石皮外,一般情況下,田黃石外表都有皮層包裹,因此有無石皮是鑒定田黃石的一個重要依據。
田黃石的皮層,或極稀薄、或稍厚密,石皮顏色主要有黑、黃、白、綠,皮層有單層、雙層和三層,皮質比其它掘性壽山石的石皮質地要細結柔嫩,用刀輕刮,刀感流暢而微沉,粉粒細膩均勻。
一般情況下,單層皮的田黃石顏色有黃、白、黑、綠,色澤有濃有淡,分布有的整體統一,有的兩面不同,還有的呈塊狀組合,質地也有優劣之分。皮色純如牙黃者,質地極為純優,稱為黃金黃田黃石;黃而灰綠者,質微硬結,色澤偏黝;黑而微綠,皮清一色者,也屬優質;皮色灰白淺淡的色澤多深沉偏黝;黑中夾有小塊黃綠或小塊灰白的,紋路粗雜,通靈度差,多為硬田黃或雜田石。有的單層皮田黃石,一面為白皮,另一面卻是黑皮,即一面為銀裹金,另一面為烏鴉皮。
雙層皮的田黃石,有的是烏鴉皮內又有一層薄黃皮,有的是烏鴉皮內又有一層半透明的白皮。這兩種雙層皮的田黃石,大部分屬枇杷黃田黃石,外層皮質細膩,內層皮厚薄分布均勻,肌質純佳,甚至凝靈如凍。
由於田黃石有一定的遷移性,再加上田土砂層酸鹼度的變化,所以,有時還可見到三層皮田黃石。或烏鴉皮在外、黃皮居中、白皮居內;或黃皮在外、黑皮居中、黃皮在內。含多層石皮的田黃石,皮雖不透明,難以察看,但往往肌理色質極佳。
通常情況下,除部分三層皮的田黃石外,一般的田黃石,在燈光下都有良好的通透性,可以洞察其內在的肌理色質。
(3)色相 要辨識田黃石的本色,不能在燈光下觀察,而要在太陽光下觀察。善於鑒別田黃的行家,通常以色調的濃淡來形容田黃的「熟」「老」與否,藉以推測田黃在地下沉睡的長短。田黃石色澤鮮而不俗,穩而不濁,不浮不沉,其最大的特點是毫無「火氣」,並且以黃色為主。無論紅田、黑田、白田,都有一層「帝王之氣」,帶有黃味,但不同的田黃石所含的主要色素及色彩純度、濃度和肌質的通靈度是不盡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塊田黃石,其內外色澤也不是一成不變。除白田黃石以外,大都是外濃而內漸黃淡,尤其是大而寬厚的田黃石,內外一色的極少,只有形狀薄、體積小的,方能內外接近一色。
通常人們所說的銀裹金田黃,其實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介於白田黃石和黃田黃石之間,外具白田黃石肌質,內心近似黃金黃田黃石之質。白田黃石多數帶有黃心。黃心多的,即屬銀裹金。另一種是白皮田黃石。還有一種「金裹銀」田黃石,極為罕見。
「綠田石」,世有傳聞,迄今未見。
(4)肌理 田黃石的肌理基本上都隱有密如織網的細蘿卜紋,而且疏密有致、條理不亂,如新出蘿卜去皮,像鮮產橙柑剖瓤。田黃石的肌質愈細膩、色澤愈淺、愈透明,其蘿卜紋就愈明顯,所以白田石的蘿卜紋,往往最為好看。也有一種田黃石,蘿卜紋極隱、極細、極不顯眼,色質也很純優,是最凝靈的田黃石之一。
(5)格裂形態 壽山界古有「無格不成田」的說法,這是因為大部分田黃石或多或少都帶有裂格。但裂格不是田黃石獨有,只是田黃的裂格,其顏色和形狀與眾不同。 田黃石的裂格,有明格和暗格。明格多呈現於表層,多呈交叉狀,如龜裂紋。坑頭田黃石、碓下田黃石等居多。格線挺直而利落的,坑頭田黃石等最常見。暗格則較多深藏於田黃石的肌理內。格粗大而深長的,石性多軟,如白田黃石、上坂田黃石等。格紋若斷若續、蜿蜒而長的田黃石,質較松嫩,時見之於上坂。格斜淺而短小的,質凝而嫩,中坂的居多,同時在上坂和下坂品質好的田黃石中,也較常見。田裡挖掘的田黃石類的紅格,也稱「紅筋」,多呈褐黃或赭黃色。無皮的田黃石紅格濃重。黑皮田黃石與白皮田黃石還常見其皮隨格侵入,以致雕制時難以掩飾。
