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山水
『壹』 唐伯虎的《桃花詩》
《桃花庵歌》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探花
不覺晴曉透窗紗,桃紅柳綠滿枝發。
誰堪淪落風塵里,低頭笑問解語花。
對花
方宅閑置滿園春,侶鶴雙棲弄簫琴。
甘露無言盡拋灑,花間酌酒自冷吟。
約花
鏡里斜插獨秀花,半開猶似抱琵琶。
含羞欲綻開無主,勸君休自誤塵沙。
問花
東牆爭斗西牆妍,花落花開自有緣。
今日赴如且歸去,明朝花放在誰前?
留花
春光縱好秋無情,紅顏無駐意凋零。
黃梁夢覺三春晚,何必別後再相逢。
別花
芳心冷去番作塵,洞口殘枝空向人。
此時一別西風里,聊賴東風早叩門。
葬花
不堪秋節滿庭霜,香殘委塵收綉囊。
風雨遲來葬花早,零落苦吟兩悲傷。
『貳』 桃花的意象是什麼
1、喻指年輕美貌的女子
桃花作為一個審美意象,初次出現於《詩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方潤玉認為:「《桃夭》不過取其色喻『之子』,且春華初茂,即芳齡正盛時耳,故以為比。」桃花即象徵著健康,青春,美麗女子。最初,桃花便於女子結下了不解之緣,並且在後來的詩詞中一直延續著,桃花色彩鮮艷,常被詩人們用來贊美女性的美麗,並且常常與愛情聯系在一起,人們贊美女性的美麗常常用「桃花臉」「桃花色」。崔護《題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是一個凄美感傷的故事,美麗的邂逅,女子燦爛的容顏如桃花般燦爛,在詩人心中久久未能散去,然而現實逃不過時間,註定是個擦肩而過的結局,次年,當詩人重新回到那個地方,已經物是人非,只剩下燦爛的桃花依舊。自此之後「人面桃花」
就成為了古代詩歌中一個永恆的經典。也正是這首詩將桃花意象做為女子和愛情的隱喻家喻戶曉。
2、寄託惜春傷春之情懷
陽春時節,桃花爛漫,爭相鬥艷,短暫的花期之後,輝煌不再,飄零於風雨之中,容易引起文人雅士們惜春傷春的情感。「二月風光起,三春桃李華」(高瑾《晦日宴高氏林亭》),桃花是春天的象徵。
3、抒發故園之思
戀鄉情結深深地紮根於中國古代詩歌之中,唐詩之中的此類是個更是不勝枚舉,而就在描述故鄉山水,抒發思鄉之情時,桃蹊柳陌李白桃紅成為重要的意象,劉長卿「故園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歸」(《時平後春日思歸》)薛能雲「十年拋擲故園花,最憶紅桃竹外斜」(《重遊通潑亭》)桃花在他們背井離鄉之後,深覺人世飄零之時,桃花成為感情寄託,溫馨的桃李在那種漂泊之中形成強烈的對比,更使得詩人們遙望故鄉,深深地思念。
『叄』 有竹林、山水、桃花的地點叫做什麼
這樣的地方有很多,如果是對應課文,那應該是桃花源。
《桃花源記》原文段落:回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答,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肆』 桃花潭山水各有什麼特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主要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
所以和D不同,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主要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伍』 寫意山水怎樣點桃花
前言古典文人復園林形成於制魏晉南北朝,經過唐宋的發展而趨於成熟,在明清時期到達頂峰,造園手法也由最初再現自然而轉向表現自然,由自然山水園林轉向寫意山水園林。陶淵明《桃花源記》中虛構出與世隔絕的人間仙境,現實生活中文人士大夫在山野之間營造自然山水園林,不從細處著眼,而「放眼望青山」,造就出「臨深使人志清,登高使人意遠」的思想境界。方士庶《天慵庵隨意》所述:「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實境也。因心造境,以手運心,此虛境也,虛而為實,是在筆墨有無間。故古人筆墨具此山蒼樹秀,水活石潤,於天地之外,別構一種靈奇。」「因心造境,以手運心」的「虛境」,正是古典文人所探究的境界,可見,不僅中國古典繪畫的精粹在此,而且中國古典文人園林的精粹亦在此。 文人園林意境的彰顯藉助於多種形式,可歸為:山水情懷沉潛、精神涵養抒寫、文學語言滲透、哲學空間鋪陳,凸現出文人園林「令居之者忘憂,寓之者忘歸,游之者忘倦」、含蓄而深遠的意境空間。
『陸』 關於桃花的古詩
1、《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譯文: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
2、《桃花》唐代:元稹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譯文:桃花朵朵盛開,那或深或淺的顏色,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濃淡相宜的薄妝,讓人心怡。可無情的春風卻將那美麗的花瓣吹落於我的白衣之上,這讓人情何以堪啊!
