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三花 » 帝登花園

帝登花園

發布時間: 2021-02-22 02:32:51

『壹』 紫禁城是誰設計的始建於什麼年間在這里一共住過幾個皇帝

紫禁城是由蔡信設計的,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在這里一共住過24個皇帝(明14個皇帝 清10個皇帝).

『貳』 乾隆皇帝是怎樣登泰山的

乾隆十三年(年)乾隆陪母親第一次登臨泰山,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最後一次巡幸山東並登上泰山,前後共11次來泰安,其中6次登上泰山峰頂,留有詠頌泰山的詩篇170餘首,御筆碑碣130多塊。抒發了一代帝王對泰山的崇敬之情。
乾隆公元1748年二月,乾隆奉皇太後首次登泰山,帝乘馬而上,其險處均架設棧橋。諸王侍臣或乘馬、或乘肩輿陪行,到朝陽洞小憩,至極頂駐蹕行宮。次日祀碧霞元君,後下山至岱廟。帝在登山途中各廟宇、亭、行宮遍題匾額。
此後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等均南巡迴鑾過泰山謁岱廟,並駐蹕岱陰靈岩寺,登玉符山。乾隆三十六年,為恭賀皇太後八十大壽於春二月奉皇太後東巡謁岱廟,登岱祀碧霞元君,在岱麓白鶴泉按古明堂遺制初建行宮。
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帝逢八十大壽、春三月特東巡謁岱廟,登岱祀元君。禮畢後,大宴群臣,犒賞三軍,回鑾所經沿途減租稅,賜銀與父老、數以萬計。這是乾隆最後一次登泰山。
乾隆帝登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摩崖詩刻,其中最著名的見朝陽洞萬丈碑,上刻御制朝陽沿詩,高山峻崖,摩刻宏偉,高20餘米,寬9米,每個字長一米,在山下亦清晰可見。
隨著歷代帝王、官員的紛至沓來,給泰山遺留下的祭祀用器日益增多。這部分專用於祭祀泰山神靈的祭品、供器種類繁多,形式華貴,主要有銅器、瓷器、玉器、漆器、玻璃器、木器、金銀器、印璽、服飾等,統稱其為「泰山祭器」。
在所有來泰山的帝王中,清乾隆皇帝創禮祭之最。據《岱覽"頒賜》、《泰山志"盛典記》記載,自乾隆七年至乾隆六十年,包括皇太後在內,朝廷共御賜岱廟祭器30餘次,物品有「錦袍、黃袍、龍袍、帶、七珍八寶、海爐、滿達尊、卣、瓶、鼎、壺、碗、香盒、燭台、磁輪、珠幡、竹如意之屬……」達300餘件之多,這些祭器珍貴精美,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叄』 故宮里有多少皇帝居住過為什麼又叫紫禁城

清代:10位
明代:14位
明、清兩個朝代二十四位皇帝
紫禁城其名稱系借喻紫微星壇而來。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曾把天上的恆星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壇包括太微壇、紫微壇和天市壇。紫微壇在三垣中央。中國古代天文學說,根據對太空天體的長期觀察,認為紫微星垣居於中天,位置永恆不變,因此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是天帝所居。因而,把天帝所居的天宮謂之紫宮,有「紫微正中」之說。
封建皇帝自稱是天帝的兒子,自認為是真龍天子;而他們所居住的皇宮,被比喻為天上的紫宮。他們更希望自己身居紫宮,可以施政以德,四方歸化,八面來朝,達到江山永固,以維護長期統治的目的。
明清兩代的皇帝,出於維護他們自己的權威和尊嚴以及考慮自身的安全,所修建的皇宮,既富麗堂皇,又森嚴壁壘。這座城池,不僅宮殿重重,樓閣櫛比,並圍以10米多高的城牆和52米寬的護城河,而且哨崗林立,戒備森嚴。平民百姓不用說觀賞一下樓台殿閣,就是靠近一些,也是絕對不允許的。
明、清王朝的皇帝及其眷屬居住的皇宮,除了為他們服務的宮女、太監、侍衛之外,只有被召見的官員以及被特許的人員才能進入,這里是外人不能逾越雷池一步的地方。因此,明清兩代的皇宮,既喻為紫宮,又是禁地,故舊稱紫禁城。

『肆』 清朝所有大殿名字大全

故宮博物院中所有宮殿名字: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東六宮,西六宮,奉先殿,養心殿,慈寧宮,頤和軒,養性殿,寧壽宮,皇極殿。