(6)手感 田黃石的另一重要特徵是質地溫潤、細膩、凝嫩。各色田黃石,即使是白田黃石或黑田黃石,在光線透照下,石心皆泛黃紅之光,寶氣燦爛,雖寒冬臘月,也感溫存有情,入手可親。田黃石在握,手感脂潤,常年不上油,亦不燥不變,一經摩挲更覺油光欲滴。
(7)比重 2.6--2.65
2、田黃石的防偽
田黃素有「易金三倍」之說,因其珍稀難覓,價值高昂,所以早在清朝就有商賈以連江黃假冒田黃石。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也給造假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石市上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利用田黃石與某些石種有相似之處的特點,或以次充好,或制假亂真,因此田黃石收藏者必須加以防備。
常見的制假現象:
一種是利用色澤接近田黃石、肌理似有蘿卜紋的石材,把它整成卵石狀,並用硬器點鑿或置於硬砂中翻滾,然後沾上土或著色,再加蒸煮,使其顏色外形與無皮的田黃石相似。這種假田黃乍看之下,酷似真品,但仔細觀察,其外表鑿痕密布,終不自然。只要透過外表悉察肌理,便知其為偽物。
第二種是假造石皮。或用顏料塗染,或用膠水調石粉塗抹其表,或泡葯水高壓加溫,再經磨製,就像緊裹著石皮的田黃石。然而,這種假石皮鬆而脆,顆粒粗大,渾濁不透,干結如疤,難以受刀。辨認時,一經摸或加油,不久,其圖文均不見。雕刻時也只能刻制組線條景物,而不能精雕細刻。
第三種是改變別的石種色澤,使它類似田黃石,又「巧妙」地使表層肌質變換成田黃石的「裹皮」,偽造成烏鴉皮田黃石,但其皮層淺薄如紙,這種假品,因皮色過於透明,皮質也過於細柔,所以易於識別。
第四種是利用某些質地與田黃石相似的石種進行冒充。這種冒品的識別,要求鑒別者必須熟悉幾種與田黃相似的石種的特性,以便進行比較和鑒別。如掘性高山石與掘性都成坑石,通常都有蘿卜紋,但前者石性較松,後者石質微堅,都不如田黃石溫潤。又如鱟箕石也屬掘性高山,質松性燥,且外形多不呈卵狀。再如舊洞善伯的黃色結晶體,雖可與田黃相比美,但沒有石皮與蘿卜紋,而且肌理時有金屬砂點,有時還有「花生糕」渾點,與田黃相比,相去甚遠。此外,黃色荔枝凍石因偶有石皮和蘿卜紋,也常被石賈製成方章,冒稱田黃凍,這種冒品要價極高,且因為沒有人工痕跡,所以若非行家,不好識別,但細察之下,還是可以發現這種荔枝凍質地過於通靈,蘿卜紋也較粗,缺乏田黃的穩重感。
近年,有關部門在研究田黃的內部成份中,用某種科學的方法,改變一些石材的分子結構,使其色澤與內部結構接近於田黃石,但終不能溫潤其質、絲紋其體,由此可見田黃石的天生麗質並非人工所能牽強達到。
二:X射線衍射鑒別法 即據石種的衍射圖來識別。
壽山石的特性
壽山的特性是它有別於其它石種的重要特徵。歸納起來,壽山石主要有六大特性。
一、光澤 葉臘石型的壽山石多具油脂光澤、蠟狀光澤。當其它礦物較多地摻雜其中時,則是土狀光澤。
二、硬度 硬度主要是根據各組成礦物的含量及特性而定。以葉蠟石為主時,其硬度、密度特點多接近於葉臘石礦物;以地開石為主時,則接近於地開石。葉臘石解理完全,薄片能彎曲,但無彈性,斷口參差不齊或呈片狀,具滑膩感。硬度為2.32--3.05,多數小於2.5。密度為2.71—2.84,以2.75—2.83居多。其內層結合較強,層間較弱,容易形成薄片。這就是為什麼壽山石「柔而易攻」的原因。地開石的硬度多在2.6左右,密度在2.5—2.7之間,以2.62居多。當壽山石含伊利較多時,密度可達2.9—3.1。