3、《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 玄都觀桃花》唐代:劉禹錫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譯文:京城的大路上行人車馬川流不息,揚起的灰塵撲面而來,人們都說自己剛從玄都觀里賞花回來。玄都觀里的桃樹有上千株,全都是在我被貶離開京城後栽下的。
4、《桃花》唐代:周朴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可惜狂風吹落後,殷紅片片點莓苔。
譯文:桃花在漸暖的春色里先於百花綻放,誰能忍住不去看那明媚美麗的顏色?可惜初春的狂風地吹過以後,那美麗的花瓣卻只化成片片血紅的顏色點綴在青苔之上。
5、《慶庵寺桃花》宋代:謝枋得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譯文:當年的桃源人為了避秦之亂,找到這么一個男耕女織的佳地,但他們沒有年歷記載,只是看到桃花盛開,才知道是新的一年來到了。
倘若我住在桃花源里,就一定不讓桃花瓣落入溪水之中,隨水流出,為的是怕再有打漁人見到水中桃花,隨水找到洞口進來啊!
『柒』 我有一幅<山水桃花>的圖片,需要有關的對聯
癲狂柳絮隨風舞
輕薄桃花逐水流
『捌』 有沒有山,水,桃花的詩句
,桃花的詩句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崔護《題都城南庄》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 崔護《題都城南庄》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 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山,的詩句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 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 杜甫《絕句二首》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 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 張繼《楓橋夜泊 》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 蘇軾《題西林壁》
《描寫水的詩句》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竹枝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憶江南》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池》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惠崇春江》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竹枝詞》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宣州謝朓樓》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陪族叔刑部》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江夏別宋之悌》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桃源行》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歸嵩山作》
『玖』 國畫 山水畫 桃花叫什麼名字好
桃花春雨江南;春風入畫圖;春韻圖;
『拾』 描寫桃花一年四季景色的樣子
乍寒乍暖——形容冬末春初氣侯忽冷忽熱。乍:忽然。 乍暖還寒——形容冬末春初氣侯忽冷忽熱,冷熱不定。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又例「柳梢綠小眉如印。乍暖還寒猶未定。」 草長鶯飛——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鶯:黃鸝。例:「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鶯飛草長——形容明媚的春景。例:「鶯飛草長誰為主?渺渺春江作歌苦。」 春光漏泄——原指柳枝泛綠,透露了春天將至的信息。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來。例:「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也作:漏泄春光,漏泄春光 春光明媚——形容春天的景色十分鮮明美好。明媚:形容自然景色的鮮妍悅目。