可分為:
中六宮:乾清宮、長樂宮、永安宮、太和殿、養心殿、坤寧宮

正六宮;太極殿、翊坤宮、交泰殿、建章宮、掖庭宮、神武殿

東六宮:賢傾宮、殤嵐宮、負月宮、幽央宮、芣韻宮、依澄宮

西六宮:顏裳宮、儲秀宮、兮廊宮、含筱宮、祁柔宮、黛鴛宮

南六宮:未央宮、拜嫿宮、秋夕宮、萱苒宮、游葉宮、碧憲宮

北六宮:華清池、御花園、明光宮、甘泉宮、寒熙宮、幻夜宮

副六宮:含光殿、興慶宮、大明宮、長生殿、垂拱殿、紫宸殿

故宮博物院中所有宮殿名字:

太和殿

俗稱「金鑾殿」,太和二字出自於《周易》中的:「保合大和」.太和殿是舉行大典的地方,明清兩代皇帝登極、宣布即位詔書,皇帝大婚,冊立皇後,命將出征,每年元旦、冬至、萬壽(皇帝生日)等節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賀及賜宴。

中和殿

中和,取自《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在明清兩代舉行大朝禮的時候,皇帝在趕赴太和殿之前,都要在中和殿稍作休息,接受官員朝賀。在遇到重大祭典的時候,還要在前一日閱覽祝文或者檢查種子農具。清朝規定每十年都要修一次皇室的家譜,也就是玉牒,在修訂好以後,就要在中和殿內讓皇帝閱覽,並舉行存放儀式。

保和殿

名稱來源與太和殿相同,都是取自《周易》「保合大和」。明朝的時候,在舉行冊立大典的時候,皇帝都要在保和殿內更衣。在年底,還要在此宴請文武百官。在清朝的時候,每逢正月十五,除夕,也都要在此舉行宴會。而且這里還是清朝舉行殿試的地方。

乾清宮

乾清,取自唐代韓愈《六合聖德詩》中的詩句:「乾清坤夷」,意思就是天下清和,各地平安。在明朝和清朝初年,皇帝的寢宮一直都是這里,到了雍正皇帝以後,就挪到了養心殿,從此,乾清宮九成了皇帝聽政的地方。在每年過節的時候,皇帝都要在乾清宮舉行慶典活動,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還在宮內舉行了「千叟宴」。而且皇帝死後,必須要在這里停靈,祭奠15日,表示壽終正寢,之後才可以轉移到其他地方。

交泰殿

交泰,取自《易經》中的天地交泰,象徵著帝後生活和諧。交泰殿是皇後在元旦、千秋(皇後生日)等節日接受大臣朝賀的地方。在每年皇後到先蠶壇舉行儀式的前一天都要在這里檢閱採桑工具。

坤寧宮

在明代,坤寧宮是皇後居住的地方,清朝按滿族的習俗,將其改為祭神的場所,把東曖閣作為皇帝大婚的洞房。

東西六宮

這是嬪妃居住的地方,俗稱「三宮六院」。

東六宮

鍾粹宮 明代為妃嬪所居,曾一度為皇太子宮。清代為後妃居所。恭親王奕昕的生母靜貴妃、咸豐帝慈安皇後、光緒帝的隆裕皇後都曾在此居住。

景陽宮 明代為嬪妃所居,明神宗皇帝的孝靖皇後曾居此。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後改作收貯圖書之所。

承乾宮 明代為貴妃所居。清代為後妃所居,清順治帝皇貴妃董鄂氏,道光帝孝全成皇後、琳貴妃、佳貴人,咸豐帝雲嬪、婉貴人都曾在此居住。

永和宮 一直為妃嬪所居。雍正帝的生母德妃、道光帝靜貴妃,咸豐帝麗貴人、斑貴人、鑫常在,光緒帝的瑾貴人都曾在此居住。

景仁宮 一直是歷代貴妃的居住地,像康熙皇帝的生母康妃、康熙帝的孝懿仁皇後、乾隆的生母禧貴妃、咸豐帝的琬貴妃、光緒帝的珍妃等曾居住於此。

延禧宮 明清兩朝均為妃嬪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嬪、成貴人曾在此居住。

西六宮

太極殿(啟祥宮) 明萬曆年間,乾清、坤寧兩宮火災,神宗朱翊鈞曾暫居啟祥宮。遜帝溥儀出宮前,同治帝瑜太妃曾居太極殿。

長春宮 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宮殿。明代天啟皇帝的妃子李氏,清代乾隆皇帝的孝賢皇後曾在這里住過。晚清時,同治皇帝親政後,西太後也曾在這里居住。