三、顏色 研究表明,壽山石的顏色基調只有兩種,即黃色和灰色。它之所以呈現出燦若雲霞的繽紛異彩。這個原理就象調色板一樣,以紅黃藍為基色,可以調出變幻莫測的萬紫千紅。例如「月尾綠」,以黃綠色為主,「月尾紫」,以紫色為主,「芙蓉石」則有灰白、白色、黃色、綠色,色黃者,多質地純凈,具有油脂光澤或蠟狀光澤。
四、熱能性 壽山石是火山岩蝕變產物,具有較低膨脹系數,所以有熱穩定性。熱處理好後能保持強度。經過煅燒,更顯特別潔白和高光亮度,優質高嶺石的耐火度高達1800度。
五、放射性 放射性是指不穩定原子核自發放出射線現象。當放射值大於40伽瑪時,就需要進一步檢查是否對人體有害。科學工作者經過70多個鑽孔和大量槽探內系統放射性伽瑪檢測,發現壽山葉蠟石礦的放射值為25—30伽瑪,峨嵋葉臘石礦的放射值為20—30伽瑪,均低於40伽瑪,所以,壽山葉臘石的放射性人體不構成損害。
六、葯用性 壽山石因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而在食品、化妝品和醫葯領域己得到開發利用,通過深加工後,可作為食用糖果粉料以及製作飲用茶壺、化妝品填料、陶瓷器原料及醫葯摻合劑等。
壽山石的保養
雖然壽山石天生麗質,在自然狀態下,石形不易變,石色不輕改,但是,從陰暗的地底深處到暴露於陽光燦爛的世界,要如何才能保其天生麗質永駐人間呢?
壽山石屬葉臘石,質地滋潤,富有光澤,硬度較低。一些品種在開采時,因爆炸震動,結構遭受破壞,多裂紋、裂格,如果不善加養護,日久天長就會枯燥易損,因此,自古以來就有以油養石之風。
壽山石的養護雖然簡單方便,易於操作,但也不是沒有忌諱,因而不可隨意處置,同時不同的石種有其不同的特性,所以養護也要因石而異。
首先,保持潤澤,切忌高溫 壽山石最忌乾燥、高溫,養護的關鍵要注意保持潤澤。不論原石還是雕品,都應該避免陽光曝曬和高溫環境。新採的礦石不可長期放在山野或室外,要及時藏在地窖里或陰濕之處,時常灑些冷水以保潤澤。
其次,開料水磨,謹防燥裂 以水鋸、濕磨為上,如須在砂輪上打磨,則應預備清水一盆,待石料磨擦發熱時,及時用冷水降溫。
第三,原坯石料,木盒裝放 經過去皮、除污、清雜質,製成原坯後,應分出品種、檔次和塊度,置放在木質盤盒之中。塊度大且石質粗者,只需將木盒放在陰濕處保存即可。如屬高檔石料,塊度小者,最好浸入盛滿植物油的瓷盆里。如果塊度較大,為節省油料,也可將石坯沾油後用透明紙包裹好,放在陰濕處。
第四,雕刻成品,除塵保潔 經過雕刻加工的壽山石雕成品,適宜陳列室內。石表被灰塵、污物沾染時,只要用細軟的綢布輕輕擦抹、即可恢復光彩。壽山石硬度低,約在摩氏二至二點五度之間,切忌用金屬片或其它硬物修刮。
第五,印章擺件,適宜摩玩 壽山石印章和小擺件,最好經常用手摩挲撫玩,使石面附著一層極薄的手油,這樣,久而久之,石質便會古意盎然。平時放置錦盒之中,也最好薄擦白茶油或橄欖油,讓石表吸透油質,變得更加潔凈瑩澈。
第六,打蠟油養,因石而異 打蠟、油養是壽山石養護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並非所有的壽山石都可以不假思索地油養。不同品種的壽山石,保養方法是不盡相同的。
田坑石,溫潤可愛,石性穩定,無需過多抹油。時常摩挲把玩,既能養石,又可養性。
