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桃花凍石
Ⅰ 在博寶藝術網上買一塊壽山石,如何交易
要想在博寶藝術網上買一塊壽山石,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確定自己購買預算
中華瑰寶——壽山石(Shoushan Stone),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晉安區與連江縣、羅源縣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若以礦脈走向,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為壽山礦區開採得早,舊說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礦區的田底、水澗、山洞開採的礦石。經過1500年的採掘,壽山石涌現的品種達百數十種之多。
同時,這些不同品種的壽山石,品質各異,大小與適宜的用途也有不同。
此外,自己購買的目的是什麼?收藏、治印、雕刻、原石欣賞等等。
不同的壽山石的價格有著天壤之別——一般低端的幾十上百元,高端極品幾百萬上千萬也不乏其石。買什麼樣的壽山石最終會決定自己的購買行為,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實際用途和欣賞愛好設定預案。
2、對壽山石基本知識要比較熟悉
壽山石原石外行人看上去猶如普通石塊,開好的印章胚料外行人也分不清好壞,看不出是否有致命毛病否。加上不良商家制假作偽並不少見,即便內行也有走眼的時候,而一眼看差,經濟損失就很大。
所以,必須了解壽山石基本知識,並且有實踐經驗。最好能得到內行指導。
3、選擇信譽好的供應商
根據要購買的檔次確定對供應商的選擇。
購買貴重的壽山石必須面對面交易,避免網上購買。
每一塊壽山石都是不一樣的,完全准確判斷是否物有所值的機構是不存在的。所以,發生購買糾紛是不太可能得到滿意的處理的。
一定要網購,必須是購買低端低價的,即使如此也應該尋找信譽度高的供應商。
壽山石基本常識如下:
1999年8月,中國寶玉石協會在京進行首次「國石」定名活動。推選出福州壽山石、浙江昌化雞血石、新疆和田玉、浙江青田石、遼寧岫岩玉、內蒙古巴林石等6個石種為候選石。壽山石名列榜首。
2000年2月19日,在第二屆國石評選中,福州壽山石獲得石類第一名,被譽為「石中之王」。
2001年10月17日,在中國寶玉石協會在第三次「國石」研討會上,壽山石成為了「國石」第一候選石。
2002年10月,壽山石再次亮相京城參加第四屆國石的評選,並正式被中國寶玉石協會命名為「中國國石」。
壽山石在寶石和彩石學中,是屬於彩石大類的岩石亞類,它的種屬,石名都很復雜,約有一百多個品種。按傳統習慣壽山石的總目一般可主要分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類。
環繞著壽山村的是一條涓涓的流水溪泉,就在這涓涓繞村行的壽山溪兩旁的水田底層,出產著一種「石中之王」壽山石。因為產於田底,又多現黃色,故稱為田坑石或田黃。田石以色澤分類,一般可主要分為田黃、紅田、白田、灰田、黑田和花田等。
田黃石是田石中最常見的品種,也最具代表性的石種。田黃的共同特點是石皮多呈微透明,肌理玲瓏剔透,且有細密清晰的蘿卜紋,尤其黃金黃、橘皮黃為上佳,枇杷黃、桂花黃等稍次,桐油黃是田黃中的下品。田黃石中有稱田黃凍者,是一種極為通靈澄澈的靈石,色如碎蛋黃,產於中坂,十分稀罕,歷史上列為貢品。
白田石是指田石中白色者,質地細膩如凝脂,微透明,其色有的純白,有的白中帶嫩黃或淡青。石皮如羊脂玉一般溫潤,越往裡層,色地越淡,而蘿卜紋、紅筋、格紋卻越加明顯,似鮮血儲於白綾緞間。石品以通靈、紋細、少格者為佳,質地不遜於優質田黃石。
紅田石:田石中色紅者稱為紅田石。生為紅田有兩種原因,一為自然生成一身原紅色;一為人工煅燒而成後天紅,天生的紅田石稱為橘皮紅,是稀有石種。
寺坪田石:壽山村外原有一座「廣應寺」,建於唐光啟三年(884)。寺中僧人時常採集田黃石,研磨成粉末給周圍百姓治病,未用的石頭儲於寺內,日積月累,寺中積攢田黃無數。元末戰亂,廣應寺因曾收留過朱元璋而被元兵付之一炬,連同僧人辛辛苦苦積攢起來的田黃石也沉默於火中,田黃石經火炙後又埋入土中。造化弄人,數百年的日曬雨淋、水分浸蝕不但沒有讓這些深埋於廢墟之下的田黃石黯然失色,特殊土壤的滋養反而賦予了它們更為絢麗的生命,既保留了田黃石原有的優良品質,更進一步成就了其溫潤如古玉的厚重質朴的獨特魅力。此時的寺坪田不再僅僅是簡單的石頭,更像是歷經風雲變幻後的智者,它們靜靜的守護著廣應寺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記錄了歷史,見證了歲月的變遷。廣應寺明洪武和崇禎年間,兩次焚毀、重建,反常的環境因素,是形成寺坪田獨特的演變條件。其中明代毀於大火兩次,也是寺坪石形成的最主要時間。明時寺坪石的數量頗多,到廣應寺附近採集寺坪石也成為文人雅士的風尚,寺坪田的身價逐年上漲,很久以前就已經是「易金十倍」了。
壽山村東南有山名坑頭山,是壽山溪的主要發源地,依山傍水有坑頭洞和水晶洞,是出產水坑石的地方。因為洞在溪旁,石浸水下,故又稱「溪中洞石」。水坑石出石量少,佳質尤罕,因此今日市場上所見水坑石佳品,多系百千年前的舊物,故有「百年稀珍水坑凍」之說。水坑石是壽山石中各種徑凍石的薈萃,主要品種有水晶凍、黃凍、天藍凍、魚腦凍、牛角凍、鱔魚凍、環凍、坑頭凍及掘性坑頭等,色澤多黃、白、灰、藍諸色。
壽山石種類
1.壽山田黃凍石
田黃凍石是壽山田黃石中的珍品,田黃凍石通體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潤澤無比。
2.桃花凍石
桃花凍石形狀如同片片桃花瓣浮沉在清澈溪水之中,故名桃花凍石,桃花凍石又叫「桃花水」,或者「浪滾桃花。它質微透明,色多白、黃,中帶細密的紅點,深淺大小不一,疏密有致,聚散有情,濃淡掩映,點點分明,光彩奪目,嬌艷欲流,似三月桃花散落水上,凝而視之,似動非動,如花飄靜水。所以桃花凍石是非常美麗的壽山石之一
3.芙蓉凍石
芙蓉凍石凝結脂潤、細膩純凈,按照凍石質地主要有:白芙蓉石、黃芙蓉石、五彩芙蓉石、紅芙蓉石、青芙蓉石、綠芙蓉石、竹頭窩芙蓉石、瓷白芙蓉等,產地主要是將軍洞、上洞、天面洞、半山芙蓉石等。
4.荔枝凍石
荔枝凍石的石性凝結,透明度強,晶瑩透澈,紅、黃、白、黑等各色俱有,艷麗無比,肌里有粗蘿卜絲紋,有些原石還有黃色皮。荔枝凍石分為老性荔枝、新性荔枝凍石、紅荔枝、黃荔枝、紅黃荔枝、純白荔枝。
5.牛角凍石