例:「時遇著春光明媚,人賀豐年,民樂雍熙。」又例:「行夠多少山原,歷盡無窮水潰瘓醯那鍶ザ校種盪汗餉髏摹![辯析]「春光明媚」重在「明媚」,多形容春景美麗;「春暖花開」則重在「花開」,多形容春景宜人。 春暖花開——春光和煦宜人,百花紛紛綻放。現也比喻大好時機。例:「後又雜植四方所貢奇花異木於其中,每春暖花開,命中貴陪內閣儒臣賞晏。」亦作:春暖花香。例:「春暖花香,和風淡盪。我則見東郊上,男女成行,處處閑游賞。」[辯析]「春暖花開」著重於「花開」,多形容春景宜人;「春光明媚」則著重於「明媚」,多形容春景美麗。 春寒料峭——形容初春的寒冷。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例:「那是一個陰冷的漆黑之夜。春寒料峭,風雨凄凄。」亦作:料峭春寒 春色撩人——春天的景色引起人們的興致。撩:撩拔,挑逗、招惹。例:「桃花爛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為。」 春色滿園——園內到處都是春天美麗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亦作:滿園春色 春色惱人——春日美好的景色,反惹人煩惱。例:「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干。」 春意盎然——形容春天的氣氛很濃。春意:春天的氣象。盎然:豐滿、濃厚的樣子。 春意闌珊——春天的景象衰敗凋殘,指春天就要過去了。闌珊:將盡,將衰。例:「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又例:「柳飛綿花瓢瓣,又一番春意闌珊。」 亦作:春事闌珊 春回大地 ——1)春色降臨到廣闊的大地。如:「四月,春回大地,萬紫千紅」。 2)也形容嚴寒已過,溫暖和生機又來到人間。如:「落實政策同歡慶,春回大地喜安居」。 亦作:大地春回,大地回春 花香鳥語——花兒散發著清香,鳥兒在歡唱。形容動人的春天景象。例:「雲霧漸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煙來往,各處花香鳥語,頗可盤桓。」又例:「春天一到,公園里花香鳥語,充滿了生機。」 亦作:鳥語花香 惠風和暢——柔和的風,使人感到溫暖、舒適。惠:柔和;和:溫和;暢:舒暢。例:「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桃花流水——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愛情。例:「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亦作:流水桃花。 春山如笑——形容春天的山景如微笑般明媚動人。語本宋·郭熙·山水訓: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辯析]「春山如笑」偏重於春天的景物;「燕語鶯啼」則偏重於春天的氣氛。 燕語鶯啼——燕子喃語,黃鸝歌唱。形容春光明媚。鶯:黃鸝。例「綠樹春深,燕語鶯啼聲斷續,蕙風飄盪入芳叢。」又例「燕語鶯啼,和風遲曰,郊外踏青,禁煙寒食。」亦作:鶯啼燕語。例「見百花盛開,鶯啼燕語,觸景傷情。」[辯析]「春山如笑」偏重於春天的景物;「燕語鶯啼」則偏重於春天的氣氛。 燕舞鶯歌——燕子飛舞,黃鶯歌唱。形容春光明媚。同「燕舞鶯啼」。例:「燕舞鶯歌晝晷永,簾幕無人門宇靜。」亦作:鶯吟燕舞。例:「日麗風和熏協氣,鶯吟燕舞皆歡意。」亦作:燕舞鶯啼。例:「此時正值暮春天氣,只見一路上有的是紅桃綠柳,燕舞鶯啼。」 鶯歌燕舞——同「燕舞鶯歌」。形容春天鳥兒喧鬧活躍的景象。現常比喻革命和建設蓬勃興旺的景象。例:「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 與春關聯的成語和熟語 大地回春 春回大地 萬象回春 春回地暖 大地蘇醒 萬物復甦 萬木萌發 萬象更新 蟄蟲昭蘇 春燕回巢 春生秋殺 一年之計在於春 與春風關聯的成語和熟語 春風駘盪 春風盪盪 春風煦煦 春風送暖 春風曛暖 春風溫煦 春風料峭 與春光關聯的成語和熟語 春色滿園 滿園春色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如海 春深似海 春色迷人 春色撩人 春色彌望 春山如笑 春和景明 韶光淑氣 春日陽和 春寒料峭 春暖花開 春暖花香 萬紫千紅 百紫千紅 千紅萬紫 萬紅千紫 春花怒放 花紅柳綠 柳綠花紅 柳媚花明 柳暗花明 花明柳暗 桃紅柳綠 柳綠桃紅 桃紅李白 桃李爭妍 桃李爭輝 桃柳爭妍 杏雨梨雲 杏雨梨花 百花吐艷 百花爭妍 百花齊放 百卉含英 百卉千葩 飛花點翠 草長鶯飛 鶯飛草長 柳嚲鶯嬌 鶯歌燕舞 燕舞鶯啼 花香鳥語 鳥語花香 百鳥鳴春 紅杏鬧春 紅杏出牆 紅情綠意 綠肥紅瘦 紅瘦綠肥 綠暗紅稀 http://www1.upweb.net/index271-img/showlog.phpid=2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