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塢唐詩
① 唐伯虎的《桃花詩》
《桃花庵歌》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探花
不覺晴曉透窗紗,桃紅柳綠滿枝發。
誰堪淪落風塵里,低頭笑問解語花。
對花
方宅閑置滿園春,侶鶴雙棲弄簫琴。
甘露無言盡拋灑,花間酌酒自冷吟。
約花
鏡里斜插獨秀花,半開猶似抱琵琶。
含羞欲綻開無主,勸君休自誤塵沙。
問花
東牆爭斗西牆妍,花落花開自有緣。
今日赴如且歸去,明朝花放在誰前?
留花
春光縱好秋無情,紅顏無駐意凋零。
黃梁夢覺三春晚,何必別後再相逢。
別花
芳心冷去番作塵,洞口殘枝空向人。
此時一別西風里,聊賴東風早叩門。
葬花
不堪秋節滿庭霜,香殘委塵收綉囊。
風雨遲來葬花早,零落苦吟兩悲傷。
② 唐詩中關於寫桃花的詩 一共有多少首 分別是哪些首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桃花細逐楊花落, 黃鳥時兼白鳥飛。 (杜甫《曲江對酒》) 草色青青柳色黃, 桃花歷亂李花香。 (賈至《春思》)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張旭《桃花溪》)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王維《田園》)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題都城南庄》)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山中問答》) 凡桃俗李爭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明·王冕《題墨梅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白居易《游廬山大林寺》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張旭《桃花溪》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崔護《題都城南庄》 春來桃花水,中有桃花魚。淺白深紅畫不如,花開是魚兩不知。花開正值魚戲水,魚戲轉疑花影移。先食桃花為羹湯,後烹鱖魚伴新薺。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桃源行 王維 輕薄桃花逐水流.唐代詩人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白居易 《大理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崔護:《題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杜甫:《絕句漫興》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立徐步立芳洲。 癲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吳融:《桃花》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 劉敞:《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樹香梢幾樹花。 只恐東風能作惡,亂紅如雨墜窗紗。 袁枚:《題桃樹》 二月春歸風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 韓愈《題百葉桃花》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珍瓏。 應知吏侍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杜甫《風雨看舟前落花絕句》 江上人家桃樹枝,春寒細雨出疏籬。 影遭碧水潛勾引,風妒紅花卻倒吹。 楊憑《千葉桃花》 千葉桃花勝百花,孤榮春軟駐年華。 若教避俗秦人見,知向河源舊侶誇。 周朴《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可惜狂風吹落後,殷紅片片點莓苔。 謝枋得《慶全庵桃花》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陸游《泛舟觀桃花》 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紅。 自別西川海棠後,初將爛醉答春風。 李白《憶秋浦桃花舊游》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 搖盪女蘿枝,半搖青天月。 元稹《桃花》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齊己《桃花》 風暖仙源里,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蘇軾《桃花》 爭花不待葉,密綴欲無條。 傍沼人窺鑒,驚魚水濺橋。 唐寅-桃花庵歌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張旭-桃花溪 隱隱飛橋隔野煙, 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崔護-《題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③ 唐伯虎詩桃花庵全首