水坑石,質堅通靈,以色清為貴,只要經過認真打磨揩光,不受硬物碰擊,即可保持晶瑩,不必時常擦油。
山坑石中的高山石,質細而通靈,石色豐富,鮮艷多彩,但是石質稍松,每遇炎夏酷暑或秋冬氣燥,表面容易變得枯燥,甚至出現裂紋,色彩也變得黝暗無光,所以人們從給它起了個很恰當的外號,叫「財主石」。使用這類「財主石」刻制的雕刻品,保養方法頗講究,一般以油養為上。其方法是:先用軟刷清除石表灰塵,如果油污很厚,難於清除,可先用溫鹼水沖洗,直到完全乾凈。待乾燥後,再用脫脂棉花團包裹細綢布,蘸少許白茶油塗擦各個部位,即能使石質復發光彩。上油後的石雕品要陳設於玻璃櫃中,或加玻璃外罩,減少灰塵沾染,同時還要注意避免陽光直射或長時間強烈的燈光照射,以防石質變燥。此外,為了保持其潤澤,還需在附近放幾杯水讓水蒸發,增加周圍空氣的濕度。
有些石種不宜採用油養法,如芙蓉石潔白細嫩,沾油則漸灰暗,失去光彩,所以,切忌與任何油質接觸。平日撫玩,也應保持手掌干凈無油污。如果放在潔凈的臉龐或鼻翼兩側輕擦,讓微量的脂肪油保養,最為適宜。壽山石中的老嶺石、柳坪石等不通透的粗質石,刻製成雕品後,外表最好進行一次上蠟揩光技術處理。經過打蠟後的壽山石,石性穩定,無需再進行油養,但珍貴的壽山石切忌隨意加熱和打蠟,不然有失「石性」。
第七,精選油料,切忌隨意 提到壽山石的油養,很多人往往不重視保養油料的選擇,任意提取油脂進行擦抹,有時甚至用豬油、牛油等不動物油,或含有化學揮發劑的香油、護發油等,這些油料不但不能起到保養石質的作用,長期使用反而會使石質遭受破壞。
保養壽山石最理想的油料是陳年白茶油。茶油經過一年以上時間的沉澱,其上層白色透明部分,清洌不膩,是壽山石保養的理想油料。其次是花生油、芝麻油,但這兩植物油色濁性浮,容易使石色泛黃而無光。
壽山石的鑒別和保養都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品種的壽山石具有怎樣獨特的石質和石性,只有認識、了解、洞悉每種壽山石的獨特性,才能在鑒別時做到慧眼識真石,在養護時做到永駐石真。
『肆』 淘寶上面賣的的篆刻印章石材,是人造石還是天然石就是幾塊錢到幾十的那種,還有幾百的更不敢買了在下
滿意答案餓雪8級2011-06-22一般普通的練習青田不會有人造的,人造石一般石質偏軟,用指甲就能劃出痕跡。而且很混濁,不夠清潤,人造石在強光下很容易現形。買石頭的時候最好要老闆拿個台燈給你,容易看裂格,或是不是人造的。一般人造石都是以凍石的形式出現,買一般幾塊錢的青田,壽山,都可以,不會出現人造石。昌化石多綿軟,且多鐵質砂釘。希望對你有幫助滿意答案水中魚2級2011-06-19
刻印用石材是種變質岩,幾石咸石類,硬度為二.五度至三.五度。以刀刻之,刀過而石屑紛紛落下,以指甲滑之則不損傷為合宜。。我我國所產者,以福建的壽山、浙江的青田、昌化三地最為有名,也最適於治印。
(1)壽山石:
壽山石的產地,在福州以北六十里,壽山與芙蓉峰兩山相峙的凹地,依開採的方式,可分山坑、水坑、田坑。田坑所產的黃色透明的石材叫「田黃」,是壽山石的極品,除黃色之外,尚有黑與白二色的田石。田黃的顏色也有深淺多種,其特徵是有蘿菔絲紋、橘囊等,有的有紅色紋路,謂之紅格。另外一種名貴的石材是艾葉綠,質地半透明,微有光澤,如是艾綠凍,則與翠玉相似。芙蓉峰出產的石材,叫芙蓉,有白、黃、紅之分,白者為多,細膩腴澤,最適篆刻。芙蓉之外,壽山石中以凍石最多,有水晶凍、天藍凍、桃花凍、瑪瑙凍、牛角凍等。水晶凍石中有魚腦似的綿紋的叫做魚臘凍,有環狀紋的叫環凍,都是很好的石材。其它常見的尚有都靈坑(一稱杜陵坑)石與高山岩、都靈石黃、青、紅、白、灰、綠各色皆有,以勻凈晶瑩不含沙點者為佳。高山石亦各色皆有,但石上多有水紋。都靈石與高岩有的也有蘿菔絲紋及橘囊紋,但與田黃質地不相同。