咸福宮 為後妃所居,前殿為行禮升座之處,後殿為寢宮,乾隆年間改為皇帝偶爾起居之處。道光帝琳貴人(庄順皇貴妃)、成貴妃、彤貴妃、常妃等都曾在此居住。嘉慶和咸豐年間還曾一度作為皇帝為先帝守孝之地。

永壽宮 為歷代後妃所居之處。順治帝皇貴妃董鄂氏、恪妃,嘉慶帝如妃、乾隆帝生母禧貴妃都曾在此居住。乾隆年間和恪、和孝兩位公主下嫁還曾在此設宴。道光中晚期,外侮內患日盛,而朝廷內部一味諱飾,將各疆吏密奏匿於永壽宮。光緒以後,此宮前後殿均設為大庫,收貯御用物件。

翊坤宮 是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地方。慈禧太後住儲秀宮時,每逢重大節日,都要在這里接受妃嬪們的朝拜。光緒帝選妃也在此舉行。

儲秀宮 意思是「內藏後妃秀美如花」,是慈禧太後初入宮居住的地方。

此外故宮里還有一些別的宮殿:

奉先殿(現為故宮鍾表館),顧名思義就是皇宮里的小太廟,是供奉帝王祖先牌位的地方。

養心殿 乾清門內的養心殿,從雍正清末近200年間,清朝皇帝大多住在這里。在同治、光緒兩朝,養心殿東曖閣是慈禧與慈安「垂簾聽政」之地。

慈寧宮 按照封建禮儀,皇帝不能與前朝妃嬪同居東西六宮。為了安置業已歸天的老皇帝的妃嬪,特地建造了慈寧宮供她們居住。明朝慈寧宮為前代皇貴妃所居。清代慈寧宮主要是為太後舉行重大典禮的殿堂,凡遇皇太後聖壽節、上徽號、進冊寶、公主下嫁,均在此處舉行慶賀儀式。特別是太後壽辰時,皇帝親自率眾行禮,並與近支皇戚一同綵衣起舞,禮節十分隆重。皇太後薨,梓宮奉安於慈寧宮中,皇帝至此行祭奠禮。

頤和軒 為乾隆皇帝歸政後憩息之所。「頤和」,即頤養精神。

外東路---寧壽宮景區(現為故宮珍寶館)

養性殿 乾隆做太上皇帝的寢宮;光緒年間慈禧太後居樂壽堂時,曾在養性殿東暖閣進早、晚膳。

寧壽宮 寧壽,出自《尚書》中的「五福」,有 健康長壽之意。乾隆皇帝准備當太上皇時在此宮祭神。乾隆帝八十壽典、嘉慶帝五十壽典,曾在此賜宴皇子、王公大臣。

皇極殿 是乾隆皇帝第二次興辦千叟宴的地方;西太後也曾在皇極殿接見外國使臣。西太後死後,在這里為她停靈治喪。

『伍』 上海帝登商貿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帝登商貿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03月16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機電設備及零配件、五金交電內的批發、進出口、傭金代容理(拍賣除外)以及其他相關配套業務(不涉及國營貿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額、許可證管理商品的,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申請)等。
法定代表人:田中 慎悟(TANAKA SHINGO)
成立時間:2011-03-16
注冊資本:200萬美元
工商注冊號:31000040064590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外國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上海市長寧區雙流路31號109、111室

『陸』 古文翻譯

漢文帝登基二十三年了,皇宮、卧室、花園、獸場,所用的車馬、服飾,一樣都沒增加版過。如果舊的用著不方便權,也以民眾為念,推遲添置。曾經想蓋一座露台,召集工匠打預算,價值約百金。漢文帝說:「百金吶,十戶中產人家的身家喲。我享用先帝留歸我的皇宮、殿宇,都時常怕有愧於心而羞愧難安呢,憑啥還要新蓋露台呀?」

