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荷花情
1. 荷花獎藏族舞蹈雪蓮情創造背景
藏族民間自娛性舞蹈可分為「諧」和「卓」兩大類。「諧」主要是流傳在藏版族民間的集體歌舞權形式,其中又分為四種:《果諧》、《果卓》(即《鍋庄》)、《堆諧》和《諧》。
西藏山南地區的舞蹈,以充滿濃重勞動氣息、節奏鮮明、步法穩重為特點。男女舞者沿順時針方向攜手旋轉,分共同起舞與輪流起舞等不同形式。至今西藏農村在修建房屋、鋪打地面時還可見到《果諧》的形式之一「打阿嘎」。「打阿嘎」早在唐代就有記載,源於古老的勞動號子。後來增加了簡單的上肢動作、原地旋轉和隊形變換,成為一種男女交替、載歌載舞的勞動歌舞形式。這種勞動歌舞今天已被搬上舞台,成為歷史上勞動藝術的紀念。
2. 詠荷舞蹈的情感怎麼找
想想自己是一個荷花,在還未開花的時候努力的生長,最後在一場雨的洗禮中開出了一朵美麗的荷花
3. 看舞蹈蓮花心的感受寫一段話
三生有幸,能夠欣賞聾啞人表演的《千手觀音》,心裡彷彿吹起了的大風久久不能平息。真期盼那一幕幕動人的情節。傳統動聽的民樂應來了一支整齊、團結的龍風結合舞隊。看,他們出來了,艷麗的服裝、苗條靈動的身形,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領舞——邰麗華擺動著觀音那溫和的手勢,祥和的面龐露出一副普渡眾生的表情。驀然,奇跡般出現了一千隻手,原來是孔雀開屏,金光閃閃的手,美極了!餓妙極了,真是「千歌萬舞不可數,唯獨就愛觀音舞」。笛子吹起了,音樂響起了。頓時煙花四濺,分散在每一個空間。忽而又變成了一個個跳動的音符,驟雨般地做出優美的動作,一個、兩個、、、、、、啊!是22個舞俠,目不暇接的,數得我眼花繚亂。接著她們又青蛙般的跳到了另一環節,簡直就是魔術師。起先是孔雀開屏,接著又變成一朵一朵金色的蓮花,蓮花的香味,引來了一大群勤勞的蜜蜂和美麗的蝴蝶,他們不約而同的在這里舉行了盛大的舞蹈會。我陶醉在那樂的繁鈴、舞的輕捷中。不一會兒就進入了「天堂」,我和他們產生了共鳴。只聽到大家激動的呼喚聲,我才回到了「人間」。在各種樂曲的陪伴下,她們忘懷了世界,忘懷了時間,忘懷了自己,自由的翩翩起舞。佛光普照,使人深深的體會到社會最需要的真摯東西,那就是永恆的祥和。她們為是埋下了一粒祥和的種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風雨的澆灌下,開花結果。這就是我們祖國偉大母親培育出來的優良品種。白居易描寫的「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心應弦,弦鼓一樣雙袖舉,回雪飄飄轉蓬舞」。而千手觀音比這更勝一籌,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長江後浪推前浪」。舞蹈結束了,我不禁感嘆,連聾啞人都能表演出氣勢恢弘、風格多樣、優美和諧、鏗鏘熱烈,有著濃厚的盛世特色的舞蹈,更何況我們這些健全的生靈呢?
4. 《天鵝舞》、《荷花舞》和《魚美人》這些舞蹈主要表現了什麼
舞蹈動作,也有模擬性,如以自然界的動植物為題材的舞蹈《天鵝舞》、《荷花舞》和舞劇《魚美人》,都有模擬動植物情狀的動作、姿態,但它們的一切模仿性、再現性的因素,都是服從表達人們的感情因素性的。
5. 舞蹈《詠荷》來源典故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人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采蓮姑娘的綢裙子綠得如同荷葉一般,鮮艷的荷花正迎著姑娘的臉龐盛開.
采蓮姑娘掩映在盛開的荷塘中時隱時現,直到聽見了《采蓮曲》的歌聲,才知道她們正忙著采蓮.
這首詩重要寫采蓮姑娘的俏麗容貌
亭亭玉立的碧綠荷葉和妙齡少女的綠色羅裙融為一體,嬌嫩的荷花映襯著少女俏麗的臉龐.
荷葉和羅裙,荷花和面龐相互烘托,交相輝映,共同組成了一幅美好和諧的圖畫.