青田石產於浙江青田縣,有紫種洞、官洪洞、天白洞等,以官洪洞產石最佳,色暗而透明,映著燈光照看,呈紅黃色,晶瑩鮮亮,叫做燈光凍。這種石材早已絕產。青田石除當地人外,都不以坑洞名其石,而以顏色別之;如紅青田、黑青田、白青田、醬油青田(赭色)、檀色青田、花青田等。又因青色的特別多,所以又可分白果青田、竹葉青田、蘭花青田、萵苣青田、艾綠青田……等。青田與壽山之分別,是壽山較瑩透而色澤多變化,石紋多流轉,而青田則多純凈凝渾,透明性較少。鐫刻時壽山較綿潤,青田多清脆。
『伍』 篆刻印章,中國書法,中國結,京戲臉譜,皮影,武本,桃花扇這些是什麼意思
篆刻印章
篆刻藝術,是書法(主要是篆書)和鐫刻(包括鑿、鑄)結合,來製作印章的藝術,是漢字特有的藝術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歷史。
中國書法
中國書法是關於中國漢字書寫的一門藝術。先民為了把語言記錄下來並傳之久遠,創造了漢字。在長時期漢字的書寫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全民共同的要求,這種要求自然成為一種社會約定,這種約定可以說是一種法則或者一種法度。中國的書法藝術就是合乎漢字書寫法度要求的藝術。
中國結
中國結是一種漢族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它身上所顯示的情致與智慧正是漢族古老文明中的一個側面。是由舊石器時代的縫衣打結,推展至漢朝的儀禮記事,再演變成今日的裝飾手藝。周朝人隨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國結為裝飾,而戰國時代的銅器上也有中國結的圖案,延續至清朝中國結才真正成為流傳於民間的藝術。
京戲臉譜
中國京劇臉譜藝術是廣大戲曲愛好者的非常喜愛的藝術門類,在國內外流行的范圍相當廣泛,已經被大家公認為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標識。
臉譜來源於舞台,大家在有些大型建築物,商品的包裝,各種瓷器上以及人們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風格迥異的臉譜形象。這遠遠超出了舞台應用的范圍,足見臉譜藝術在人們心目中所佔據的地位,說明臉譜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皮影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蠟燭或燃燒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演戲,是中國漢族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
桃花扇
《桃花扇》是中國清代著名的傳奇劇本,作者是孔尚任,是他經歷十餘年三易其稿而完成的。此劇表現了明末時以復社文人侯方域、吳次尾、陳定生為代表的清流同以阮大鋮和馬士英為代表的權奸之間的斗爭,揭露了南明王朝政治的腐敗和衰亡原因,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