『柒』 故宮曾經居住過多少位皇帝

「紫禁城」這個名字就和中國古代哲學和天文學有關。中國人認為「天人感應」和「天人合一」。因此故宮的結構是模仿傳說中的「天宮」構造的。古代天文學把恆星分為三垣,周圍環繞著28宿,其中紫微垣(北極星)正處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微正中」之紫,意為皇宮也是人間的 「正中」。「禁」則指皇室所居,尊嚴無比,嚴禁侵擾。

公元1406年,明代永樂帝開始修建故宮。《明史》上說,修建這座世所罕見的巨大皇宮役使了10萬最優秀的工匠和100萬普通勞工,歷時15年才最後完成。此後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擴建,但整體面貌並無多少改動。

故宮里一共居住過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樂皇帝朱棣,最後一位皇帝是清宣統皇帝溥儀。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築在8米 寬的巨大平台上,總面積約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為高大、輝煌,它寬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等都要在這里舉行盛大儀式,其時數千人山呼「萬歲」,數百種禮器鍾鼓齊鳴,極盡人間氣派。太和殿後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則是皇帝賜宴和殿試的場所。
內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寧三宮以及東西兩側的東六宮和西六宮,這是皇帝及其嬪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稱為 三宮六院」。在居住區以北還有一個小巧別致的御花園,是皇室人員遊玩之所。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宮,皇後住坤寧宮,交泰殿則是皇後的活動場所。清朝中後期,皇帝和皇後都搬至西六宮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養心殿,從雍正皇帝起,這里就成為帝王理政和寢居之所,慈禧太後也在此垂簾聽政,時間長達40餘年。
故宮房屋有9999間,每個門上的銅門釘也是橫豎9顆。這種奇特的數字現 象和古代中國人對數字的認識有關。古代人認為「9」字是數字中最大的,皇帝是人間最大的,所以必須用對應的「9」。「9」的諧音為「久」,意為「永久」,所以又寓意為江山天長地久,永不變色。

故宮內的文華殿,收藏了明清兩朝500餘年的中央機關和地方機關檔案,共74個卷宗,1000餘萬件,這是中國數量最大、價值最高的歷史資料。文淵閣里則藏有完整的《四庫全書》,囊括了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學術著作,共有3503種,6304冊。
紫禁城內現有10餘個藏館,包括歷代藝術館、工藝美術館、繪畫館、清宮玩具館、青銅器館、陶瓷館、鍾表館、珍寶館、銘刻館和明清傢俱館,共有珍貴藏品約100萬件,其中一部分是孤品,惟在故宮方能看到。

傳說,當初劉伯溫修建北京城皇宮的時候,皇上和他的兒子燕王打算把宮殿修蓋得間量多點兒、大點兒,總覺得皇上住的地方應當特別華貴,不然就顯不出天子的尊嚴。這天,皇上正要傳旨宣劉伯溫,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劉伯溫來了。 劉伯溫一見皇上就說:「啟奏萬歲,臣昨天夜裡做了一個夢,夢見玉皇大帝把臣召到凌霄殿上對臣說:『你朝皇帝要修蓋皇宮,你告訴他!天宮寶殿是一千間,凡間宮殿萬不可超過天宮。你還要告訴他,要請三十六金剛、七十二地煞去保護凡間皇城,才能夠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你要牢牢記住』。玉皇大帝說完這些話,就撲過來一陣白茫茫的香霧,一下就把臣嚇醒啦!」 皇上聽了覺著很怪,想了想,就下旨叫劉伯溫去監造不到一千間,可還得跟天宮差不多間量的皇宮,並去請金剛、地煞來保護皇官。劉伯溫領旨就辦去了,這事兒一下子就在北京城傳開了,老百姓都等著要看劉伯溫怎樣修蓋皇宮,怎樣去請三十六金剛、七十二地煞這些神仙來保護皇宮 過了些日子,劉伯溫就把事兒全都辦好了。皇上一看那宮殿蓋得甭提有多華貴了,間量還真是不到一千間也差不多,再看宮院里金光閃閃,好像有神仙鎮守。皇上愈看愈高興,當時傳旨,給劉怕溫加封晉爵,還賞賜了很多珠寶。外邦聽說劉伯溫請了天神三十六金剛、七十二地煞保護皇城,也就不敢興兵作亂了。 後來人們才知道,原來故宮里的宮殿是九百九十九間半;天神三十六金剛就是宮殿門口擺著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宮里的七十二條地溝。

故宮角樓的傳說
故宮的四個城角,每一個角上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建造的可好看了。這四座角摟是怎麼蓋的呢?北京有這么個傳說——