這里寫采蓮少女的衣著容貌,色彩鮮艷而不庸俗,洋溢著濃重的生活力息.
後兩句寫動景,由於荷葉和羅裙、荷花和人面融為一體,所以采蓮姑娘稍微一動就不見了蹤影,直到聽見歌聲才知道她們在荷塘中采蓮.
一個"亂"字,一個"始"字,使整幅畫面充滿了情趣,這幅畫的中心自然是采蓮少女們,但作者自始至終不讓她們"露出廬山真面目",而是讓她們融入田田荷葉和艷艷荷花叢中,若隱若現,似有似無,使全詩別具一種引人遐想的精巧意境,留下了悠然不盡的情趣意味.
蓮葉
唐鄭谷
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擺柄柄香
多謝浣紗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
船兒前行,河水濺起,參差的綠荷在盪漾,倚在船邊的欄桿旁,風一陣陣吹來,動搖著一柄柄的荷葉,送來縷縷清香.
要多多感謝那浣紗的女子,她們沒有採摘荷葉,這樣,在雨中,荷葉還可以遮蓋戲水的一對對鴛鴦.
這首小詩,意境精巧,句句是畫,它由舟行荷塘圖、風搖荷葉圖、荷塘浣紗圖、鴛鴦戲蓮圖組成,這組畫面活力盎然,充滿詩情畫意.
在鋪滿蓮葉的河塘上,蓮葉是主體,如果畫面只有蓮葉,那是單調,正因為畫面上有了舟,有了浣紗女,有了戲水的鴛鴦,全部畫面就生動起來,生動起來,給人以不盡的美的享受.
這首詩清新秀逸,是詠物詩,又是一幅色彩鮮艷充滿動感的立體風氣畫.
贈荷花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態度不同,把花栽在雅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裡變為塵土,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烘托得那樣完善自然.
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錄荷葉掉落,荷花凋零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詩的前兩句寫花與葉的兩種不同命運
世上的花與葉,本是同根生,同枝長,花兒萬紫千紅,千姿百態,各自與眾不同而獨具芳馨.
花兒被移入金盆,備受呵護
但是綠葉卻受到拋棄,飄零落地,在凄風苦雨中化作塵土
這是世間花和葉的各自的命運
第三至六句,是詩的主體部分
群芳譜中,惟有綠荷、紅蓮與眾不同
"惟有"二字,同中取異,以下四句,全承它而來,轉寫荷葉的伸張捲曲,荷花的閉合,種種風度,天然無飾.
這首詩,吟詠了荷葉荷花"任天真"的品德,藉以歌頌真誠而不虛偽的美德.
"任天真",既是寫花,又是寫人
以花性寫人性,立意新奇
最後兩句進一層寫荷花的"天真"之處
荷花的紅花綠葉,互照互映互襯,即使到了紅衰翠減、世人愁苦之時,仍然不相拋棄.
如果說,前兩句寫荷花"任天真",著重表現共榮;那麼,這兩句的"長相映",則重要表現同衰.
這四句詩互補互承,從正反兩方面完整地表現出荷花既能同榮、又能同衰的堅貞不渝的品德.
白蓮
唐陸龜蒙
素花多蒙別艷欺,此花真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人們都愛好艷麗的紅荷,而很少有人觀賞素雅的白蓮
其實這冰清玉潔的白蓮花,真應當生長在西王母的仙境瑤池之中
即使很少人賞識它,任她自開自落,然而白蓮其實是很美的,她那純粹之色,她那婷婷之態,只要有曉月清風作伴,又何損於她的俏麗呢?.
這首詩寫了冰清玉潔的白蓮常無端遭遇艷麗者欺辱,只有瑤池仙境,才是能容她的處所.
月殘天曉,落花無情,詩人發出了天涯何處是歸宿的哀嘆
但是詩人信任,白蓮絕不是人間凡艷,而是格調高潔的仙品,無論飄零到哪裡,她都是中通外直,一塵不染,不蔓不枝的!詩人不但吟詠荷花的俏麗聖潔,而且還賦予她濃郁的生活情趣.
這首小詩,借吟詠白蓮,全力著意於白蓮的精力之美,詠贊白蓮的淡雅高潔、出污泥而不染,抒寫白蓮心坎的幽恨,流露出詩人在隱居中孤高寂寞、自傷遲暮的情懷.
蓮
宋蘇軾
城中擔上賣蓮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
城中有人挑著擔子在賣蓮房,於是我們未去西湖泛舟郊遊玩賞
蓮農隨即攀折擔中的荷花,剝出蓬內蓮子,那蓮子有露水的風味,月色的清香.