牛角凍石也是壽山石的一種,因色澤似牛角而得名。牛角凍石質地通靈,肌理隱存水流紋,紋色濃淡交錯,黑中帶赭,色如黑牛角,肌理隱含灰色或灰黑色的棉花紋,其中以羊脂凍最好。
6.魚腦凍石
魚腦凍石也是壽山石的一種,魚腦凍石 石質溫潤瑩潔,半透明,肌理隱含棉花紋,產量稀少,十分難得,是水坑中的珍品。《後觀石錄》稱其為「半脂」,因狀如煮熟的魚腦而得名魚腦凍石。
7.天藍凍石
天藍凍石,顏色蔚藍帶白或黃,肌理有黑點和棉花紋,如雲霞朵朵。
8.環凍石
環凍石是因為壽山石上有單環、雙環乃至多環相連,布滿石面。以環紋清晰、圓圈色灰白或深灰,經油浸漬後或變淡或反增濃是好的環凍石。
9.水晶凍石
水晶凍石是因為這種壽山石透明度好,沒有渾濁感,如水晶一樣晶瑩剔透,所以因此得名。
10.大紅袍雞血凍石
大紅袍雞血凍石的紅色有鮮紅、大紅、淡紅、暗紅、深紅等,一般以鮮艷的紅色為上品,凍石質地細膩、油潤、微透明至半透明為佳品。大紅袍雞血石紅色越多,凍石價格越高,但是凍石的地子也非常關鍵,是決定凍石整體效果的因素之一。
11.鱔草凍石
鱔草凍產於坑頭洞,質地清靈,色蟹青中略帶微黃,肌理含細點,類似鱔魚之背脊。或色灰白,呈半透明體,內現條條粗紋,狀如水底飄盪的草葉,或寥寥數片,或滿石密布。鱔草凍石石質凝膩,凈潔如玉,色光而通靈,是壽山石凍石精品品種。
12.豹皮凍
豹皮凍是因為壽山石肌理里有隱隱約約的豹紋而得名,豹皮凍很少見。
山坑石,是壽山石中的大宗,是高中檔壽山石印章和石雕藝術品的主要原料來源。高山系是山坑石的總代表。
高山石通靈瑩麗,唯石品多達上百種,石質優劣各異,命名多不規范,以色、以相、以產地、以始掘者命名的現象都有。以色分類的有紅高山、白高山、黃高山、蝦背青、巧色高山等。以相分類的有高山凍、高山環凍、高山晶、掘性高山、高山桃花凍、高山牛角凍、高山魚腦凍、高山魚鱗凍等。以產洞命名的有和尚洞高山、大洞高山、瑪瑙洞高山、油白洞高山、大健洞高山等等。
在高山東北2公里處的杜陵山中,出產一族相對獨立的石材,統稱杜陵坑石。杜陵坑石品種繁多,亦有以石色、以開采人名和開采方式來區別命名石種的習慣,如白杜陵、紅杜陵、黃杜陵、杜陵晶、棋源洞杜陵等。
源於杜陵坑山臨溪處的善伯洞,從質地來講,此石溫膩脂潤、半透明、性微堅,肌理多含金砂點和粉白點,杜陵坑石則無。從顏色上看,色多鮮艷。1989年以來,屢出佳石,其石分為紅善伯洞、黃善伯洞、白善伯洞、善伯晶、銀裹金善伯洞、善伯尾等。
在壽山村東南8公里處有月洋村,有座山稱月洋山,其周遭所產壽山石統稱月洋系石。月洋系產石僅十餘種,其中最佳麗的神品,要稱芙蓉石,芙蓉石被稱為中國「印石三寶」(田黃、芙蓉、雞血)之一。芙蓉石洞在月洋山頂峰,石質極為溫潤,凝脂,細膩,雖不甚透明,然雍雅盡在其中。同時,芙蓉石亦是壽山石中一大石族,以色劃類,分為紅芙蓉、白芙蓉、黃芙蓉、芙蓉青、紅花凍芙蓉;又有以洞分類者,稱將軍洞芙蓉、上洞芙蓉等。
旗降石質地細膩脂潤,微透明或不透明,富有光澤,年久不變,在壽山石中韌性最強。色澤很豐富,以黃色為基調,有黃、紅、白、紫、灰等色,或單色,或二三色相間,色澤深淺變化,或濃或淡,相互輝映。
旗山系壽山石礦藏豐富,品種繁多,是僅次於高山系的第二大系。旗降石石質結實,溫潤,堅細,凝膩,微透明或不透明,實有光澤,色彩豐富,以紅、黃、紫、白等兩色及多色相間者常見,是壽山石中一大家族,如黃旗降、紅旗降等。
杜陵坑山各洞均有剝離於石脈的獨石,埋藏於坑洞周圍的砂土中,由掘取而得。掘性杜陵坑石石質脂潤,微透明,惟不及洞產石通靈,有網狀或環狀紋,但紋理紊亂。黃色掘性杜陵坑石,有桂花黃、枇杷黃、橘皮黃,有時亦出現蘿卜紋。石皮紅筋,易與田黃石相混。二號礦石:產於壽山鄉黨洋村二號葉蠟石礦,屬黃巢礦脈,石性凝結微堅,細膩滋潤,色彩絢麗。結晶狀態:有全結晶,半結晶,未結晶,即使未結晶的二號礦石,也至少已經起凍,而且質地細膩,光彩奪目。在開采葉臘石時偶然獲取結晶體團狀凍石,瑩潔通靈,有紅、黃、白、綠等色,並分布有白色糕點,以黃色為最佳。二號礦的一部分黃色品種被命名為黃巢凍、花蟲洞、醉紅。壽山村是壽山石的唯一的原產地。其位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的東北部,出福州市區北上,在蜿蜒而平坦的盤山公路上行車三十餘公里就能到達壽山。
壽山村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壽山村由群山所環抱,正是這些山頭構成了壽山一道道亮麗的的風景線。以壽山村為中心的「百里連亘」、「萬山村立」的群峰里,主要有高山、旗山、旗降山、杜陵、善伯等。從高空俯視,一條美麗的線條—壽山溪鑲嵌在壽山上,有「石帝」之稱的田黃正是出產於壽山溪自身及周邊。
壽山石顏色
壽山凍石顏色有多種,白色、乳白色、灰白色、紅色、粉色,天藍色,五顏六色的。壽山凍石紅如雞血,粉如桃花,讓很多印石收藏者愛不釋手。
保養
壽山石的保養是壽山石收藏的一個重要課題。雖然壽山石天生麗質,在自然狀態下,石形不容易變,石色也不輕改,但是,從陰暗的地底深處到暴露於陽光燦爛的世界,要保其天生麗質永駐人間,依然要涉及養石和護石這個話題。
壽山石屬葉臘石,質地滋潤,富有光澤,硬度較低。一些品種在開采時,因爆炸震動,結構遭受破壞,多裂紋、裂格,如果不善加養護,日久天長就會枯燥易損,因此,自古以來就有以油養石之風。
壽山石的養護雖然簡單方便,易於操作,但也不是沒有忌諱,因而不可隨意處置,同時不同的石種有其不同的特性,所以養護也要因石而異。
首先,保持潤澤,切忌高溫壽山石最忌乾燥、高溫,養護的關鍵要注意保持潤澤。不論原石還是雕品,都應該避免陽光曝曬和高溫環境。新採的礦石不可長期放在山野或室外,要及時藏在地窖里或陰濕之處,時常灑些冷水以保潤澤。
其次,開料水磨,謹防燥裂以水鋸、濕磨為上,如須在砂輪上打磨,則應預備清水一盆,待石料摩擦發熱時,及時用冷水降溫。
第三,原坯石料,木盒裝放 經過去皮、除污、清雜質,製成原坯後,應分出品種、檔次和塊度,置放在木質盤盒之中。塊度大且石質粗者,只需將木盒放在陰濕處保存即可。如屬高檔石料,塊度小者,最好浸入盛滿植物油的瓷盆里。如果塊度較大,為節省油料,也可將石坯沾油後用透明紙包裹好,放在陰濕處。
第四,雕刻成品,除塵保潔經過雕刻加工的壽山石雕成品,適宜陳列室內。石表被灰塵、污物沾染時,只要用細軟的綢布輕輕擦抹、即可恢復光彩。壽山石硬度低,約在摩氏二至二點五度之間,切忌用金屬片或其它硬物修刮。
用途
壽山石除了大量用來生產千姿百態的印章外,還廣泛用以雕刻人物、動物、花鳥、山水風光、文具、器皿及其他多種藝術品。這種供藝術雕刻用的壽山石主要產於壽山及峨嵋、東仔、湖潭、石碧頭等礦床,其礦物成分以地開石、高嶺石為主,葉臘石次之。
那些色澤暗淡、質地較差的壽山石則不能用作石雕材料,可大量用於工業生產,如耐火材料、造紙、橡膠、塑料、塗料、油漆、陶瓷、水泥、化學工業等生產即用之。