明朝的燕王朱隸在南京做了永樂皇帝以後,因為北京是他做王爺時候的老地方,就想遷都北京,於是就派了親信大臣到北京蓋皇官。朱隸告訴這個大臣:要在皇宮外牆——紫禁城的四個犄角上,蓋四座樣子特別美麗的角樓,每座角樓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並且說:「你就做這個管工大臣吧,如果修蓋的不好是要殺頭的!」管工大臣領了皇帝的諭旨後,心裡非常發愁,不知如何蓋這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

管工大臣到了北京以後,就把八十一家大包工木廠的工頭、木匠們都叫來,跟他們說了皇帝的旨意,限期三個月,叫他們一定要按期蓋成這四座怪樣子的角樓,並且說:「如果蓋不成,皇帝自然要殺我的頭,可是在沒殺我的頭之前,我就先把你們的頭砍了,所以當心你們的腦袋。」工頭和木匠們對這樣的工程都沒把握,只好常常在一塊琢磨法子。

三個月的期限是很短的,一轉眼就是一個月了,工頭和木匠們還沒想出一點頭緒、一點辦法來,他們做了許多樣型,都不合適。這時候,正趕上六七月的三伏天氣,熱得人都喘不上氣來,加上心裡煩悶,工頭和木匠們真是坐也不合適,躺也不合適。有這么一位木匠師傅,實在呆不住了,就上大街閑遛去了。

走著走著,聽見老遠傳來一片蟈蟈的吵叫聲,接著、又聽見一聲吆喝:「買蟈蟈,聽叫去,睡不著,解悶兒去!」走近一看,是一個老頭兒挑著許多大大小小秫秸編的蟈蟈籠子,在沿街叫賣。其中有一個細秫秸棍插的蟈蟈籠子,精巧得跟畫里的一座樓閣一樣,里頭裝著幾只蟈蟈,木匠師傅想:反正是煩心的事,該死的活不了,買個好看的籠子,看著也有趣兒,於是就買下了。

這個木匠提著蟈蟈籠子,回到了工地。大夥兒一看就吵嚷起來了:「人們都心裡怪煩的,你怎麼買一籠子蟈蟈來,成心吵人是怎麼著?」木匠笑著說:「大家睡不著解個悶兒吧,你們瞧……」他原想說你們瞧這個籠子多麼好看呀!可是他還沒說出嘴來,就覺得這籠子有點特別。他急忙擺著手說:「你們先別吵吵嚷嚷的,讓我數數再說。「他把蟈蟈籠子的梁啊、柱啊、脊呀細細地數了一遍又一遍,大夥被他這一數,也吸引得留了神,靜靜地直著眼睛看著,一點聲音也沒有。

木匠數完了蟈蟈籠子,蹦起來一拍大腿說:「這不正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么?」大夥一聽都高興了,這個接過籠子數數,那個也接過籠子數數,都說:「真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樓閣啊,」

大夥兒受這個籠子的啟發,琢磨出了紫禁城角樓的樣子,燙出紙漿做出樣型,最後修成了到現在還存在的角摟。

『捌』 the palace museum是什麼意思

"the palace museum"的意思是"故宮博物院"


例句

  • IwanttoseeThePalaceMuseum.

我想去看看故宮博物館。

  • .

幫助轉運文物到重慶的故宮博物院工作人員。

  • ThePalaceMuseumwas ofvisitorsa year,mostlyfrom withinChina.

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25年,每年要接待數百萬遊客,其中大多數來自中國國內。

  • City, home tothecountry'semperors ringtheMingand Qingdynasties.

故宮博物院是在紫禁城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朝的皇宮。

  • , authorities atthePalaceMuseum-- as it is knowninChinese --issued astatementlate Mondaycondemningthemove.

故宮博物院最初否認了該報道,其後於周一發表聲明,譴責了這項方案。


景區簡介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宮殿型建築。故宮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朱棣於西元1406年開始建設,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曾有24位皇帝在此住過。

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和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2014年11月23日,北京故宮吉祥物首度對外亮相,該吉祥物源自中國傳統的吉祥龍鳳形象,分別為龍「壯壯」和鳳「美美」。2015年6月13日,故宮博物院試行限流8萬人次和實名制售票。

2015年為慶祝故宮博物院建立90周年,故宮5大區域18個重要展覽集中呈現。

景點介紹

旅遊指南

開放時間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8:30-16:10,16:00停止售票,17:00清場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8:30-15:40,15:30停止售票,16:30清場