『陸』 書法上款和下款分別蓋什麼章
書法上款和下款分別蓋的章
書法作品上的印章,是書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為完整的書法作品。
而印章則多種多樣,蓋印依章法布局而定。
一、姓名章
1、一名一字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則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無姓,或不落款者,應用姓名章,以利辨識。
2、分朱文、白文兩種。如蓋兩方姓名章,最好一朱一白,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時,次序是先姓名章,後字、號章。
二、閑章
亦稱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攔邊章、壓角章和腰章。
1、引首章
引首章是鈐蓋在書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稱「隨形章」,是隨石料的造型順勢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為方形,而以半通、長方、圓形、半圓形、隨圓葫蘆形、自然形、肖形等。、
(1)齋號章
齋、堂、室、樓、閣、館、軒、庵等。
(2)雅趣章
吉語章、詞句章等。如唐伯虎「江南第一才子」章。
(3)年號章
用於記載書法作品的年代,如甲子、乙丑、丙寅等。
(4)月號章
用於記載書法作品的月令,如上春、如月、蠶月等。
2、、
攔邊章
蓋在書法作品一邊的章,起攔邊聚氣的作用。
3、
壓角章
蓋在書法作品的邊角的章。與迎首章相對,兩角皆可蓋,根據布白,可「攔邊封角」,也可補充空白、穩定中心。
4、
攔腰章
條幅類作品中間容易布白過多,可加蓋攔腰章。內容多為書者籍貫、生肖等。
三、鑒藏章
收藏、珍秘、審定、鑒賞、名家過目等用章。鑒藏用章,應視字畫之大小,以不損字面與畫面為要。
『柒』 要刻哪種材質印章好
要刻哪種材質印章好? 我想幫我朋友兒子做周歲開運印章所以想請問版老師要刻哪種材質印章好 ?農歷權:101 年10 月15 日巳時屬龍農歷壬辰101年;辛亥10月;【癸巳15日】生人。 ◎八字用神五行屬金;而生助用神五行喜神屬土。 ※宜選用【天然礦石印章】天然礦石會產生磁場,種類及顏色的不同,當然五行〈金、木、水、火、土〉也不相同,什麼本命適合用何種材質,絕對不可隨心所欲。※宜選用黃玉瓍、黃蜜玉、黃玉凍石。巴西透亮紫白玉瓍瑪瑙印材。※【圓型開運章印】;求財印章;使用於活期存款、支票、商業合約訂單等等滾動流動之財,如流動財、正財、偏財、桃花財、薪水戶頭、股票投資等。 『圓形印鑒以六分為佳。』※多年來治刻的【吉祥印】甚為廣泛,很多人治印後短時間內即感應到不可思議的效果,而帶來新的運勢,除了可以改善印章主人的財運,帶來科考功名及絕佳的理想的事業、婚姻、等等助益,也可以改善不好的姓名磁場。並贏得全省各地民眾的信賴,而各方的口碑,更令刻吉祥印鑒者,絡驛不絕,出類拔萃,並獲得各界極高的評價。 價格須多少? ◎價格上貨比三家不吃虧!
『捌』 桃花石刻印章可以嗎
當然可以,早在漢代,桃源藝人就開始用桃花石雕琢圖章、筆筒、筆架、酒杯等。
『玖』 請高人指點一下這是誰的印章誰的畫
篆刻印文;外師造化中得源 李華明 平淡才是真 望採納!!!!!