壽山石及其製品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雕製成工藝品的壽山石有非常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壽山石的原石,因為它的質地、顏色、光澤和紋路等,也自有它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壽山石原石的收藏早在明朝初年以前就已經開始。因為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建於唐光啟三年(887年)的壽山村「壽山廣應院」被焚於火。火後在「廣應院」的故址留有許多壽山石,以後被稱為「寺坪石」。所以明·徐火勃的《游壽山寺》詩寫:「草侵故址拋殘礎,雨洗空山拾斷珉。」「斷珉」指被「廣應院」僧人收藏過的「壽山石」。但其時收藏「壽山石」原石可能不是為藝術欣賞,而是為了雕琢之後製造器具。
明末,曹學銓發現並開始收藏田黃石,至清代,「壽山石熱」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於是在收藏壽山石雕品的同時,也掀起收藏壽山石原石的熱潮。壽山石原石除了可以加工成價值連城的壽山石工藝品外,其本身的質地、紋理、顏色以及所派生的文化都極具收藏的價值。比如說壽山石中的田黃石,因為有「易金十倍」的價值,收藏一塊田黃石,便是一個資產的「保險箱」,也可以說是財產數量的象徵。
因此從古至今不斷有「千金買田黃」或是「萬金買田黃」的例子,但更多的收藏是為了藝術的欣賞。現代壽山石收藏家仍有許多熱衷於原石的收藏。1982年,美國—個教授「萬金買田黃」,便是買了一塊2兩重的田黃原石材。台灣有一個收藏家,專門收藏壽山石中的「芙蓉石」。中國畫家齊白石有「百石富翁」的佳話。他則窮搜廣采,收藏了一千顆,而且是質量上乘的「中國三大印石」之一的「芙蓉石」,被人戲稱為「千石王子」。
壽山石雕品始見於南朝的石俑,但雕技粗糙,除了作石俑殉葬外,不見有收藏的例子。梁克家的《三山志》說,宋代壽山石開始大量開采,並用於雕刻,精美者作為貢品發運汴梁,成為宮廷的玩物。大者為達官貴人陳列於幾案欣賞,小者則為文人雅士手中的玩賞品。宋代的壽山石雕藝術已經達到可以供玩賞的水平了。於是便有了「收藏」的歷史。但大多數為宮廷及達官貴人所收藏。元末,開始用壽山石刻印,並因此有壽山石印鈕藝術的產生,收藏壽山石印材和壽山石印鈕,成為當時文人雅士的「專利」,並一直影響到至今,成為一種歷史性的社會風氣。
真偽鑒別
壽山石品種繁多,色彩斑斕,不同的石種從外形、色澤至肌理,都有其獨特之處。雖然上好佳品和粗劣下品之間有天壤之別,人們憑肉眼也能斷其優劣,但是,假如把100多個壽山石品種全部集中陳列在一起,就是行家裡手恐怕也得眼花繚亂,三思而慎言。
盡管當今市面上常見的壽山石只有二三十種,但是,不乏色澤相近、品質相似、肌理相似者。再加上造假技術滲透其中,這就使壽山石的鑒別更加復雜。在這種情況下,掌握一定的鑒別知識就顯得特別重要。在長期的實踐中,我積累了一些鑒別經驗,歸結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
外形
包括形狀、稜角、皮相。如:田坑石無根而璞,無脈可尋,呈自然塊狀,無明顯稜角,有明顯色皮。山坑石分布於壽山、月洋兩個山村,石質因脈系及產地不同,各具特色,所以山坑石的名目特別豐富。凡坑頭各洞出產的礦石,統稱「水坑石」,由於礦體地下水豐富,礦石受其浸蝕,多呈透明狀,壽山石中各種「晶」、「凍」多出於此。
色彩
主要看色相色彩的分布情況,色彩結聚狀態的表裡情況。壽山石色彩多樣,各種顏色均有,每個石種顏色都有規律可循。
質感
眼睛看的感覺(觀察石質表面和內部的紋理),上手摸的感覺(體會表面的質感),上手掂的感覺(體會重墜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發重),刀刻的感覺(吃刀難易,流暢與否,澀阻度等;壽山石吃刀流暢)。
肌理
包括紋理、裂格(裂是有明顯或不明顯的縫隙,格是石本身固有的分隔線或紋線)。壽山石大部分都存在著格,有些石種有漂亮的紋理,如荔枝洞石的蘿卜絲紋,大山石的波濤形紋理,山秀園的斑斕色塊等等。具備了基本的鑒別方法後,可對壽山石雕進行鑒別。
綜合
壽山石雕鑒別方法除了以上幾點,還要看作品的創意度、雕工度、稀有度、知名度以及看年代等。最後做綜合評價,判斷是否值得收藏,如作投資性收藏,要對當下、遠期收益做出判斷。
綜合評價具有八品之一的就可以收藏了,如能兼具多品,更是世間寶物。這八品是:美品(美不勝收);奇品(奇妙無比);妙品(妙不可言);絕品(不可多得);神品(出神入化);稀品(難以見到);怪品(怪異多味);極品(完美無瑕)。
綜合評價時,還要注意這樣幾點:
做舊判斷
石雕是真實的,為了提高收藏價值,賣家故意對石雕表面做老化處理,弄得老氣些。作偽判斷。仿刻古人和現代名家的篆刻和雕刻作品,有的賣家明說是仿的,有的則說不知道,讓你自己去判斷,有的就說是真跡,還拿出某某評獎證書,欺騙性極大,是藏家必須注意的。
作色判斷
市場上現存大量經過物理和化學處理過的石雕作品。物理法是用植物或礦物的天然色彩,對原石進行煮泡處理著色,這樣處理過的作品往往能蒙蔽很多人的眼睛,甚至有些鑒定機構也被蒙蔽。化學處理的色彩比較容易判斷,色彩鮮艷,感覺發愣。相關地域石與壽山石的區別,這也是讓收藏者最頭疼的問題。
石質區別
壽山高山凍石與青海凍石的區別
壽山高山凍石目測質地堅亮,常有小的黑點(稱黑針)存在半透明的肌理當中,刀感滑爽,手感光滑,手掂感墜手(因其密度大的緣故);青海凍石目測質地松暗,常有白色棉絮狀紋理和煙色絮狀紋存在半透明的肌理當中,刀感澀滯,手感略粗糙(相對),手掂感發輕(因其密度小的緣故)。
壽山月尾綠石與丹東綠凍石的區別
壽山月尾綠石質地細膩,常有裂紋;丹東綠凍石質地緊密,一般不裂,常雕成苦瓜,色澤鮮艷,手感滑快。
和巴林福黃石、河南黃凍石的區別
壽山田黃石有石皮,有細細的蘿卜紋,溫潤,肌理潔凈,玲瓏清澈,微透明,六德具在(溫、潤、膩、凝、細、潔);巴林福黃石無石皮,沒有蘿卜紋,溫潤不足,肌理潔凈,微透明,靈度(堅亮感覺)高,也是收藏的熱點,好的福黃石市場也不多見。河南黃凍石是近些年出當今市場上的,常被石商當成田黃石或壽山鹿目石出售,沒有石皮,沒有蘿卜紋,大部分不溫潤,透明度高於田黃石,肌理常常有裂紋存在。壽山高山硃砂凍與巴林硃砂凍也是最容易混淆的,前者質地半透明或不透明,目測色彩渾厚,手感滑爽;後者多透明、半透明,目測色彩飄逸,常有色帶,手感滑快等等。
壽山石與青田石的區別