桃花抄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願鞠躬車馬前,但願老死花酒間。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世人笑我忒風顛,我咲世人看不穿。記得五陵豪傑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
註:咲是「笑」的「完全異體字」,在任何情況下讀音和意義都和本字一樣。
④ 夕陽返照桃花塢,柳絮飛來片片紅。的詩名是什麼
據說是羅貫中吟出的一首詩: 玉帶橋邊裊裊風, 牧童橫笛過橋東, 夕陽返回照桃花塢, 柳絮飛來片答片紅。 這首詩有不同的版本,但柳絮飛來片片紅這一點睛之句卻是完全相同。這個版本雖然不太工整,但給我的印象最深。因為它情趣和意趣最佳。 也有另一版本: 清朝「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一次應邀到朋友家做客。席間,東道主微酣而興起,信口吟道:「柳絮飛來片片紅。」話音剛落,四座嘩然,柳絮豈有紅色之理?主人一時語塞,面紅耳赤。此時金農霍然站起,應聲 辯道:「此乃古人吟詠廿四橋之佳句,一點不錯!」緊接著一詩脫口而出:「廿四橋邊廿四風,憑欄猶自憶江東。夕陽返照桃花塢,柳絮飛來片片紅。」此非古詩,實乃金農巧補妙轉,令詩理絕處逢生,又增添了新意,終於為主人解了窘。眾賓客聽罷,佩服得五體投地。
⑤ 求桃花塢的詩詞
[明]唐寅《桃花庵歌》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專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屬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也有傳聞是陶淵明所作】
⑥ 桃花樟里桃花庵 完整詩詞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你得驅馳我得閑。
別(他)人笑我忒(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作者】:
唐寅,唐伯虎,才氣放,武夷游,洞庭盪;稱才子,風流樣,隱蘇州,裝顛狂。傳畫藝,名聲響,孤驁圖,意清朗;松聲圖,雄偉壯,松與泉,合聲唱。
明代的著名畫家,歷來均推崇唐寅、仇英、沈周、文徵明,世稱「吳門四家」。「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譽為明中葉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學多能,吟詩作曲,能書善畫,經歷坎坷。是我國繪畫史上傑出的大畫家。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號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等。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別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憲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唐寅出身於商人家庭,地位比較低下,在當世「顯親揚名」主導下,刻苦學習,11歲就文才極好,並寫得一手好字。16歲中秀才,29歲參加南京應天鄉試,獲中第一名「解元」。次年赴京匯考,「功名富貴」指日可待.與他同路趕考的江陰大地主徐經,暗中賄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試題。事情敗露,唐寅也受牽連下獄,遭受刑拷凌辱。自此才高自負的唐寅對官場的「逆道」產生了強烈的反感。性格行為流於放浪不羈。唐寅與同鄉「狂生」張靈交友,縱酒不視諸生業,後在好友祝允明規勸下,才發奮讀書,決心以詩文書畫終其一生。後遠游祝融、匡廬、天台、武夷諸名山,並盪舟於洞庭湖、彭蠢,然後鬱郁回到蘇州。晚年信奉佛教,自號六如居土。曾作詩自責,說大丈夫雖不名,也應慨當以慷,又何必效楚囚的樣子呢,遂自刻了「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印章。被南昌寧王宸濠聘用後,發現寧王有反意,於是裝瘋回到蘇州,從此放盪不羈,思想比較頹廢。
唐寅性格狂放不羈,在繪畫中則獨樹一幟,自成一路。他行筆秀潤縝密,具瀟灑清逸的韻度。他的山水畫大多表現雄偉險峻的重山復嶺,樓閣溪橋,四時朝暮的江山勝景,有的描寫亭榭園林,文人逸士優閑的生活。山水人物畫,大幅氣勢磅礴,小幅清雋瀟灑,題材面貌豐富多樣。人物畫多描寫古今仕女生活和歷史故事。
【注釋】:
車馬:古時文臣坐車,武將騎馬。所以這里以車馬指代同等待遇的官職。意為功名富貴。
忒:太。
【賞析】:
唐伯虎一代才子以文名天下,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花落水流,一片自然。將車馬權貴視如塵土,將酒盞花枝分者奉為天人,自有傲骨。瘋顛也好,痴狂也罷,花間獨坐自飲自斟,自有風流。此詩多處運用「桃花」二字,讀來卻琅琅上口,足見他文才斐然。陶潛也是一位隱居者。陶潛單薄名利,與世不爭;唐寅醉眼看花,裝瘋賣傻。同樣是不肯折腰的才子,處世之道卻截然不同。此詩雖不是直接描寫唐伯虎其人,卻有觀其言的樂趣。每一句都自成妙趣。前四聯寫出一幅堪比《桃花源》的景象,並寫那「仙人」如何悠然自得。五到八聯述說平生志向,富貴貧賤做個比較。最後兩聯嘻笑人間,笑他人眼拙。頗有曹雪芹「一紙荒唐言,滿臉辛酸淚」的意味。
⑦ "柳絮飛來片片紅,夕陽返照桃花塢"這首詩名是什麼