『拾』 俺有對龍鳳印章 想分別在上面刻兩文章 幫忙推薦推薦 拜託了~~~~~~~~~~~~~~~~~~
古老中國一條龍
龍的祖先在黃陵
——黃陵民謠
從出土的各種動物化石中,從未發現龍和鳳的化石標本。
那麼,龍鳳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相傳,軒轅黃帝經過五十三戰,打敗了蚩尤,平息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七十二個小部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黃帝打算制定一個統一的圖騰(類似現在的國旗,或者說是國家的標志)。開始,黃帝手下的謀臣建議不再搞新圖騰。理由是黃帝功德無量,天底下無人能比得上。就沿用黃帝部落的圖騰,一統天下。黃帝說:「萬不可這樣作,各大小部落都擁戴我為尊長。我怎麼能辜負群民重望,獨斷專行,以大欺小,以強欺弱呢?」接著黃帝又說:「蚩尤所乾的一切,對兄弟部落的行為,我們萬萬做不得。」黃帝叫倉頡寫了個通知,要求原來各大小部落把使用過的圖騰,全部獻出來,再由原來各大小部落選派一個代表,前來黃帝宮,共同商議制定新圖騰。誰知,通知一發出,各個大小部落都送來了本部落原先使用過的圖騰。一下子就擺了成百個。其中蛇圖騰、鷹圖騰、馬圖騰、魚圖騰、熊、豹、羊、象、狗等各種各樣的圖騰。這下可把黃帝難住了。究竟採用哪個圖騰好呢?他一時拿不定主意,黃帝召來身邊的謀臣,常先、大鴻、風後、力牧、倉頡等。徵求他們的意見。大家你一言,他一語,各抒已見,有人同意用這個圖騰,有人主張用那個圖騰。最後,仍然沒有定下來。大鴻著急地說:「黃帝心思太多了,隨便用一個圖騰就對了,何必這樣挑來選去,太麻煩了。」黃帝耐心地說:「這是一個新統一起來的大部落,不那麼簡單,處處都要謹慎從事,絕不能草率。一定要照顧原來各大小部落的情緒,要搞一個有團結象徵的圖騰。不然,又有分裂的可能。」眾謀臣聽了黃帝這一席話,覺得很有道理,連連稱贊。唯有大鴻趕忙糾正他的話說:「我是帶兵打仗的,對圖騰這些事不懂,剛才說的話全當沒說。」大家一聽都笑了。
制定新圖騰的事,黃帝幾天幾夜沒有睡好覺。有天夜裡,天下暴雨,吼雷閃電,黃帝發現電光一閃,一條明亮的光線,一閃而過,深深映在黃帝腦海里。 第二天,黃帝單獨叫來倉頡和風後,把他昨夜看到的霹雷閃電的形象,向倉頡和風後講述了一遍。然後,黃帝指著各大小部落的圖騰說:「我看為了照顧各個部落的情緒,咱們參照各部落圖騰的特點,應該制定這樣一個圖騰:蛇的身,魚的鱗,馬的頭,獅的鼻,虎的眼,牛的舌,鹿的角,象的牙,羊的須,鷹的爪,狗的尾。組成一個特別的圖騰。把原來各大小部落圖騰都分別用上一些,要說照顧,這也算真正照顧周全了。可是,組成這樣的圖騰像個什麼東西,叫個什麼名字?」倉頡說:「黃帝,這個圖騰在世界動物中,誰也找不到它,誰也無法偽造。我想,咱們給它取個名字,叫做『龍』!既能騰雲駕霧,又能翻江倒海。」黃帝捋著胡須,輕輕踏著步子,細細琢磨了半天,然後,果斷地說:「好!就叫『龍』」。從此以後,龍就成為中華民族吉祥權威的象徵物。誰也不能侵害它,就連黃帝也帶頭崇敬它。這就是『龍』的來歷。