· 主要礦物方面:青田石的主要礦物為葉蠟石,以葉蠟石為主的青田石約占青田石品種總數的70%以上,而壽山石的主要礦物為地開石(高嶺石族礦物)。
· 次要礦物方面:藍線石、紅柱石、剛玉,特別是近寶石級的單晶體藍剛玉為青田石的特徵次要礦物。青田石中的葉蠟石較少伴生有硬水鋁石,壽山石中的葉蠟石常伴生有大量的硬水鋁石次要礦物。
· 新品種方面:青田石和壽山石中均發現有絹雲母型新品種。
· 珍貴品種的礦物組成方面:壽山石中的珍貴品種田黃石的礦物組成為珍珠陶石和地開石,而青田石中的珍貴品種燈光凍的礦物組成為葉蠟石。
· 結構有序度方面:青田石的內部結構有序度普遍高於壽山石。
· 透明度方面:青田石的透明度普遍低於壽山石。因為青田石以葉蠟石為主,礦物組成復雜,次要礦物豐富,結構相對疏鬆,含鐵量較多。而壽山石以地開石為主。一般來講,葉蠟石型印章石的透明度低於地開石型印章石。
· 分類方面:青田石分為葉蠟石型、地開石型、伊利石型和絹雲母型。壽山石分為田坑、山坑、水坑、原生礦、次生礦。
· 青田石、壽山石的產地特徵存在差異與它們的母源岩性、成礦環境和蝕變作用差異有關。
Ⅱ 巴林桃花凍是什麼東西有什麼用
這是博寶寶珍商城的巴林凍石的價格表,應該對樓主有所幫助,樓主對巴林凍石感興趣可以去博寶寶珍商城看看,款式很多,品質服務都還不錯。
巴林黃凍石章料 拍賣 2008-05-31 ¥4,028 查看
巴林凍石巧雕 秋 拍賣 2010-06-05 ¥448,000 查看
巴林凍石章料兩方 拍賣 2009-04-12 ¥800 查看
巴林黃凍石雕獸鈕 拍賣 2009-06-25 -- 查看
巴林凍石雕龍蝦頂 拍賣 2009-06-25 -- 查看
巴林凍石巧雕螃蟹 拍賣 2008-12-06 ¥604,800 查看
巴林凍石雕和合二 拍賣 2007-12-01 -- 查看
巴林魚子凍石雕 拍賣 2009-11-09 ¥6,720 查看
巴林凍石 交易 2010-09-16 ¥500 查看
巴林多彩凍石把件 交易 2010-10-02 ¥2,300 查看
巴林石小葫蘆 交易 2010-09-01 ¥260 查看
巴林多彩凍石把件 交易 2010-10-02 ¥2,300 查看
精品粉凍「佛祖」 交易 2010-09-28 ¥20,000 查看
精品巴林石章料一 交易 2010-10-21 ¥28,000 查看
重量級收藏品-- 交易 2010-10-10 ¥150,000 查看
70年代的巴林凍 交易 2009-07-29 ¥150 查看
Ⅲ 我國的四大名刻是指什麼雕刻
福建壽山石雕被譽為「榕城三寶」之一,為中國玉石雕刻百花園中的奇葩,在海內外享有盛譽。青田石質地精純,色彩豐富,便於雕琢。為歷代金石書畫家們所青睞。昌代石色麗質嫩,適合用於制印做成精美的雕琢擺件。巴林石的分類命名,基本上採用傳統印章石的品名,但也不乏自己的名份。巴林石大體上可分為雞血石、福黃石、凍石、彩石。 雕刻 壽山石 青田石 昌化石 巴林石 壽山石 福建壽山石雕被譽為「榕城三寶」之一,為中國玉石雕刻百花園中的奇葩,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壽山石,有「石帝」「石後」之稱,彩石具有「細、結、潤、膩、溫、凝」之六德,其石質、石色、石形,石紋豐富多彩,晶瑩滋潤,儲藏品種豐富,硬度為摩爾 2.5 — 2.7 之間,是上等雕刻彩石,有「貴石而賤玉」之說。福州先民早在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就已將它打磨成石珠、石鏃了。目前已出土發現壽山石雕刻品距今已 1500 年了。南宋時,壽山石礦已規模開采。經元、明、清發展,形成了獨立的壽山石雕產業。
壽山石雕刻藝術品精巧絕倫、巧奪天工。明、清時期,壽山石雕的印鈕技法已達到極高的境界,明、清後期,對壽山石印章情有獨鍾,康熙等皇帝用壽山制寶璽,壽山石印章成為帝王權力的象徵,壽山石特別是田黃石身價也隨之倍增,有「一兩田黃三兩金」之說。壽山石雕技法豐富多彩,技藝精湛,有圓雕、印鈕雕、薄意雕、鏤空雕、淺浮雕、高浮雕、鑲嵌雕、鏈雕、篆刻和微雕等。作品題材廣泛,有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壽山石雕刻藝術廣納博採融合了中國畫和各種民間工藝的雕刻技藝與藝術精華,它的社會影響面極廣,具有「上伴帝王將相,中及文人雅士,下親庶民百姓」之藝術魅力,深受國內外鑒賞收藏家們好評,壽山石在中國玉石傳統文化中佔有突出地位,其工藝品常被作為禮品贈送給外國國家元首和世界知名人士。壽山石雕刻工藝品,特別是壽山石印章更是受到世人們親睞。壽山石工藝品已經成為中國玉石雕刻品中「高雅」、「精美」、「凝重」和「睿智」的象徵,「以石會友」、「以石增緣」、「以石增情」成為壽山石文化藝術的一大特色。青田石 浙江省東南部的甌江中下游,有座縣城叫「青田」。因出產青田印石而十分著名。青田石質地精純,色彩豐富,便於雕琢。為歷代金石書畫家們所青睞。在青田石的眾多品類中,燈光凍,封門青等都是其中的名貴品種。青田石產於浙江省,距青田縣城20里的白羊山上。這里地處甌江中游,括蒼山南麓,青田石因產地而得名。青田石是一種著名的雕刻材料。
青田石是一種變質的中酸性火山岩,叫流紋岩質凝灰岩,主要礦物成分為葉蠟石,還有石英、絹雲母、硅線石、綠簾石和一水硬鋁石等。顏色很雜,紅、黃、藍、白、黑都有,岩石的色彩與岩石的化學萬分有關,當三氧化鐵含量高時,呈紅色,會計師低時呈黃色,更低時為青白色。岩石硬度中等,玉石含葉蠟石、絹雲母、硬鋁石等礦物,所以岩石有滑膩感。
青田石刻始於宋代,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宋朝時的青田石,主要用來刻制圖章、石碗、筆筒、筆架和香爐等。到了清朝,青田石刻有文玩、實用品發展到雕人物、山水。從淺刻、浮雕、立體圖雕到多層鏤雕,並充分利用石料上的「巧色」,使青田石刻的工藝達到很高的水平。郭沫若有詩贊頌說:「青田有奇石,壽山足比肩,匪獨青如玉,五彩竟相宜」。
在工藝美術界,把青田石分為「凍石」和「圖書石」兩大類,而以凍石尤為著名。凍石半透明,潔白如玉,象冰凍一樣,所以稱之為「凍石」。古人往往以「凝脂」、「凍密」來形容它。按石質、顏色、紋理,凍石還可以分為20多種,如魚腦凍、青田凍、紫檀凍等。其中最名貴的要數燈光凍。它與福建壽山的田黃石、昌化的雞血石,並稱三大佳石。凍石一般都做圖章材料。圖書石比凍石差一些,質地滑膩、細致、顏色有紅、黃、藍、黑、白、紫、褐等,是刻圖章的原料。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和工藝美術的發展,青田石的用途日益廣泛,不僅作為雕刻石料、建築材料和陶瓷原料的填充料,還用作分子篩、人造金剛石的模具和耐火材料等。昌化石 產自浙江省西北部的玉岩山。由於古時的該地區錄屬於昌化縣。因此,當地的這種石頭就取名昌化石。昌代石色麗質嫩,適合用於制印做成精美的雕琢擺件。昌化石其中的部分礦石經過硃砂的滲染,形成了世上罕有的「雞血石」,昌化雞血石是印石中的珍貴品種。昌化石因產於浙江臨安昌化而得名。亦是我國最著名的四大系印章石之一。