詩的開頭兩句敘事,交代了"賣蓮房"一事強烈地吸引了詩人,詩人連泛舟西湖的打算都放棄了.
在這平實的敘事中,流露出詩人對蓮子的愛好之情。
6. 桃李杯舞蹈詠荷表達怎樣的感情
表達來它的出泥而不染自的高潔品格,以及舞者對荷花這種高尚品格分喜愛之情。
清晨的鳥鳴聲吵醒了還是花骨兒的荷花,它害羞地抬頭打探著這個世界,好奇的在它身處中的池塘里認識不同的新朋友,然後中間就是成長過程,最後表達它的出泥而不染的高潔品格,結束是它安靜優雅的停留在水池中央。
女子獨舞扇子舞《詠荷》舞蹈欣賞:
在炎熱夏天中的一絲清涼,舞蹈清新脫俗,扇子在優美的舞姿中來回轉動,舞蹈屬於熱情的膠州秧歌,膠州秧歌又稱地秧歌、跑秧歌,當地民間稱扭斷腰、三道灣,是山東省的漢族民俗舞蹈之一,屬於三大秧歌之一。
7. 中國舞蹈荷花獎的第四屆
第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舞蹈詩)決賽,於2004年2月29日至專3月8日在上海舉行。屬
舞劇劇目金獎《霸王別姬》
銀獎《籬笆牆的影子》
銅獎《末代皇帝》《額吉》《梁山伯與祝英台》
舞蹈詩劇目金獎《雲南映象》
銀獎《母親河》
銅獎《沂蒙風情畫》
最佳編導獎《霸王別姬》編導趙明
《雲南映象》編導楊麗萍
最佳音樂創作獎《籬笆牆的影子》作曲徐沛東
最佳舞美設計獎《霸王別姬》舞美設計張繼文
最佳服裝設計獎《雲南映象》服裝設計戈壤、小四
最佳男主角獎《末代皇帝》少年溥儀的扮演者呂萌
《霸王別姬》劉邦的扮演者劉迎宏
最佳女主角獎《雲南映象》的主演楊麗萍
《額吉》青年額吉的扮演者王穎
優秀表演獎《雲南映象》鼓手的扮演者李雷平
《母親河》兒子的扮演者張彥平
《霸王別姬》項羽的扮演者劉時凱
《霸王別姬》虞姬的扮演者朱潔靜
《籬笆牆的影子》銅鎖的扮演者龐少勇
8. 舞蹈詠荷表達什麼意思
《詠荷》運用寫意化改造的扇子塑造荷葉荷花的形象,結合編導、舞者巧妙編排和運用,將觀眾帶入一種詩情畫意的觀賞境界,頗具審美特徵和寫意性目的。
也許正是因為此類道具本身就具備表現價值和審美意義,其對於世間事物寫意性的審美特徵又十分廣泛不受局限,使其在舞蹈表演中的運用是赤手可熱的,其中也不乏很多經典作品。如群舞《荷花舞》,雖然與作品《詠荷》一樣表現的都是荷花的美,但兩者在道具的運用上卻完全不一樣。
《荷花舞》 的道具不是拿於手上,舞者們身著長裙,道具荷葉盤連接墜在裙下,盤上四面各有一枝挺立的荷花,道具雖然一直處於視覺下方,但它巧妙之處就在此,寫意性道具荷葉盤的裝潢鋪設,將舞台變成了荷花池,舞者的雙腳藏於荷葉盤之中。
一系列的隊形變化皆看不出舞者的步伐,宛若亭亭玉立的荷花仙子們乘著荷葉在水池中川流不息,在花海中翩然起舞,鋪展開一幅美麗動人的舞蹈畫卷。
(8)舞蹈荷花情擴展閱讀:
《詠荷》,膠州秧歌女子獨舞,所用道具為秧歌舞蹈中運用較多的扇子。而與傳統的扇子不同的是,《詠荷》 中的扇子設計獨特,是一把360°的雙面大扇,一面為綠色,一面為枚紅色,展開來後,綠色那面就像一-片荷葉,而紅色那面則像極了一朵盛開的荷花。
作品前半段時,枚紅色的扇面是折藏在綠色扇面里的。舞者著一身綠衣,扇子在手中就如延展開來的枝葉,曼妙的身姿配合手持扇子不斷舞動的扇花:撇扇、抖扇、繞扇、甩扇、開合扇,舞者手中之扇與肢體動作完美融合,渾然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