門票價格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0元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40元


景點介紹

折疊故宮內廷

故宮建築的後半部叫內廷,內廷宮殿的大門——乾清門,左右有琉璃照壁,門里是後三宮。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後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後半部在建築風格上不同於前半部。前半部建築形象是嚴肅、庄嚴、壯麗、雄偉,以象徵皇帝的至高無上。後半部內廷則富有生活氣息,建築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園

在故宮「內庭」最後面。重檐廡殿頂。坤寧宮是明朝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後寢宮,兩頭有暖閣。清代改為祭神場所。雍正後,西暖閣為薩滿的祭祀地。其中東暖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緒三帝,均在此舉行婚禮。

折疊太和殿

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初名奉天殿,明嘉靖時改名皇極殿,清順治時始稱太和殿。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建。

太和殿是現存中國古代建築中最高大的建築,是封建皇權的象徵。這里是明清兩代皇帝舉行大典的場所,皇帝登基、大婚、冊立皇後和每年的春節、冬至節、皇帝生日以及公布進士黃榜、派將出征、宴會等大的慶典活動都在這里舉行。

折疊中和殿

故宮中和殿中和殿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220年),歷經三次火災,現存為明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重建。每逢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典禮前,先在此休息,接受官員的跪拜禮。每年春季祭先農壇,也先在此閱視祭文。祭祀地壇、太廟、社稷壇的祝版,也在此閱視。

折疊保和殿

故宮保和殿保和殿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清乾隆時重修。每年除夕,皇帝在此宴請少數民族王公大臣。自乾隆後期,這里便成為舉行科舉殿試的場所。

折疊養心殿

故宮養心殿養心殿建於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清雍正年重修,作工字形建築,分前後兩殿。自清雍正以後,皇帝寢宮移至後殿,前殿成為皇帝處理日常政務,接見臣工的地方。東暖閣是同治、光緒皇帝年幼時,慈安太後和慈禧太後垂簾聽政的地方。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溥儀在此召開「御前會議」,作出退位決定。西暖閣是清代皇帝批閱奏章,或與親近大臣密商之處。西暖閣西側另一小室為乾隆皇帝最著名的書房之一三希堂。

折疊乾清宮

故宮乾清宮

乾清宮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現存建築為清嘉慶三年(1798年)所建,是明清皇帝日常起居和處理政務的地方,自清雍正移居養心殿後改為接見外國使臣的場所。

折疊交泰殿

故宮交泰殿交泰殿建於明嘉靖年間,順治、康熙和嘉慶年間重修,原為皇後千秋節受慶賀禮的地方,清代用來存放「清二十五寶」御璽。

折疊坤寧宮

故宮坤寧宮坤寧宮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代屬皇後的寢宮,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仿盛京清寧宮的式樣重修。西端四間辟為薩滿教祭神的場所,東端二間是皇帝大婚的洞房,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緒三位皇帝均在此成婚。

折疊文華殿

文華殿初為皇帝便殿,明天順、成化兩朝,太子踐祚之前,先攝事於文華殿,嘉靖十五年(1536年)改為皇帝便殿,清康熙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始重建,為明清皇帝經筵之所。

折疊武英殿

武英殿始建於明初,明代於武英殿設待詔,擇能畫者居之。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攻入北京,在四月二十九日於武英殿草草舉行了即位儀式。清兵入關後,攝政王多爾袞以武英殿作為理事之所。康熙皇帝開始將這里作為刊刻典籍之所。

折疊御花園

故宮御花園在坤寧宮北面的是御花園。御花園里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山石和亭閣。御花園原名宮後苑,佔地11000多平方米,有建築20餘處。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築採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布局緊湊、古典富麗。殿東北的堆秀山,為太湖石迭砌而成,上築御景亭,名為萬春亭和千秋亭的兩座亭子,可以說是保存的古亭中最為華麗的花園了。

折疊金水橋

內金水橋位於太和門廣場,共5座,單孔拱券式。廣場南部自西向東蜿蜒流淌著一條如弓形的金水河,這就是所謂的「內金水橋」。這是紫禁城內最大,也是最壯觀,最華美的一組石橋。正中的是御路橋,供皇帝專用。東西兩側為王公橋,供皇室成員、親王大臣通行。再兩側為品級橋,供三品以上官員行走。功能和天安門前的外金水橋相同。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