昌化石產浙江省臨安昌化鎮。昌化石具油脂光澤,微透明至半透明,極少數透明。品種很多,大部色澤沉著,性韌澀,明顯帶有團片狀細白粉點。按色分有白凍(透明,或稱魚腦凍)、田黃凍、桃花凍、牛角凍、砂凍、藕粉凍(為主)等,均為優良品種。色純無雜者稀貴,質地纖密,韌而澀刀,少含砂丁及雜質(澀,非貶義)。
昌化石的礦物成分以粘土礦物地開石為主,常含有高齡石等粘土礦物。還常含有未完全蝕變成地開石的硬質石英斑晶,硬度遠遠大於地開石,工藝上稱其為「砂丁」,為雕刻家所大忌。因而,「砂丁」的多少直接影響昌化石的質量。
昌化石石質相對多砂,一般都較壽山石和青田石稍堅,且硬度變化較大。質地也不如二者細膩。但也有質地細嫩者及各種顏色凍石。昌化石的顏色有白、黑、紅、黃、灰等各種顏色,品種也細分成很多種,多以顏色劃分。如白色者稱「白昌化」,黑色或灰色雜黑色者稱「黑昌化」,多色相間者則稱「花昌化」。而昌化石中,自古至今,自國內海外,最負盛名的便是「印石三寶」之一的「昌化雞血石」了。巴林石 在內蒙古自治區的赤峰市以北的200公里的巴林右旗,有一座名叫「雅馬圖」的山峰,以出產巴林印石而著稱。該山分為東西兩峰,東峰高聳,印石的礦脈縱橫山腰,產量頗豐。西峰略矮,所產印石質地通靈。色澤瑰麗,巴林石的佳品也多出於此處。
巴林石的分類命名,基本上採用傳統印章石的品名,但也不乏自己的名份。巴林石大體上可分為雞血石、福黃石、凍石、彩石。
巴林雞血石,是巴林石中的極品,歷來就有"世界雞血石在中國,中國雞血石在巴林"的說法。其石質地溫潤堅實,石上斑斑血跡聚散有致,紅光照人,猶如紅霞映月,錦上添花。新近開采大塊雞血石,其色彩對比強烈,光彩可人,分外奪目。其大小為國內最大,被稱為"中國雞血石王"。
巴林福黃石,與壽山田黃石不分伯仲,被稱為"姊妹石",其石質地透明而柔和,堅而不脆,色澤純黃無暇,集細、潔、潤、膩、溫、凝六大要素於一身,鳳毛麟角,珍貴至極,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黃三寸金"之說。
巴林彩石,其彩色圖案以天然見長,色彩艷麗多姿,紋理惟妙惟肖,美麗奇妙。巴林彩石上絢麗的色彩,流暢的線條,形式栩栩如生的水草松枝等天然畫面,鬼斧神工地表現了大自然的奧妙。國內唯巴林盛產彩石,實屬獨一無二。
巴林凍石,石質細潤,同靈清亮,質地細潔,光彩燦爛,顏色嫵媚溫柔,似嬰兒之肌膚,嬌嫩無比,其彩霞凍石更為珍貴,潔白透明,肌體中所滲之雲霞狀紅色紋理變化無窮,猶如一幅旭日噴薄,紅霞漫天的水彩畫,絕非他石之匹敵
Ⅳ 中國四大雕刻名石是什麼
福建壽山石雕被譽為「榕城三寶」之一,為中國玉石雕刻百花園中的奇葩,在海內外享有盛譽。青田石質地精純,色彩豐富,便於雕琢。為歷代金石書畫家們所青睞。昌代石色麗質嫩,適合用於制印做成精美的雕琢擺件。巴林石的分類命名,基本上採用傳統印章石的品名,但也不乏自己的名份。巴林石大體上可分為雞血石、福黃石、凍石、彩石。 雕刻 壽山石 青田石 昌化石 巴林石 壽山石 福建壽山石雕被譽為「榕城三寶」之一,為中國玉石雕刻百花園中的奇葩,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壽山石,有「石帝」「石後」之稱,彩石具有「細、結、潤、膩、溫、凝」之六德,其石質、石色、石形,石紋豐富多彩,晶瑩滋潤,儲藏品種豐富,硬度為摩爾 2.5 — 2.7 之間,是上等雕刻彩石,有「貴石而賤玉」之說。福州先民早在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就已將它打磨成石珠、石鏃了。目前已出土發現壽山石雕刻品距今已 1500 年了。南宋時,壽山石礦已規模開采。經元、明、清發展,形成了獨立的壽山石雕產業。
壽山石雕刻藝術品精巧絕倫、巧奪天工。明、清時期,壽山石雕的印鈕技法已達到極高的境界,明、清後期,對壽山石印章情有獨鍾,康熙等皇帝用壽山制寶璽,壽山石印章成為帝王權力的象徵,壽山石特別是田黃石身價也隨之倍增,有「一兩田黃三兩金」之說。壽山石雕技法豐富多彩,技藝精湛,有圓雕、印鈕雕、薄意雕、鏤空雕、淺浮雕、高浮雕、鑲嵌雕、鏈雕、篆刻和微雕等。作品題材廣泛,有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壽山石雕刻藝術廣納博採融合了中國畫和各種民間工藝的雕刻技藝與藝術精華,它的社會影響面極廣,具有「上伴帝王將相,中及文人雅士,下親庶民百姓」之藝術魅力,深受國內外鑒賞收藏家們好評,壽山石在中國玉石傳統文化中佔有突出地位,其工藝品常被作為禮品贈送給外國國家元首和世界知名人士。壽山石雕刻工藝品,特別是壽山石印章更是受到世人們親睞。壽山石工藝品已經成為中國玉石雕刻品中「高雅」、「精美」、「凝重」和「睿智」的象徵,「以石會友」、「以石增緣」、「以石增情」成為壽山石文化藝術的一大特色。青田石 浙江省東南部的甌江中下游,有座縣城叫「青田」。因出產青田印石而十分著名。青田石質地精純,色彩豐富,便於雕琢。為歷代金石書畫家們所青睞。在青田石的眾多品類中,燈光凍,封門青等都是其中的名貴品種。青田石產於浙江省,距青田縣城20里的白羊山上。這里地處甌江中游,括蒼山南麓,青田石因產地而得名。青田石是一種著名的雕刻材料。
青田石是一種變質的中酸性火山岩,叫流紋岩質凝灰岩,主要礦物成分為葉蠟石,還有石英、絹雲母、硅線石、綠簾石和一水硬鋁石等。顏色很雜,紅、黃、藍、白、黑都有,岩石的色彩與岩石的化學萬分有關,當三氧化鐵含量高時,呈紅色,會計師低時呈黃色,更低時為青白色。岩石硬度中等,玉石含葉蠟石、絹雲母、硬鋁石等礦物,所以岩石有滑膩感。
青田石刻始於宋代,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宋朝時的青田石,主要用來刻制圖章、石碗、筆筒、筆架和香爐等。到了清朝,青田石刻有文玩、實用品發展到雕人物、山水。從淺刻、浮雕、立體圖雕到多層鏤雕,並充分利用石料上的「巧色」,使青田石刻的工藝達到很高的水平。郭沫若有詩贊頌說:「青田有奇石,壽山足比肩,匪獨青如玉,五彩竟相宜」。