據說是羅貫中吟出的一首詩: 玉帶橋邊裊裊風, 牧童橫笛過橋東,版 夕陽返照桃花塢, 柳絮飛權來片片紅。 這首詩有不同的版本,但柳絮飛來片片紅這一點睛之句卻是完全相同。這個版本雖然不太工整,但給我的印象最深。因為它情趣和意趣最佳。 也有另一版本: 清朝「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一次應邀到朋友家做客。席間,東道主微酣而興起,信口吟道:「柳絮飛來片片紅。」話音剛落,四座嘩然,柳絮豈有紅色之理?主人一時語塞,面紅耳赤。此時金農霍然站起,應聲 辯道:「此乃古人吟詠廿四橋之佳句,一點不錯!」緊接著一詩脫口而出:「廿四橋邊廿四風,憑欄猶自憶江東。夕陽返照桃花塢,柳絮飛來片片紅。」此非古詩,實乃金農巧補妙轉,令詩理絕處逢生,又增添了新意,終於為主人解了窘。眾賓客聽罷,佩服得五體投地
求採納
⑧ 哎,桃花塢里桃花庵,是什麼詩詞里的
韓磊制的歌曲《桃花庵歌》
出自唐伯虎的《桃花庵歌》
全文如下: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⑨ 唐伯虎桃花詩
桃花庵歌(古詩)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白話譯文
桃花塢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有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著很多桃樹,他摘下桃花去換酒錢。
酒醒的時候靜坐在花間,酒醉的時候在花下睡覺。
半醒半醉之間一天又一天,花開花落之間一年又一年。
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間,不願意在達官顯貴們的車馬前鞠躬行禮、阿諛奉承。
車水馬龍是貴族們的志趣,酒杯花枝才是像我這樣的窮人的緣分和愛好啊。
如果將別人的富貴和我的貧賤來比較,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如果將我的貧賤和達官顯貴的車馬相比較,他們為權貴奔走效力,我卻得到了閑情樂趣。
別人笑話我太瘋癲,我卻笑別人看不穿世事。
君不見那些豪門貴族雖然也曾一時輝煌,如今他們卻看不見他們的墓冢,只有被當作耕種的田地。
(9)桃花塢唐詩擴展閱讀: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桃花庵:唐寅在桃花塢建屋,名為桃花庵。
2.桃花塢(wù):位於蘇州金閶門外。北宋時章粢父子在此建成別墅,後漸廢為蔬圃。唐寅於此築室,故名桃花庵。
3.車馬:此處代指高官權貴。
4.「車塵」二句:別有版本或作「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5.太瘋癲:另有版本作「忒風顛」或「忒風騷」。
6.五陵:原指漢朝的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五座皇陵,皇陵周圍還環繞著富家豪族和外戚陵墓,後用來指豪門貴族。
創作背景
周道振《唐伯虎全集》於本詩題下註:「拓本有『弘治乙丑三月』。」周道振、張月尊編撰《唐伯虎年表》雲:「弘治十八年乙丑,三月,桃花塢小圃桃花盛開,作《桃花庵歌》。」即此詩寫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這一年,上距唐寅科場遭誣僅六年。
唐寅曾中過解元,後來受到科場舞弊案牽連,功名被革,在長期的生活磨煉中,看穿了功名富貴的虛幻,認為以犧牲自由為代價換取的功名富貴不能長久,遂絕意仕進,賣畫度日,過著以花為朋、以酒為友的閑適生活。詩人作此詩即為表達其樂於歸隱、淡泊功名的生活態度。
⑩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出自唐伯虎哪首詩,求全文理解
桃花塢,即今蘇州市桃花塢大街及其周邊地區。唐詩人杜荀鶴曾作《桃花河》詩,宋范成大《閶門泛槎》詩有「桃塢論今昔」句。可見桃花塢名稱由來以久。宋末元初曾居住過逃花塢慶元里的徐大焯在《燼余錄》中詳細描述了桃花塢的范圍:「入閶門河而東,循能仁寺、章家河而北,過石塘橋出齊門,古皆稱桃花河。河西北,皆桃塢地,廣袤所至,賅大雲鄉全境。」
桃花塢在歷史上多有興廢。最早是農桑之地,到宋熙寧年間,梅宣義在此築台冶園,柳堤花塢,風物一新,稱「五畝園」,又名「梅園」。紹聖年間,樞密章楶在五畝園南築「桃花塢別墅」,佔地七百畝。章氏子弟在此基礎上又廣辟池沼,建成一座庄園式園林,人稱「章園」。《吳門表隱》譽其「園林第宅,卓冠一時」。梅、章兩家為世交,梅宣義子梅采南、章楶子章詠華,仿效曲水流觴典故,將兩園池塘打通,建雙魚放生池,一端通梅園的「雙荷花池」,一端通章園的「千尺潭」。當時郡人多於此春遊看花,一時鼎盛。
宋末兵變,梅園、章園廢圮不堪。元以後,桃花塢又屢有興建。明弘治年間,著名畫家唐寅以賣畫所蓄,購得章楶的桃花塢別墅,取名為「桃花庵」,並在四周種桃樹數畝,唐寅亦自號「桃花庵主」。清順治初年,名醫沈明生又購得此地,復建「桃花庵」等建築以表追思,時人稱「唐家園」或「沈太翁園」。乾隆年間,僧禪林、道心改建為寶華庵,光緒年間又改為文昌閣。
仍是在桃花塢,明天啟年間,楊大瀠建「准提庵」,供奉准提佛。清嘉慶年間,吳縣知縣唐仲冕以唐寅族裔身份在准提庵東側建「唐解元祠」,署室名「桃花仙館」,以祀唐寅、祝允明、文徵明三先生。
民國初年,愛國士紳費仲深購得唐寅故居一角,建「歸牧庵」。1925年,其子費鞏與袁世凱孫女袁慧泉在此成婚。
至於五畝園,清末葉昌熾重築園亭,建築物名稱多用五畝園舊有,人稱「葉氏花園」。後被謝家福購得,建「望炊樓」。
除了園林故居、士紳會館,清代開始,桃花塢的百姓民宅鱗次櫛比,商家作坊比比皆是,其中最盛者便是年畫作坊。尤其是太平天國大火將山塘街年畫作坊燒毀殆盡後,蘇州的年畫生產便只有桃花塢碩果僅存。「桃花塢年畫」因此得名,並成為中國最著名的年畫品種之一。
唐寅曾於弘治十一年(1498年)鄉試第一,但在會試時因被人所累而下獄。唐也由此厭惡官場,鄙薄功名,從而放浪形骸,足跡遍及名山大川。曾治印一方,號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他晚年隱居桃花塢,常與文人墨客聚飲。客去不問,醉便酣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