那麼鳳凰又是怎麼來的呢?『龍』的圖騰組成後,還有剩下一些部落圖騰沒有用上,這又如何是好呢?黃帝第一妻室嫘祖是一位絕頂聰明的女人,她發明了養蠶,給黃帝製作了衣冠,發明創造了許多東西。嫘祖受到黃帝制定的新圖騰的啟示後,她把剩餘下來各部落的圖騰,經過精心挑選,細心端詳,也仿照黃帝制定的龍的圖騰的方法:孔雀頭,天鵝身,金雞翅,金山雞羽毛,金色雀顏色······組成了一隻漂亮華麗的大鳥,嫘祖叫來黃帝另外三位妻室徵求她們的意見,方雷氏是個有心計的女人,她對嫘祖說:「姐姐,你組成的這只大鳥像只美麗的大公雞,可就是個單身漢,水中的鴛鴦還是成雙成對呢?」一席話提醒了嫘祖。當時,彤魚氏,嫫母也齊聲叫好,都說方雷氏說的有道理。她們姐妹四人,一齊動手,把剩餘下來的,沒有用到『龍』圖騰上的其它小圖騰,很快地組成了另一隻華麗的大鳥。正好和嫘母組成的大鳥配成一對。可是,把它們叫什麼名字呢?這下可把黃帝四位妻室都難住了。最後,她們還是請來老謀深算的風後、造字的倉頡。叫他倆給這兩只大鳥取個名字。風後看罷,哈哈大笑說:「黃帝製作了一條『龍』,世界上各種飛禽走獸中找不到它,你們四人又製作了兩只大鳥,空中飛翔的鳥群中也找不到它。這就成為世界上最珍貴的吉祥物」。倉頡全神貫注,一直在詳細地觀看這兩只鳥,一句話也沒有說。直到嫘祖問他時,倉頡把早已在腦子想好的名子脫口而出地說:我看就叫『鳳』和『凰』。鳳代表雄,凰,代表雌,連起來就叫鳳凰」。「好!我贊成,就叫鳳凰」。
原來,誰也沒注意到黃帝早已站在他們身後,傾聽著他們各種議論。現在黃帝既然贊成叫鳳凰,就請黃帝最後作決定,黃帝沉思了半天,才說:「龍鳳在世界上生存的飛禽走獸中沒有它們,誰也找不到,它的高貴處就在這里。我看,還是風後說的對:這兩種圖騰誰也不會偽造,給後世的子孫萬代也立下規范。我同意,『龍鳳』就正式定下來,作為新部落統一聯盟後的新圖騰」。這就是「鳳凰」的來歷。
幾千年來,龍鳳就成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徵物。廣大人民也把龍鳳作為吉祥物。相繼出現了『龍飛鳳舞』,『龍鳳吉祥』,『二龍戲珠』,『丹鳳朝陽』,『鳳凰戲牡丹』,『龍騰虎躍』,『虎踞龍盤』,『降龍伏虎』,『藏龍卧虎』,『葉公好龍』等等吉祥成語。歷史進入封建社會,歷代帝王又把龍鳳作為他們高於一切,至高無上統治象徵。所謂『真龍天子』,『龍子龍孫』,龍衣龍袍龍帽,後來又演變成『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又說『龍生九子不成龍,打下凡間受人用』。『一龍升天,九子下凡』。直到當今,又演變成『龍的傳人』都是中國人。
五千年來,中華民族都接受了龍鳳的神話傳說,成為每個中國人的精神支柱。所以,中國人走到哪裡就把龍鳳帶到哪裡,在世界各地只要發現龍,就有中國人。
軒轅黃帝逝世後,先民們一致認為黃帝功大無邊,應該乘龍升天。盡管黃帝屍體埋葬在陝西黃陵縣橋山之巔,人們都習慣認為橋山只埋著黃帝的衣冠。不忍心把黃帝說成埋在地下。因此,「古老中國一條龍,龍的祖先在黃陵」,就成為世代歌頌的民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