在工藝美術界,把青田石分為「凍石」和「圖書石」兩大類,而以凍石尤為著名。凍石半透明,潔白如玉,象冰凍一樣,所以稱之為「凍石」。古人往往以「凝脂」、「凍密」來形容它。按石質、顏色、紋理,凍石還可以分為20多種,如魚腦凍、青田凍、紫檀凍等。其中最名貴的要數燈光凍。它與福建壽山的田黃石、昌化的雞血石,並稱三大佳石。凍石一般都做圖章材料。圖書石比凍石差一些,質地滑膩、細致、顏色有紅、黃、藍、黑、白、紫、褐等,是刻圖章的原料。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和工藝美術的發展,青田石的用途日益廣泛,不僅作為雕刻石料、建築材料和陶瓷原料的填充料,還用作分子篩、人造金剛石的模具和耐火材料等。昌化石 產自浙江省西北部的玉岩山。由於古時的該地區錄屬於昌化縣。因此,當地的這種石頭就取名昌化石。昌代石色麗質嫩,適合用於制印做成精美的雕琢擺件。昌化石其中的部分礦石經過硃砂的滲染,形成了世上罕有的「雞血石」,昌化雞血石是印石中的珍貴品種。昌化石因產於浙江臨安昌化而得名。亦是我國最著名的四大系印章石之一。
昌化石產浙江省臨安昌化鎮。昌化石具油脂光澤,微透明至半透明,極少數透明。品種很多,大部色澤沉著,性韌澀,明顯帶有團片狀細白粉點。按色分有白凍(透明,或稱魚腦凍)、田黃凍、桃花凍、牛角凍、砂凍、藕粉凍(為主)等,均為優良品種。色純無雜者稀貴,質地纖密,韌而澀刀,少含砂丁及雜質(澀,非貶義)。
昌化石的礦物成分以粘土礦物地開石為主,常含有高齡石等粘土礦物。還常含有未完全蝕變成地開石的硬質石英斑晶,硬度遠遠大於地開石,工藝上稱其為「砂丁」,為雕刻家所大忌。因而,「砂丁」的多少直接影響昌化石的質量。
昌化石石質相對多砂,一般都較壽山石和青田石稍堅,且硬度變化較大。質地也不如二者細膩。但也有質地細嫩者及各種顏色凍石。昌化石的顏色有白、黑、紅、黃、灰等各種顏色,品種也細分成很多種,多以顏色劃分。如白色者稱「白昌化」,黑色或灰色雜黑色者稱「黑昌化」,多色相間者則稱「花昌化」。而昌化石中,自古至今,自國內海外,最負盛名的便是「印石三寶」之一的「昌化雞血石」了。巴林石 在內蒙古自治區的赤峰市以北的200公里的巴林右旗,有一座名叫「雅馬圖」的山峰,以出產巴林印石而著稱。該山分為東西兩峰,東峰高聳,印石的礦脈縱橫山腰,產量頗豐。西峰略矮,所產印石質地通靈。色澤瑰麗,巴林石的佳品也多出於此處。
巴林石的分類命名,基本上採用傳統印章石的品名,但也不乏自己的名份。巴林石大體上可分為雞血石、福黃石、凍石、彩石。
巴林雞血石,是巴林石中的極品,歷來就有"世界雞血石在中國,中國雞血石在巴林"的說法。其石質地溫潤堅實,石上斑斑血跡聚散有致,紅光照人,猶如紅霞映月,錦上添花。新近開采大塊雞血石,其色彩對比強烈,光彩可人,分外奪目。其大小為國內最大,被稱為"中國雞血石王"。
巴林福黃石,與壽山田黃石不分伯仲,被稱為"姊妹石",其石質地透明而柔和,堅而不脆,色澤純黃無暇,集細、潔、潤、膩、溫、凝六大要素於一身,鳳毛麟角,珍貴至極,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黃三寸金"之說。
巴林彩石,其彩色圖案以天然見長,色彩艷麗多姿,紋理惟妙惟肖,美麗奇妙。巴林彩石上絢麗的色彩,流暢的線條,形式栩栩如生的水草松枝等天然畫面,鬼斧神工地表現了大自然的奧妙。國內唯巴林盛產彩石,實屬獨一無二。
巴林凍石,石質細潤,同靈清亮,質地細潔,光彩燦爛,顏色嫵媚溫柔,似嬰兒之肌膚,嬌嫩無比,其彩霞凍石更為珍貴,潔白透明,肌體中所滲之雲霞狀紅色紋理變化無窮,猶如一幅旭日噴薄,紅霞漫天的水彩畫,絕非他石之匹敵
Ⅳ 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分別產自哪裡
1福建壽山石:中華瑰寶——壽山石(Shoushan Stone),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晉安區與連江縣、羅源縣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若以礦脈走向,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為壽山礦區開採得早,舊說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礦區的田底、水澗、山洞開採的礦石。經過1500年的採掘,壽山石涌現的品種達百數十種之多。
2浙江青田石:青田石產於浙江青田縣。青田石的石性石質和壽山石不大相同。青田石是青色為基色主調,壽山石則紅、黃、白數種顏色並存。青田石的名品有燈光凍、魚腦凍、醬油凍、風門青、薄荷凍、田墨、田白等
3浙江昌化石:昌化石產浙江省臨安昌化鎮。昌化石具油脂光澤,微透明黃黑雙色巧至半透明,極少數透明。品種很多,大部色澤沉著,性韌澀,明顯帶有團片狀細白粉點。按色分有白凍(透明,或稱魚腦凍)、田黃凍、桃花凍、牛角凍、砂凍、藕粉凍(為主)等,均為優良品種。色純無雜者稀貴,質地纖密,韌而澀刀,少含砂丁及雜質(澀,非貶義),其中雞血石是其中的佼佼者
4內蒙巴林石:巴林石,出產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學名叫葉臘石。巴林石的分類命名,基本上採用傳統印章石的品名,但也不乏自己的名份。巴林石大體上可分為雞血石、福黃石、凍石、彩石。
Ⅵ 主要品種
一、壽山石Shoushan Stone
(一)概述
壽山石因產於福建省福州北郊壽山鄉而得名,是中國「四大名石」之一。用其製作工藝品,歷史悠久。據考古資料,福州地區有新石器時代的壽山石箭鏃,福州南朝墓中出土有壽山石石雕工藝品等,這些為研究利用壽山石發展史和藝術風格提供了依據。
(二)主要特徵
1.礦物組分
主要為迪開石、葉蠟石、伊利石和絹雲母。
2.分類和品種
一般沿用歷史的分類法,首先按其產狀分為「田坑石」、「水坑石」和山坑石三大類;然後按產地、坑洞和石質分為100多個品種。
(1)田坑石(Field Stone):指在高山東南面的坑頭溪及其下游壽山溪的流域田地里沙石層中零散產出的壽山石。從坑頭溪的坑頭佔到壽山溪的下游結門潭,分為上坂、中坂、下坂和碓下坂,全長8km左右,出產田坑石的土地僅有1km2左右。
根據用現代測試方法研究表明,田坑石的主要礦物組成為迪開石或珍珠陶土。
主要按顏色輔以質地的透明度可把田坑石分為不同的品種:田黃石、田黃凍、白黃石、紅田石、黑田石、灰田石、銀裹金田黃石和金裹銀田石。其中黃色品種最為珍貴,稱為「田黃石」,簡稱「田黃」或「黃田」。其特徵為黃色,不透明至半透明,石質均細,見蘿卜紋。一般把半透明或接近透明的田黃石稱為田黃凍,是田黃中上品。田黃中又可細分黃金黃、橘皮黃、枇杷黃、熟栗黃、桂花黃和桐油地等多種品種。白田是略帶黃或蛋青色的白色,蘿卜紋明顯可見濃如紅筋。紅田色近於紅橘皮,鮮艷通明稱橘紅田;另有「煨紅田石」,是田黃石經人工煨燴,形成表皮的紅色層,肌里則仍保持黃色。黑田細分為黑皮、純黑和灰黑3種。黑皮是指田黃石表麵包裹的黑色皮層。因似癩蛤蟆之皮膚或烏鴉之頸,故又稱「烏鴉皮」「蛤蟆皮」。純黑則通體墨黑。灰田則呈灰黃色。此外,把外裹白色皮、內為黃色者稱為「銀裹金」,把外裹黃色皮內為白色者,稱為「金裹銀」。
因田黃石特別珍貴,對其准確鑒別具有重要意義,其鑒別方法如下。
首先,田黃石具有細、結、溫、潤、凝和膩六德,是鑒別田黃石重要標准。其次,要看是否具有田黃石的石形、石皮、蘿卜紋、格紋或紅筋四大特徵。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要用紅外光譜或用X射線多晶衍射方法確定其礦物組分是否是由迪開石或珍珠陶土組成,這是鑒別田黃石礦物組成上的標准,也就是說,田黃石的礦物組分必須是迪開石或珍珠陶土,但由迪開石或珍珠陶土組成的圖章石卻不一定是田黃石。
(2)水坑石(Water Stone):指壽山鄉南面的坑頭礦脈產出的壽山石,亦稱「坑頭石」。坑頭所產水坑石,多呈半透明,而且石質光澤較強,故石中的許多「凍」,「晶」品種多產於此地。一般按透明度和花紋分為許多品種。把透明如水晶者稱為「水晶凍」有白、黃和紅3個品種;把微透明,油狀者稱為「凍油石」;把凝膩如魚腦者稱「魚腦凍」;把黃灰色、半透明、質似鱔魚背者稱鱔魚凍;把黑灰色、半透明,質似牛角者稱牛角凍;把色蔚藍、質純半透明者稱「天藍凍」;把白色較透明,其上有鮮紅色點者稱桃花凍;把半透明,似瑪瑙者稱「瑪瑙凍」,有紅、黃二品種;把有泡狀小圓圈者稱為「環凍」。
(3)山坑石(Mountain Stone):指分布在壽山、月洋兩鄉方圓十幾公里內山坑中的壽山石。按具體產地、質地、透明度和顏色等劃分70多個品種,主要品種如下。產於高山礦各洞的,把白色、晶瑩透明者,稱「高山晶」;把質地細膩、透明如膠凍者,稱為「高山凍」。產於高山旁的,把不透明、黃色者,稱為「水黃」;把不透明,白色、有時略帶黃或綠色調者,稱為水白。產於都城坑的,質地溫潤、晶瑩透明者稱為「琪源凍」。產於都城坑山坳土中的把微透明、赭黃色、有白或黃色葉皮者,稱「鹿目格」。產於虎崗山的,把有虎皮斑紋者,稱「虎崗石」。產於月尾山的,質地細嫩,微透明者稱為「月尾石」,有紫、綠兩色;把近於透明色如艾葉者,稱為「月尾艾綠」。把產於金獅公山,質地粗硬黃或紅色者,稱「金獅峰」。把產於吊筧山透明度較高、有虎皮斑紋者,稱為「虎皮凍」。把產於猴潭山老嶺透明有豹皮花紋者,稱為豹皮凍。把產於老嶺質地堅硬且脆、透明度較差、青翠或赭黃色者,稱為「老嶺石」。把產在老嶺旁質地較純正、近於透明者,稱為「大山通」。把產於老嶺山麓質地細嫩、半透明、豆青色者,稱為「豆葉青」。把產於旗山溪泥中質地細膩,不透明色黃形如卵者,稱「牛黃蛋」。把產於芙蓉山質地純正、微透明,顏色為紅、白或黃者,稱為「芙蓉石」。把產於月洋山北質細嫩,色灰或粉黃者,稱為「峨眉石」。
根據近年研究成果,一些作者提出了按礦物組分(或礦物組合)分類方案(甘怡絢,壽山石的研究,博士論文,2000;湯德平等,1999)如下。
(1)迪開石型:較純凈的迪開石型(包括高山所有洞口和月尾等)。迪開石為主,混有少量的葉蠟石(馬背、杜林、旗降、無頭佛、小旗降),混有少量的伊利石(善伯、月尾)。
(2)葉蠟石型:包括較純凈的葉蠟石型(旗山、虎嘴、大山)、葉蠟石為主,混有少量的迪開石型(大山、虎崗)和葉蠟石為主,混有少量絹雲母(老嶺)。
(3)絹雲母型:絹雲母為主,混有少量葉蠟石(汶洋)。
(4)伊利石型:較純凈的伊利石(月尾、善伯)。
(三)評價
(1)顏色:最佳者為田黃石的黃色,次為艾綠色,再次為半透明到近於透明的各種顏色的凍石品種。
(2)質地:要求質地均一,原石中無硬度大於刻刀的石英或岩塊等砂丁,無疏鬆或易鬆散成粉末的斑塊或斑點,因硬度太大或太軟都不適於刀法。
(3)透明度:不論何種品種,透明度高者俗稱「凍石」,一般為上等珍品。田黃石中田黃凍是所有壽山石中最上等的珍品,極難獲得。近於透明艾葉綠色的艾綠凍,是僅次於田黃的珍品也極難獲得。
(4)塊度:一般塊度越大越佳,大於10kg者為一等品,能達到圖章石的塊度就可利用。
對於田黃石的評價要從質地,色澤、石形和重量4個方面考慮,質地的潔凈、細膩、溫潤為上,以瑩澈為貴。鑒賞家總結石質有細、潔、潤、膩、溫和凝六德,能具六德者,稱「神品」。色澤以黃金黃為貴,橘皮紅為罕,枇杷黃最普遍,桐油地則屬下品。白田不多見,黑田多粗劣。銀裹金、金裹銀稀少為珍品。「烏鴉皮」「蛤蟆皮」為田黃所獨有,雕刻者多留其最美處,以辨真偽,凡色澤純潔者為佳品。渾濁或混雜者遜之。田黃石石形多呈自然塊狀,能略帶方正豐滿者難得為上品,扁平露稜角者為下品。田黃石之重量,不及30g者,稱「田黃仔」,不能列品。30g以上者方可成材,越重越難得。能達250g者,稱「大田黃」,個別也有發現500g以上的「超級田黃石」。但大的田黃石,又往往質地欠純潔,若能兼備質、色、形、村者,乃稀世奇珍。
(四)產地和產狀
壽山石主要分布在壽山、月洋兩鄉方圓十幾公里的區域內,產在火山岩中。
二、青田石Qingtian Stone
(一)概述
青田石因產於浙江省青田縣境內而得名。具體產地在青田縣南郊約十幾公里的方山,山口一帶,有氏山、圖書山、白羊山、鳳門山、西山和麻坑山等地,所產圖章石統稱「青田石」。
青田石早在公元222~589年已被開發利用,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二)主要特徵
1.礦物組分及化學成分
青田石的多數品種為葉蠟石,但有些品種主要礦物組成為迪開石、伊利石和絹雲母等(朱選民等,2002)。其主要化學成分為Al2O3及SiO2,含有少量K、Mn、Ti、Fe2+和Fe3+等元素。
2.物理性質
青田石質地細嫩,微透明至不透明,多呈油脂光澤,顏色有白、黃、綠、青、灰、褐和黑等色,其中粉綠色調最為普通。
3.品種
青田石有148個品種。精品有似壽山石中的「水晶凍」或「魚腦凍」;黃色者,有的也近似壽山石中的「田黃」,並有蘿卜紋。紅色者,有的可與壽山石中「桃花凍」媲美。但在青田石中最珍貴的品種有「封門青」,「燈光綠」和「五彩凍」3種。
(1)封門青(Fengmen-green Stone):因產於青田縣封門山而得名。質地細膩、透明度高,而且像竹葉一樣翠綠,明潤如淡色碧玉。
(2)燈光凍(Lamp light Steatite):又名燈明或燈光綠,產於青田縣的圖書山。質地似牛角。在燈光照射下完全透明。
(3)五彩凍(Color Steatite):質地細膩,近於透明或半透明,在一塊標本上呈現數種顏色,鮮麗多彩,故稱「五彩凍」。
(三)產地和產狀
青田石主要產於青田縣南郊的山口、方山、塘古、季山、嶺頭、周村、山炮、北山和武池。主要賦存於火山岩中。
三、巴林石Balin Stone
(一)概述
巴林石因產於內蒙古巴林草原而得名,人們發現並利用它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在紅山文化遺址和墓葬出土發現的古玉石物品中,以巴林石為原料的佔有很大的比例(沈寶琳,2001)。但對它正式建礦開采卻始於1973年。由於巴林石在經濟上和玉文化上的重要性,《巴林石志》、《巴林石考》、《巴林石譜》、《中國巴林石》等有關巴林石的專著先後出版。
(二)主要特徵
1.巴林石的分類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的《內蒙古自治區地方標准·巴林石》,將巴林石定義為是以高嶺石、迪開石為主的粘土岩;把巴林雞血石定義為含有辰砂的巴林石。按其顏色、質地和結構分為巴林雞血石、巴林福黃石、巴林凍石、巴林彩石和巴林圖案石五大類。巴林雞血石品種一般以「地」的不同顏色來劃分,主要品種為(胡福巨,1989)黃凍雞血石、黑凍雞血石、羊脂凍雞血石、劉關張雞血石、灰凍雞血石、芙蓉雞血石和瓷白雞血石等。
2.礦物組分
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張守亮等,2002),巴林石的主要礦物組成為高嶺石、迪開石、辰砂和硬水鋁石。
3.類型
(1)巴林雞血石:凡含有辰砂並有一定聚集的巴林石均歸此類。按整體與質地、顏色分為彩霞紅、夕陽紅、翡翠紅、桃花紅、白玉紅、多彩色、水草紅等品種。巴林雞血以凍地為多。由於其色澤艷麗、質地細膩、產量少,因而非常珍貴。
(2)巴林福田石:凡主體呈黃色(純黃、橘黃、密蠟黃、水淡黃)且為透明和半透明者均歸此類,是以採石工劉福的名字而命名。有密蠟黃、雞油黃、水淡黃、流沙黃、金橘黃、虎皮黃等品種。
(3)巴林凍石:凡質地細膩、透明或半透明的巴林石歸於此類,因其形似皮凍而得名。名貴品種有牛角凍、水晶凍、羊脂凍、芙蓉凍和玫瑰凍、桃花凍、燈光凍、蝦青凍等。
(4)巴林彩石:凡巴林石中不透明者歸於此類。其特點是不透明和色澤豐富。其品種有硃砂石、金銀石、紅花石、瓷白石、多彩石、滿天星木紋石和黑白石等。
(5)巴林圖案石:凡有天然景物圖案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巴林石歸於此類。巴林石的圖案可為天然形成的石表面圖案,也可是經切割或打磨顯現出的天然圖案。顏色多樣,形態豐富。其中珍貴品種有水草、松枝等。
(三)產地和產狀
產於內蒙古自治區的巴林右旗,賦存於火山岩中。
四、昌化石雞血石Changhua chicken blood stone
(一)概述
昌化雞血石因產於浙江省臨安縣昌化境內而得名。據現有文字記載,其開發利用,始於元代,興於明清,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
(二)主要特徵
1.礦物組分及化學成分
雞血石中的「血」主要為辰砂和少量黑辰砂。其質地礦物組成過去多認為主要礦物是葉蠟石。經近代測試研究表明,雞血石質地主要礦物為高嶺石、迪開石和明礬石。
質地主要化學成分SiO2為42.31%~48.56%之間Al2O337.03%~39.82%之間,燒失量多數在13.27%~15.34%之間。另外含有少量Fe2O3,TiO2等氧化物。
2.質地
質地多砂,有時常出現尚未完全蝕變的硬質石塊,但也偶爾產出質地細嫩者和各種顏色的「凍石」。質地按硬度可分軟地(2~3)硬地(3~5)和剛地(大於5)。
3.分類及品種
按顏色、光澤、透明度、質地等方面的差異把昌化石雞血石分為兩類。
(1)普通雞血石:簡稱雞血石,指顏色艷麗、光澤強、質地緻密細膩而透明度差的雞血石材料。其中再按顏色的差異和「雞血」的形態及分布的特徵的不同,還可以劃分不同的品種。
(2)雞血凍石:指質地主要由迪開石、高嶺石組成的顏色艷麗、光澤強、質地緻密細膩、透明度好、沒有或極少有瑕疵的雞血石。按其顏色的不同,可將此類分為不同的品種。如白凍雞血石,烏凍雞血石,黃凍雞血石,灰凍雞血石,紅凍雞血石,綠凍雞血石和彩凍雞血石。
4.評價
根據雞血的血質(包括顏色、濃度、血量和血形)、質地(包括顏色、光澤、透明度和硬度)及缺陷(包括雜質和裂紋)等方面進行評定。一般可分為四級。
(1)珍品雞血石:指血質呈濃鮮紅色,血量大於50%~70%,呈團塊狀;質地是完全的凍地,如牛角凍等;無任何裂紋及雜質。
(2)高檔雞血石:指血質呈鮮紅色,血量大於30%~50%,呈團塊狀、條帶狀;質地是凍地或軟地;偶有裂紋及雜質。
(3)中檔雞血石:指血質呈鮮紅色或大紅色,血量大於10%~30%,以條帶狀為主;軟地或軟地凍地相間;含少量裂紋及雜質。
(4)低檔雞血石:指血質呈大紅色或暗紅色,血量小於10%,呈雲霧狀、星點狀;雜軟地、剛地、硬地;常見裂紋及雜質。
(三)產地和產狀
雞血石最著名的產地為浙江省臨安縣昌化境內和內蒙古巴林草原。據最近報道(羅勵澤等,2002),中國湖北、西安、四川雲南和貴州和美國等地也產雞血石。主要產於火山岩中。
五、陽平石Yangping Stone,寧波石Ningbo Stone,寶花石Baohua Stone
浙江省除著名的青田石和昌化石外,還有陽平石,寧波石和寶花石。陽平石因產浙江省陽平縣而得名,質地細嫩,有灰、白、黃、紅等色。寧波石因產於浙江寧波市郊而得名,質地細嫩,多有黑色斑點,亦稱「大松石」。寶花石產於浙江省天台縣,故又稱「天台石」。質地細嫩,有紅、黃白等品種。
六、東興石Dungsing stone
產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縣而得名。顏色有粉白、土紅、赭黃等色,質地細膩、微透明,但常夾有「石丁」。
七、京西石Beijing stone
產於北京門頭溝區而得名,為塊狀葉蠟石。顏色灰白,質地細潤。除可刻石章外,也用於人造金剛石襯料。
思考題
一、是非判斷題
1.我國雞血石產地只有內蒙古自治區的巴林草原和浙江省臨安縣昌化地區。
2.高嶺石、迪開石和珍珠陶石3個礦物是一個礦物種的不同多形變體。
二、選擇題
1.我國的四大名石是:()
a.壽山石、青田石、巴林石和昌化石
b.壽山石、青田石、巴林石和東興石
c.昌化石、青田石、巴林石和東興石
2.巴林石的主要組成礦物是:()
a.葉蠟石、高嶺石和辰砂
b.迪開石、高嶺石和辰砂
c.珍珠陶石、高嶺石和辰砂。
三、填空題
1.壽山石按礦物組合可分為:__________型__________型__________型__________型。
2.圖章石的質量評價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Ⅶ 內蒙古巴林石的品種有哪些
巴林石依據其顏色、質地、紋理和結構的不同,分為巴林雞血石、巴林福黃石、巴林凍石、巴林彩石、巴林圖案石五大類和上百個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